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 热力发动机即是将燃料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动力装置 内燃机 可燃混合气在机器内部燃烧而产生热能 然后再转为机械能 燃料在机器外部的锅炉内燃烧 将锅内的水加热 使之变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然后送至机器内部 使所含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内燃机的优点 热效率高 体积小 重量轻 广泛应用 但由于使用的是石油燃料 因而污染较大 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当部分来至内燃机所排出的废气 热力发动机 外燃机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活塞式内燃机分类 一个工作循环 在气缸中完成一次热功转换所进行的一系列连续过程 单缸 立式 卧式 发动机多缸 直列 型 型或对置式 发动机 按气缸数及排列方式分 型或对置式 多缸 直列 型 型或对置式 发动机 L型发动机 又称 直列 LineEngine 发动机 是指汽缸是按直线排列的 它所有的汽缸均按同一角度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 直列 一般用L代表 后面加上汽缸数就是发动机代号 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 L4 L5 L6型发动机 优点 稳定 成本低 结构简单 运转平衡性好 体积小稳定性高 低速扭矩特性好 燃料消耗少 尺寸紧凑 应用比较广泛 缺点 当排气量和汽缸数增加时 发动机的长度将大大增加 直列4缸发动机 一般广泛运用于2 2升排量以下的发动机中 直列6缸发动机 目前的佼佼者就是著名的BMW BMW直列6缸发动机凝聚了当今量产发动机的顶尖技术 堪称直列6缸的巅峰之作 V型发动机 是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 把相邻汽缸以一定的夹角布置在一起 使两组汽缸形成两个有一个夹角的平面 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 故称V型发动机 V型发动机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小 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 尤其是现代汽车比较重视空气动力学 要求汽车的迎风面越小越好 也就是要求发动机盖越低越好 常见的V型发动机有V6 V8 V10 V12 还有V3 V5以及V16 不要跟有些直列发动机代表气门数搞浑了 顾名思义 V代表发动机气缸成V型排列 一般是90度 这样可以抵消运转时的震动 更加稳定 也有75度和72度的 雷诺赛车甚至用了超过90度的广角V10引擎 优点 运转稳定 针对V6 V8 V12 节省空间 缺点 结构比较复杂 不利于保养和维修 并且造价较高 同时 V3 V5包括V10都由于其结构或排量的原因 并不非常稳定 尤其是作为F1发动机的V103L引擎 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用于保证其稳定性 H型发动机 又称水平对置发动机 这也是V型发动机的一种 只不过V的夹角变成了180度了 一般为4缸或6缸 优点 低重心 产生的横向震动容易被支架吸收 有效将全车较重的发动机重心降低 更容易达到整体平衡 低振动 活塞运动的平衡良好 180度左右抵消 相比直列式 在曲轴方面所需的平衡配重因素减少 有助转速提升 它能保持650转的低转速 并保证发动机平稳的工作 同样相比其它发动机行式油耗最低 缺点 造价高 发动机太宽 目前世界上只有 保时捷 和 斯巴鲁 两家汽车制造商生产水平对置发动机 W型发动机 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 简单说就是两个V型发动机相加 再组成一个V型发动机 也就是 V V W V W型与V型发动机相比可以将发动机做得更短一些 曲轴也可短些 这样就能节省发动机所占的空间 同时重量也可轻些 但它的宽度更大 使得发动机室更满 优点 结构更紧凑 可以容纳更多的汽缸数 有更大的排量 缺点是 结构太复杂了 运转平衡性也不好 由于专利的原因 这种发动机只在大众和奥迪等少量车上可以见到 在欧版大众高尔夫 欧版大众帕萨特以及奥迪A8上 分别装备着W6 W8和W12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最早是德国科学家汪克尔发明的 所以又叫汪克尔发动机 其实转子发动机的效率并不高 只是升功率高 转子发动机全称为三角活塞转子发动机 它是一种特殊的活塞式发动机 转子活塞为一个凸弧边三角形 当转子在近似椭圆的外旋轮线缸体内旋转时 弧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缸壁保持接触 从而使转子弧面同缸壁之间形成三个相互分隔的工作室 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大小随转子的转动而周期性变化 转子每旋转一周 各个工作室都能完成一次四个冲程的过程 这四个冲程同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四个冲程相对应 从而形成完整的工作循环 缺点 是费油 污染环境 还有机器的寿命比较短 目前只有 马自达 在应用这项技术 水冷和风冷的不同 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 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 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 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 工作可靠 冷却效果好 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按是否装增压装置分 增压发动机 非增压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 内燃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 非增压 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 增压式 发动机 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 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 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 