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3侵染性病害病原特征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即生物性病原 真菌 细菌 病毒 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 等 有传染性 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一 真菌二 细菌三 病毒四 植原体五 线虫六 寄生性种子植物七 藻类八 螨类 一真菌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 真菌没有根 茎 叶的分化 不含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也没有维管束组织 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 异养生物 二 真菌的发育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一 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1 营养体的概念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体 2 菌丝的概念 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 单根的细丝称为菌丝 其特性 菌丝的每一部分都具有潜在的生长能力3 菌丝体的概念 许多菌丝集聚在一起 称为菌丝体 3 菌丝的形态 呈管状 无色 透明 直径5 6微米4 菌丝的种类 两类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5 菌丝的来源 有孢子萌发而来的 菌丝体存在的部位 寄主表面 寄主组织的细胞间或细胞内 6 菌丝如何吸收寄主营养物质的 a 菌丝体分泌各种酶类化合物 使有机物分解成可溶性物质 然后利用渗透压的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 b 寄生能力很强的真菌的菌丝体常产生具有一定形态的吸器吸收营养物c 菌丝体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为了增强对不良环境抵抗力会产生变态 某些真菌的菌丝体在一定条件下交织成各种形状的特殊结构 如菌核 菌索 菌膜和子座 常见菌丝体变态及组织体有 1 假根 真菌的菌丝形成根状分支 2 菌核 菌丝体纵横交织形成鼠粪形 圆形 角形或不规则形 外部坚硬 内部松软的变形物 菌核对高温 低温 干燥的抵抗能力较强 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在环境适宜时 菌核可以萌发产生菌丝体或直接生成繁殖器官 3 菌索 菌丝体平行排列或互相缠绕集结成绳索状 根状菌索 4 菌膜 由菌丝体交织而成的丝片状物 5 子座 由菌丝体或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而成的一种垫状物 7 吸器的形状 有瘤状 分枝状 掌状 二 真菌的繁殖体 繁殖体的概念 真菌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繁殖器官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 子实体的概念 真菌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孢子的概念 孢子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1 无性繁殖 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主要有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芽孢子 厚垣孢子注意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 可以重复产生 重复侵染 为再侵染来源 a 游动孢子 菌丝顶端或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囊状物 孢子囊内的液泡作网状扩展 将原生质分割成许多小块 每一小块形成1个内生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有2根鞭毛 能在水中游动 b 孢囊孢子 孢子囊内产生的有细胞壁 没有鞭毛的孢子 借助于风传播 c 分生孢子 菌丝特化而成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的孢子 靠气流传播 分生孢子梗上或闭囊壳或分生孢子盘上产生的 d 节孢子 由菌丝细胞断裂而成的短柱状孢子 每一孢子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丝 e 芽孢子 母细胞芽生小突起 经膨大产生隔膜后脱离母细胞而成独立的孢子 f 厚垣孢子 有的细胞原生质浓缩 细胞壁增而形成的休眠孢子 无性孢子 1 厚垣孢子2 芽孢子3 粉孢子4 游动孢子5 孢囊孢子6 分生孢子 2 有性繁殖 概念 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即配子或配子囊相结合 有性孢子的概念 真菌通过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有性孢子配子的概念 