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枫桥夜泊》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枫桥夜泊》教学案例.doc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枫桥夜泊》教学案例.doc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枫桥夜泊》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枫桥夜泊教学案例 历史的长河 源远的文化(一)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1、 读歌词,解无眠。2、 谁在敲打我的无眠?3、 这钟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 王士祯1、读诗句:这写的是哪儿的钟声?2、为了听到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等啊盼啊,一等一盼就是多少年?再读体会。其实还有比这更早的。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 高启1、读诗句,这写的又是哪儿的钟声?怎么知道的?2、诗人每次来到寒山寺,都会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再读。3、这张继和寒山寺的钟声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西风只在寒山寺夜半钟声扰客眠 -元 顾瑛1、 又是寒山寺的钟声!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有多少诗人在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中失眠,无眠,难以入眠!2、 再读。3、 其实还有比这更早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 陆游1、枫桥寺就是寒山寺。2、从诗中看,七年前诗人曾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七年后诗人又到了哪里, 又听到了什么?3、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如果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又该怎样写?百年不到枫桥寺呢?千年不到枫桥寺呢?4、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是十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当代诗人陈小奇写到: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所以清代诗人王士祯写到: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所以明代诗人高启写到: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所以元朝诗人顾瑛写到:西风只在寒山寺夜半钟声扰客眠所以宋朝诗人陆游写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读了这么多诗句,你有什么问题?这所有的问题都与一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的问题都与一首诗息息相关,这个人就是张继,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一、 无限的情境 层层的体味 1、自由读,反复读,读正确,读顺口2、检查初读情况3、师生合作读出节奏韵律,抑扬顿挫。师读后四个字,生读前三个字。师读前三个字,生读后四个字。师读题目诗人朝代,生读整首诗。5、 说说自己读过这首诗后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诗句。6、 静读古诗,看看诗中哪些语句,那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给你这样的感觉。7、 夜泊枫桥的时间应该师晚上睡觉的时间,哪这个夜晚张继睡着了吗?哪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诗人张继根本没有睡着?8、 理解“愁眠”9、 因为愁眠,诗人看到了什么?月落:月亮慢慢地升高,又缓缓地落下,天地之间变得一片朦胧一片幽暗。江枫:那是怎样的江枫呢?渔火:那又是怎样的渔火呢?月亮慢慢地升高,又缓缓地落下,天地之间变得一片朦胧一片幽暗。在这一片朦胧一片幽暗之间张继看到了凋零的瑟瑟的江枫,看到了闪烁的点点渔火,此时此刻,诗人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感情?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诗句。10、 因为愁眠,诗人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乌啼:一声声凄厉的乌啼划破了这个沉寂的秋夜,乌啼过后,这个秋夜就显得更加的沉寂。钟声:什么时间的钟声,哪里的钟声?霜满天: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怎么可能霜满天呢?你怎么没理解这个“霜满天”?10、“对”的处理因为愁眠,诗人看月落,看江枫,看渔火,然而却是愁上加愁;因为愁眠,诗人听乌啼,听钟声,感霜气,然而却是冷上加冷。同学们,当时的张继刚刚历经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名落孙山的他乘船返回故乡,夜泊枫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愁,此时他最希望谁来陪?然而有人陪吗?所有这一切诗人都要独自面对。这一“对”,就对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 ),无限的( ),无限的( ),无限的( )。而这无限的( ),无限的( ),无限的( ),无限的( )。就诞生了这首千古绝唱。(1)播放课件1-枫桥夜泊图配乌啼、钟声、音乐:师读。师引领生读。师铺陈:月亮落下,乌啼声声,天地间布满寒霜,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到了张继的客船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张继轻轻吟唱:多生品读,齐读。(2)播放课件2-钟声一声,一声,又一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这钟声似乎在对张继说什么呢?请你以“张继啊张继”为开头写下去。(3)播放课件3-枫桥夜泊图配音乐: 生写师巡视。11、这警醒的、提示的、温暖的钟声一定会大大化解诗人的愁眠之情。三、永远的经典 久远的文化1、愁眠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古今中外写愁眠之情的文章数不胜数,尤其在我国的古典诗词当中,以思乡为内容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因为愁眠,诗人李白这样写到: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因为愁眠,诗人杜甫这样写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这样写到: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因为愁眠,诗人王安石这样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愁眠,诗人苏轼这样写到: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所有的这些愁眠都与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明月。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皓月当空,寂静无边,诗人将自己所有的忧愁,所有的情怀,都遥寄给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可如果月亮落下去了呢?月亮看不见了?于是诗人张继将自己的愁眠之情托付给了-钟声。再读体会。2、与月亮相比,钟声太奇特了。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之后,也没有人超过张继写的钟声。正是这寄托了愁眠之情的钟声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再读体会。3、从此在中国诗人当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情思的景物-钟声。这钟声穿越历史穿越时空,在一代又一代诗人心中悠悠回荡。于是400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600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西风只在寒山寺夜半钟声扰客眠700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1000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的笔下悠悠回荡-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1200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