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文本、图册_第1页
《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文本、图册_第2页
《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文本、图册_第3页
《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文本、图册_第4页
《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文本、图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梧州市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梧州市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8 20302018 2030 年 年 二二 一八年十二月一八年十二月 规划编制指导组规划编制指导组 组长 组长 陈东升 万秀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 副组长 黎浩成 万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员 成员 李毅 万秀区农业农村局干部 规划编制项目组规划编制项目组 组长 组长 程胜龙 广西大学商学院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副组长 副组长 王大鹏 广西水产研究院 硕士 硕士生导师 成员 成员 刘动博 桂林理工大学 教师 硕士研究生 苏醒醒 广西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陈 赛 广西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容 浩 广西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王 超 广西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陈昭林 广西大学商学院 本科生 I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第一节 前言 1 第二节 编制依据 2 一 法律法规 2 二 规范文件 3 三 技术标准 4 第三节 目标任务 5 一 规划期限 5 二 规划目标 5 三 重点任务 7 第四节 基本原则 8 一 坚持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的原则 8 二 坚持生态优先 底线约束的原则 8 三 坚持合理布局 转调结合的原则 9 四 坚持整体协调 横向衔接的原则 9 第五节 规划范围 9 第二章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10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10 一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10 二 自然气候条件 11 三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11 四 水域环境状况 13 五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14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14 一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14 二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15 三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17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19 II 第三章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20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20 一 禁止养殖区 21 二 限制养殖区 21 三 养殖区 22 四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和保护重点 22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23 一 禁止养殖区的类型 面积 数量 和位置 23 二 管理措施 33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34 一 限制养殖区的类型 面积 数量 和位置 34 二 管理措施 41 第十二节 养殖区 42 一 养殖区的类型 面积和位置 42 二 管理措施 46 第四章第四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49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 49 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50 一 加强用途管制 50 二 完善使用审批 50 三 强化生产执法 51 第十五节 完善生态保护 51 一 加强养殖污染防控 51 二 加强渔业水域的监测和管理 51 三 加强节能减排投入 示范推广减排技术 52 第十六节 其他保障措施 52 一 加强舆论宣传 52 二 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 53 三 强化渔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53 四 加强政策扶持 54 III 五 强化安全预警 54 六 加强信息建设 54 第五章第五章 附则附则 56 第十七节 规划效力 56 第十八节 关于规划附表附图 56 附录附录 57 附表附表 1 1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 57 附表附表 1 1 11 1 1 2 1 1 2 1 1 城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城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 限养区限养区 60 附表附表 1 1 2 2 1 21 1 2 2 1 2 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 限养区限养区 62 附表附表 1 1 3 2 1 31 1 3 2 1 3 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 限养区限养区 63 附表附表 1 1 4 2 1 41 1 4 2 1 4 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 限养区限养区 67 附表附表 1 21 2 重要河流型禁养区重要河流型禁养区 68 附表附表 1 31 3 其他河流型禁养区其他河流型禁养区 69 附表附表 2 22 2 重要河流型限养区重要河流型限养区 69 附表附表 3 1 13 1 1 池塘养殖区池塘养殖区 70 附表附表 3 1 23 1 2 山塘水库养殖区山塘水库养殖区 71 1 梧州市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梧州市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8 2030 年 年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节第一节 前言前言 面临形势 当前 我国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素质明显提高 由于国家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改革 极大地调动养殖户发展 生产的积极性 使渔业走上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 随着产业的不 断发展 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 转向更 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将开创渔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代渔业的发展 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 并重 注重提高竞争力 注重养殖产业科技创新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集 