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2现代交换技术复习提纲一、第一章:绪论1.通信网的组成元素,。 用户终端 传输线路 交换设备 中继常用网络拓扑全互联网路结构:可靠,结构复杂,利用率低星型组网络结构:复杂度降低,不可靠,存在覆盖地域限制多结交环结构:可覆盖更大地域,提高通信可靠性,网络资源共享提高经济性本地网概念传统PSTN交换方式转接是网络,端到端经过交换机多次转接电路交换方式通信过程分为:建立连接、用户信息传送、拆除并释放呼叫控制依靠信令系统,永久性连接有网络管理系统配置2.电路交换的发展历程,分组交换ARPANET。 1876电话发明,人工交换机,内部网络为塞绳 1892步进制自动交换机,内部网络为电磁继电器接点,由上升旋转性选择器控制 1940纵横制交换机,内部网络机电纵横接线器,由布线逻辑共同控制 20世纪80年代,程控交换机又程序共同控制 1969第一个,只有四个节点,56Kbit/s 1972E-mail,节点大大增加 1982采用TCP/IP协议集 1990被WWW代替3.交换机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交换网络:执行传送面功能。提供任意输入输出间的可控连接(开关状态:交叉连接Cross,平行连接Bar控制器:执行控制面功能。控制交换网络各开关的状态接口:交换机对外服务窗口,实现多种适配功能。4.衡量交换机主要性能指标,各指标的含义。 交换容量:交换机所能提供最大吞吐量 阻塞率:内部资源全部被占用的概率 时延:信令处理时延,分组转发时延 差错率: 接口类型: 接口速率: 可靠性:二、第二章:交换理论基础1、概率论和随机过程二项分布: P(X=k)= Cnkpk(1-p)n-k涉及交换系统的各种服务设备,如交换单元的输入、输出链路、中继线、控制处理器等的占用情况。泊松分布:P(X=k)=ke-/k! E(x)=,2=一段时间内电话局收到的呼叫次数。(电话呼叫流:平稳性,普通性,独立增强性)指数分布:F(t)=P(Xt) = 1-e-t t0相邻呼叫的间隔时间和一次呼叫的占用时长。(无记忆性)l 泊松过程,生灭过程发生强度 结束强度2、通信业务量l 话务量概念和计算、性质,Y=TS=CS (C=t) 波动性周期性l 话务量强度(N条入线在平均占用时长内的呼叫数,也是N条入线同时被占用的平均数)完成话务量强度:A=s=Na (a=1S=S/1-1)l 服务器(中继线)利用率Ac,ac流入话务量强度Ac=cS=macl 负荷能力,每个服务器承担的平均话务量强度=Ac/ml 服务质量影响按呼叫:按话务量:按时间=Pm3、明显损失制电路交换系统l 呼损概念PBp1+ p2+ pk+ +pnl 利用度等概念。负载源能够使用的服务器数l 服务设备的占用概率同生灭过程要求:各分布的适用条件及爱尔兰呼损查表计算l 二项分布: Nml 恩格塞特分布: Nml 爱尔兰分布:N-,m有限或Nml 泊松分布: N-,m-l 爱尔兰呼损公式:查表l 服务设备利用率。=Ac/m三、第三章: 电路交换网络结构及工作原理1、空分交换网络多级交换网络等效图,clos无阻塞条件,要求:DDM三级网络内部阻塞概率计算,及等效的无阻塞网络。二级网络:Bi=a=A/(mn)m*kr*jn*n三级网络:Bi=1-(1-a)2nm*kn*nr*j m r k无阻塞:rn+j-1等效无阻塞网络1 m n*(n+j-1)2 n+j-1 m*k 3 k (n+j-1)*j2、数字时分交换网络l PCM30/32路帧结构特点l 时隙、帧、复帧、基群速率、单路速率等概念。1复帧(2ms)=16帧 1帧(125s)=32时隙(3.9s)1路基带信号速率=64kbit/s 基群速率(32路)=64*32=2048kbit/s l T接线器工作原理(输出控制、输入控制),掌握并能简单画图表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话音存储器SM 8bit/时隙 控制存储器CM 6bit/时隙 l S接线器工作原理(输出控制、输入控制),及交换过程。l 多级数字时分交换网络TST,STS,TTTl TST交换网络工作机制,内部空闲路由选取等。l 数字时分交换网路的时空等效与阻塞计算。32*3232*324*432*324*432*32 4 32 4 Bi=1-(1-a)232四、第四章:电路交换控制1、电信网的组织1)电信网的主要组成, 交换系统、传输系统、用户通信终端电信网的一般结构网状结构星型网常用拓扑。环形网树状网复合网2)路由设计l 汇接路由和直达路由计算问题。l 我国电话网常用路由:基干、高效直达、低呼损直达。长途路由选择顺序。本地网概念。 基干路由基干路由是指全部由基干电路构成的路由。这种路由呼损要求1%,路由上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到其他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是指由高效直达电路群形成的路由。对于这种路由,允许话务量溢出到规定的迂回路由上。 低呼损直达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是指由两个交换中心之间所建立的低呼损直达电路群形成的路由。对于这种路由,不允许话务量溢出到其他路由上。选择顺序: 先选高效直达路由,当高效直达忙时,由远至近选迂回路由,即现在被叫端自下而上,再在主叫端自上而下。最后选最终路由,可以是低损电路,可以基干电路。 