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文化 单元二汽车的发展 单元二汽车的发展 学习目标 一 汽车发展史话 一汽车的起源汽车的发展 最早要追溯到车轮的发展 车轮带给人类一种新的流动方式 这就是由移动到滚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 车轮建立了第一个陆地运输系统 最早的车轮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 mesopotamia 古巴比伦的所在地 今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境内 没有人知道制造早期车轮的工匠姓名 也许他们是从陶工那里得到启发 考古学家在美索不达米亚挖掘出的有镶嵌物装饰的木箱 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双轮马拉战车的木制车轮 早期的车轮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 减少了车与地面的摩擦 即省人力又可较多地载运重物 还可以长途运输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出现的车轮图 早期的车轮 随着车轮的发明 逐渐开始出现用马来拉有轮子的车 车的起源众说纷纭 在神话故事中 第一个与车有关的人是 黄帝 也有人叫他 轩辕氏 轩 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 辕 是车的基本构件 在中国的神话中 黄帝曾经制造了一辆有围棚的车 他也因为这个车而得名 轩辕氏 我国有关车辆的最早史料记载是在夏朝初期的大禹时代 有一位叫奚仲的 车正 掌管车辆的官员 他发明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 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 车架附有车厢 用来盛放货物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第一辆车 奚仲发明的单辕车 中国古代的马车用于战斗之中 一般为独辕 两轮 方形车 驾四匹马或两匹马 车上有甲士三人 中间一人为驱车手 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其种类很多 有轻车 冲车和戊车等 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 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 到春秋时出现了 千乘之国 万乘之国 到了汉代 随着骑兵的兴起 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战国时期的4马战车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 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 单辕结构 前驾四马 车厢为横长方形 宽126厘米 进深70厘米 前面与两侧有车栏 后面留门以备上下 车上立一圆伞 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其名叫立车 又叫戎车 高车 乘车时立于车上 宋仁宗天圣五年 公元1027年 一名机械工匠 燕肃 根据他掌握的技术 重新制造了中国古代文明记载里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指南车制造者 可以算是车家族中最早的导航车 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 上层设一钟 下层设一鼓 记里鼓车上有小木人 头戴峨冠 身穿锦袍高坐车上 车走十里 木人击鼓一次 当击鼓十次 就击钟一次 记里鼓车 指南车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一种轮式机械车 又称为司南车 指南车是三国时期魏国发明家马钧发明的 它利用差速齿轮的原理设计而成 车上有一个小木人 无论车子前进 后退或是转弯 木人的手一直指向南方 早期的车多数都是木质结构 由人力或动物来作为车的动力 在16世纪欧洲 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大幅提高 中世纪的欧洲 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 这种马车安有转向盘 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的座舱 在车身和车轴之间 实现了弹簧连接 使乘坐者可以更加舒适 17世纪 四轮的公共驿车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长途客运任务 为陆上旅行带来了最安全最快捷的方式 而精致的私有马车成为王族身份的象征 其中最豪华的英国皇室马车是在1763年为英皇乔治三世所建造 被称为 历来最壮丽之马车 这辆名为 大不列颠 的马车重2 75吨 长6 09米 高3 35米 马车外的4盏水晶灯每盏重达24 947公斤 由著名的水晶制造商 爱丁堡水晶 公司手工制作完成 两只门把手由新西兰珠宝专家迈克 贝克亲自制作 上面各镶着24颗钻石和130颗蓝宝石 这辆价值62万英镑的镀金马车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下令制作的 热衷驾马车的爱丁堡公爵监督了马车的制作过程 设计师吉姆 弗兰克林顿在悉尼与50名工匠完成了马车制作 前后花了两年时间 但是马车的速度仍不能令人满意 一辆驿车在当时最好的公路上行驶375千米 最快也需要24小时 这使人们对马车运输开始产生了改革的欲望 不久以后 在英国和美国一些地方 有些人开始实验用蒸汽做动力 而以钢铁做道路 1904年 四轮马拉的驿车在与蒸汽列车相争中失败 美国内华达州富庶市镇士诺巴与高非尔之间最后的著名驿车停驶 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内燃机的发展在125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就预言 我们大概能造出比用一群水手使船航行得更快 而且为了操纵这艘船只要一名舵手的机器 我们似乎也可以造出不借用任何畜力就能以惊人的速度奔跑的车辆 进而我们也可以造出用翅膀 像鸟一样飞翔的那种机器 我国唐代著名的高僧 天文学家僧一行曾提出设想 激铜轮自转之法 加以火蒸汽运 名曰汽车 1420年 英国人发明了滑轮车 人坐在车内 借用人力使绳子不停地转动滑轮 但由于人力有限 车的速度比步行还要慢 自走式车辆是以一种原动力来驱动 人们寻找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时 最先想到的是风 因为它早已用在帆船上 1600年 荷兰的西蒙斯蒂芬造出了 双桅风帆车 在海边的实验中达到了24千米的最高时速 但是这种车的致命弱点是太依赖风力 风这种自然现象时有时无 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稳定 因此风力车最终笑话百出 没有实用意义 1649年 德国的钟表匠汉斯赫丘制成一辆以钟表发条为动力的车 但是这台发条车的速度不到1 