约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 产业发展道路 为此 万秀区需立足当地养殖水域及滩涂资源 更进一 步加强水产养殖水域的规范化管理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有效保护养 殖水域生态环境 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万秀区渔业养殖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进行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编制背景 近年来 万秀区的渔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重视 把渔 业作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 认真落实有关渔业各项方 针政策 并采取一系列扶持渔业生产的措施 促进了渔业经济的不断发 2 展 2017 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 4714 吨 渔业在全区农业总产值中所占 比例和经济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在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政策 市场 资源 环境等重要因素也在不断改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 国家对渔业的 发展政策从注重产量 规模 经济效益转向强调安全 健康 可持续发 展 渔业的生产安全 产品安全 环境安全成为渔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市场供求从数量保障型转为品质保障型 无公害 绿色 有机水产品等 品质概念已对渔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随着万秀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全区池塘 水库 宜渔滩涂等资源和 养殖模式 技术 品种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此情势下 为促进渔 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养殖水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协调有序发展 科学规划和高效利用宜渔资源和条件 已成为全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的意义 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 是科学评价水域滩 涂承载力 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 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依 据 是稳定基本养殖水域 保障养殖户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是保护水 域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确保有 效供给安全 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对加快推进水 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 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渔业提质 增效 减量增收 绿色发展 富裕养殖户意义重大 3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一 法律法规一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13 年 12 月 28 修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年 11 月 26 日实施 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 5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 国发 2006 9 号 6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2009 年 5 月 1 日实施 7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2005 年 4 月 1 日实施 8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2011 年 3 月 1 日实施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7 年 6 月 27 日第二次修 正 1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修订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修订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道管理规定 2010 年 9 月 29 日修正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2017 年 1 月 18 日通 过 15 梧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2012 年 1 月 29 号 通过 16 梧州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2016 年 12 月 16 号 4 17 万秀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2016 年 二 规范文件二 规范文件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 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17 1 号 2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 2015 17 号 3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 农渔发 2016 1 号 4 农业部关于印发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 和 养殖 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 的通知 农渔发 2016 39 号 5 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 记工作的意见 农渔发 2010 25 号 6 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桂政办发 2016 152 号 7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农业部 2016 年 12 月 31 日印发 8 十三五 渔业科技发展规划 农渔发 2017 3 号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 利厅 2018 年 1 月 9 日印发 10 2016 年广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业发展实施方案 广西壮族自 治区农业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联合印发 5 11 梧州市水功能区划 梧政函 2012 329 号 三 技术标准三 技术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2002 年 6 月 1 日实施 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 14848 93 2014 年 7 月 29 日修订 3 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 1989 1990 年 3 月 1 日实施 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 338 2007 2007 年 2 月 1 日实施 5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 T 1009 2006 2007 年 2 月 1 日实施 6 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NY