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流 共进 反思 提高单 元 备 课单元名称:第七单元单元简析:本组课文由四篇饱含民族深情和爱国热情的课文组成:圆明园的毁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情并茂,惋惜、赞叹、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相互交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狼牙山五壮士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壮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难忘的一课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自然地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使人终身难忘;最后一分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本组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又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浏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在主题活动的感召下,学生将更深层次地领悟爱国精神博大深刻的内涵。课时安排: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 难忘的一课2课时最后一分钟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四、自学课文,小组讨论。1、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4、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金碧辉煌、举世闻名、瑰宝等。)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5、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遭毁灭的历史。)2、对照书上的插图,想象当年圆明园的壮观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锻炼发散思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1、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2、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作业设计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2、 继续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资料。板书设计 21 圆明园的毁灭教后反思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教学过程第 2 课时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明确学习任务。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三、拓展延伸。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1、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四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景色美。 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出示圆明园毁灭后的图,引导学生观察。 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板书设计21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的瑰宝辉煌(爱) 建筑艺术的精华 毁灭(恨)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教后反思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狼牙山五壮士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二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宏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难点:从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情感,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三、熟读课文,梳理顺序。四、反复练读,感悟词语。1、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的革命英雄。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3、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3、自学生字新词。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2、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3、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板书:接受任务跳下悬崖4、课文的2-3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板书: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3、出示句子: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板书设计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教后反思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难点: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第 2 课时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二、研读语句,感悟气概。三、教师小结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学生朗读交流搜集的词语总结: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狼牙山,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1、学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教师引读,指名读。通过细读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2、导学第三自然段引上绝路(1)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2)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3)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斩钉截铁)(4)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5)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不畏牺牲)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1)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英勇顽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2)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3)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4、英勇跳崖,勇于献身(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是哪个词?(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3)“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4)“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总结: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作业设计作业布置: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板书设计22狼牙山五壮士跳下悬崖顶峰歼敌 坚贞不屈引上绝路 不畏牺牲痛击敌人接受任务教后反思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难忘的一课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二、交流三次出现三、朗读全文,总结提高四、总结深化(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一)交流第一次出现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二)交流第二次出现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三)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业设计作业布置: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我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难 我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 忘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的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 一课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教后反思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振兴中华、勿忘国耻”为主题展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全诗共4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写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当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感知课文。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四、读中升华,总结全文。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2、教师导入课题:24最后一分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2、学生交流庄严时刻来临前 庄严时刻来临时 庄严时刻来临后这首诗共有四小节,每一节都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学习第一小节,感受仪式前的激动:(1)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课件再现香港回归时的动人场景,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2)老师引读,让学生理解“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3)思考: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读)2、学习第二、三小节,体验仪式中的自豪:(1)播放课件,感受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庄严。引入:听,最后一分钟走到了尽头,零点的钟声敲响了!(3)、课件出示“香港历史”,学生置身于文本,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使大海沸腾是什么意思?(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4)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在此时联想到了什么?(虎门销烟-硝烟散尽,不平等条约-悄然落地)交流感悟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时刻中国人内心的激动与自豪。(5)、引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情感。自由感受读,男女生分别读二、三小节,进行比赛读,教师范读,配乐齐读。3、学习第四节,读中感悟,畅想仪式后。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3、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板书设计24最后一分钟自豪激动 美好祝愿喜悦教后反思课题: 口语交际 课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口语交际习作”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是本组教材专题的延伸。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畅谈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写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本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感想,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公开演讲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联系,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2、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并且能在听讲、自讲中悟得演讲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演讲技巧。