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舍林场森林公园建设详细规划.doc_第1页
玉舍林场森林公园建设详细规划.doc_第2页
玉舍林场森林公园建设详细规划.doc_第3页
玉舍林场森林公园建设详细规划.doc_第4页
玉舍林场森林公园建设详细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概论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玉舍林场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中心30公里,经营面积3562.01公顷,与水城县玉舍、勺米、杨梅、米箩四乡接壤。最高海拔2503米,最低海拔1700米,相对高差达803米,属高中山地貌类型。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玉舍林场全场范围,地势南高北低,除局部地区有碳酸岩出露外,大部分土壤均为玄武岩发育的黄壤及山地黄棕壤;平均气温13,平均年降水量1175毫米,属省内少有的温凉湿润区。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2个县,1个特区,1个区,即水城县、盘县、六枝特区、钟山区。全市总人口283.47万人,境内居民除汉族外,还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六盘水市2009年财政总收入74.04亿,全市生产总值超412亿元,增长11.5%。到2008年,六盘水的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50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市人口为41万,市中心区由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区、水钢片区等七个片区组成。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六盘水市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城镇建设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邮政通信迅速发展,无线寻呼覆盖全境,移动通讯信号波及全市,网络电视遍及乡村,交通设施完备齐全,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第三节 历史沿革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水城县玉舍国有林场,公园于2001年3月经贵州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2004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公园全体职工经过长达6年共同努力和建设打造,使公园基础设施设备、接待服务能力有了巨大的改变和长足的进步。2005年7月27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城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举行2005凉都消夏文化节的开幕仪式,联合国慈善大使、香港影视巨星成龙先生应邀出席开幕式。2008年9月16日,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园、玉舍林场建场五十周年庆典暨首届森林文化艺术节活动隆重开幕,省林业厅相关领导、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杨明达副市长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授牌,标志着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园。2009年度荣获“2009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提名奖。 第四节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公园交通条件好,两水线二级路距公园6公里,水柏铁路玉舍站就在公园内。杭瑞高速公路在公园西北穿过公园。公园内部有公路 km。场部至玉舍交通便利。公园现有建筑面积5000余平米,场部的明清建筑群独具特色。宾馆、餐厅等设施完备,能接待千人就餐,200人住宿。场内现有玉舍乡至场部的10千伏输电架空专用线路,电话交换容量50门,建成移动通讯差转站,通讯条件完善;场部已建成闭路电视系统。由于玉舍林场独特的森林环境条件,使身居钢铁、煤炭工业重镇的水城市民趋之若鹜,2005-2009年共计游客24.4万人次。第二章 景观资源及其评价第一节 资源分类一、地文景观1.群山公园海拔1700-2503m,自身并不乏迷人之景,公园四周峰峦叠嶂、危峰兀立,他人之景又随处可借。玉舍公园便宛若群山之宠儿,横卧山峦间,摘一缕纱,遮面而眠。每至晨曦初照,远山似含羞少女,若隐若现;夕阳西照,余光横斜,千山万仞如醉汉,一个斜靠着一个,独享清幽。2.峡谷玉舍的峡谷少了一份雄险,多了一份神秘与秀美。峡谷多匿于山摺之间,被茂密的林木遮住,便在这密境中自酿一份忧愁。谷内溪水潺潺,花草丛生,野藤缠绕,苔藓低伏,燕雀啁啾之声不绝于耳。 3.悬崖文智山至轿子诸山连绵一线。山的正面,悬崖峭壁,百米有余,有华山雄伟气势;侧面,又有秦岭的绵延景象,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悬崖上怪石峥嵘,虬枝横卧,悬崖下公路如玉带穿梭,农田散布山坡,庄户点缀其间。二、水文景观1.湖泊玉舍的山太过陡峭,挽留不住一点泽露,公园内本无湖泊,现有湖泊均为人工湖。虽为人做,宛若天成,大小湖泊有四五处,其中数夜郎湖与水上人家最有韵味。夜郎湖湖面20余亩,如一颗璞玉镶在山峦之上,不饰粉黛,不兴波澜,如镜掩映山岚烟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上人家如从山涧翠绿中溢出,不过千平米,却恰到好处。枝蔓匍匐入水,浮萍轻漾其上,似深居闺房的小家碧玉,又有别样的静谧之美。 2.瀑布公园瀑布十余处,均集中在夜郎谷一带。行走山谷,瀑布滔滔之声不觉于耳,却难觅芳踪。谷底溪流溪流萦绕,沟壑石堑间扯一匹匹瀑、锤一湾湾潭;白银似练,清潭如玉。山涧似仙女的泪痕,瀑布恰似泪珠,走也走的幽怨,化作缕缕雾气,弥散谷间。三、生物景观1.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4.11%,以华山松、杉木等组成的人工林和以杜鹃等组成的天然林共同构成的森林景观面积5万余亩,林海苍茫,浩翰无垠。