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GPP TR 25 106 V5 3 0 2002 12 技术标准 3GPP 无线接入网络技术规范 无线接入网络技术规范 UTRA 直放站无线发射和接收直放站无线发射和接收 第五版 第五版 翻译 审核 前言 3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定义 符号和缩写 4 3 1 定义 4 3 2 符号 4 3 3 缩写 4 4 总则 4 4 1 最低标准和测试标准的关系 5 4 2 地域标准 5 5 频段和信道分配 6 5 1 工作频段 6 5 2 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 6 5 3 信道分配 7 5 3 1 信道间隔 7 5 3 2 信道步跳 7 5 3 3 信道个数 7 6 输出功率 7 6 1 最大输出功率 7 6 1 1 最低标准 8 7 频率稳定度 8 7 1 最低标准 8 8 带外增益 9 8 1 最低标准 9 9 无用的发射 9 9 1 带外发射 9 9 1 1 频谱发射模板 10 9 2 杂散发射 12 9 2 1 总体要求 12 9 2 1 1 最低标准 A 类 13 9 2 1 2 最低标准 B 类 13 9 2 2 与UTRA FDD基站同址放置 15 9 2 2 1 最小要求 16 9 2 3 兼容GSM900系统 16 9 2 3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16 9 2 3 1 1 最低标准 16 9 2 3 2 与 GSM900 基站同址放置 16 9 2 3 2 1 最低标准 17 9 2 4 兼容DCS1800系统 17 9 2 4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17 9 2 4 1 1 最低标准 17 9 2 4 2 与 DCS1800 基站同址放置 17 9 2 4 2 1 最低标准 17 9 2 5 兼容PHS系统 18 9 2 5 1 最低标准 18 9 2 6 兼容UTRA TDD系统 18 9 2 6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18 9 2 6 1 1 最低标准 18 9 2 6 2 与 UTRA TDD 基站同址放置 18 9 2 6 2 1 最低标准 18 10 调制精度 19 10 1 EVM 矢量幅度误差 19 10 1 1 最低标准 19 10 2 峰值码域误差 19 10 2 1 最低标准 19 11 输入交调 20 11 1 总体要求 20 11 1 1 最低标准 20 11 2 与 GSM900 和 或 DCS1800 系统同址放置 20 11 2 1 最低标准 20 11 3 兼容 GSM900 和 或 DCS1800 系统 21 11 3 1 最低标准 21 12 输出互调 21 12 1 最低标准 21 附录 A 信息 变更记录 22 前言前言 本规范由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的伙伴项目制定 本规范的内容从属于 TS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内部的持续工作 有可能改变以下正式 TSG 标准 TSG 可以修改本规范的内容 由 TSG 发布的 新规范将有明确的改变日期和版本号的增加 如下所示 Version x y z 其中 x 是第一位 1 代表提交TSG作为参考 2 代表提交TSG作为标准 3 或者更大的数字代表TSG在可控变化范围内接受文件 y 是第二位 它表示所有内容变化增加的数量 如技术加强 修正 升级等 Z 是第三位 它在版本的变化加入到规范中时才会增加 1 范围范围 本规范规定 UTRA 直放站的最低射频参数标准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引 用标准是专用 包括出版日期 版次号 版本号等 或是非专用中的一种 对 专用引用标准 不适用后续修订版本 对非专用引用标准 适用最新的版本 如果是引用涉及到 3GPP 的标准 包括 GSM 标准 非专用引用默认为最新的 和本规范同一版本的标准 1 ITU R Recommendation SM 329 8 Spurious emissions 2 3GPP TS 25 143 UTRA Repeater Conformance Testing 3 3GPP TS 25 113 Base Station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4 ETSI ETR 273 1 2 Eletor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Improvement of radiate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using test site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Part 1 Uncertainti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mobile radio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 Sub part2 Examples and annexs 3 定义 符号和缩写定义 符号和缩写 3 13 1 定义定义 在本规范中 应用到下列术语和定义 施主耦合损耗 施主耦合损耗 直放站和施主基站之间的耦合损耗 下行通路 