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 诊断及维护第一节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第二节 在用车排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第三节 排放污染物抄表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第四节 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一 汽油排放污染的成因1 一氧化碳 CO 气体的成因CO气体的产生是因为输送至燃烧室的氧气不足 以致燃油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的 即混合气太浓 2 碳氢化合物 HC 气体的成因不完全燃烧的汽油或未燃烧的汽油从燃烧室排出 以未净化HC气体形式进入大气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一 汽油排放污染的成因 续 3 氮氧化物 Nox 气体的成因在高温 1800 和高浓度氧气的条件下氮和氧才能发生反应 生成NO 所以Nox是在混合气完全燃烧的条件下 而不是像CO和HC是在不完全燃烧中生成的 对燃烧中产生Nox的浓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燃烧室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和空燃比 因此 减少废气中的Nox含量的最好方法是阻止燃烧室内温度达到1800 或者是缩短这个高温持续的时间 另一个可能方法则是降低氧的浓度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一 汽油排放污染的成因 续 4 行车工况与废气的产生 图1 1 暖机工况 产生CO HC 2 怠速运行工况 产生CO HC 3 匀速行驶 中 低速度 产生NOX 高速 产生CO HC和NOX 4 加速 产生CO HC和NOX 5 减速 产生CO HC 6 大负荷 产生CO HC和NOX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继续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二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1 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成因1 CO的成因柴油机CO主要源于喷注中过浓部分的不完全燃烧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滞燃期中 处于喷注前的极稀混合气 其浓度远低于燃烧极限而无法着火 其中的一部分混合气 在后续过程中 避开了缸内燃烧而被排出 喷油过程中 混合气由于混合不良导致HC增多 二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续 2 HC的成因在柴油机稳定运行条件下 HC主要由下述两个原因引起 2 氮氧化物NOx的成因Nox生成的条件是高温 富氧和较长作用时间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NOx的区段有滞燃期的稀燃火焰区和缓燃期的扩散燃烧区 3 微粒和碳烟的成因柴油车的微粒和碳烟的生成机理还未研究清楚 目前 一般都承认 燃烧时的一段高温范围和局部存在特别浓的混合气 是微粒碳烟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二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续 4 行车工况与排气污染物的形成1 调速器的特性曲线全程调速器加速迅猛 过大的油量往往造成过高的碳烟和HC CO排放量 特别是瞬间加速到新工况 缸内温度及冷却液温度 机油温度等状态均未达到稳定值 有害排放量更多 有时会比同类稳定工况高6倍以上 2 冷却启动过程对排放的影响冷启动时 气缸内压缩温度很低 初期会以未燃HC 白烟 的形式排出机外 第一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二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续 7 在怠速状态下维持15s后开始读数 读取30s内CO和HC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取其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8 若为多排放管时 取各排放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二 双怠速检测法和加速模拟 ASM 检测法1 双怠速检测法1 必要时要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 点火正时仪 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 2 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 7倍的额定转速 维持60秒后降至高怠速 即0 5倍额定转速 3 将发动机降至高怠速状态后 将取样探头直接插入排气管中 插入深度等于400mm 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4 发动机在高怠速状态下维持15s后开始读数 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取其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排气污染物检测结果 5 发动机从高怠速状态降至怠速状态 在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 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取其平均值即为怠速排气污染物检测结果 6 若为多排放管时 分别取各排放管高速排放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怠速排放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2 加速模拟 ASM 检测法把汽车置于地盘测功机上 采用两阶段等速工况检测 工况分为ASM5025工况和ASM2540工况 1 ASM5025工况检测方法车辆驱动轮位于测功机滚筒上 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 深度为400mm 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对独立工作的多排气管应同时取样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二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限值1 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气可见污染物检测方法及限值 1 检测方法1 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下 按GB3847 1999附录H的要求插入不透光度仪取样探头 2 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加速踏板 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 在发动机达到调速器允许的最大转速前 保持此位置 一旦达到最大转速 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使发送机魂甫至怠速 不透光度仪恢复到相应状态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3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至少6次 记录不透光度仪的最大读数 如果读数值连续4次均在0 25m 1的带宽内 并且没有连续下降的趋势 则记录值有效 2 排放限值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2 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气试验烟度检测方法 1 测量方法1 将烟度计取样探头逆气流固定于排气管内 深度等于300mm 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 2 吹除积存物 按GB T18463 1条进行3次 以清除排气系统中的积存物 3 将踏板开关安装在加速踏板上端或将手动橡皮球通过远程软管引入驾驶室 把抽气泵压到最下端并锁止 4 按图2所示的测量规程进行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5 再将加速踏板与取样机构的踏板开关一并迅速踩到底 约4秒后立刻松开 维持怠速运转11秒 此期间内完成取样 抽气泵复位 走纸 或更换新滤纸 清晰和指示 或打印测量结果 等工作 第二节在用车排第放污染物限值与检测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新车或已行驶8 10万km以内的车辆废气排放物浓度值在怠速工况下的正常范围数值 见表1 怠速工况下车辆废气排放的正常浓度范围 一 排放污染物超标后的故障诊断流程 一 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的故障诊断流程不带三效催化转化器 TWC 的汽油发动机在热状态时 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的诊断流程如图3 带三效催化转化器 TWC 的汽油发动机在热机 怠速状态时 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的诊断流程如图4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二 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的故障诊断流程有或无三效催化转化器 TWC 的汽油发动机在热机 怠速状态时 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的诊断流程如图5 驾校一点通365网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3 排气冒白烟故障及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柴油机喷油时刻过迟 喷油压力低 雾化不良 可导致柴油未经充分燃烧即化作灰白色烟雾排出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二 