本地网 我国本地电话网有五种类型:s 京、津、沪、穗特大城市本地电话网;s 大城市本地电话网;s 中等城市本地电话网;s 小城市本地电话网;s 县本地电话网l 我国的不等长电话编号制度。10北京2X特大城市或中心城市X(39)Y(奇数)Z(09)省会、直辖市XXXX少数地区3)交换机接口与传输系统l 模拟用户电路接口功能(BORSCHT). 馈电(Battery feed): 交换机通过用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 . 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 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 . 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 监视(Supervision): 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 . 编解码(CODEC): 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 。 . 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 . 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l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中继接口功能(A接口)信号收发;同步时钟提取;信令提取和插入;异常情况下警报l 几种数字网的同步方式,我国数字网同步方式。帧同步比特时钟同步(准同步,主从同步【我国】,相互同步)2、信令系统1)信令概念信令分类连接控制信令;用户消息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前向信令;后向信令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概念随路:信令与用户消息在同一路或一一对应。公共信道:专门信道,多多路用户消息信道共享信令传输方式。 端到端:速度快;对链路要求高,占用主叫端局时间长 逐段转发:对链路要求低,转接局设备复杂,速度慢2)NO.7信令系统基本功能结构及每层功能 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级;规定了信令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确定与数据链路连接的方法。第二级:信令链路控制级;规定了消息沿信令链路传输的功能和过程: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信号单元界定第三级:信令网功能级;信令网操作管理功能过程:信令路由、转发、路由倒换、拥塞控制 第四级:用户级:TUP DUP ISDN ISUP信号单元的类型及区分消息信号单元MSU:最重要,是信令消息的载体状态信号单元LSSU:在信令链路两端点检传送状态信息填充信号单元FISU:维持信令链路正常工作,监视信令链路性能LI2 MSULI=1或2 LSSULI=0 FISU格式和功能,差错控制方法FSN FIB | | BSN BIB0 0 | | 1 0 | | 0 02 0 | | 1 03 0 | | 2 03)电话用户部分:一次正常的呼叫处理7号信令交互过程呼叫建立阶段通话阶段释放阶段,及常用各信令含义。3、存储程序控制原理1)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接口种类多,输入数据量大,实时性强接口信号形式多硬件设计以恰好满足需要为目标高度可靠,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衡量指标忙时试呼BHCA交换机的三个重要性能指标。BHCA:控制系统处理能力话务量:交换网处理能力端线数:接口数量2)程序的调度处理:三种级别的优先顺序(故障级、周期级、基本级),时间表调度周期级程序,(时间计数器、比特表、活动屏蔽位、转移表)最大程序调用周期=最大行*中断周期1行对应1次时钟中断行数=【表中所有(程序周期/中断周期) 】的 最小公倍数3)交换机软件结构运行软件组成:系统+应用软件;数据(交换数据+ 用户数据);软件语言(SDL语言、CHILL语言、MML语言的适用场合)。4、呼叫处理:输入处理、:识别和接受外部请求和相关信号分析处理、:分析处理输入信号和现有状态输出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发布各种控制命令掌握各种处理的内容、路由及中继线选择。五、第五章:分组交换1.TCP/IP分层体系结构; OSI体系结构应用层(TELNET,FTP,HTTP,SMTP)运输层TCP,UDP网际层IP 网络接口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2、分组交换方式:虚电路、数据报,特点数据报:随时发送,分组独立流动,路由灵活,适合短报文传送 可能引起同一报文的个分组乱序,拥塞时可能丢弃分组 (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虚电路:建立端到端连接,路由选择以呼叫为单位,异步时分复用逻辑连接 先建立同路,在通信(先建立路由表) 分组顺序一致,可以进行流量控制,对故障敏感,对服务质量较高保证3、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1)设计路由选择算法应满足的要求。