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树臣供热管网设计.doc_第1页
崔树臣供热管网设计.doc_第2页
崔树臣供热管网设计.doc_第3页
崔树臣供热管网设计.doc_第4页
崔树臣供热管网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营口市幸福小区供热工程设计院 (部):热能工程学院专 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 级:热动093姓 名:崔树臣学 号:2009031276指导教师:刘学来 胡爱娟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2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 绪论 41、设计概况 42、设计题目 53、设计原始资料 5第二章 供暖外网热负荷的计算 6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62、热负荷的计算 8第三章 供暖方案的确定 91、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92、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03、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104、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1第四章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141、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142、水压图的绘制 20第五章 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231、换热器的选取 232、分水器、集水器 233、循环水泵的选择 244、补水泵的选择 255、除污器的选择 276、补水箱的选择 27第六章 供热管网调节及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291、初调节原理 292、集中调节 303、管网布置的合理性 314、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性分析31第七章 参考文献 32第八章 设计心得 33 摘要本次设计地点范围为辽宁省营口市幸福小区外网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集中采暖系统。首先收集了小区的供暖热负荷及当地的气象资料,然后根据具体资料对小区进行了管道布置以及小区供暖热源的选择,并由此展开整个设计,继续对管道敷设方式、埋深、坡度、保温进行计算,然后由水力计算确定管道的直径及管道附件如阀门的选择。本小区用热电厂提供0.6Mpa的蒸汽,确定热源后再对小区换热站内的设备包括换热器、分集水器、水泵、水箱、疏水器、除污器等及管道连接进行选择计算,最后确定小区供热管网的调节方式。供暖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本次设计完成了幸福小区的供热管网及换热站的设计,对小区实行集中供暖,不仅利于小区环境的改善,而且节约了资源,减少资金的投入,采用了当今社会最先进的技术,很好的诠释了当今社会供暖的趋向,但由于资料及技术的不完善性,本次设计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关键词:供暖系统;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站;直埋敷设;热流量第一章 绪论1.1 设计概况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5,热源内机组参数的选择,应优先选用较高参数的机组。12MW及6MW容量机组,宜选用次高压;3MW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机组。总之应尽可能少用和不用次中压或低压机组。6,热源内机组型式的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用一台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7,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8,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许多优点:煤种适应范围广;适应负荷变化范围50%100%;热效率较高;易于脱硫且投资少,适宜作建筑材料。9,集中供热方案的优化方面,现已有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了优化软件,它包括热源布点优化、热源机组组合选型优化、热力管网管径、路径优化、并可计算热力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今后应广泛应用,以节约能源,降低投资,提高效益。二、设计目的及意义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分析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我在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它对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的计算步骤、方法。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一定电脑绘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设计指导思想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国能源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所以本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利用能源的供热方案,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力求节俭,减少工程造价。本设计就是在遵循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经过经济分析比较后,设计小区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1.2 设计题目辽宁省营口市幸福小区供热工程设计。1.3 设计原始资料1.3.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 = -16; 冬季采暖天数: N=149天; 采暖室外平均温度:=-3.8; 最大冻土层深度:111。1.3.2 设计参数资料一级网: 0.6Mpa、158.84的饱和蒸汽,出口为108的未饱和蒸汽;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 50/40 ;采用地板辐射采热。