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 度QC成果资料实现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小组名称: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化一公司QC小组 组 长: 李天德 发 表 人: 顾华峰 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前 言2一、小组概况3二、选择课题5三、现状调查5四、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7五、原因分析7六、确定要因8七、制定对策13八、对策实施14九、效果检查21十、巩固措施及标准化23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24附: 获奖图片25附件: 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工艺26前 言接触网电连接线的作用是保证各导线之间,各分段之间,或各股道接触悬挂之间电流的畅通,是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电连接由电连接线和电连接线夹组成。 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和运输速度的提高,对接触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无螺栓全压接式电连接将普通电连接线夹改进为压接式电连接线夹,即电连接与承力索和接触线及电连接与电连接之间的线夹连接采用了整体压接技术,从而不使用螺栓连接的固定方式,减小了主导流回路螺栓线夹连接点,改善了接触网导流质量,提高了载流可靠性能。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技术在国内接触网专业上刚刚兴起,我局也没有该项技术的施工经验,如何保证无螺栓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的同时,确保接触线平顺性对接触网专业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正在施工的京九线成立QC小组,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掌握该项技术。 一、小组概况1、组建日期:2006年4月2、本次课题活动时间:2009年10月2009年12月3、本次课题活动次数:10次4、成员培训情况:全部人员参加过全面质量管理48小时教学大纲。小组成员情况表课题名称实现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注册号2009-4小组名称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化一公司QC小组注册日期2009年10月10日活动日期2009年10月2009年12月小组类型攻关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李天德男32工程师大专组 长组织策划2张金良男40工程师本科副组长指导实施3顾华峰男30工程师本科副组长制定对策4董永奎男30工程师本科质检员对策实施5孟繁兴男45高级技师中专组 员对策实施6李伟博男27工程师本科组 员对策实施7于 峰男27技术员中专记录员统计数据8王文波男30技 师技校组 员对策实施9李 峰男32工程师大专组 员效果检查制表:于峰 时间:2009年10月10日QC小组部分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证书二、选择课题选 题 理 由实现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课题首次采用此技术,无以往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压接工作量大,工期紧,压接存在伤线风险天窗点内利用轨道车作业,作业时间有限压接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导线形成硬点一次压接不成功,拆除线夹时存在伤线风险较大返工必须破坏线夹,线夹单价较高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15三、现状调查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技术对我局电化施工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因此我QC小组首先确定安装试验段,并于2009年10月20日对试验段(曹县至梁堤头区间)安装完成的100组电连接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其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共25组,占安装总量的25%(即安装一次合格率为75%),将检查问题分析、统计,对影响接触导线技术参数和电连接安装质量的因素列表统计如下: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质量因素统计表序号不合格项目频数(次)频率(%)累计频率(%)1电连接弛度超标2184842安装位置超标14883绑扎过短14924回头过长14965绑扎带没取出14100合计25100制表: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20累计频率(%)频数(次)25201510501009080706050403020100N=25B类A类电 连 接弛度超标 92962118411188C类安装 位置超标 绑扎过短 回头过长 绑扎带没取出 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20通过问题分析和数据统计,我们确定在无螺栓电连接安装时,影响电连接安装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电连接线的弛度问题,占总频次的84%,为A类问题。要使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的主要控制点在于电连接弛度的控制。四、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目 标: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合格率100%。