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doc_第1页
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doc_第2页
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doc_第3页
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doc_第4页
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初稿)(2011年05月 沈阳大学)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任务的由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公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辽宁省委、省政府于“十一五”初,做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2007年2月,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先后通过了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2007年9月举行了生态省建设启动仪式,在全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丹东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的号召,启动生态市建设规划,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落实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实践;同时,丹东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开展,也充分体现了丹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引导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丹东市环保局委托沈阳大学承担了丹东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第二节 生态市的创建标准按照国家环保部2008年1月15日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要求,建设国家生态市应具备以下条件。21基本条件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22建设指标具体建设指标见表1-1。表1-1 生态市建设指标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约束性指标经济发达地区8000经济欠发达地区60002第三产业占GDP比例%40参考性指标3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约束性指标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20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5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100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6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山区70丘陵区40平原地区15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57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7约束性指标8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9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无劣V类水体约束性指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4.0二氧化硫(SO2)5.0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约束性指标1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约束性指标工业用水重复率8013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1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1约束性指标16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3.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17城市化水平%55参考性指标18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65参考性指标19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0参考性指标第二章 生态市建设基础第一节 特色与条件11 资源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营口,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23,北纬40 07。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34平方公里。丹东大陆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等岛屿。2地形地貌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3气候条件丹东年平均气温为6.8-8.7,南北温差约2。冬季虽长,但严寒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较短。夏季虽热但炎热期(日平均气温达25或以上时期)较短,一般约2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中旬)。 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上述天气特点,形成丹东市为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 丹东降水量较多,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区,占辽宁省降水量百分之七十。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81.3-1087.5mm。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该区暴雨集中期。4.土壤状况丹东地区土壤类型分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盐土、沼泽土、水稻土6个土类、13个亚类、45个土属、102个土种。总面积27650594亩。按占总面积比例多少排列为棕壤、草甸土、水稻土、暗棕壤、盐土、沼泽土6种类型。暗棕壤与棕壤是全地区地带性土壤,呈垂直分布。棕壤为全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占土壤总面积的86.24%,棕壤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和潮壤3个亚类。草甸土占土壤面积的6.27%,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4.39%,暗棕壤占土壤总面积的4.39%,暗棕壤占土壤总面积的2.25%,盐土占土壤总面积的0.38%。