6km h 而且每前进230m 就必须把钢制发条卷紧一次 这个工作的强度太大了 该车只相当于现在的儿童玩具 毫无实用价值 第一台蒸汽机1712年 英国人托马斯 纽科门发明了蒸汽机 用来驱动一台抽水机将矿井中的水抽出 被称为纽科门蒸汽机 1757年 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 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室技师 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 并对纽科门的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3年 瓦特在修理蒸汽机模型中发现 纽科门蒸汽机只利用了气压差 没有利用蒸汽的张力 因此热效率低 燃料消耗大 他下决心对纽科门蒸汽机进行改进 1769年 瓦特与博尔顿合作 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 他俩又合作制造了真正意义的蒸汽机 蒸汽机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 并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瓦特在改良蒸汽机 瓦特的蒸汽机模型 1860年 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发明家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 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 这是一种无压缩 电点火 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 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为4 左右 勒努瓦是第一个人设计和制造出用照明瓦斯作为燃料的内燃机 他把这台内燃机装上一辆小的运输车 于是这辆运输车就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用内燃机驱动的 不用马拉的车子 尽管勒努瓦发明了内燃机 尽管他在世时已被世人所公认 但死时却贫穷不堪 1866年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 奥托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勒诺瓦赫内燃机的报道 下决心对其内燃机进行改进 并研究了罗夏的四冲程内燃机的论文 成功地试制出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6年 又试制出第一台实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这台单缸卧式功率为2 9kw的煤气机 压缩比为2 5 转速为250r min 这台内燃机被称为奥托内燃机而闻名于世 奥托于1877年8月4日获得专利 后来 人们一直将四冲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 奥托以内燃机奠基人载入史册 其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86年 奥托因发明四部冲程引擎而获得的德国专利权被一项专利权起诉给推翻了 原来法国人阿尔方斯 博 罗夏在1862年设计出一种基本相似的装置 并获得专利权 但是人们不应该把博 罗夏看作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 他的发明也从未打入市场 实际上他也从未制造出一台样机 奥托也不了解有关他发明的任何情况 奥托公司虽然失去了有价值的专利权 但是仍在继续赚钱 到1891年他去世时 公司生意兴隆 财值万贯 奥托的内燃机 尼科劳斯 奥古斯特 奥托 1883年8月15日 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尼古拉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后来他们还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 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 转速达到了当时创纪录的750r min 这一世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 取名为 立钟 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1897年 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摘取了柴油机发明者的桂冠 狄赛尔柴油机是冒着生命危险历经了20多年 终于在一片指责声中 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1892年 狄塞尔经过多年研究 提出了压燃式柴油机的理论 1893年 制造出第一台样机 1894年2月7日 第二台试验样机运转了1min 转了88圈 狄塞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第一台不工作 第二台工作不好 第三台会好的 1897年 第三台试验样机试验成功 狄赛尔发动机被正式承认并公布 狄塞尔随即投入到柴油机生产的商业冒险中 不幸的是 作为优秀的工程师 狄塞尔缺乏商业头脑 他在经济上渐渐陷入困境 1913年狄塞尔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这一年夏天 狄塞尔在乘坐英吉利海峡的渡轮时 突然失踪 据认为是投海自杀 柴油机是动力工程方面的又一项伟大的发明 它比汽油机油耗低 是汽车又一颗性能良好的心脏 后人为了纪念狄赛尔 把柴油机称作狄赛尔发动机 鲁道夫 狄赛尔纪念邮票 三 汽车的发明 蒸汽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为汽车的动力 最早实验蒸汽机的是一位叫做南怀仁的比利时传教士进行的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1670年 南怀仁在北京制造出来 蒸汽涡轮车 这辆 车 长60厘米 有四个车轮和一个导向轮 车身中央安置一个煤炉 上置盛水的金属曲颈瓶 水被加热到沸腾至汽化 产生一定的压力 产生的动力再通过齿轮传递给车轮 驱动车辆前进 从原理上讲 这已称得上是相当成功的一种 蒸汽涡轮车 遗憾的是 由于当时清政府不重视科学技术 他的这项发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尼古拉斯 古诺的大炮牵引车 1769年 法国的炮兵工程师 尼古拉斯 古诺将一台简陋的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的三轮车上 准备用它来牵引大炮 1770年 古诺又重新制成了第二辆蒸汽汽车 该车在拖着一门大炮试车时 由于转向盘过于笨重 致使操纵失灵 在般圣奴兵工厂附近下坡时 撞到兵工厂的墙上 弄得支离破碎 面目全非 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1771年 