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9 / 179第一章 导论第一節 研究主旨信用状乃指银行(开状银行)徇顾客(信用状申请人,泛指进口商)之请求开发给受益人(出口商)的付款保证文书 ; 藉由此凭证,银行承诺,只要受益人提示符合其规定之单证,即可获得付款。此乃信用状最重要之特性。事实上,一般出口商对信用状之认识往往因非接受过专业训练而有所不足,引此往往遭受无谓的损失,或引发无谓之纷争,在许多信用状纠纷案例中,追本溯源,则都起因于对信用状交易处理不当所引起 ; 或者,虽仅仅因为一些小瑕疵或语意不清,未能要求事先加以澄清所致。台湾属于海岛型国家,在生产资源方面极为贫乏,因此贸易即成为我国最重要之经济命脉。而信用状是早期国际贸易上使用率最高的一种付款方式,但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有许多种,而非仅单独使用信用状进行交易,如记帐、托收、寄售等皆已成世界贸易货款支付的主流,但是在台湾,信用状仍然是进、出口商最习惯使用的交易方式。国人经常误认使用信用状,就可以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殊不知信用状既不能确保货物的交运与质量,也不保障卖方一定可以妥收货款,且其交易流程较为繁杂、耗费时间,费用亦不低廉,其内容通常存有陷阱或条款间相互矛盾。但不论如何,目前坊间多是对信用状交易介绍和交易方法等概括性之论述,而对于其风险之探讨及处理方法较缺乏整题性涵盖面较广之专文论述。然而虽非目前热门话题,但国内有数万厂商从事对外贸易,如何避免国际货物买卖产生的额外风险仍为其核心课题之一,应加以重视。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目的台湾系为一个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体之典型海岛经济地区,即使未来国内厂商赴对岸投资,或根留台湾之厂商,需将产品营销各地时仍或多或少和信用状息息相关。以下即为本文写作目的:1.预防重于处理,避免会引发之纠纷之问题出现。2.对进出口商的信用状风险及处理做整理,发生问题时用最有效率方式解决。3.瑕疵及假单证,有问题之信用状之判别及注意事项,问题往往从此处发生。4.其它和信用状相关风险之探讨,此为本文最后较细微事项。第三节 信用状交易简介在信用状下如何预防或避免纠纷发生产生的无谓之损失,最有效之办法,首应全盘彻底了解信用状之本质、特性、处理、要领与原则等,始足以防范于未然,但信用状之介绍并非本文重点,在此本节就仅以信用状之交易特性做约略性之介绍,而正文部分所讨论之信用状风险皆为交易过程中某一环节发生之问题。一.信用状交易是一种单证交易,只要提示的单证符合信用状条件,开状银行就有兑付的义务,开状申请人(进口商)也有补偿开状银行的义务。因此,进口商不得以货品质量不佳为由,要求开状银行随便拒付。但既然发现货品质量不佳,可要求开状银行细心审查单证是否有瑕疵(即与信用状条件不符),如发现有瑕疵,即可要求开状银行,以单据有瑕疵为由,而予拒付。信用状交易虽是以买卖契约为基础,但其一经开发则与买卖契约分离而为完全独立之交易行为,其交易之标的为单据,而非同买卖契约之为货物。在信用状交易中,银行仅系中介货款,其责任仅为核对单据,并不查验货物本身,且其对单据之审核,仅及于其表面文字之记载,而不涉及单据之实质有效性,亦即银行对于单据之伪造、变造及单据所表彰之货物是否和实际相符,毋需负责。因之,就出口商言,常有货物已按契约装运,而单据遭吹毛求疵拒付之情形;就进口商言,其若收到符合信用状规定之单据,也并不表示其必能收到符合契约项下之货物。二.信用状交易流程图:(以新竹国际商银为例)-信用状交易流程图说明国外即期信用状流程为 连接国外远期信用状流程为 连接第二章 信用状下拒绝兑付之理由及处理第一节 进口商及出口商之义务一、进口商之义务(一)申请开发信用状之义务买卖契约即规定以信用状方式支付货款,进口商便应依约定申请开发信用状。进口商必须先履行开状义务后,方可要求出口商履行其交货义务。如果进口商未能依约定申请开状时,即属违反买卖契约,并应负损害赔偿。因此,出口商在未接到进口商安排之信用状前,当不必装船,如果出口商在未接到信用状前即予装船,将被认为出口商放弃了此种权益大板地方法院1926(7)48号案件之判决1。 (二)开发信用状之种类及条款 买卖契约对应开发信用状之种类及条款有规定时,进口商应依其规定申请开出。如果进口商不依其规定,而申请开出与买卖契约不符之信用状时,出口商即不负履行契约之义务(Giddens 与Anglo-African Produce CO., Ltd.对公案)2,并有权要求进口商修改信用状。但如出口商已有利用信用状之事实,则将被认为接受该信用状, 不得突然以信用状与买卖契约不符为理由而毁约(Panoutsons与Raymond Hadly Corperation of New York 对公案) 3。买卖契约对应开发信用状之种类及条款未规定时,进口商应依交易习惯及斟酌当事人间之意思,以诚信原则,安排适当之信用状4。不得擅自或恶意开出不合理之信用状如可彻销信用状,或于信用状上加列出口商无法履行之条款,否则出口商有权要求进口商修改信用状。(三)开发信用状之时间买卖契约对开发信用状之时间有规定时,进口商应如期申请开发,否则将权成违约行为。出口商得定期催告,并请求因迟开信用状而生之损害赔偿。如催告无效,出口商得解除契约,并请求损害赔偿5。