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灌木在沙漠、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ppt_第1页
乔木、灌木在沙漠、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ppt_第2页
乔木、灌木在沙漠、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ppt_第3页
乔木、灌木在沙漠、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ppt_第4页
乔木、灌木在沙漠、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乔木 灌木在沙漠 湿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第二组 沙生植物生态修复系统 湿地植物生态修复系统 目录 一 沙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沙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沙频繁 气候干旱 冷热多变的严酷自然条件下 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 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1 植株低矮如白刺 刺旋花和小蓬等 2 根系发达 3 茎秆变态 4 叶片特化 根系图 叶片特化 一 概述 梭梭 又称为梭梭柴 梭梭树 琐琐 等 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树种 其植株高度 冠幅度变易很大 高度1 5m不等 最高达10m 通常具有明显的主干 其主干扭曲粗糙 基径可达70cm 呈小乔木或丛生灌木状 主干多分枝 叶退化为鳞片 仅用绿色嫩枝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 梭梭树 二 梭梭树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1 梭梭林的防风作用降低风速作用黄丕振 1987年 对人工梭梭林5a的效益观测表明 梭梭林有明显降低风速的作用 造林第2年可降低风速15 而到第5年降低风速可达到70 80 阻截风沙流含量70 95 其他研究表明 人工梭梭林灌草林带降低风速的作用随带宽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灌草带宽度的增加 下垫面粗糙度在整个灌草带内粗糙度增加1 9 120倍 对近地层气流的阻力增加1 2 6 6倍 2 梭梭林的固阻沙作用 随着梭梭植株年龄和覆盖度的增加 下垫面的粗糙度随之增加 再加上植物本身的阻沙作用 便有效地阻截了外来流沙的前移 这对于保护绿洲 防止沙漠化扩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果表明 在0 20cm高程内 如以空旷地的输沙量为100 在30m宽梭梭灌草带即可阻截风沙流含量的70 左右 60m处阻截流沙量达到85 左右 至120m处之后 风沙流含沙量就仅剩得5 左右 因此要将流沙有效地阻截在绿洲外围 梭梭灌草带的宽度应不少于120m为宜 3 梭梭林的调节 改善小气候作用 梭梭林对近地层光照强度的调节作用是明显的 近地层光照强度的垂直分布情况 空旷地1 4m之间因受浮尘的影响 上下差异仅60 而梭梭林内则因受林木枝叶遮盖 吸收及反射作用 使密林lm高处的光照强度较林冠层以上减弱56 2 疏林地相应高度之间也减弱了21 7 梭梭林承受太阳辐射后 一部分吸收 反射 另一部分透过林冠到达林内 每天不同时间里 林内各层的辐射强度不同 此外 还可以调节调节空气温度 提高空气湿度 减少蒸发作用 4 梭梭林的改良土壤作用包括改良风沙土作用 肥岛 效应 5 梭梭林的维持生物多样性作用 梭梭林为荒漠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繁衍生境 梭梭是名贵药用植物肉苁蓉的寄主 梭梭林是荒漠区鼠类及其他动物资源的庇护所此外 梭梭林还是珍稀濒危动物青羊 石鸡 兰马鸡等动物的出没地 因此梭梭荒漠林对维持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及其动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雷州半岛红树林概述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滩涂 涨潮落潮时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乔木和灌木的植物群落的统称 该物质遇空气极容易氧化而成红色 可提取制作红色的染料 所以这些绿色植物被称为红树林口红树林有三大特 点 第一是胎生繁殖 第二是叶片有泌盐现象 第三是有特殊的根系 板状根 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植物种类与分布 二 雷州半岛沿海红树林部分群落 1 木榄群落 主要分布于廉江市高桥镇红寨管理区 天然生长在该港湾较为硬实的内滩较高的地段 群落也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 人为干扰少 树龄较老 群落外貌深绿色 林冠整齐郁闭 覆盖度达80 一90 一般树高3一m 最高达5 5m 胸径5 10cm 以木榄为优势树种 伴生秋茄 海莲和桐花树等 地面有大量的膝状呼吸根 板状根也很明显 2 桐花树群落 桐花树群落纯林主要分布在遂溪的杨柑港 廉江高桥的红寨管理区 高度最高的达3m 覆盖度为65 一70 群落多在河水和海水相混的靠岸地带 其生长状况较好 3 秋茄群落 主要分布在南渡河的北岸一带和高桥的英罗港 喜欢生长于淤泥较多的中低潮滩 多形成高大的灌丛次生林 落为深绿色 一般高2一3m 南渡河的北岸的下岚村有一个群落面积最大的群 从内缘到外缘约有200m 沿海岸的长度2km 三 红树林的生态特点 1 在红树林的分布生境上 生长于港湾 河口或靠近该类地方的堤岸 比较静风 浪小 土壤深厚 肥沃 不同的港湾的红树林 群落 种群结构不同 2 在红树林植物种类上 木榄 白骨壤 桐花树 秋茄 红海揽 均有纯林 特别白骨壤面积比较大 其次为桐花树和木榄 其余均是混合生成的群落 3 在植物群落的演替上 不同群落占据着海滩不同部位 形成不同景色 白骨壤群落为最年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