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 时速可达9 5千米 牵引4 5吨的货物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 是古代交通运输 以人 畜或帆为动力 与近代交通运输 动力机械驱动 的分水岭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试车时就撞到墙上 18世纪末欧美国家出现了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 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 此时的汽车是最早的雏形1825年英国公爵嘉内制造出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 这辆车的发动机后置 后轮驱动 前轮转向 18座 车速为19km h 1831年嘉内用这辆车开始运送客人 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营 所以这辆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 1831年 美国的史沃奇 古勒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 相距15km格斯特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 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 沃尔特 汉烤克造蒸汽公共汽车 英国1835年 1805年 美国人埃文斯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 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当局为减轻费城港口交通 委托埃文斯制造 原来打算制造小型轮船 不料船制成以后 因工厂在内地无法运输 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 用船上的蒸汽机驱动车轮 于是船运到了港口 因此船成了水陆两用车 它也成为现代水陆两用汽车的鼻祖 埃文斯制造的水陆两用车 现代水陆两用汽车 蒸汽汽车的缺陷 汽车自身过重 制动困难 惯性大 转向不灵敏 有时候明知要减速转弯就是慢不下来 转不过去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撞上障碍物 要么就是制动太狠 轮轴断裂 更可怕的是 炉压过高 一时难以控制 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件 乘坐这种车还得看天气 下雨天车上遮盖不严 道路泥泞不安全 严寒天烧水难 易熄灭 行驶也慢 热天坐在锅炉边没人愿意忍受 刮风天要看风向 顺风时车尾的浓烟会把乘车人熏得喘不过气来 电动汽车就在蒸汽汽车产生的初期 已有许多人投入对电动汽车的研制中 一般认为 1873年英国戴维森制造的四轮卡车是最早的电动汽车 19世纪80年代 在法国已制造了多辆名副其实的电动汽车 在美国 爱迪生和福特都对电动汽车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 19世纪90年代 电动汽车有了较快的发展 于1898年创立的哥伦比亚电气公司当时曾生产了500辆电动汽车 1899年 法国的杰那茨 camillejenatzy 驾驶着电动汽车创造了105km h的最高车速记录 在以后的20年间 电动汽车与蒸汽汽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但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蒸汽汽车 最后都在竞争中让位于后起之秀 装有内燃机的汽车 其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太短 而且蓄电池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 这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 瓶颈 问题 在车上为安放电池使室内空间过于狭小 对蒸汽汽车来说 则存在给水繁琐 起动时为达到必要的蒸汽压力所需时间太长以及存在安全性和公害方面的缺陷等 1899年杰那茨驾驶的电动汽车 近代汽车的诞生1885年 德国人卡尔 本茨一个内燃机和加速器安装在一辆三轮马车上 1886年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 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 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本茨的发明最初被人们所怀疑 当时蔓海姆的报纸把他的车贬为无用可笑之物 本茨的夫人为了回击一些人的讥讽 于1888年8月带领两个儿子驱车实验 他们从曼海姆出发 途经维斯洛赫添油加水 直驶普福尔茨海姆 全程144km 这次历程为本茨的发明增添了说服力 因此 本茨的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女驾驶员 而维斯洛赫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汽车加油站 具备了近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 如 火花点火 水冷循环 钢管车架 后轮驱动 前轮转向 带制动手把等 这辆车现保存在慕尼黑科学博物馆内 卡尔 本茨 卡尔 本茨 1844 1926 德国工程师 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 制造者 1878年开始研究新型内燃机1879年首次研制成功火花塞点火内燃机 1882年开始尝试把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1885年他的三轮车研制成功 1886年1月29日获得专利 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实用的汽车 1887年率先把汽车作为商品出售 第一辆三轮汽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请 同年11月2日批准 专利号为37435 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 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 即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奔驰1号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贝尔塔 林格尔 卡尔 本茨的妻子 奔驰1号 获得专利后 由于车常抛锚 受到不少冷嘲热讽 发明者本人不愿在公开场合驾驶它上街 1888年8月的一个清晨 这位勇敢的女性 带着两个儿子从曼海姆出发 