四时之景各不相同:初春,群山吐翠,枝条新嫩与墨绿色揉为一体,万木葱茏,山花吐艳,繁花似锦,漫山杜鹃像新娘的花被铺在绿毯之上;仲夏,群山英姿勃发,树林葱郁苍翠欲滴,草木依依,风抚绿海,泛起阵阵绿波,舞影婆娑;深秋,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瑟瑟秋风吹起斑驳山林,寒蝉凄切,百鸟归林;严冬,白雪皑皑,到处银装素裹,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2.古树名木公园植物种类7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植物11种之多,有光叶珙桐 、西康玉兰、水青树、南方红豆杉、银杉等国家珍稀植物。古树名木繁多,呈散生或块状分布,更有“杜鹃王”,树径30多公分,古树青藤,虬枝盘结却生机盎然;又有珙桐群、百年青冈栎,树木争奇斗异,野趣横生。3.草地公园的草地不会动辄连绵百里,但各处皆绿毡如茵,芳草萋萋,悄然生长在林间,又丝毫不夺山林风采。 4.其他生物白腹锦鸡、小灵猫、花面狸、野兔、野山羊出没其间,鸟啼兽鸣不绝其声;珍惜药材、山林野菜数量丰富,分布极广。四、人文景观1.古驿道有古驿道2.5公里,据考证系奢香夫人所建“五尺道”的一部分,保存较为完好。沿古道拾级而上,可尽赏山林野趣,凭吊怀古,感天地之幽幽,宠辱皆忘。2.明清建筑公园有明清风格建筑5000m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亭台楼阁,连廊叠苑。每栋建筑各抱地势,都独具特色,楼阁勾心斗角,庭院雕梁画栋,亭榭精巧别致。3.民俗风情玉舍是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浓郁,民风古朴醇厚,民俗奇异多彩。“火把节”、“跳花节”等民族节日,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五、天象景观1.气候公园夏季(69月)平均气温17,极为温凉宜人;空气湿润清新,林深水秀,是夏季避暑的理想地点。2.云海每年78月,山谷之中,云雾茫茫,似海翻腾,漫无边际。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青山与云海相互交融,似人间仙境。3.雾公园全年有三分之二时间有雾。清晨,森林、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的平川,全都隐没在浓滞的雾色里。雾霭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霞烟阵阵,如梦似幻。公园的雾又是难以捉摸的,即使阳光普照,陡然间,那雾就起身了,一团一团酝酿,先是那么翻滚,慢慢加速,像波涛顺着山谷逆流而上,滚滚袭来,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正感叹着,一眨眼,云雾却倏忽散去,消融在光影间,看不见雾曾在此驻留了。4.雪景隆冬时节,白雪纷飞,林海雪原,一片银装素裹,地处南国,恰似北疆。公园雪来的短暂,须臾之间弥足珍贵。 第二节 定性评价玉舍森林公园林木茂盛,地域宽广,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奇特多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又毗邻罗咪期度假村,自然形成的一条观光旅游路线,将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公园境内浩浩林海,郁郁葱葱,七彩斑澜,蔚为壮观。丛林瀑布,溪水清澈,沁人心脾,时而委婉低吟,时而飞流直下,一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奇石怪树,堪称大自然之杰作。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雨淞、雾淞令人流连忘返。境内自然、人文景观总的特点为:“林茂、山青、水秀、物丰、树美、峡险、情浓”。林茂:公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以上,登高一望,林海苍茫,浩翰无垠。人工林与原生植被交错分布,相得益彰;这里一山分四时,四时不同景:初春,翠绿的嫩芽宛如在墨绿色的次生林上披上一层绿纱,此时山花吐艳,玉兰、杜鹃争春怒放;红的象火、白的似雪、粉的如霞,满山披锦,七彩缤纷;树林与山花交相掩映,美若仙境。仲夏,群山英姿勃发,树林葱郁,草木依依,野藤缠绕,苔藓低伏,翠绿的叶片伴着轻柔的枝条,舞影婆娑,泛起阵阵绿波,满山遍野盛开的玉兰、杜鹃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如絮如烟,引来蝶飞蜂涌,一派生机盎然。深秋,晴空云淡、叶染风霜、五彩缤纷,漫步林间,领略旖旎风光,倾听山鸟呢语,似人间天堂。隆冬,青松挺直,雨淞、雾淞令人目不暇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青:公园境内,群山连绵,错落有致,群峰合抱中,山间的晓雾,树间的晨露,染得树木更葱翠欲滴,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彩图画,秀润鲜丽,有使观者衣襟皆润之感;偶逢雨天,高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有的腰系青带,轻歌漫舞;有的身披薄纱,遮面含羞;有的身裹絮被,睡意正浓。登高远眺,茫茫林海,翠绿连绵,顿觉心胸开阔,豪情万丈。水秀:两条山溪,似两条飘逸飞舞的银链,穿林越涧,蜿蜒在十里幽谷,因地赋形,成瀑、成溪、成滩、成潭,水静处凝碧凝翠,清澈似镜;水湍处垒霜堆雪,溅珠飞玉,无数瀑布隐藏于山间丛林之中,有的如淙淙流水,晶莹剔透,温馨可人;有的似从天而降,似帘幕飘垂,似银丝披拂,似珠玉纷飞,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山风过处,一阵如雾似烟的水气,飘落身上,冷气扑面,使人想起古人“沾衣欲湿杏花雨”的诗句,莫非春之神意,常驻于此?树美:公园内处处林深叶茂,古树青藤,盘根错节,树木争奇斗异,野趣横生。岩石之上繁枝交错,使人不禁感叹生命之顽强。“古树参天”需四人合围,且两棵大小的树紧紧相依,似父亲关爱年幼的儿子,情深意切,“恐龙再现”高高石上一树根颇似恐龙,在银天衬托之下,宛如天神飘然而至;“仙翁”悬崖之颠,树枝悬垂似神仙爷爷的大胡须;“鸵鸟”千年古树,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已伤痕累累,却仍然顽强,笑对人生。峡险:园内许多深山峡谷,地势险峻,山上乔、灌、草、藤层次丰富,精彩纷呈;谷里溪水潺潺,幽美清新。信步林间山涧,蛙鸣蝉噪,给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情浓:浓郁的民族风情,是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大人文景观,玉舍是布依、苗、彝族等多民族地区,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民风古朴醇厚,民俗奇异多彩。