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通信原理 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电2007级 电2006级英强适用第9章CH9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 9 1引言P259 数字通信的优势 1 抗干扰能力强 可消除噪声累积 2 差错可控 提高传输可靠性 3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 4 便于集成化 便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5 便于加密 3 9 1引言P259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信源编码 模 数转换的三个步骤 各点时域波形即P259图9 1 4 一个频带限制在 0 fH 的连续信号m t 如果以T 1 2fH 的间隔对其进行抽样 则m t 可以用抽样值完全确定 9 2抽样定理P260 9 2 1低通抽样定理 均匀抽样定理 5 9 2抽样定理P260 Nyquist频率fs fN 2fH信号的恢复 LPF 9 2 1低通抽样定理 均匀抽样定理 实际电话信号的采样频率 8KHz实际音频的采样频率44 1KHz 9 2 1 6 9 2抽样定理P260 9 2 2带通抽样定理 若带通信号m t 的带宽为B 其频率上限为fH 下限为fL 则当抽样速率fs 2B 1 k n 时 m t 可由其抽样值完全确定 其中n为 fH B 的整数部分 k为 fH B 的小数部分 9 2 7 证明过程P478附录E 7 9 2抽样定理P260 9 2 2带通抽样定理 当fH B 1时 即fH B或fL 0时 n 1 根据定理此时 fs 2fH 2BfL 0即低通抽样定理 当n很大时 n 即fH B 对应于窄带系统 此时fs 2B 定理所描述fs的为最低取样速率 当fH为B的整数倍时 fs的取值为2B 带通抽样定理的相关结论 8 9 2抽样定理P260 如何恢复 BPF fH为带宽B的整数倍的抽样过程 9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1 PAM的概念 抽样方法 脉冲调制 用周期脉冲序列的某个参量的变化来表示信息 分类 脉冲幅度调制 PAM PulseAmplitude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 PDMorPWM PulseDurationModulation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位置调制 PPM PulsePositionModulation 10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一 理想抽样P260 9 2 1 9 2 3 11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一 理想抽样P260 如何恢复 LPF 12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二 自然抽样P263 9 3 0 9 3 1 13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二 自然抽样P263 如何恢复 LPF 14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三 平顶抽样P263 9 2 1 9 2 5 9 3 2 9 3 3 15 9 3模拟脉冲调制P263 2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之三 平顶抽样P263 图9 8平顶抽样信号波形 16 9 4量化QuantizingP265 9 4 1量化原理 1 量化的定义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量化电平值来表示模拟抽样值 无限 有限 引入失真 量化误差 17 9 4 1量化原理P265 2 量化的目的 量化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必要环节 是连续信源离散信源的过程 是A D下一步 信源编码的基础 可以克服噪声 干扰如果象PAM那样直接发送样值 由于信道的干扰 接收端难以正确重现 无法滤除噪声 而量化后 在编码为二进制数字序列 容易再生 能够很好地克服噪声 3 量化的分类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18 9 4 1量化原理P265 4 量化的过程 定义 量化级mi 第i个量化级量化电平qi 第i个量化电平qi mi 1 mi 2 两个量化级的中点 量化规则 当mi 1 m kT mi时 mq kT qi量化误差 m t mq t 通常取m kT mq kT mk mq 19 9 4 2均匀量化P266 1 定义 量化间隔 量阶 v的划分是等间隔划分的 均匀量化 9 4 2 式中 v即量化间隔 量阶 模拟信号的取值范围 a b M为量化间隔的数量 量化区间的端点 量化级 mi a i vi 0 1 M 9 4 3 量化电平 qi mi 1 mi 2i 1 2 M 9 4 4 20 9 4 2均匀量化P266 2 量化信噪比 1 量化噪声功率 量化误差的均方值 9 4 5 2 信号功率 抽样后得到的信号功率 9 4 6 下面计算量化信噪比So Nq 21 9 4 2均匀量化P266 3 求量化信噪比So Nq 例题9 1P267 前提 信号m t 取值范围 a a 且pdf均匀分布 由式 9 4 6 求信号功率 9 4 8 22 9 4 2均匀量化P266 3 求量化信噪比So Nq 例题9 1P267 根据 9 4 7 和 9 4 8 式 可得 4 结论由式 9 4 9 可以得到均匀量化的基本结论 1 量化噪声与量阶 v有关 2 量化信噪与量化间隔的数量M有关 9 4 9 23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1 均匀量化的问题 缺点 对非均匀分布的信号 如语音信号 小信号时 量化信噪比下降 而增加M或降低 v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所以提出非均匀量化 量化间隔 量阶 v的划分是不等间隔划分 24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2 非均匀量化的实现 信号抽样值m kT 大 则量阶 