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0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0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0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0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为了应急救援可能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和设备的损失,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平煤股份八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中戊9-10煤层、己15煤层和己16-17煤层为突出煤层。由于八矿的戊9-10煤层、己15煤层较软,部分区域由于瓦斯赋存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瓦斯积聚、应力集中,工作面施工至瓦斯异常区域的时候,由于放炮或割煤等作业方式会破坏煤层原有的力学结构,这时就会出现瓦斯和煤大量向采掘空间涌出,从而诱发突出。八矿目前有八个采区正在开采,丁一采区、己三采区为非突出采区,其他为突出采区,其中己三扩大采区、己四采区、戊一采区、戊二采区的突出危险性较严重,容易发生较大规模的突出事故,突出的煤和瓦斯,特别是逆流瓦斯会波及整个采区甚至全矿井。 由于八矿的开采规模大,井下头面施工人员较多,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大量煤会掩埋施工人员,同时高浓度瓦斯瞬间充斥采掘空间,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施工人员窒息、死亡,容易酿成重大伤亡事故,对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煤与瓦斯突出还会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由于八矿巷道多,通风线路长,一旦造成通风系统紊乱,恢复生产较困难,将对八矿造成重大损失,同时由于突出造成了巷道内充斥了大量的瓦斯和粉尘,如果遇到火源还易酿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如瓦斯煤尘爆炸波及范围较大后将摧毁井下巷道,造成大范围火灾,将严重污染矿井所在区域的空气以及地下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八矿主要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来实现消突,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面掘进期间,在煤层巷道掘进之前,先施工一条高(底)位岩巷,通过施工穿层抽放钻孔,并辅以水力冲孔、松动爆破等增透措施,提前对煤层掘进前方的瓦斯进行抽放,然后对煤层的抽放效果进行效检,在效检达标后,方可进行掘进。在工作面回采前,主要采用在工作面风、机两巷对采面中央施工顺层抽放钻孔,施工孔深保证在采面中间交叉10m,并进行抽放,在区域效果检验达标后方可进行回采。而一旦发生突出后,首先应该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所有在突出影响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首先停止作业,按规定佩戴自救器,停止作业地点的所有动力电源,沿避灾路线撤出,而被困无法撤离的人员,也应找到附近的压风自救或避难硐室,借助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有效保证自己的安全,等待救援。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救人优先的原则。(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4)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矿成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矿调度室),成立了抢险救援组、技术保障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交通保障组、财力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9个应急工作小组,共同构成八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矿调度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抢险救援组通信保障组技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运输保障组财力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矿成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作为矿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指 挥 长:矿长副指挥长: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采煤副矿长 开掘副矿长 经营副矿长 后勤副矿长 工会主席 总会计师成 员:生产副总工程师 采煤副总工程师 开掘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防突副总工程师安全副总工程师 经营副总工程师 后勤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 通风区区长 防突区区长 采煤区区长开拓区区长 机运区区长 设备中心主任 安检科科长后勤科科长 经营科科长 财务科科长 工资科科长保卫科科长 救护队队长 医疗救护中心主任3.2.1.1指挥部主要职责1.日常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2)负责组织制定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督促对干部职工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知识的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负责督促各业务科室履行应急管理职能职责。(5)负责应急资源保障。2.应急救援时职责(1)负责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2)负责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挥。(3)负责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依照应急预案相关处置方案投入抢险救援。(4)负责及时组织、调拨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装备,保障应急救援资源充足。当矿的应急资源不能满足现场应急之需要时,及时向集团申请扩大应急。(5)根据事故具体情况,负责对抢险救援方案进行决策指导。(6)负责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决断和紧急处置。(7)对事故善后处置、矿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3.2.1.2指挥长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负责对基层单位、业务科室贯彻执行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2)负责对矿应急预案的批准。