火把节、跳花节,这些传统的民族节目,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物丰:境内物种资源丰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光叶珙桐、十齿花、西康玉兰、杜鹃、水青树、野核桃、刺五加、黄檗、天麻、金佛玉兰、八角莲等。观赏植物有金丝桃、云杉、香港日照花、马樱杜鹃、杜鹃、紫萼、野百合、吉祥草、月见草、西康玉兰、西南山茶、鸢尾、火棘等。药用植物有蕺菜、何首乌、杜仲、商陆、水蓼、土人参、牛膝、龙葵、吴茱萸、水晶兰、山麦冬、大花荷包牡丹、石菖蒲、活血丹、益母草、香附子、三七草、蒲公英、龙芽草等。第三节 定量评价根据玉舍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特点,采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进行定量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分值按n=m+h+l计算;其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n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根据标准,对六盘水市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打分结果如下:n=20.5+9+8=37.5,为二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可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第三章 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预算第一节 环境容量估算一、测算原则环境容量不能超过风景资源环境质量保护的忍耐度,保证境内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以取得良好的游览效果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充分满足旅游活动所必须的舒适、卫生、安全、便利的条件;根据景观资源特点确定估算方法,计算指标留有余地,以适应旅游高峰期对游客增长的需求。二、测算方法根据公园的景观特点和游览路线,采用面积测算法、线路测算法和卡口法。其计算公式如下:1.面积测算法 c = a/ad式中:c-日环境容量(人次)a-可游览面积(m2)a -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面积(m2)d-周转率(d=每日景点开放时间/游人平均逗留时间)2.线路测算法: c = a/bd式中:c-日环境容量(人次)a-游道全长(m)b-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m)d-周转率(d=景区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程所需时间)三、游客容量测算1.日游客容量日容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游客一天最佳游览时间内,可游区域所能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它一般等于或小于旅游区域的日环境容量。其计算公式为:g=(t/t)c式中:g-日游客容量(人次);t-游完某景区或游道所需全部时间(小时);t-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小时);c-日环境容量(人次)。.年游客容量g年g日nk式中:g年-年游客容量(万人次);g日-日游客容量(人次);n-年旅游适游天数(天);k-旅游系数(据旺季、平季、淡季综合取0.7)。四、估算结果.测算指标面积法:景点50400 m2/人、林地12002500 m2/人;游路法:15m/人。根据玉舍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一般39月为旅游旺季,可游览天数按90%计算,为189天;122月为平季,可游览天数按50%计算,为45天;1011月为淡季,可旅游天数按30%计算,为18天;则全年可游览天数为252天。.测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测算,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14909人次,日游客容量为9042人次。公园的年游客容量为159.50万人次,详见下表31。表31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分析表游览区域可游览面积(hm2)或游道长(m)a值m值d值日环境容量t值t值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面积法游路法总计综合服务区15.2100576007600235067893760生态游览区159.036116102.515291529461019179810度假游乐区269.350015386538610202693475045待开发区394.3950000.5394394203026346380合计1490990421594996第二节 客源市场分析一、旅游区位分析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贵州和云南省交界区域,位于六盘水市区南部,距市区24km,距省会贵阳180km、距昆明市260km。周边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66km;黄果树瀑布103km;毕节地区织金洞107km,大方百里杜鹃136km;旅游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二、客源市场现状分析(一)历年接待游客规模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2005-2009年平均每年游客近50000人。通过对玉舍森林公园近几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分析,公园人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具有以下特点:1.以夏季避暑为主,冬季游客量十分稀少;2.“五一”、“十一”、双休日、暑假游客较为集中;3.近年游客增长幅度较小。表32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游客人数统计表年份游客人数(人次)票价(元)2005450001520064830015200753000202008467002020095100020(二)游客市场的人口特征1.