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抢救护理技术.ppt_第1页
常见抢救护理技术.ppt_第2页
常见抢救护理技术.ppt_第3页
常见抢救护理技术.ppt_第4页
常见抢救护理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常用抢救护理技术 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学习目标 1 解释概念 氧气吸入法 氧中毒 吸痰法 洗胃法 2 掌握 各项抢救技术的适应症 目的及注意事项 3 熟练掌握 各项抢救技术操作4 态度认真 操作规范 动作轻柔 关心爱护患者 第一节氧气吸入法 CompanyLogo 通过给氧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防止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 什么是氧气吸入法 缺氧程度的判断当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 6KPa 50mmHg 时 应当给氧 一 缺氧程度 1KPa 7 5mmHg1mmHg 0 133KPa 1 氧气筒 氧气表 三 供氧的装置 一 1 氧气筒 耐高压 14 7MPa 150kg cm2 容积 40L容氧量 6000L一总开关 大开关 逆时针旋转打开气门是氧气流出的通道 1 氧气筒 氧气表 二 供氧的装置 一 2 氧气表装置 安全阀 当氧气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时 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 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 以保证安全 2 氧气枕 二 供氧的装置 二 氧气枕 二 供氧的装置 三 氧气管道化装置 4 高压氧舱 二 供氧的装置 补充 高压氧舱 一 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 四 给氧方法 双侧 1 鼻导管法 三 给氧的方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1 鼻导管法 单侧 三 给氧的方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2 鼻塞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三 给氧的方法 长期用氧 3 面罩法 三 给氧的方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6 8L min 张口呼吸的病人 4 漏斗法 口罩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三 给氧的方法 婴幼儿和气管切开术后 5 头罩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三 给氧的方法 6 氧气帐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三 给氧的方法 烧伤和新生儿 2 氧气枕 7 氧气枕法 三 给氧的方法 二 常用的给氧方法 吸氧操作方法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装表 给氧 停氧 放气 如何装表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吹尘 装表 接瓶 检查 湿化瓶内溶液种类 量 一般情况 冷开水或蒸馏急性肺水肿 20 30 乙醇量 1 3 1 2满 吹尘 上表 查漏气 接瓶 查通畅 与地面垂直 如何插管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清洁鼻腔 连接导管 调节流量 清洁鼻孔 接管 调流量 轻度缺氧 1 2 min中度缺氧 2 4 min重度缺氧 4 6 min 如何插管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清洁鼻腔 连接导管 调节流量 比量湿润 插管固定 湿润 量长度 固定 为何要先调节流量后插管 交待注意事项 整理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如何交待 1 不要自己调节流量2 注意用氧安全3 注意保持用氧效果 记录 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如何记录 分离鼻导管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记录 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如何中途调节流量 拔鼻导管 关闭氧气 及时记录 记录卡姓名张灵性别男年龄42岁病区呼吸内科床号18住院号1778 单侧鼻导管给氧法 如何停氧 1 安全用氧2 带氧插管 带氧拔管3 氧疗的监护4 用物定期更换5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6 悬挂标志 防火 防热 防震 防油 至少距火炉5m 暖气1m 以免开错开关 大量氧气突然冲进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观察脉搏 血压 皮肤颜色及湿度 精神状态 呼吸方式 橡胶氧气管 湿化瓶定期消毒更换 鼻导管每日更换两次以上 双侧鼻孔交替插管 五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1 氧气成分99 纯氧或5 CO2混合气体2 氧浓度与氧流量关系公式 氧浓度 21 4 氧流量 L min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氧流量 L min 氧浓度 125229333437541645 氧气筒内氧气量可供时数的计算法 氧气供应时间 h 氧气筒容积 L 压力表压力 5 kg cm2 除以 氧流量 L min 60 min 1 kg cm2 六 氧疗副作用及预防 氧中毒 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呼吸抑制 表现 预防 恶心 呕吐 烦躁 呼吸困难 脉搏减弱 血压下降 昏迷 避免长时间的高浓度氧持续吸入 烦躁 呼吸心率增快 血压增高 呼吸困难 发绀 昏迷 控制给氧浓度 鼓励病人多翻身 及时排痰 分泌物粘稠 结痂 不易咳出 加强吸入气体的湿化 定期雾化吸入 视网膜血管收缩 视网膜周边剥离或视网膜完全剥离 最后失明 控制给氧浓度在41 以下 控制PaO2在100 120mmHg 呼吸抑制 呼吸停止 低流量 