下行通路 基站发射到移动台接收的信道 工作频段 工作频段 直放站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工作频段 工作频段是直放站以正常工作 状态工作于其中的频率范围 这个频率范围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连续的 5MHz 通 带 如果通带不连续 则通带的子集被计做单个的工作频段 直放站 直放站 一种用于接收 放大 传输下行 由基站到移动台 和上行 由移动 台到基站 的辐射或传导射频载波的装置 上行通路 上行通路 移动台发射到基站接收的信道 3 23 2 符号符号 3 33 3 缩写缩写 在本规范中 应用到下列缩写 EVM 误差矢量幅度 Error Vector Magnitude FDD 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FS 需进一步研究 For Further Study IMT2000 全球移动通信 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 ITU 全球通信联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F 射频 Radio Frequency UARFCN UTRA绝对射频信道数量 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UMT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TRA 全球陆地无线接入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4 总则总则 本规范仅应用于直放站 除非特别声明 本规范中的标准对于上行和下行 通路均适用 4 14 1 最低标准和测试标准的关系最低标准和测试标准的关系 本规范给出的最低标准不允许测量的误差 直放站测试标准 25 143 的 5 2 节规定了测试公差 这些测试公差是在每个测试中分别计算的 测试公差是用 来降低最低标准的要求以便制定测试标准 如风险公担原则所规定的原则 测试系统得到的测试结果在没有修改的情 况下和测试标准做比较 风险公担原则定义在 ETR 273 Part 1 sub part 2 section 6 5 4 4 24 2 地域标准地域标准 一些 TS 25 106 的标准可能只在一些特定地方适用 表 4 1 列出了所有可能 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应用的标准 表 4 1 地域标准列表 条款序号标准解释 5 1频段各个地方应用的频段可能不同 5 2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这个标准和 5 2 条款中直放站支持的 频段一致 6 1最大输出功率在某些地方可能应用常规条件的最低 标准 也可能将一些超常规条件定为 标准条件 9 1 1频谱发射模板规定的模板标准在某些区域可能是强 制要求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不适用 9 2 1 1杂散发射 A 类 这些标准将在 ITU R 建议 SM 329 1 所定义的杂散发射 A 类限 制有效时应用 9 2 1 2杂散发射 B 类 这些标准将在 ITU R 建议 SM 329 1 所定义的杂散发射 B 类限 制有效时应用 9 2 3 1杂散发射 和 GSM900 系统放置在 同一地理区域内 这个标准是用于在同时安置了 GSM900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地 域保护 GSM900 的移动台 9 2 3 2杂散发射 和同址放 置 GSM900 系统兼容 这个标准是用于保护同址安置的 GSM900 基站和 UTRA FDD 直放站 中的 GSM900 基站的接收机 9 2 4 1杂散发射 和放置在这个标准是用于在同时安置了 同一地理区域内 DCS1800 系统兼容 DCS1800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地 域保护 DCS1800 的移动台 9 2 4 2杂散发射 和同址放 置 DCS1800 系统兼容 这个标准是用于保护同址安置的 DCS1800 基站和 UTRA FDD 直放站 中的 DCS1800 基站的接收机 9 2 5杂散发射 和 PHS 系 统兼容 这个标准是用于在同时安置了 PHS 系统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地域保 护 PHS 系统 11 2输入互调 和 GSM900 和 或 DCS1800 同址放置 这个标准在 GSM900 基站和 或 DCS180 基站与 UTRA FDD 直放站 同址放置时使用 5 频段和信道分配频段和信道分配 5 15 1 工作频段工作频段 UTRA FDD直放站设计工作频段可以是下列频段组中的一个或几个 a 1920 1980 MHz 上行 移动台发射 基站接收 2110 2170 MHz 下行 基站发射 移动台接收 b 1850 1910 MHz 上行 移动台发射 基站接收 1930 1990 MHz 下行 基站发射 移动台接收 注意 1 注意 1 应用于 2 区域 ITU 2 区域更多的分配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意 2 不排除应用于其它频段 5 25 2 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 a 上行和下行的最小频率间隔是 134 8MHz 最大间隔是 245 2MHz 