真菌的性细胞配子囊的概念 产生配子的母细胞 要注意 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配子或配子囊结合 经历质配 核配 减数分裂三个阶段来完成的 真菌的有性孢子一般在生长季节末期形成 往往一个生长季节只产生一次 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可渡过不良环境 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以下几种 a 卵孢子 两个异形配子囊 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成的 当两者发生接触时 雄器内的原生质及细胞核注入到藏卵器 并与其中的卵球结合而形成卵孢子 b 接合孢子 两个形状相似 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相结合 接触后 相互融合发生质配 核配形成双倍体的休眠孢子 c 子囊孢子 异形配子囊结合产生具有两性核的产囊丝 在产囊丝顶端形成子囊 在子囊内两性核进行结合 并立即发生减数分裂产生8个单倍体的孢子 d 担孢子 多数担子菌的两性器官退化 通常直接由 菌丝结合 产生具有异性核的双核菌丝 其顶端细胞发育成棒状的担子 经过核配合减数分裂后 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担子 e 接合子 当两个性别不同的游动配子相遇时 则相互结合而成为双倍体的合子 有性孢子 1 合子2 卵孢子3 接合孢子4 子囊孢子5 担孢子 三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的概念即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 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 典型的生活史一般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四 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 1 真菌的生理特性 1 真菌是异养生物 需要糖和元素 钙除外 2 真菌可以人工培养 3 根据吸收营养的方式将真菌分类 a 专性寄生物 病原菌只能从寄主植物的活的组织或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 当寄主死亡 寄生物停止生活 如锈菌 白粉菌 注明很难人工培养 b 非专性寄生物 既可以在寄主活体上营寄生生活 又可以在死亡的寄主上营腐生生活 也可以在培养上培养 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又分为 a 兼性寄生物 主要从寄主植物的活体上营寄生生活 虽寄生能力很强 有时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条件下营腐生生活 但不能脱离病残体如白菜软腐病 b 兼性腐生物 寄生能力弱 营腐生生活为主 但当寄主植物生活力弱的时期 可以寄生生活 既先分泌毒素 酶先致死 后寄生 如大多数镰刀菌 c 腐生物 只能利用其它生物的尸体或由分解出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营腐生生活 不能引起植物病害 如伞菌 腐朽菌 2 真菌的生态特性 t 适宜温度20 25 c 大多数真菌生长发育的合适tr 大多数真菌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90 而极少数相对湿度很低如白粉菌光 菌丝体的生长不需要光线 繁殖体的生长有的必须有光才能形成孢子 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与光照关系不大 ph 真菌对ph的适应范围为3 9 最适宜为5 5 6 5 孢子的萌发需酸性条件 五 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1 真菌分类依据 界 门 纲 目 属 种2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 真菌的命名 拉丁文双命名法 属名 种名 命名人姓氏如有更改学名者 最初的定名人应加括号表示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4 真菌的分类 a 分类的依据 真菌的分类 主要是以真菌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征以及营养体的结构等为依据 目前多采用安思沃斯 ainsworth 系统 分为5个亚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b 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 1 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 无隔菌丝 较原始的原生质团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繁殖体有性孢子 卵孢子 2 接合菌亚门 营养体 无隔菌丝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繁殖体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3 子囊菌亚门 营养体 