室内计算温度:; 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tw=-16;冬季采暖天数:149天; 冬季室外平均温度:tp=-3.8;第二章 供暖外网热负荷的计算2.1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2.1.1 集中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系统指的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集中向一个具有多种热用户的较大区域供热的系统.2.1.2 热负荷的类型 (1)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季节性热负荷,它与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室外温度在全年中有很大的变化.另一类是常年性热负荷主要取决于生活用热和生产状况,其日变化较大,而在全年的变化较小.(2)按热用户的性质分:a、供暖设计热负荷; b、通风设计热负荷;c、生产工艺热负荷 d、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2.1.3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供暖设计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和体积热指标法. 通风热负荷采用体积热指标法. 生产工艺负荷主要取决于工艺工程性质,用热设备和工作制度2.2 热负荷的计算2.2.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采暖热负荷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重要的负荷,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80%-90%以上(不包生产工艺用热),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面积热指标进行计算,即 (2-1)式中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的推荐取值如表2-1所示 表2-1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 建筑物类型住宅办公楼医院托幼旅馆商店热指标()45-7060-8065-8060-7065-75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 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表2-2 各建筑物供暖面积与热负荷汇总表 建筑编号建筑面积()热指标热负荷(KW)A1310060186A2310060186A3310060186A4310060186A5310060186A6310060186A7310060186A8320060192A9320060192A10320060192A11320060192A1232006019214320060192163200601921490060294B2490060294B3490060294B4450060270B5300060180B6320060192B7320060192B8320060192B9240060144老年服务中心300065195幼儿园及办公楼600075450商业中心300070210根据表2-2可知总供热面积为99900,总的采暖热负荷为6129KW.2.2.2 年负荷的计算 (2-2)式中 采暖年耗热量,GJ; 采暖平均热负荷,KW; 采暖期天数。其中 (2-3)式中 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期日平均温度,; 供暖设计热负荷,根据表2-2可知=6129KW。根据上式可得 =(18+3.8)/(18+16)*6129KW=3929.77KW采暖期年耗热量=0.0864*3929.77*149GJ=50590.287GJ第三章 供暖方案的确定3.1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化热点有关,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枝状网比较简单,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在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可靠性好,运行也安全,但它往往比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多。本设计中,力争做到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热网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护并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国情,故设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3.2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1)敷设方式: 管线采用无沟(直埋)敷设方式。目前最多采用的型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壳。三者紧密粘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2)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使金属耗量小,施工方便,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管线上所需的阀门及附件涉及到检查井的数量和位置,而检查井的数量应力求减少。 (3)技术上可靠,线路尽可能走地势平坦,土质好,水位低的地区,尽量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 (4)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少穿主要街道,城市道路上的供热管道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尽量敷设在车道以外的地方。 (5)穿过街区的城市热力管网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地方。 (6)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7)热水管道在最低点设放水阀,在最高点设放气阀,管线布置见管线平面图。表 31 直埋地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最小距离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水平净距(m)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水平净距(m)建筑物基础边 2503002.5给、排水管道1.53.0公路边缘1.5通讯、照明或10KV以下电力线路的电杆1.0高压电杆支座2.0桥墩(高架桥、栈桥)边缘2.0通讯电缆管块1.0直埋通讯电缆1.0乔木或灌木条丛中心1.5注:1 表中不包括直埋敷设蒸汽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管线的最小距离的规定; 2 当热力管道的埋设深度大于建(构)筑物基础深度时,最小水平净距离应按土壤内摩擦角计算确定; 3 热力管道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出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10KV的电缆不高出10,对于电压35110KV的电缆不高于5时,可减小表中所列的距离; 4 在不同深度并列敷设各种管道时,各种管道间的水平净距离不应小于其深度差; 5 在条件不允许时,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经有关单位同意后,可以减小表中规定距离,或采用埋深较大的暗挖法、盾构法施工。