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设计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1页
0326设计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2页
0326设计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3页
0326设计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4页
0326设计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注意事项汇总一 建筑设计注意事项 建筑设计常见问题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13.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须采用安全玻璃。14.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餐厅)15.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16.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因为门框占150)。17.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应用防火墙分隔。18.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不能超过60米。19.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不能超过20米。20.安全疏散门不能采用弹簧门、卷帘门。21.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应设甲级防火门。 22.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应大于5米。23.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多层建筑的房间不能只设置一个门。 24.安全疏散楼梯间与相邻房间的窗间墙,或防火墙两侧的窗间墙,或连体住宅不同单元相邻两户之间的窗间墙宽度不足2米。25.连体的高层塔式住宅(或称单元式住宅)既未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也未从第10层起在相邻连通阳台或凹廊。26.设备用房的门不能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27.裙房的疏散楼梯下一层时应能直接通向室外,不能通过非扩大前室的营业厅后才能通室外。28.消防登高面的道路坡度小于于2%,或转弯半径应大于12米。29.低于0.9米的住宅窗台应设防护栏,如果是公建,大于0.8米高差就要设防护栏)。30.公共卫生间、公建、住宅的主要出入口缺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通道相连的入口大门只设弹簧门,未设平开门。 设计深度有关的注意事项1.总平面图未表示环境及其功能。未标注建筑间距,未注明各种出入口的位置(主入口,次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人防主、次入口等),未注明消防登高面的位置,示标注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未注明退后红线的尺寸。2.一层平面漏画指北针。3.缺必要的节点详图(如外墙、电梯井),或有详图但详图不详,无滴水线、无细部尺寸、无材料名称及构造做法等,详图无反索引4.平面分段定位尺寸标注不全,楼地面标高标注不全。5.室内门未编号,剖面图中的室内门窗未标高度。6.剖面图未标建筑总高度尺寸。7.位于电梯旁的卧室未作隔声处理,椭圆形的教室未考虑声学处理措施。8.漏标房间名称、标高、未说明外门窗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及隔声等性能要求,漏注明防水的抗渗等级,未说明采用安全玻璃。9.缺少必要的放大平面图(如剧院的池座、楼座平面放大图)10.立面图未注明材料的名称和颜色。11.缺必要的计算书(如建筑面积、视线、声学、卫生洁具、热工与节能等)或计算安不规范、不符合要求。12轻质砌块墙体仍采用红砖墙体的图例。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砌筑砌块。13栏杆高度未从可踏面处起算。14人防抗爆隔墙及挡墙,战时封堵材料不符合03年的新规定。15坡屋顶建筑高度计算与确定不符合有关规定,以至高层建筑当多层建筑来设计。16平、立、剖和大样对不上,图纸目录和图纸对不上。17热工与节能、隔声设计意识淡薄,未提上日程。 条文之外的其它问题答复1 多层公共建筑封闭楼梯间可不采用防火门吗? 现行防火规范不要求设防火门。2 顶层为三层跃层住宅,是否也可不计层数? 当顶层为两层跃层住宅,可按一层计层数(注:规划层数仍为两层);当顶层跃层住宅超过二层或跃层住宅不处于顶层时,按自然层计层数。3 住宅阳台栏杆当采用安全玻璃做护栏材料,阳台栏杆的水平荷载承受力如何保证?5-6mm厚的安全玻璃是否具有安全的防护能力。 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规定执行。4 综合楼内出现一层或整个建筑的1/2为宿舍,是否要进行节能设计? 根据jgj75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规定,宿舍部份应进行节能设计。5 摩托车库的防火标准、要求不够明确。 摩托车库应按机动车库执行。