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环保服务指南.doc_第1页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环保服务指南.doc_第2页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环保服务指南.doc_第3页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环保服务指南.doc_第4页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环保服务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环保服务指南(沈阳市环保局)2月17日至2月21日,以邴志刚副省长为团长的省政府经贸代表团赴上海开展招商活动。此次招商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主题概念,重点推介了工业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等优质项目,承接了长三角地区工业产业转移,吸引了大批企业北上沈阳投资发展,招商活动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市环保局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全力服务于我市发展大局,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招商活动,保证相关项目顺利落地,市环保局特印制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环保服务指南,以便您能全面、及时、便捷的掌握国家、省及我市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相关政策,为您来我市投资兴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录一、环境影响评价简介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三、国家、省及我市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政策四、建设单位和区县政府应做好的工作五、我局服务重点项目的主要举措六、市区环保审批部门、评估中心联系方式七、我市主要开发区情况介绍一、环境影响评价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中,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编制有关专项规划过程中,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并报同级的环保部门审查;建设单位进行新改扩建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程度编制环评文件,并报相应的环保部门审批。1998年国务院出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法,2009年国务院又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近期国务院、环保部和我省又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日趋完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及产业园区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由规划编制机关负责组织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批准设立该产业园区人民政府所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化工石化、有色冶炼、制浆造纸等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水平要求、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包括污水集中处理、固体废物集中处置、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风险应急等设施,应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按照我省发布的蓝天工程实施意见,工业园区、新城镇原则上只能规划建设一个区域高效热源或依托大型热电企业集中供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园区、新城镇,热源单台燃煤锅炉蒸发量不小于90吨/时,规划面积在25平方公里以上的,不小于75吨/时。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首先向发改委等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取得前期工作函后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环评审批后,向发改委等部门申请核准;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首先向发改委等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设单位应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报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权限,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权限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和程度确定,环保部和省环保厅均已出台分级审批规定,我局也对环评分级审批权限进行了规范划分。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1、审批程序:项目确定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评报告(环评单位名单可登录环境审批栏目中查询),经专家技术评估后,报有权审批的环保部门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环评、评估为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2、审批要件:环评报告、评估意见、立项文件及其他相关材料(具体事项请咨询有权审批的环保部门)。重点工业项目同时需要所在工业园、开发区的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或政府承诺件。3、审批权限:按照“同级立项,同级审批”的原则审批,但下列项目应由市局审批:化工、染料、农药、印染、酿造、制浆造纸、电石、铁合金、焦炭、电镀、垃圾焚烧、水泥、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造纸和独立燃煤设施或集中供热项目(含锅炉房)等污染较重或涉及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具体审批权限请到市区环保审批部门咨询确认)。4、审批时限:建设项目所需审批要件齐全后,市区两级审批部门承诺3日内完成环评审批(编制环评报告书的项目需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不计入审批时限)。以上内容为市区审批项目的程序、时限和要件,省、部审批项目另有规定。三、国家及我省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核心提示:第二条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核心提示:第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六条 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核心提示: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见原文。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核心提示:第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权限,原则上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权限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和程度确定。第六条 环境保护部可以将法定由其负责审批的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委托给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并应当向社会公告。