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补切眼工作面初采初放.doc_第1页
煤矿补切眼工作面初采初放.doc_第2页
煤矿补切眼工作面初采初放.doc_第3页
煤矿补切眼工作面初采初放.doc_第4页
煤矿补切眼工作面初采初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措施名称:11301工作面补切眼初采初放措施矿 长: 总 工 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技 术 科长: 通 风 科长: 编 制: 11301工作面补切眼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基本情况11301采煤工作面为整合矿井首采工作面,现正在联合试运转,因工作面停产整顿,停产时间过长,采面支护条件发生变化,在顶板管理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经矿研究决定特作补切眼,回收原采场设备、设施及材料,回收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进行补切眼初采,为确保11301工作面补切眼回采和顶板管理初次来压前放顶工作的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二、工作面回采工艺及参数1、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2、支护方式:工作面使用液压支柱(dz-22型)配铰接顶梁(hdja-1000型),齐梁齐柱式正悬臂支护,排距1.0米,柱距0.6米,采高2米。3、顶板管理方式:全部陷落法。4、工作面端头特殊支护:四组八梁,迈步式支护。5、工作面控顶方式:采场支护采用“三四”排管理,单排密集切顶,最大控顶距为3.6m,最小控顶距为2.4m。6、工作面布置:煤层倾向为南北向,走向回方向为从东向西。三、初采前工作要求:1、工作面初采前,必须先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回采所需工器具准备到位,对卸压支护进行补液加压,将设备和设施进行运转调整以达到正常运行。2、先对采场及上下出口超前支护按回采作业规程规定架设到位,确保上下出口20m范围内巷道净高不低一1.8m高,超前支护完好到位。3、采面进一循环后形成四排柱、两端头形成“四对八梁”、采面下出口超前眼形成后,按正规循环作业。4、开始回采前备齐工作面所有材料至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并堆码整齐。初采前工作面通讯、监测监控系统探头等相关安全设施必须提前布置和安装到位。四、放炮作业安全管理1工作面放炮顺序为:自下而上,浅眼爆破。循环眼深11.2m,在上一循环支护工作未完成前,下一循环严禁从事爆破作业。爆破材料采用8号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前五段和3号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联线方式为大串联。严格炮眼布置和打眼放炮质量,保证工作面煤壁直,严禁超环循作业。2、采面放炮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采面严禁瓦斯超限作业。3、放炮前必须对采场支护进行加固,以了崩倒支柱造成冒顶。放炮后必须前对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将崩倒支柱及时扶好,并栓好防倒纯,进行挂超前梁临时严禁空顶作业,支护未搞好,严禁放炮。4、采面放炮形成人行道、材料道、机道、密集后,工作面按正规循环作业要求组织生产。五、初采及初次来压安全技术措施1、支柱作业时,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柱成行、成排,迎山有力,确保支柱初撑力。2、初次来压前,若工作面顶板压力较大,可设置双排密集切顶。每3、班派设专人巡查工作面支护情况,对初撑力不足的支柱及时进行补液加压。4、空区顶板未初次来压前,必须派设专人观顶板,用木点柱在空区加设信号柱。5、工作面所有备用材料只能立放在密集(材料)道,从行道内严禁堆放任何杂物。6、采场及空区顶板发生压力显现明显、顶板下沉或发生顶板来压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立即将人员撤至两巷100m外的安全地点,待来压结束采空区顶板稳定后,人员方可进入采煤工作面作业。7、本措施未尽事宜按11301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若有与煤矿安全规程发生冲突之处,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规程(措施)及重要制度会审表1、规程(措施)及制度名称: 2、会审时间: 年 月 日 时; 2、地 点:参加会审人员签字:实际控制人(签字): 矿长(签字): 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