算法必须正确且完整计算上尽可能简单要有自适应性,即鲁棒性稳定性算法应是公平的算法应是最佳的2)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固定路由法、概率路由法、洪泛法3)自适应路由选择: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链路状态法:发现邻居节点 测量链路时延或代价 构建链路状态分组 发布链路状态分组七、第七章:非连接型快速分组交换1、IP1)分类的IP地址及类别判断。A27-21.XX.XXX.XXX126.XXX.XXX.XXXB214-2128.XXX.XXX.XXX191.255.XXX.XXXC221-2192.XXX.XXX.XXX233.255.255.XXX2)IP地址与MAC地址区别;ARP与RARP;IP ADRESS32-bit 分级 不可移植 网络层及上层,剥去MAC帧首尾部,IP分组的首部有IP地址MAC ADEWSS48-bit 不分级 可移植 链路层及下层,MAC帧首部是MAC地址ARP:已知IP求MACRARP:已知MAC求IP2、CIDR与最长前缀匹配,掌握地址块划分与匹配规律CIDR:eg.128.14,.46.34/20 前20位128.14.0010表示网络前缀 后12位1110.34表示主机号最长前缀匹配:选择匹配结果中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3、路由协议:)自制系统:内部网关协议(域内路由选择协议)eg.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域间路由选择协议)。)RIP:基于距离向量选择路由,实现简单,开销小;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的慢 使用最大距离为15,开销随网络规模扩大,故障消息慢OSPF。更新过程收敛快;交换信息种类增多,流量减小,适用于更大的AS; 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 可根据IP分组不同服务类型设置不同代价,灵活计算链路代价 多路径间的负载均衡 认证功能,仅在可信任的路由间交换 支持CIDR 链路状态序号长期不重复3)IPv6、高性能路由体系结构及关机技术(了解)。LLC九、第九章:以太网交换物理层MAC、IEEE802协议体系标准,对层次的定义 数据 链路层传输媒质IEEE802.3, IEEE802.4, IEEE802.5标准定义 IEEE802.3 CSMA/CD网络 IEEE802.3定义了10Mbps、100Mbps、1Gbps,甚至10Gbps的以太网雏形,同时还定义了第五类屏蔽双绞线和光缆是有效的缆线类型。该工作组确定了众多的厂商的设备互操作方式,而不管它们各自的速率和缆线类型。而且这种方法定义了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这种访问技术规范。IEEE802.3产生了许多扩展标准,如快速以太网的IEEE802.3u,千兆以太网的IEEE802.3z和IEEE802.3ab,10G以太网的IEEE802.3ae。目前,局域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基于IEEE802.3标准的各类以太网。 IEEE802.4 令牌环总线 该标准定义了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Token Bus)。该工作组近期处于休眠状态,并没有正在进行的项目。 IEEE802.5 令牌环网 IEEE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Token Ring)。标准的令牌环以4Mbps或者16Mbps的速率运行。由于该速率肯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量的要求,所以,目前该工作组正在计划100Mbps的令牌环(802.5t)和千兆位令牌环(802.5v)。其他802.5规范的例子是802.5c(双环包装)和802.5j(光纤站附件)。令牌环在我国极少被应用。以太网传输码型基带传输方式 Manchester码0-011-10信码 0 1 0 0 1 0 1 1 0双向码 01 10 01 01 10 01 10 10 01CSMA/CD工作原理backoff算法, 另发现冲突的站点在停止发送后,延迟一段随机的时间再重发,延迟Slot Time 的整数倍这个整数r均匀分布在0,2K-1内K=min(n,10)、以太网标准的演进集中在物理层,10BASE-T,10BASE-F,等。快速以太网。10M以太网-10BASE5粗缆和10BASE2细缆-10BASE-T-100M以太网-1G以太网、以太网交换,VLAN.(了解)一、 单选题1. 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A电话 B电报 C收音机 D电视2. 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 AN(N-1)/2条线路 BN-1条线路 CN条线路 DN2条线路3. 