低浓度持续给氧 维持PaO2在60mmHg左右 第二节吸痰法 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 用导管经口 鼻 人工气道 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一 适应症 新生儿危重 年老 昏迷 麻醉后未清醒 气管切开等咳嗽无力 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而导致痰液不能咳出或呕吐物误入气管等 为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 呼吸困难 发绀甚至窒息 必须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 吸痰方法 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呼吸困难 吸入性肺炎 窒息等 准备实施评价 电动吸痰器 中心吸引装置 吸痰负压 成人0 04 0 053Mpa小儿0 013 0 026Mpa 吸痰手法 试吸 NS自动 反折末端 放入 松开 左右旋转 向上提出 脚踏 不踩放入 踩 吸痰 抽吸 NS 吸痰时间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注射器吸痰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用物每天更换1 2次导管一次一扔吸痰动作要轻 插管时不能有负压 吸痰时每个部位不超过15 间隔3 5min 痰液粘稠时 可叩击背部以振动痰液 或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化痰液 或向气管内 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 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以利痰液吸出婴幼儿吸痰管要细 吸引力要小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吸入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瓶的2 3满 及时倾倒气管切开者 气管切开 口 鼻 第三节洗胃法 洗胃法 是将大量溶液引入或通过胃管灌入胃内再吸出 以排出胃内毒物和潴留食物的方法 适应症 非腐蚀性毒物中毒 禁忌症 1 腐蚀性毒物中毒 强酸 强碱 2 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 4 近期消化道出血 穿孔 3 胸主动脉瘤 上消化道溃疡 胃癌不宜洗胃 有机磷农药 安眠药 重金属 生物碱 食物 洗胃溶液 根据毒物性质准备拮抗溶液液体量10000 20000ml温度为25 38 洗胃液的选择 1 物理性对抗剂 可附着黏膜 起到保护黏膜的食物 牛奶 豆浆 蛋清 米汤 2 化学性对抗剂 选用与毒物中和或改变毒物毒性的药物 高锰酸钾的使用 1 15000 1 20000是强氧化剂 可将有机物氧化 说明 蛋清水可粘附于粘膜或创面上起保护作用 并可减轻疼痛 氧化剂能将化学性毒品氧化改变其性能从而减轻或去除其毒性 1605 1059 4049 乐果 等禁用高锰酸钾洗胃因能氧化成毒性更强的物质 敌百虫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其分解过程可随碱性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而加速 巴比妥类药物用硫酸纳导泻是利用其在肠道内形成的高渗透压 阻止残存的巴比妥类药物的继续吸收 促其尽早排出体外 硫酸纳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没有抑制作用 不会加重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毒 磷化锌中毒时口服硫酸铜可使其成为无毒的磷化铜沉淀阻止吸收 并促进其排出体外磷化锌易溶于油类 应禁用脂肪类食物以免促使磷的溶解吸收 目的 解毒减轻胃粘膜水肿为某些手术或检查做准备 清除胃内的有毒物质或刺激物 避免其被胃肠道吸收 幽门梗阻 胃肠道手术 方法 1 口服催吐法 2 胃管洗胃法 1 漏斗胃管洗胃 2 注洗器洗胃 3 电动吸引器洗胃 4 自动洗胃机洗胃 口服催吐法 患者取坐位 戴好橡胶围裙 将水桶置患者座位前 注意用软枕协助其保持舒适体位并防止坠床 嘱患者自饮大量灌洗液 每次300 500ml 即可引发呕吐 不易吐出时 可用压舌板压其舌根剌激引起呕吐 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吐出的灌洗液清洁无味为止 催吐法洗胃法 方法 催吐 自饮大量灌洗液 催吐 漏斗胃管洗胃 是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洗胃 1 准备病人 坐位或半坐位 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 臀部抬高10厘米 2 插管 3 抽出胃内容物 4 注入灌洗液 300 500毫升 5 拔管 整理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用电动吸引器连接洗胃管进行洗胃在抢救急性中毒时 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胃内有害物质 电动吸引器洗胃 压力不宜过大应保持在13 3KPa 100mmHg 以免损伤胃粘膜 电动吸引器洗胃 液体瓶 胃 储液瓶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利用电磁泵作为动力源 通过自控电路的控制 使电磁泵自动转换动作 分别完成向胃内冲洗药液和吸出胃内容物的过程 能自动 迅速 彻底的清除胃内毒物 注洗器洗胃 用于幽门梗阻和胃手术前的洗胃 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注射器吸尽胃内容物注入洗胃液约200ml左右再抽出弃去 注入盛水桶内 如此反复冲洗 直至洗净为止 洗胃的注意事项 当中毒物不明时应抽出胃内容物送检洗胃溶液可选温开水或等渗盐水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病人体位 中毒轻者 坐位或半坐位中毒重者 左侧位 昏迷患者洗胃 宜谨慎 取去枕仰卧位头转向一侧 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每次灌入量 300 500ml 须反复多次灌洗 如灌入过多 液体可从鼻腔内涌出而引起窒息 易产生急性胃扩张胃内压上升增加毒物吸收 突然的胃扩张兴奋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