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_第1页
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_第2页
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_第3页
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_第4页
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适宜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 各大中小城市也进入了城市建设的高峰期 行政中心在城市 建设中的地位也逐渐增强 加之政府职能的转型使得政府形象倍受市民的关注 行政中 心及与其相关联的行政广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 通过调研与走访发现当前中小 型行政中心及其外部空间现存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 规模尺度 活 动场所的有效利用 生态意识及地域文化方面 针对当前行政中心外部空间存在的这些问题 论文以研究行政中心外部空间在气 候 空间功能与地域文化的适宜性为目的 以逻辑推演法 对比分析法及案例研究等研 究方法 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本文的研究线索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宏观层面上 从城市 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演变 在政府新时代 新形象的影响下对行政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开 放与亲民的设计要求 微观层面 从人文要素的影响下 从人的行为需求出发 行政中 心应该营造适应人们的场所空间 来映射当时政府开放 亲民的形象 论文以问题为导向 从历史沿革追溯到新时代背景下的需求 查阅大量的相关理论 资料和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分别对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的外部空间在气候适宜 性 功能适宜性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分别从灵活的空间布局 适度的规模尺度 宜人的空间功能 地域化的景观特征及广场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提 出行政中心外部空间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与适宜性策略 最后以甘肃新阳镇政府的规划 设计论证笔者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由特殊性到普遍性归纳总结出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 外部空间的一般性研究策略 希望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行政中心 外部空间 行为特征 适宜性 ii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lso entered the city construction peak administrative center in the statu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graduall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made the government image much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and its associated administrative square appeared unprecedented construction upsur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visit found that the middle and small administrative center and its external spac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pace layout scale scale activity places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se problems existing external space research papers to the region in outer space space function and climate of regional culture suitability for the purpose the logical deduction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and carry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ues has two layers one is the macro level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new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open and close to peopl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micro levels fro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from the behavior of people requirement of administrative center should build adapt to the place of people space to mapping when the government open and close to people s image paper is problemoriented from history back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background access to a number of related theory of the field test data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north wer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e outer space in the climate