(3)负责检查和督促各预案、应急救援知识的贯彻、培训和演练工作。(4)负责检查各业务科室履行应急管理职能职责的情况。(5)负责应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的保障。(6)定期主持召开安全办会议,分析、研究解决矿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应急状态下职责(1)负责确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性质、规模、级别、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启动预案。(2)负责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全面指挥。(3)负责应急救援力量、救援物资调配命令的下达。(4)负责扩大应急申请的批准。(5)负责对应急救援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决断。(6)负责应急结束条件的确认,决定是否下达应急结束的命令。3.2.1.3副指挥长日常管理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应急日常性管理工作,定期向组长汇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负责组织相关业务科室的人员编制或修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3)负责督促、检查预案、应急法律法规、应急救援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4)负责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培训工作。(5)负责督促、检查应急资源保障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6)负责督促、检查各部门、基层单位的应急演练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协助指挥长进行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2)监督检查预案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相关问题,及时向指挥长汇报和请示。(3)负责对应急救援资源的保障、供给工作进行督办。(4)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事故事件发生区域的警戒保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落实。(5)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以及应急结束后职工思想安抚、补偿帮助、家属接待、善后处理等工作的全面安排。3.2.1.4指挥部成员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加强自身应急基本知识、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根据个人业务分工,负责做好业务管理范围内的日常性应急管理工作。(3)负责对本人分管下属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以及现场的应急设施进行监督检查。(4)负责对国家应急法规、矿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督办落实。(5)负责督促和检查本职分管下属单位的应急知识培训、应急预案培训,应急工作。(6)负责掌握本部门分管的下属单位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情况及其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7)定期向组长、副组长汇报和请示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听从正、副指挥长的命令,履行应急职责。(2)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完成正副指挥长交办的应急工作任务。(3)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提供本业务范围内相关技术资料、技术数据,及时提供技术支持。(4)负责对应急救援处置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正副指挥长汇报。(5)对应急救援出现的异常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正副指挥长汇报。(6)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护送,确保及时救治。(7)负责对遇险职工疏散转移,及时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及其他生活事宜。(8)负责对遇险人员及其亲属的安置和服务工作。(9)协助正副指挥长做好应急现场的治安保卫、车辆调配、通讯联络、物资调配、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工作。3.2.2 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矿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兼任。指挥部办公室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负责正常工作日、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4小时值守。(2)负责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专业应急管理工作。(3)负责对各基层单位日常性应急管理的工作请示、汇报进行处置、答复及信息传递。(4)负责应急演练工作,对各基层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和指导。(5)定期收集和整理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正副组长进行汇报,听取指示,完成交办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应急状态下职责(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全面负责应急总指挥、总协调,承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能。(2)负责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通讯联络、应急处置信息的接收传递和下情上报。(3)督促和落实各专业救援工作小组应急处置措施执行。(4) 参与制定救援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5)负责客观、准确的作好事故应急救援实施过程的记录。(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工作。3.2.3 应急救援工作组3.2.3.1 抢险救援组组 长:生产副矿长副组长:救护队长成 员:矿救护队全体人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日常抢险的培训,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按照程序执行抢险救援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事故发生后,组织人员撤离,应急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2)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挥部命令,完成遇险人员紧急救护和抢险救灾的相关任务。