信息网络按技术层次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A支撑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C固定网和移动网 D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4. 通信网的组成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A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网桥5. 交换节点泛指通信网中的各类交换机,包括通信接口、控制单元信令单元和A用户电路 B交换网络 C中继电路 D控制系统6. 构成交换网络最基本的部件是A交换机 B继电器 C电子开关 D交换单元7. 在出入线之间都接上一个开关,所有的开关就构成了AS接线器 BT接线器 CTST网络 D开关阵列8. 世界上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诞生的时间是A1946年 B1876年 C1965年 D1970年9. 控制系统所有控制逻辑用机电或电子元件做在一定的印制板上,通过机架的布线做成的控制方式称为A程控 B集中控制 C分布控制 D布线控制10. 电话网的入网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交换机容量的大小、区间话务量的大小和A入线数 B出线数C接口局的制式 D电话机的种类11. 根据ITU-T的规定,世界上共分为9个国家号码编号区,我国的国家代码是A010 B028 C86 D0012. 电话交换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数据交换是( )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A计算机与计算机 B人与人C人与计算机 D交换机13. 输出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每个控制存储器对应一条( )A输入线 B输出线C输入线和输出线 D都可以14. 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A1404 B380 C1916 D13215. 复用器是将每条传输线上的( )数据变成( )数据,再进行时分复用的器件。A串行、并行 B并行、串行C并行或串行、串行 D都可以16.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 )进行交换的设备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D话音信号17. 电路交换系统在呼叫接续过程中当接收到被叫号码后,就可以( )A主被叫通话 B向被叫用户振铃 C检测被叫的忙闲 D送回铃音18. 在需要通话的用户之间建立一条通路,这就是( )功能A控制 B连接 C终端接口 D信令19. 两台设备独立进行工作,正常情况下各承担一半负荷。当一机产生故障时,可由另一机承担全部负荷,这种方式称为( )A负荷分担 B主备用 C热备用 D冷备用20.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接口A模拟用户 B数字用户 C模拟中继 D数字中继21. 模拟用户接口中混合电路的功能是进行( )A编译码 B模数转换 C24转换 D22. 目前大多数数字中继接口的速率是( )A64kb/s B2Mb/s C8Mb/s D34Mb/s23. 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中,除了( )信号外,其他音信号和多频信号(MF)都是采用信号发生器直接产生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交换网络A忙音 B拔号音C铃流 D回铃音24. 两个用户终端间一次成功的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按顺序包括( )A消息传输,呼叫建立 B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C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D摘机、消息传输,呼叫建立25. 接续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就是( )的状态A暂时不变 B固定不变C一会儿就变 D可变可不变26. 各种扫描程序都属于( A )A输入处理 B内部处理C输出处理 D输入输出处理27. ( )是与硬件无直接关系的高一层处理,如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等A输入处理 B内部处理C输出处理 D设备处理28. 位间隔识别扫描周期一般可取( )msA8 B4 C96 D1629. PCM信号属于( )A.抽样信号 B.模拟信号 C.滤波信号 D.数字信号30. 忙时试呼次数的缩写为( )。A. BHCA B.BHCB C.MTBF D. ISDN31. 若采用节省ROM法产生一个500Hz的连续音,则需占用( )个ROM单元。A.16 B.5 C.4 D.332. 拨号脉冲识别的扫描周期为( )A.16ms B.96ms C.200ms D.8ms33. 下面哪个运算是用户的挂机识别( )A. B. C. D. 34. 