suitability function suitability and local culture three aspects such as study analysis respectively from the flexible space layout the size of the moderate scale pleasant space function regional landscape features and square facilities humanization design puts forward administrative region outside space planning design principles of and suitability strategy the government xinyang in gansu province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argument the main strateg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articularity to universality summed up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outer space general research strategy hop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center exterior spac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suitability iii 目录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 vi 第一章 绪论 1 1 1 研究对象与背景 1 1 1 1 相关概念界定 1 1 1 2 研究范畴 2 1 1 3 课题研究背景 3 1 2 研究现状 4 1 2 1 课题研究现状 4 1 2 2 课题研究的问题 6 1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 1 3 1 研究的目的 6 1 3 2 研究的意义 6 1 4 研究方法与框架 7 1 4 1 研究方法 7 1 4 2 研究框架 8 第二章 行政中心的历史演变及影响因素 9 2 1 西方行政中心的功能演变 9 2 1 1 演变历程 9 2 1 2 影响西方行政中心演变的文化意识 12 2 2 我国行政中心的发展历史 13 2 2 1 发展历史 13 2 2 2 影响我国行政中心发展的传统文化 16 2 3 本章小结 17 第三章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18 3 1 调研概况 18 3 2 外部空间的相关要素分析 19 3 3 调研内容 19 3 3 1 泰安市政府 19 iv 3 3 2 东营市政府 21 3 3 3 西安市政府 23 3 3 4 西安浐灞生态商务行政中心 24 3 4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调查 25 3 5 外部空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3 5 1 生态因素应用欠缺 26 3 5 2 空间形态过于规整 27 3 5 3 空间尺度层次单一 28 3 5 4 功能需求考虑不足 29 3 5 5 地域特色体现较弱 29 3 6 本章小结 30 第四章 外部空间环境的适宜性分析 31 4 1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概述 31 4 1 1 功能定位 31 4 1 2 构成要素 31 4 2 北方气候特征下的城市外部空间 32 4 2 1 北方城市气候特征 32 4 2 2 城市气候与局部小气候 33 4 2 3 局部小气候与空间构成要素 34 4 3 行为特征与空间组合 37 4 3 1 外部空间的行为主体 37 4 3 2 行为主体的行为习性 38 4 3 3 外部空间的功能组合 40 4 3 4 外部空间的规模尺度 42 4 3 5 外部空间的交通组织 43 4 4 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域性设计 45 4 4 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45 4 4 2 地域文化的承载方法 45 4 4 3 地域文化的发展内涵 46 4 5 本章小结 48 第五章 北方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的适宜性的研究策略 50 5 1 行政中心的功能内涵与规划意向 50 v 5 2 气候适应性的解决策略 51 5 2 1 建筑组合 51 5 2 2 绿化 51 5 2 3 水体 52 5 2 4 铺装 53 5 2 5 休息设施 53 5 3 空间功能适宜性的规划方法 54 5 3 1 活化建筑组合 丰富空间形态 54 5 3 2 空间化整为零 讲究空间序列 55 5 3 3 交通分流 绿色停车 57 5 3 4 广场设施的人性化需求 58 5 4 地域文化适宜性的表达方式 59 5 4 1 空间布局的连接与缝合 59 5 4 2 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60 5 4 3 景观特征的地域化表达 60 5 4 4 地域化的时代性特征 61 5 5 工程案例 新阳镇政府规划设计 61 5 5 1 项目概况 61 5 5 2 目标与定位 61 5 5 3 新阳行政中心地块规划 62 5 6 本章小结 65 结论与展望 66 附录 68 参考文献 69 致谢 72 vi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 图 1 1 工作绩效衡量的四象限图 4 图 1 2 论文基本构架 8 图 2 1 克诺索斯宫复原图 9 图 2 2 图拉真广场模型 9 图 2 3 罗马卡比多广场 10 图 2 4 圣马可广场 10 图 2 5 凡尔赛宫 11 图 2 6 伦敦市政厅 11 图 2 7 河南内乡县衙空间序列组合图 13 图 2 8 河南内乡县衙模型 13 图 2 9 上海市政府大厦 14 图 2 10 陕西省政府大楼 14 图 2 11 机关大院模式示意图 15 图 2 12 张家港行政中心 16 图 3 1 泰安市政府 20 图 3 2 泰安市政府全景 20 图 3 3 东营市政府 22 图 3 4 东营市政府全景 22 图 3 5 东营新世纪门 22 图 3 6 西安市行政中心平面图 23 图 3 7 行政中心效果图 24 图 3 8 测试布点图 24 图 3 9 山东某行政广场 26 图 3 10 宝鸡市政府广场 27 图 3 11 河南商丘市政府大楼 27 图 3 12 某行政中心广场 28 图 3 13 泰安市政府 29 vii 图 3 14 内蒙古某新区政府 30 图 4 1 外部空间的围合形式 31 图 4 2 太阳辐射热传递图 34 图 4 3 温度与湿度关系图 34 图 4 4 不同铺装类型的温度变化趋势图 35 图 4 5 浐灞生态区商务行政中心 37 图 4 6 几何行为方式图解 38 图 4 7 广场周边界面与人的依托 39 图 4 8 天安门广场平面图 43 图 4 