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第1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第2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第3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第4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曹建国 4月份 上海地区的生猪价格9 20 10 80元 kg 浙江10 0元 kg 4月份 上海地区的仔猪价格15 63元 kg 浙江16 15 16 8元 kg 4月份 上海地区玉米价格1 71元 kg 浙江1 68 1 69元 kg 4月份 上海地区豆粕价格2 58 2 60元 kg 浙江2 27元 kg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定性 农业部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农医发 2007 10号 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分离鉴定 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 证实2006年夏秋之季 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 高热病 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 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俗称蓝耳病 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 死亡率可达50 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未定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前的流行情况 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发生此病1989 1990年在亚洲开始流行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感染率 未定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前的流行情况 在Luzon抽检的蓝耳病病毒血清学阳性猪场及猪的百分数 唐林生 IPVS 2002 蓝耳病将继续在亚洲受到关注 未定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前的国内流行 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的种猪检测到PRRS抗体阳性 并分离到病毒1995年底 华北地区猪场爆发1996 1997年 各地区猪场发生 流产风暴 1998 2000年 零星发生2000年后大规模暴发感染猪场血清学阳性率 20 80 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 未定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前的国内流行 造成的损失 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细菌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猪瘟 伪狂犬病发病率上升附红细胞体病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PWMS 的出现母猪发情障碍 滞后产现象增多可能与一些地区广泛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弱毒活疫苗有关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1 2006入夏以来 在南方地区 江西 湖南 江苏 浙江 的一些猪场 突然连锁暴发一种以发高热为主的猪病流行症状与蓝耳病很相似 但严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认为 高热病 是3P综合征 蓝耳病 园环病毒2型 猪肺疫 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单位的关注证实 猪 高热病 元凶 蓝耳病变异株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2 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 死亡率可达50 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3 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病猪效果不佳4 本病一旦在保育猪群中流行之后 一时难以消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 5 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严重地打击了养猪的积极性其传播速度之快 流行面之广 持续时间之长 经济损失之大 是惊人的6 即使注射过蓝耳病疫苗的猪 也不能幸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有效控制了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 即能很好地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需要了解 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诊断 结果判断 预防控制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PRRS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 蓝耳病 PRRS 猪繁殖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 1o PRRS SIV Prv Mhyo PCV2 HcvandMycotoxins蓝耳病病毒 流感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猪肺炎支原体 圆环病毒2型 猪瘟病毒 霉菌毒素2o App A suis Pm Bb Hp A pyogenes S cholerasuis Strep suis放线杆菌 巴氏杆菌 支气管波氏杆菌 副嗜血杆菌 化脓杆状杆菌 沙门氏菌 链球菌 PRDC 蓝耳病 PRRS 病原 