3.2.3.2 技术保障组组 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防突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成 员:防突区、通风区、机运区、地测科的技术负责人日常管理职责指导基层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高职工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危害的认识。应急状态下职责事故发生后参与现场抢险救援,了解现场信息,组织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抢险救援指挥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3.2.3.3 通信保障组组 长:机电副矿长副组长:机电副总工程师 生产副总工程师成 员:机运区通讯组全体成员 调度室全体成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各种通讯设备和信号的日常维护和培训,保证井上下通讯畅通应急状态下职责事故发生时负责信息处理和报告、救援命令的传达。3.2.3.4 财力保障组组 长:总会计师副组长:财务科科长、工资科科长成 员:财务科、工资科全体成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应急救援设备购置资金的审定;各专业组和专业救援队伍人员业务培训费用的核定和拨付应急状态下职责负责事故发生后各项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筹措和调拨。3.2.3.5 交通保障组组 长:机电副矿长副组长:机运区区长成 员:机运区运输组全体成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日常交通道路及设施的维护,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担负起运输物资人员的作用。应急状态下职责负责地面、井下各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救援人员的运送,协调指挥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3.2.3.6 保卫警戒组组 长:工会主席、安全副矿长副组长:保卫科科长、安检科科长成 员:保卫科、安检科全体成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救援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救援计划安全顺利实施。应急状态下职责(1)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2)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警戒保卫工作,在井口、调度室、办公室等要害地点设置专人警戒,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并保证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无火源。(3)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事故嫌疑责任人的监控及协助上级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追查过程中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等相关工作。3.2.3.7 医疗救护组组 长:后勤副矿长副组长:医疗救护中心主任成 员:医疗救护中心内、外科全体医务人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日常医疗救护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确保事故发生时医疗系统能马上投入使用。应急状态下职责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救援医护人员的集结调配;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危重人员的护送转院;特殊情况下对伤员组织专家会诊。3.2.3.8 物资保障组组 长:经营副矿长副组长:经营副总工程师成 员:经营科全体人员日常管理职责负责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购置储备和保管维护。应急状态下职责事故发生后各种抢险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3.2.3.9 善后处理组组 长:后勤副矿长 副组长:后勤副总工程师成 员:后勤科科长、办公室主任、退管办主任日常管理职责负责对伤亡人员家庭的日常照顾,对生活困难的伤亡人员家庭进行扶助。应急状态下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善后相关事宜的处置,对受伤人员家属接待、安置和后勤服务;对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安抚,依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补偿、赔偿。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源监控方式:人工监测监控和仪器监测监控。人工监测监控:在井下所有高突工作面均设置专职瓦检员和安检员,负责对工作面的防突措施执行、瓦斯抽放、安全防护、效果检验、瓦斯涌出情况和施工异常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面出现任何瓦斯动力现象、效果检验超标、巷道响煤炮、煤壁震动、煤层层理紊乱、打钻时顶钻、夹钻、喷孔等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调度室,调度室建立台账,负责汇总登记,实现对工作面突出事故危险源的监控。仪器监测监控:由监测队完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在井下所有突出工作面的施工地点、电气设备、回风流中安装有瓦斯监控探头,时刻监控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与地面监控系统进行联网,并设置瓦斯报警值,工作面出现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或忽大忽小,地面监控室自动报警,实现对工作面瓦斯的监控。4.1.2主要预防措施管理措施(1)坚持召开防突例会,每月由矿长进行组织,对八矿的防突工作工作面进行评价,并汇报存在问题,督促整改,保证工作面的安全施工(2)执行矿副总以上领导包头包面制度,做到每个工作面都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负责。(3)重点突出工作面执行盯岗制度。在执行局部措施孔时,防突区、安检科、开拓区指定副科级以上人员现场盯钻,写实。收集打钻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指导、监督措施孔的执行,检查巷道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实浅孔抽放和煤体静压注水,保证措施执行不打折扣,升井后到调度室填写盯岗情况,并对该工作面进行安全评价。执行“三纳入,一超前”(4)测试超标分析制度。在测试超标后,防突区安排人员到工作面进行分析,查找超标原因,升井后由防突区组织,开拓区、安检科、防突队和施工单位参加,一起对超标的原因进行剖析,制定下一步施工方案,使得措施的制定具有针对性。(5) 建立钻孔施工和抽放效果联合考核制度,对钻孔验收实施多元化的验收考核方法,挤出钻孔水分,使钻孔严格按设计施工。