沼泽土类面积最小,仅占全地区土壤总面积0.02%。丹东地区土壤在气候、地势、植被等各种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为主,河谷平原多为草甸土,坡脚漫岗棕壤中的潮棕壤较多,洼地为沼泽土,沿海平原及江河沿岸平地为水稻土中,退海滩涂为盐土。5河流水系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人均水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5倍。6自然资源(1)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丹东地区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位居辽宁省之首。水资源得天独厚,丹东市河流众多,总经流量93.6亿立方米,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是达90.3亿立米,取水量8.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优于国际标准;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辽宁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是全国人均有水量的1.5倍,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建有太平湾、水丰等电站,为发展丹东经济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该地区不仅有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还有丰富的地热温泉和矿泉水资源。1)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丹东地区河流属于雨雪混合型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平均每年约有195亿立方米的大气降水,以雨、雪形态降落在该地区内,其中约有44%的水量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余下的110亿立方米的水量即为地表(地下)径流,亦称全地区的水资源。雨水系统:丹东老城组团雨水系统9个,安民组团雨水系统8个,前阳组团雨水系统,东港组团雨水系统2个。2)地热温泉水资源丹东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产地9处,已全部开发利用,位居辽宁省温泉储量的前茅。丹东地区温泉是辽东区型隆起储热区的一部分,主要受北东向深部断裂构造控制,水温2078C,出水区岩性多为花岗岩,少数为混合岩或变质岩。地下热水除一般成份外,还含有大量的氟、溶酸性二氧化硅、气体及放射性氧,部分地区温泉还含溴、碘等。热水开采总量约1万吨/日,主要用于医疗、洗浴、取暖、养殖等方面。3)矿泉水资源丹东已发现矿泉水6处,并达到一定标准。据检测,水中含游离二氧化碳、氡、偏硅酸、铁、锂、锶、氟、溴、偏硼酸、碘、钼、硒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成分。(2)土地资源:丹东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土地资源包括粮食种植、园地、林地、牧草和水哉在内的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2.2%;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草等经济作物,柞蚕、草莓、板栗等林果业,以及土特产品等,品种和产量都十分可观。全市土地总面积1522197.29公顷。农用地1308238.9公顷,园地42170.08公顷,林地978822.89公顷,牧草地10121.61公顷,水面69112.79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52771.47公顷,交通用地12695.0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6319.98公顷;未利用地中有荒草地46096公顷, 滩涂71301.78公顷,苇地7147.94公顷,其它用地7626.14公顷。中远期规划:2020年丹东中心城区累计扩展面积为3461ha,按丹东市土地利用规划(20092020),丹东中心城区占用耕地约3174ha,其中安民组团约占304ha,前阳组团约占2160ha,外围镇约占710ha。都市区范围内,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约占耕地4490ha,2030年约占耕地7988ha。(3)森林资源:丹东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5159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l454%;其中有林地面积14415万亩(列全省第一位),森林蓄积量45294万立方米(列全省第二),森林覆盖率659%(列全省第三)。丹东市自然概貌是“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境内林木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群落18种类型418种,其中名贵珍稀树种50多种;野生动物370种,其中鸟类310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11种。我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白石砬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l处(鸭绿江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凤凰山、鸭绿江、青山沟),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大孤山、天桥沟),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凤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大孤山、五龙山、天华山、大梨树),省级森林公园5处(五龙山、黄椅山、蒲石河、天华山、花脖山)。丹东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是辽宁省重要林业基地之一。森林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丹东的森林处于长白山和华北两大植物群落的过度带上,两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长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红松、沙松、紫杉、蒙古柞,华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赤松、油松、麻栎、辽东栎、板栗、臭椿等。这些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由红松柞木林逆演变为柞木杂木林,形成天然次生林。林木类型多为纯柞林或与桦、山杨、色树、榆树、花曲柳等混生阔叶杂木林型。全地区有林地主要树种有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红松、云杉、油松、赤松、樟子松、柞树、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榆树、桦树、槐树、花曲柳、色树、杨树、柳树、椴树、刺槐等。丹东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是辽宁省中部、南部城市群的绿色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丹东林业在全市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山区经济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基地。