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 2016 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桂质监函2016 324 号文) ,项目编号为 2016-06012。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负责起草。(二)参与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及职务或职称二、编制标准意义桑寄生是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安胎等功效。主产于广西、广东,其中广西是国内开发桑寄生保健品最早的省区之一。梧州寄生茶早在1992年就被列入中华传统食品保健茶类,出口东南亚近30个国家 1。全国与桑寄生有关的中成药有几十种,其中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研 制人 员姓名 职务/职称 现从事专 业 所在单位项 目负责人韦树根 副研究员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 物园付金娥 副研究员 药用植物栽培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 物园潘丽梅 助理研究员 药用植物繁殖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 物园主要参加人员马小军 研究员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 物园1有22种,如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孕康合剂、壮骨关节丸、参茸保胎丸、独活寄生合剂、调经促孕丸、清脑治瘫丸、舒筋活络酒、壮骨关节丸等 2,涉及生产企业 100多家,年需求量3000多吨。目前桑寄生药材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但由于其寄生于林木、果树等经济林上而影响寄主的生长,人们不得不将其除掉。桑寄生在野生状态下其传播与繁殖主要通过一些食果肉鸟吞食果实消化果肉排出种子来实现,而当今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繁殖更加困难,致使野生资源大幅减少。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规范化栽培将是必然选择,但桑寄生主要是以种子进行繁殖,制定繁殖技术规程,规范和统一桑寄生的繁殖技术,确保桑寄生种苗的质量,对指导桑寄生药材生产,促进其在广西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 ,目前中药材桑寄生繁殖生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为提供优质的桑寄生种苗提供理论指导,对桑寄生种质资源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三、标准编制起草及研究过程(一)标准前期工作1、前期技术研究工作。广西药用植物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桑寄生顽拗性种子保存及脱水敏感性死亡机理研究(8140304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桑寄生顽拗性种子脱水敏感性分子机理研究(2014GXNSFBA118204 ) ”等课题,对桑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建立了1亩的种苗繁育示范基地,掌握了桑寄生最佳的繁殖方法,为桑寄生的繁殖技术规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2、标准编制前期工作。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6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桂质监函2016345号文)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韦树根为主持人,付金娥、潘丽梅、马小军为组员的标准编制小组,及时部署了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编制工作时间安排表。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钩藤扦插苗生产技术进行系统总结,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2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编制过程中,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同时,还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二)标准研究过程1、前期研究及查阅的文献发现,桑寄生只能以种子进行繁殖。新鲜种子发芽率很高,但丧失活力快,推测其为顽拗性种子 3。桑寄生种子脱水敏感性强,丧失活力很快,证实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储存 3 天后种子发芽率由原来的 95%迅速下降到 30%,6 天后发芽率为 0。而其失活主要是由于脱水引起,当种子含水量下降到 28.8%时,发芽率为 0。由于其自然状态下很容易脱水,在不同的寄主或不同部位繁殖率有很大的差异,总体繁殖率很低,只有 8%。因此,顽拗性种子的特性严重制约桑寄生繁育,必将是其规范化栽培的技术瓶颈。2、标准编制项目下达后,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编制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通过多种渠道对业内专家进行咨询,确保标准的可靠性。3、编制小组根据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按照 GB/T 1.1-2009 的标准编写格式规定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 征求意见稿” 。