9 某行政中心交通流线图 44 图 4 10 聚落选址的自然风水之势 46 图 4 11 雪野旅游区行政中心 46 图 4 12 克拉克县行政中心 47 图 4 13 石嘴山市行政中心 48 图 5 1 行政中心的功能内涵 50 图 5 2 现代行政中心的概念构思 50 图 5 3 绿化配置示意图 51 图 5 4 座椅布置的依靠关系 53 图 5 5 主体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图 54 图 5 6 实体占领式布局 54 图 5 7 院落式空间布局 55 图 5 8 自由式空间布局 55 图 5 9 空间序列关系图 56 图 5 10 空间化整为零 56 图 5 11 复合化地下停车示意图 58 图 5 12 规划地块概况 61 图 5 13 功能板块图 62 图 5 14 自然景观生态格局 62 图 5 15 总平面图 63 图 5 16 适宜气候特点的空间布局 63 viii 图 5 17 功能结构图 63 图 5 18 建筑围合高宽比 64 图 5 19 办公楼效果图 64 图 5 20 空间序列图 65 图 5 21 交通流线图 65 表 1 1 我国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标准 2 表 3 2 不同行为目的人的行为特征 21 表 3 1 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行为特征及活动场所 21 表 3 3 外部空间环境中 不同植物搭配方式下的空气温度统计 25 表 3 4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满意度调查 26 表 4 1 外部空间环境局部小气候与空间各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34 表 4 2 人的行为习性对空间内部各要素需求 39 表 4 3 人行为模习性与空间实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41 表 4 4 办公建筑停车位的指标 车位 100 44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对象与背景 1 1 1 相关概念界定 1 城市行政中心 城市行政中心是各级政府所在地 是各级城市中党政机关集体行使其办公职能的场 所 我国对地方各级党委 政府驻地统称行政中心 一般是指党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在内的四大班子及所属的职能机构的所在地 现阶段的行政中心除作为行政权力的象征 以及办公职能以外 时代又赋予其更多地使命与职能 2 空间及外部空间 空间 芦原义信提到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 的 那空间具体是什么呢 老子解释的非常妙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牗 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当人们创造这个 无 这个 空间时 那么 有 这个材料是必须的 但是组成空间的这个实体只是一种手段 形成 的这个空间才是人们真正的目的 1 外部空间是相对建筑内部空间来讲的 如果说建筑内部空间是由地板 墙壁 天花 板组成的 那么外部空间就是由人创造的 有一定功能和意义而没有 天花板 的空间 也可以说 外部空间就是由比建筑要素少一个要素的空间类型 所以墙壁和地面就成为 研究外部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了 我们这里所讲的建筑外部空间不同于可以无限蔓延自然 空间 而是有目的 有意义能够满足人们意图的积极空间 3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 伴随行政中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地位增强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也逐渐成为城市空间 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中心外部空间 一般是指行政建筑所控制下的区域 反应 的是行政中心建筑群体之间或单栋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空间组合关系 即由建筑墙壁 与地面围合起来的建筑外部空间 论文研究的行政中心外部空间主要包括 行政单体建 筑外立面 行政广场的功能 尺度 生态 景观特色 其周边的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行 政中心作为整个城市空间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功能组合和空间表现对其所在的整个 城市空间特色的营造和人们的行为习惯的引导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4 行政中心区规模 1 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的设计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第一章 绪论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第三十条的规定 我国行政中心划分为以下三级 第 一级分为省 直辖市 自治区 第二级为自治县 自治州 县市 最后一级为乡 镇 民 族乡 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划必然有不同规模的行政中心 不同规模的行政中心有着不 同的人员编制及建筑规模 如表 1 1 所示 所以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可根据不同的管辖 范围 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经济状况 人口规模及文化特征 选择其行政中心的建筑规 模 造型风格及空间表达形式 如果行政中心的规划建设不考虑影响它的这些因素 行 政中心的盲目建设 照搬照抄 必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集散功能的丧失或是地方特 色的缺失等问题 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行政中心更应该考虑影响自身建设的因素 在 建筑规模 空间形态 功能组合及文化特色方面细细思量 在不同规模的行政中心建设中 其外部空间尺度及建筑规模是体现行政中心规模级 别的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 级别越高的行政中心其经济条件较为优越 在建设中更容易 出现富有时尚现代感的设计 越有实力进行外部空间各个要素的展现 但是 现代行政 中心受 权利美学 的影响 建筑规模 空间尺度呈现出一种愈大愈好的态势 过犹而 不及 现代的行政中心完全脱离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度 