(4)矿产资源:丹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藏资源品种很多,已发现的矿藏达56种,其中,25种矿产已探明储量,45种矿产已开发利用,1982年被国家列为全国59个重点成矿区之一。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铅、锌、铜等,主要非金属矿产有硼、菱镁、大理石、红柱石、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高岭土等。尤其以金、铅、硼、镁、大理石、花岗岩最为著名。其中硼矿已探明储量达3亿多吨,硼储备量占全国固体硼储量的94%,年产量居全国首位。菱镁矿远景储量和开采量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位,菱镁矿远景储量6亿吨,有较好的开采前景;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等矿储量丰富。金属矿:全市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铅、锌、铁、铜、锰、钛、独居石、铌、铀、钍等10种。其中金矿是丹东地区重要矿产之一。现已探明有各类矿产地708处,其中,大型矿床17处,中型矿床22处、小型矿床123处,各类矿点、矿化点546处。非金属矿:丹东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硼矿、菱镁矿、大理石矿、红柱石矿、高岭土矿、白云石矿、水泥用石灰石矿、硫化铁矿、滑石矿、白粒岩矿、石墨矿、铸石用辉丝岩及建材用花岗岩矿等20余种。丹东是全国固体硼储量最多的地区,硼储量占全国的95%,开发量占全国30%,有“中国硼海”和“硼都”之誉。装饰用建筑石料,丹东地区种类多,质地优良,著名的“丹东绿大理石”享誉国内外的红柱石矿是优质的耐火材料,耐火度达1830C,目前发现大型矿床1处。高岭土矿主要分布于东港市万宝、十字街、金马等地,其中万宝为大型矿床。 (5)湿地资源丹东市作为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有着沿海、沿江、沿边等独特的地理位置。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菩萨庙鳝鱼岛,全长l25.8公里,滩涂广袤,面积达24200公顷,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20000公顷。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1600多条,鸭绿江、浑河、大洋河、爱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有水丰、太平湾、铁甲、刁家坝、廉家坝等水库59座,水面达19333.3公顷。池塘沼泽7000多个。我市又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和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可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由于这一独特的地貌结构,形成了以江河流域、沿海滩涂、苇塘沼泽自然环境为主、人工水库池塘为辅的湿地生态群类。这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鸭绿江流经我市境内的宽甸县、振安区、振兴区、东港市约30万亩;大洋河流域流经凤城市、东港市境内约15万亩;瑷河流域境内的凤城市、振安区约15万亩;其它在我市境内的河流22.5万亩;东港市境内鸭绿江入海口至大洋河入海口黄海北岸滩涂约30万亩、芦苇沼泽19.5万亩;还有人工水库池塘7.5万亩。形成了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滨海的整体群类。湿地总面积已达316万亩计21万公顷,是我省的湿地资源重点市。(6)旅游资源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北岸,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5公里,大陆海岸线长93.3公里。丹东旅游重要卖点在于:拥有良好生态基质;拥有一条经历百年风云变幻、令世界瞩目的鸭绿江;是中国最大边境城市;拥有中国最大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是中国万里海疆北起点、明万里长城东起点、中国海岛北起点。鸭绿江贯穿了地脉,延续着厚重文脉。鸭绿江见证了丹东的发展演变过程,是贯穿丹东文明的主脉络。是丹东建设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丹东旅游资源具有存量大、多样化、层级化、放射状分布等特征,部分资源属于顶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丹东旅游资源占地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开发形成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210公里,沿途6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构成一幅独具风情的边陲画卷和蔚为壮观的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作为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的城市,丹东依托境内鸭绿江、虎山长城、凤凰山、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大孤山、天桥沟、青山沟、蒲石河、玉龙湖、大鹿岛、獐岛等景区景点,与沈阳、大连构成辽宁旅游的“金三角”。鸭绿江风景名胜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下游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大东港之间。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西南流至丹东市东沟县境鸭绿江口入海。全长795公里,景区段21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水丰湖、太平湾、虎山、鸭绿江大桥、东港等5个景区。区内碧绿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岛棋布,沿岸群山叠翠,鹤鸟翱翔,景色殊美。乘船从丹东市上溯到浑江口,可以饱览中朝两国的自然风光,又可一睹水丰湖的风韵,著名的中朝共用的水丰发电站,就在其怀抱之中。在市属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文物受到保护的就有抗联英雄纪念塔、黎明抗联遗址和雅河抗联遗址等。明长城遗址自鸭绿江边绵延而西,有遗物可考。“六奠”为明时所建,城堡迄今犹存。白石砬子综合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美丽,物种繁多,红松原始林就有7333公顷。还有岫岩县的龙潭湾、清凉山、岳山、鹿圈石门沟和凤城县的玉龙湖、东汤温泉、蒲石河等,景观各异,别有情趣。岫岩北沟新石器文化遗址,对研究辽南地区的历史颇具重要价值。松树羊老古庙,建筑造型奇特,四周风景秀丽。锦江山公园风景秀丽的锦江山公园,坐落在丹东市北面的锦江山中。公园周围,翠山掩映,层峦叠嶂;整个公园依山势而建,园路蜿蜒,曲经通幽,葱郁秀美,恬静自然;园中,亭台错落,绿树成荫,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是国内外广大游客来丹东必游之地,是东北八景之首。 虎山长城虎山长城是中国明长城东端起点。