公园客源地域分布据调查表明,客源以六盘水市市民为主体,对周边县市及贵阳的部分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游客结构根据公园的资源特性和实际调查分析,目前入园游客以青年学生为主,具有中老年偏少,儿童市场疲软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公园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时旅游以徒步游主,不适合中老年游客需求。3.文化程度、职业结构目前,来森林公园的游客主要是喜好冒险猎奇的青年学生,以高中生为主体。(三)旅游者的消费特征1.滞留时间游客在森林公园停留的时间以一天居多,部分游客停留半天,过夜游客很少。2.平均日消费目前,森林公园内有小吃一条街,乌蒙园(宾馆);餐饮、购物、较为方便,娱乐设施不完善,日均人消费为20元。3.满意度公园景观优良,富有特色,游客对公园内的生态环境,景观资源满意度较高。4.游客的旅游目的及交通方式游客主要为徒步游览,登山探险和休闲度假。公园目前无旅游专线,大部分游客自驾汽车到达,公园内有观光旅游车,现利用率较低。 三、客源市场定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森林旅游作为主要的生态旅游类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朵奇葩而异军突起,它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潮流,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林业部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抓住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发掘旅游产品,准确进行公园形象和战略目标定位,积极进行市场营销,提高公园知名度,组织管理好旅游相关事宜,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充分挖掘中远程客源市场,必能使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形成贵州省的又一旅游度假名胜区。根据贵州省六盘水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六盘水市旅游市场定位和六盘水市客源市场的现状特征,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客源市场定位:立足当前,以国内客源市场旅游需求为主,国外客源市场为辅。近期以本省及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为主,并逐步向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中远程客源市场转移,国外游客比重逐年增加。(一)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包括六盘水市及周边其他地区的游客,六盘水市是公园旅游的基础客源市场。拥有250万人口的六盘水市,50公里范围内仅有双坝农业观光园、白鹤旅游区、啰咪期生态旅游度假村,远远不能满足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玉舍森林公园距六盘水市中心仅30公里,公园境内林森繁茂、空气清馨,环境幽雅。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回归大自然”已成为旅游时尚,其客源市场十分充足。(二)二级客源市场从游客客源地的地域范围来看,玉舍公园地处贵州、云南交界处,贵州、云南是仅次于六盘水的重要客源市场。近年来,随着贵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旅游作为时代主流的精神消费品受到众人的青睐。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3.45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8152.50元, 比上年增长9.9%,经济基础较好,旅游支付能力较强,居民出游率较高。玉舍公园交通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园的发展,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渐形成,为居民出游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贵阳至六盘水高速列车即将运行;杭瑞高速贯通贵州云南,横穿公园;贵阳、安顺等省内城市,昆明、昭通等云南城市必将带来大量游客。森林公园以贵州、云南省游客作为中程客源市场。公园应重视该区域的客源市场培育,积极开发适合中低档收入的城镇居民度假观光、短期休旅、大中专院校实习等旅游产品,吸引和稳定该客源市场。随着景点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全面展开,二级客源市场游客的比例将不断上升,成为公园发展的主导。(三)三级客源市场三级客源主要针对外省游客,重点推介避暑旅游。六盘水有“凉都”之美誉,玉舍森林公园气候尤佳,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宣传公园、吸引游客的绝佳资源。此外,公园重点打造夜郎文化,融合夜郎文化之精髓,成为夜郎民族寻根溯源、探秘猎奇的圣地。三级客源市场推介的重点是重庆、四川、广东、上海等省市。(四)四级客源市场以欧、美、日等国家作为境外客源市场。公园怡人的气候,神秘的古夜郎是吸引国外游客的重点,公园应在生态旅游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境外游客钟情的民俗风情游等特色产品。第三节 游客规模预算一、游客规模预测公园2005-2009年平均游客4.88万人/年,2010年2月公园遭受火灾之后公园景观受到很大破坏,2010上半年游人统计仅xxx人。公园规划2011-2012年作为公园修复建设期,其间游客人数恢复受灾前水平并略有提升;2013年公园建设完成后游客人数预计有较大幅度提升,随公园设施的完善及公园知名度提升还会有较大增长率。根据森林公园景观吸引力,区位条件以及毗邻旅游景区经营情况,综合城郊型森林公园特性,确定近期游客增长率取20%,中期取10%,远期取5%,各年度游客人次见表33。