4、编制小组根据专家们对本标准意见征求稿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形成桑寄生繁殖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送审稿” 。四、标准编制原则、依据1、制定本标准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广西区内桑寄生寄生苗的生产,以提高桑寄生种苗的质量,并促进其在广西的推广应用2、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 GB/T 1.1-2009 的规定。3、本标准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系统、适度、可行,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上切实可行,内容与当前桑寄生种苗生产的实际和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3(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苗圃环境条件、苗圃建设、寄主桑树种植、种子采集与接种、接种后管理、出圃、档案管理等。适用于中药材钩藤扦插苗的生产。(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文件包括: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三)主要技术内容1、品种来源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植物学名“广寄生” ,是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收载。2、产地环境环境质量:主要规定了环境空气标准、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标准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中二级以上水平。3、繁殖技术起草工作小组在上述前期几个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桑寄生苗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验证,为确定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1)不同接种部位表 1 桑寄生种子不同接种部位部位 萌芽率(%) 寄生率(%)上部 13a 7a下部 18b 3b中部 10c 3b将 桑 寄 生 种 子 接 种 于 桑 树 的 不 同 部 位 , 结 果 见 表 1。 从 表 1 可 以 看 出 , 不 同部 位 之 间 的 萌 芽 率 差 异 显 著 , 但 中 下 部 之 间 寄 生 率 差 异 不 显 著 , 与 上 部 寄 生 率差 异 显 著 ; 萌 芽 率 最 高 的 是 下 部 , 其 次 是 上 部 , 最 低 是 中 部 ; 而 寄 生 率 最 高 的4是 上 部 , 下 部 和 中 部 的 寄 生 率 相 同 。(2)不同接种时间表 2 桑寄生种子不同接种时间月份 萌芽率(%) 寄生率(%)3 13a 7a7 10b 4b12 8c 2c10 5d 2c在 3、 7、 10、 12 月 份 分 别 将 种 子 接 于 桑 树 上 部 枝 条 , 结 果 如 表 2。 从 表 2可 以 , 不 同 时 期 种 子 萌 芽 率 差 异 显 著 , 3 月 份 接 种 的 种 子 萌 芽 率 最 高 , 10 月 份 种子 萌 芽 率 最 低 ; 3 月 与 7、 10 和 12 月 份 的 寄 生 率 之 间 差 异 显 著 , 但 10 月 和 12月 份 之 间 的 寄 生 率 差 异 显 著 。 寄 生 率 最 高 的 是 3 月 份 , 最 低 的 是 10 月 和 12 月 份 。( 3) 不 同 接 种 方 法表 3 桑寄生种子不同接种方法接种方法 萌芽率(%) 寄生率(%)对照 13a 7a处理 B(5:1) 27b 15b处理 A(1:1) 20c 11c处理 C(10:1) 16d 10c模 仿 桑 寄 生 自 然 繁 殖 的 状 态 , 将 种 子 与 鸟 粪 混 合 后 再 接 种 到 桑 树 上 , 不 进行 人 为 干 扰 的 情 况 下 , 不 同 处 理 间 萌 芽 率 和 寄 生 率 差 异 显 著 。 处 理 A、 处 理 B、处 理 C 的 萌 芽 率 和 寄 生 率 均 比 对 照 高 , 特 别 是 处 理 A, 其 萌 芽 率 和 寄 生 率 比 对照 高 出 2 倍 多 。(4)不同管理措施表 4 桑寄生种子接种后不同管理措施管理措施 萌芽率 寄生率对照 13a 7a措施 A 25b 18b措施 B 38c 24c措 施 A 接 种 后 进 行 人 工 干 扰 , 措 施 B 模 仿 桑 寄 生 自 然 繁 殖 的 状 态 , 将 种 子与 鸟 粪 混 合 后 再 接 种 到 桑 树 上 , 然 后 进 行 人 工 干 扰 , 在 天 气 干 旱 时 , 早 晚 林 一次 水 , 桑 林 间 空 气 湿 度 保 证 在 70%以 上 , 结 果 见 表 4。 从 表 4 可 以 看 出 , 不 同 处理 间 种 子 的 萌 芽 率 和 寄 生 率 差 异 显 著 , 说 明 人 工 干 扰 可 以 大 幅 度 提 高 种 子 的 萌芽 率 和 寄 生 率 。5(5)施肥桑树每年在春季和秋季各施肥 1 次,用量 10kg/667 m215 kg/667 m2。(6)病虫害防治蚜虫:在幼苗长出嫩叶时发生,危害植株顶部嫩茎叶,可用 10吡虫啉3000 倍液防治。蛀心虫:幼虫蛀入茎内咬坏组织,中断水分养料的运输,致使顶部逐渐萎焉下垂。可用 95敌百虫 1000 倍液喷杀。毛虫:6 月份成虫危害,可将新发茎枝叶片吃光,影响产量。发生时刻人工捕杀或用 50敌敌畏 1000 倍液喷杀。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七、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综合桑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