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doc_第1页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doc_第2页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doc_第3页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doc_第4页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 导读:龙源期刊网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作者: 来源:吉林农业2014 年第 12 期9 月 22 日25 日,在黑龙江省农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榆树市农12月9日,浠水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名特优淡水养殖培训班学员在农展龙源期刊网 榆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赴黑龙江参观考察报告作者: 来源:吉林农业2014 年第 12 期9 月 22 日25 日,在黑龙江省农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组织第一期 91 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赴黑龙江省双城市、肇东市、克山县、绥棱县进行参观考 察。9 月 22 日,在双城市农业局领导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东官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 社、东官村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春森蔬菜种植基地、幸福乡永支村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 范区、幸福乡庆城村中墨合作玉米高产种植式公关实验区。在参观过程中,双城市农业局副局长给学员们先后介绍了幸福乡庆城村中墨合作玉米高产 种植式公关实验和幸福乡永支村玉米 110 厘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在中墨合作玉米高产种植 中,他们试验区采取主体技术为:一是选用试验品种。选用耐密植、抗倒伏、叶片收敛、抗逆 性好的品种;二是测土精准施肥。在保证 N、P、K 肥用量的前提下,侧重于铁、锌、镁、 硼、铜、锰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三是调节土壤酸碱度。撒施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 接近中性;四是超深松整地;五是高密度播种。播种方式为 100 厘米宽窄行平播,大行距为 70 厘米,小行距为 30 厘米,株距 18 厘米,亩播种密度 7300 株。六是精细化管理。七是水利 全程配套。9 月 23 日,在肇东市农业局领导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肇东市五里明现代农机合作 社、五里明镇玉米大垄栽培模式示范区、肇东市甜嫂绿色餐桌工程种植基地。在五里明现代农 机合作社,合作社的理事长给学员们介绍了各种农机的名称、产地、型号、配套动力、工作效 率。在甜嫂绿色餐桌种植基地,基地技术员给学员们讲解了蔬菜的栽培技术和特种蔬菜的食用 方法。在实验区,农业局局长给学员讲解了玉米大垄栽培技术,并且肇东市电视台记者跟踪采 访,当晚把我们参观考察的消息在肇东电视台播出。9 月 23 日晚,学员们来到了克山县。克山县河南乡副乡长由于白天工作非常繁忙,利用 晚上休息时间在我们就餐的大厅给学员们讲解了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 程。据介绍,仁发合作社于 2009 年创建。当时仁发村村支书李凤玉和 7 户农民自筹资金 850 万元,国家投资 1234 万元。组建了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 年,合作社以每亩 240 元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 1100 亩。由于土地分散,大型机械发挥不了作用,先进技术 用不上,当年亏损 187 万元。有些社员对合作社失去信心,合作社一度陷入困境。2011 年, 仁发合作社向农民作出 7 条承诺,合作社让农民带地折资入社。合作社 7 条承诺是:农户土地龙源期刊网 入社秋季每亩 350 元保底分红;先后入社社员权利和义务平等,秋后盈余按农民入社土地折资 进行二次分红;国家补贴资金产生的盈余按户平均分配;有困难的社员可将入社土地折资款全 额付息借回;入社社员仍享受国家发放的粮食综合补贴;合作社重大政策一人一票,不按股权 表决;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经过半个月的时间,300 多户农民带地入社。合作社有了自 主的土地,大型农机发挥了作用,当年盈利 1300 多万元。2013 年取消了土地保底金,实现了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仁发合作社管理人员录用实行公开招聘,机务管理实行单机核算,生产 管理落实地块包保。9 月 24 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仁发合作社实地参观。理事长李凤玉又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 发展方向。9 月 24 日下午,学员们来到了绥棱县,参观了双合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丰田水稻种植 合作社,双合合作社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机务日常管理。9 月 25 日上午,学员们参观了绥棱县靠山乡光芒村农机合作社、上集镇宝田村现代农业 观光园区、上集镇民族村农牧作业点、绥棱县大力家庭农场。在上集镇宝田村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技术员给学员讲解了水稻的农时标准、水稻用种标 准、种子处理标准、置床处理技术标准、水稻耕作技术标准。在上集镇民族村农牧作业点,村负责人介绍了民族村为了推进城镇化进程,节省土地,通 过资金置换,实现了民族村整村进镇。为了解决农民进城居住,远程农业生产不方便的实际问 题,经整体规划和协调,腾出一处农户住宅。改造成了农牧作业点,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农业生 产的后顾之忧。参观考察回来后,学员们立即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研究讨论。单位也本着重实效、有针对性 的原则,找出了亮点,借鉴了经验。现将考察结果总结如下。一是要有先进的农机设备。我们参观了榆树地区所没有的先进农机机器(挪威 215 马力深松联合整地机,作业效率 45 亩/小时、哈尔滨 100 马力马铃薯种植施肥机、美国 335 马力履带式拖拉机、美国 485 马力 联合整地机,作业效率 55 亩/小时、还有气喷式播种机)等。黑龙江的农机补贴是 60%,比榆树市高出很多,同时建议政府支持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