工作在 5 1 a 定义频率组的 UTRA FDD 直放站都应当支持 190MHz 的上行和下行频 率间隔 b UTRA FDD 直放站需支持固定和变化的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 c 如果工作在 5 1 b 定义的频率组 UTRA FDD 直放站都应当支持 80MHz 的 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 d 不排除使用其它存在的上行和下行频率间隔以及频段 5 35 3 信道分配信道分配 5 3 1 信道间隔 正常的信道间隔是 5MHz 但在特定条件下为优化系统性能可以作适当调 整 5 3 2 信道步跳 信道步跳是 200KHz 即中心频率必须是 200KHz 的整数倍 5 3 3 信道个数 语音信道 载波频率由全球地面无线接入的全射频信道数量 UARFCN 来分配 IMT2000 频段中的 UARFCN 数值的定义如下 上行Nu 5 F上行 0 0MHz F上行 3276 6MHz F上行是上行频率 单位是 MHz 下行Nd 5 F下行 0 0MHz F下行 3276 6MHz F下行是下行频率 单位是 MHz 表 5 1 UARFCN 6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直放站输出功率 Pout 是指直放站在最大增益下传输一路载波到匹配发 射负载上的平均功率 直放站额定输出功率 PRAT 是指制造商公布的直放站在最大增益下传输 到天线的每载波平均功率 6 16 1 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 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 Pmax 是指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由天线输入端测试 到的每载波的平均功率 6 1 1 最低标准 本标准是直放站在传输工作频段内传输 WCDMA 信号时 增益最大 每个 信道产生额定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下适用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产生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有信道的输入功率 再增加 10dB 的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 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应保持在表 6 1 所列的与出厂额定功率 相关的限制范围内 额定输出功率限制范围 P 43dBm 2dB 2dB 39 P 43dBm 2dB 2dB 31 P 39dBm 2dB 2dB P 31dBm 3dB 3dB 表 6 1 常规条件下直放站输出功率 在特殊情况下 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应保持在表 6 2 所列的与出厂额定功率 相关的限制范围内 额定输出功率限制范围 P 43dBm 2 5dB 2 5dB 39 P 43dBm 2 5dB 2 5dB 31 P 39dBm 2 5dB 2 5dB P 31dBm 4dB 4dB 表 6 2 特殊条件下直放站输出功率 在一些特定区域 将超常规的条件定义为常规条件 最低标准依然适用 7 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是维持输出信号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一致的能力 7 17 1 最低标准最低标准 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的偏差不高于 0 01ppm 8 带外增益带外增益 带外增益是直放站在工作频段以外的增益 8 18 1 最低标准最低标准 直放站的用途是放大施主基站发射的工作频段内的信号而非放大带外信号 由这个特性决定了直放站的带外增益要小于施主耦合损耗 直放站的最小施主耦合损耗由制造商公布 这是为保证直放站正常工作 施主基站和直放站之间最小的必要损耗 工作频段的带外增益不能超过表 8 1 列出的最大值 其中 f offset 是偏离工 作频段最前或最后 5MHz 信道中心频率的偏移量 f offset 偏移载波频率的大小最大增益 2 7 f offset 3 5MHz 60dB 3 5 f offset 7 5MHz 45dB 7 5 f offset 12 4MHz 45dB 12 5MHz f offset 35dB 表 8 1 带外增益限制 1 如果 12 5MHz f offset 带外增益应当小于表 8 2 列出的最大增益和表 8 1 列出的最大增益二者中较小的一个 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 见 9 1 1 1 最大增益 P 31dBm带外增益 最小施主耦合损耗 31dBm P 43dBm 带外增益 最小施主耦合损耗 P 43dBm 带外增益 最小施主耦合损耗 p 43dBm 注意 1 本表所考虑的是 12 5MHz f offset 的带外增益 表 8 2 带外增益限制 2 9 无用的发射无用的发射 9 19 1 带外发射带外发射 带外发射是由调制过程和传输通道上的非线性性产生的位于工作频段外的 无用发射 带外发射不包括杂散发射 带外发射应满足频谱发射模板要求 9 1 1 频谱发射模板 由表 9 1 到 9 4 所定义的模板标准可能在某些区域是强制要求 而在另外一 