6 “高规”第5.5.3条“变形缝构造基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该条文是否适用于“低规”? 该条文原则上适用于 “低规”,不论“高规”还是“低规”,上下层是两个防火分区时,楼板变形缝应严格采取防火隔断措施和耐火极限要 求。7 住宅顶层跃层最多能跃几层,有什么限制? 最多能跃几层原则上没限制,但住宅户内最远点到户门的疏散距离应符合 防火规范要求。8 小开间店面内带夹层,夹层使用功能为仓库、办公、卧室,是否可行? 如果办公、卧室、仓库由店主自己使用,原则 上是可以的。9 目前尚无高等院校建筑及摩托车库、教堂等有关规范,设计与审查应如何把握? 可以参照其他相关规范执行。10 建筑高度超过24m,底层单间店面、停车位等,是否判为高层建筑?如何界定综合楼与商住楼的性质? 若底层是店面 和停车位等,上部是住宅,应定性为住宅建筑,并按层数确定是否为高层建筑。界定综合楼与商住楼的性质应按规范来 划 分。11 商住楼底层商店带夹层,如何界定夹层面积多大不计层数? 底层店面夹层的面积不超过店面面积的50%,夹层不计层 数。12 小企业、小工厂混建的三合体:底层车间、二层仓库、三层办公是否可合建一幢?并以自然层独立的防火分区,共用 封闭疏散楼梯间是否可行? 根据规范,不应建造此类“三合体”厂房。13 公共建筑电梯机房门朝向上人屋面,该门是否可不用乙级防火门? 可以不用乙级防火门。14 乡、村中小学未设电梯,残疾学生仍无法上课,又不可能集中底层上课,如何解决? 根据规范中小学属于无障碍设 计范围,应按规范设计到位,垂直交通,若“硬件”不足,可用“软件”来补充。15 仓库建筑的货梯井道门为乙级防火门,厂房的货梯是否亦同? “低规”第4.2.9条仅适用于库房。16 厂房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划分在方案阶段是否应有消防部门的认可意见? 应由消防部门进行确认。17 别墅室内停车库与本层是否要设防火门? 别墅停车库数量较少,而且只供自家使用,可以不设防火门。18 带电梯住宅的电梯候梯厅净深度是否要保证1800? 根据规范要求,当设有无障碍电梯时侯梯厅深度应不小于1800。19 坡地建筑一边24m,另一边24m,按“高规”还是按“低规”设计? 应按消防车道可到达的,并有直通室外楼梯出口的位置来计算建筑高度。20 单身公寓如何界定其建筑类别,只设“操作台”无厨房间是否违反“强条”? 单身公寓只设“操作台”时,可以视 为不是厨房,只是用电炉加热食品。但不得有煤气管道通入。21 节能设计中,外墙采用轻质混凝土砌块,能满足要求,但混凝土梁柱及剪力墙部分如何考虑? 框架的混凝土梁柱, 因面积较小,可不单独考虑保温,但剪力墙应考虑保温设计。22 下部二层以上商业用房,上部是小户型住宅、单身公寓应如何定性?竖向交通是否合用? 按规范应属于商住楼,住宅垂直交通应与商业部分完全分开。23 建筑平面为u型的大型商业建筑,内院上方无顶盖,周边为外走廊,防火分区应如何定?防火墙到外廊处如何分隔? 无顶盖的内院不是中庭,不作为室内空间,防火分区按规范规定设置,外廊处可视为室外空间,不设防火门,但临外廊 的墙应按外墙考虑,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内转角时为4m)。24 落地窗是否全部采用安全玻璃? 落地窗下部离地900以内应采用安全玻璃。25 地下室设有汽车库与设备用房时设备用房是否应设独立的防火分区。设备用房另设防火分区时,是否允许设甲级防火 门通向汽车库? 设备用房应设独立防火分区,但允许在防火墙上设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当地下室设自行车库 时也应按戊类仓库另设独立的防火分区。26 单元式宿舍应为何种平面形式? 单元式宿舍是一种类似于单元式住宅的宿舍类型。它是由楼梯间服务几组居室组团 ,每组有居室分隔为睡眠和学习两个空间或每组居室是睡眠和学习合用同一空间,与盥洗、厕所组成单元的宿舍,当平 面内有短走道时,居室门至楼梯间出口距离不应大于10米。二 别墅设计十大注意事项1、别墅所选择的位置往往是在城市的郊区或者一些偏远的风景区,其安全性也值得人们关注,设计师在这方面会做哪些以提升其安全性?别墅从类型上分为独栋、双拼、叠拼、连排等。其特点就是清静、容积率低。但其居住人群都是非富则贵,且一般建于效区或偏远风景区(如:渡假别墅),所以其安全保障就显得格外让人关注。选择好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基础。另外人力与高科技共同是必不可少的。人力就是负责安保的人力资源,保安巡逻等保卫措施;高科技如:智能系统、红外线控测、门禁系统、远程监控等。 2、很多的别墅大多处于树林以及水塘旁边,因此一些自然界的昆虫动物(比如蚊子、蛇等)都会对业主的生活造成干扰,作为设计师,在别墅设计之中,会采用手段来解决这类问题? 别墅之所以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向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远离了喧闹的生活环境,扎根于空气比较新鲜的山边或者水边,拥有非凡的气势和独到的生活意境。有了很好的大环境,同时也会容易有昆虫、动物的光顾。我们在装修时可以从防范着手,最普通的是通过砂窗、砂门来防蚊、绳,另外可以在院子里种驱虫植物(如:七里香、食虫草、逐蝇梅、驱蚊草、万寿菊等)。在室内摆放一些花卉(如:茉莉花、夜来香、杜鹃花、除虫菊、薄荷等)也可通过绿化装饰来起到驱逐蚊虫的作用。另外,别墅建筑与周边地势要有高差,外围设计围和式护墙等,可以降低昆虫、动物光顾的机会。 3、客厅对于居住空间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空间,作为家庭公共空间,也是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具有沟通内外等功能,在进行别墅的客厅设计中,哪点是需重点考虑的?除此之外,其他空间中的哪些方面是常常被业主所忽略但是在专业设计师眼中是很重要的?