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ppt_第1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ppt_第2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ppt_第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ppt_第4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发言材料 我能报告什么呢 已经老了不在一线工作 也不在二线研究我大概可以算站在第三条线上 关注着 观察着 而且还思考着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人吧我就向各位报告我的一些观察 思考 以及我们所作的一些探索尝试吧 2012是值得纪念的 从2002年开设的小学科学课到今年已经10个年头了当年 2002 的三年级小学生今秋已经上大学了我们科学教师的队伍也成长起来了今天的会场上已经有10年教龄的科学教师了2002年那会上 全是自然 常识老师啊 从自然课走向科学课 自然课 科学课十年前 2002年的一张幻灯片 从自然课走向科学课 自然课01234科学课10年过去了 我们走到哪里了 每向前跨一步都是一场改革 其实 不用说我们走到哪里了只需问问自己 我的认识 我的理念 我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的科学课改革了吗 改革到哪一步了 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停留在自然课的课堂教学水平阶段怎么能达成早年自然课所从未听说过的 科学素养目标 所以 这些年里 我一直在呼吁 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改革科学课的课堂教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这一代科学老师必须经历与完成的任务 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有什么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只能承担与完成教学一些科学知识与方法的目标任务不能承担与完成今天所提出的 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的目标任务 科学探究 科学概念 两个话题热点 把 科学探究 放在前面希望大家更关注一点就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改革而言迫切需要研究与推进的是科学探究从科学课碰到的主要问题来看未来的货真价值的科学课的构建来看希望更关注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学生加热烧杯中的水 直到烧杯中的水沸腾 学生观察到了水的蒸发 观察到了水的沸腾 完成了加热实验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这只是一个水的加热的实验活动或者说只是一个蒸发与沸腾的观察活动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老师请1号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杯 请2号同学搅拌 请3号同学观察 请4号同学记录 再请1号同学加盐 最后请4号同学汇报溶解了几杯食盐 不是 这些孩子所经历的 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观察实验过程 许多科学课大体停留在一般观察实验活动水平 科学课程开设至今 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许多科学课的活动还大体停留在一般观察实验活动水平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与许多人在观察实验与科学探究活动之间划上等号肯定是有关系的 科学探究活动与观察实验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和观察实验活动是彼此之间有联系的活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可能包含有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但它们又是不同性质的活动观察活动不一定是科学探究活动 实验活动也不一定是科学探究活动 作为精髓的 探究 的缺失 诸如此类的溶解 加热等观察实验活动 都可以说是科学活动 但都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精髓的 探究 的缺失 在这些观察实验中 活动主体并没有进入 探究 的层面 活动本身也欠缺可以称之为 探究 的过程 说活动主体并没有进入 探究 层面有我们的活动中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为证说活动本身欠缺 探究 的过程反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忽略活动后期的交流研讨 甚至取消交流研讨的过程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停留在一般观察实验层面的教学活动 向着科学探究活动方向推进 走向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才能使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与科学课的科学素养目标相适应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可以把科学课的这项改革 称之为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 的改革整理 提供几个观察标志可以用来观察分析课堂教学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度实际上也是走向科学探究活动这项改革的几个思路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1 学生的活动参与状态 主动参与 自主参与 被动参与 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观察标志这是学习主体角度的一个观察标志 道理很简单 如果学生是被动参与的 老师说一就做一 老师说二才做二 毋须动脑筋 也无所谓思维参与 那样的活动不会是科学探究活动 观察标志 活动主体参与状态 主动参与 反映出学生有动机 有想法 有积极的思维参与进来了自主参与 更进一步深入到计划 比较 选择 决策等层面了仅从活动主体思维参与的角度说 也向着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向推进了吧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2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二个观察标志是 活动空间 内容空间与价值意义空间 这是从 主要活动 角度观察的一个标志也出自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 预留给学生的活动空间过小的问题活动空间与自主参与 自主活动空间 例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原是一个活动空间比较大的活动 从小组制定计划开始制定计划会涉及对能溶解多少盐的预测预测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到计划的调整 例如预测能溶解比较多的盐 准备的盐不够 就得改为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预测还会影响实验过程与方法 如预测能溶解30克盐 那就会影响分几次加盐 每次加多少 第一次加多少盐等 如果计划分多次加盐 是每次等量加盐 是递减着加 还是递增着加 这个活动空间比较大的探究活动 确实留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作适当的活动空间调整的余地 但在许多课堂上 老师们以自己的详尽指导与安排 把这个活动变成 请1号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杯 请2号同学搅拌 请3号同学观察 请4号同学记录 再请1号同学加盐 最后请4号同学汇报溶解了几杯食盐 把这个活动的空间压缩成简单机械的活动操作与数字统计 把一个蕴含丰富内涵的科学探究活动 肢解成价值意义不大的教学一个能溶解多少盐的结果的活动了 试想一下 无论是加盐的 搅拌的 观察的 记录的 还是汇报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 除了最终知道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之外 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长进与发展呢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3 第三个重要观察标志就是 交流研讨 