些地方则不适用 在应用这个条文的地方 有以下注意事项 1 直放站在工作频段传输 WCDMA 信号 2 射频输出增益最大 3 每个信道输出最大额定功率 这一标 准也适用于直放站增益设置为最大 工作频段内没有传输 WCDMA 信号时的情 况 对于不同的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 带外发射功率应小于表 9 1 到 9 4 所对应 列出的最大值 频率是偏离 5MHz 信道 f 2 5Mhz 到 fmax的范围 其中 f 是工作频段最先或是最后的 5MHz 信道的中心频率和最接近载波频率的 测试滤波器标称 3dB 点之间的间隔 f offset 是工作频段最先或是最后的 5MHz 信道的中心频率和测试滤波器的 中心频率之间的间隔 f offsetmax是 12 5Mhz 和 5 1 节中定义的偏离 UTRA 上行和下行的频段边沿 的偏移量二者中的大者 fmax等于 f offsetmax减去测试滤波器的半带宽 2 52 73 5 150 与载波的频率间隔 f MHz 30kHz内的功率密度 dBm 20 25 30 35 40 1 MHz内的功率密度 dBm 5 10 15 20 25 7 5 P 39 dBm P 39 dBm P 43 dBm P 43 dBm P 31 dBm P 31 dBm AM 图 9 1 频谱发射模板图例 f f offset最大值测试带宽 2 5MHz f 2 7MHz 2 515MHz f offset 2 715MHz 14dBm30kHz 2 7MHz f 3 5MHz 2 715MHz f offset 3 515MHz dB2 715 MHz f offset 1514dBm 30kHz 3 515MHz f offset 4 0MHz 26dBm30kHz 3 5MHz f fmax 4 0MHz f offset f offsetmax 13dBm1MHz 表 9 1 频谱发射模板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 P 43dBm 表 9 2 频谱发射模板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 39 dBm P 43dBm f f offset限值测试带宽 2 5MHz f 2 7MHz 2 515MHz f offset 2 715MHz P 53dB30kHz 2 7MHz f 3 5MHz 2 715MHz f offset 3 515MHz dB2 715 MHz f offset 1553dBP 30kHz f f offset最大值测试带宽 2 5MHz f 2 7MHz 2 515MHz f offset 2 715MHz 14dBm30kHz 2 7MHz f 3 5MHz 2 715MHz f offset 3 515MHz dB2 715 MHz f offset 1514dBm 30kHz 见备注 3 515MHz f offset 4 0MHz 26dBm30kHz 3 5MHz f 7 5MHz 4 0MHz f offset 8 0MHz 13dBm1MHz 7 5MHz f fmax 8 0MHz f offset f offsetmax P 56dB1MHz 见备注 3 515MHz f offset 4 0MHz P 65dB30kHz 3 5MHz f 7 5MHz 4 0MHz f offset 8 0MHz P 52dB1MHz 7 5MHz f fmax 8 0MHz f offset f offsetmax P 56dB1MHz 表 9 3 频谱发射模板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 31 dBm P 39dBm f f offset限值测试带宽 2 5MHz f 2 7MHz 2 515MHz f offset 2 715MHz 22dBm30kHz 2 7MHz f 3 5MHz 2 715MHz f offset 3 515MHz dB2 715 MHz f offset 1522dBm 30kHz 见备注 3 515MHz f offset 4 0MHz 34dBm30kHz 3 5MHz f 7 5MHz 4 0MHz f offset 8 0MHz 21dBm1MHz 7 5MHz f fmax 8 0MHz f offset f offsetmax 25dBm1MHz 表 9 4 频谱发射模板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 P 31dBm 备注 应当保证 f offset 频率的连续性 9 29 2 杂散发射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指传输时产生的无用辐射如 谐波发射 寄生发射 互调产物和 频率转换产物 但不包括带外辐射 本指标在直放站的 RF 输出端口测试 除 非特别声明 所有要求均在平均功率下测量 9 2 1 总体要求 所有类型直放站 包括一个或几个工作频段的直放站 都应符合 9 2 1 1 或 9 2 1 2 条款的规定 它包括了所有的厂商定义能预知的环境 两个条款都适用 于低于工作频段第一个 5MHz 信道中心频率 12 5MHz 或高于最后一个 5MHz 信 道中心频率 12 5MHz 的频段范围 9 2 1 1 最低标准 A 类 以下标准应当符合附录 A 中 ITU R SM 329 1 规定的对杂散发射的限制要 求 在直放站增益最大 直放站工作频段内传输 WCDMA 信号 每个信道输出 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测试条件下 上行和下行杂散发射的功率应当不超过表 9 5 规定的限制范围 这一规定也适用于直放站设置为最大增益 