T 5055 2001 2001 年 10 月 1 日实施 7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1 2001 2001 年 10 月 1 日实施 8 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 SL563 2011 2012 年 3 月 29 日实施 第三节第三节 目标任务目标任务 一 规划期限一 规划期限 本规划起始年为 2018 年 规划期限为 2018 年至 2030 年 2018 年 2020 年为近期 2021 年 2025 年为中期 2026 年 2030 年为远 期 6 二 规划目标二 规划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一 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 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功能区域范围 合理调整养殖生产 布局 严格控制养殖容量 推广健康 清洁养殖模式 逐步完成传统养 殖向池塘生态养殖 净水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转变 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为完善以养殖证为核心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 度提供保障 促进全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使水产品品质和效益稳 步上升 经济效益和养殖户收入显著提高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水产 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 突出抓好优势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优质 水产品配送基地建设 确保有效供给安全 环境生态和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 提质增效 减量增收 绿色发展 富裕养殖户 的总体目标 到 2030 年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 363 公顷 二 分期目标 二 分期目标 1 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 2018 2020 到 2020 年 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提高 30 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经 济效益为中心 不断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 并通过合理规划布 局 严格监管 优化种养模式等措施 逐年缩减传统养殖规模 控制渔 业养殖对环境影响 全区池塘生态养殖面积 292 公顷 山塘水库净水渔 业模式面积 62 公顷 主要苗种生产功能区面积 9 公顷 稳步发展稻渔综 合种养面积 100 公顷 该养殖区面积不计入养殖总面积 全区水产养 殖面积 363 公顷 养殖产量 3943 吨 7 2 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 2021 2025 大力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名特优水产品种养殖和生态养殖 到 2025 年 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提高 45 打造重点优势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 基地 2 个 新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渔场 5 个 创建 农业部水产 健康养殖示范场 2 个 全区池塘生态养殖面积 292 公顷 山塘水库净水 渔业模式面积 62 公顷 主要苗种生产功能区面积 9 公顷 稳步发展稻渔 综合种养面积 100 公顷 该养殖区面积不计入养殖总面积 全区水产 养殖面积 363 公顷 养殖产量 4353 吨 3 远期目标远期目标 2026 2030 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名特优水产品种养殖和生态养殖 稳 定养殖面积和产量 提高水产品品质 增加效益 到 2030 年 全区名特 优水产品养殖比提高 70 全区池塘生态养殖面积 292 公顷 山塘水库 净水渔业模式面积 62 公顷 主要苗种生产功能区面积 9 公顷 稻渔综合 种养面积 100 公顷 该养殖区面积不计入养殖总面积 全区水产养殖 面积 363 公顷 养殖产量 4806 吨 建立健全的渔业养殖管理系统 严格 执行标准化管理 保障渔业生产稳定 保护和改善滩涂水域环境 生态 化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养 殖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三 重点任务三 重点任务 一 科学划定三类养殖功能区 优化渔业生产空间 一 科学划定三类养殖功能区 优化渔业生产空间 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设定发展底线 保护 8 合法养殖水域 按照不同养殖模式进行分区 优化养殖发展布局 明确 产业发展重点 合理安排养殖生产 限期搬迁或关停禁止和限制养殖区 内的水产养殖 并妥善安置相关养殖户生产生活 二 二 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 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 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 稳定池塘养殖面积 挖掘池塘养殖潜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发展 山塘水库净水渔业 推进以养护为主的养殖业 拓展稻渔综合种养 压 缩调整资源消耗多 产出低 效益低的养殖方式 大力发展技术先进 产出高 效益高的养殖方式 保证水产品产量稳定 三 全面推行生态养殖方式 保证水产品优质安全 三 全面推行生态养殖方式 保证水产品优质安全 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支持废水处理 循环用水等环保设施设 备升级改造 推广微生物 养殖技术 评估水库净水渔业养殖承载力和鱼 类适宜养殖容量 在发展山塘水库渔业养殖的同时保证水体优质 生态 良好 实现养殖增值 水体改良双赢 全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 形成优 质 安全 高效 生态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促进生态循环渔业发展 四 实施养殖水域养护制度 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 实施养殖水域养护制度 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 切实执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合理调整养殖布局 加大渔业增殖 放流力度 定期评估资源增殖保护效果 组织开展渔业水域污染源普查 加强污染物排放治理 强化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 建立和完善渔业水域 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9 第四节第四节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一 坚持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的原则一 坚持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估结果和水产养殖业发展需求 形成万秀区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 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 纲的具体要求 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 制定万秀区养殖水域滩涂使用 管理的具体措施 科学编制规划 二 坚持生态优先 底线约束的原则二 坚持生态优先 底线约束的原则 坚持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开展 水域滩涂利用评估 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 