表33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规模预测表年度年游客量(万人次)增长率(%)近期 (修复建设期)2011年5.00 2012年7.50 50中期 (经营期)2013年18.75 1502014年22.50 202015年27.00 202016年32.40 20远期 (经营期)2017年37.26 152018年42.85 152019年49.28 152020年56.67 15由上表可见,年游客量远小于年游客容量,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潜力,旅游空间广阔。二、客源目标市场开拓策略一是坚持以本市客源为第一客源市场的开发战略,积极创新旅游产品内涵,以大众旅游和专项旅游为主,兼顾观光旅游,从而拉动内需服务本市的广大工薪阶层家庭。二是重点开发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贵阳、遵义、安顺客源和省内其他地区及周边省区的客源,利用我省的市场开发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客源市场。三是充分发挥六盘水“凉都”的品牌效应,把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路线及良好的接待设施、一流的服务、便捷的交通条件作为市场开发的主体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倡导整体、联合促销和旅游经营单位具体营销的有机结合,扩大并提高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四是积极创造条件,以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喀斯特山水观光旅游产品来逐步分流周边其它地区的国内外游客。第四章 公园发展的swot分析通过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和旅游条件进行swot分析,可以使投资者明确本项目开发的现状和前景,同时也可更好地进行项目规划设计。一、优势(strengths)1.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玉舍森林公园集森林、峡谷、湖泊、草原、云海、雪景多种景观资源于一身。公园林木郁郁葱葱。原始森林间瀑布成群,泉水淙淙,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满山杜鹃怒放,形成一片花海;夏日,林间听松涛呼啸,登高观百里云海;秋天,览红叶满山,赏心悦目;隆冬,玉树琼枝,一片银色世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度假休闲、寻芳觅幽绝妙地。2.气候优良较高的海拔使景区成为邻近高热地区难得的休闲避暑地。凉爽的气候与绝佳的森林生态系统成天作之合。公园优良生态资源、空气质量绝佳的天然大氧吧,与清凉宜人的气候构成了核心优势,凭借“凉都”的良好声誉,构成了强大的度假休闲市场吸引力。3.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浓厚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是贵州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多民族的融合促就了深厚多样的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建市仅25年,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1978年在钟山区硝灰洞发掘出1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被考古界命名为:“水城人”; 1982年在六枝特区桃花洞发掘出旧石嚣晚期人类化石,被考古畀命名为 “桃花洞人”;1992 年又在盘县发现 26万年前的“大洞人”古人类遗址,被评为 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 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又在市中心城区一个山洞里发现了西汉早期的人类文化遗迹。迹据史籍记载,六盘水战国至西汉时期为夜郎属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曾分属犍为郡的汉阳、谈藁县及烊舸郡的夜郎县。东汉为犍为属国地。六盘水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夜郎文化和夜郎故地多民族文化。二、劣势(weaknesses)1.交通条件滞后公园至水城公路等级较低,公路交通普遍存在路面差,混合交通严重,布局尚欠合理等问题,缺乏高等级公路,水城至公园亦无旅游专线,游客综合运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园至2001年建设以来,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基础接待设施非常落后,仅一处较大餐饮点,基本无住宿条件,严重到口渴旅游目的地的选择。3.宣传力度不够公园宣传主要以电视推介为主,且局限于六盘水周边较小区域,其他宣传方式没有同时推进,在贵州省、全国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三、机遇(opportunities)随着各级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玉舍旅游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告诉发展。1.旅游发展大环境稳定贵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其政策支持和投资企业的普遍看好,将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在西部旅游投资规划中,景区所在的川、黔、滇三角地区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高速增长的旅游需求目前国内家庭的消费结构有所调整,消费结构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家庭对休闲娱乐支出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旅游类精神消费支出比例将持续上升,消费水平也将持续提高。3.旅游趋势的转变行业发展趋势由观光、近距离、短时间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传统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逐步地模糊,人们也更注重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这种变化大大刺激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玉舍森林公园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宜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四、威胁(threats)1.