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摄影实拍技法.doc_第1页
风景摄影实拍技法.doc_第2页
风景摄影实拍技法.doc_第3页
风景摄影实拍技法.doc_第4页
风景摄影实拍技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摄影实拍技法 作者:神龙摄影来源: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责任编辑:dplee日期:2010年01月04日编者按: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摄影构图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是必须的。但是要真正学好风景摄影就需要在实际的拍摄场景中去练习。而在实拍过程中,根据所处的环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醒目的前景利用前景表现物体的高大利用树木来衬托主体的高大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焦距 21mm感光度100摄影者在拍摄风光摄影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明显高度的景物素材。比如高层建筑、高大石碑、悬崖峭壁、高耸山石等,此时摄影者往往想通过自己的镜头把眼前这一高大的景象表现出来。但是,摄影者如果只是单独表现被摄体,画面就会略显单调或者被摄体的高大没有很明显的被表现出来。这时,摄影者可以看看被摄体周围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参照物,比如树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当作前景。由于被摄体本身的高大,所以一般需要采用仰拍的方式,并且利用相机的竖幅形式来表现。这样既能展现被摄体的高大,整体画面又不会显得单调。另外,摄影者在拍摄高大物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广角镜头,因为广角镜头不论是从高度还是宽度上的摄取范围都是很大的,这样有利于更好的表现被摄体。利用前景表现空间纵深感以水边少许泛黄的植物为前景,虽然其占据的面积不大,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远近景物互相照应,并进一步体现了画面空间的立体感和延伸性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50mm感光度100在拍摄大场面的风光摄影时,前景是经常用到的。尤其是表现辽阔的草原、宽阔的大海等比较具有空间感的景象。大场面的风景摄影虽然很具有魅力,但是它并不是很容易表现的。因为场面越大,被摄入画面的元素越多,对于初学者来说,整体感觉的表达就更不容易把握了。当初学者在拍摄比较辽远广阔的风景时,会发现拍摄后的画面效果给人的感觉经常是很平的、缺乏立体感的。此时摄影者们就需要考虑以一定的物体,比如沙石、低矮的植物等作为前景,前景的使用可以让欣赏者看到风景的详尽细节,为中景和远处平面展现的广阔景物注入更多的含义。最重要的是,通过把景物近处和远处的成份并列在一起,不仅为照片增加了深度,也使整幅画面产生了立体感。在表现此种场景的情况下,摄影者同样需要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来取得大景深,让前景和远处的成份都得到清晰地再现。在利用前景表现空间纵深感的时候,摄影者要注意,前景在整幅画面中占据的面积不要过多,否则将会影响照片整体的感觉,因为中远处的景象及画面的空间深度才是重点。利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拍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是作品成功的第一步,而水中倒影的利用则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40mm感光度100在风景摄影中,倒影可以为画面增添感染力并带来视觉快感。由于景物倒影可以使风景的部分图案得以延伸或重复,所以它能扩大风光影像的表现力与表现范围。另外,倒影本身还可以为景色增加宁静感。对于摄影者来说,捕捉倒影的最佳时机是在日出和日落前后时间段。最富有戏剧性的倒影经常是出现在像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比如,小水洼、池塘、水坑、河水退后形成的死水、小的湖泊等。在拍摄之前,摄影者应当观察好取景的地方,也可以寻找多个不同拍摄角度的地点,以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捕捉到不同的倒影。光线的利用画面主体以冷傲的蓝色调为主,中间部分地方被光线映红,两者不同的色调实现了一定的对比效果,同时,水中倒影形式的利用,更为画面整体增添了几分神圣感和梦幻感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3s焦距 65mm对于拍摄倒影照片来说,最为理想的光线是前侧光,此时轮廓明朗,层次丰富。其次顺光也可以,碧水蓝天,色彩丰富。通常情况下,顶光及逆光是不宜采用的。因为顶光在水面上反光强烈,而逆光容易使主体和背景反差过大,造成照片主体的影像灰朦不清。所以摄影者在拍摄倒影照片的时候,可以选择自身背对着太阳的角度或者让相机与太阳成45度的斜顺角度。由于倒影在水中,水面吸收一部分光线后,使得倒影的亮度低于实景的亮度。一般倒影与地面实景的曝光量约相差一档光圈数,摄影者在拍摄时可以把曝光补偿设为+1至+2档。在测光确定曝光值时,正常情况下,摄影者应该按地面实景主体光亮度为依据进行测光,并确定曝光值。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把镜头对准实景部分,然后半按快门,记下对实景的曝光值或者打开相机上的AE曝光锁按键,按住此按钮就可以锁定当前测得的曝光数据,并且摄影者在移动镜头改变构图的时侯,仍可以按照刚才测得的数据进行曝光。这样,倒影的色泽就会暗于实景,形成很美的影像。正确构图把地平线放在中间,增强了画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31mm摄影者在拍摄倒影的时候还要注意构图,尤其是地平线的划分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摄影者想表现画面某种协调和对称的感觉,可以考虑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中间。这样,水中的倒影就会和实际的景色形成很完美的呼应。剪影效果的表达剪影效果,使画面主体的轮廓得以很好的展现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400s 焦距 38mm海上剪影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320s焦距 500mm从效果看,剪影摄影主要是通过突出主体的轮廓、简化细节,从而使得重点更为突出。剪影摄影往往是在突出主体轮廓的同时也更加强调背景的效果,如利用日落前泛红的天空来衬托建筑、树木等物体的轮廓。其实剪影效果的照片并不难拍,重点在于合理进行测光与曝光。