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 将饮用水水源地 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 或公共安全 红线 和 黄线 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 设定发展 底线 三 坚持合理布局 转调结合的原则三 坚持合理布局 转调结合的原则 合理发展池塘养殖和山塘水库净水渔业 发展生态养殖 支持废水 处理 循环用水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实 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 合理储备 有序利用 协调发展 四 坚持整体协调 横向衔接的原则四 坚持整体协调 横向衔接的原则 将规划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 规划编制确保与万秀 区行政区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生态功能区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林 10 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水功能区划等规划相协调 同时注意与万秀区交 通 港口 旅游 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避免交叉和矛盾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节第五节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万秀区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养殖水域滩涂 已经进行水 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水域 滩涂 包括万秀区境内的河沟 山塘水库 池塘和宜渔稻田等 11 第二章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一 一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 地理位置 一 地理位置 万秀区位于广西梧州市东部 是广西东大门 东邻广东省封开 县 与粤港澳一水相连 南连龙圩区 西邻长洲区 北接苍梧县 行政区域面积 439 46 平方千米 其中 河东片面积 127 46 平方千米 河西片面积 312 平方千米 万秀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阜民路 18 号 万秀区辖街道办事处 7 个 城东 城南 城中 城北 角嘴 东兴 富民街道办事处 乡镇 3 个 城东 龙湖 夏郢镇 二 水域类型 二 水域类型 1 江河 全区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浔 江 西江和 桂江 此外有流域面积 50km2以上的河流有 2 条 思良江 思委河 流域面积 50km2以下的河流共 10 条 民智河 新夏河 镇安河 保安河 毓秀河 扶典河 思扶河 太和冲 旺步冲 塘源冲 2 水库 全区境内小 一 型水库 1 座 三合口水库 小 二 型水库 5 座 周山水库 胡来水库 双冲水库 维河水库 木劳水库 12 3 池塘 全区境内池塘养殖水域面积 292 公顷 二 二 自然气候条件自然气候条件 温度 万秀区年平均气温 21 0 气候温和 夏长冬短 气温 最高月为 7 月 月平均气温 27 8 28 5 气温最低月为 1 月 月 平均气温 9 7 12 3 10 积温 6378 9 7120 3 愈往南积温 愈高 极端最高气温 38 2 39 6 极端最低气温 3 0 3 7 光照日能 万秀区地处桂东 属于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 北 回归线在辖区东部经过 太阳辐射量较多 日照充足 年均日照时 数为 1823 50 小时 雨量 万秀区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约 150d 多年平均降雨量 为 1503 6mm 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其分布规律是自北往南 自山 地向丘陵 谷地减少 总体上看 万秀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管辖范围内的河流水 质状况较为良好 具备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繁衍的良好条件 三 三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一 浮游生物 一 浮游生物 万秀区淡水水域浮游植物主要有金藻 黄藻 硅藻 甲藻 裸 藻 绿藻 蓝藻等 它们随季节变化和不同水体 呈现品种结构与 数量上的差异 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 轮虫类 枝角类和桡足类均 13 有分布 这些浮游生物是滤食性鱼类良好的天然饵料 二 底栖动物 二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主要为水蚯蚓 淡水壳菜 三角帆蚌 背角无齿蚌 佛耳丽蚌 蚬 河蚬 萝卜螺 田螺 摇蚊幼虫等 有着一定的开 发利用价值 其中水蚯蚓是肉食性鱼类苗种最好的开口饵料之一 三 水生植物 三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主要有浮萍 青萍 飘莎 水浮莲 水葫芦 水花生 金鱼藻 轮叶黑藻 菹草等 陆生饲料植物有木 薯 象草 甘蔗 灌菜 苦脉菜 黑麦草 玉米等 这些植物的植 株或籽实 块根 叶都 叶尾是鱼类很好的饲料 四 鱼类 四 鱼类 万秀区江河水域由于受水流影响 据初步调查 境内鱼类品种 超一百种 有淡水软骨鱼类 赤魟 有数量众多的淡水硬骨鱼类 有洄游性鱼类如中华鲟 鲥鱼 白肌银鱼 七丝鲚等 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的为鲤科鱼类 品种和资源量均占 50 以上 在万秀区经 济鱼类中 鲩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鲮鱼 既是江河中重要经济 鱼类又是梧州市传统优良养殖品种 还有青鱼 鳡鱼 光倒刺鲃鱼 又称黄娟鱼 等鲤科鱼类 鲶鱼 长臀鮠 又称盔鲇 等鲇形目 鱼类 鲿科的江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等 真鲈科的花鲈鱼 鳜鱼 14 又称桂花鱼 等 合鳃目的黄鳝 鳅科的泥鳅 此外 还有从外 地引进的淡水白鲳鱼 斑点叉尾鮰鱼 罗非鱼等 五 其他水生生物 五 其他水生生物 全区江河水域甲壳类主要有淡水青虾 沼虾和螃蟹等品种 贝 类主要有中国圆田螺 绍纹螺等 及外来品种福寿螺 爬行类有中 华鳖的地方亚种黄沙鳖等品种 四 四 水域环境状况水域环境状况 一 水域环境状况 一 水域环境状况 根据梧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发布的 2017 年梧州市水环境质量 状况报告 等公开数据 万秀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地表水各监 测断面的评价指标年平均值均能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 水质标准 总体来说 万秀区管辖范围内的河流水质状况较为良好 以防护为主 部分河流水域需要重点治理 二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分析 二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分析 万秀区池塘养殖和山塘水库养殖水产品是以四大家鱼 鲤鱼 罗非鱼等滤食性 草食性和杂食性种类为主 非投喂鱼类占万秀区 水产养殖总产量比重大 这些品种是净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子鲶 斑点叉尾鮰 泥鳅等 养殖密度较高 有一定的自身污染 易造成养殖水域的富营养化 但所占比例较小 近年来万秀区加强池塘改造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15 严格取缔几个主要库区的网箱 围栏养殖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 影响比较低 总体可控 五 五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万秀区水域自然资源丰富 水源充沛 水生生物种繁杂 目前 水域环境多数地区状况良好 桂江 浔江 西江水质良好 水质类 别大部分为 类水以上 可以承担目前水产养殖规模的水产品养殖 随着港湾和河道养殖网箱的清理 环境治理的加强 污染排放的严 格管理 可以在保证水域环境良好的前提下 保持适度的养殖规模 