有隔菌丝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 芽孢子繁殖体节孢子有性孢子 子囊孢子 4 担子菌亚门 营养体 有隔菌丝繁殖体 有性孢子 担子5 半知菌亚门 只发现无性阶段 5 真菌主要类群 1 鞭毛菌亚门 a腐霉属孢子囊不规则 孢囊梗丝状 孢子囊萌发形成泡囊 在泡囊中形成游动孢子 引起苗木猝倒病或根腐 果腐 b霜霉属 孢囊梗呈二叉状锐角分枝 无乳头状突起 孢子囊卵形 单生于孢囊梗顶端 危害植物叶片 引起霜霉病 c疫霉属 孢子囊卵形 有乳头状突起 游动孢子肾形 双鞭毛可危害根 茎 叶 果实引起组织腐烂 2 接合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真菌近600种 水生到陆生 多数腐生 少数寄生 还有些是昆虫的寄生物或共生物 a 营养体是无隔膜的发达的菌丝体或虫菌体 少数有隔膜 b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c 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根霉属 菌丝体发达 有分枝 一般无隔膜 有匍匐枝和假根 孢囊梗2 3根丛生于假根的上方 孢子囊球形 孢囊孢子球形 多角形 常引起种实 球根 鳞茎的霉烂 3 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真菌是较高等的真菌 全部陆生 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菌丝体发达 有分隔 少数为单细胞 如酵母菌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a 闭囊壳b 子囊壳c 子囊腔 假囊壳 d 子囊盘 1 子囊裸露2 闭囊壳3 子囊壳4 子囊盘 白粉菌 几乎全部为外寄生菌 菌丝体无色表生 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 分生孢子无色表生 子囊果为闭囊壳 引起多种阔叶植物的白粉病 小煤炱属菌丝体寄生于寄主植物表面 黑色 有刚毛和双细胞的附着枝 子囊成束生在闭囊壳的底部 无侧丝 子囊孢子2 4个横隔 褐色 长圆形 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上常见的煤污病菌 1 闭囊壳2 子囊孢子 小丛壳属glomerella子囊壳有毛 褐色 壳内无侧丝 子囊棍棒形 无柄 子囊孢子单胞 无色 椭圆形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引起多种植物的炭疽病 黑腐皮壳属 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 具长颈 多为轮状排列 子囊壳长颈聚集在一起向外露出孔口 子囊棍棒状或圆筒形 无侧丝 子囊孢子单胞 腊肠形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壳囊孢属cytospora 引起多种树木的枝干腐烂 4 担子菌亚门 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个亚门 全部都是陆生菌 腐生 寄生和共生 菌丝体发达 有分隔 细胞一般双核 无性繁殖不发达 除锈菌外 很少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锈菌目全为专性寄生菌 在病部出现明显的锈孢子器 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 一般呈黄色 橙黄色至黑红色似的铁锈 故称锈病 菌丝发达 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 锈菌的形态和生活史比较复杂 典型的锈菌要经过5个发育阶段 顺序产生5种孢子类型 即性孢子 0 锈孢子 夏孢子 冬孢子 和担孢子 锈菌的生活史比较复杂 有的锈菌必须经过两种完全不同的寄主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转主寄生 有的锈菌只需在一种植物上就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同主寄生 5 半知菌亚门 在个体发育中 不进入有性阶段或有性阶段很难看到 只了解其生活史的一半 所以称为半知菌 植物病原真菌 约有半数属于半知菌 陆生 腐生或寄生 菌丝体发达 有隔膜 从菌丝体上形成分化程度不同的分生孢子梗 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散生或形成束丝 瘤座聚生 有的半知菌形成盘状或球状的孢子果 外观为小黑点 称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 丝核菌属 菌丝褐色 在分枝处略缢缩 离此不远处形成隔膜 菌核以菌丝与基质相联 褐色或红棕色 表面粗糙 内外颜色一致 1 直角状分枝的菌丝2 菌丝纠结的菌组织3 菌核 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平坦 分生孢子顶生于梗上 单胞 无色 长椭圆形或弯月形 叶点霉属 孢器黑色 有孔口 埋在寄主组织内 或部分突出表皮 孢梗短小 分生孢子单胞 无色 卵圆形到长方形 小于15 m 寄生在叶片上 引起叶斑病 1 叶上的病斑和分生孢子器2 分生孢子器切面3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镰刀菌属 分生孢子梗单枝或轮状分枝 分生孢子无色 有大小两型 大型孢子多细胞 镰刀形 小型孢子卵圆形 单生或串生 1 分生孢子梗及大型分生孢子2 