试行了144公里到达娘家普福尔茨海姆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车者和女驾驶员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试车者 同年德国另一位工程师哥特里布 戴姆勒 1834 1900 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 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1882年 戴姆勒辞去奥托公司职务 与朋友们共同创建汽车制造厂 1883年 他发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发动机 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1885年 戴姆勒把它的单缸发动机装到自行车上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1886年 戴姆勒将他制造的排量为0 46l 功率0 82kw 转速650r min的发动机装在一辆据说由美国制造的马车上 最高车速达到18km h 这辆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 装有汽油机的四轮汽车 哥特里布 戴姆勒 第一辆摩托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将自己研制的功率1 1马力的发动机装在一辆木制自行车上 通过采用一根装有小齿轮的中间轴传递动力 使固定在后轮上的内齿圈转动驱动车轮旋转 世界第一辆摩托车诞生 而迈巴赫则成为第一位摩托车手 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汽车自1885年诞生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 纵观汽车发展有辛酸 有苦辣 汽车诞生之初 世界各国人们排挤它 鄙视他 在英国农民说汽车吓坏了他们的牲畜 医生说汽车毒害了空气 马车主说汽车抢了他们的生意 乡村妇女向玛丽女王递交请愿书说 我们的孩子老遇到危险 我们的东西被污染 晚上睡眠受到噪声的困扰 人们都讨厌汽车 英国政府采取颁布了荒唐可笑的 红旗条约 一辆车有三名驾驶员 手持红旗的车务员必须走在车前55米处警告行人安全 限制车速 1865年英国制定了著名的 红旗法规 红旗法规 规定蒸汽汽车必须有两人以上参加驾驶 车前方约55m处必须有人高举红旗或红灯开路 示意车马 行人避让 车速限制为郊外6 4km h 市区3 2km h 在美国 议会认为汽车是危险品 制定了汽车使用法律 驾驶员必须在马匹90米外停车让行 市内行车小于13km 其中有一条法规这样说道 本市的限速是个秘密 夜间在乡村行车 每隔1 6km向天空放一枚烟花再等10秒以便提醒路人 那时的汽车司机必须是勇敢 机智的机械修理工 在许多场合下他不得不 从汽车内爬出或爬到汽车下 或者到乡下铁匠那儿去修车 所以一般人是望车莫及的 不但如此 坐在极为嘈杂和震动非常厉害的机械上 不仅要饱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晒雨淋 而且全然没有今日司机的舒适和气派 况且马车手认为汽车抢占了他们的生意 当汽车和马车并行时 他们常常扬起皮鞭抽打汽车司机 柴油机被更多的轿车所采用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将取代化油器发动机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安全标准将会更加严格使用更多替代钢的轻型材料 以降低车重心各种电子装置将在汽车上更多地应用 如电子发动机锁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载货汽车将改进现有的动力装置前轮驱动汽车将有所增加 发动机横置技术进一步发展 一些大型汽车也将采用前轮驱动方式 如新奥迪ab等 未来的汽车发展的趋势 注重节能 环保和安全的时期 代用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智能汽车安全汽车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 汽车诞生于德国 成长于法国 成熟于美国 兴旺与法国 挑战于日本 这里介绍20世纪汽车技术发展史上的6座重要的里程碑 1梅赛德斯开创了汽车时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但促进汽车初期发展的却是法国人 汽车出现后 各国政府纷纷立法管理 这对当时在欧洲的汽车发展是不利的 只有在法国汽车才能自由发展 初期汽车技术的发展都是在法国 四 汽车技术发展的6座里程碑 1888年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 次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 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首次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开发出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5年法国人开发出充气式橡胶轮胎 1898年 路易斯 雷诺创建雷诺汽车公司发明汽车传动轴 雷诺1号车采用了箱式变速器 万向节传动轴和齿轮主减速器 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 1913年 法国人安德烈 雪铁龙创建雪铁龙公司 发明人字型齿轮 其次 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 1896年英国首次采用石棉制动片和转向盘 19世纪末 法国的帕纳尔勒瓦索公司将发动机装在车前部 通过离合器 变速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把驱动力传到后轮 这种方案后来被称为 帕纳尔系统 帕纳尔系统的地位是1901年由当时的戴姆勒发动机公司真正确立起来的 它被安装在威廉迈巴赫设计的一辆汽车上 这种汽车成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商的样板 戴姆勒公司有一位杰出的汽车推销商 名叫埃米尔那利内克 他很喜欢赛车 他用10岁女儿的名字 梅赛德斯 作为汽车的牌号登记参加尼斯汽车大赛 这种新赛车战胜了所有的对手 一鸣惊人 梅赛德斯从此开创了汽车新时代 问题一 简单来说 戴姆勒是公司的名称 现在戴姆勒可能是汽车品种最全的汽车制造厂家 载货车 客车 轿车 越野车和特种车等都生产 其中它的乘用车品牌名称是梅赛德斯 奔驰 1886年 哥特利普戴姆勒在德国开办了戴姆勒发动机公司 生产戴姆勒汽车和发动机 这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开始 而与此同时 卡尔本茨也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汽车工程 生产奔驰汽车和发动机 当时它们是两家独立的汽车公司 而且在汽车市场上还是竞争对手 后来 当时的奥匈帝国的总领事 商人埃米尔那利内克看中了汽车这一新兴领域 一举购买了戴姆勒公司的36辆汽车 并且预先支付了一半的资金 这在当时 已经相当于戴姆勒汽车公司一年多全部汽车产量 