通过大力提高水产品质量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实现水产养殖行 业的平稳增长 第七节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一 一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万秀区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 特别是 十三五 期间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投入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 结构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 全区水产养殖业 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明显加强 养殖水 域滩涂利用率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养殖效益不断提高 养殖容量得到初步控制 水产健康养殖 清洁养殖行动逐步推进 养殖环境明显改善 2017 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 363 公顷 养殖水产 品总产量 3716 吨 渔业总产值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渔牧业总 16 产值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渔业已成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一个重 要的优势特色产业 成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 二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一 区位条件 一 区位条件 万秀区位于广西梧州市东部 是广西东大门 东邻广东省封开 县 与粤港澳一水相连 南连龙圩区 西邻长洲区 北接苍梧县 万秀区扼浔江 西江 桂江总汇 坐拥西江 黄金水道 是广西 乃至西南诸省及梧州的出海口 往来粤 港 澳的水上门户 商贾 云集的内陆通商口岸 历来有 三江总汇 百年商埠 小香港 之称 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节点 接受 粤港澳台产业 技术 资金转移和辐射的前沿城区 具有明显的区 位优势 国道 207 线 321 线 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均经过辖区 随 着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 高速公路 铁路干线 黄金水道在境内交 汇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在辖区建成 万秀区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利的水陆交通环境对万秀区的经济发展将 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 经济总量 二 经济总量 2016 年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3 67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 产值 210 20 亿元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3 82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 值 94 96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5 98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17 94 89 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0664 元 万秀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178 69 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 11 亿元 外贸出口总 额 10753 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4670 万美元 财政收入 76677 万元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6482 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30386 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448 元 生活消费支出 22172 元 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082 元 生活消费支出 6561 元 三 产业结构 三 产业结构 2017 年 全区水产品总产量为 4714 吨 其中淡水养殖产量达 到 3716 吨 占比 78 83 鱼类养殖产量为 3474 吨 占比 93 49 虾蟹类养殖产量 109 吨 占比 2 93 其他类养殖产量 133 吨 占比 3 58 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从无到有 随着水产品质 量安全条例的施行 万秀区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业主已经充分认识 到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是大势所趋 许多养殖户正在朝无公害标准化 养殖方面努力 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体看来 渔业经济中存 在淡水养殖业占主导 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加工 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 但最突出的是龙头企业数量太少 带 动作用不够明显 万秀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还需进 一步提高 四 调整发展方向 四 调整发展方向 按照 让优的多起来 多的优起来 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18 万秀区水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方向为 一是根据市场的需求 不断进 行养殖品种结构调整 增加名特优鱼类的养殖种类和扩大名优鱼类 养殖面积 二是对市场需求较大的大宗淡水鱼类 主要是针对大水 面放养的鲢 鳙 从养殖模式上进行调整 走生态养殖之路 创建 绿色有机品牌 真正做到让 多的优起来 使其有更大的市场竞 争力 三是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积极引领该模式在全区范 围内的大面积推广 充分挖掘水域滩涂开发潜力 四是要保证万秀 区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筹建有规模有实力的苗种繁育基地 五是 利用万秀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延伸渔业产业链 增加水产品附加值 促进渔业多元化的发展 三 三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一 市场发展潜力 一 市场发展潜力 1 丰富的自然 生物资源为渔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丰富的自然 生物资源为渔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万秀区罗非鱼等优势水产品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全区年平均气 温 21 0 气候温和 夏长冬短 气温最高月为 7 月 月平均气温 27 8 28 5 罗非鱼最适宜生长气温 28 全区境内水质环境优 良 无工业污染 符合 绿色 天然 无污染 的出口产品生产条 件 淡水生物资源丰富 品种繁多 全区包括鱼 虾 蟹 贝及两 栖 爬行类等水生生物 190 余种 但目前开发利用比较少 供增养 殖的生物资源开发潜力还很大 2 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良好 提升空间较大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良好 提升空间较大 19 近年来 万秀区渔业有长足发展 渔业经济总量和质量有明显 提高 