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doc_第1页
西方音乐史.doc_第2页
西方音乐史.doc_第3页
西方音乐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希腊部分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代表性乐器(里拉琴是事最重要弦乐器,供业余者演奏的较为简单的乐器,他的一种变体叫基萨拉琴,是供专业者用于伴奏或者技巧独奏的乐器,常被用于祭拜太阳神和史诗颂歌伴奏当中,阿弗洛斯管是管乐器的代表,常用语酒神祭拜中,后来也被用于希腊古典悲剧中);音乐理论家及其学说(毕得哥拉斯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音乐和数学密不可分,认为音程关系和数学比例有关系。托勒密是古希腊音乐理论最后一位解释者,他认为音乐和天体有联系。亚里斯多西诺斯和克里奥尼斯为音阶和调式理论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四音列理论,调式音阶体系和基本格律,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提出了音乐的教化作用,认为不同的调式音阶会给人不同反应。)四音音列:由亚里斯多西诺斯和克里奥尼斯提出,认为四音音阶是音乐体系的基础,由上自下排列,两头的音形成固定的四度,中间的音可以变化。分为自然音的,变化音的和四分音的四音列。中世纪部分(大约断代时间)格里高利圣咏(体裁名称原文;历史源流(圣咏在各地广泛传播,但由于地域原因,每个地方的圣咏都不尽相同,据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对圣咏做了统一的编订工作,并在全国推广使用);音乐形态特点(基本特征:单音织体,拉丁文歌词,纯声乐,无伴奏;节奏自由,由歌词韵律决定;音域较窄,旋律以及近为主,成拱形状;音乐结构由歌词段落划分决定;音乐有节制和超脱的表现形式。旋律特征:音节式,一个音节对应一个一个音符;花腔式,一个音节对应多个音符,纽姆式,一个音节对应2到5个音符。演唱方式:齐唱的圣咏;交替圣咏,有唱诗班分为两组轮流唱;应答圣咏,有一个或两个领唱,唱诗班应和);应用方式(主要应用于宗教礼拜仪式日课和弥撒中,日课是教会每天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的祈祷,弥撒是教会主要和公开的礼拜仪式,是纪念耶稣的最后的晚餐,分为特定弥撒和常规弥撒,特定弥撒用于特殊的宗教节日,歌词可以改变来适应每年的节日,分为进台经,升阶经,阿里路亚,奉献经和圣体经五个部分。常规弥撒的歌词在全年中的使用固定不变,14c作曲家用这套歌词做的复调弥撒套曲也分为五个部分,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后期发展(:新圣咏的发展是单音音乐的旋律扩充,主要有三种形式,附加段是新创作的加在原有的圣咏上,可以加在开头或中间,有三种创作形式,分别为,在花腔上加词,即加音乐又加词,和只加音乐。继续咏是阿里路亚的扩展花腔,后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圣咏形式,通常在阿里路亚后演唱,仪式剧是将圣经中的短小对话谱成圣咏,在弥撒前演唱,仪式剧有两种,分别为你在墓前寻找何人和你们在马槽中寻找何人,分别在复活节和圣诞节时表演。)格里高利圣咏的意义: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种艺术音乐形式,有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和加工。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成果,伴随着格里高利圣咏的传播和发展,音乐教育和研究也进一步的发展,是单音音乐形式最美的花朵。新生咏的意义:既满足了人们的创新需求,又不必废除放弃原有旧礼拜的规定,这种处理方法对于后来数百年的音乐创作思想有着重大的意义。调式体系和记谱法(调式系统的数量和名称:教会调式有8种,分别为多利亚,弗利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及他们的副调式,比正调式低四度;重要记谱方式:9c用符号记谱,符号谱又称纽姆谱,用点直线曲线符号在歌词上方标注大致的旋律方向,在10c出现了能记录音高的纽姆谱,并发展成为1线谱,2线谱,到11c,圣咏开始使用4线谱记谱,这使相对准确记录音高位置成为可能,但是还不能准确的记录节奏和时值;音乐理论家: 规多.达莱佐;11世纪的法国音乐家, 确立了四线方块谱,首创唱名法和六音音阶理论。并发明了一种教学工具规多手。方便了演唱音符和音程。