(6)抓防突培训,提高入井人员的防突意识和技能,防突措施审批后,各相关科室和施工单位对防突措施进行全员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下井,宣教科组织进行检查并通报。同时加大防突宣传力度,通过板报、矿有线电视、电子显示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突出的征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以及突出后的避灾办法。五、加强瓦斯地质工作,做到地质资料详实,预测预报准确为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头面以及区域瓦斯治理工程施工期间的瓦斯地质管理工作,提高防突措施的针对性,充分发挥现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手段,体现超前防范、主动防治理念,需要做的工作有:1. 突出危险工作面坚持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原则1)针对每个突出采掘头面,详尽收集突出危险区域地质资料,并根据已有地质资料,结合相邻区域地质资料,及时动态预测预报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每30m预报一次,预测预报图应附有文字说明,做到图文并茂。2)在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时,地测部门必须定期验证层间距、工作面前方地质状况等地质资料,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穿突出煤层。技术措施(1)优化区域设计,八矿目前采用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主要为预抽煤层瓦斯,我们每个采面均设计了2条高位岩巷来预抽工作面的瓦斯。在施工钻孔期间,我们采取了水力压裂、水力冲孔、松动爆破等一系列手段增加煤层透气性,进一步提高抽放效果,保证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2)加强钻孔抽放,坚持“大流量、多泵抽、大管径、多回路”的原则进行安装和完善,实现分系统抽采,网络化抽放。(3)突出危险工作面严格执行物探及地质钻孔前探,煤层巷道每循环进行物探,探测巷道掘进前方是否存在异常,无异常情况下,保留20米的物探超前距,巷道允许进尺。如果存在异常则施工24个瓦斯前探深孔,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如果探明前方有地质构造,则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方可继续掘进。(4)加强监测监控,瓦斯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情况,通过绘制瓦斯涌出曲线图,结合地质资料可以制定出切合工作面实际的瓦斯治理措施。(5)对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松动爆破、水力冲孔等增透措施。(6)严格执行突出危险工作面远距离放炮停电撤人制度,躲炮地点必须处于新鲜风流中,并距工作面不低于300m。(7)在超过500m的工作面施工避难硐室,在内部配备充足的食品与饮用水,保证可容纳人数不低于工作面出勤的最多人数,并不少于15人。(8)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米安装一组压风自救,个数不少于5个,在采煤工作面机巷压风自救距离采面50100m,个数29个,风巷的压风自救内组距离采面2540米,个数29个,并保证工作面所有人的使用要求。(9)建立坚固合理的防突反向风门,并使用防逆流装置,保证工作面的瓦斯不会逆流至新鲜风流中。4.2预警行动4.2.1预警条件及级别按照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现场、矿两级预警机制。现场预警为基层单位组织的预警行动,针对工作面出现的状况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突出事故的发生,如果采取的措施无效果,工作面的异常状况无法得到缓解或有升级的趋势,则现场预警可以升级为矿级预警。矿级预警为矿组织的预警行动,如果现场的情况较严重需要启动矿级预警时,首先停止现场的一切施工,断掉动力电,指示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沿避灾路线全部撤出,然后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决定是否扩大停电撤人的范围,同时通知应急救援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待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出后,根据监测设备监控工作面的状况,如工作面异常状况减弱则预警行动降级为现场预警,工作面异常状况一直持续则禁止一切人员进入,直至异常状况减弱或消失为止。现场预警条件现场生产作业中,出现响煤炮现象,煤炮声较小,且为单响,出现煤炮后,工作面并无明显震感,打钻作业期间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程度较轻,瓦斯探头增幅较小,且并无反复现象,此种情况出现时,采取现场预警。矿级预警条件工作面生产作业中,如果出现连续响煤炮时,并且煤炮声较大,巷道有明显震感,煤尘飞扬甚至煤壁出现大面积片帮或连续不间断的小面积片帮时,打钻作业期间喷孔、夹钻、顶钻现象严重,明显感觉煤体内应力较大,瓦斯探头增幅较大且出现忽高忽低现象,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启动矿级预警。4.2.2预警方式、方法采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井上下通讯(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应急广播系统的方式进行预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均由瓦斯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变化有异常时,瓦斯监控装置会自动报警,而后由工作人员向调度室汇报,实现预警。井上下通讯报警由现场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的异常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实现预警。4.2.3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工作面出现预警条件后,由现场施工人员将井下现场施工的异常信息汇报至指挥部,然后指挥部人员向指挥长转述,指挥长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做出判断,向指挥部办公室做出发布预警信息的指示,指挥部正式发布预警信息,向现场的施工人员及可能受影响的人员进行电话预警,采取措施。4.2.4预警措施 (1)发布预警信息。现场预警由现场负责人负责发布,矿井预警由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发布。(2)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煤与瓦斯突出应急预案。(3)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到指挥部待命。(4)指令各应急救援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5)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 信息报告程序5.1应急值守24小时电话矿24小时(包括正常工作日、双休日和节假日)应急值守电话设置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矿调度室)。