工作频段内传 输非 WCDMA 信号时的情况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产生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有信道的输入功率 再增加 10dB 的情况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9kHz 150kHz1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50kHz 30MHz10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30MHz 1GHz100kHz 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GHz 12 75GHz 13dBm 1MHz 上端频率同 ITU R SM 329 1 S2 5 表 1 表 9 5 上行和下行 A 类杂散发射指标一般要求 9 2 1 2 最低标准 B 类 以下标准应当符合附录 B 中 ITU R SM 329 1 规定的对杂散发射的限制要 求 在直放站增益最大 直放站工作频段内传输 WCDMA 信号 每个信道输出 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测试条件下 上行和下行杂散发射的功率应当不超过表 9 6 和 9 7 规定的限制范围 这一规定也适用于直放站设置为最大增益 工作频 段内传输非 WCDMA 信号时的情况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产生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有信道的输入功率 再增加 10dB 的情况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9kHz 150kHz 36dBm1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50kHz 30MHz 36dBm10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30MHz 1GHz 36dBm100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GHz Fc1 60MHz 和 2100MHz 二者中较高者 30dBm1M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Fc1 60MHz 和 210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Fc1 50MHz 和 210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2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1 50MHz 和 210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Fc2 50MHz 和 218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1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2 50Mhz 和 218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Fc2 60MHz 和 218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2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2 60MHz 和 218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12 75GHz 30dBm1MHz 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上端频率同 ITU R SM 329 1 S2 5 表 1 表 9 6 下行 B 类杂散发射指标一般要求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9kHz 150kHz 36dBm1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50kHz 30MHz 36dBm10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30MHz 1GHz 36dBm100k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1GHz Fc1 60MHz 和 1910MHz 中较高者 30dBm1MHz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Fc1 60MHz 和 191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Fc1 50MHz 和 191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2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1 50MHz 和 1990MHz 二 者中较高者 Fc2 50MHz 和 