但如买卖契约仅规定应立即开出信用状时,所谓立即系指相当谨慎之人(A person of reasonable diligence)开出信用状所需之时间而言(Garcia 与Page&CO.对公案)6。买卖契约对开发信用状之时间未规定时,进口商应于合理时间(Within a reasonable time)内开出信用状。所谓合理时间,并无绝对标准,但以出口商依约装船之期限前开到,使出口商有充分时间安排装船手续为要件,通常须考虑商品种类,市况,备运时间及该契约环境等7。(四)信用状之开发与给付货款之关系当进口商依约定申请开状,则其给付货款之义务,并不因开出信用状而免除。须知不可撤销信用状之主要目的,在于对资力不明之进口商之货款债务,由资力雄厚信用卓著之银行予以清偿之约定,藉以确保出口商之货款请求权。因之,开状银行如有给付不能之情事时,应由进口商负担清偿货款之责任8。_1贸易契约与纠纷之预防,梁满潮,66年三板2贸易与信用状,郭金标,70年再板3贸易实务辞典,蔡晓00,73年增补4国际汇兑,林邦充,三民书局,66年初板5国际金融,范文让,五南图书出板公司,66年出板6外汇实务,于政长,五南图书出板公司,67年出板7进口贸易实务,刘吉川,69年初板二、出口商之义务(一)依约交运货物出口商接到进口商依照买卖契约开来之信用状后,除应准备信用状规定之单据外,尚应负责交运符合买卖契约所规定货物之义务。否则,如不交运货物或所交运之货物有瑕疵时,进口商可依据买卖契约提出索赔。(二)依信用状规定提示单据出口商一但接受信用状,则应遵照信用状规定提示有关单据,而不能以已依买卖契约规定提供货物为理由主张免除此项义务,否则出口商即构成违约行为,进口商可以要求减付货款,甚至可以解除契约,并请求损害赔偿。适时通知进口商开状银行拒付之事实当出口商提示单据遭开状银行拒付时,出口商应讯速将拒付之事实通知进口商。因为开状银行就信用状之兑付代理进口商履行付款义务,而出口商为进口商指示开状银行开发信用状之指定受领人,尚若出口商未将被拒付之事实通知进口商,将构成违反指定受领人之义务9。第二节 开状银行的拒绝兑付案件的处理如果开状银行受到单证,认为其表面所显示着,与信用状所规定的条件不符,而决定拒绝兑付时,应履行下列几项义务:1.必须向寄单银行说明不符之点有那些。不符点应一次说清楚,不能在对方已将不符点更正后,又另提出其它不符之点。2.必须在合理时间内,向寄单银行说明单证已寄回或暂时代为保管,听侯指示处理办法。或者在表示拒付的同时,说明正与进口商联系,俟有结果再通知。以上两项必须在受到单证后合理时间内办理。至于合理时间(Reasonable Time),究竟以多久时间为合理,信用状统一惯例并未说明。依美国统一商法第5-112条的规定:兑付或拒绝的期限以受到单证起第三个银行营业时间终了前为止,除非提示人明示或默示同意延展兑付。假如未能在上开期限内兑付即构成对汇票或要求付款书及对信用状的拒绝兑付。3.开状银行如一面拒付,同时声明正与进口商联系,而后来进口商同意接受单证,则开状银行可以履行兑付。开状银行在拒付时,对寄单银行只能说它本身要拒付,不能说进口商说单证有瑕疵。所以开状银行要拒付,这是因为开状银行_8国际贸易法实务,叶永芳9出口贸易与银行押汇,杨培塔,70年三板对外独立负责,应自作判断,不能听任进口商代作决定。在单证无瑕疵时,开状银行不应先征求进口商意见才对外付款。以上是就理论上,法律上的立场来说。事实上,银行在遇到利害攸关的问题时,不论对外付款或拒绝兑付,都要和其关系密切的进口商事先商量,只是对一般普通客户才扳起脸孔,大谈法律。假如单证无瑕疵,而进口商为了企图毁约,要求开状银行对外假藉一些理由拒付时,如被押汇银行或出口商抓到证据,则可直接向进口商提出索赔要求。进口商与押汇银行虽无直接的契约关系,但教唆开状银行恶意拒付,已构成侵构行为,押汇银行可以直接起诉。4.开状银行拒付后,应退回寄单银行全部单证,如果不能退单,则要负责赔偿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有例外。例如信用状中规定一部分单证直接寄往开状银行,另一部分则分寄第三者例如报关行等等,此时开状银行只需退回其本身受到的单证,其余部分如第三者不能照退例如在货物已被提走的情形,开状银行可以不负责,而有寄单银行负责。至于押汇银行能否转嫁给出口商承担后果即凭开状银行退回的部分单证行使追索,就要看出口商向押汇银行提出的L/H 内容了。5.押汇银行在接到出口商交来的单证,如发现与信用状不符,有时以电报征求开状银行的意见,要求授权押汇。电报中必须详列全部不符之点。开状银行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拒绝授权,赤可以与进口商联系后再决定是否授权。但应以本身名义覆电。如果开状银行覆电授权,而事后在押汇银行寄来的单证中又被开状银行发现其它瑕疵,为当初要求授权电报中未列明者,开状银行仍可拒收单证,对押汇银行拒绝兑付。6.进口商在被开状银行征求意见时,应及时表示态度,或者拒绝或者接受。如犹豫不决,拖延过久,则将被开状银行作为点认论,特别是在单证已送达进口商当面审查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7.如寄单银行促请开状银行注意单证中有某项瑕疵,或告知开状银行,对于应等取瑕疵经保结方式而予押汇或付款,承兑者,如开状银行拟拒绝兑付,仍应附具理由,以电报或其它讯速方法,在合理时间内,通知寄单银行信用状统一惯例第8条第7条。第三节 押汇银行对拒绝兑付案件的处理1.