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 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 使之增压进入汽缸 当发动机转速增快 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 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 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 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 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按每缸气门数分 二气门发动机 多气门发动机 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Vh Vh D 4 103 S L D 气缸直径 cm S 活塞冲程 cm 4 气缸排量 气缸工作容积 5 发动机排量 VL Vh 气缸数 活塞在上止点位置 活塞在下止点位置 6 燃烧室容积 当活塞在上止点时 活塞上方与缸盖围成的容积Vc 7 气缸总容积 Va Vc Vh 8 压缩比 第四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 气缸总容积 1 上止点 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最远处 2 下止点 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最近处 3 活塞冲程 上 下止点间的距离S 二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发火方式 三 四冲程 汽油机 柴油机 的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 柴油机 新鲜空气 汽油机 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活塞被曲轴带动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此时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下被吸入气缸 终了压力 汽 0 75 0 90温度 100 130 C 个大气压 柴 0 80 0 9560 80 C由于进气有阻力 进气终了的压力略小于大气压力 由于上一循环留在气缸中的高温残余废气与新鲜气体混合 所以进气终了气体温度 进开 排关 V P 气缸内产生真空度 新鲜空气 柴油机 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 汽油机 进入气缸的是 2 压缩行程 为使混合气体能迅速燃烧 产生较大的压力 使发动机发出较大的功率 必须在燃烧前对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 使之V T 汽 压缩接近终了 可燃混合气体由火花塞活塞由下上电极发出的电火花点燃 柴 压缩接近终了 由喷油泵把柴油提高至上百个大气压以上使之雾化 再送至喷油器 由喷油器把雾状柴油喷入气缸 使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 达自然温度时 便自行发燃烧 压缩比 Va Vc 1 Vh Vc是发动机重要的结构参数 越大 压缩终了的P T越高 燃烧越快 膨胀作功愈充分 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性 经济性提高 但 过高 对汽油机来说 会引起T过高而造成两种不正常燃烧即 进关 排关 V P T 终了P T 汽 6 12 300 400 C 柴 35 45 500 700 C 爆燃 由于 过大P T过高 远离火焰中心的可燃混合气在火焰尚未到达就自行发火燃烧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爆燃时 火焰以1500 2000m s的速度向外传播 P T极剧增加 形成压力波 撞击燃烧室壁 发出尖锐的敲缸声 同时 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 气门 火花塞等部件被燃坏 表面点火 由于 过大P T过高 在电火花之前可燃混合气就被燃烧室炽热的表面点燃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 表面点火发生时 伴有沉闷的敲缸声 产生的高压使发动机负荷 寿命 现代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 6 9 个别轿车可达9 11 柴油机靠压缩自燃 所以压缩比设计等较高 16 22 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但高的压缩比带来高的压缩压力 燃烧压力 使柴油机各部件要承受高的机械负荷 因而需要增加强度及刚度 故柴油机的尺寸 重量指标不如汽油机 进关曲轴强制 排关旋转作功 3 作功行程 压缩终了 气缸容积很小 迅速燃烧的混合气使缸内P T急剧升高 最高压力 汽 30 50温度 1900 2500 C 柴 60 901700 2200 C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由上下热能机械能4 排气行程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变成废气 为了进行下一循环 必须把废气排气过程 活塞由下上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气缸 进关 排开 终了压力 汽 3 5温度 1000 1300 C 终了压力 汽 1 05 1 25温度 600 900 C 柴 1 05 1 25500 700 C 柴 2 4800 1000 C 四冲程发动机经过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此期间 活塞在上 下止点间往复移动了四个行程 曲轴旋转了两周 进气终了P 汽 0 75 0 90 个大气压 柴 0 80 0 95 压缩终了P 汽 6 12 柴 35 45 燃烧时的最高P 汽 30 50 柴 60 90 作功终了P 汽 3 5 柴 2 4 排气终了P 汽 1 05 1 25 柴 1 05 1 25 5 示功图 表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 其P V的变化情况 曲线包围的面积即为发动机的指示功 汽 1 05 1 25 柴 1 05 1 25 压缩终了P 四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比较 一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 压缩 燃烧作功 