这是活动结构层面的观察标志同样来自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交流研讨不起来 或者忽略 甚至取消交流研讨过程 为什么研讨不起来 觉得研讨并不重要观察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已经直接指证课的结论研讨已属可有可无 无关紧要了是这样吧 忽略研讨 相当于告诉你 案例 我们的小缆车 以铁垫片重力拉动小车的活动 教科版 研究铁垫片数量与小车运动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老师作简要指导学生小组实验活动活动结束后 数据由老师汇总 整理在黑板上了 我们的小缆车数据整理 4 5 044 3 044 2 735 2 685 3 065 2 285 2 476 2 336 2 686 1 846 1 937 2 01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接下去我们会做什么 我们会提出问题 大家看看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垫片增加时 小车跑得快 垫片减少时 小车跑得慢 拉力大 小车跑得快 拉力小 小车跑得慢 在此基础上 老师顺利小结下课了 多数的课做到这样很不错了 两年前 我请到的这位优秀教师 也是这样漂亮地完成示范课教学任务的还能做什么呢 都已经下课时间了但是 要是我们重视活动后的交流研讨 预留着充裕的时间呢 8个学生小组汇总的数据 4 5 047 1 84 2 735 3 005 3 0610 1 055 2 477 1 756 2 6813 0 836 1 938 1 566 2 1634 3 044 5 345 2 688 1 6965 2 286 2 096 2 3310 1 836 1 849 1 517 2 01 学生完成小组实验活动后 我们可以请每个学生 5 6年级 自己整理8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这个整理过程中有什么 关注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过程比对自己组与其他的组的数据的过程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过程发现与认识一些事物 性质 规律 8个学生小组汇总的数据 4 5 047 1 84 2 735 3 005 3 0610 1 055 2 477 1 756 2 6813 0 836 1 938 1 566 2 1634 3 044 5 345 2 688 1 6965 2 286 2 096 2 3310 1 836 1 849 1 517 2 01 研讨整理后的这份数据 4 5 044 3 044 2 735 2 685 3 065 2 285 2 476 2 336 2 686 1 846 1 937 2 01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研讨内容十分丰富 4 5 044 3 044 2 735 2 685 3 065 2 285 2 476 2 336 2 686 1 846 1 937 2 01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这里面有什么 起始个数4 7递增个数六个组等差四个组等差1一个组等差2一个组等差3二个组递变一个组递增2 3一个组递减2 1 这里面有什么 认识数据整理的意义读懂其他人整理的数据对数据整理方法的指导实验归纳表述不同实验设计方法的比较小组实验活动的准备 设计 以及实施实验的指导 还有一组与众不同的数据 4 5 044 3 044 2 735 2 685 3 065 2 285 2 476 2 336 2 686 1 846 1 937 2 01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我们持什么态度 4 5 044 3 044 2 735 2 685 3 065 2 285 2 476 2 336 2 686 1 846 1 937 2 01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科学家是不会放过它的 对科学家来说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 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的机遇 科学发现史中 应该这样 它却那样 也有可能是一个重要问题的苗头决不轻易放过绝对要弄个明白 水落石出 科学老师对这组数据也应该特别感兴趣的 这个小组特别认真啊 取到小数3位了 这个小组肯定存有疑惑啊 坚持实事求是呢 其他小组真没有发现吗 为什么没人提出呢6 2 1637 1 84 5 345 3 008 1 69610 1 056 2 097 1 7510 1 8313 0 839 1 518 1 56 为什么会撇开 绕过 忽略呢 当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目标时它是不应该出现的干扰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它影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防止 避免出现的波折 差错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改革一下我们的认识 我们真把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了我们真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学核心了我们真把科学课的教学过程看作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了我们真把学生看作科学探究活动主体了 这组问题数据成为教学契机了 发现了什么 还发现了什么 这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它告诉我们什么 12345这是一组很重要的数据 一组不可以轻易忽略的数据 当然 事情会水落石出 对学生来说 以后不会轻易放过了任何一个数据了还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了开始严谨起来了对那个小组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的数据受到重视了 后来又自己找出原因来 问题是需要时间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用一节课时间来做这个文章这一节课时间是值得的已经上的课怎么处理 没有时间了怎么办 今天没有时间继续研究了对这节课获得的8组数据 怎么概括 表述呢 我们这节课的研究结果 7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支持 拉动小车的力大 小车的运动速度快 拉动小车的力小 小车的运动速度慢 1个小组的实验数据不支持这个说法 到底是不是这样 还需要继续实验研究 学生的共识与老师的结论 课要结束在学生的共识上真正的研讨基础上达成的共识有一个形成过程 形成氛围的共识而不是老师的结论不是老师或教科书的那个结论式的共识 活动后的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也可以称之为 活动后的信息处理加工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其重要性可以这样概括 前面的活动是为它作准备的我们却往往把这最重要的忽略了几乎不给它以时间 地位 活动后是场重头戏 科学探究是全班的协作活动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十分重要如果学生真把自己的探究当作一回事怎么会不关心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呢 我们没把交流当作一回事 没把交流当作一回事实际上正是没把刚才的探究真当一回事的反映学生所以不把交流研讨当回事 实际上是我们老师没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当作一回事 在交流整理的过程中 对信息进行比对对信息进行甄别对信息进行整理对信息进行处理对信息进行加工整个过程是个思维参与的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参与 主动参与 自主参与 活动空间交流研讨说一点主体参与方面的思考吧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材料 一小杯白醋 一小包小苏打 活动 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 观察 发现 白醋杯里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么发现 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冒气泡 冒出来的是什么 气体 学生的主动参与 自主参与大体上到此为止了 超出他们的水平了 无法思考下去 探究下去了剩下的是老师的事了 演示给大家看 气泡里的是二氧化碳 产生新物质了 我们可以把活动改革一下 材料 一小杯白醋 一小包小苏打 活动 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 观察 发现 白醋杯里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