位于距丹东市20公里处,南临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距考古专家考证,虎山长城大约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上世纪90年代初,经罗哲文等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一发现使中国万里长城延长了1000多公里,使教科书中的传统说法得以改写,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认定其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长城以虎山长城为起点,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宁夏、最后抵甘肃嘉峪关。丹东的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新义州、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风景区作为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经过先后两期修复工程后,现已建成长城主体1200多延长米,新建了栈道、索桥、人工瀑布、中朝边境“一步跨”等诸多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虎山附近有汉代城池西安平县遗址和中日、日俄古战场遗址。目前,丹东至虎山的水上游览线路即将开通,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 五龙山 五龙山坐落于丹东市区北郊地处丹东市振安区与凤城市交界地带,总面积56.53平方公里。丹东五龙山风景区包括五龙山和五龙背温泉,位于丹东西北25公里的五龙背镇。面积6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别墅群华丽典雅;新修马路明净宽敞,直达景区;特色餐厅精华荟萃,美食各异;灯饰工程五彩绚丽,灿若星河;景点小区整体规划,格调高雅;灵峰禅寺香火鼎盛、雄伟庄严是东北最大的庙宇。五龙山,已成为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为江城丹东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龙山属于长白山系余脉,全长20公里,主峰顶歧山海拔708.5米,在丘陵起伏的辽东半岛显得格外巍峨挺拔。五龙山共有90多个山峰,山中林木葱郁秀美,峰壁耸立,清溪潺潺,鸟语花香,其沟壑峡谷之栉比;其巨石悬崖之怪异;其庙宇古迹之灵气都是风格迥异、自成一派,恰似一副饱含浓墨的水墨丹青。日伪时期,五龙山就以其雄、险、奇、幽、美而被列为“国立公园”。五龙山景区依其山势地貌划分为四个景区,二十六个著名景点,它们与碧波荡漾的五龙深潭、古朴庄严的庙宇古刹和山下雄伟壮丽的多功能广场遥相辉映,构成了五龙山特有的风光神韵。凤凰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凤凰山位于丹东市西北60公里,距凤城市区东南3公里处,是一个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名胜旅游区。古为“辽宁第一名山”,清列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现被称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名山”,“中国历险名山”。它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秀,怪石嶙峋,四时景异,趣味无穷”的自然美而著称于世,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辽宁“四大名山”。 凤凰山属长白山余脉,主峰攒云峰海拔836.4米,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气势雄伟壮丽,四季景色各异,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景、峰、险、石、洞、泉、物、庙、刻、迹”等十大景观为主线,凤凰山容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于一体,险中藏奇,秀里蕴幽,景观集中,情景交融,素以“雄伟险峻、泉水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的自然美景著称于世,“五步一外景,十步一重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诗赞曰:春山叶绿杜鹃红,夏赏云海听瀑声。秋风尽染胜锦乡,冬雪冰梭掩青松。1994年1月10日,凤凰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6月凤凰山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准实施,1997年凤凰山古城景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依景而分东西区。西山景区名胜汇萃,游人如织,为主景区。主峰攒云,高836.4米,临绝顶而歌,荡胸生云,清风绕膝。著名险景“老牛背”、“天下绝”使人走而怯步,过而叫绝;“凤凰洞”、“通玄洞”等古洞妙趣横生;“山云铺海”、“涧水飞瀑”等十大景观美如仙境;“圣源”、“丹泉”等山泉沁人心脾;“石壁鹤影”、“金龟求凤”等奇石鬼斧神工;“紫阳观”、“观音阁”等庙宇雕龙画凤,庄严肃穆;“凤凰山城”、“解放纪念塔”等名胜古迹,雄伟壮丽;“箭眼”、“拜祖石”等景点传说优美,令人神往;“山高水长”、“亘立中天”等摩崖石刻功力不凡,永世流芳;“杜鹃”、“天女木兰”等奇花异草鲜艳照人,香飘四野。东山景区,天地造化,原始风貌,野趣盎然。新建有旅游步道和游览路线,设有景亭、景桥、人工湖,可观日出、戏水、听泉、赏瀑,置身其中,留连忘返。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北部,距丹东市137公里,方圆近百里,占地11.2万亩,是辽宁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属长白山脉余脉千山山脉,以主峰四方顶子为中心向四方辅射延伸,保护区内800米以上高峰18座,1000米以上高峰8座,最高峰四方顶子高1270.5米,最低处高程400米,有较大沟谷11条,悬崖绝壁深达200600米,主峰东南耸立,四座山峰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发源地,主峰峰顶偏西有喷泉四射,高达数尺。山高林密,古树参天,怪石嵯峨,白云漂绕,远望双峰并秀,怪石嵯峨,悬崖绝壁,峭拔险峻,石壁映日,犹如积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保护区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殖,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及森林动物,其中高等植物100种,433类、986种,42个变种;有脊椎动物180余种,昆虫1000多种。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而且其固有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无比优美的自然风光。12经济社会条件1社会概况(1)历史沿革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早在1.8万年以前,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果园古人村落遗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进入青铜时代。