当押汇银行自开状银行或付款银行接获拒绝兑付的通知后,首先应研究其拒绝兑付的理由,再视情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通常情形下,信用状项下跟单汇票遭拒绝兑付的唯一理由为违反信用状条件。然而,在实际上,却常有恶意的拒绝兑付。例如进口地市价下跌,致进口货品的销路不乐观时,进口商乃以牵强的理由如包装单日期与发票日期不符等等吹毛求疵而拒绝兑付。此即一般所称的Market Claim。兹就实务上常见的拒付理由综合说明于下:由于单证有瑕疵而拒付:单证如有瑕疵时,在通常情形下,可以补送更正单证解决。例如北保险条款漏保某一险类时,补送保险公司的加保证明书 (Statement or Rider)即可。由于付款银行未接获付款授权书而拒付:开状银行指定另一家银行为付款银行时,开状银行理应将 Letter of Payment Authorization”连同信用状副本寄送付款银行。如漏寄或未寄达时,付款银行必将拒绝兑付。此时,押汇银行收到的电报,通常为 “Your BP No. Unpaid no payment authorization”。押汇银行收到此类电报时,应讯速向开状银行去电。由于汇票及单证误寄而遭拒付:汇票及单证应依照信用状的指示寄送,如押汇银行送有错误,不仅不能推诿任何人,尚且有被抱怨,诉苦,甚至被索赔之处。常见的情形有:将应寄开状银行的一套单证误寄往付款银行。挟在另一押汇文件,寄到不相干的银行。误打地址,如将Bank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误打为Bank of America, Hongkong。误打国名,Bank of New York, Australia,但实际上该国并无此银行。遇到上述(1),(2),(3)的情形时,该行或将来电查询,此时,可电请其转送指定的银行。但如遇到(4)的情形时,将相当麻烦,因为将由目的地邮局以水路退回,致耽误进口商的提货,此时,进口商虽可办理担保提货,但是进口商却因担保提货而失去信用状的保障。因此并非所有进口商皆愿照办也。同时,如因而遭到拒付时可能因而与出口商发生纠纷。Market Claim:此乃进口地市况恶化,而买方无意付款时,藉轻微的瑕疵,要求惊人的折扣,如不答应即以拒绝兑付要挟。此时,如认为理由不充分或牵强者,押汇银行应据理力争。由开状银行破产而引起者:出口押汇票款因开状银行破产而无法收回票款者情形最严重,其引起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详参阅本书第六章第十二节。2.遇到上述第1种拒付者,押汇银行,应立即与出口商取得联紧,请其立即补正。遇到上述第4种情形的拒付时,应即通知出口商从速与关系各方面磋商解决。有必要时,应电请开状银行于货物抵到目的港后立即提货存仓,并投保火险。出口商如无法取得进口商的谅解,致无法获得兑付时,只好另设法转售他人或运回本国。国外银行拒绝兑付后,交涉无效者,出口商应即将票款缴回押汇银行,如押汇银行因此而发生费用或利息时,出口商也应缴付。第四节 信用状项下的追索权及追偿权1.追索权和追偿权的区别,追索权从票据法的角度来说,乃指票据的持有人在付款人拒付时,向票据的背书人及发票人索回票款的权利而言。在信用状业务上,所谓追索权,则应按它的广义来解释。换言之,在信用状业务上,所谓追索权乃指信用状项下的跟单汇票在不使用汇票时,则为单证的持有人,向出售汇票或单证的所有前手的追索权利而言。汇票的存在并非追索权的必要前提,这是信用状项下追索权的特征。在信用业务中,与汇票或单证持有人的追索权似同而实际上不同的,还有两种追偿权。一为开状银行对付款银行及电报求偿或向付款银行的求偿的押汇银行的追偿权。开状银行在亲自见到单证以前,对付款银行或押汇银行如已支出资金,而于接到单证时却发现与信用状不符。则开状银行有权向付款银行及求偿的押汇银行退回单证并收回已付的款。这种追偿形式上似是一种追索,而实际上却是拒付。二是进口商,开状银行,付款银行以及保兑银行等在错误付款(Payment by Mistake of fact)之后,发现问题,要求收款的一方退回误付的款项。这在形式上赤是一种追索,但和严格意义的追索权有别。2.银行对出口商的追索权,开状银行对出口商的追索;开状银行在亲自见到以及检查了单证,并付了款之后,再也不能向出口商受益人行使追索权,也不能向押汇银行或付款银行等行使追索权。开状银行不能因进口商拒绝赎单而要求出口商或押汇银行等退款,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开状银行的验核单证及付款是终局性的(final),即使汇票付款人(Drawee)是进口商,开状银行一经付款,即丧失追索权。开状银行虽然持有汇票或单证,但并不是汇票或单证的持有人。在这一点上,信用状项下的追索权和票据法上的追索权回然不同,不能票据法的理论套在信用状业务上。付款银行对出口商的追索权;当开状银行指定另一银行为付款人时,作为付款人的付款银行,在亲自审核单证并付款后,与开状银行一样,再也不能向出口商或押汇银行行使追索。集使单证转交开状银行后被他发现不符而遭拒付,或开状银行倒闭,付款银行赤无追索权。保兑银行对出口商的追索权;假如保兑银行兼为付款银行,则其情形与付款银行一样无追索权。但是假如保兑银行兼为押汇银行时,是否有追索权,难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开状银行审核单发现不符而拒付时,保兑兼押汇银行能否向出口商追索?