发展基础日益夯实 以大水面开发 山塘水库为主的优质水 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见雏形 草鱼 罗非鱼等优质鱼类生产规模得 到扩大 为下一步形成规模渔业经济链打下基础 全区山塘 中小 型水库库区等大水面水域广阔 已开发养殖的水域 大部分属粗放 型 产量 质量和效益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全区水域滩涂资源开 发潜力大 3 水产养殖业技术支撑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水产养殖业技术支撑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多年来 万秀区从国内外引进移植了一批水产养殖名优新品种 诸如罗非鱼 斑点叉尾鮰 罗氏沼虾 团头鲂 克氏原鳌虾 龟鳖 等 均已成为万秀区水产养殖新对象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 社会和 生态效益 今后 将继续引进国内外水产养殖名优新品种 新技术 调整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 提高养殖素质 不断促进万秀区水 产养殖业加快发展 通过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建设健康水产 养殖示范场等 全区养殖池塘 育苗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养 殖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 今后 随着中央 自治区 梧州市财政 项目逐步加大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将为拓展水产养 殖空间和水产养殖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 发展趋势 二 发展趋势 随着渔业规模化 设施化的不断发展 养殖方式发生转变 即 从传统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 节水 高效 生态 健 20 康养殖模式将成为万秀区水产养殖业的主体 优势名优品种大力推 广 扩大养殖面积 形成特色品种产业链 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 全性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相应的配套管理技术 发展休闲渔业 塑造品牌形象 渔业加工 流通和休闲服务等二 三产业将逐步融 合发展 第八节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本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总体思路为 生态优先 合理布局 结 构优化 养殖户增收 围绕 建设广西生态经济强区 的目标 以 发展绿色 生态健康渔业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加强渔业 资源保护 增殖 开发和合理利用 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重 点生态功能区严禁从事水产养殖 确保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用水安 全 河流水域着力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生 物多样性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 高渔业组织化程度 实施科教兴渔战略 着力发展养殖 增殖 提 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万秀区主要的养殖水域为池塘 山塘水 库和库区渔业 对池塘养殖的品种 密度 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对 老旧池塘进行改造 提高池塘利用率 发展名特优鱼类为主的特色 养殖基地建设 发展精品渔业 区内的水库渔业合理投饵 控制养 殖密度 加强排放水的监测 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扩大养 殖规模 丰富养殖品种 建立大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稻渔综合种 养示范基地 引进龙头企业 创建水产专业合作社 促进渔业增效 21 养殖户增收 努力使渔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2 第三章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功能区划概述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一级 二级和三级功能区 一级功能 区包括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禁止养殖区是指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水产养殖活动的区域 限制养殖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限定水产养殖规模和规定废 物排放标准的区域 养殖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和限 养区以外可开展水产养殖生产活动的其他水域滩涂区域 本规划中 禁养区划分 3 个二级功能区个二级功能区 1 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禁养区 1 2 重要河流型禁养区 1 3 其他河流型禁养区 12 个三级功能区个三级功能区 其中 1 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禁养区分为 1 1 1 城区河流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1 1 2 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禁养区 1 1 3 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1 1 4 农村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1 2 重要河流型禁养区分为 1 2 1 西江桂粤缓冲区禁养区 1 2 2 浔江岸线禁养区 1 2 3 浔江航 道禁养区 1 2 4 桂江饮用 工业用水区禁养区 1 2 5 桂江景观娱 乐用水区禁养区 1 3 其他河流型禁养区分为 1 3 1 思良江景观娱 乐用水区禁养区 1 3 2 思良江工业 农业用水区禁养区 1 3 3 思 良江农业用水区禁养区 限养区划分 2 个二级功能区个二级功能区 2 1 饮用水 水源地保护区型限养区 2 2 重要河流型限养区 6 个三级功能区个三级功能区 23 其中 2 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限养区分为 2 1 1 城区河流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限养区 2 1 2 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限养区 2 1 3 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限养区 2 1 4 农村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限养区 2 2 重要河流型限养区分为 2 2 1 浔江 长洲岛外江 工业 渔业用水区限养区 2 2 2 浔江 西江 渔业 工业用水区限养区 养殖区划分 5 个三级功能区个三级功能区 万秀区 涉及的功能区划划分依据如下 一 一 禁止养殖区禁止养殖区 1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 区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 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 2 禁止在港口 码头 航道 行洪区 河道堤防 桥梁安全保 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 3 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二 二 限制养殖区限制养殖区 1 限制在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 保护地带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 风景名胜区等生态 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 