小型分生孢子着生状态 壳囊孢属cytospora子座瘤形或球状 位于寄主韧皮部内 分生孢子器生于子座内 不规则地分为数室 有一个共同的开口 孢梗呈栅栏状排列 分生孢子单胞 无色 腊肠形 引起植物皮层腐烂 1 分生孢子器生于子座内2 分生孢子梗3 分生孢子 二细菌 一细菌的性状 一 细菌结构 细菌属原核生物界 单细胞 有细胞壁 无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外有厚薄不等的粘质层 厚而固定的粘质层叫荚膜 可以忍受暂时的干燥 细菌细内形成休眠芽孢 以度过不良环境 二 细菌的形状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危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细菌 杆状细菌没有荚膜 不形成芽孢 绝大多数生有鞭毛 能在水中游动 三 细菌鞭毛着生的方式 极生 两极生 周生 四 细菌的繁殖方式 裂殖 五 细菌的生理特性 1 培养性状 植物病原细菌全部都是兼性寄生物 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2 氧气的利用 大多数病原细菌都是好气性的 3 对t r的要求 t适宜为26 30 c 耐低温 对高温比较敏感 植物病原细菌对r要求比较严格 即生长 繁殖 传播 侵染时有水滴或水膜 4 对光线的反应 对散射光的抵抗力很强 对直射光 尤其是紫外线很敏感 5 细菌对于营养的吸收 细菌吸收营养是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 同时 细菌能分泌各种酶 使不溶性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其吸收利用 二 植物病原细菌病害的特点 1 细菌越冬场所 病株 病残体 2 细菌传播途径 雨水 灌溉水 昆虫 线虫 风 带细菌病害的种苗 接穗 插条 球根 土壤等3 细菌侵入途径 自然孔口 气孔 皮孔 水孔 蜜腺伤口 虫伤 机械伤口 自然裂口 4 发病条件 t r 光 风 土壤等 尤其是相对湿度高是侵染最主要条件 只有在自然孔口内外充满水分时才能侵入寄主体内 一般高温 多雨 湿度大 施用氮肥过多等有利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5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特征 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初期有半透明水渍状晕圈出现 后期空气潮湿时有溢浓 其症状有斑点 溃疡 穿孔 癌肿 枯萎等类型 三 防治方法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关键在于有无伤口及伤口多少 应避免伤口 及时保护伤口 防止细菌侵入 1 植物检疫2 利用抗病品种 3 种苗处理4 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卫生 及时清除病残体 如果非常严重 进行土壤消毒 5 化学防治 杀菌剂 抗生素 三病毒 病毒是极小的非细胞形态的专性寄生物 一 病毒形状 球状 杆状 纤维状二 病毒粒子的组成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三 病毒特性 侵入 寄生 增殖 传染 遗传 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四 病毒的繁殖方式 增殖病毒侵入寄主体内后 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进行复制 形成新的病毒粒子 破坏了寄主正常的生理代谢 从而使植物表现症状 五 病毒的生理特性 大部分致死温度都在55 70 c ph6 9ph大于9以上的环境中就会引起病毒失毒现象 六 病毒侵入途径 微伤口 侵入 进入韧皮部 在筛管内随营养液移动 先被带到植物根部 后向地上部移动 病毒便扩展植物全株 七 传播途径 摩擦 嫁接 昆虫 主要是刺吸式口器昆虫 七 病毒的传播和侵染 1 机械传播 又称汁液传播 摩擦传播 通过病株与健株枝叶接触时相互摩擦 或人为的接触摩擦而产生轻微伤口 带有病毒的病株汁液从伤口流出传入健株 2 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 在植物体内除生长点外各部位均可带毒 包括鳞茎 球茎 块根 块茎 接穗和插条 所以无性繁殖材料可以传播病毒病 而嫁接可以传播任何种类的植物病毒类菌原体和类病毒病害 3 种子和花粉传播 有些病毒在植株内也可以进入种子和花粉 而传播病毒 4 介体传播 主要是昆虫 八 植物病毒的症状和诊断 1 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三种 1 变色 花叶 黄化等 2 畸形 矮化 丛簇 皱缩等 3 坏死 2 症状的变化 一种病毒引起的症状 可以随着植物的种或品种而不同 注明 有病毒病有潜隐性 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 遗传性2 变异性3 稳定性 1 体外保毒期概念 在20 22 c室温条件下 带毒植物汁液能保持传染性的时间长短 一般3 5天 2 稀释终点概念 带毒植物汁液加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 便失去传病能力的最大的加水稀释倍数 3 失毒温度概念 带毒植物汁液加热10分钟 能使所含病毒失去致病力的最低温度 大多数病毒的失毒温度在60度 4 对化学物质的反应 