一派意见强调保兑银行的保兑行为,认为保兑银行一经付款,集不能行使追索权,另一派意见则强调保兑银行的让购行为,认为如单证不符,还可以行使追索权。关于此,信用状统一惯例第3条第2项对保兑银行的责任有如下的规定:如信用状规定承购或让购者,保兑银行应保证对发票人及善意执票人以无追索权的方式承购或让购受益人开致开状银行或信用状申请人或信用状所规定的任何其它付款人的即期或远期汇票。由此可知,保兑银行兼为押汇银行,而遭开状银行拒绝时,不能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押汇银行对出口商的追索权:押汇银行并不是信用状项下的付款人,赤未保证付款,而只是单纯的执票人或单证持有人。押汇银行的让购单证只是对出口商的一种垫款,如遭拒绝,收不到货款,不论拒付理由是单证不符,或是开状银行倒闭,或是无理拒付,均可向出口商追索垫出的款项及因此而生的利息。在使用远期承兑汇票的情形下,汇票一经承兑,单证即与汇票分离,押汇银行只掌握一纸汇票。这时对押汇银行而言,已不存单证不符的问题。押汇银行可在汇票到期遭拒付时,向2商行使追索权。在凭单证或收据押汇时,因无汇票,作为单证持有人的押汇银行,同时赤可在遭拒付时,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在远期信用状,而不使用汇票时,到期不付款,押汇银行同样赤可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由上述可知,作为付款人的银行以及就信用状作了让购,承兑,付款保证的银行包括开状银行及保兑银行,即使他们本身并非付款人,都无追索权可言。唯一有追索权的是汇票的持有人或单证的持有人或押汇银行。汇票的持有人可能是押汇银行赤可能是在贴现市场购入远期承兑汇票的人。至于单证的持有人则为押汇银行。3.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追索权及追偿权,开状银行,付款银行以及保兑银行在不能对出口商行使追索权时,对押汇银行也不能行使追索权。同一单证经过两家以上银行押汇时例如台湾的转押汇,最后一家押汇银行遭拒付时,对所有前手均可以追索。开状银行对电报求偿T/T reimbursement的押汇银行,于单证到达后发现有瑕疵时,可追回已付出的款项。此时,以电报求偿的押汇银行扔可向出口商追索,出口商不得以开状银行已付款为理由,拒绝退款。开状银行对付款银行包括保兑遣兼付款银行,如前所述,赤可在单证到达后以单证有瑕疵为理由而退单,并要求贷记credit已被借记Debit账户的款项。但开状银行却不能向归偿银行Reimbursing Bank追索,这是因为归偿银行依信用状的规定只凭押汇银行的求偿函电代开状银行办理偿付工作而已。归偿银行本身并不审查单证,当然不负单证有瑕疵的责任。开状银行在接到单证,发现单证有瑕疵时,只能向寄单的押汇银行行使追索权。就归偿银行而已,款项一经代偿,其责任即告结束。4.误付后的追偿权,进口商对开状银行,开状银行对付款银行,押汇银行包括保兑银行兼为付款银行,保兑银行兼为押汇银行,付款银行对出口商,在接受单证及付款之后,在一般情形下,不能提出追回已付款项的要求,这是通则。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例如,当其付款构成误付(Payment by mistake of fact)时,那就例外地可追回已付的款项。所谓误付,最明显的就是错付了金额,例如应付美金一千元却误付了一万元等等。其次是单证尤其是提单未经签字,或份数不足,单证的种类不是信用状所要求的等等。付款人在付款时失察事后发现,应有权追回已付之款或多父的款。然而,单证上轻微的瑕疵,不得随便引用误付为理由而要求退款,否则信用状的保证作用将丧失殆尽。误付是法律术语,不是付款人可照自己的意思随便解释的。就英,美法院的判例来看,误付的范围很狭窄。误付和一般单证的瑕疵,其间应有所区别,但事实上很难具体地区分,因此关于这一问题,常发生争执。单收款人一方在交单时明知有错,或明知付款一方多付,但仍然将错就错,这时的误付就收款一方而言,已构成欺诈。如果付款人和交单人双方都有疏忽,则为双方弄错的误付,付款人可以追回误付或多付之款,收款人不算欺诈。发生误付以后,追回的时间不可能是无限的,但赤没有客观的固定时限。一般而言,追回误付的款项宜在合理时间内进行,越早越好,所谓合理时间,视个别案件而定。误付,有时起因于信用状的开发有误。例如进口商在开发信用状申请书中所填写的内容和买卖契约相符,但开状银行在开状时弄错或漏列某些条款,数量或金额等。如果出口商按信用状照交单证,开状银行照付后发现有错误,多付了款,此时能否以误付为由,追回已付或溢付之款,关键在于出口商交单时是否明知开状银行开错信用状而有意识地利用这个错误。如果出口商并不知情例如买卖契约内容简单,笼统,而信用状却具体,详细,以为信用状的条款确实代表进口商的意图,那么不能认为出口商有过失,因此开状银行不能追回货款。至于对押汇银行或付款银行,因他们并不知道买卖契约条款是否与信用状相符,所以在让购,兑付了含有错误条款的信用状,并已向开状银行交单取款后,开状银行不能以自己漏列条款或弄错金额为借口,向他们追回已付的款项。除非开状银行能证明他们不是善意的,即能证明他们与出口商串通,有意识地利用了开状银行的错误。同理,开状银行对他们交来与信用状相符的单证后,即使在付款前发现开状前有误,也只能凭信用状照付,不能拒付,否则信用状的独立象性将丧失殆尽10。