应急值守电话号码:行政电话0375-2738831 生产电话:直拨 9井下小灵通:002 003 004应急通讯电话:61081 616085.2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处置流程5.2.1信息报告方式采用行政电话、生产电话、无线电话(手机、井下小灵通)、应急通讯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报告和信息传递。5.2.2信息报告的要求与处置流程(1)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就近使用电话立即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单位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及时进行应急自救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时必须汇报以下主要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事故的影响范围; 事故造成人员遇险情况。(2)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调度员)接到汇报后,认真做好记录,并立即向当天矿值班长、应急预案救援指挥长汇报,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人员和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人员通报。向当天矿值班长、应急救援指挥长报告时,需汇报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事故的影响范围; 事故造成人员遇险情况。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人员及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通报时,只需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人员根据指挥长指令需到调度室集合待命后,集中通报事故具体信息。5.3信息上报部门、方式、时限和内容5.3.1信息上报部门、方式、时限(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长的指令,在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及时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传真、书面报告等方式向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集团总调度室)和上级部门报告。(2)向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上报事故信息不得超过30分钟,向上级部门上报事故信息不得超过1个小时。集团总调度室:03752724146 03752922346;应急电话:61000 610015.3.2信息上报内容(1)向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上报事故信息内容: 事故、事件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时间、地点、现场等情况;事故、事件类型;事故、事件的简要经过;事故、事件的影响范围;事故、事件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事件原因的初步判断;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效果情况;需请示报告的其它事项等。(2)向上级部门上报事故信息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对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及时进行补报。5.4向有关单位通报、报警方式和内容事故发生后,需要向周边通报、报警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要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情况利用固定电话、无线电话及时向可能涉及的周边单位、人员通告、报警。 5.5向有关单位请求支援方式和内容当出现事故危险已不能有效控制,应急救援队伍不足或严重疲劳,应急救援物资不足,对被堵、被困人员的施救需要专业化队伍,工程抢险需要专门的技术队伍,现场应急救援需要特殊的工具、器材或装备等情况,应急救援指挥部向集团求援。(1)求援方式:采用固定电话和无线电话(手机)两种方式。(2)求援内容:包括人力(抢险抢救队伍等)资源、物力(材料、装备、设备、设施、车辆、工具等)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包括技术人员、技术专家等)等。6 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根据各类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平煤股份八矿将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即现场响应、矿级响应。而由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特殊性、危害性,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无论突出强度大小,立即启动矿级响应。6.2响应程序八矿内部应急救援响应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启动的程序实施运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事故单位首先启动现场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程序如综合应急预案附件12.6所示。6.2.1应急指挥(1)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长接到事故信息后,开始履行指挥长的职能。决定启动矿应急预案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2)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接到指挥长命令后,立即按按“事故电话通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应急救援工作组人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待命。(3)应急救援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并接受指挥长命令,应急救援副指挥长、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履行各自的应急职责,分头组织开展行动。(4)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实时进行传达指挥长、副指挥长的应急指示和应急命令。实时注意接收集团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指示和应急命令,及时上情下达。(5)应急救援指挥长应及时平衡、解决应急救援过程遇到的问题和争议。