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doc_第1页
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doc_第2页
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doc_第3页
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doc_第4页
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挫折之“源” 解挫折之“法”浅谈大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蔚斗分园 邱文红 严盈盈 摘要: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由于父母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折,大多数孩子养尊处优,听得最多的就是表扬和赞赏。近段时间,在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中看到清华大学学生投毒报复、小学生受不了老师的批评跳楼自杀等不适应社会行为的事件频繁发生。然而,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已成为教师和家长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大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不足,从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关键词: 培养 大班幼儿 抗挫折能力抗挫折教育是一个国际热门话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现象,幼儿适当地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据我国2011年统计,全省有30多名初、高中生自杀身亡,其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训斥、缺乏人际交往、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终使孩子们选择了暴力或轻生。为什么这么多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的行为,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孩子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遇到小小的困难,便难以承受,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为此,本人认为从小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一项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抗挫折能力呢?抗挫折能力即挫折的耐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而作为一名启蒙教育者,如何使大班的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让幼儿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幼儿迈出人生旅程的第一步,我们在培养大班幼儿抗挫折教育方面,摸索和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一、病树前头万木春正确对待挫折,理解好挫折之“意”。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上,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使幼儿产生消极情绪或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练幼儿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让幼儿知道挫折是什么?“失败没有什么了不起,可以重新来”。将挫折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各项教育教学中,要告诉幼儿说错话、做错事情不要紧,让幼儿明白:遇到挫折要用勇气战胜挫折!其次,通过讲述英雄人物故事的方式,教育幼儿要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只有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幼儿分析受到挫折的原因,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才能使幼儿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如:在大班的一次班级幼儿讲故事比赛中,轮到欣欣小朋友上来了,她很不自信地走上台,讲了一个小兔逃跑的故事,讲了一半张熙小朋友就大声地说:“老师,她讲的不好,太轻了。”旁边的幼儿说:“我来讲。”过了几天,我们组织幼儿练习拍皮球,我想让她来给小朋友们示范拍皮球的方法,可是她怎么也不愿意。通过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她在第一次讲故事中,听到了同伴的评价,心里感到很难过,自尊心受到挫折,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所以,当老师再次让她来示范时,她就不愿意了。这时,我们先让幼儿多去思考同伴为什么会怎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只有让幼儿在不断地战胜挫折和自我中,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总之,我们的教育充分地考虑到了大班幼儿的心理变化,保护了幼儿的心灵。在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的关键中,教师通过了一些幼儿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等形式,使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的决心。 二、千锤万凿出深山 培养抗挫勇气,运用好挫折之“法”。我国自古就有“自己跌倒自己爬起”的古训,大班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1、以“诱导鼓励法”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在同伴交往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心理就会产生畏惧,这是正常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的语言。如:“别怕,你行的!”“你真棒!”“好勇敢啊!”这样,教师的诱导和鼓励会使幼儿树立信心,让自己变得勇敢而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幼儿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便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勇气去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困难,找到解决困难的良策。我们成人的一句“你行!”也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我行!”这一点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以“自然情景法”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大班的各种教育活动,由于大班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处于发展期,幼儿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如:从训练幼儿自己穿衣、叠被子、系鞋带、整理床铺,到做值日生、整理玩具柜、图书等,由自我服务能力转化成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幼儿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幼儿往往容易把挫折看成是某一单方面的原因,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这时,我们就利用“自然情景法”进行挫折教育,比如:远足、劳动、竞赛、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总之,在自然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培养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又塑造和健全了幼儿的人格,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3、以“暗示辅助法”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暗示辅助法是教师向幼儿暗示某种观念,使幼儿在接受这些观念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如:在对幼儿使用“暗示辅助法”的过程中,教师的不同的语言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不同的暗示对幼儿起着不同的影响和反应。如:在家纺时,教师悄悄地与父母说:“这小家伙不错,聪明机灵,上课很会动脑筋,将来一定有出息的。但是,做事要是能够认真、细心点,那就更好了。”这种话不要对孩子讲,但又要故意让一边玩的孩子听到一句半句。我想这时的孩子心里一定很甜蜜,他会顿时增添希望和动力。作为教育者,我们采用了“故意忽略”错误的方法,想办法代之以积极暗示,用积极的暗示帮助幼儿增强抗挫折能力,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信任和期待的效应,积极暗示的效应。这样长此以往,幼儿便会慢慢觉得我能“行”,碰到挫折知道该怎么解决,从而体验到战胜挫折后的一种自信心,一种自我解决的快乐。4、以“榜样示范法”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我们随时抓住身边的榜样事例来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如:在大班阅读活动中,我让能力强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一对一合作阅读,幼儿在经历了从不喜欢到喜欢,从别人帮助到自己独立学习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总之,经过长期的“榜样示范法”教育,不仅锻炼了大班幼儿的自我阅读能力,又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增强了幼儿面对新困难的信心,也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增强承受能力,把握好抗挫折之“度”。教师适时、适度的正确引导才是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方式。要让幼儿明白: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只有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这时,教师要让幼儿承担一些“让幼儿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的困难和任务,并有意识地将适当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如:在新年来临之际,幼儿精心地为爸爸和妈妈制作新年卡,虽然幼儿的作品很稚嫩,但却表达了幼儿对父母的亲子之情。可当幼儿兴高采烈地把它送给爸爸妈妈时,妈妈一看到幼儿的新年卡,就说:“哎呦!这么难看,我才不喜欢呢。”幼儿满怀希望和自信心一下子被泼灭了。通过事例发现,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信心。总之,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幼儿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目标,让幼儿充满信心去完成是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家园合力配合,协调好挫折之“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而中国的孩子跌了一跤,做父母的就急忙扶起来。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结果。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如:在大班绘画自画像活动中,张熙小朋友始终拿着油画棒没有画,用一只手遮住白纸,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左右时间,旁边的蒋阳画好了,发现张熙还没有画,便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不画”。张熙一听就立即“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妈妈”。第二天,妈妈就来告诉老师“孩子不画,就不要让他画了”。这时,孩子在旁边听着、看着。总之,张熙小朋友是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用哭来解决。在家里,只要他一哭,家里人都会来哄他,顺着他。也就导致了他习惯用哭来面对“挫折”。但是,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首先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转变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哭”的情绪,让家长的言行、态度、反应等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其次,同伴的榜样力量也是一个好方法,“你看,他哭吗?”幼儿答:“没哭。”让幼儿知道“哭没有用。”解决不了困难。最后,教师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或儿歌,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失败,让幼儿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知道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只有鼓起勇气,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故教师和家长的合力教育是促进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条件。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培养幼儿正确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才能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孩子“品味”失败,使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