v大 信号抽样值m kT 小 则量阶 v小 实际通过压缩器实现 25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3 非均匀量化的数学描述 输入信号x 输出信号y 要求满足下式 9 4 16 9 4 17 实际电话系统中 由ITU制定了两个推荐标准 A律13折线 ITUG 711欧洲中国 律15折线 ITUG 711北美日本G 711 上式中x y为归一化输入 输出电压 26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3 A LawP269 式中 x y分别是归一化输入输出电压 A为压扩系数 取值为A 87 6 1 A Law定义式 27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各段线段的斜率计算 表9 1P270 3 A LawP269 2 工程实现 13折线近似 28 9 4 3非均匀量化P268 3 A律13折线的要点 以折线代替光滑的曲线 A律自然折线为16段 按斜率分成13段 u律为15段 每段内为16层 均匀量化 4 13折线近似的误差 3 A LawP269 29 9 4 3非均匀量化 1 Law定义式 式中 为压扩系数 一般取 255 4 LawP272 9 4 25 30 9 4 3非均匀量化 2 Law的近似 4 LawP272 律15折线 31 9 5PCM脉冲编码调制P274 9 5 1PCM基本原理P274 图9 17P275PCM原理方框图 a 编码器 32 9 5PCM脉冲编码调制P274 9 5 1PCM基本原理P274 即AD转换的最后一个环节 编码 逐次比较法实现编码过程 33 9 5PCM脉冲编码调制P274 9 5 2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P275 ITU T CCITT 规定 1byteoroctet 8bits 表示一个量化值 c1 极性码 1为正 0为负c2c3c4 段落码000 111共表示8个段 c5c6c7c8 段内码 层码 如前所述每段均分为16层 0000 1111 1 电话系统PCM编码格式 自然码 本码格式存在的问题 极性码出现误码影响较大 语音信号频率范围300 3400Hz 采样频率8000Hz 码速率64kbps 34 9 5PCM脉冲编码调制P274 9 5 2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 2 电话系统PCM编码格式 折叠码 原理 最高位表示信号的极性 其余的码表示码的绝对值 编码过程相对简单 只编出绝对值 最高位加上极性码即可 误码对于信号的影响较小 如0000误成1000 极性错 对折叠二进制码仅差1个量阶 而对自然二进制码差8个量阶 而语音信号的概率密度是小信号的密度分布大 35 9 5 3电话信号的编码译码P277 语音信号频率范围300 3400Hz 采样频率8000Hz 码速率8000Hz 8bits 64kbps 基本速率 36 9 5 3电话信号的编码译码P277 段落码 段内码表 非均匀量化PCM的特点 改善了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扩大了系统的动态范围 减少了系统编码的位数 有效降低了码速率 37 9 5 3电话信号的编码译码P277 例9 2P277归一化动态范围 1 1 划分为4096个动态范围 1 2048为1个量化单位 当输入抽样值为 1270个量化单位时 试用逐次逼近法将其按A律13折线特性编码 步骤 确定极性码确定段码确定段内码 38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PCM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有两大类 量化噪声 信道加性噪声二者统计独立 1 加性噪声分析 前提假设条件 1 N位码元组成的码组中只有1位误码的情况 2 误码之间统计独立 且误码均匀分布 设量化间隔为 v 则码组中第i位表示的信号权值为 2i 1 v 码组中N位码元有一位误码引起的误差电压的均方值为 9 5 1 39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1 加性噪声分析 求误码引起的噪声平均功率 因为误码之间的平均间隔为Pe 误码组的平均间隔为1 NPe 个码组 即平均经过1 NPe 个码组产生一个误码组 则总的误差均方值为 9 5 2 则等效误差电压 r m s 为上式开方 9 5 3 9 5 4 设发送接收的抽样时理想抽样 冲激脉冲序列 则误差电压频谱 40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1 加性噪声分析 其中 fs 1 Ts 41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2 量化噪声分析 均匀量化模型分析 由量化误差造成特点 量化噪声一旦产生 在接收端不能消除 量化误差的瞬时值 v 2量化误差大小与信号的幅度的pdf概率密度有关 42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2 量化噪声分析 均匀量化模型分析 9 5 11 经过LPF后 量化噪声功率 43 9 5 4PCM系统的噪声P279 3 求信号功率 求信号功率的功率分析方法与量化噪声的分析过程相同 44 9 5 5PSTN系统的码速率 带宽问题 总结 1 PSTN电话系统中m t 的带宽 频率范围 300Hz 3400Hz 2 PSTN电话系统中对m t 进行采样的频率fs 8000Hz PSTN 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3 PSTN电话系统PCM编码位数n 8bits 4 PSTN电话系统一路电话信号PCM编码后的码速率Rb fs n 64kbits s或Rb 2fH n 5 PSTN电话系统一路电话信号PCM编码后的带宽无码间串扰带宽B Rb 2P282第2行 至少 第一零点带宽B Rb 45 9 6DPCMP282 9 6 1预测编码的概念P282 编码时 消除前后模拟信号采样值的相关性 接收端译码恢复要根据前后值计算 恢复相关性即预测 优点 降低码速率 比特率 从而降低带宽 式中 p为预测阶数 ai为预测系数 46 9 6DPCMP282 9 6 2DPCM原理P283 将式 9 6 2 中的预测阶数和预测系数取1即可 将图9 23中的预测器简化为延迟器 基于DPCM的ADPCM技术是ITU T的推荐标准 G 726 47 9 7增量调制P285DeltaModulationDM M 9 7 1DM原理P285 DM是最简单的一种DPCM 即DPCM的量化电平数为2 