表3-1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公称直径(mm)125150200250300350400450500车行道下(m)0.81.01.01.21.2非车行道下(m)0.60.60.70.80.9图3-2直埋敷设横剖面图3.3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1)直埋敷设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首先在管道上涂耐热防锈漆两遍,外用玻璃棉毡捆扎再用镀锌丝缠绕,用密纹玻璃布包扎做为保护层,表面涂冷底子油2遍。 (2)保温,地下直埋管道保温通常采用预制保温管,采用采用氰聚塑预制保温管。为增加保温层的耐久性和分辨各种介质的管道在保护层外涂刷颜色漆。(3)管道的防腐涂料选用铁红防锈漆。(4)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管道系统安装后,进行实验,十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 ,不漏为合格。(5)热力管道严密性实验合格后,须清除管内留下的污垢或杂物,热水及凝结水管道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清水冲洗,直至排出口水洁净为合格。3.4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为实现热水管网设计水压图的运行工况,必须通过设置定压装置,采用一定的定压方式,来维持热水供热系统中定压点压力恒定。供热系统在运行或停止状态下,压力始终保持不变的店成为恒压点。供热系统在无泄漏补水,并忽略热水体积膨胀时,恒压点的压点的压力值是唯一的,且等于静水压线值。恒压点的位置一般在系统循环水泵入口处,也可以在系统的任何一点,视供热系统的形式而定。维持恒压点压力恒定不变是热水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定的基本条件。热水供热系统由于不严密,产生漏水损失,将引起系统内压力的波动。维持热水供热系统内热媒压力一定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必须不断的向系统内补水。所以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系统往往和补水系统同时考虑。热水网路常用的定压方式有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惰性气体定压,蒸汽定压等。补给水泵定压方式是目前国内集中供热系统最常用的一种定压方式。补给水泵定压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1)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3)补给水泵补水定压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式间歇补水定压方式要比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少耗一些电能,设备简单,但其动水压曲线上下波动,不如连续补水方式稳定。间歇补水定压方式宜使用在系统规模不大,供水温度不高、系统漏水量较小的供热系统中;对于系统规模较大,供水温度较高的供热系统,应采用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见图3-6)。图 3-4 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示意图说明:1-补给水箱 2-补给水泵 3-安全阀 4-加热装置 5-网路循环水泵 6-压力调节阀 7-热用户上述三种补水定压方式,其定压点都在网路循环水泵的吸入端。对于大型的热水供热系统,为了适当地降低网路的运行压力和便于网路的压力工况,可采用定压点设在旁通管的连续补水定压方式,使旁通管不断通过网路水。网路循环水泵的计算流量,要包括这一部分流量,因此多耗电能。鉴于本设计中供热系统规模不大、供热温度不高所以选择间歇性补水定压方式。 第四章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4.1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4.1.1 计算方法 本设计中的水力计算采用当量长度法。4.1.2 水力计算的步骤(1)确定网路中热媒的计算流量 (4-1)式中 供暖系统用户的计算流量,T/h; 用户热负荷,KW; 水的比热,取=4.187KJ/Kg; /供热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建筑的热负荷与流量计算表表4-1-1 栋号住宅()热负荷(KW)流量(t/h)A1310018615.996A2310018615.996A3310018615.996A4310018615.996A5310018615.996A6310018615.996A7310018615.996A8320019216.512A9320019216.512A10320019216.512A11320019216.512A12320019216.512512512512A16320019216.512512B1490029425.284B2490029425.284B3490029425.284B4450027023.220B5300018015.480B6320019216.512B7320019216.512B8320019216.512B9240014412.384老年服务中心300019516.770幼儿园及办公楼600045038.700商业中心300020418.060(2)确定热水网路的主干线,及其沿程比摩阻,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比摩阻R取70Pa/m。 (3)根据网路主干线个管段的流量和初选的R值,确定主干线个管段的公称直径和相应的实际比摩阻。(4)根据选用的公称直径和管中局部阻力形式,确定管段局部阻力当量长度Ld及折算长度Lzh。(5)根据管段折算长度Lzh的总和利用下式计算各管段压降P。 (4-2)式中 管段压降,Pa; 管段的实际比摩阻,Pa; 管段的实际长度,m;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6)确定主干线的管径后,就可以利用同样方法确定支管管径,为了满足网路中各用户的作用压差平衡,必须使各并联管路的压降大致相等,故并联支线的推荐比摩阻Rtj需用式(4-3)进行计算 Rtj=P/Lzh (4-3)式中 Rtj推荐比摩阻,Pa/m;P资用压降,即与直线并联的主干线的压降,Pa;Lzh考虑局部阻力的管段折算长度,Lzh=L1.3,m;根据式(4-3)可得到支线的推荐比摩阻,结合管段的流量可利用参2中的表4-2确定支线的公称直径、实际比摩阻及实际压降。对于实际压降过小的管段为维持网路平衡,可安装调节孔板或小管径阀门来消除剩余压头. 4.1.3 热水网路主干线计算根据水利计算图:图1与图2,进行管段的编号,从热源到最远热用户8号楼的管段是主干线。首先取主干线的平均比摩阻在R=30-80Pa/m范围内,确定主干线各管段的管径。管段1-2:计算流量527.094 t/h。查表可确定管段1-2的管径和相应的比摩阻R值: d=350mm; R=68.024Pa/m; v=1.525m/s管段1-2中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d, 可由供热工程附录9-2查出得 闸阀 14.3 =4.3 m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 Ld=4.3m 管段1-2的折算长度 Lzh=48.42+4.3=52.72m管段1-2的压力损失 p=RLzh=68.02452.72=3586.199Pa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主干线的其余管段,确定其管径和压力损失。