6.2.2应急行动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在指挥长的指示下,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现场自救开展情况,确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应急救援工作组应根据指挥部命令,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应急救援人员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受灾害波及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在得到指挥部发布的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及时使用自救器,沿避灾路线进行撤离升井,如果事故现场人员被困而无法撤出时,应充分利用井下压风自救、避难硐室等设施,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利用安全防护设施保证生命安全,等待救援。6.2.3资源调配指挥长有权调配用于抢险救灾的八矿一切资源,包括物力、财力、人力资源,特别是储备的应急物资及设备。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单位、本区域内的救护队伍、医疗机构、物资、设备和场地。当本单位的抢险救援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集团汇报,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通信保障组全力保障通讯线路、设备完好,确保通讯畅通、可靠。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运输保障组负责应急车辆调配。医疗保障组负责工伤的救护治疗。保卫警戒障组负责维持治安秩序。6.2.4应急避险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事故区域遇险人员在现场负责人带领下正确使用自救器后按照避灾路线撤出危险区域。事故区域被堵、被困的人员应充分利用压风自救、避难硐室进行自救,并等待抢险救援组的营救,根据抢险救援组的指挥进行应急避险。矿调度室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立即电话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划定的受威胁区域人员按照指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进行紧急避险。人员自危险、威胁区域转移至安全地点后,迅速清点和核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安全脱离险区。现场应急避险的相关情况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6.2.5应急扩大当突出事故严重,超出了八矿储备的物资、设备、井下救援、医疗救护、安保等保障能力。突出事故引起瓦斯爆炸、或进而引起煤尘爆炸的。突出事故严重,井下被困人员较多,且因瓦斯浓度大、范围广、巷道摧毁严重,不利于尽快、有效实施救援。应急救援指挥部向集团汇报,申请集团应急扩大。6.3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机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1)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并根据灾区情况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各单位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料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在矿井通风系统未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原则上保持现有通风系统,保证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转。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在进入现场救援前,必须首先组织救护队进行侦查,根据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和救灾作战计划。(4)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管理,防止风流逆转,恢复正常通风,按规定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风巷道中排出矿井。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次突出造成事故范围扩大。(5)要慎重处置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的电源,断电作业应在远距离进行,以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6)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准扭动矿灯和灯盖,矿井中存在火区时,严密监视原有的火区,查清突出后是否出现新火源,并加以控制,防止引爆瓦斯。(7)综掘、综采工作面发生突出时,施工人员佩带好隔离式自救器或按避灾路线撤出灾区,或就近进入压风自救处、避难硐室内,由当班负责人或瓦斯检查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通知受灾害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撤离。炮掘工作面发生突出时,在避难硐室躲炮的班组长或瓦检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等待撤退命令。瓦检员在硐室内利用理研和辅助管测量巷道的瓦斯浓度,每半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待瓦斯浓度下降3以下,接到调度室通知后,方可组织施工人员佩戴自救器沿着避灾路线撤到采区永久避难所或其他安全地带。(8)制定并严格执行清煤和排放瓦斯措施,以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和事故扩大。(9)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救灾基地。井下基地的指挥由领导小组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现场情况的人员担任。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救灾指挥部的电话(10)若突出后造成火灾或爆炸,则按矿井重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要求进行救援。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矿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保障体系。按照预案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按规定配备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补充,并做到专用。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急用。(1)经营科负责抢险救灾必须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供应,经营科负责核查新进救援设施的质量,保证设施的完善可靠性,并对旧设备有计划的进行淘汰,补足,保证八矿的救援设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2)救护队负责抢险救援器材、设备的维护和日常保养,器材出现损坏、丢失时,要及时上报,保证现有救援设施的完善,能随时投入使用。