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尧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朝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朝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年后,清朝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殖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源“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1934年10月,伪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其中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治所设于安东县城,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置安东市。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安东市区划为中央、镇江、中兴、元宝、金汤、镇安、浪头7区。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安东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沿,被誉为英雄的人民;安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东市经过“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安东人民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大发展。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安东市隶属于辽宁省。1956年4月,元宝、镇安两区合并为元宝区,镇兴、中央两区合并为镇兴区。7月,又将九连城、五龙背两区合并为五龙背区,浪头、汤池两区合并为浪头区。1957年7月,撤销浪头、五龙背两区,设市郊区。1958年12月,将安东、凤城、岫岩、宽甸4县划归安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意为红色东方之城。安东县改名东沟县。2月,镇兴区改名振兴区。1965年12月庄河划归丹东市。1968年12月庄河又划归旅大市(今大连市)。1978年后,县区行政机构也发生变化。首先,恢复元宝区的称谓。1980年10月,郊区改名振安区。1985年后,岫岩、凤城、宽甸3县先后改为满族自治县。1992年2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1993年6月、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至此,丹东市辖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和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并设置国家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1992年,国家就在丹东边境线上,设立了国家级经济合作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当时国家14个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2005年5月,边境合作区改为江湾合作区。(2)行政区划与人口情况截至2008年1月14日,丹东市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共60个镇,4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183个社区,655个村。所辖区县电话区号为0415。丹东市总面积15222平方千米,总人口242万人。振兴区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8万。邮政编码118002。元宝区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118000。区人民政府驻新柳街8号。振安区面积 66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118001。区人民政府驻珍珠街339号。凤城市面积5513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118100。东港市面积2445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118300。市人民政府驻大东街道。宽甸满族自治县面积611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118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宽甸镇。国门湾 面积 93平方千米, 预计人口60万。邮政编码118001。(3)城市交通(4)城市公共事业13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总体概况“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年均增长16.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6:49.9: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504元提高到30300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亿元,年均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年均增长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6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2亿元,年均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3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3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7.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13.1倍;外贸出口总值17亿美元,年均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95元,地区城镇化率为58.5%。丹东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以及矿产品开采及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力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农业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和鸭绿江珍品渔业带和优质稻米、板栗、草莓、蓝莓等特色农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贝类养殖生产和出口基地。商贸服务业、物流业蓬勃发展,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兴办三资企业累计达1600多家。在辽宁加快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丹东作为辽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格局中重要一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丹东新区开发与建设将使丹东由“江城”成为“港城”,为国内外客商投资丹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品位的理想空间。2丹东工业经济发展概况进入“十一五”期间,丹东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实现主营收入539亿元,比“十五”末平均增长33%。