199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1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2 50MHz 和 199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Fc2 60MHz 和 199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25dBm1MHz 根据 ITU R SM 329 1 S4 3 和附录 7 的标准要求 Fc2 60MHz 和 1990MHz 二 者中较低者 12 75GHz 30dBm1MHz 带宽同 ITU R SM 329 1 S4 1 上端频率同 ITU R SM 329 1 S2 5 表 1 表 9 7 上行 B 类杂散发射指标一般要求 FC1 在工作频段内第一个 5MHz 信道的中心频点 FC2 在工作频段内最后一个 5MHz 信道的中心频点 9 2 2 与 UTRA FDD 基站同址放置 本规定用于当 UTRA FDD 直放站和 UTRA FDD 基站同址放置时 保护 UTRA FDD 基站的接收端口 本规定仅用于直放站下行通路 9 2 2 1 最小要求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920MHz 1980MHz 工作在 5 2 a 中规定的频段 96dBm100kHz 1850MHz 1910MHz 工作在 5 2 a 中规定的频段 96dBm10kHz 表 9 8 保护同址放置的 UTRA FDD 基站接收端口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 标要求 9 2 3 兼容 GSM900 系统 9 2 3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本规定用于在同时放置了 GSM900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区域保护 GSM900 移动台 9 2 3 1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921MHz 960MHz 79dBm100kHz 表 9 9 放置在 GSM900 移动台覆盖地理范围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要 求 9 2 3 2 与 GSM900 基站同址放置 本规定用于当 GSM900 基站和 UTRA FDD 直放站同址放置时保护基站的 接收端口 9 2 3 2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876MHz 915MHz 98dBm100kHz 表 9 10 与 GSM900 基站接收机同址放置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 9 2 4 兼容 DCS1800 系统 9 2 4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本规定用于在同时放置了 DCS1800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区域保护 DCS1800 移动台 9 2 4 1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805MHz 1880MHz 71dBm100kHz 表 9 11 放置在 DCS1800 移动台覆盖地理范围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要 求 9 2 4 2 与 DCS1800 基站同址放置 本规定用于当 GSM900 基站和 UTRA FDD 直放站同址放置时保护基站的 接收端口 9 2 4 2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710MHz 1785MHz 98dBm100kHz 表 9 12 与 DCS1800 基站同址放置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 9 2 5 兼容 PHS 系统 本规定用于在同时放置了 PHS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区域保护 PHS 9 2 5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893 5MHz 1919 6MHz 41dBm300kHz 表 9 13 放置在 PHS 覆盖地理范围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9 2 6 兼容 UTRA TDD 系统 9 2 6 1 在同一地区使用 本规定用于同时放置了 UTRA TDD 和 UTRA FDD 直放站的区域 本规定 仅用于直放站下行通路 9 2 6 1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900MHz 1920MHz 52dBm1MHz 2010MHz 2025MHz 52dBm1MHz 表 9 14 放置在 UTRA TDD 覆盖地理范围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9 2 6 2 与 UTRA TDD 基站同址放置 本规定用于当UTRA TDD基站和 UTRA FDD 直放站同址放置时保护基站的 接收端口 本规定仅用于直放站下行通路 9 2 6 2 1 最低标准 所有杂散发射指标不应超过下表所示最大值 