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将程序级别划分为( )A基本级,故障级,时钟级 B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C基本级,时钟级,故障级 D时钟级,故障级,基本级35. 时钟程序可用( )方法来启动A队列 B故障中断 C时间表 D以上都可以36. 已知某处理机忙时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平均为0.85(即占用率),固有开销.9,处理一个呼叫平均需时32ms,即可得值为( )A B C D37. ( )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终端设备的忙闲状态A路由信令 B线路信令 C管理信令 D向前信令38. 信令属于( )A随路信令 B共路信令 C未编码信令 D用户线信令39. 当线路质量较好时,一般可使用( )传送方式A端到端 B逐段转发 C混合方式 D以上都可以40. 中国号记发器信令使用( )方式A非互控 B半互控 C全互控 D以上都可以41.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缩写为( )A.ISDN B.BHCB C.MTBF D.BHCA42. 若采用节省ROM法产生一个1380Hz和1500Hz的双音频信号,则需占用( )个ROM单元。A.100 B.69 C.75 D.40043. 用户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为( )A.16ms B.96ms C. 8ms D. 200ms44. 下面哪个运算是用户的摘机识别( )A. B. C. D. 45. 若前次“首次变化”=1,且前次8ms扫描结果为0,则为( )A.脉冲间隔 B.中途挂机 C.位间隔 D.不能确定46. 信令单元格式中完成校验功能的字段是( )A B C D47. 信令单元格式中区分来自不同用户的消息的字段( )AFSN BBSN CSIO DCK48. 空间接线器由( C )组成(属交换单元内部):A:电子交叉矩阵和话音存储器 B:控制存储器C:电子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 D: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49. 一个电信系统至少由( )组成。A:终端和交换设备 B:终端和传输媒介C:传输媒介、终端、交换设备 D:交换设备、传输媒介50. 中国1号记发器信令是:A:No.6 B::No.7 C:六中取二的多频信令D:数字型线路信51. 首次变化=(首次变化变化识别)的目的是( )A. 得到前次“首次变化” B. 将首次变化清零 C.区分位间隔和脉冲间隔 D.区分位间隔和中途挂机52. 拨号后听到的忙音是由( )送来的。A.被叫用户 B.被叫终端 C.电话机自身产生 D.交换机53. 在中国1号信令系统中,记发器信令中的后向信令频率采用( )A.6中取2 B. 5中取2 C. 4中取2 D. 3中取254. 在En(A)中,如果出线数n保持不变,则话务量A越大,呼损E就(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规律55. 规范描述语言SDL用于( )A. 人机对话 B. 编写软件程序 C. 说明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 D. 故障诊断56. CCITT编号规范规定中国的国家号码是( )A. 0 B. 9 C. 10 D. 8657. 拨号后听到的回铃音是由( )送来的。A.被叫用户 B.被叫终端 C.电话机自身产生 D.交换机58. 在中国1号信令系统中,记发器信令中的前向信令频率采用( )A. 4中取2 B. 5中取2 C. 6中取2 D. 3中取259. 在En(A)中,如果话务量A保持不变,则出线数n越大,呼损E就(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规律60. 规范描述语言MML用于( )A. 说明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 B. 编写软件程序 C. 人机对话 D. 故障诊断二、填空题1. 世界上第一代电话交换机采用的是_电路交换方式,利用接点等开关元器件构成_交换网络。空分、电路交换布控、程控、布控。2.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_七项,目前,这七项用户电路功能仅需要使用_和_两片专用集成电路及少量的外围辅助电路便可实现。BORSCHT、用户线接口电路、编译码电路3.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_、_、_、_、_等发展阶段。磁石、供电、步进、纵横、程控交换机4. 交换网络的三大要素_、_、_。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的拓扑连接(组织结构)、控制方式5. 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称为_交换机。最早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的部件是_部件,而对落差系数要求较高的_则在较长一段时期未能引入电子技术。