但作为一举购买36辆汽车的条件 埃米尔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就是他要取得戴姆勒汽车公司在原奥匈帝国 法国 美国的汽车独家代理销售权 第二就是今后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要用埃米尔小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来命名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 成立了在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戴姆勒 奔驰公司 从此以后 他们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用梅赛德斯来命名 此时戴姆勒早已去世 而奔驰也已经82岁高龄了 而今奔驰汽车公司已成为德国第一大汽车公司 拥有12个系列 百余种车型 奔驰公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 每年的净利润达12亿美元 雇员约40万人 奔驰公司年产汽车近百万辆 其中轿车只限量生产55万辆 这是为了保证高质量和 物以稀为贵 2福特公司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汽车大量生产的新纪元 1901年美国人奥德尔生产和销售了425辆奥兹莫比尔牌轿车 1905年达6500辆 奥兹莫比尔牌 oldsmobile 轿车 1903年 亨利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 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诞生 1908年10月1日 底特律开始生产一种以 福特 命名的车辆 型号为 t型 福特首先发明了科学设计的汽车流水生产线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 并且很快被其他汽车厂商效仿福特t型车 从1908年到1927年生产了1500万辆 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这一大量生产的世界纪录 到60年代才为德国大众公司的伏克斯瓦根牌 volkswagen 甲壳虫式轿车打破 福特的汽车流水生产线 3雪铁龙创造前轮驱动汽车继威廉迈巴赫和亨利福特之后 安德烈雪铁龙于1934年在法国树起了汽车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1919年 这位法国企业家第一个在欧洲实行汽车的流水线生产 在成立第6年 年产量就突破了100万辆 雪铁龙汽车公司成了欧洲大型而又成功的厂家之一 1934年3月24日 一款名叫7a的新型的前驱动汽车问世 它采用前轮驱动 无底盘的车身结构 通过扭杆实现单轮减振以及液压制动等 这些都曾有人采用过的 但从未有人把这些集中在一辆汽车上 并且是成批生产的 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 但是当时这一新科技成果只在公路上风靡了很短的时间 由于一些小问题引起用户商业退货而产生了亏损危机 雪铁龙汽车公司一时陷入了困境 这辆车的发明者安德烈雪铁龙也因为亏损问题被迫出售了他的公司 并在离开他一手创办的雪铁龙公司后因胃癌病倒 1935年7月 雪铁龙去世 经过一些改进的雪铁龙前轮驱动车 在1935年的年底重新上市 并在以后的6年里突破了100万辆的产量 1928年达到日产汽车400辆 占法国全国汽车产量的1 3 受雪铁龙委托的安德烈勒费弗尔及莫里斯圣蒂拉创造的这种汽车 其设计方案即使在70年后也没有过时 在许多的警匪电影中 这种车由于性能可靠而被用作逃跑的车辆 被人称为成功的 强盗车 这种车除了个别地方作了一些小修改外 连续生产了25年 最后被安德烈勒费弗尔设计的第二种汽车 即雪铁龙id ds型汽车所取代 前轮驱动汽车至少在行车安全方面证明了它优于常规构造方式 知识链接1962年 法国总统戴高乐遭遇暗杀事件 他所乘坐的雪铁龙dc ip女神车被狂扫了140颗子弹 但在司机的奋力拼搏下 最终逃过了一场死亡劫难 这场大难是雪铁龙dc ip获得了不朽的声誉 直到今天 每一位法国总统都会选雪铁龙作为自己的座驾 4 甲壳虫 汽车的神话小巧的流线型车身 经典的 圆眼睛 车灯 二门四座 后置风冷发动机 老款 甲壳虫 给人的印象是它可爱的造型和低廉的价格 曾经红极一时的 甲壳虫 创造了汽车销售史上的奇迹 它打破了福特t型车生产的世界记录 并超出了数百万辆 甲壳虫汽车的历史要从两个人开始说起 一位是令世界深恶痛绝的 大独裁者 纳粹头子阿道夫 希特勒 另一位是汽车史上最杰出的设计大师 保时捷的创始人费迪南德 波尔舍 上世纪三十年代 汽车还只是有钱人的享受 当时波尔舍就萌生了设计大众化汽车的想法 并完成了第一张设计图 一战后的德国 社会动乱 百姓贫穷 德国急需发展经济 能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莫过于汽车工业 1933年1月 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 他的竞选纲领有这么一条 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一辆轿车 让日耳曼民族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 1933年5月 汽车工业董事长与波尔舍博士一同去拜会希特勒 申请经费用来研发战胜意大利的赛车 这次见面 希特勒和波尔舍达成共识 推动发展德国汽车工业 随后 波尔舍博士向德国政府递交大众汽车发展计划及研发经费计划 这份报告正中希特勒的下怀 不久两人进行了第二次长谈 希特勒要求波尔舍设计一款新型实用的小轿车 要求物美价廉 价格老百姓都能接受 德国汽车协会接到元首的通知 马上与保时捷公司签约 尽快试制生产 1934年6月 大众车面世 希特勒亲自试驾样车 建议把汽车外形改得像一只坚固耐用的甲壳虫 甲壳虫型汽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 到40 50年代才开始为普通大众所采用 在60 70年代就大行其道 80年代后人们仍然钟情于它 甲壳虫型汽车已成为一款永恒的经典汽车 在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 20世纪汽车 的国际投票中 甲壳虫排名第四 仅次于福特t型车 迷你和雪铁龙ds 目前 甲壳虫 已经卷土重来 大众汽车公司再度推出 甲壳虫 车 并取名 新甲壳虫 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 大众 甲壳虫 车的优点同样是结实耐用 不讲究豪华 而且价格大众化 5难以超越的mini汽车宝马minicooper凭借独特的外观 灵巧的操控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能赢得了众多年轻一族的青睐 而出身名门的显赫身份以及周身散发的英国式的尊贵气息 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绅士风度 1956年苏伊士运河爆发战争 石油危机笼罩英国 英国汽车公司 bmc 聘请了著名汽车设计师伊西戈尼斯 issigonis 当时英国流行大型轿车 但是他很清楚更需要一种经济型轿车 