可行性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演练成立电连接压接专职小组,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培训合格的职工操作目标可以实现利用激光道尺,现场采集数据,软件计算电连接下料长度有公司科技开发部、产品生产厂家专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22五、原因分析为了保证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的一次到位,我们QC小组从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环境等方面入手研究得出导致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弛度超标的以下几点原因:高空作业电连接弛度超标人员方法和工艺不熟练环境材料机具设备自重,导致线条承重后弛度加大没有现场实际采集预制数据压接时,轨道机械处于工作状态不同种类,或同种线夹外观尺寸不同,导致扣料尺寸不同方法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安装位置不精确高空中,压接位置控制不准确,产生偏差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预制长度不准确预制长度计算不准确操作不熟练数据使用错误压接设备影响轨道机械振动影响材料型号种类多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22六、确定要因 要因确认表计划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要因确认标准计划完成日 期责任人1方法和工艺不熟练调查分析现场施工人员是否存在对压接方法和工艺不清楚,对设备操作不熟练的情况2009.10.23顾华峰王文波2没有现场实际采集预制数据现场测量对现场吊弦数据采集,与计算使用数据对比,误差不得大于50mm2009.10.23李伟博于 峰3设备自重,导致线条承重后弛度加大调查分析压接工具自重对承力索和接触线弛度影响大于50mm2009.10.23顾华峰王文波4压接时,轨道机械处于工作状态调查分析轨道机械振动,操作时压接设备是否可控2009.10.23董永奎孟繁兴5不同种类或同种线夹外观尺寸不同,导致扣料尺寸不同现场测量同种类线夹外观尺寸偏差是否超过10mm2009.10.23李峰李伟博6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现场测量安装位置是否在设计误差允许之内(偏差不大于500mm)2009.10.23李伟博于 峰7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预制长度不准确现场测量预制表与现场实际需要长度比较,误差不得大于50mm2009.10.23顾华峰王文波8高空中,压接位置控制不准确,产生偏差调查分析是否存在高空中压接设备操作难控制的情况2009.10.23董永奎孟繁兴制表: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2因素一:方法和工艺不熟练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针对压接工艺和方法,对8个参与现场压接施工者进行了口头询问,均对无螺栓电连接安装时的重要注意事项不清楚,对材料和压接设备的使用不准确、不熟练。结论:方法和工艺不熟练为要因。因素二:没有现场实际采集预制数据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针对计算电连接使用的吊弦数据进行采集比较:吊弦数据比较表序号单位工程名称支柱号计算采用数据(mm)现场实测数据(mm)偏差(mm)1曹梁区间710231040172曹梁区间811501135153曹梁区间171504150044曹梁区间2012181235175曹梁区间5912701245256曹梁区间6012131235227曹梁区间631234124068曹梁区间641230121515制表: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3-50mm+50mm0mm1 2 3 4 5 6 7 8统计频次偏差mm吊弦长度偏差分布图制图: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3通过吊弦长度偏差控制图可以看出,现场实测数据和吊弦计算数据之间的偏差均小于50mm。结论:没有现场实际采集预制数据为非要因。因素三:设备自重,导致线条承重后弛度加大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利用天窗点时间,将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分别承重30kg(等同于全压接电连接压接器自重),测量承重前后的导线高度变化,对照表如下:导高对照表序号位置承重前导高(mm)承重后导高(mm)导线弛度变化(mm)1悬挂点6445644322第一吊6443643943跨中6440643010制表:顾华峰 制表时间:2009-10-23通过导高对照表可以看出,导线承重前后导高偏差小于50mm。结论: 设备自重,导致线条承重后弛度加大为非要因。因素四:压接时,轨道机械处于工作状态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在轨道车作业状态下做了演练,认为轨道车工作时平台振幅不大,压接器可以正常操作。结论:压接时,轨道机械处于工作状态为非要因。因素五:不同种类或同种线夹外观尺寸不同,导致扣料尺寸不同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在项目部中心料库对同种线夹进行抽样(10件/种)。同种线夹10件之间的偏差均不超过2mm.结论:不同种类或同种线夹外观尺寸不同,导致扣料尺寸不同为非要因。因素六: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就曹梁区间安装存在问题的电连接抽样检查了电连接的安装位置。电连接安装位置对照表序号支柱号电连接种类设计要求位置现场实测位置偏差(mm)17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8530028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7460540317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60101990420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95000527横向电连接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3030628横向电连接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4040759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792080860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65001500963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850001064关节电连接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93200制表: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2-500mm统计频次0mm+500mm1 2 3 4 5 6 7 8 9 10电连接安装位置偏差分布图制图: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2通过电连接安装位置偏差控制图可以看出,抽样检查10个电连接处,偏差大于500mm有三处。