主干管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计算表表4-1-2管段编号管径闸阀分流三通异径接头三通分流管弯头局部阻力当量长度ld(m)直通管分支管1-235014.34.32-230014.17113.911.419.472-330014.17 113.918.073-430014.17113.918.074-530014.17 113.9 18.075-625013.38 116.711.121.186-725013.38211.110.5625.587-820013.3628.410.84218-920013.3628.420.169-10200 13.3628.4 20.1610-1112512.224.410.4411.4411-A710021.6513.310.3321.6810.29分支管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计算表表4-1-3管段编号管径闸阀分流三通异径接头三通分流管弯头局部阻力当量长度ld(m)直通管分支管2-1220013.3610.844.212-1320013.3618.4 11.7613-1420013.3628.4 20.1614-1520013.36 28.4 20.1615-1615012512.214.410.447.0416-B4100 21.6513.310.33 10.295-1720013.3610.844.217-1815012.2425.610.561418-1912512.214.410.447.0419-208011.2812.5510.334.1620-A17 8011.2801.28 11-A1410021.653.310-A610021.6510.333.6310-A138021.2810.262.829-A58021.2810.262.829-A128021.2810.262.828-A4 8021.2810.262.828-A118021.2810.262.827-A38021.2810.262.827-A108021.2810.262.826-A28021.2810.262.826-A98021.2810.262.8219-A168021.2810.262.8218-A158021.2810.262.8217-A88021.2810.262.8217-A18021.2810.262.8216-B58021.2810.262.8215-B68021.2810.262.8215-B38021.2810.262.8214-B78021.2810.262.8214-B28021.2810.262.8213-B88021.2810.262.8213-B18021.2810.262.8212-B98021.2810.262.822-老年8021.2810.262.823-幼儿园12522.210.444.844-商业中心8021.2810.262.82主干管的水利计算表4-1-4管段编号计算流量G(t/h)管段长度 (m)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d(m)折算长度 zh(m)公称直径d(mm)流速v(m/s)比摩阻(Pa/m)管段的压力损失 p(Pa)1-2527.09448.424.352.723501.52568.0243586.1992-2350.6221.58 19.4721.053001.07062.1921441.3572-3333.85245.5018.0763.573001.01962.1923953.5453-4295.15257.5018.0775.573000.90148.4853664.0114-5277.09282.9018.07100.973000.84642.8414325.6135-6195.04838.3021.1859.482501.10654.5733246.0026-7162.54035.5025.5861.082500.92138.0002321.0407-8130.03235.502156.52501.16581.2104588.3658-997.52450.2020.1670.362000.87448.8563226.4289-1065.01635.5020.1655.662000.58320.356955.51110-1132.50835.5011.4446.941250.73465.5793078.27811-A1416.51231.110.2934.991000.58455.2131931.903分支管的水利计算表4-1-5管段编号计算流量G(t/h)管段长度 (m)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d(m)折算长度 zh(m)公称直径d(mm)流速v(m/s)比摩阻(Pa/m)管段的压力损失 p(Pa)1234567892-12176.47212.504.216.70200149.452495.81512-13164.08830.0011.7641.76200129.245397.06213-14122.29235.5020.1655.6620071.803996.38814-15 80.496 42.8620.1663.0220031.231968.05215-1638.72032.507.0439.55125 92.863672.14916-B423.220 45.0810.2955.37100 109.256049.1735-17 82.044 16.24.220.4200 32.495662.89817-18 49.536 35.5 1449.5 150 57.809 2861.54618-19 33.02435.57.04 42.54 125 67.668 2878.59719-2016.51235.54.1639.6680169.2556712.65320-A1716.51225661.2826.9480169.2554559.73011-A715.99631.13.334.410051.7731780.99110-A615.9963112.8234.7380159.1205526.23810-A1316.51224.72.8227.5280169.2554657.898 9-A515.9963112.8234.7380130.4725526.2389-A1216.51224.72.8227.5280169.2554657.8988-A415.9963112.8234.7380130.4725526.2388-A1116.51224.72.8227.5280169.2554657.8987-A315.9963112.8234.7380130.4725526.2387-A1016.51224.72.8227.5280169.2554657.8986-A215.9963112.8234.7380130.4725526.2386-A916.51224.72.8227.5280169.2554657.89816-B515.48025.922.8228.7480148.894279.10015-B616.51224.212.8227.0380169.2554574.96315-B325.28442.963.6346.59100129.4346034.8614-B225.28442.963.6346.59100129.4346034.8614-B716.51224.212.8227.0380169.2554574.96313-B125.28442.963.6346.59100129.4346034.8613-B816.51224.212.8227.0380169.2554574.96312-B912.38430.922.8233.748095.2833214.8519-A1616.51225.672.8228.4980169.2554822.07518-A1516.51225.672.8228.4980169.2554822.07517-A816.51225.672.8228.4980169.2554822.07517-A115.99632.322.8235.1480130.7424594.2742-老年16.7721.52.8224.3280174.894253.3253-幼儿园38.7012.174.8417.0112592.8571579.504-商业中心18.0615.322.8218.1480202.443672.262 4.2 水压图的绘制4.2.