要求公司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设计 否则就不干 他的要求很快得到批准 1959年秋天mini终于面世了 人们看到只有3 9米长的车身里 容纳了4张合适的座椅 横置发动机机械都集中到人不需要用的地方 两个前轮之间以及后座地板下面 它的奥妙在于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适当的轴距和轮距 从1962年起 mini不断参加各种汽车比赛 曾多次获得了冠军 例如1962年荷兰拉力赛冠军 在蒙特卡洛汽车赛中三次夺魁 1979年英国saloun冠军赛冠军 在无数次环形路车赛中获胜 赛车手认为该车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良好操纵性和路面附着能力 1988年 当代杰出的汽车设计师伊西戈尼斯逝世 但他的mini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种车车轮才25 4厘米 技术落后的铁质发动机的功率又比别的汽车小得多 但是在比赛中却把保时捷 富豪 福特等汽车甩在后面 由于它的外型 呆头呆脑 许多人曾试图使这种小车换成一种 现代化的式样 改进它原来的设计 结果都没有成功 这是因为伊西戈尼斯将mini车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得十分周密 自成一体 不过 正因为它的呆头呆脑的可爱模样和卓越的性能 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和爱戴 成为不分等级的私人用车 首先迷上mini车的人士 是伦敦及欧洲一些潮流派的中产阶层 许多名流把它当作玩具在市区里开来开去 同时 这种价格比较低廉 经济实惠的小车也成为不少普通百姓的私家车 2000年旧款mini停止生产 mini品牌的新持有者宝马 bmw 宣布推出mini的继承车款 并将新车的品牌定为mini 全为大写英文字母 1961年 在妹夫snowdon勋爵的努力促成下 英女王欣然受邀乘坐issigonis爵士驾驶的mini 在温莎公园大兜其风 这迅速在英国上下阶层中掀起了抢购mini的狂潮 mini当时在英国只售496英镑 但是明星们却纷纷用它来作为自己个性的标签 作为史上最著名的mini驾驶者们 甲壳虫乐队的成员人手一辆mini 甚至开着mini出演电影 几乎在同一时期 mini和mini裙成为流行时尚的宠儿 这两个元素成为60年代明星写真的常见搭配 mini裙的发明者玛莉官 maryquant 的第一辆座驾 就是mini 汽车影帝mini在大银幕上的曝光率 不亚于任何一位演艺巨星 几乎每一代车型都曾出演过卖座影片 绝对是影坛 常青树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 当属 憨豆先生 和新老两个版本的 theitalianjob 用挂锁防盗 一边刷牙一边用脚开车 憨豆先生当属mini驾驶者中最 离谱 的一位 1969年轰动一时的老版 theitalianjob 中文译名 大淘金 中 3辆载满金砖的austinminimki飞驰于意大利都灵街头 地下道中的桥段 成为动作片中殿堂级的追车场面 也让mini的魅力广为人知 后来2003版重拍版取景威尼斯时 拍摄方案受到威尼斯古城管理法规限制 但因为 大淘金 在当地极受欢迎 市长专门签署修改法规条文以方便剧组进行拍摄 可见这部老片的影响力之深 而在新版 theitalianjob 中文译名 偷天换日 中 bmw共提供了32辆mini参演 三辆minicoopers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狂奔 冲下洛杉矶地铁展台 地底隧道中玩命疾驰 直升机的旋翼下闪转腾挪 英姿让无数人尖叫 发狂 堪称mini影史中的巅峰之作 在minifans中 有不少就是因为此片爱上mini 另外 mini的粉丝们还可以在这些电影 剧集中找到mini的踪影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古墓丽影 我为蜜月狂 007 系列 六人行 城市猎人 辛普森 一家 据不完全统计 mini参演的影片超过百部 6 风靡全球的多用途厢式车多用途厢式车 英文全程为multi purposevehicle 缩写为 mpv 这种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espace牌mpv 以它新颖的车厢布局设计引起了车坛的轰动 mpv的特点是车内每个座椅都可独立调节 可以做成多种形式的组合 既可是乘车形式 又可组合成有小桌的小型会议室 从车厢座椅位置的固定到可调 从固定空间布置到可变空间布置 标志着汽车使用概念上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 当mpv进入中国的时候 我们一时间还没能明白它究竟是个什么车 因此简单地根据车体的外形将它们命名为 子弹头 在中国 不仅mpv有了新的名称 就连用途也有所变化 在家用车还不是很普及的中国 这样多人乘坐的mpv更多地被用于商业用途 因此 mpv一改最初面向家庭的定位 频频出现在商务用车的场合中 mpv的设计以轿车底盘为基础 保证了乘坐的舒适性 扩大的空间以及灵活的座椅让mpv拥有了比其他车型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 除了mpv车体内部的变革 mpv的车身设计还融入了低风阻流线型的赛车风格 因而具有赛车的享受 叫人兴奋不已的子弹头外观更让人感到务必的刺激 大众途安mpv 比亚迪m6mpv 受mpv设计概念的启发 现代汽车上又出现了运动型多用途车 简称 suv 它具有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特点 在 mpv 与 suv 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今年风靡全球的休闲车热浪 休闲车简称 rv 它在外形上突破了传统轿车三厢式的布局 车厢空间具有多用途 富于变化和适应性广的特点 在设计思想上 承袭了mpv的基本设计概念 可变的车厢空间组合 正因为mpv的出现 才使汽车设计者突破了旧的框架 设计出从专用性到多样性的各种各样的家庭汽车 保时捷卡宴suv 全球最贵的suv品牌dartz 达茨 16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1055万 suv最大 骑士掠夺者xv 与悍马比较 世界上最贵的房车 rv elemmentpalazzo 售价190万英镑 约合298万美元 这座 轮子上的宫殿 长40英尺 约合12米 由奥地利公司marchimobile打造 采用地暖供暖 车内建有酒吧 包括车顶阳台在内的面积达到215平方英尺 约合20平方米 一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流水线生产方式 福特t型车创造的神话 2汽车产品多样化 以欧洲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时期 3精益的生产方式 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 4韩国汽车工业异军突起 5世界汽车工业 6 3 格局 二 汽车工业 单件小批生产在欧洲 汽车诞生以后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人们的娱乐需求 所以研制的汽车都是轿车 而且是豪华型轿车 售价昂贵 一般人经济条件难以承受 