有的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有的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十 昆虫传毒时 常根据病毒和传毒介体的关系 将病毒区分为非持久性半持久性持久性 1 非持久性 传毒昆虫在病株上吸食几分钟后 即可获得传毒能力 但经过数分钟或数小时后 将口针上病毒排完后失去传毒能力 2 半持久性病毒 传毒介体在病株上吸食较长时间而获得病毒后需经过几小时的循回期 而后能较长时间传毒 但在寄主体内不能增殖 病毒传播完后失去传毒能力 3 持久性 传毒昆虫在病株上一次饲毒后 可终生传毒 且病毒在介体内有转移 能增殖 注明 介体概念 除寄主器官外所有传带侵染的生物 十一 防治方法 1 无毒繁殖 病毒很难扩散到种子 茎尖 根尖 利用高温脱毒方法培养无毒种苗 2 治虫3 铲除带毒病株 四 植原体 植物菌原体的简称 1967年 日本学者土居养二首先从桑萎缩病电镜切片中中发现了植原体 目前已知约有300中植物发生菌原体病害 如桑萎缩病 枣疯病 苹果缩果病 梨衰退病 丛枝病和椰子死亡黄化病等 一 植原体的结构 植原体是无细胞壁 无固定细胞核结构的极小的低等生物 有3层单位膜 在细胞内有蛋白质 rna dna 二 植原体形状 有圆形到不规则椭圆形的球状体 形态多变 三 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出芽生殖和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等3种形式四 植原体类型 螺旋体状 非螺旋体状五 传播途径 主要是刺吸式口器昆虫 苗木 六 侵染 植原体寄生在植物体内 只在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内 通过筛孔在筛管中流动而感染整个植株 为系统侵染病害 植原体可寄生在传毒昆虫体内 七 症状 黄化 丛枝 萎缩 畸形 花器变形 八 防治方法 1 植物检疫2 无病种苗繁殖3 灭虫4 抗生素对病株浸根如四环素 金霉素 地霉素 土霉素 植原体的基本特性 1 植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病原物 2 可以人工培养 3 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 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对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 因无细胞壁 4 引致黄化 矮缩 丛枝 小叶等症状 5 必须依赖昆虫介体传播 叶蝉和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是主要媒介 病毒类和植原体病害的防治 1 铲除一切侵染源 包括带毒的播种材料 田间病株 以及野生寄主 2 防止介体传染 防治蚜虫 叶蝉等 3 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茎尖生长点无毒 4 热处理和冷处理 1 热处理 热处理所用的温度为35 55 范围内 2 冷处理 将植物的休眠器官在4 低温下培养2 3个月 即可脱毒 5 药物处理 对植物病毒病 化学药剂无能为力 相反 用四环素族抗菌素可防治植原体病害 但不能根治 五 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 属无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 植物线虫的危害仅次于真菌 细菌和病毒 许多线虫还能传带其它病原物 或造成伤口 或使植株长势下降 有利于其它病原物的侵入和为害 一 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结构 植物寄生线虫体形为细长的圆筒形 两端尖 形如线状 故名线虫 长为0 5 1mm 宽0 03 0 05mm左右 植物线虫微小 线虫体壁通常无色透明或乳白色 大多数线虫两性同形异体 但少数线虫的发育雌虫呈近球形或梨形 即两性异形异体 线虫在幼虫阶段呈线形 二 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行业行政年终总结报告
- 教师用餐补充协议书7篇
- 《腊八粥》沈从文课件
- 公司生产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老人与海》书评课件
- 分包安全用电协议模板6篇
- 山西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初级)试题库及答案
- 羚萌直播运营工作总结
- 铁路安全管控条例解读
- 电影拍摄著作权合同5篇
- 水利水电三检表全 (一)
- 《高铁信号连锁设备》课件-(一) 平面布置图的识读
-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优化路径-全面剖析
-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英互译
- 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作业指导书
- 前端工作总结答辩
- 公积金提取申请书
- 全国2024年10月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和答案
- 教师网络安全专项培训
- 「见新机·聚增长」2025哔哩哔哩手机PC行业白皮书
-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