(2)机运区负责井上下固定电话、小灵通通讯、井上下运输路线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保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信息传递及时、抢险救灾物资、设备的运输快捷。(3)通风区做好监测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保证监测系统稳定可靠,满足正常使用要求。(4)医疗救护中心负责抢救的药品、器械的供应及日产管理。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急用。8 附件8.1 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通知名单8.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避灾路线8.3 应急救援相关图纸8.4 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5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8.1 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通知名单(表1)序号姓 名单 位职 务手机号码办公室电 话备注1陈寒秋八矿矿长1360375567327381222杨 岗八矿党委书记1360390526327381213方秋营八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352536968827381244童铁根八矿工会主席1390390376327381915余贵军八矿生产副矿长1383753930327386656张海庆八矿总工程师1378327584327381937刘兴全八矿采煤副矿长1390375975927383228贺 学八矿开掘副矿长1378189662727382239李军鸿八矿机电副矿长13700750042273816810刘 威八矿安全副矿长13903904692273886811黄贯民八矿经营副矿长13603903826273832112刘晓军八矿总会计师13949499986273822613安留记八矿后勤副矿长13603756857373899814杨 柳八矿多经副矿长13939958077273825815徐志凡八矿生产副总13937562629273898316朱荣昌八矿采煤副总13733918383273815817王海生八矿机电副总13937583318273816518焦向东八矿通风副总13837597608273895219段守德八矿防突副总13849582351273889120周学斌八矿安全副总13507620966273822921雷彦顺八矿设计副总13903750050273815522杨伟忠八矿基建副总13837580136273832423马顺法八矿后勤副总13903903939273818524秦东龙八矿经营副总13592150066273811625杨哲八矿副总师13603909126273815126张宝春调度室主任13783230693273865627柴红岩办公室主任13603755636273844128曲红伟采煤区区长13592185402273813329马旭克开拓区区长13569552995273863230刘昶乾机运区区长137832826792738698附件8.1 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通知名单(表2)序号姓 名单 位职 务手机号码办公室电 话备注1闫学杰设备中心主任1356958642627386432刘志强通风区区长1356968882727387813郭明功防突区区长1390375762027388914王祥胜安检科科长1378186629927382865刘春旺总办室主任1356955098627382666朱春山质量办主任1370075645827383687隋世伟重点办主任1356958072127389458黄松显经营科科长1384958966627389969韩占平支护科科长13938660005273839010杨 灿工资科科长13837560778273835311杨 勇后勤科科长13783758053273874612刘丙合保卫科科长13837508068273868013何祖华物管中心主任13837584900273842914何福宝救护队队长13592191359273815015樊民强医疗救护中心主任13803752516273827316董富伟监测队队长13783254108273843917罗 宏通风队队长13937599202273885618冯新华防突队队长13938661320273886619王永胜安全监察队队长13781871016273875920刘光辉机电一队队长13837525864273812721常盼东机电二队队长13303755599273873622黄军甫运输一队队长13569568348273841723徐大钊运输二队队长13938660058273833624铁国举运输三队队长13591279954273862925吕慎良运输四队队长139039094082738693附件8.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避灾路线(1)己三扩大采区:工作地点己三扩大轨道己三扩大中部运输平巷己三大巷副井地面。工作地点己三扩大轨道-430大巷己三大巷副井地面。工作地点己三扩大轨道己三扩大下部运输平巷己三猴车己三大巷副井地面。(2)己三采区:工作地点己三轨道上山己三大巷副井地面。工作地点己三新皮带己三高强己三大巷副井地面。(3)丁一采区:工作地点丁一降阻巷新副井一石门新副井地面。工作地点丁一降阻巷新副井二石门新副井地面。(4)二水平戊一采区上部:工作地点戊一轨道上山戊一上仓皮带巷副井地面。(5)二水平戊一采区下部:工作地点戊一轨道上山、戊一皮带上山新副井一石门新副井地面。工作地点戊一轨道上山、戊一皮带上山新副井二石门新副井地面。(6)二水平己一采区:工作地点二水平己组东大巷新副井地面。(7)戊二下延采区下部:工作地点戊二轨道下山戊二高强皮带副井地面。工作地点戊二轨道下山西翼重车线、西翼空车线副井地面。(8)戊二下延采区上部:工作地点戊二轨道下山西翼重车线、西翼空车线副井地面。(9)己二采区:工作地点己二轨道上山己二空车线西翼空车线副井地面。工作地点己二轨道上山己组大巷西翼重车线副井地面。(10)戊四采区:工作地点戊四轨道上山戊四三角线戊组大巷西翼空车线、西翼重车线副井地面。工作地点戊四轨道上山戊四三角线己组大巷西翼空重车线副井地面。(11)己四采区:工作地点己四下部轨道二水平己组西大巷新副井地面。工作地点己四下部轨道、己四高强皮带巷己组大巷西翼重车线、西翼空车线副井地面。(12)二水平戊二采区:工作地点二水平戊二轨道上山戊四三角线戊组大巷西翼空车线、西翼重车线副井地面。工作地点二水平戊二轨道上山戊四三角线己组大巷西翼空车线、西翼重车线副井地面。附件8.3 应急救援相关图纸序号图纸名称提供单位备注1采掘工程平面图地测队2巷道布置图总办室3通风系统图通风区4安全监测装置布置图通风区5防尘管路系统图通风区6防火注浆管路系统图通风区7压风自救系统图防突区8紧急避险系统图防突区9供水施救系统图通风区10通讯联络系统图机运区11人员定位系统图安检科12井上、下供电系统图机运区13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机运区14井下避灾路线图通风区附件8.4 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平煤股份八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中戊9-10煤层、己15煤层和己16-17煤层为突出煤层。由于八矿的戊9-10煤层、己15煤层较软,部分区域由于瓦斯赋存的急剧变化,导致瓦斯积聚、应力集中,工作面施工至瓦斯异常区域的时候,由于放炮或割煤等作业容易破坏煤层原有的力学结构,这时就会出现瓦斯和煤层大量向采掘空间涌出,从而诱发突出。同时突出如果遇到火源,还易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八矿目前有八个采区正在开采,丁一采区、己三采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