销售市场受到限制 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高 另外 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产品 当时世界上还缺乏大量生产这种大型机械产品的技术条件 不可能形成汽车工业 这些汽车都是单件生产的 因为买车的都是有钱人 他们不在乎售价 而要求有自己独特的形象 并希望在订购汽车时能直接制造者联系 有时最高时速多少都由买主来定 有人定做汽车就是为了参加汽车赛 好出名 就像得了赛马冠军的名马的主人那样 所以当时按同一设计制造的汽车 最多不过50辆 当时没有市场调查一说 都是按定单生产 美国第一辆汽车比欧洲的第一辆汽车晚了7年 但和法国 德国相比 美国是个人口众多 土地辽阔 物产丰富的大国 独立战争结束了殖发统治 南北战争又扫除了奴隶制和庄园制 西部土地的开发 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 所有这些都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以1889年美国的经济超过了英 法 德 成为世界最大的工农业国 农业发展的结果 农民埋怨缺乏从农场到市场 能代替自行车和马车的运输工具 福特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 提出了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人们必需品的主张 要求汽车可靠 耐用 操作简便 售价低廉 使用和维护费用低 即生产普及型汽车 此后 福特致力于普及型轿车t型车的开发 1908年秋 令人注目的福特t型车隆重问世了 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 实现了总成互换 在大型总装车间 钟表制造业采用的总成装配法被他发展成为了由机械传送带运送零件和工具的流水线装配法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913年 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 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 汽车装配时间从12 5h缩短到1 5h 售价从开始的一辆850美元 最后降到360美元 1915年 福特一个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就占美国汽车公司总产量的70 从1908年到1927年 t型车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 平均每10秒生产一辆t型车 福特和他的t型车 福特公司的第一条装配流水线 1流水线生产方式 福特t型车创造的神话 t型车使福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福特赢得了汽车大王的美誉 同时 t型车成为普通民众的交通工具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 将人类带入了汽车时代 福特生产t型车的经验不仅为美国 甚至为世界的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巨大的国内市场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 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motors 克莱斯勒公司 chrys1er 等汽车公司纷纷建立 最多时全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 这一时期在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上出现了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厂模式和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 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 建立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模式 并为世界上许多企业所效仿 在这之后 闻名世界的通用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公司相继成立 最多时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 其中福特 通用 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公司的销售量占美国汽车总销售量的90 以上 由于美国汽车工业突飞猛进 是第一个以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 这使美国首先进入了现代化 福特t型车 美国农民开着福特t型车送货 2汽车产品多样化 以欧洲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时期 当时 欧洲各国的汽车制造厂虽不能在售价上与美国竞争 但它们凭借技术优势 在品种上 车型风格上 道路适应性上以及某些性能上具有特色 因此 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有许多新技术 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后置后驱动 承载式车身 节能型微型轿车等 都首先出现在欧洲 从而为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66年 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 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 年均增长率为10 6 超过北美汽车产量 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到1973年 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 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 1972年2月17日 甲壳虫车累计生产量达15007034辆 成为世界上最畅销和最流行的车型 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 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 针对美国车型单一 体积庞大 油耗高等弱点 欧洲各国利用本国的技术优势 开发多品种和轻便普及型汽车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 例如 严谨的奔驰 宝马 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 美洲豹 轻盈典雅的法拉利 雪铁龙 神奇的甲壳虫 风靡全球的 迷你 等车型纷纷亮相 