结论: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为要因。因素七: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预制长度不准确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对试验段电连接安装位置承力索和接触线高差实地测量,将电连接线夹的扣料长度也重新测量(承力索线夹为30mm,接触线为40mm)后,重新编制计算公式,与以前预制的经验数据相比较。电连接预制长度对照表序号安装位置电连接类型经验预制长度(mm)计算预制长度(mm)偏差(mm)17关节电连接4800465015028关节电连接4800475050317关节电连接48004500300420关节电连接48004400400527横向电连接1500157070628横向电连接1500159292731横向电连接1500153030832横向电连接1500149010939横向电连接15001470301040横向电连接15001520201159关节电连接48004750501260关节电连接480043204801363关节电连接480044203801464关节电连接480048000制表:顾华峰 制表时间:2009-10-230mm+50mm-50mm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电连接预制长度偏差分布图制图:顾华峰 制表时间:2009-10-23通过电连接预制长度控制图可以看出,以往的经验数据与现场实际需要长度偏差过大(大于50mm)。结论: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预制长度不准确为要因。因素八:高空中,压接位置控制不准确,产生偏差2009年10月23日,小组成员针对高空中压接位置控制不准确,产生偏差的因素,利用天窗点现场实际演练,高空作业使用升降作业平台不影响压接时的位置控制。结论:压接位置控制不准确,产生偏差为非要因。七、制定对策针对以上要因,小组成员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了以下对策: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实施地点实施时间负责人1方法和工艺不熟练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训练 熟练掌握无螺栓电连接安装方法 1、成立专职压接小组;2、举办培训班;3、重新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并进行强化训练 现场技术室09.10.25顾华峰王文波2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技术对现场正确安装位置进行定测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500mm利用激光道尺和钢卷尺测量并在钢轨上标注出安装位置;针对钢轨上标注的位置对专职压接小组现场交底现场09.10.2509.11.20顾华峰3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对每个安装位置采集接触网数据,制作预制台帐预制长度误差不得大于50mm1、 计算公式中涉及的现场数据均利用激光道尺现场实测采集并记录;2、 软件计算预制长度,制作并下发预制台帐现场09.10.2509.11.20顾华峰制表: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0-25八、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施工方法和工艺不熟练的要因,小组采取了以下措施:1. 在京九线成立了由老技术工人王文波、何佳来分别带领的两个具有施工经验丰富的专职压接小组。2. 2009年10月25日邀请中铁电气化局宝鸡器材厂技术指导李军对专职小组成员及技术室全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技术培训,深入学习了无螺栓电连接安装的方法、步骤、技巧与主要施工注意事项。预制电连接 摄像:王海波 2009年10月25日压接承力索电连接 摄像:王海波 2009年10月25日压接接触线电连接 摄像:王海波 2009年10月25日3根据无螺栓电连接安装要求,于2009年10月25日制定并下发了安全、技术交底书,由于峰起草,顾华峰复核,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加学习。实施效果:通过开展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知识培训班及学习、下发安全、技术交底书,使全体成员充分理解了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原理及安装方法,了解了影响无螺栓电连接安装质量几个因素,为现场安装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安装小组能够熟练掌握安装工艺和方法。实施二:针对安装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的要因,在每单位工程开展电连接压接工作前(09.10.2509.11.20),均由项目技术室牵头,利用激光道尺和钢卷尺精确测量并标注出电连接安装位置,并就安装位置向专职安装小组做现场交底。技术现场定位 摄像:王海波 2009年10月26日实施效果:电连接安装位置抽查对照表序号单位工程名称支柱号电连接种类设计要求位置现场实测位置偏差(mm)1田水井站118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3002田水井站117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0003田水井站113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1004田水井站108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5005田水井站104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4006田水井站104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0007田水井站101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2008田水井站99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