旅游行业进出成本高目前,旅游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市场竞争将促进优胜劣汰。旅游行业已从低投入、低风险转化为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进出成本增高。2.资源脆弱性表现规划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均较为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易于受到损害。同时,现代人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开发意识,但是并没有同时产生科学的保护意识,人为的破坏,在所难免。这更加剧了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破坏的隐患。如果我们在开发中只有较强的开发意识而没有相应的保护意识这将加剧旅游资源的脆弱性。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旅游开发所依赖的载体不复存在。(3)面临同类景区的竞争压力贵州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就有15个之多,如雷山县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赤水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如何发挥玉舍森林公园特色,另辟蹊径打造独具吸引力的旅游地是建设首要面临的问题。第二篇 园区详细规划第五章 总则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为指导,以我国有关法规和条例为依据,以六盘水市为依托,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为原则,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景观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举“生态旅游”之旗,借“避暑之都”之号,展“林海雪原”之秀。体现现代文明和时代气息,发展生态型、立体式的森林旅游项目,采取多方集资,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建设方式,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将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休闲度假胜地。第二节 规划原则1.保护第一的原则公园的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和森林旅游的质量。要采取综合保护措施,保证园内生物资源的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挥优势的原则积极采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措施,从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公园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景观特点,立足于森林生态旅游,形成个性鲜明的观光游览胜地。3.目标实际,措施有力,操作灵活的原则综合考虑公园建设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高瞻远瞩,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使总目标明确,分目标切实可行,配套措施有力,设计方案灵活,可操作性强。4.多种效益并重的原则把建设公园的目标与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实现森林多种资源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建设重点项目的原则建设公园涉及面广、项目多、耗资大,必须区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效益,坚持量力而行与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优先开发景观质量高、投资少、见效快的景点景区,做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6.突出公园主体,强调公园特色的原则根据公园规划的范围、性质,从公园景观实际出发,注重森林景观价值和优美生态环境的利用,充分突出以自然为基调,以森林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形成特色景点和旅游项目,创造独特风格的旅游线路。第三节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原林业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3.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cjjc48-92);4.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6.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0.公用图形符号1:通用符号(gbt 1000112000);11.公用图形符号2: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t 10001.22002);12.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3.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4.水城县六盘水市玉舍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4.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条例、技术规范标准等。 第六章 总体布局第一节 公园性质与范围玉舍森林公园以浓郁瑰丽的森林资源,恬静秀美的溪水景观和周边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主调,立足自然,面向社会,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为目标。