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大的优势 规模效益也得以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西欧各国的汽车产量仅为北美的11 5 到战后的1950年 这一数字提高到16 到1970年北美仅生产749 1万辆 而西欧各国却超过北美产量的38 5 达到1037 8万辆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中心逐步由美国转回欧洲 欧洲汽车工业的特点 既有美国式大规模生产的特征 又有欧洲式多品种 高技术的趋势 汽车在结构 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精益的生产方式 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 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及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汽车公司即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年 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 将 全面质量管理 和 及时生产系统 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 1973年和1979年发生了两次世界石油危机 日本生产的小型轿车成为全世界的畅销品 由于日本实现了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 迎来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 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奇迹 日本丰田汽车 日本本田汽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欧美国家晚约30年左右 当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 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企业了 在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 两家公司的实力让世界其他的所有汽车生产厂家望尘莫及 而丰田第一辆小型轿车的样车直到1947年1月才试制成功 丰田汽车公司于1957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由于丰田的奇怪设计 瘦小体积和低劣品质 它的表现可谓极差 马力不够 最高时速太低 无法上高速公路 油耗大 发动机过热 修理费过高 不久 丰田便退出了美国市场 当丰田重回美国之时 是借石油危机打响了反击战 美国的汽车公司为满足美国人的这种偏好 主要生产各种系列的大型轿车 这些舒适的大型轿车被称为 汽油狂饮者 而日本汽车市场主要以小型省油轿车为主 美国汽车巨头们的这种盲目自大给了日本汽车可乘之机 丰田一方面投入巨资在美国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 另一方面以极优惠的价格吸引美国消费者 当年 丰田汽车就在美国刮起了销售旋风 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 日产 本田 五十铃急忙跟进 群起仿效 其中尤以本田攻势凶猛 1970年本田在美国的销售量仅1300辆 利用第一次石油危机 本田汽车在美销售量跃升到近10万辆 1950年 日本的丰田英二考察了美国底持律的福特公司的轿车厂 当时这个厂每个月能生产9000辆轿车 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但丰田在他的考察报告中却写道 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改进的可能 当时担任工厂第二机械厂主任的大野耐一认为 并不是美国人付出了日本人才10倍的体力 一定是日本人在生产中存在严重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 只要消除这些浪费和不合理现象 劳动生产率就应该成为现在的10倍 这种理念 最后成了以超常规著称于世的 最具革命性的生产管理方式 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 也就是说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就是 彻底消除浪费 精益生产方式源于丰田生产方式 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 学者 花费5年时间 耗资500万美元 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 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 按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 生产现场管理必须合理地组织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 做到人流 物流运转有序 信息流及时准确 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正常 有序 可控的状态 具体地讲 生产上精心组织 管理上精雕细刻 工艺上精益求精 成本上精打细算 操作上精耕细作 精神上精诚团结 这种生产方式由丰田普及到日本汽车工业 又由汽车工业扩展到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怀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铸件项目建议书
- 通达OA系统应用培训
- 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拓展股权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 日韩房地产跨境合伙开发合同
- 基因治疗载体研发与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合作框架协议
- 私人游艇航海雷达租赁与航行培训合同
- 网红爆款面包区域代理权许可合同
- 景区旅游文化园区股权合作开发合同
- 公共设施建设塔吊操作人员派遣与进度管理合同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苏州苏州工业园区部分单位招聘5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 安徽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燃气轮机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度云南云勤服务集团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