所以政府在倡导开放亲民的同 时 更应该体现人本主义 寻求宜人的空间尺度 创造特色城市公共空间 5 行政广场 行政广场是行政建筑的附属产物 也是城市广场的主要类型之一 一般是指指行政 建筑前面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大多由建筑物 道路和绿化带围合而成 是行政中心 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社会就有了行政广场的雏形 它位于整个氏族的中心 依托氏族居民用来议事的大房子而存在 原始人就在这里举行氏族会议 供奉祭祀 节日庆祝 宗教仪式等活动 现在的市政广场也是市政府与市民进行对话和组织居民集 会活动的场所 有着很强的城市标志作用 行政广场是居民参与政事和管理城市的象征 所以行政中心除了具有威严庄重的气氛外 还应该呈现一种开放和亲民的姿态 1 1 2 研究范畴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行政中心的外部空间 研究范围有两个层面的界定 北方 这 表表 1 1 我国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标准我国行政办公建筑建设标准 建筑级别 人员编制 人 人均使用面积 m 人 总使用面积系 数 一级办公楼 为部 省级机关办公楼 6500 7500 13 15 60 二级办公楼 为地 市级 2100 11 12 60 三级办公楼 为县 市级 700 9 10 65 资料来源 建筑设计资料集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一范围界定了研究对象的区域特征 北方 在自然地理上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北 大兴 安岭 乌鞘岭以东的地区 东至渤海和黄海 其中包括的省份有东北三省 黄河中下游 的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 内蒙古 江苏 安徽北部共涵盖 14 个省 市 中小型 这是对行政中心规模的限定 本文研究对象为按行政中心划划分的第二 三级别的行政中心 包括县 市 乡 镇等行政中心 不同规模的行政中心其建筑规模 群体组合特征及外部空间的尺度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主要研究适宜中小型规模行政中 心的外部空间特征 1 1 3 课题研究背景 从古至今 行政中心的建筑一直是人类建筑史上延续最久的类型之一 也是最为重 要的建筑类型之一 行政中心作为政治权力机构与建筑的结合体 时代赋予其不同于普 通建筑的政治意义 同时它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这就使其备受关注 随着城镇 化进程的加快 行政中心建设作为城市扩张 带动新区发展这一动力再次被提上日程 部分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带动效应 所以行政中心不单只是传统行政办公的场所 更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新的城市化浪潮 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 上海的浦东新区 深圳 厦门等大城市 到江阴 嘉兴等中小城市 以及部分县级政府 的行政中心建设都经历了一个持续的高潮 从前一阶段的建设实践看 一些大中城市行 政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 行政中心也在建筑形态 空间尺度以及组合模式等方面 都有着不同的诠释 形成多元化的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 由于城市化在人类进程中将 会持续很长时间 行政中心建设在这城市化浪潮中还将继续下去 在建成或即将建设的 行政中心的规划建设中必然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就是借鉴前一阶段行政中心建设 的实践经验 归纳总结出现代城市行政中心的新角色 新内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行政权力不再体现为对空间的扩张 而将 更多地表现在对社会公共关系信息进行强大的收集与协调处理能力上 由此行政中心功 能的重心也不再停留在行政办公功能中 而更多地植入复合的公共活动并加以整合 这 将极大提高市民中心公共空间的吸引力 尤其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民中心 应运而 生 民主 开放 的呼声日高 这正是行政中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民主特征表达 第一章 绪论 4 随着全国各城市的行政中心如雨后春笋 似的纷纷建设而成 成果丰硕 所以行政中 心的建设也成为地方政府 政治晋升锦标赛 提高工作绩效的一种手段 图 1 1 是某地方 政府构建的 公共部门工作绩效 坐标图 2 所以使得行政中心在建设中出现了许多 差强人意的地方 行政建筑千篇一律 照搬 照抄 市政广场尺度超常 缺少人情味 过 分注重平面几何构图 景观效果单一 功能 复合程度不高 利用率低等问题屡屡出现 城市需要庄严肃穆的行政建筑形象 但也不 可忽视地方特色及外部空间的品质 所以行 政中心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成为一个具有现 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1 2 研究现状 1 2 1 课题研究现状 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行政中心也先后经历了古希腊 古罗马的起 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民主意识的觉醒 君权至上的炫耀以及资本主义的成熟几个 阶段 这些都成为近现代行政建筑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行政中心也 呈现出多元发展特征 对它的研究也是多层次的 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行政建筑的某 一特定问题 并没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尤其是缺乏针对中小型行政中心的研究和 总结 在实际建设方面大城市的行政中心建设已经步入正规 中小城市的行政中心建设 刚刚开始建设高潮 所以现在的研究方向应该转向这些中小型行政中心的建设与研究 上 目前我国各大学者或高校学生对行政中心的功能与空间的研究也缺乏对我国那南北 方文化差异 气候差异性等因素的考虑 我国的行政中心研究起步较晚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行政中心逐渐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重点 各大高校及设计院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 究 针对行政建筑的理论书籍主要有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由 