PRRS的病原是一种动脉炎病毒PRRS病毒有许多种不同的毒株在各个猪场所致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差别高抗体滴度的猪往往仍可大量排毒 蓝耳病 PRRS 传播途径 PRRS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PRRS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引入感染的后备猪或购入带毒苗猪精液 AIorNI空气 有人认为3 20Km 气源性传播意见不一野生动物 候鸟 昆虫 蚊子 可能性小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无临床症状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原本病在新疫区的传播极其迅速 呈流行性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PRRS 传播途径 猪群之间传播 感染的猪已感染精液猪与猪之间传播 垂直传播 母猪及仔猪之间传播 平行传播 猪与猪之间传播法国 猪群间56 的PRRSV感染是通过感染猪的接触传播 20 通过感染的精液传播 21 通过污染物传播 3 传染源不明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PRRS 传播途径 蓝耳病病毒的持续感染病毒在猪群中生存 循环及再次传播 不易控制造成感染及未感染猪之间的直接 间接接触传播后备种猪 病毒血症 平行和垂直传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体温明显升高 可达41 以上眼结膜炎 眼睑水肿咳嗽 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 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 死亡率可达50 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1 易感日龄30 90日龄2 体温升高39 5 42 稽留3 萎靡 减食 打堆而卧4 多数呼吸困难 有的腹泻 有的四肢关节肿胀5 皮肤发红 后期耳尖 臀部皮肤发紫6 结膜炎 有泪斑 迅速消瘦 多数死亡或成僵猪 少数康复我们观察到的病症 PRRS在仔猪上的主要病症 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 拒食 嗜睡 被毛粗乱 震颤呼吸困难 腹式呼吸 日龄越小猪呼吸道症状越严重 在呼吸困难中见到呃逆现象流涕 咳嗽有些仔猪发生腹泻 采食量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 断奶后腹泻 急性死亡和易继发感染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 生长迟缓 日增重可下降50 75 死亡率升高 10 2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 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 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 扁桃体 心脏 膀胱 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 心脏 肝脏和膀胱出血性 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 溃疡 坏死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 1 淋巴结水肿 出血 腹股沟淋巴尤甚 2 肺有大叶性肺炎病变 气肿 郁血 呈斑驳状或大理石样的病变3 有的出现心包炎 胸膜炎 腹膜炎或在心 肝表面有纤维素性 化脓性的分泌物4 有的肾肿大 肝硬变 胃肠出血 溃疡5 有的肾 膀胱 喉头 心冠脂肪等脏器有出血点我们在现场实际解剖到的病理变化 蓝耳病 多点式实变区域 常显褐色至苍白色 界限不明显 仔猪患PRRS的肺部病变 蓝耳病肺与流感 正常肺的比较 Withoutco infections Experimental MengelingAPVS 2003 无混合感染 试验 MengelingAPVS 2003 图1 蓝耳病 多点式实变区域 常显褐色至苍白色 界限不明显 图2 与未感染区域相比猪感染流感区域颜色较深 并且界限明显 图3 正常肺 心脏纤维素性渗出 心包积液 心肌肥大 积液 肾肿大 出血点 喉头出血 纽扣状溃疡 膀胱出血 死亡仔猪胸部 腹部 颈部肌肉呈灰白色或黄白色 似开水烫过样 死亡仔猪大脑膜血管充血 表面湿润 渗出多量液体 淋巴结肿大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PRRS 蓝耳病在母猪上的表现 主要引起繁殖功能障碍 经产或初产母猪表现精神沉郁 冷漠 厌食 发热 呼吸困难等症状妊娠后期流产 105 107天 或者早产 50 60 产死胎 木乃伊胎增加1 3 1 2 大木乃伊胎 17cm产弱仔增多 出现发情延迟 不规律有些发病猪可见腹部 阴户和耳廊发绀非典型蓝耳病 10 15 母猪死亡率 产死胎 木乃伊胎增加1 3 1 2 大木乃伊胎 17cm 流产 105 107天 或者早产 50 60 弱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判定 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符合临床症状符合病理指标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检测阳性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热病期间的PCR检测结果 用PCR法及细菌的分离 培养和鉴定的结果先后在不同地区病 死猪的病料中发现如下病原 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 PCV 2 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高热病期间的PCR检测结果 支原体副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 波氏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弓形虫附红细胞体 PRRSV具有持续性继发感染特性 PRRS可引起猪的免疫调节紊乱 损伤肺巨噬细胞 这就给许多条件性致病因子创造了可乘之机PRRSV感染可以引起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是在感染早期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十分明显配种前自然接触并不能有效地使这些 后备 小母猪感染 母猪群 繁殖障碍周期性发生 周期间隔6 12个月 发生PRRS的猪场猪瘟免疫会受到干扰 引起非典型猪瘟的发生 PRRSV具有持续性继发感染特性 猪瘟 HC 是PRRS 