综合考虑区域位置、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森林公园的性质为: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以高山常绿针阔叶林和草地、雪景为特色,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避暑度假为主要功能,兼顾寻古探幽、科学教学和创作写生等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本次总体规划包括玉舍林场全场范围,东西长16.5km,南北宽13.4km,总面积3562.01hm2。第二节 公园形象定位根据公园自身条件及其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次规划将公园性质定位为:以森林及其生物资源为基质,凉爽怡人的气候为特色,神秘的夜郎文化为优势,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探寻、登山活动、植物科普、回归自然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森林公园。1.将生态保护与森林公园规划、 休闲旅游规划相结合, 为大众创造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空间。 2.发掘、弘扬夜郎文化,人文与生态和谐共存。3.结合现有资源,开展以生态游乐为引导的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动趣结合。4.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城镇户外休闲空间构建为基础,以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及其自然、人文资源,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度协调统一。第三节 旅游主题与旅游产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题定为“原始森林生态与夜郎文化旅游”,其旅游产品定位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神秘夜郎文化。第四节 功能分区与布局一、区划原则根据公园性质、资源特点和管理要求,为便于规划工作的展开,对公园地域空间进行区划,以满足森林公园多种功能要求,在区划中应遵循以下要求:1.系统界线明显,功能分明,便于操作和辨识。2.实现合理的开发经营管理。3.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和不同的旅游需求。4.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5.合理组织游览路线和各功能区相互联系呼应,又各自突出特点。6.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二、区划结果根据森林公园性质和布局原则,综合考虑森林公园功能要求、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建设用地安排、地域空间完整性程度与各地块自然条件相对一致等因素,按照“森林公园功能区景区景点”四级区划系统进行划分,将玉舍森林公园(3562.0 hm2)划分为综合服务区(16.9 hm2)、生态游览区(159.0 hm2)、度假游乐区(269.3 hm2)、探险区(394.4hm2)、生态保护区(2722.4hm2)五个功能区,详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第五节 分期建设规划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应当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分期开发。公园的建设期为20112020年, 分近期(20112012)和中远期(20132020年)2个时间段进行建设。近期为重点建设期,中远期为修复完善期,分别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和旅游产品开发。第七章 分区详细规划第一节 项目策划与建设一、规划构思1.突出重点:根据现有景点和景园旅游需要规划景点,突出重点,有利于景园功能发挥,突出景园特点。2.以人为本:考虑多种人群需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享受优美环境的需求。3.弘扬区域文化特色,提高欣赏情趣,发掘当地自然、历史,传统文化,采用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对园内的景点进行合理的安排。 4.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建设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周边资源开发作为设计的重点、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5.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把功能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个景点分设在不同功能区内行人能够到达的地段,景点内的景物风格一致、形式多样,体现了多样统一的设计原则,景物间通过主次干道,相互连接形成序列景观。二、规划项目各功能分区主要建设项目如表71。表71 雨凇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项目一览表分区序号景点、项目建设进度内容综合服务区1公园主入口在建仿古大门、停车场2公园管理中心在建明清四合院3乌蒙阁已建仿古阁楼4乌蒙园已建明清风格建筑群5双福院已建农家田园风光6仙居楼已建明清四合院7会议中心待建三层仿古建筑生态游览区8夜郎谷已建自然峡谷风貌9古驿道已建历史遗址10欣然亭待建木质仿古景观亭11水上人家已建二层仿古建筑12观岚亭待建二层仿古观景亭13珙桐群、杜鹃王已建珍稀植物14森林浴场待建生态氧吧15乌蒙茶园待建生态茶园16溢翠谷待建自然峡谷风貌度假游乐区17高山草甸待建人造草甸景观18夜郎王宫待建仿古建筑、广场19夜郎民俗风情街待建仿古街、牌坊20夜郎湖在建人造高原湖泊21竹筏漂流待建游乐项目22阳光温室待建玻璃、钢结构温室23游乐场待建卡丁车、碰碰车、溜索24百花园待建樱花、桃花、梅花、红枫园25生态农场待建生态菜园26高山滑雪场已建滑雪、滑草27烧烤露营区待建自助烧烤、木屋露营28cs野战区待建野外模拟战争2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待建英雄纪念碑、雕像30小草原已建天然草甸探险区31十里杜鹃已建野生杜鹃32冰海雪原已建雪淞、雨凇生态保护区33生态保护已建保护封育第二节 综合服务区位于公园中部,面积16.7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0.5%。