在以上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 治措施 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24 2 限制在重点湖泊水库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 重 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 1 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 0 25 各地应根据养殖水域滩涂生态保护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湖泊水库 确定不高于农业部标准的本地区可养比例 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三 三 养殖区养殖区 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 山塘水库养殖区 稻渔综合种养区 苗种生产区和休闲渔业养殖区 池塘养殖包括普通池塘养殖和工厂 化设施养殖等 山塘水库养殖包括网箱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 四 四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和保护重点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和保护重点 一 水域滩涂开发重点 一 水域滩涂开发重点 充分开发利用万秀区优势资源 加大培育区域性主导产品的力 度 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养殖品种 推动优势水产品产 业化 优化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 推广良种良法 引导传统养殖向 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转变 保护区内水库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稻渔综 合种养 积极发展二 三产业 1 池塘养殖 要稳定现有池塘面积 292 公顷 以挖深改造 扩展空间为重点 全面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 重点发展草鱼 罗非鱼 鲶鱼 塘角鱼 25 等优势品种 以及龟鳖等地方特色品种 加快发展池塘鱼菜共生 循环水养殖和微生物 等生态养殖模式 2 稻渔综合种养 要加速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发挥保障粮食供给 农民增收 改善稻田生态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重点在水稻优势产区 自治区级 和现代特色农业 核心 示范区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因地制宜 发展稻虾 稻鱼 稻螺 稻鳖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二 水域滩涂保护重点 二 水域滩涂保护重点 1 生态功能区 执行 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试行 对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湿地公园等实行禁养 依法依规实施严格保 护 2 万秀区重点流域 按照环保 航运和水利等相关规定和规划 优先保护浔江 西 江 桂江等流域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 科学确定可养比例 加快 水产养殖的调结构转方式 实行保护性开发 保护与开发并重 第十节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禁止养殖区 一 一 禁止养殖区的类型 面积 数量 和禁止养殖区的类型 面积 数量 和位置位置 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禁养区 重要河流型禁养区 其他 26 河流型禁养区 3 个二级功能区 一 一 1 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禁养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型禁养区 根据 水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八条之规定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 一级保护区内新建 改建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 项目 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 事网箱养殖 旅游 游泳 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 动 根据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 农渔发 2016 39 号 和万秀区实际情况 将所有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划定为禁养 区 1 1 1 城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城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禁养区 1 1 1A 北山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北山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北山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位于桂江抚河河段左岸侧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水域长度为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2000 米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的水域 水域宽度为航道左边界线至 取水口侧 5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有防洪堤河段以防洪堤为 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河段取水口侧沿岸纵深 50 米的陆 域 总面积 0 26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1100 米至取水口下游 300 米 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 10 年一遇洪水 淹没的区域 有防洪堤河段以防洪堤为界 所围成的区域 一级保 27 护区水域除外 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水域河段右岸 全长 1400 米 纵深 500 米的陆域以及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2000 米至取 水口下游 300 米水域河段左岸纵深 500 米的陆域 一级保护区陆域 除外 总面积 1 84 平方公里 1 1 1B 富民富民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富民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位于桂江莲花山河段右岸侧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水域长度为从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1800 米 紫竹大桥附近 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的水域 水域宽度为 航道边界线 至取水口侧 5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有防洪堤河 段以防洪堤为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河段取水口侧沿岸 纵深 50 米的陆域 总面积 0 25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5800 米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 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 