_10参看香港某书局出板“国际贸易中的银行收付方式” PP.104-110第三章 出口商接到信用状后之风险处理第一節 有关出自进口商之风险 由于信用状具有某些特性,尤其不可撤销信用状对受益人更有绝对之保障。因此,信用状才能广为国际贸易界所利用,成为清算贸易货款及融通贸易资金之重要工具。但是,信用状对进出口商而言并非万灵丹,基于其特有之法律性质,对有关当事人而言,仍难免有一些困扰或风险。本章拟站在出口商立场作进一步分析。一、 进口商未覆约开状根据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统计,71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实际发生纠纷共计1060件,其中未履约开状者24件,占全部2.27%(70年为2.07%),虽然所占比率不大,但亦困扰不少出口商。通常买卖契约成立后,按理进口商应依规定如期申请开发信用状,致出口商除冻结大批存货外,(尤其规格特殊者,恐无法转售),尚得增加额外利息负担与仓租费用,倘出口商资力欠雄厚,则难免遭到破产之厄运。 进口商未能履约之因素,有 :(一)汇率变动一般买卖成交之价格,是以签约时之汇率为准,但由于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深受石油危机之影响,导致各国货币对外汇率大幅起落。例如 : 韩国自1980年2月实行管制浮动汇率以来,韩国对美元汇价共已贬值22.77%,又阿根廷因通货膨胀为三位数字以及其货币不断贬值,使披索在过去二年内由2000披索兑一美元贬为49000披索兑一美元,使其进口商对外币支付成本大增,造成诸多进口商倒闭。(二)进口国政策改变1. 提高进口关税 : 进口国政府为保护其国内工业,常藉提高进口关税,增进口货品成本,以减少其进口数量。例如科威特政府将食品进口关税由4%提高15%,烟草等提高至30大,奈及利亚之棉织制品税率则高达200%。2. 进口保证金 : 进口国政府为抵住进口,而规定进口货物须强制性缴交进口保证金。例如 : 奈及利亚政府规定,从1982年4月21日起,除稻米以外之所有进口货品,均须缴交高额进口保证金融(50250%),后始可办理进口结汇。该项保证金须由开状银行或其它办理支付款项之银行收取,且须无息转存中央银行,使大量资金受到积压,无形中加重其进口商负担。3. 管制进口数量 : 进口国政府直接实行进口管制或禁止措施,使进口商无法顺利取得进口许可申请开发信用状。例如 : 法国政府已决定,中华民国进口到法国之外星人(E.T.)玩具要受到配额6万个之限制。又科威特政府宣布禁止活鸡、小麦、面粉等172项产品之进口。(三)市场欠佳由于进口商事先对其国内市场需求调查错误;或该产品已为他种优良货品所取代致进口品销路不乐观;或价格下跌。则不良之进口商一看市场情况不对,往往不依约定申请开发信用状。(四)故意拖延开状期限进口商欠缺诚意,故意拖延开状时间,令出口商无法于规定期限内装运货物或来不及向往来银行提示单据办理押汇。例如于装运前一、两天信用状才送达,令出口商无法订到合适之船只。又如信用状先以简电通知,而其确认书确迟迟不寄来。二、 进口商造假信用状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经济不景气,各国保护主义盛行,致使工商营运普遍感到困难。因此,业者乃极力争取信用状交易,认为只要有信用状,就能获得资金。不肖之徒在了解工商业者之心态后,逐渐以不实的信用状来诈欺善良之出口商,倘出口商不察必难逃财货两空之灾。兹分别就国外及国内之诈欺信用状略述如下 :(一)国外诈欺信用状国际上诸多骗徒,惯以伪造信用状或设法盗取银行印定之信用状空白格,冒银行之名,自行虚构填就寄交出口商,并借故要求出口商于货物装运后,必须先装一份正本提单直接寄给进口商。出口商经常在货物装运出口后,执单据办理押汇遭银行拒付始发觉上当,则为时已晚。根据国际商会巴黎总部在最近一次会集会中,就接获报告此种诈欺式信用状正日益增加,仅仅在1982年810月,英国银行界就发现36个案例,受害者遍及欧洲、美国以及日本,装运的货物从一般商品以至卡车零配件都有。出口商岂可不填。(二)国内诈欺信用状由于景气低迷,最近国内有些不肖之徒乘厂商求状若渴之心理,以各种花样伪装这信用状,或以涂改信用状金额及内容之手法,向厂商或金融机构行骗。歹徒行骗之过程大致是 : 行骗者先透过电报交换机,向该行自行伪造一则美国银行之信用状。然后,再以信用状受益人之身份到该行查询该伪造信用状是否已经抵达。由于盘银行确实收到该则信用状,因此袛好按往例开列一封知函件。但因该伪造信用状上没有往来银行之密码,袛好按列加注非正式(Unofficial)字样,表示仅系一张函件,并未正式成为契据。而歹徒取得此一非正式之函件后,立即与厂商接洽,表示愿将此份信用状转让给厂家持用。急于打破外销困境之厂商,在利益的诱惑下,一时不察,遂上其大当,任由歹徒骗财骗货,等到银行查明,厂商又受骗时,歹徒早已逃之夭夭。(三)进口商开来信用状不当进口商虽如期申请开发信用状,但其信用状内容不详或与买卖契约规定相冲突,令卖方无所适从。甚至买方存心诈骗,故意在信用状上设下陷阱,记载不正常之条款,使信用状丧失其原有之功能,而出口商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其圈套,任其摆布。兹略举说明如下 :1.用状记载欠完整 :(1)信用状上缺少Irrevocable(不可撤销)字样。(2)详电(Full Cable)信用状上无信用状号码。(3)电报信用状上难有押码,但通知银行告知押码不符。