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识字三_第1页
2013-2014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识字三_第2页
2013-2014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识字三_第3页
2013-2014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识字三_第4页
2013-2014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识字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识字三 课时 2 课时 班级 1(3) 编写 者 陈彤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识字 3 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二、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 1、认识“雾”、“霜”等 13 个生字,会写“和”、“语”等 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 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于的兴趣。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前面已学过了拼音,他们基本上能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 因此以读为切入点,由读理解教学难点成为本课的设计思路。 w W w .X k b 1.c O m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朗读法 五 、 教学环境及 资源 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六 、教学 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 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 1)开火车识字 将 13 个生字打乱顺序 ,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 2)摆长龙识字 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 S 形等) ( 3)帮生字找家 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 4)猜字谜 - 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 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 (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 /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 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新 | 课 |标 |第 | 一 | 网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 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 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 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 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 “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板书 设计: 七、 教学反思 课题 两只鸟蛋 课时 2 课时 班级 1(3) 编写 者 陈彤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还看到了什么呢?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蛋、取 ”等 12 个生字,会写“听、唱”等 6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喜欢朗读诗歌。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前面已学过了拼音,他们基本上能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 因此以读为切入点,由读理解教学难点成为本课的设计思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朗读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新 课 标 第 一网 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对话平台 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 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 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 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 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X |k |B| 1 . c |O |m (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 诵全文。 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