10 年一遇洪水 淹没的区域所 围成的区域 一级保护区水域和涉及的北山水厂饮用 水水源一级 保护区水域除外 有防洪堤河段以防洪堤为界 陆 域范围 一 二级保护区水域河段右岸纵深 500 米的陆域 一级保 护区陆域除外 以及该水源地取水口上游 800 米至 5800 米水域河 段左岸纵深 500 米的陆域 总面积 7 78 平方公里 1 1 2 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乡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1 1 2A 夏郢镇泗马河水源地保护区夏郢镇泗马河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取水口下游 100 米至上游 2000 米的水域 宽度为 5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13 28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两岸水平纵深 50 米 的陆域 面积 0 22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取水口下游 300 米至上游 6000 米的水域 宽度为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一级保护 区水域除外 面积 0 26 平方千米 陆域范围 一 二级保护区 水域沿岸水平纵深 1000 米的陆域 一级保护区陆域除外 面积 11 59 平方公里 1 1 2B 夏郢镇小镜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夏郢镇小镜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拦水坝下游 100 米至上游 包括 6 条汇入支流 全部水域 宽度为 5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 区域 面积 0 1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两 岸水平纵深 50 米的陆域 含坝首下游的 100 米范围内的陆域 面 积 0 77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长度为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向下延 伸 80 米的水域 宽度为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1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 二级保护区水域周边山脊线以内 的汇水区陆域 一级保护区陆域除外 面积 4 3 平方公里 1 1 3 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禁养区 1 1 3A 夏郢镇保安村大冲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夏郢镇保安村大冲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以水源地取水口为起点 一级保护 区下边界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 上边界至水源地源头长度约 500 米 水域宽度为河流五年一遇洪水所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7 平方公里 29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长度与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一致 陆 域宽度为河岸往内陆纵深 50 米的区域 面积 0 066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下边界为一级保护区下 边界向下游延伸至 200 米处 上边界至源头 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 域向外至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2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将水源地的集雨范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陆域 除一级保 护区陆域外 面积 0 318 平方公里 1 1 3B 龙湖镇高旺村高旺片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龙湖镇高旺村高旺片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以水源地取水口为起点 一级保护 区 下边界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 上边界至水源地源头 南部支流 长度约 975 米 南部支流约 180 米 水域宽度为河流 5 年一遇洪水 所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12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 域长度与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一致 陆域宽度为河岸往内陆纵深 50 米的区域 面积 0 121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下边界为一级保护区下 边界向下游延伸至 200 米处 上边界至源头 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 域向外至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1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将水源地的集雨范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陆域 除一级保 护区陆域外 面积 0 563 平方公里 1 1 3C 龙湖镇塘源村珠品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龙湖镇塘源村珠品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以水源地取水口为起点 一级保护 区下边界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 上边界至水源地源头长度约 440 米 30 水域宽度为河流 5 年一遇洪水所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3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长度与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一致 陆 域宽度为河岸往内陆纵深 50 米的区域 面积 0 059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下边界为一级保护区下 边界向下游延伸至 200 米处 上边界至源头 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 域向外至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1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将水源地的集雨范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陆域 除一级保 护区陆域外 面积 0 386 平方公里 1 1 3D 城东镇扶典村桐油坪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城东镇扶典村桐油坪水源地保护区禁养区 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以水源地取水口为起点 一级保护 区下边界至取水口下游 100 米 上边界至水源地源头长度约 550 米 水域宽度为河流 5 年一遇洪水所淹没的区域 面积 0 002 平方公里 陆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长度与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一致 陆 域宽度为河岸往内陆纵深 50 米的区域 面积 0 081 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 二级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