(4)对提单上之收货人(Consignee)与被通知人(Notify Party)规定欠明确。(5)正本信用状上无遵照信用状统一惯例及开状银行保证付款之条款。2.信用状记载与买卖契约不符(1)信用状种类与买卖契约规定不符,例如买卖契约规定可转让,但信用状上却无Transferable(可转让)字样。或买卖契约规定信用状须经第三家银行保兑,但信用状上无第三家银行保兑之字句。(2)信用状内对货品名称、数量、交易条件、金额、起迄港名等与买卖契约规定不一致。(3)买卖契约规定应平分数批装运并可转船,而信用状上却禁止分批装运及转船。3.信用状上记载不正常之条款(1)信用状上规定货品须贴印他人已注册之商标,或规定标示产地为其它国家。(2)规定海运货物之起卸地非属海港,如规定起运港为桃园机场,卸货港为横滨港。(3)规定装船前提单须先经其指定机构署名(提单须于装船完毕后方能取得)。(4)规定提单须经无邦交国领事签署,方可押汇。(5)规定提单之收货人为进口商,并要求正本提单直接寄交进口商(有违信用状统一惯例之规定)。(6)规定汇票之付款人为某一指定之押汇银行,而押汇银行认为异于常例,拒绝接受。(7)规定所有单据均不得注名货物名称、金额或数量。(8)规定检验证名须由进口商派代表来台验货后出具。(9)目的地非海港(即须涉及转运问题),而信用状中却禁止转运。4.信用状记载前后矛盾(1)信用状号码前后不一致。(2)信用状大小写金额不一致。(3)贸易条件不包括运费,信用状上却规定提单上幁注名运费已付迄(Freight Prepaid)。(4)信用状上要求押汇时须提示全套正本提单,但又规定出口商须先寄出一份正本提单予进口商后方可押汇。(5)信用状上注明须于某一港口转船,又规定禁止转运。(四)开状银行信用状欠佳如前述,信用状系由开状银行出借其信用作为进口商支付货款之保证文据。因此,开状银行成为该笔交易之付款保证者,也就是信用状的责任中心,信用状之价值全赖开状银行的信誉与资力来维系。并非世界上每一家银行所开出的信用状,都具有高度的信用保证。有些开状银行欠缺诚实信用之原则,恶意在信用状上附加不明确或苛酷之条款,令出口商窒碍难行或徒增巨大费用。有时更为了迁就信用状申请人,不顾自身信誉,借故吹毛求疵,以无关紧要之细节(例如商业发票上将公司名称遗漏未记Ltd.字样)作为拒付之理由。尤其当经济景气低迷之际,有些开状银行不幸宣告倒闭,即使受益人履行其交货义务,并依信用状规定提示单据,开状银行却无法予以付款。例如,几年前香港一家财务公司(Eurosea Finance Co.),开出信用状,在我国出口商履行信用状规定交运货物并提示押汇文件,而进口商亦付款赎单后,该财务公司却拒不付款。另外据悉Burfield National Finance (H.K.) Ltd.,曾开来远期信用状,在本地出口商押汇后,经过一段时间借口应进口商之要求将文件退还。押汇银行去函。却置之不理,最后以越洋电话查询,乃谓该公司正准备结束营业,即使采取法律行动亦无实益。诸如此类事件,据闻其它先进国家亦时有发生,例如美国去年倒闭之商业银行已有24家,预料尚有一些银行也难逃清单之厄运。出口商接到此等银行所开出之信用状,岂不形同废纸一张,倘不慎再依其指示交运货物,则损失将更加惨重。可见出口商对开状银行之信用程度当不可掉以轻心。 (五) 开状国政经不稳在信用状交易中,有时出口商虽握有开状银行之付款保证,但由于有些国家或地区政情不稳,外汇短缺,政府突然实行进口管制或干预外汇措施,或以行政命令涷结资金,中止付款,导致开状银行无法单独拨付夕汇。甚至出口商执有业经保兑之信用状,有的保兑银行亦可能以不可抗力事件为理由,解除其保兑责任。例如 :1. 伊朗开来之信用状,虽经保兑,但却因为开状银行被炸毁,致出口商无法押到货款。2. 黎巴嫩开来之信用状,并经台北美商银行保兑,但押汇时,银行仍然以黎巴嫩正与以色列交战中为由,仅同意以托收方式受理。3. 奈及利亚开来之信用状,经英国银行保兑。那知出口商将货物装运出口后,才接到开状银行通知奉奈国政府之命令装船前必须先取得远东公证公司所出具之检验合格报告(Clean Report of Findings),否则不能拨付外汇。4. 又如奈及利亚政府于71年3月24日宣布冻结外汇后,该地区的信用状于押汇时均遭托收之命运,即使保兑信用状亦不例外。据闻去年初我国有一成衣出口商,按信用状规定装运出口,并办妥押汇后,对方却以Administration Problem为由拒付,出口商只好回吐其所押得之货款及全部利息与费用。5. 紧接着奈及利亚之后,中南美洲地区亦相继发生对外负责过巨而采取外汇分派制,即使出口商获得信用状,亦不知须待何时才能收取货款。第二节 出口商未确切遵守信用状之规定一、 违反信用状有关转让之规定1. 凡信用状上末载明可转让(Transferable)字样者,第一受益人便不可将该信用状之全部或部分转让予第三者,否则亦构成拒付之理由。但如属统一惯例第55条之规定,从事转让者,不在此限。即信用状虽无转让条款,但受益人与制造厂商双方约定,并经银行同意,信用状金额实质上仍可转让。2. 虽然信用状有可转让字样,但受益人违反统一惯例第55条(e)项规定,转让二次以上,或在禁止分批装运之情形下,竟将该信用状之部分金额转让予第三者,而造成之瑕疵。二、违反信用状有关分批装运之规定1.违反禁止装运之规定 : 信用状规定不许分批或部分装运时,出口商必须依照信用状上所记载之金额一次出货。若出口商违反其规定予以分批或部分装运者,均构成拒付之理由。但如货物分数批装载于同一船上,且为同一航次者,即使该提单上所列记载装运之日期与港口不同,亦不视为批装运。2. 