作为别墅的设计,其中很重要的位置就是客厅,作为公共空间,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空间,基本上是代表一个房子的形象,会客、接待都在这里。设计时必须确保客厅空间的净高、宽敞和舒适,避免产生压抑感、窘迫感。很多人选择中心区的学位房,买远郊别墅作为第二居所,这样即可以方便就学、医疗、购物等,同时又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实现自己的理想家园。作为休息、度假空间,更多要考虑它的舒适度,一个放松的空间。(一般别墅的客厅是比较高的,有五、六米,所以有的业主想增加一点面积再盖一层,就让客厅变得小了。从设计专业的角度,作为一个别墅,是应该保留这种挑高的空间。一方面别墅本身的面积比较大,对于功能要求基本足够,另一方面,别墅客厅比普通住宅的客厅高是别墅本身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如果加盖,就和普通住宅在尺度上没有多大区分。家具客厅中占据很重要的角色,家具、陈设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不同的家私代表的文化气质也各不相同。通常容易被业主忽略的,往往是整体效果(使内外相结合)和交通空间,从室外空间通过入口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楼梯、坡道是别墅设计中重要的交通因素。 4、一些别墅业主,都希望自己的别墅空间能够在设计之后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比如说300平方米的别墅空间,希望达到50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空间效果。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设计师有哪些考量?改造一般包括房屋改扩建工程和地下室改扩建工程两类,其他还有一些如加建阳光房、车库、储藏室、室内墙体拆改、增加阁楼等内容等。追求空间更大化的同时得注意不要改变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风格,更不要因为改造而造成对电线、管线等公共设施的破坏,同时需要注意处理好与周边邻里的关系。作为室内设计,除了硬性设计(结构扩建等),软性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装饰材料的组合应用与陈设计来增加空间的视觉感。5、别墅作为高端住宅,业主很希望在这样的高端住宅中体现出文化特质,文化特质应该怎么体现出来?首先,考虑建筑本身的风格及文化特质。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混搭。别墅的文件体现,我认为可以从风格定位、造型设计、家私搭配、陈列装饰、色彩主题等方面来体现,这是硬性的文化体现。 软性文化体现,可以表现在设计师及业主的思想及观念。虽然是无形的,但直接影响整个空间呈现的结果。6、别墅与普通房子有很多的区别,抛开外观不说,从室内这一块上看,别墅与普通房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影响到别墅设计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别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住房,传统意义上的住房主要是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要求,而别墅则是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居住文化和生活理念方面。最简单的说就是:别墅是享受的代表,而普通房子是生活的必备。室外空间是别墅区别于普通住宅的最大优势,也是别墅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它们在空间尺度、居住人群、物业管理及收费、建筑容积率、工程大小等均有区别。别墅在设计及装修中更体现专业性及团队配合性。7、别墅产品推出来之后,如果完全不去改造,在居住、空间利用这些方面都会出现一些不足。那么室内设计师在别墅的改进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去做的?别墅花园的占地面积拥有土地使用权利的,是可以改造或重建,但必须要先到规划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同时改造或重建最好征求下邻居同意,避免影响邻居的权利(如房隔距、景观视线、采光等)。目前市场来看,不改造是不大现实的。 室内设计的主旨就是把握好结构安全、建筑外观、实用方便、节能环保等基础上,最大利用空间。如:别墅屋顶需结合了屋顶防水、屋面保温、屋面瓦和檐沟落水等。外墙改造需结合外墙保温、外墙装饰、窗套装饰等。8、别墅设计的风格有很多,在国内,别墅业主大多倾向于什么样的风格的室内设计?您觉得受到了什么样的因素的影响?风格因人而异,如:建筑大环境、业主阅历、空间大小、设计定位等都是影响因素。从设计风格来分,有:美式风格、田园风格、现代风格、北欧风格、中式风格、日式风格等等。每种风格的造型、色彩、代表符号均有不同。每种风格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定位。很多业主倾向于繁复,古典的风格,能够购买别墅的业主大都是中年以上的人群,对风格上就会偏向于沉稳、古典、贵气等。受到别墅本身建筑结构影响的因素也有,也有一些是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9、别墅的室内设计是否会收到建筑结构的影响?