:)复调音乐(主要体裁名称原文:奥尔加农的4种形式及形态特点:1以平行进行的二声部奥尔加农,圣咏为主声部,平行声部位于下方,以严格的五度或较为自由的四度进行为主2较为自由的奥尔加农,采用四度和五度的混合进行,即有进行又强调反向进行,奥尔加农声部处于圣咏上方,出现多于圣咏的附加音3花腔奥尔加农,奥尔加农声部在圣咏上方,圣咏唱长音符,作为支撑声部,奥尔加农声部唱华丽的旋律4迪斯康特奥尔加农,采用节奏模式一音对一音的特殊的奥尔加农; “古艺术”拉丁文原文和名词含义:1213c末的古艺术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以复调音乐的飞速发展和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的兴起为标志,发展中心在法国巴黎。代表人物有佩罗坦和雷奥南经文歌:起初是从克劳苏拉派生出来的,克劳苏拉成为一种可以分开的作品,上声部原本是没有歌词的,加上歌词后便被称为经文歌,最初的经文歌是为三,四个声部创作的,最下方的声部被称为支撑声部,支撑声部常用圣咏,使用重复的节奏型,这种借用材料叫做定旋律,支撑声部一般没有歌词,用乐器演奏,第二声部被称为经文歌声部,然后是第三第四声部,经文歌的上声部使用不同的歌词,可以是拉丁文也可以是法文,拉丁文更注意歌词的联系,法文多是情歌,13c末,上声部歌词可以被世俗内容代替,甚至支撑声部的圣咏也可以使用世俗音乐,经文歌这种宗教题材正被世俗化。)骑士音乐(主要发展地区和创作群体的称谓:法国的游吟诗人兴起与1113c,创作中心以爱情为主,最重要的是宫廷之恋,法国南部的被称为游吟歌手,歌曲的主要形式有晨歌,康索,田园歌,讽刺歌,法国北部的被称为游吟诗人歌曲形式以叠歌为主,有回旋曲,叙事歌,维勒莱等;德国的被称为恋诗歌手,后发展成为名歌手。兴起与1214c音乐特征:旋律以音节式为主,音域在一个八度范围之内,调式以多利亚和混合利底亚为主,倾向于升高调式导音,音乐结构简单,以aab的巴哥体和回旋曲为主)巴哥体:开头两句押韵的歌词使用同一旋律,形成aab的结构形式骑士音乐的作用和影响:对教会音乐的创作和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后续的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世纪时期的乐器:最主要的弓弦乐器的是维埃尔琴,是现代小提琴的祖先,主要的拨弦乐器有里拉琴,琉特琴,竖琴,管乐器有横笛竖笛,肖姆单簧管,小号,鼓在12c也开始被使用,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埃斯坦比耶是最早的器乐曲体裁。十四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新艺术”拉丁文原文和名词含义:新艺术得名于维特里的理论著作新艺术,书中主要论述新记谱法的革新以及由其带来作曲技术的创新。后来,新艺术主要指法14c法国的音乐。新艺术的特征:1记谱法的创新,由3中音符时值发展到5种音符时值,2音符时值既可以使用2分法,也可以使用3分法。3经文歌常使用等节奏的手法,等节奏是一种利用节奏因素来组织音乐结构的方法,作曲家使用固定的节奏结合旋律,隐伏在音乐织体当中,充分体现了作品的结构感4有了新的和声认识,终止式出现在一些作品中,使作品结构更加清晰。5复调世俗音乐得到了发展。法国:代表作曲家马绍,1首圣母弥撒曲,8首复调25首单音的维勒莱,19首行吟歌,22首经文歌,23首回旋歌,49首叙事歌。主要代表题材有维勒莱,叙事歌,回旋歌。意大利:主要创作题材有牧歌猎各巴拉塔,代表作曲家兰迪尼,兰迪尼终止式是指1415c一种常用的作曲手法,兰迪尼常在作曲中使用,它在进入主音之前,用导音和6及音引入,在进入主音。)文艺复兴部分(大约断代时间)英国音乐的影响(邓斯泰布尔)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代表作曲家、重要体裁;创作特点)佛兰德乐派(代表作曲家、重要体裁;创作特点)名词解释:1. 雷奥南2. 规多.达莱佐; 11世纪的法国音乐家, 确立了四线方块谱,首创唱名法和六音音阶理论。并发明了一种教学工具规多手。方便了演唱音符和音程。3. 纪尧姆.德.马绍4. 杜费5. 若斯坎6. 勃艮第乐派7. 佛兰德乐派8. 继叙咏;起源于阿里路亚花腔部分的附加段,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圣咏形式,在阿里路亚后演唱,除开头结尾两句,中间的部分均为反复,构成典型的继续咏的结构,在1013c之间发展到顶峰,16c衰落。9. 孔杜克图斯:一种非宗教仪式的复调音乐,主要运用二,三,四个声部,歌词是拉丁文,运用迪斯康特的手法和节奏模式,每个声部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