违反分批装运之指示,在许可分批装运的情况下,如果信用状对各批装运之数量或日期顺序有所指示时,出口商务必遵照其指示之日程表如数装运,切勿颠倒次序或任意增减装运之数量,否则亦构成拒付之理由,同时对该信用状未使用之部分亦自动失效。三、延误装运期限1. 因货物之制造迟滞;或出口签证、报关之担搁;或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找到合适之船只等。致无法于信用状规定之装运期限内交运货物;又未及时请求进口商展延装运有效期者,均将构成拒付之理由。2. 装运期限适逢银行休业日,误以为可顺延至银行下一营业日装运,致造成过期装运。3. 展延信用状有效期限,而未同时请求展延装运期限,误以为装运期限可随之展延而造成之瑕疵。四、 迟延提示押汇有效期1. 因单据制作或取得时有所延误,致无法在规定之有效期内提示而造成拒付之理由。2. 信用状规定有效期以单据寄达进口地或付款为准,而出口商忽略该项规定,误以为该有效期是在本国提示押汇之期限,致单据未能于规定之期限内寄达指定地点,而造成拒付之理由。3. 忽略信用状上规定提示单据之期限,根据信用状统一惯例第47条规定,信用状项下之一切单据,应于各该单据备妥后,相当期间(reasonable time)内提示押汇,否则让购银行将认为出口商所提示之单据业经不当担搁(Undue Delay),而拒绝接受。通常信用状上规定装运(或提单发行日)后若干日内提示押汇,如Negotiation must be made within XXX days after B/L date.,出口商若忽略此一规定,即使于信用状有效期以前提示押汇,但若违反提单发行日后若干日提示押汇之规定,亦将构成拒付之理由。五、缺少信用状所规定之单据1. 未提出船公司证明,即未依信用状规定提示船公司之其它证明文据,如 : 船龄证明、黑名单证明、盟线证明等所造成之瑕疵。2. 又如信用状规定须提示Packing List/Weight Triplicate,即包装单与重量证明各需三份。然常有出口商认为重量证明之内容已包含包装单内,而只提示包装单三份,所形成之瑕疵。3. 漏掉其它应提示之单据,例如漏掉须由进口商所出具之样本同意函Sample Approval Letter by Buyer,或由出口商所出具之制造证明Beneficiarys signed Certificate of Manufacture,而构成拒付之理由。4. 信用状规定应提示预约保险陈报确认书,而出口商以预约保险呈报证明书代替,亦构成瑕疵。六、其它造成拒付之原因1. 汇出佣金计算错误,如应按FOB之3%计算,而误以按CIF之3%计算。2. 未经信用状授权,而擅自合并使用信用状押汇。即使是同一开状银行,同一进口商所开出之不同号码,不同开证日期之信用状合并押汇,亦会遭拒付。3. 超押信用状金额,除非信用状规定可有几%伸缩性之超押额度,否则出口商务必按照信用状规定金额,并签发同额之汇票。即使进口商授意可多装数量,且可依比例超额押汇。但若无开状银行之正式信用状修改书,而多装或超押者,亦为瑕疵。4. 信用状上载明禁止分批装运,而出口商押汇时未押足额,所造成之瑕疵。5. 有关当事人解释差异 : 通常一张信用状总得经进口商、开状银行、出口商与押汇银行等不同当事人之介入,方能顺利进行交易,有时尚须承兑银行之参与。而各该当事人对信用状条款之解释,难免会有所出入。即使出口商依自己明确之判断来解释信用状条款,但亦可能因与其它当事人之解释相抵触,而无法顺利使该信用状。例如 :1984年8月我国一出口商,接获贝鲁特开来之信用状,并经台北美商银行保兑,我出口商于办理出口押汇时,因将信用状上之申请人P.R. Lowe & Co.,Ltd.写成P.R. Lowe and Co., Ltd.按&与and意义相同,且通用,然而,该美商保兑银行以此为瑕疵拒付货款。第三节 检讨信用状相关单据拒付之理由与处理一、 付原因之探讨押汇单据遭拒付为出口商最感头痛之事项,但又无法绝对避免,盖出口商之准备单据毕竟无法十全十美,而银行对单据之审核亦难免会有所疏漏。因此,出口商为避免单据遭拒付之困扰,应尽其所能遵从信用状规定,编制完全符合信用状要求之单据。兹略述拒付之原因如下:1 就押汇银行而言(1) 单据瑕疵:出口商提示瑕疵单据而不自知,又银行核单人员因疏忽未曾发现,俟单据送达开状银行后始由其发现瑕疵,而通知拒付。(2) 未作转押汇:在限押信用状下,出口商未依信用状规定到其所指定之银行押汇;又受理出口商押汇之银行,亦未将单据转送到该指定银行办理押汇手续,而造成拒付之理由。(3) 未按规定寄送押汇单据:押汇银行忽略信用状规定,未按指定方式寄送单据,以致开状银行之处理发生困难,甚至使买方遭受损失。(4) 忽视信用状不许以保结书押汇之规定:押汇银行忽视信用状上所持有规定不接受任何保证或保留付款方式之押汇,而予受理出口商凭保证书押汇,而引起拒付情事。2就买卖双方而言(1) 市场因素:由于货品市价下跌或市场需求减低,进口商为本身安全计,遂不择手段以达成其杀价目的,在有关之货运单据上挑剔错误造成拒付,或以退货威胁,迫使出口商作某种程度之折让。(2) 报复:由于先前交易纠纷未获解决,其所遭受之损失未能获得出口商之补偿,而心有不甘,伺机在下次交易中予以报复。(3) 进口商蓄意欺诈:国际间不乏不肖骗徒,利用条件繁复之信用状为工具,造成出口商准备单据之困难,以及银行方面核单之疏忽,再藉单据不符加以拒付,进而达到杀价目的。尤其我国有些出口商对信用状本身之作用认识不够及对国际贸易常识不足,极易上当受骗。二、出口商对拒付事件之处理出口商对处理拒付事件宜迅速为之,避免进口商节外生枝,使问题更复杂。