遇到建筑结构上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作为室内设计师,会怎么处理建筑与室内之间的矛盾?在做别墅室内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本身建筑结构的一些影响,别墅的建筑设计本身是一个特点,通常不影响太大的话尽可能满足原始建筑的空间感、发挥建筑本身特色。作为好的建筑,大结构不能改时,只能通过室内装饰来弥补原结构的不足。10、别墅空间中的电器往往比普通住宅多很多,在布线问题上有哪些解决方案?一:分路解决:在大多为别墅布线中,会采用一层一路或一层多路(分区)的形式来解决用电问题,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线路故障可以及时分辨解决。二:电箱分层:在全房电箱配电负荷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两个或多个电箱分层的形式对区域分路支线。三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建模注意的问题1 纯框架结构中布置的辅助墙是否删除(pkpm中)纯框架结构中布置墙的目的是辅助梁柱偏心对齐,符合建筑要求。2 楼层平面荷载是否与板厚相对应有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整板厚,就要重新修改与之对应的板面荷载。3 梁间墙恒载是否与梁高相对应有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整梁高,就要重新修改与之对应的梁间荷载。4 梁柱偏心距离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的尺寸的1/4尤其是边梁处,梁宽一般至少为柱截面在该方向尺寸的1/2,这样能保证偏心距离不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尺寸的1/4。当然,如果觉得梁宽过大,抗震等级9度以下也可不必满足此要求,但梁要加腋,施工要麻烦一些。5 楼梯平台梁高度是否能满足梯板钢筋锚固要求对于梯板来说,直径8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8=280,平台梁至少要200x300;直径10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0=350,平台梁至少200x300;直径12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2=420,平台梁至少200x300;直径14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4=490,平台梁至少200x350;直径16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6=560,平台梁至少200x400;直径18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8=630,平台梁至少250x400。很少情况下梯板上部钢筋要直径18的,故一般情况下按照200x400设计平台梁,能满足绝大多数要求。6 楼梯平台梁梁间荷载对于楼梯处的建模,pkpm中有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仅在梯板处(平台梁之间)开洞,而梯板恒载和活载需要等效为线荷载加在平台梁上。要精确地计算梯板恒载是可以的,但每个工程都计算没必要,经过计算分析,恒载取9kn/m2是足够的,大多数情况下,也即板厚160mm左右取8kn/m2也是足够的,为简便起见,统一取9kn/m2;规范要求消防疏散楼梯活载取3.5kn/m2,结构设计人员可能不太会注意建筑图上哪些是消防疏散楼梯,哪些不是,因此,统一取3.5kn/m2。综上所述:恒载9kn/m2,活载3.5kn/m2。7 框架梁上雨蓬荷载有些情况下,由于建筑要求,没有足够的空间做雨蓬梁,雨蓬梁必须与主框架梁合二为一,也就是做在框架梁上。这时候要考虑雨蓬对框架梁的荷载作用:竖直压力和扭矩。本人处理方法是将雨蓬自重及可能的雨水重量等效为线荷载按照恒载加在框架梁上,而没有考虑扭矩。绘图时将此框架梁全长箍筋加密,加强抗扭钢筋。缺陷是无法准确度量抗扭钢筋,只能凭经验。有无更好的方法?7 主梁应比次梁高考虑到施工的方便,设计时要注意主梁应比次梁高,至少50mm,尽量不小于100mm(主梁下部双层配筋),传力路径也比较明确。有些情况下,如主梁为边框梁,由于门窗的限制,最多只能做800mm高,而楼梯处次梁要做到900mm高,可以考虑主梁上翻,最好建模时按实际抬高梁顶标高。如果不能做上翻梁,只有施工解决了。8 框架梁宽宜满足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要求如果次梁钢筋锚固长度考虑抗震,需满足下表要求:梁 宽200250300350400上部钢筋直径1214182225下部钢筋直封口梁高与悬挑梁高的关系如果要求立面上不能看到悬挑梁,那么封口梁高应该不小于悬挑梁高,如果没有立面要求,可以不必遵守此条。10 横向通窗有人提出横向通窗上不能砌墙,那么横向通窗必须做到梁底。为何有此一说,难道横向通窗不能像普通窗户一样在其上设置过梁再砌墙?11 楼层组装底层层增加(pkpm)底层柱从地面到基础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组装时底层层高应适当增加,本人所在地区习惯增加1m。但本人认为应该根据勘察报告,来确定实际应该增加多少,如果不少基础需要落深较大,可以考虑多建标准层,更能符合实际。12 非屋面主梁及屋面主梁下门窗过梁如果主梁下有门窗,并且至门窗的距离较小,不足以做过梁,那么过梁与主梁合二为一,主梁高是否需要扣除面层,要看是否是屋面梁,是的话就不扣面层,不是的话就要扣面层。一般为30mm和50mm,具体要看楼面做法。比如800高主梁,扣除面层30,建模和绘图时主梁高应为770mm。