汽车放的治理方法 一 汽油车排放的治理方法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火点正确维护 二 柴油车排放的治理方法使用燃料添加剂机内净化措施机后处理柴油机的正确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三节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诊断流程和治理方法 二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EVAP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在用车的检查 2 燃油蒸汽排放控制 EVAP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3 活性炭罐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5 压力真空释压盖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6 EVAP系统软管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4 活性炭罐清除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二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EVAP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在用车的检查 2 燃油蒸汽排放控制 EVAP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3 活性炭罐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5 压力真空释压盖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6 EVAP系统软管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4 活性炭罐清除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三 废气再循环 EGR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1 冷机状态下的检测 2 热车状态下的检测 3 EGR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驾校一点通365网 三 废气再循环 EGR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2 电控燃油喷射式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三 废气再循环 EGR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2 电控燃油喷射式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进行发动机电控单元的重新设置 消除故障代码 2 将维修检查专用短路插头与维修检查端子相连接 3 进行试验 3 EGR阀的维护方法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2 电控化油器式或电控燃油喷射式汽油机二次空气吸入 AS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如图7 冷车检查 冷却液温度低于30度 视不同发动机或车型而定 热车检查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 二 二次空气喷射 AI 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1 检查阀和转向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2 旁通电磁阀和转向电磁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3 吸气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4 主动式空气喷射装置噪声的检查及二级维护附加项目的确定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五 化油器反馈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如图8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化油器反馈装置工作善的检测诊断2 TVSV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3 EBCV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4 真空控制开关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5 节气门位置开关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图8 六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进气自动加热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如图9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图9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一 ITC型进气自动加热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1 空气量控制阀或测控开关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1 空气量控制阀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2 温控开关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2 软管和接着的检查 六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进气自动加热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二 进气电加热系统和冷却液预热进气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1 进气电回热器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2 冷却液预热进气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六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进气自动加热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七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高温怠速空气补偿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高温怠速空气补偿装置位于空气滤清器上 用于调节进入进气歧管的空气 使高温怠速盍时 能保持适当的空燃比的可燃混合气 见下图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七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高温怠速空气补偿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八 减速燃油切断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如下图11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减速燃油切断装置的检测方法如下 1 检查减速燃油切断装置的工作2 燃油切断电磁阀的检查 图11 九 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热起动补偿装置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见下图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1 外通风控制阀工作状况的检查2 OVCV电磁阀的检查3 BVSV的检查 十 汽油车三效催化转化器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三效催化转化器主要的故障是它本身的阻塞 在检测三效转化器性能之前 必须首先检查汽车尾气中的CO2 O2和HC的含量 以判断混合气浓度是否合适 混合气浓度合适后 方能检测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情况 1 汽车尾气的检测 第五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 第四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十 汽油车三效催化转化器的检测 诊断及维护 续 2 三效催化转化器性能的检测 1 简单检查 2 怠速试验法 3 稳定工况试验法 4 快怠速试验法 5 高温热电偶检测法 4 三效催化转化器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1 炭灰积聚 污染 2 陶瓷芯子破损 3 陶瓷芯子熔化 4 三效催化转化器上一般还装有排气温度传感器 当温度过高时 电控单元会切断二次空气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股东合作合同范本
- 药物干预的影像学反馈-洞察及研究
- 脑肿瘤病理-洞察及研究
- 量子模拟编程-洞察及研究
- 老年认知维持-洞察及研究
- 金星次生火山地貌研究-洞察及研究
- 网络空间行为分析-洞察及研究
-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合作合同书
- 2025版智能客服系统软件技术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版水磨石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承包合同
- 资本论第三卷讲义课件
- 离心式压缩机试车记录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美的观念(玛丽艳)
- 水性烟包镀铝转移胶及直镀纸涂层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