丹东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矿产品开采及深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电力生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截止到2008年末,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已经达到4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的91.5%,其中装备制造业占34.4%,农产品加工业占26.5%,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业占26.9%,电力工业占3.3%。(1)装备制造业丹东市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以轻型装备为主,是辽宁省规划中确定重点发展轻型装备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造纸机械、电力设备、轻型专通用设备等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2户。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40户,年主营收入63.8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大中型客车、SUV及皮卡车,专用车、车桥、曲轴、启动机、增压器、差速器、车架、轮毂、制动器、转向节、化油器、活塞、内饰件等。辽宁曙光集团的曙光牌系列轻型车桥,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黄海牌系列大客车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黄海大中型客车,能力6000辆,专用车3000辆,SUV皮卡车2万辆,轻型车桥60万根及各种汽车零部件。2008年实现主营收入43亿元。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大马力锻钢曲轴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锻钢成品曲轴,能力34万根,2008年实现主营收入11.5亿元。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36户,年主营收入16.5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射线仪器、核检测仪器、气体流量仪表、燃气表以及相配套附属设备等。东发集团、思凯公司、东方测控、奥龙公司、华日理学、无损检测公司是我市仪器仪表的骨干企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造纸机械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22 户,年主营收入6.5亿元。产品主要分成套设备及零部件两大类,成套设备包括抄纸成套设备、制浆成套设备等,零部件主要包括烘缸、磨片、磨浆机等,其中造纸烘缸全市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4万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50%。江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新宇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丹东奥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丹东华兴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东方轻机公司是我市较大的成套设备生产企业;丹东新兴造纸机械公司、丹东高新烘缸制造公司、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等是我市较大的造纸零部件生产企业。电力设备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21户,年主营收入17亿元。产品主要包括变压器、电力电容器、互感器、整流器、电磁线、电力开关等。辽宁欣泰股份公司是丹东最大的生产电力成套设备的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干式变压器、电力电容器、整流器等产品,2008年主营收入4.5亿元;辽宁东港电磁线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电磁线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2万吨,2008年主营收入8.7亿元。轻型专通用设备产业集群。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70户,年主营收入19亿元。主要产品包括磁力泵、密封组件、油泵、电机,机床、医疗器械等轻型专用设备,克隆集团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机械密封件生产企业之一,新研制大功率磁力泵已经投产,生产能力达到了3000台,2008年主营收入3.6亿元;金丸集团的全自动药用胶囊生产线达到了国际水平,年生产能力60条,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2008年主营收入1.5亿元。(2)矿产品开采及深加工业丹东市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硼矿、钼矿、水泥、煤炭、黄金、铅矿等矿藏资源达64种,其中的硼矿资源十分丰富,集中了全省90%的份额,有中国著名的“硼都”之称。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239户,年产硼砂、硼酸25万吨以上,钼精粉3474吨,黄金3400多公斤。围绕硼矿资源生产的硼砂、硼酸等规模以上企业有30多户,其中宽甸硼矿是一家硼矿开采、选矿、生产硼系列产品为一体的大型矿产品加工企业,年产硼砂、硼酸3万多吨,为丹东地区最大的矿产品加工企业之一,2008年主营收入6326万元。凤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硼矿开采、选矿、生产硼系列产品及化肥系列产品为主的工业企业,年产硼砂、硼酸11万吨,复合肥2万吨,是丹东地区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2008年主营收入6.2亿元。宽甸满族自治县万宝振兴钼矿是我市规模较大的钼矿开采及加工企业,2008年生产钼精粉1896吨,占地区钼精粉总产量的54.6%;实现主营收入4.2亿元。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利用生物氧化提金技术处理含砷矿石加工黄金的高科技企业,2008年生产黄金1264公斤,占全地区黄金总量的37.1%,实现主营收入2.3亿元。(3)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涵盖以农副产品、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加工业;以纺、织、染、服装生产为主的纺织服装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到2008年末,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69户,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101户,年主营收入68亿元。