蓝耳病 发生后的首要继发感染病 可以发生于各类猪群 是引起PRRS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PRRSV与圆环病毒2型 pcv 2 混合感染是导致5 13周龄的猪大批死亡的原因病变特点为多部位淋巴结明显肿胀 严重间质性肺炎 有黄疸症状者见明显肝脏病变蓝耳病流行最易引起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PRRSV具有持续性继发感染特性 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受胎率 分娩率下降 10 15 母猪生产力下降 5 20 年少产1 3 8头断奶后腹泻 急性死亡育肥猪生长缓慢公猪精液带毒 PRRS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病因分析 1 应激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 湿度过大舍内通风不良猪群的密度过高环境卫生很差饲料质量不好或霉变不关心猪的福利这些应激因素都可导致亚临床或隐性感染的病猪 暴发急性的PRRS和PCV 2等疾病 病因分析 2 流感诱发 有人发现在本病流行之前 见到某些猪发生流感的症状 由此认为是流感病毒打开了感染的门户 是流感病毒应激 诱发了本病的暴发3 3P病混合 有人认为 高热病实际就是3P病 即PRRS PCV 2 PASTEURELLOSIS SUUM 猪肺疫 病因分析 4 新的病原 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了新的病原 如毒力很强的一株大肠杆菌 腺病毒等 并正在进一步地研究之中5 变异株 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一株毒力较强的兰耳病病毒的变异株所引起的 甚至于是一株不同于美洲型或欧洲型的新型PRRSV 病因分析 6 疫苗接种的问题 活苗的缺点把它注射入体内的效果与感染野毒没有多大差别弱毒活苗被接种入体内后疫苗病毒就会在体内大量增殖接受活疫苗的猪有可能将病毒排出给尚未接种疫苗的猪对完全蓝耳病阴性的场或已经是蓝耳病阳性的猪 当注入另外一种毒株的的PRRS疫苗后 它会同野毒一样照样穿过胎盘侵害胎儿 病因分析 母猪若在妊娠后1 3时接受了疫苗接种 则疫苗病毒会穿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公猪接种疫苗之后可能会通过精液传播疫苗病毒无此病的猪场不要使用弱毒活疫苗活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某一群体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70 80 时 疫苗会比较有效活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我们本场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不同时 则意味着可能会有一场新的蓝耳病到来 病因分析 灭活苗的缺点 诱导有效免疫力的能力比较差灭活苗在使用上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抗体与野毒的基因序列比较相似 同样还会产生保护灭活苗不会在体内增殖虽然灭活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少 如果基因序列不相似 则保护力比较差因为PRRS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而灭活苗不能激活细胞免疫 因而其效果不如弱毒苗 病因分析 自家苗无效体液及细胞免疫都要激活中和抗体是控制的重要因素急性感染猪血清携带其它病原体的危险 通知 中农业部的推荐 通知 中农业部推荐使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农业部的推荐意见是建立在实验结果之上的对蓝耳病变异株 灭活苗有一定效果 弱毒苗则没有效果但对灭活苗的使用 专家的意见没有统一 如何预防 1 搞好主要疫病的免疫接种 大量调查资料表明 所谓高热病常见的原发或继发病有如下几种 应做好这些病的免疫接种猪瘟兰耳病气喘病伪狂犬病萎缩性鼻炎 如何预防 2 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 特别要重视产房和保育舍全进全出的消毒 猪场消毒要做到经常化和规范化3 应邀因素 避免和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如转舍 接种疫苗 服药 并发感染等4 饲料质量 重视饲料的质量 禁用霉变饲料 如何预防 5 安全体系 重视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 努力改善猪群的福利6 冷静对待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要实现和谐猪场 发生疾病不要互相指责 要冷静分析做到 诚意待人 善意待猪 农业部推荐的猪病免疫方案 商品猪 1日龄猪瘟弱毒疫苗 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 在母猪带毒严重 垂直感染引发哺乳仔猪猪瘟的猪场实施 7日龄猪喘气病灭活疫苗20日龄猪瘟弱毒疫苗21日龄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商品猪 23 25日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链球菌 型灭活疫苗28 35日龄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丹毒疫苗 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猪肺疫二联苗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商品猪 55日龄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60日龄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瘟弱毒疫苗70日龄猪丹毒疫苗 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猪肺疫二联苗 种母猪 每隔4 6个月口蹄疫灭活疫苗初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种母猪 经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产前4 6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种母猪 注 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乙型脑炎流行或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