频率范围最大值测试带宽备注 1900MHz 1920MHz 86dBm1MHz 2010MHz 2025MHz 86dBm1MHz 表 9 8 保护同址放置的 UTRA TDD 基站接收端口的 UTRA 直放站杂散发射指 标要求 10 调制精度调制精度 10 110 1 EVMEVM 矢量幅度误差矢量幅度误差 调制精度由 EVM 定义 是通过测量改进的测量波形与理论波形之间的差 异得到 称此差异为误差矢量 测量波形首先通过一个带宽为 3 84MHz 滚降 率 0 22 的平方根匹配升余弦滤波器进行整形 然后再通过选择频率 绝对 相位 绝对幅度和时钟码片以进一步减小误差矢量 EVM 表示为平均矢量功率 误差和参考信号功率比 用 a 表示 的平方根 测量时间间隔为一个功率控制组 时隙 直放站在工作频段内传输理想 WCDMA 信号 每个信道输出厂商提供的最大额定输出功率 10 1 1 最低标准 矢量幅度误差要好于 12 5 10 210 2 峰值码域误差峰值码域误差 峰值码域误差是通过将误差矢量 见 10 1 的功率在一定分布系数下影射 到码域来计算 整个码域中所以编码的误差是投影到对应编码的平均功率与复 合参考波形的平均功率之比 用 dB 表示 峰值码域误差就是所有编码对应误 差的最大值 测量时间间隔为一个功率控制组 时隙 10 2 1 最低标准 在分布因子为 256 时 峰值码域误差不能超过 35dB 11 输入交调输入交调 输入交调是测试直放站在工作频段之外的出现干扰信号时 抑制工作频段 内中干扰的发生的能力 11 111 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以下标准适用的干扰信号 其频率是在前述 5 1 a 或 5 1 b 节定义的基于 直放站工作频段规定的频段 11 1 1 最低标准 如表 11 1 中的规定参数所示 在直放站工作频段中心频率测试所得输出功 率与无干扰信号的测试数据相比 不得超过 10 dB 这两种干扰信号间的频率间隔应被调整到使三阶 3rd order 交调产物处 于工作频段的中心位置 表 11 1 列明两种干扰信号的参数 其中 f offset 是工作频段最前或最后 5MHz 信道中心频率和一个干扰信号频率的间隔 f offset干扰信号大小信号类型测试带宽 3 5 MHz 40 dBm2 CW carriers1 MHz 表 11 1 输入互调标准 11 211 2 与与 GSM900GSM900 和和 或或 DCS1800DCS1800 系统同址放置系统同址放置 以下标准适用于当GSM900基站和 或 DCS1800基站与UTRA FDD直放站同 址放置 且直放站运行在最大增益状态时 11 2 1 最低标准 如表 11 2 中额定参数所示 在直放站工作频段中心频率测试所得输出功率 与无干扰信号的测试数据相比 增加不得高于 10 dB 两种干扰信号的频率间隔应调整到使最低阶交调产物处于工作频段中心的 位置 注意 最低阶交调产物在GSM900频段和DCS1800频段分别对应第4阶 4th order 和第3阶 3rd order 干扰信号频率干扰信号大小信号类型测试带宽 921 960 MHz 16 dBm2 CW carriers1 MHz 1805 1880 MHz 16 dBm2 CW carriers1 MHz 表11 2 GSM900和DCS1800频段干扰信号的输入互调标准 11 311 3 兼容兼容 GSM900GSM900 和和 或或 DCS1800DCS1800 系统系统 以下标准适用于当 UTRA FDD 直放站运行在最大增益状态时与 GSM900 基站和 或 DCS1800 基站的兼容问题 11 3 1 最低标准 如表 11 3 中额定参数所示 在直放站工作频段中心频率测试所得输出功率 与无干扰信号的测试数据相比 增加不得高于 10 dB 两种干扰信号的频率间隔应调整到使最低阶交调产物处于工作频段中心的 位置 注意 最低阶交调产物在 GSM900 频段和 DCS1800 频段分别对应第 4 阶 4th order 和第 3 阶 3rd order 干扰信号频率干扰信号大小信号类型测试带宽 876 915 MHz 15dBm2 CW carriers1 MHz 1710 1785 MHz 15 dBm2 CW carriers1 MHz 表11 3 GSM900和DCS1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压实机械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班健康:宝宝笑了课件大纲
- 酒店宴会管理毕业设计方案
- 预后循证医学评价
- 2025年四川南充市蓬安相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南昭通高速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方案
- 诚信为本教学设计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培育维修精英-承传技能储备人才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精美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药物制剂辅助材料试题及答案
- 婚前心理知识讲座课件
- 部队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 安全文明及绿色施工方案
- 脊柱损伤搬运操作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
- 医院医用耗材培训
- 特检院面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