者以免因拖延时日而增加许多额外之费用,如迟延费、仓租费、保险费及利息等等。处理拒付事件,首先应检视其拒付主张之提出时间是否有不当躭拦及其拒付理由是否成立。若认为其有不当之嫌,或其理由难以成立,应立即以电报述明理由予以辩驳,不得保持沉默,因为沉默即表示承认。若拒付事件成立,应即按拒付主张之对象分别处埋如下:付款银行之拒付:此种拒付通常系因开状银行疏忽,未将该项付款授权通知该指定银行之故。遇此种拒付,应速促请押汇银行电告开状银行,嘱其授权付款。开状银行之拒付:(1)开状银行本身之拒付:出口商如遇开状银行拒付时,应针对其拒付之理由速想办法处理,如单据瑕疵,应速补送更正单据,并以最迅速方法递送开状银行以资补救。例如,因未做转押汇所致,押汇银行应即按信用状规定补做转押汇手续。(2)进口商之拒付:进口商拒付可分良性与恶性两种。所谓良性者,系针对单据之瑕疵而拒付,进口商并无其它企图,袛要出口商补送更正单据即可解决。所谓恶性,乃进口商利用拒付为手段布翼达成某种目的,除非其目的达成,否则恐无解决之希望。遇此情况,应速与客户洽谈,藉以了解问之所在。通常进口商恶性拒付之动机无非在要求出口商给与某种程度之金钱补偿。如果进口商要求之条件过份苛刻,则出口商宜考虑另觅其它买主或退货,两途相权择其一,以断絶进口商之无理要求。若进口商开列之条件不很苛刻,则出口商可斟酌情形,或以自备外汇,或于呈请主管外汇当局核准减收外汇后,以折价方式予以补偿。第四节 单证与信用状规定不符时之处理银行于审核出口商所提示的汇票与单证时,发现有与信用状条款不符火单证相互间有不一致的情形时,应视个别情形,作适当的处理。一、微的错误或漏记时例如商业发票计算错误,提单漏背书,汇票金额有误等等,可由出口商自行更正的,应请其更正。退还单证更正时,应由出口商签收,以免引起失落的纠纷。尤宜注意是否在其未交回单证前已通融先行付款。我国过去某银行即曾因此发生冒领案件。因狡猾的出口商或故意制造错误,俟付款后,以更正错误为借口,领回单证,再到他行重复押汇。二、单证有瑕疵(Discrepancy or Irregularity)无法更正时有些单证与信用状条件不符,且无法更正时,应视其是否(1)将使买方遭受重大或(2)将不使买方蒙受不利或不致有特别不利的情形,分别处理。在(1)的情形: 1:宜向开状银行以电报询问,俟其同意后押汇。此种做法称为Cable Negotiation。例如信用状已逾期时,可以发出如下电报: “You expired credit No. 1007 documentary draft for US$1,000 presented cable may we negotiate” 如接获“Yours(date) credit No. 1007 you may negotiate if otherwise, in order ”时,即产生与修改信用状同等效力,大可放心押汇。但应注意押码(Test Key)正确与否。 2:将单证按托收方式处理。但收妥付款时,应与通常的押汇一样,须背书于信用状,以防双重的押汇而重复付款。 在(2)的情形: 部分押汇银行以电询方式处理,另一部分银行,则在出口商签具损害赔偿约定书或认赔书(Letter of Indemnity or Letter of Guarantee 简称L / I or L / G)后,才予以押汇付款。术语上称为L / I Negotiation 按信用状交易与买卖契约乃属个别独立的交易行为,在信用状交易中,极重视其形式的正确与否。因此押汇银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理疗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机械加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家禽饲养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园林绿化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经济岗位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管工(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检验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客房服务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溺水患者急救培训
- 2026版步步高大一轮高考数学复习讲义第十章 §10.1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含答案
- 人力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 医院医疗用房管理制度
- 股权代持协议终止协议书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海天对客户分级管理
- 薪资抵扣协议书模板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课件
- 人力资源培训:招聘与面试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