m t 模拟信号输入量化器 ek mk t mk t 0量化器输出为rk 1ek mk t mk t 0量化器输出为rk 0 48 9 7增量调制P285DeltaModulationDM M 9 7 1DM原理P285 实际的电路 用积分器代替延迟电路 49 9 7增量调制P285DeltaModulationDM M 9 7 1DM原理P285 实际的电路的增量调制输出波形 红线为接收端积分器输出的实际波形 50 9 7 2DM系统的量化噪声P286 两种噪声类型 一般量化噪声 误差造成的 永远存在 与量阶 大小有关过载量化噪声 信号变化过快造成 量化斜率小于信号斜率 量化台阶的斜率 k Ts fs V s 根据减小过载量化噪声的方法 提高 或提高fs 但是提高 会带来基本量化噪声的问题 所以只能提高fs 结果造成很高 远高于PCM的抽样频率 51 PCM与DM的比较 电平差 量阶 PCM 从减小量化噪声的角度 越小越好 DM 大小应适中 太大一般量化噪声加剧 太小 过载失真严重 抽样频率PCM fs 2fH即可DM 不能套用抽样定理 一般fs 1 Ts比PCM大的多 至少大两倍 带宽 或码速 不一定 PCM DM哪个大 在相同的信道速率下 PCM的N4 性能优于DM 误码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PCM 敏感 尤其是高位码元的错误 影响将更为严重DM 不敏感 错一位 仅损失一个量阶 系统设备PCM复杂 成本较高 DM简单 成本较低 应用场合PCM 话路多 大容量 DM 话路少 小容量 52 9 8时分复用 TDM 与复接 9 8 1基本原理 图9 30P289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示意图 收发双方的机械开关同步旋转 53 9 8时分复用与复接 9 8 1基本原理 TDM优点 在无线系统中 单载波工作 便于数字实现 易于制造 适于采用集成电路实现 生产成本低 缺点 信号突发 需要精确的同步 用户时隙间要保护时隙 P289 FDM优点 信道利用率较高 技术成熟 信号连续发射 缺点 设备复杂 滤波器难以制作 多载波工作存在组合频率干扰 P124 54 9 8 2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产生的历史较早 两种体系 三个标准 其中E体系中 集群E 1 二次群E 2 三次群E 3 四次群E 4码速率2048Kbps 55 9 8 2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集群E 1的帧结构 TS1 TS15 TS17 TS31一共为30个时隙 TimeSlot 为话路时隙 表示30路电话的一个抽样值的编码 TS0为同步时隙 监视码时隙 TS16为信令时隙一个时隙为8位二进制数 一个时隙宽度 3 91usTS0 TS31一共总32个时隙 组成一帧 帧长 3 91 32 125us 1 8000 56 9 8 3同步数字体系SDH 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SDH的速率等级 SDH是基于光接口的统一标准 是对PDH的改进标准 57 9 9语音及图像压缩编码 9 9 1语音压缩编码 1 LPC线性预测编码LinearPredictionCoding 分为参数编码 波形编码两种方法 清浊音判定浊音周期滤波器参数 58 9 9语音及图像压缩编码 9 9 1语音压缩编码 2 CELP码激励线性预测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 又称为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将前述的LPC的各个参数 清浊音判定 浊音周期 滤波器参数等预先编好成为一个 码本 就象字典 发端将相关的参数发送过来 接收端去查码本 59 9 9 2图象压缩编码 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 视觉 60 听觉 20 触觉 15 味觉 3 嗅觉 2 空间冗余 图象的某一部分色彩 亮度相同或十分规则 时间冗余 在一段时间内 图象中的一部分画面一直不变 信息熵冗余 若所有的像素均采用相同的b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盐湖提锂技术:成本节约与产能扩张的市场前景分析
-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2025年市场拓展与中医药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领域碳排放监测与减排策略报告
-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挑战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质量认证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危机公关案例深度剖析与应对策略指南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激励政策与产业绩效关系研究
- Unit 4 school days Grammar 教学设计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实体店服务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中国感光乳液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矿业权评估全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 员工股权激励分红协议
- 2025年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真题试卷(附答案)
- 农村夜晚昆虫课件
- 《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1069-2022
- 焊接电极管理办法
- 渝22TS02 市政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标准图集 DJBT50-159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 我们要节约粮食 珍惜粮食主题班会
- 我的家乡湖南永州宣传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