13 建筑立面柱子外凸出墙面建筑立面要求柱子外凸出墙面,上下柱宽一致时,建模可以将上下层柱宽设计成一样,也可以上层柱宽缩小,但绘施工图时要考虑立面效果,缩小的柱边要做小墙肢,可以参考相关图集。14 大板板厚适当增加这里的大板指计算跨度超过4m的板,根据构造手册所述,适当增加板厚。15 高差不一致的两根次梁当某节点两边有高差不一致的两根次梁时,要考虑次梁是否应该点铰接,如果高差超过支座宽度的1/6,就点铰接,如果不超过,就不需要点。此时,特别注意支座为主梁,要计算下主梁高,是否足以放得下有高差的两根次梁。如跨度较大,屋面结构找坡,主梁高800mm,左右两根次梁高600,右次梁顶标高比做次梁抬高360mm,那么主梁高不满足,至少做到600+360=960取1000mm高。16 梁柱箍筋直径宜小于12mm本院要求梁柱箍筋直径小于12mm,据说是施工方便。但如果一味地按照此观点设计,必然某些梁比较怪异,明明250宽的梁圆12箍筋2肢箍就可以,非得做350宽的梁圆8箍筋4肢箍。17 梁净跨与梁高比值不宜小于4抗震规范上有此要求。但如果建筑上需要,比值小于4该如何,不知pkpm中是否按深受弯或深梁计算的?是否应该按深受弯或深梁绘图?本人偶尔遇到这种问题,但从未按深梁绘图,还不知有没有隐患。18 框架柱截面尺寸应该满足框架梁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方柱),350(圆柱),并且要满足框架梁纵向受力的锚固长度。对于400mm的柱,至多满足直径25的钢筋锚固长度,300的柱至多满足直径18的钢筋锚固长度。19 梁上起柱有时建筑需要梁上起柱,比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机房、楼梯间等。此梁是否需要设置为转换梁?本人一般看梁上起柱托几层,如果不少于两层,就设置为转换梁。20 楼层净高建模时必须要考虑楼层净高问题,有的梁跨度很大,而层高较低,就需要仔细考虑梁高了,弄不好就会不满足规范净高要求。本人认为应该事先了解甲方的楼层净高要求。21 保护层厚度设置查看建筑防火等级,使用环境,正确设置保护层厚度。22 通窗梁后退有的建筑图上设置竖向通窗,可能需要梁后退,此时最好按照实际将梁偏心建模。有的审图中心要求通窗楼层处设置裙墙120mm厚800mm高即可,以防火窜到不同楼层,此情况下考虑墙的附加荷载,很容易遗漏。23 顶层楼梯平台梁顶层楼梯不需要考虑半平台,也就不需要建立半平台梁。有时模型是下层标准层拷贝过来的,不能忘记删除半平台梁,绘制施工图时也不要画此半平台梁。24 电梯机房局部升高附加荷载由于电梯的使用要求,电梯机房局部升高,有的升高不多,本院梁仍按照楼层处建模,只是绘图时梁上加筑混凝土墙,类似翻边。这部分附加荷载需要考虑。25 楼面屋面恒活荷载取值仔细核对建筑图,楼面屋面恒载活载正确设置。如卫生间、盥洗室、楼梯平台、储藏室、电梯机房等等。26 周期折减系数多层框架厂房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8,因为厂房内填充墙较少。而综合楼(类似民用建筑)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7。当然,具体要看填充墙多少为宜。27 双向地震作用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比不超过1.2时,不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超过1.2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对于高层结构:层间位移比不超过1.2时,不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超过1.2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28 计算长度系数satwe设计信息中有的设计院不选择“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本院要求选中。本人也认为选中为宜,这样可以自动计算越层柱的计算长度,不用担心遗忘修改计算长度系数。29 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本人采用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由于双偏压验算会导致需要多配不少钢筋,过于保守,因此仅仅验算角柱等受力更为不利的柱子,其他柱子可不必验算。30 楼板刚性假定选择在计算周期比和位移比指标时,必须按照楼板刚性假定计算。计算内力配筋等就不需要。但本院打印计算书时,周期及地震力那一栏没有按照楼板刚性假定计算,本人认为是错误的。 绘制施工图注意的问题1 伸缩缝和后浇带注意建筑物长宽是否需要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伸缩缝的设置与否在建筑方案阶段就需要考虑。如果尺寸超过规范规定的55m,一般要设置伸缩缝,有的甲方要求不设缝,那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结构有效抵抗温度应力。后浇带是其中之一,结构施工图中要考虑从基础到屋面设置后浇带,且宜设置在1/3跨处,此处剪力弯矩一般较跨中、支座处小。需要注意的是,后浇带不能替代伸缩缝,如果建筑物尺寸过长,还是需要设置伸缩缝的。2 删除不必要的楼梯平台梁结构平面施工图中,楼梯处半平台梁不需要画出,删除。倒数第二层及楼梯顶层处,无半平台梁,也无梯柱,删除。3 删除不必要的楼梯平台梁结构平面施工图中,楼梯处半平台梁不需要画出,删除。倒数第二层及楼梯顶层处,无半平台梁,也无梯柱,删除。四 高层建筑设计的所有注意事项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 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 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严重。 