因此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它们都是用机械接点作为话路部分,而控制部分则采用电子器件。差别是准电子交换机采用了速度较快的笛簧接线器。电子、控制部件、话路部分6. 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每一次成功的通信都包括三个阶段:_、_、_ 。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7. 在TST网络中,空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改变其_位置。时隙8. 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_的基本功能。时隙交换9. 内部阻塞是在多级交换网络中,由于_空闲但因交换网络_被占用而无法接通的现象称为多级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出入线、级间链路10. 我国电话网是由_长途交换中心和_本地网端局组成的五级结构。四级、一级11. 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方式不同,控制系统结构也有所不同。控制方式一般可分为_和_控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12. 用户侧接口有_、_接口。二线模拟接口Z和数字接口V13. 一个局内呼叫过程包括_、_、_三部分处理过程。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14. 双音多频是指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信号的组合来代表_。在双音多频话机中有16个按键,(10个数字键,6个功能键),按照组合原理,它必须有_不同的单音频信号,故称之为多频。数字或功能、8种15. 内部处理按照处理的信息可以分为:_、_、_、_。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16. 程序级别的典型划分为:_、_、_。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17. 交换机软件设计中,CCITT建议使用的三种语言是_、_、_。规范描述语言(SDL)、汇编/或高级语言、交互式人-机对话语言(MML)18. 局间信令是在_上传送,除_情况可直接传送直流信号外,一般采用频分方式传送载波中继信号,或采用PCM时分多路复用方式传送数字中继信号,以提高中继线利用率。中继线、实线19. 电信网中的信令按其传输信道来分可分为_和_两类。随路信令、共路信令CCS(公共信道信令)20. 电信网中的信令按其功能来分分可分为_、_和_三类。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21. 局间信令按功能分为_、_和管理信令。线路信令、路由信令22. 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有_、_、_三种。端到端方式、逐段转发方式、混合方式23. 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_和_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信令信息。通话信道、信令信道24. 现代通信的三大支撑网是_、_、_。随着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网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和智能网的建立,NO.7信令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同步网,NO.7信令网,电信管理网)25. 信令网是由_、_以及连接它们的链路组成。信令点(SP:Signaling Point)、信令转接点(STP: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26. NO.7信令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公用的_部分和适合不同用户的独立的_部分。消息传递(MTP)、用户(UP)27. 电话通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 和 。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8. 模拟信号数字化分为 、 和 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29. T型接线器完成 之间的话音信息交换。同一PCM母线上不同时隙30. OSI系统结构分为: 、表示层、会话层、 、网络层、 、物理层七层。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31. 我国采用的PCM帧结构中,每一帧有 个时隙,每个时隙传送 个比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