该区地势平缓,林草茂密,规划建成以旅游接待、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服务中心。1.公园主入口公园主大门前现建有沥青面停车场6000m2,作为以后公园主要聚集地,外来车辆一律停在停车场,换乘公园游览车。停车场建宣传展板及导游指示牌一处。公园大门高6.5m,宽7m,附有仿古建筑300m2。大门采用仿古砖木结构,大门管理房外立面采用仿石材质,靠近公路一侧建筑作为售票及管理房。另一侧作为商品经营用房。大门及管理房围合的院落作为公园游览车的停靠处,游客在此登车游览。2.公园管理中心公园管理中心位于公园服务区南部,占地面积1000m2,其中建筑面积面积约500 m2。管理处采用仿古四合院形式因地就势,筑于台地上。院子依山傍水,院外白墙灰瓦,院内雕梁画栋,古朴而肃穆,作为公园日常管理用房同时与环境协调,亦可为公园一景。3.乌蒙阁乌蒙阁为木结构建筑,朱楼碧瓦、飞檐反宇,占地约300m2,筑有4层,高20m。公园多雾,乌蒙阁云雾团绕,身处其间似可摘云攫雾;待云雾散尽时登阁远眺,服务区、游览区尽收眼底,是绝佳观景之处。乌蒙阁公园展示、观景品茗之所。4.乌蒙园乌蒙园占地面积约2500 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900m2,由4栋砖木仿古建筑构成,园内有水池、长廊,是公园现有主要餐饮、会议中心。5.双福院双福院位于服务区西面,占地面积1000m2,是一处别致的农家院落,有木屋四五栋,高低错落在台地上;小桥流水,池塘、水车镶嵌其间;翠柏成行、鲜花成簇;双福院闹中取静,如世外桃园。主要在此感受农家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饭。6.仙居楼仙居楼背山面湖,飞檐翘角,古色古香,雅致脱俗,为明清风格四合院,占地500m2。内有床位42个,是公园游客接待中心。7.会议中心公园服务接待能力尚有欠缺,不能满足公园今后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会议中心集餐饮、住宿、会议、表演为一体的多功能接待中心,主要面向六盘水及贵州省各大城市较大型会议、培训的需求。拟建会议中心占地10000m2,建筑占地4000m2,为三层仿古砖木建筑。内有餐厅300m2;500m2会议厅一处,200m2会议厅3处,小会议室若干;客房120个,单人间40个,标间80个,共计床位200张。第三节 生态游览区位于公园西北部,面积159.0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4.5%。本区域是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精华荟萃的区域和主体部分,山、水、林、鸟、古迹并存,四季景观各具特色。规划本区建成以森林和溪水景观为主要特色、动静结合的旅游中心。1.夜郎谷夜郎谷生态优良,沟、涧、瀑、潭相映成趣,植物丰茂,奇树怪石,是公园重点游览点之一,该处重在保存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对原有步道加以修缮,游步道拟采用原木步道,如图所示。2.古驿道古驿道相传是明奢香夫人所修“五尺道”的遗存,可作为夜郎文化的遗迹加以保护、修缮,做到“修旧似旧”,不破坏其远古风貌。3.欣然亭在夜郎谷下游有一潭清水,在水边筑亭。3.水上人家水上人家现有二层木结构仿古建筑,建筑立于悬崖之上,景观视野极佳。修缮现有建筑,规划修建10个蹲位的生态厕所一座,男女蹲位比例11。4.珙桐群、杜鹃王公园有国家遗迹保护植物珙桐上百株,有树径达30cm的野生杜鹃王,作为公园的珍稀植物应加以重点保护,此处各建科普解说牌一处。5.森林浴场浴场毗邻服务区,为成片柳杉,胸径均在30cm以上,雾气常锁密林,空气湿润清新。 建休闲木座椅数处,科普指示牌一块,讲解森林浴的功效与益处。6.乌蒙茶园乌蒙茶园为灾后重建地,规划面积2hm2,栽植乌蒙茶,即是一种生态产品亦是公园形象推广的媒介。茶园建品茗轩一处,为茅草亭,供游客品茶休息;东侧挖山筑湖一处,规划面积0.5hm2。7.溢翠谷修建木栈道一条贯通谷底,连接乌蒙茶园到公路。置导游指示牌一处。第四节 度假游乐区位于公园南部和东部,面积269.3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7.6%。在2010年2月的玉舍森林火灾中大片森林烧毁,在此基础上应求公园发展需要规划为度假游乐区,开展生态科普、度假休闲及民族文化展示活动。1.高山草甸在2010年2月的树林火灾受灾地上撒播当地耐寒常绿的草种,形成面积约0.4hm2的高山草甸景观。2.夜郎王宫原有夜郎王宫在2010年森林大火中烧毁殆尽,王宫宫殿参照原有设计复原。王宫采用木结构,正殿为两层其余均为一层。力求体现宫殿的庄重古朴,展示夜郎文化。宫殿正面修筑城墙,长70m,高5m,宽3m,城墙上筑箭塔。城墙外规划修建夜郎广场,占地面积2400m2。广场分为两级,可作为表演广场。3.夜郎湖夜郎湖面积约1.2hm2,如璞玉嵌于高山草地之间。湖水深1.5-2m,湖岸采用自然生态的柔缓草坡,沿水岸栽植湿地植物如菖蒲、芦苇、香蒲等。4.夜郎民俗风情街风情街入口处建夜郎民俗牌坊,入牌楼20余米传过树林豁然开朗,古街现于眼前。风情街长200m,街道宽8m,铺设片石。街道临街为砖木仿古式建筑。建筑为一至三层,彝族民居样式,临街面为原木材质装饰,两侧面为石材,背街面为砖墙。街道以展示夜郎古文化、旅游商品经营、餐饮娱乐为主。规划有博物馆、竹王祠、磨坊、铁匠铺、夜郎酒肆、商铺等。5.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基地由生态温室、生态文化展示厅、生态农场、百花园构成。生态温室:温室采用钢结构,玻璃外饰面,占地2000m2。温室内置假山、溪流、小桥水车等小品,种植一些具有较高科研和保护价值的珍贵植物、热带植物、趣味植物和植物盆景来进行植物知识和植物文化普及,以及提供参与式的科普场地。专设有“国花园”,种植各国“国画”,并配有科普解说牌。餐饮区设餐桌椅50套,餐桌掩映于花草之间,环境宜人又寓教于乐。生态文化展示厅:展厅建筑面积362m2,主要是多媒体网络设施、动植物标本、图片、文字数据、宣传用图文并茂的小商品等内容来展示,是森林生态教育示范区科普教育宣传的窗口,也是森林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核心。生态农场:在生态文化展示厅北面清理火烧林地1hm2,开垦为生态农场。农场划分为50m2的小地块,以租赁给游人种植蔬菜,日常由公园管理人员管护。百花园:主要由“桃花园”、“樱花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