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热网中连结着许多的热用户,它们对供水温度及压力可能各有不同,而且它们所处的地势高低不一,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整个网路的压力状况有个整体考虑,而水力计算通常只能确定热水管道中各管段的压降,并不能确定热水供暖系统中管道上各点的压力,因此,只有通过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用以全面地反映热望和各热用户的压力状况,并确定保证使它实现的技术措施。在运行中,通过网路的实际水压图,可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的压力状况。从而揭露关键性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另外,各个用户的连接方式以及整个供热系统的自控调节装置,都需要根据网路的压力分布或其波动情况来选定,既需要以水压图作为这些工作的决策依据。4.2.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4.2.2.1 水压图绘制原理水压图是根据伯努利方程原理绘制的,即 (4-4)4.2.2.2 水压图绘制的作用 (1)利用水压曲线,可以确定管道中任何一点的压力值。 (2)利用水压曲线,可以表示各管段阻力损失值。 (3)根据水压区县的坡度,可确定管段单位长度的平均压降值。 (4)只要已知或固定管道上任何一点的压力,则其它各点的压力值就已知。4.2.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1)在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压力不应超过该用户系统用热设备及其管道的承压能力。 (2)在高温水网路和用户系统内,水温超过100的点热媒压力不应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3)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无论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或停止工作时,其用户系统回水管出口处的压力,必须高于拥护系统的充水高度,以防止系统倒吸入空气,破坏正常运行和腐蚀管道。 (4)网路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mH2O,以免吸入空气。(5)在热水网路的热力站或用户引入处,供回水管的自用压降,应满足热力站或用户所需的作用压头。4.2.4 水压图绘制的步骤和方法 (1)以网路循环水泵的中心线的高度为基准面,在纵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做出标高的刻度(o-y),沿基准面在横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做出距离的刻度(o-x)。按照网路上的各点和各用户从热源出口沿管路计算的距离,在(o-x)轴上相应的点上标出网路相对基准面的标高和房屋高度。各点网路高度的连接线就是带有阴影的线,表示沿管线的纵剖面。 (2)选定静水压线的位置:静水压曲线是网路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网路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它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该最不利环路中全部采用直接连接,系统高温水可能达到的标高为22 m,在加上3-5 m水柱的富裕值,由此可以定出静水压线的高度在26 m的高度上。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方式,定压点位置设在网路循环水泵吸入端。 (3)选定回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回水管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称为回水管动水压线,根据热网水力计算结果,按各管段的实际压力损失确定回水管动水压线采用补给水泵定压只要补给水泵施加在定压点的压力维持在25m水柱的压力就能保证系统循环水泵在停止运行时对压力的要求了,回水主干线的总压降通过水力计算已知为2 m水柱,则B点的高度为25+2=27m这就可初步确定回水主干线的动水压线的末端位置。 (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供水管内各点测压管水头连接线称为供水管动水压线。如末端用户预留的资用压差为5 m水柱则C点的位置为27+5=32设供水主干线的总压力损失与回水管相等则在热源出口处供水管动水压线的位置即D点的标高为32+2=34m,E点的标高为D点的标高加上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选定为5m水柱则E点的水头应为34+5=39m。这样绘制的动水压线ABCDE以及静水压线j-j组成了该网路的水压图。各分支线的动水压线可根据分支线在分支点处的供回水管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和各分支线的水力计算成果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和要求绘制。根据水力计算表,可确定水压图的各段的斜率,在最末端的热力站应保证10的资用压头。第五章 换热站设备的选取5.1 换热器的选取5.1.1 换热器类型的选取本设计选用汽-水换热器。换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如换热效率高、通用性强、结构紧凑、投资费用低、热回收效率高、降低耗水量等优点。换热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采暖、通风、生活的热负荷选择,一般不设备用。但当任何一台换热器停止运行时。其余设备应满足60%75%热负荷需要。本设计选用3台相同规格的换热器。5.1.2 换热器选型计算(1)换热器选型计算公式 (5-1)式中 热流量,;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换热面积,; 设计工况下的汽-水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86。对于汽-水换热器换热系数可取20004000,本设计取2000热力站的热负荷为6129KW,即换热器热流量为Q=6129000W, 根据式(5-1)可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为35.634换热器的热冷流体流量可根据式(5-2)计算 (5-2)式中 G流体流量,Kg/s; 热流量,W; 流体通过换热器前后的温差,; 水的比热,。根据式(5-2)可得G=526.975t/h. 本设计采用四平市高效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汽-水换热器,根据产品样本可选择三台IQS25-6汽-水换热器。5.2 分水器、集水器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须设置分、集水器。(1) 筒体直径的确定 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