主要包括以淡水和海水的鱼、贝、蟹、虾等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以优质稻米、板栗、草莓、蓝莓,以及食用菌、蔬菜等为主的食品加工,其中水产品加工主要以仁达食品、三龙海产、昌平食品、炬丰食品、大平水产、圣龙食品、泰丰食品、永明食品、大鹿岛贝类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食品加工主要以君澳食品、龙升食用菌、瑞丽食品、宽甸板栗、东瀛食品、花园果菜速冻食品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纺织服装制造业。到2008年末,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户,年主营收入37亿元。全行业已经形成了化纤、纺织、印染、服装等门类齐全的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粘胶纤维、涤纶纤维、纱、面料、服装等,其中以五兴化纤公司为代表的化学纤维工业具有较好工业基础, 2008年完成粘胶纤维产量 8万吨,涤纶纤维1.4万吨,实现主营收入8.8亿元;纺纱企业现有3户,能力有7.5万锭,2008年生产棉纱6790吨;以新龙制衣为龙头的服装行业现有企业36户,2008年全地区服装产量 2000多万件。造纸及纸制品业。到2008年末,规模以上企业30户,年主营收入11亿元。主要产品新闻纸、铜版纸、包装纸等,总的造纸能力在40万吨以上,其中新闻纸及文化用纸的生产能力14万吨,箱纸板及瓦楞原纸能力20万吨,其它包装纸3万吨。2008年造纸及纸制品产量18.3万吨。目前,我市造纸主要是箱纸板及瓦楞原纸,企业有洪阳纸业公司、明珠纸业公司、新华纸业公司等;纸制品深加工,较大的企业有以生产纸箱等包装为主的群利包装公司、红升包装公司,以生产蛋托等纸制品和印刷品为主的海德公司生产蛋托等。(4)电力生产业丹东电力资源充足,共有大小发电企业45户,其中规模以上发电企业7户,现有装机容量159万千瓦,2008年发电总量为645990万千瓦。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是我市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现有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8年发电量为420897万千瓦,实现主营收入11.8亿元;太平湾发电厂为我市最大的水利发电厂,现有装机容量23万千瓦,2008年发电量为156556万千瓦,实现主营收入2.2亿元。3名特产品林蛙丹东天然林比重大,为林蛙栖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林蛙是一种集食用和药用为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林蛙养殖是丹东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潜力很大。宽甸野生林蛙和蛙油产量居全国之首,为东北林蛙主产地之一,素有林蛙之乡的美称。目前,丹东林区共封沟养蛙3000多条,养殖专业户4059个,年产商品蛙8000多万只,产值达2.4亿元。全市林蛙养殖重点乡镇有20个,涌现出像凤城市玉龙镇、宽甸县的大川头乡这样超百万元产值的乡镇。稻米丹东具备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条件:一是气候资源优越,适于种植北方优质粳稻。生长期内昼夜温差较小,提高粳稻的适口性。二是灌溉系统比较完善,自成体系,多数年份基本上可以保证水稻生产的正常用水。三是环保条件优越。年降水量大,植被条件好,工业污染少。水田生产基地和水源地绝大部分没有污染,适于发展绿色稻米和无公害稻米。四是生产技术成熟,管理比较到位。丹东水稻绝大部分为中晚熟品种,米质好。丹东是全国优质大米重要基地之一,丹东大米一直作为贡米,目前,丹东已培育并注册了“柳林”、“东港”、“辽东明珠”、“港日”4个优质稻米品牌。其中,丹东的柳林大米产于柳林河畔,旧址柳林河,它的上游铁甲水库是东港市唯一饮水水源,无工业污染,下游是鸭绿江水和黄海水混合而成,是滋育柳林大米的母液,此地所生长出的柳林大米洁白清亮,米香适口,口感细腻,曾在明末清初年间作为贡米为皇上所用。实为中华米中之首选佳品。丹东大米以其绿色无公害、口味香醇、富有营养而畅销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板栗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目前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115 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已成为全国板栗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基地。全市每个乡镇都有板栗栽培,其中面积超万亩的乡镇38个,板栗生产已切实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丹东在发展板栗生产中,通过实行科学管理、实施“科技丰产工程”,重点引时、培育推广了金华、岳王、丹泽、9113、9210等二十多个优良品种;同时,大力扶持板栗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国外板栗销售市场。全市11个板栗储藏、加工企业年出口量达5000多吨,成为丹东市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产业。草莓丹东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草莓的发展。适宜种植草莓的地域比较广阔,东港、凤城、宽甸和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均可大面积种植。目前,丹东市有42个乡(镇)有17个,5000亩以上的5个,万亩以上的有1个。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市草莓生产面积已11万亩,占全省草莓生产总面积的81%以上,其中有3.5万个日光温室生产草莓3.5万亩,有4.2万个大、中、小塑料冷棚生产草莓3.6万亩,草莓总产量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杜鹃花全世界已发现的800多种杜鹃花在中国分布的有650种,而丹东就有270多种。丹东栽培杜鹃历史悠久,特殊的气候资源及水质、土壤条件为杜鹃花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形成了丹东杜鹃的独特种群。杜鹃花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全市从事杜鹃花生产的花农有2000多户,6000多人。杜鹃花各类有6个色系,270多个品种,其中珍贵品种120多种。杜鹃花秤面积3000多亩,主要集中在振兴区、振安区以及元宝区三个交通相对便利的市区。年产盆花3000多万盆,商品花1000多万盆,收入6000多万元,销售面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和地区。近几年在各种全国性花卉博览会上,丹东杜鹃多次被评为金奖,成为国务活动的上乘花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切花消费的快速普及,杜鹃盆景及小杜鹃组合有较大的市场。丹东杜鹃属名贵品种,在国内市场上独压群芳,在韩、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花卉市场上名声鹊起,市场看好。1984年3月,经丹东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杜鹃花被正式命名为丹东市市花。对虾丹东对虾养殖始于1980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港市从1988年到1992年荣获全国县级养虾五连冠,最好年份产量达1.38万吨,出口供货值2.68亿元,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体系,使对虾成为丹东水产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日本、美国、欧盟是丹东对虾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