美 柯蒂斯 w 芬特雷 2 彭坤焘 行政中心建设的政府行为分析 j 理想空间 图图 1 1 工作绩效衡量的四象限图工作绩效衡量的四象限图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斯所著的 市政建筑 书中记载了大量市政建筑实例 介绍了现代西方新型行政建筑 的类型及特点 另外 各种期刊杂志上也纷纷刊登了许多有关行政建筑的研究讨论 关 肇邺先生的 市政厅与市政广场 世界建筑 1994 年第 3 期 系统介绍了西方市政厅 的功能 布局及历史沿革 列举了大量西方市政厅的实例与国内的行政建筑进行比较 张洛先 徐永利的文章 中国现代城市行政中心建筑的演变 时代建筑 2004 从文化 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我国行政中心建筑类型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和西方传统市政厅 的发展特征及类型 吴博 栗德祥的文章 权力象征 行政中心 华中建筑 2004 3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院 轴 台等建筑组合形式在现代行政建筑应用中的不合理性 与 服务 亲民 平等 等当代先进理念相背离究 作者其根源并阐述了现代行政 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 行政中心的研究也成为全国各大院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研 究所关注的焦点 如湖南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我国现代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研究 通过大量实例论证的方法归纳总结现在行政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从社会发展 制度 完善 机制创新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年城市规划 硕士论文 西安城市行政中心迁移的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 市政府的北迁对西安未来发展的影响 以西安行政中心选址为对象 采用定性 定量的 评价方法对其利弊进行分析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年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中小型行政中 心空间设计研究 作者从行政中心发展历史进程的角度发现现代行政中心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中小型行政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年硕士论文 现代行 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新城行政中心为例 作者强调行政中心外部 空间的设计应该从人的行为习惯出发 又指出 行政中心是整个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 分 应注重行政中心与整个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 重庆大学 2010 年硕士论文 城市中 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 作者以深圳市民中心为例 以全球下的生态危机为背景 将生态理论引入到行政中心区的建设中 并初步提出了适宜于南方的生态设计研究方 法 以上在课题研究现状里提及的关于行政中心的理论和研究 主要集中在行政建筑自 身的历史演义过程 发展特点 建筑形式 空间布局以及行政中心外迁的意义与选址等 方面 忽略了行政建筑也是作为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元素 只讲求本身的特殊 性而忽略了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性 另外 城市化发展到现阶段 人们对行政类建筑提出 了新的要求 即公平 开放 高效 亲民 便民的政府形象和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人本精神的空间场所 丰富空间功能为市民提供 第一章 绪论 6 更大的方便和更好的服务 1 2 2 课题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在行政中心新的功能定位的前提下 研究行政中心的外 部空间与功能 通过外部空间各个要素对气候适宜性 空间与功能的适宜性及地域文化 的表达等方面 本文的研究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宏观层面上 从城市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演变 在政府新时代 新形象的影响下对行政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开放与亲民的设计要求 微观 层面 从人文要素的影响下 从人的行为需求出发 行政中心应该营造一种适应人们活 动的空间场所 来映射当时政府开放 亲民的形象 1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3 1 研究的目的 论文从历史沿革的追溯到新时代背景下的需求发现现代行政中心外部空间存在的 种种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主要针对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的外部空间进行地域适宜性研 究 分别从气候适宜性 功能适宜性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等三个方面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 总结分析问题 最后实力论证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出北方中小城市外部空间的一般性研 究策略 1 3 2 研究的意义 1 研究之于人的意义 人们为了共同生活而来到城市 为获得良好的生活而留居这个城市 亚里士多 德 3 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几十年前中国的政府大院的形象几乎都是如此 有高高的 围墙 门口设有看门的岗哨 出入必需要通行证 那是行政建筑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权 力的表征 是高高在上而难以接近的地方 老百姓的头脑中也没有行政广场这一概念 如今 在 开放亲民 平等对话 服务型政府 等积极政府形象的指引下 为了拉 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 政府终于从高墙深院中解放了出来 