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 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 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 7.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 8.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很多。 9.不应在建筑物端部设置楼梯间,楼板有大洞口,因刚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 10.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 11.中间部分楼层柱子截面和材料改变或取消了部分剪力墙,产生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形成结构薄弱层。 高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沉降缝、伸缩缝和抗震缝要注意的问题:高层建筑应当调整平面尺寸和结构布置,采取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或必须设缝时,则必须保证必要的缝宽以防止震害。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温度-收缩问题,一般由构造措施来解决。 后浇带可选择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曲折通过,不要在一个平面内,以免全部钢筋都在同一平面内搭接。一般可设置在梁和楼板的1/3处。 目前许多工程是采用调整个部分沉降差,在施工过程中留后浇段作为临时沉降缝,等到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 高层建筑的主楼和群房的层数相差很远,在下列条件时可不留永久沉降缝: 1.采用端承桩,桩支承在基岩上。 2.地基条件好,沉降差小。 3.有较多的沉降观测资料,沉降计算比较可靠。 后两种情况下,可调压力差,主楼和群房部分采用不同的基础,使其沉降接近。 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主楼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建群房。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宜设防震缝: 1.平面长度和外伸长度尺寸超出了规程限值而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时; 2.各部分结构刚度相差太远,采取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体系时; 3.各部分质量相差很大时; 4.各部分又较大错层时。 此外,各结构单元之间设了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缝宽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全高设置,当不作为沉降缝时,基础可以不设防震缝,但要加强构造和连接。 高层建筑各部分之间凡是设缝的,就要分得彻底;凡是不设缝的,就要连接牢固。 高层规程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超过15m的部分,6、7、8、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4、3、2m,宜加宽20.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结构竖向布置沿竖向刚度突变还由于下述两个原因产生: .抗侧力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的突然改变布置。 .结构的竖向体型突变。 当小墙肢截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墙厚的4倍时,应按框架柱设计,箍筋按框架柱全长加密。 抗震设计的轴压比控制:特一级、一级(9度)为0.4;一级(7、8度)为0.5;二级为0.6.抗震墙的翼墙长度小于其3倍厚度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2倍墙厚时,视为无翼墙和无端柱。 按照结构延性系数的大小排序:刚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结构的延性系数大,说明结构抗震的变形能力大,结构的耐震性能好。有条件时,建筑的主体结构可采用延性系数较大的结构材料。 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小于18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抗震框架柱配筋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最小配箍率、最小体积配箍率、最小纵筋配筋率。 当地下室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短柱:柱净高与截面宽度之比小于4的柱子。箍筋需全长加密。 剪跨比柱剪跨比:柱子净高与2倍柱子截面高度的比值。 梁剪跨比:剪跨与梁截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