受委托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环境保护部的名义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委托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环境保护部应当对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委托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为负责监督,并对该审批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5、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及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7号)核心提示:上述两个目录分别列出了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和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核心提示:凡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流域、区域开发和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7、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核心提示: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以及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批准设立该产业园区人民政府所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包括污水集中处理、固体废物集中处置、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风险应急等设施,应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8、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核心提示:化工园区包括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新建园区在编制开发建设规划时,应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批准的园区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建设规模、结构与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当及时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有园区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应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逾期未开展或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停受理入园项目的环评审批。深化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入园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园内企业应按要求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危险化学品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核心提示:石化化工建设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发展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涉及港区、资源开采区和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相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改、扩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相应技术导则要求,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1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核心提示:化工石化、有色冶炼、制浆造纸等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水平要求、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在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区域如居民集中区、医院和学校附近、重要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等,以及因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的区域内,禁止新建或扩建可能引发风险的项目。11、辽宁省禁止提取地下水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核心提示:第七条 凡水库等地表水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区域,除地下水保护条例第九条允许的取水工程和为保证用水安全,经批准转为应急备用水源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外,已有的其他地下水取水工程限期封闭。12、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核心提示:第八条 青山保护实行分区管理制度。在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下,按照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生态自然恢复能力,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合理利用区。第九条 在禁止开发区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一切破坏山体和依附山体植被的活动。第十条 在限制开发区内,不得勘探、开采地下资源以及从事排渣、挖砂、采石、取土、开垦、修建坟墓等破坏山体和依附山体植被的行为;修建公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考古等公益活动,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7号)核心提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流域、区域开发和行业发展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未通过审查的,规划审批机关不得审批其规划,环境保护部门不得审批规划中的项目。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理制度,实现全过程监管;对存在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不能达标排放或者超过排放总量指标的企业,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14、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6号)核心提示:全省要统筹城乡、区域、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制定实施区域一体高效供热专项规划,新建燃煤热源报省主管部门审批;各市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供热发展规划或热电发展规划,开展规划环评,优化供热布局。深入推进“一县一热源”。工业园区、新城镇原则上只能规划建设一个区域高效热源或依托大型热电企业集中供热。现有工业园区要在2013年10月前完成区域高效热源的建设并投入运行。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园区、新城镇,热源单台燃煤锅炉蒸发量不小于90吨/时,规划面积在25平方公里以上的,不小于75吨/时。四、建设单位和区县政府应做好的工作(一)建设单位应做的工作1、环境评价,委托前移。建设单位应在项目选址、确定建设方案的同时,委托环评单位,开展环评咨询和环评编制工作,确实把环评工作做提前,切忌其他手续都办完了再做环评报告。2、倒排时间,制定进度。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开工日期、审批时间、评估时间、环评时间,倒排时间表,制定工作进度,开展环评工作。3、环评资料,及时传送。建设单位应尽早向环评单位、评估单位提供所需的完整材料。(具体可向环评单位和评估中心咨询)(二)地区政府需要做好的工作1、各区(县、市)政府应督促重点建设项目尽快取得发改部门、土地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2、位于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项目类型应严格按照规划和规划环评进行,入区企业应达到同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清洁生产要求。3、对于重点项目环评中发现存在的涉及排水、集中供热、环境敏感区、环保搬迁、项目用地位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等问题,各区(县、市)政府应妥善协调解决。五、审批、评估和环评部门服务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举措1、召开项目对接会。审批部门召开项目对接会,组织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评估部门共同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工作。同时,提供培训服务。2、建立审批、评估、环评联审制度。环评单位在受理项目后,第一时间上报审批部门,审批部门立即组织环评和评估部门同步勘查现场,当场协调解决相关环评问题。各审批、环评、评估部门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3、建立重点项目周报和周调度制度。审批部门每周组织调度项目环评进展情况,集中协调解决问题。环评单位、评估部门建立相应信息制度,每周编制报表,报送审批部门,以便及时沟通协调并解决问题。4、一次性告知制度。环评单位在受理环评项目的同时,一并告知建设单位环评、评估和审批环节的相关事宜,并向建设单位提供环评、评估和审批所需的要件清单。5、建立重点项目即时汇报制度。重点项目评估会未否定的报告书项目应及时进行公示,简单项目未修改完成亦可提前汇报,汇报会议可根据需要随时单独安排。六、市、区环保审批部门、评估中心联系方式市、区审批部门联系方式单位联系电话沈阳市环保局83962578、83962689、83963683和平环保分局23269863、22894312沈河环保分局24843636-208铁西环保分局25658939皇姑环保分局86830025、62231399-104大东环保分局88156238于洪环保分局25311028、25311027苏家屯环保分局29829979沈北新区环保分局88081871、88085618蒲河新城环保分局88085618浑南新区环保分局84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