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防控知识 南宁市西乡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9月26日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的危害 主要流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威胁着全球2亿以上人口的健康 每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发病人数有数千万人 有50万的住院病例 其中90 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 平均的死亡率为5 死亡在2万人以上 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 登革热的病原学 有4个血清型 均可感染人 对热敏感 56度30分钟可灭活 但在4度条件下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 超声波 紫外线 乳酸 高锰酸钾 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 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登革热的流行特征 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尤其是在东南亚 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 广东 云南 福建 浙江 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 多发生于3 11月份 夏秋季为高峰期 登革热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 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 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 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 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 1 二次感染患者 2 伴有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哮喘 慢阻肺 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 老人或婴幼儿 4 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 孕妇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 15天 多数为5 8天 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 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 感染病毒后 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 通常为5至8天 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 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度 持续发热3 5天 严重头痛 四肢酸痛 关节痛 肌肉痛 背痛 后眼窝痛 发病后3 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恶心 呕吐 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 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 并进一步出血 休克 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登革热病人通过及时的对症和支持治疗 大多数可以彻底治愈 登革热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 早治疗 早防蚊隔离 登革热的预防 及早诊治 及早报告 如果有类似登革热的上述症状 而且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地区 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的疑似病例 就应该尽快报告疾控机构 并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避免感染其他人 暴发疫情 一个最长潜伏期 15天 内 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 例如一个社区 居委会 学校 村庄等 发生3例以上病例的 登革热的预防 翻盆倒罐 清除积水 灭蚊防蚊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方法是灭蚊防蚊 灭蚊的关键在于清除家居环境中的积水 消除蚊虫孳生地 控制疫情的措施 传染源管理急性病人要求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防蚊隔离 早就地治疗 密切接触者进行15天防蚊医学观察 对疫点 疫区内不明原因发热者做好病家访视 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 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病程超过5天 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 切断传播途经对疫点 疫区进行室内外紧急杀灭成蚊 针对不同蚊种 当地孳生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疫情措施 切断传播途经翻盆倒罐 清除积水1 各种开口向上放置的盆 罐 瓶 2 露天放置的旧轮胎 3 树洞 竹节 4 家庭水养盆栽如睡莲 荷花 富贵竹 5 储水用的水缸 水池 控制疫情措施 切断传播途经1 药物灭蚊家庭采用各种市场上销售的杀虫剂就可杀灭成蚊 大面积喷杀可采用低浓度敌敌畏 溴氰菊酯 马拉硫磷等灭虫剂 控制疫情措施 切断传播途经2 防蚊措施装纱窗 挂蚊帐 点蚊香 开空调等都是有效的防蚊方法 在蚊虫多的地方 外出时要穿长袖衣裤 皮肤外露部位涂驱蚊油 控制疫情措施 切断传播途经 保护易感人群健康教育 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 传播 早期症状 危害及防治基本知识 确保防蚊 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 提高自我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