3009田水井站97道岔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740010田水井站98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202011田水井站94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303012田水井站91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404013田水井站88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00014田水井站87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5202015田水井站83横向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500mm处4901016田水井站75关节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90000制表: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1-5-500mm统计频次0mm+500mm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电连接安装位置偏差分布图制图:李伟博 制表时间:2009-11-5通过对在已标注出电连接安装位置处的电连接安装的抽查,可以看出最终的电连接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小于500mm。实施三:针对按照以往经验数据预制,预制长度不准确的要因,我们从源头计算电连接开始,由技术室总结经验数据编制准确的电连接预制公式。1. 计算公式中涉及的现场数据均有主管技术李伟博、于峰利用激光道尺现场实测采集并记录。激光道尺测量 摄像:王海波 2009年10月26日2.重新总结数据,编辑预制公式,制作计算软件,计算机计算预制长度,制作并下发预制台帐。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0-23实施效果:通过现场数据采集、计算,严格按照预制台帐下料,控制电连接预制长度与现场数据要求误差在50mm以内。电连接预制长度精确,确保电连接预制长度100%满足安装要求。道岔电连接压接完成效果 摄像:王海波 2010年1月5日九、效果检查通过对策实施,施工人员熟练掌握了无螺栓电连接安装技术,控制安装质量,安装一次到位,所有检查测量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我们小组设定的目标。1、与设定的目标比2009年10月至12月,我公司在京九线菏泽(不含)至曹县局界段接触网工程安装电连接共计753组,施工一次到位753组,合格率100%。采用的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技术,实现了一次安装到位,达到了我们小组设定的目标。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2-232、经济效益通过本次QC活动,使我单位负责承建的京九线菏泽(不含)至曹县局界,接触网无螺栓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避免了因返工带来的对接触网线材的危害和材料的浪费,节约施工成本如下:(1)节约材料备用量:线夹:98元/套65套(工程总量6460套 的1%)=6370元电连接线:108元/米150套(工程总量15000m 的1%)=16200元(2)节省施工天窗:原计划安装电连接使用天窗65个(3小时/个),实际使用55个(每天窗使用轨道作业车1台,技工4人)。1475元/台班5台班+100元/工天5工天/人4人=9375元(3)合计:6370元+16200元+9375元=31945元3、社会效益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接触网主导电回路供电可靠性,满足铁路列车多拉、快跑的运行要求,带动经济增长。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节省了天窗点作业时间,保证了京九线2009年12月22日送电开通的目标,优质高效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得到了业主及设备管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我单位在济南局电化市场再竖一座丰碑。4、小组自身的提高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项目活动前活动后QC知识3分5分技术水平2分4分质量意识3分5分团队精神3分5分综合能力2分5分制表:顾华峰 制表时间:2009-12-23543201技术水平QC知识质量意识综合能力团队精神自我评价雷达图活动前活动后制图:顾华峰 制图时间:2009-12-23十、巩固措施及标准化1形成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的施工工艺(JGY-200906)(见附件)并整理归档,报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供公司各项目部使用。2此施工工艺在我公司正在承建施工的昌九城际铁路“四电”工程中得到应用。跟踪调查发现,使用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的施工工艺后,目前已施工完成的357组无螺栓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357组,一次安装合格率100%,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科学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此次活动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接触网无螺栓电连接安装一次到位的问题,但是在以后的接触网工程施工中还会遇到更多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小组还将不断地针对新情况开展QC活动,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节能降耗、技术革新做出贡献。下一步我们的QC活动的课题是:接触网桥墩处钢柱施工一次到位。