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 前 行政广场也应用而生 后来有些城市则称其为市民广场 市民终于可以直面政府大 3 王霞 地方行政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行政广场中的 空间情节 d 西安 西安科 技大学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楼 同时也作为使用者接触和体验行政广场的氛围 从以前的封闭到现在的开放 这固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近几年来人们对这种 开 放 的体验提出了质疑 雄伟的外立面 尺度失衡的广场 漂亮的平面构图 豪华的喷 泉 华丽的铺地 昂贵的草坪 璀璨的灯光 这美好的一切却总要面对无人问津的尴尬 这样的场所似乎并不能给市民带来 良好的生活 所以这些行政广场利用率低 缺少 了人这一空间的使用者 任何场所因为少了人的存在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从行政广场的适宜性着手研究 了解人之所需 从气候 功能 地域特色等方面研 究行政广场的适宜性 打造符合居民根本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 2 研究之于城市的意义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 那么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样的文化 伊利 尔 沙里宁 4 从调研中了解到行政建筑之所以被人们所关注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对于城市尤 其是小城市来说 行政建筑常常被当作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 那 么与之关联的行政广场自然也就成为市民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成为展示城市特 色和演绎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有必要对行政中心及其外部空间进行有目的的探 讨 现在 我国的城市化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行政中心也以形形色色的姿态出现在人 们面前 但是现在的行政广场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行政广场也是尺度大的惊人 利 用率极低 行政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 其空间质量也对整个城市风貌产生巨 大的影响 它不仅要通过各种设计要素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而且要作为重要集散场所更 是提升城市活力的动力 我们要通过对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 进一步分析如何 创造出具有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形态 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空间环境进行有效缝合 重建城市空间和秩序 使行政中心外部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特色空间 1 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 4 1 研究方法 1 逻辑推演法 行政中心的外部空间是随行政中心的产生 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所以研究外 部空间的第一步 就是寻求行政中心的根源 从其历史演变的特征进行逻辑推演 从中 4 景观中国 中国城市色彩之路 j 第一章 绪论 8 得出行政中心及其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研究方法归纳为逻辑推演法 2 对比分析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行政中心外部空间 北方 及 中小型 是研究范围与规模界 定 所以要从南北方之间的差异性 大 中 小规模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 得出适宜 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的特征 3 案例分析法 笔者通过对现有行政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从而发现当前行 政中心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在通过大量的专项理论分析和优秀案例借鉴进行归纳 演 绎和总结 最后得出适宜北方中小型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的解决策略 1 4 2 研究框架 文章的研究思路为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策略 具体写作构 架如图 1 2 所示 空间 尺度 层次 单一 功能 需求 考虑 不足 生态 因素 应用 欠缺 空间 形态 过于 规整 地域 特色 体现 较弱 调研概况 绪论 理论分析 解决策略 提 出 问 题 结论 气候空间功能文化特色 绿 化 休 息 设 施 空 间 划 分 交 通 分 流 空 间 布 局 景 观 特 征 时 代 性 建 筑 组 合 历史发展 丏题分析案例借鉴 气候特征 空间与功能 地域文化 分 析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广 场 设 施 水 体 铺 装 建 筑 组 合 图图 1 2 论文基本构架论文基本构架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二章 行政中心的历史演变及影响因素 2 1 西方行政中心的功能演变 2 1 1 演变历程 1 十九世纪末以前 西方行政建筑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 当时氏族社会正在向阶级社会转变 元老院代替了氏族社会的议事院 出现了第一批行政建筑 宫殿 代表有克诺索斯宫 见图 2 1 宫殿中有一个独立的内院把不同 性质的建筑空间 如宗教 政治 行政 生活 起居等 组织起来 宫殿周围有外廊 增加了 建筑的层次关系 主体建筑又通过高台阶来突 显宫殿的宏伟气势 与宫殿相邻有公共广场 这则被认为是最初的行政广场 到 bc6 世纪 人们的自由民主意识逐渐增强 人们进行频繁 活动的市场成为城市的中心 人们便在这里举 行庆典仪式 颁布法令 使之成为最初形式城 市广场 第一批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建筑也出现在这里 其中包括市政厅 议政厅和城 市广场 希腊时期 受当时社会形态的影响 一些政治活动和平民生活都相互影响 紧 密结合的 所以就形成一种早期的平民参政 