排气四个行程 只不过这些行程的完成仅需活塞在两个行程内 即曲轴旋转一周完成 2 工作原理 活塞上行 三孔均闭 压缩上一循环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 活塞上方曲轴箱V P 产生真空度 上行2 3行程 孔1开启 可燃混合气吸入曲轴箱接近上止点 由火花塞发火点燃 a b c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 孔1逐渐关闭 曲轴箱内气体被预压 接近下止点 孔2开启 废气排出 接着孔3开启 新鲜混合气自孔3流入气缸 并驱除废气 d V P 二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 结构 有一排气门 有一进气孔 活塞顶部为凹顶 2 工作过程 进孔开 排门开 上行1 3行程 进孔关 排门关 活塞由下上 空气进入 废气排出 上行接近上止点 由喷油器喷入高压雾状柴油与高压空气迅速混合 发火自燃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至2 3行程 排气门开 废气排出 接着 进气孔开 进行换气 活塞上行 换气 压缩下行 作功 换气 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比较 其主要优点 缺点如下 优点 1 曲轴每转一周就有一个作功行程 因此 当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和转速与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时 在理论上它的功率应等于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 2 由于发生作功过程的频率较高 故二冲程发动机的运转比较平稳 3 由于没有专门的换气机构 所以其结构较简单 质量也比较小 4 由于附属机构少 所以受磨损和经常需要修理的运动部件数量也比较少 缺点 1 不易将气缸内的废气排除干净 而且在换气时减少了有效工作行程 因此 在同样的工作容积和曲轴转速下 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并不等于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 只等于1 5 1 6倍 2 在换气时有一部分新鲜可燃混合气随废气排出 因此 二冲程发动机不如四冲程发动机经济 第四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曲柄连杆机构 进行热功转换 配气机构 控制进 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及延续时间 汽油机 柴油机 点火系 汽油机独有 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 点火系即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 冷却系 降低气缸及高温部件的高温 使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润滑系 减少相对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 减轻磨损 起动系 用外力转动发动机曲轴以达到燃烧作功所需的条件 三 发动机的运转性能指标 1 排气品质 有害气体成分的限制标准 P41美日欧韩 74 80dB A 中国 82 89dB A 3 起动性能 标准 汽油机在 10 C 柴油机在 5 C以下气温条件下 接通起动机15s内发动机要能自行运转 1 定义 指发动机的Pe Te be随曲轴转速的变化规律 这个特性可通过发动机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而求 四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2 噪声 车外噪声标准 试验方法 保持一定的节气门开度 变更发动机的转速 经测定 计算得到一系列相应Pe Te be值 然后以转速横坐标 Pe Te be为纵坐标 按比例绘制它们的变化规律 即得发动机在这一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 如图 外特性 节气门全开时所测得到的速度特性 代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最高性能 部分速度特性 节气门部分开度所测得的速度特性 五 发动机的工作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棘皮类繁育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钻孔机司机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耐蚀喷涂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水供应输排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眼镜验光师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丁腈橡胶装置操作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锅炉大件热处理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护士职业倦怠识别与疏导方案
- 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 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十篇
- 2025春新思想专题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隧道防止坍塌培训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中考考试语文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
- 双轨吊搭设方案
- 围手术期病人的疼痛护理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艾青的诗歌《火把》赏析
- 口腔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
- 《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职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全套教学课件
- 公路汛期安全培训
- mdt护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