难点: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感受历史,畅谈感受。三、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四、小组练习演讲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口语交际课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同学们,今天的我们能够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比起战争年代的人们,我们已经是够幸福的了,然而幸福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屈辱的历史。现在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历史,请看课件。2、出示课件。3、师语言渲染氛围。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把把铸入灵魂的匕首,它们已刺痛的我们的心。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风雨坎坷,沧海桑田,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4、看了课件之后学生谈感受。同学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不能忘怀,但不忘历史并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付出自己一份力量,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名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邓小平也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作为少年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们自由谈。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慨万千,老师要演讲,来表达我心中的感受。 2、生评议,师相机引出演讲应该注意的事项:声音响亮、语言流畅、手势协调、体态大方、围绕主题、口齿清楚、感情饱满。 1、老师一示范,大家都明白了。现在老师要让你们表达表达内心的感受了。为了好好表现,我们先在小组内练练。结合自己的提纲、课件、还有收集的资料练练。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多给他提提意见。 2、学生演讲,其他学生评价。(指导学生评价) 作业设计作业: 把自己的演讲内容写下来。板书设计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教后反思课题: 习作7 课型: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习作学写读后感。习作应表达真情实感,言为心声。结合本组课文的特点,学生对祖国的屈辱历史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感触颇深。写读后感,应该能水到渠成。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注意之处。“写读后感”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次习作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发现、亲自体验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成,并将其当作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课标指出:“要注重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设计全班共同评议一篇作文,肯定优点、提出建议。在具体评议中习得方法,再尝试着自评互评。取长补短,达到能修改自己文章的目的。在促进学生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同时,注意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营造和谐、务实的课堂氛围。 学习目标 1、 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2、 通过搜集资料,谈感想,增进学生对近代历史的了解。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提高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难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练,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自读提示,明确要求。二、导读例文,感悟写法。1.读习作提示并思考: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2.谁来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读后感?3.这段话告诉我们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读是基础,读懂了文章才会有体会。感是重点,不能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4.教师小结并补充: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为了把感受写具体,可以适当地应用相关资料,还可也联系实际来谈。1.读后感怎么写呢?乐乐读了窃读记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写了一篇读后感,出示文章: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读窃读记有感窃读记一文主要讲了作者林海音童年时代因无钱买书,所以只好在书店里窃读,窃读的滋味让林海音感到快乐、惧怕,但她却从书中找到了快乐。小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呀!因为她牢牢记着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看看小海音,再想想自己,我忽然觉得十分惭愧。记得一个星期六,我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心想:这下,我可以轻轻松松地玩了。就当我刚要走出家门的时候,爸爸问:“乐乐,作业做完了吗?”我得意洋洋地说:“早就做好了,我现在要出去玩了!”爸爸严肃地说:“你现在去看看书。”“老师没有布置看书这个作业呀!”我反驳道。这时,爸爸温和地说:“孩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点书,你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可是,想着出去玩的我哪里会听爸爸的话呢? 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我深深地反省着: 学无止境,我们多么需要小姑娘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啊!吃饭是为了长身体,读书是为了长见识,我们不但需要吃饭,更需要读书,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让我们也牢牢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2、导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引出读了什么文章,文章讲什么,这种写法叫做:引出所读。(板书:引出所读)3.导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写什么?这种写法叫做议出感受。(板书:议出感受)4.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把感受写得更具体了,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呢?这段话就是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板书:联系实际)5.读第四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对自己的感受进行了?总结了老师读文章后的感受。这种写法叫总结所感。(板书:总结所感)6.小结:这就是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引出所读,议出所感,联系实际,总结所读。作业设计作业:课下找一找写得好的读后感,读一读。板书设计引出所读 读后感 议出感受 联系实际 感是重点 总结感受教后反思课题: 习作七 课型: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2、通过搜集资料,谈感想,增进学生对近代历史的了解。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提高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难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练,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第 2 课时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交流感受,激情写作。二、互评互改,分享成果。三、升华总结,鼓励勤写。1、窃读记是乐乐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所以乐乐写下了我们也要读书长大读窃读记有感这篇读后感。我想,在同学们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过的文章中,一定有许多使你感动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今年我们学过的一些精彩课文吧。2、最使你感动的事哪一篇文章呢?它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发?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想好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最感动的哪篇文章,它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示?(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谈)4、要是把我们读文章后的感受写下来,供自己以后回味和欣赏,哪该多好啊!请同学们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引出所读”部分暂时不写,从“议出感受”写起,注意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5、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写得好的及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以备点评。1、朗读自赏。朗读自己的习作,划出满意之处。2、同桌欣赏(1)请欣赏同桌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它的哪个词、或那句话写得特别好,或者那段话写得很感人,或者他联系的例子很有说服力,或者他写的字特别工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欣赏,把你认为写得好的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吧!(2)谁来推荐自己同桌的作文,推荐一段话、几句话、用得好的词都可以。2、佳作推荐老师发现*同学的读后感写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习作)请这位同学上来读读他的文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他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需要修改?大家可要认真哟。(1)小老师们,谁来说说,自己最欣赏这篇文章哪儿?有不足之处吗?谁来评评,这篇习作可以得多少分?(2)读完问小作者:来,告诉大家,你最得意的地方是哪儿呢?有不满意的地方吗?(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同学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读后感,引、议、联、结四个部分都有,而且联系实际把感受些得很具体,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3、指出普遍问题:但老师也发现有些同学会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有些同学则没有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来写,感点不够清晰。老师也发现个别同学看别人写什么自己就写什么,没有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好文章都是经过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们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呢!希望同学们把平时读书时那种即兴的感受,日常生活中那点滴的发现,随时记录下来,一来可以自己回味欣赏,二来可也和好朋友交流,多好啊!课后请把今天的习作完善好再教给你们的老师。 作业设计作业:认真修改后,誊写自己的作文。板书设计引出所读 读后感 议出感受 联系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咨询工程师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因式分解》基础强化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3年度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度展会活动物料制作及供应合同
- 2025执业药师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度国际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合同
- 2025婚恋中介会员积分兑换合同
- 2024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产房感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大宗物资供应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