自由 民主 开放的行政空间 这期间 行政建筑多与广场结合 尺度适中 布局自由 民主氛围浓郁 基本奠定了整个西方行政建筑 的空间形态 罗马时期 从共和到帝制 行政中心外部 空间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古罗马早期 市 政广场仍延续着古希腊的传统 是市民集会 交易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到了古罗马后期 统 治者的权力不断被神化 为了歌颂对君主的崇 拜 行政中心广场日趋封闭和压抑 空间结构 逐步走向轴线对称 布局严谨 巨大的尺度 2 1 克诺索斯宫复原图克诺索斯宫复原图 资料来源 hk 图图 2 2 图拉真广场模型图拉真广场模型 资料来源 hk 第二章 行政中心的历史演变 10 多层次空间布局 以此来强化帝王威权特征 建筑尺度也不再适宜人们日常的生活尺度 而是竭尽全力营造纪念性的空间气氛 图拉真广场 见图 2 2 则作为罗马最宏大的广场 它将皇帝崇拜演绎到了一个高潮 但是这其中所出现的空间组合 轴线序列 纪念碑 柱廊等元素成为已后西方城市广场构成的重要因子 中世纪时期 是指从 ad 4 世纪到 14 15 世纪 是古代欧洲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 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吸收了波斯 两河流域 及其他东方国家的民族文化 建筑类型上以 宗教建筑为主 各种规模形制的教堂 成为 当时封建主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重要场所 宗教也在社会管理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政 治与宗教逐渐融为一体 一直到了 10 世纪 城市经济开始恢复 市民意识也逐渐觉醒 一些觉醒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商会 和 宗教 封建作斗争 有些城市还成立了共和 国 这时候政治和宗教也开始分离 城市实 现了自治 行政功能也逐渐完备和独立 不 仅具有行政 司法 贸易等实用功能还成为 君权与神权相对立的世俗文化和对抗封建 领主的象征 这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政 厅 与教堂一样成为重要的城市建筑 市政 厅前广场也成为公众活动最活跃的地方 文艺复兴时期 崇尚古典和自然美 建筑创作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空间组合方法和艺 术手法的表达 建筑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建筑空间的创作中考虑到人的真 实体验 并把人的行为尺度作为建筑空间创作的基础 在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上也运用 宜人的尺度 和谐的比例进行细节上的处理 同时人的视觉体验也被广泛关注 在这样 严重复古的时代 视觉透视 这种新元素也被引入到城市空间的设计中 应用比较好 的广场实例有罗马卡比多广场和圣马可广场 见图 2 3 2 4 图图 2 1 罗马卡比多广场罗马卡比多广场 图图 2 2 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 资料来源 hk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绝对君权时期 17 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进入绝对君权时期 城市的自治权被取 消 王权随之加强 建筑形式上崇尚有秩序有组织的古典主义 这时的行政中心也突出 表现王权的集中 巴黎的凡尔赛宫 见图 2 5 就是这一时期法国绝对君权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建筑形式 都有表现为严格的轴线关系 平面几何构图和主从有序 的关系 人文意识淡薄 整个行政中心规模较大 功能上主要承担官员的办公 起居和 举行外事活动 完全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式因为吸取了当地建筑的 传统元素 后来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纪念性建筑 2 近现代时期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 市政厅成为象征公众权利的建筑 其实用功能也越来 越复杂 建筑体量也开始增大 通过厚重的基座 对称式的布局来塑造市政厅的纪念性 和庄严感 这一时期市政广场虽在空间上与市政厅保持联系 但是其功能多趋向生活性 市政广场注重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如图书馆等 为市民多元化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活动 场所 市政厅作为政府机构与市政广场的功 能界限清晰有别 但在某种程度上市政厅成 为城市整体风貌的代表 在城市空间中的主 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3 当代时期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 国家对民主政治也有了新的诠释 表现在行 政中心规划上就是 市政厅开始强调社会公 平和公民权利实现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又 图图 2 3 凡尔赛宫凡尔赛宫 资料来源 hk 图图 2 4 伦敦市政厅伦敦市政厅 资料来源 hk 第二章 行政中心的历史演变 12 一次回归 市政厅和市政广场结合布置 市政广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广场 市民可 以在广场上任意驻足和休憩 市政广场成为真正的市民活动 集会的场所 市政厅和市 民广场设置过渡空间 打破以前建筑与广场生硬的布局关系 人们甚至可以进入到市政 厅内部看到议会工作时的情形 真正意义上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这一时期成功的 案例是英国的伦敦市政厅 见图 2 6 现已成为伦敦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2 1 2 影响西方行政中心演变的文化意识 纵观向西方国家行政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民主和开放的程度上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 趋势 从最初的公共性 开放性到体现君权的庄严和纪念性 最后又回归到开放性和公 共性 这种变化趋势和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 政权更替和人的性格取向 精神信仰是分 不开的 归结起来受地理环境 哲学基础和宗教意识三方面的影响 1 地理环境 