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 论文.docx_第1页
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 论文.docx_第2页
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 论文.docx_第3页
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 论文.docx_第4页
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 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广州亚运的交通运输管制一、 绪论1.1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运输: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的空间唯一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交通和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同一过程就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是指交通关心的是运输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的载运情况(载人与物的有无或多少,将其运输了多远)。交通与运输优势是可以替换使用。运输以交通为前提,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输:没有运输的交通,也就失去了交通存在的必要。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运输才是最终的目的。交通与运输及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1.2主要研究工作由于广州亚运会期间,交通受到最大的影响是陆路客运、陆路货运和轨道客运,所以着重研究这三项基本内容。二、 基础知识介绍2.1交通运输管制范畴交通管制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通行以及其他与交通有关的活动所制定的带有疏导、禁止、限制或指示性质的具体规定。实施交通管制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2.1.1封闭现场和相关地区; 2.1.2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域; 2.1.3控制现场制高点 2.1.4控制区域性交通管制; 2.1.5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盘查嫌疑人员; 2.1.6禁止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2.1.7责令围观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聚集的人群立即解散2.1.8对不听警告和命令、拒不离开现场的人依法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等必要的非杀伤性警械强行驱散; 2.1.9对经强行驱散仍不离去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2.1.10对现场的嫌疑人员及其所带恶物品,可以进行搜查、检查,对非法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标语、传单等物品,予以收缴。三、 亚运交通运输管制措施截至2008年底,广州市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586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179万人次。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2007年底已达到182万辆。根据网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10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10万辆。到2010年亚运赛时,各种出行方式出行量都将快速增长,再加上亚运会产生的每天将近40万人次的交通需求,如此之大的交通需求量使广州面临着一个困境:既要保障出行的方便,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巨大的交通需求量必定会产生更多的污染废气。为保证2010年广州亚运会、残亚会期间交通正常运行、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履行申办亚运会时的承诺,需要制定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措施,调节路网交通流量的时间、空间分布,以适应亚运期间集中性的交通需求。上图为亚运期间不采取任何管制措施的出行结构方式3.1控制出行需求3.1.1减少货车出行频率和扩大限行范围广州市对货车的禁限措施是:环城高速以内,7:0021:00禁止外市籍号牌5吨以上货车通行;中心区每天7:0020:00禁止广州市籍号牌5吨以上、外市籍号牌1.5吨以上货车通行;内环路及其放射线全天禁止1.5吨以上(含1.5吨)货车通行。3.1.2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广州市于2010年10月共有约26万辆黄标车(高排放、高污染汽车),占在册汽车总数的24%;其中货车8.8万辆,占全部货车总数的48%。依据大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规定,全面实施机动车(含本市籍和外市籍)环保标志核发及管理工作,逐步实施限制高排放(高污染)汽车通行市区范围的管制措施。在亚运会期间,广州市区内黄标车全天禁行。实施此政策,预计可减少机动车10万辆,减少出行15万辆次。3.2优化出行路线广州亚运期间,由于交通管制,许多公交路线和轨道运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赛事的进行,地铁、公交可能有些站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不进行停站,公交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绕行。因此,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民的出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地图和公交线路,尽量地选择适合的坐车路线,并提前出门,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3.3优化交通网络由于限行带来的不便,因此,各个站点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群,因此,公共交通工具的发班密度就必须要提高,保证市民出行的畅通性。由于在亚运会期间,大量的人群会选择比较轻松的方式出门,对于出租车的需求会比较大,甚至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通过在商业地段揽客,一般都得停上10分钟,这样子,既浪费了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大气的环境,不符合广州市政府对亚组委作出的承诺。因此,可以引入电召出租车业务的服务方式。这样子,既提高了效率,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3.4改变时间和出行方案3.4.1改变时间,选择错峰错时上下班作为一项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措施,其目的是在既有道路资源下,通过调整出行的时间分布,降低高峰时段交通负荷峰值,从而减少拥堵和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和高峰交通紧张局面,从而达到道路交通流量随时间的均匀变化,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有序。亚运会是一项短期的大型活动,错时上下班更具有短期实施的空间和余地。根据各行业的特点,拉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教育等不同行业的上下班时间和赛会高峰时间的间隔,降低高峰期路网压力。据估算,此项措施可减少高峰期小汽车出行量5万辆。3.4.2改变出行策略根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的公务车辆数约为10万辆左右,占民用汽车总数的10%左右。在亚运期间,通过合理调整和安排,限制部分公务用车使用,可以减少一定的交通流量。驻穂中央、省级机关、部队按照50%,市属各级机关按照80%封存公务用车,限制公车出行。如果实施此项措施,预计每天可减少10万辆小汽车出行。同时,私家车车主每周少开一天车,在亚运期间,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服务水平均有大幅提高,为限制小汽车出行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为了充分利用道路资源,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及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效率,亚运期间按车牌对小汽车出行进行限制,星期一至星期五停开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如果采取此项措施,则每天可减少小汽车出行约100万辆。四、 管制实施方案和管制效果4.1管制实施方案组合(如表)表1 亚运交通组织管理政策的组合方案类型具体措施内容措施效果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强制类扩大货车禁限行范围调整出行时间分布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减少15万小汽车出行量设置亚运专用道提供快速专用通道推行部分城区道路单向行驶解决局部交通拥堵封存部分公务车减少10万小汽车出行量场馆周边停车限制引导观众乘公共交通观赛每周少开一天车减少100万小汽车出行量引导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10万小汽车出行量持票观众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引导观众乘公共交通观赛错时上下班减少5万小汽车出行量提高中心区停车收费抑制小汽车出行完善自行车出行系统引导自行车轨道交通出行完善出租车运营调度服务折合减少10万小汽车出行量优化亚运通道交通信号便捷亚运交通出行宣传引导公共交通出行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倡导文明出行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4.2管制效果4.2.1 公共交通运行通过对小汽车的限制和引导措施,机动车出行总量将有较大抑制。根据对出行率和实载率指标的初步测算,如果实施方案一,小汽车出行将减少25万辆/天,约占全天小汽车出行总量的5,对道路交通拥堵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方案二和方案三则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小汽车出行总量进一步抑制。三个方案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分别为:表2 三个方案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对比组合方案2007年2010年不采取措施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小汽车出行量(万辆)461535510485385公共交通比例38.9%40.2%43%45%55%4.2.2 道路运行高峰小时行程车速是交通运行水平的主要指标,2007年广州市高峰小时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为24.2公里/小时,如果采取方案一则2010年车速将基本维持现有水平,方案二和方案三则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小汽车出行总量进一步抑制,车速进一步提高。三个方案的指标对比如下表。表3 中心城区主干道高峰小时车速组合方案2007年2010年不采取措施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高峰车速(km/h)24.220222636流量降低幅度5%10%30%五、 总结根据亲身体验亚运会的经历,亚运期间的交通情况,无论是公交、地铁都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