附:获奖图片附件:无螺栓全压接电连接安装工艺(JGY-200906)一、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负责人人12安装人员人43防护员人2天窗作业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接触网作业车台12发电机交流380kv台1配长20m电线及三相插排3无螺栓电连接线夹压接机台1各种压接模具配全4木板块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套设计为准2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套设计为准3并沟线夹套设计为准4夹板环套5吊弦线夹套6电连接线米铜铝两种7镀锌铁线4 .0公斤做吊线用8绑扎线米若干与电连接线同质9楔子个铝质电连接用101(1/2)定位管套二、无螺栓电连接安装:2.1操作程序: 测量计算预制安装结束2.2操作要领:2.2.1测量:2.2.1.1利用激光道尺和钢卷尺测量出安装电连接的位置;1) 横向电连接线安装在悬挂点向北京侧第二根吊弦处,电连接线夹距最近吊弦约500mm处为宜(统一安装在吊弦北京侧),上、下行基本对齐。2) 股道电连接线安装在平面图标注的位置距出站信号机较近的一侧靠近悬挂点第一根吊弦处,距离第一根吊弦向跨中方向1000mm处,施工允许偏差50mm。3) 道岔电连接安装位置一般在岔前始触区之外(两线宽度为1050mm以外),始触区外无法安装时可安装在岔后两线间距600800mm处。两根电连接线以始触区外、距定位点较远第一根吊弦为中心,左右各安装一根,距吊弦均为250mm(如下图),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朝向列车运行方向(侧线道岔以临近正线为准)。道岔定位处电连接安装位置,间距500mm始触区外第一吊弦始触区外第一吊弦列车运行方向4) 锚段关节电连接应安装在距转换柱悬挂点810米、两承力索相距600800 mm处(下锚侧)处,两根电连接线顺线路方向间距500mm,接触线线夹朝向列车运行方向;设隔离开关的绝缘关节开口侧电连接直接与开关引线连接,5) 其他部位电连接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离开关处引线电连接采用双根T95软铜绞线,避雷器处引线电连接采用单根T95软铜绞线,并预留一定弛度满足接触网因温度变化产生偏移的要求,引线距接地体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无法满足时应加装跳线肩架;当引线跨越不同供电分段的带电体时,在最高温度下距不同供电分段的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6米。(2)变电所出口供电线上网点的电连接线采用双根T120软铜绞线,分区所、开闭所出口供电线上网点的电连接线采用双根T95软铜绞线,两根电连接线顺线路方向间距500mm。(3)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出口上网电连接线与供电线引线采用铜铝过渡线夹连接,铜铝过渡线夹位置应高于承力索400500mm,线夹两端不绑扎。(4)当一支非支承力索与另一承力索交叉且有分段绝缘时需将两支承力索在交叉处用一根长约2米的70铜绞线作等电位连接,两端用钢线卡子固定。2.2.1.2利用激光道尺测量出安装电连接位置处承力索和接触线间高差并记录:2.2.2计算根据电连接数据采集表计算电连接预制长度2.2.2.1 横向电连接预制长度横向电连接预制长度=H(安装位置承导高差)+100mm+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长度+接触线电连接线夹长度2.2.2.2 关节、道岔电连接预制长度横向电连接预制长度=H1(工作支安装位置承导高差)+H2(非工作支安装位置承导高差)+d(工作支和非工作支承力索间距)350mm+2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长度+2接触线电连接线夹长度2.2.2.3 股道电连接预制长度和设备电连接预制长度根据现场实测确定2.2.3预制:下料:在驻地根据电连接实测长度,增加预留弹簧圈的长度,电连接线夹长度及预留弧度长度,按计算长度裁电连接线。堆放:将预制好的电连接,标号、盘圈绑扎根据台帐先后顺序堆放。2.2.3安装:2.2.3.1接触线电连接线夹选用正线上电连接线夹采用120/95站线上电连接线夹采用85/95从分区所引出的供电线上网采用120/95,从变电所引出的供电线上网采用120/120。2.2.3.2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选用正线上电连接线夹采用120/95站线上电连接线夹采用85/95从分区所引出的供电线上网采用95/95,从变电所引出的供电线上网采用95/120。2.2.3.3电连接线夹安装方法 1)承力索电连接线夹(1)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安装时用料为1个中夹板,1个C型承力索电连接线夹。线夹内侧、衬板、线材压接部位清理干净后均匀涂抹导电膏。(2)线夹安装时电连接线应露头2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抚州市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酒泉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甘肃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50题速记
- 韶关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安全环保岗
- 成都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粮食政策与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2025年防汛调度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阜新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松原市2025秋招财务审计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内蒙古地区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移动资阳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网约车租赁合同范本
- 大学计算机(WPS Office)课件 刘卫国 第1-6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WPS电子表格
- 油漆粉刷协议书
- 剧本杀门店运营项目方案
- 诉讼费承担合同协议
- 中国LTCC用玻璃陶瓷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福海县集中供热基础设施节能升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PCS-9613L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说明书
- 护理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025年公路路面修复劳务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