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看作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建筑模式和建筑格 局深深地影响了西欧乃至世界各国几千年的建筑发展 古希腊处于地中海地区 冬季多 雨 夏季干燥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岛屿上 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方式不同 加上连 年战乱 人们生活极不稳定 因此 具有 天人相分 与自然抗争的文化特征 并在建 筑领域多有表现 2 西方规划设计的思想体系 对其形成影响最深的是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哲学 西方科学家习惯从分析的角度和个 体的关系来研究现实 而西方的自然科学是以拆零为技巧 注重个体的量化研究 在建 筑或园林规划市 他们善于运用几何构图和视觉透视 美的东西都是几何的 都有严格 的比例关系 数理哲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西方的建筑 园林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最 重要的例子就是绝对君权时期的巴黎凡尔赛宫 3 宗教意识 古希腊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 自然是一切规则和秩序的源泉 因此 也就是人 们敬畏自然 礼拜自然 期望与自然和谐的这种精神 成就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前期的民 主自由开放 到中世纪 神学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 宗教随之产生 开始统治人们 的精神和意识 教堂应运而生 承载着人们对未来 对自然的期许 成了人与神灵的交 流场所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开始关注人性 反对神灵 追求人性与理性的自由 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开始朝着自由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2 2 我国行政中心的发展历史 2 2 1 发展历史 1 封建时期的衙署 敷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图之滨 莫 非王臣 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封建社会权利 的高度集中与神化 在中国古代行政中心就 可以看作这种权利的化身 中小型的行政中 心在古代就表现为地方管理机构 衙署 地方衙署自汉代以来就大多建在附属于大 城的小城内 衙署的建筑多成集中式布置 院落式布局 主次有序 受当时封建礼制思 想的影响 无民主意识可言 衙署大多位于 城市的核心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 是最为机 要统治核心 就平面布局来看 衙署属于庭院式空间 布局 与同时期的宫殿 寺庙 宅第相似 建筑规模视其等第而定 布局基本一致 只 是规模大小 房屋名称有所不同 至今为止 保存最好的古代县衙实例就是河南内乡县 衙 其功能布局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点 1 坐北朝南 居中对称 前堂后室 或 前衙后邸 尊卑有序 随着空间的开合 逐渐营造出冷峻威严的气氛 以烘托地方 政府的等级性和权威性 主体建筑均位于 南北主轴线上 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 宣 化坊 大门 仪门 主体建筑正厅 堂 并配以相应的厢房 大堂 二堂是长官及 所属人员办公行使权力的治事之所 二堂 之后为内宅 是长官起居及人家居住的地 方 六房均在大堂前两侧 左文右武 各 后花园 三堂 内宅门 夫子院 二堂 大堂 甬 道 吏 户 礼兵 刑 工 仪门 百 米 甬 道 大门 宣化坊 照壁 监狱 衙神庙 图图 2 5 河河南内乡县衙空间序列组合图南内乡县衙空间序列组合图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图图 2 6 河南内乡县衙模型河南内乡县衙模型 资料来源 hk 第二章 行政中心的历史演变 14 三房 这也表明了儒家文化中重文轻武 重道轻器的观念 可见 封建社会的衙署 除 了是当地长官处理当地政务及官司的地方 它还包括了类似现在的警察局 法院 监狱 官员居住的宅舍等多种功能 2 以院落 庭院组织空间 整个建筑群通过建筑 围墙及围廊组成院落空间 院落的四角没有房间只有连廊 中心的庭院空间就成为建筑群的 气眼 形成积极的开敞空间 像宫殿建筑一样 院 落中主体建筑布置在主轴线上 成为空间围合的核心 大小不同 功能各异 各院落之 间相互联系 相互嵌套 自成体系 形成对比强烈 开阖有致 层次丰富 互为对景的 连续空间 3 建筑等级严格划分 在建筑总体布局中 各主 次要建筑在建筑形制 建筑尺度 屋顶样式 装饰色彩 等方面均有明确区分 通过强调建筑之间的等级关系 来强化各个空间功能上的起承转 合 营造出富有变化的空间秩序 引导或暗示人们在不同空间的各种活动 2 近现代时期的政府办公楼 辛亥革命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进 入了民国时期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大动 荡大转变的时期 但在民国初期 经济有了 短暂的快速发展 这就使城市建设有了一定 的物质基础 中国城市建设出现了中西交汇 和新旧交替的过程 民国时期行政中心的发 展可以概括为继承延续阶段和早期创新阶 段 继承延续阶段 虽然民国时期的共和制 度 受西方仪式影响 但在城市建设仍然延 续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政府办公建筑也没有 完全脱离封建衙署形式 民国初期 政府强 调 训政 的必要过渡 行政办公沿用原有 建筑 并没有出现新的城市格局和城市公共空间 即使是新建政府建筑也不可避免的延 续传统建筑风格和院落组织关系 但是当时政府建筑的功能空间已经发生变化 例如居 住从行政办公中脱离出来 这些变化已然与传统的空间布局发生了一些抵触 图图 2 7 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市政府大厦 资料来源 hk 图图 2 8 陕西省政府大楼陕西省政府大楼 资料来源 hk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早期创新阶段 由于西方共和制度的引进 中国也逐渐建立起新的现代行政制度 受西方市政厅的影响 中国行政建筑在功能和空间组织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始出现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办公楼和院落空间为基本特色的行政建筑 20 年代以后 出现了 一批以 中国固有之形式 为设计总宗旨的政府大楼 这种形式肯定了部分传统建筑特 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