摄影者只要将测光模式转换为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对画面较亮处进行测光后,按下曝光锁按键或者记录下此时的曝光值,然后使用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把数值调到刚刚记录下的值,再重新构图进行拍摄。这时,摄影者就会得到由于画面部分曝光不足,而形成的物体黑色轮廓。阴影的利用阴影的利用更加彰显了画面主体的色彩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40s焦距 175mm画面中的阴影部分不仅衬托了清澈见底的水流及其波纹,同时也真实再现了光斑的色彩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焦距 150mm在摄影过程中,光与影是同时存在的。虽然在摄影创作中,阴影的作用在整个摄影,尤其是风光摄影中常常被忽略,甚至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刻意回避阴影。但是它仍然是很多优秀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摄影者只要恰当的把握好画面的明暗对比,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阴影的性质决定于光线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漫射光是很难形成强烈的阴影。画面中如果存在极其明显的明暗对比效果时,此时的光线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直射光。对于风景摄影来说,如果是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拍摄,还会得到很长的影子效果,并且阳光越强,影子越暗。此时,选择一个至高点拍摄,就会得到非常棒的光影作品。除了大面积的阴影外,对于主体的选择,摄影者要尽可能的选取简洁、具有鲜明而整齐的形状来进行画面的明暗对比,也可以选取轮廓清晰的物体影子进行构图。如果有可能,摄影者还可以设计、安排主体和画面的明暗关系。风景摄影的取景构图三分法构图 利用简单规整的三分法构图拍摄的自然美景,总是具有无穷的魅力光圈 F16 曝光时间 1/100s焦距 36mm 感光度 100三分法构图是风景摄影构图中最常用到的构图之一。对于风景摄影,尤其是大场面的自然风光,比如大海、大片森林、草原等带有地平线的风景,三分法构图是最具有保障性的构图方式。摄影者在构图过程中,只要把地平线或者树干等与画面的三等分线重合,然后,还可以试着在画面三等分法切割成的九宫格线安排花朵、岩石、树丛等其他拍摄主体。这种风景构图不仅能够表现广阔的空间感和画面平衡感,同时能够更好的突出主体.垂直线构图 高大的树木线条,营造了垂直线构图所能带来的稳定感,树叶和落叶的不同色彩搭配营造出森林的惬意感光圈 F8 曝光时间 1/5s 焦距 18mm垂直线和水平线正好相反,垂直线构图同样能够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这种构图方式一般适合表现垂直高耸的物体,比如树木、建筑、水流等。垂直线构图同样可以以三分法的形式存在,与水平线不同的是,垂直线构图是以竖向位置来安排主体的。对于垂直线构图来说,不仅可以表现单一的竖线物体,当对多条竖线物体同时加以表现时,画面整体的力度和形式感可以表现的更加具体。斜线构图利用斜线构图,加之主体颜色的多彩和光线的修饰,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跃动感和节奏感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25s焦距 195mm斜线构图通常是以线对角的形式来表现,能够营造一种活力感和节奏感。此构图在表现山峦、丘陵地区层叠的棱线时比较常见。摄影者利用手中的相机,通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形态,来使用倾斜的线条进行构图。并且可以利用一定的侧光或者侧逆光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同时避免了画面的呆板性。曲线构图坝上蜿蜒曲折的公路,仿佛一条巨蟒穿梭在高山野岭之中光圈 F5 曝光时间 1/450s 焦距 14mm对于风景摄影,其中不乏各种各样的优美曲线,不管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工雕琢的,其表现出来的柔和与动感,为自然风景增添无穷的魅力。曲线构图,需要摄影者能够抓住被摄物体的特殊形态,在拍摄时调整拍摄角度和视野范围,从而使物体造型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由于曲线的造型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形态,所以在利用曲线进行构图时,关键要看摄影者如何去把握和表现物体的这种形态。尤其是对于江河湖海等题材,摄影者能够从其中蜿蜒的曲线中,提取杂而不乱的部分曲线造型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表现道路、建筑等人工构造而成的曲线,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对角线构图利用篱笆的对角走向,为别样小景注入了几分动感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300mm 感光度 100对角线是画面中最长的一条直线,可在画面中融入动感。对角线构图是很强调方向性的构图方式,它在画面中不仅能够给人一种力量感、方向感,同时还增强了被摄体本身的气势和画面的整体冲击力。再利用对角线构图过程中,摄影者不仅可以通过被摄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直接表现出来,比如利用山体的斜坡部位来进行画面构图,还可以通过安排对角线的走向和透视畸变原理,在二维画面中展现三维的立体感。这种对角线构图方式在表现铁轨、木桥等物体时尤为突出。隧道式构图隧道式构图的利用,更加凸显了山崖的高大险峻,同时给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感觉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28mm 感光度 100隧道式构图一般是指那些周围很暗,中央很亮的画面构图,它可以给人带来集中力和沉稳感。隧道式构图一般用于表现悬崖、高石等能够产生强弱对比、具有集中力的物体。放射线构图利用广角镜头,向上仰望天空,拍摄了呈放射状茂密生长的树林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10mm放射线构图能够表现一种开放性、跃动感以及高涨的气氛。此构图在对光线或者树木等物体的表现过程中比较常见。这种构图方式比较抽象,需要摄影者仔细观察才能够实现此构图。一般来说,放射线构图的线性方向主要是由某个集中点向上下左右伸展开来,它可以表现出舒展的开放性和一定的力量感。远近法构图以岩石作为前景,展现了画面辽远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60s 焦距 28mm在进行风景摄影时,利用远近法构图能够为画面营造出距离感和远近感。尤其是在拍摄草原、河流、大海等风景时,远近法构图往往都是通过广角镜头所产生的透视畸变,并且根据自然风景自身的形态,来展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此时,摄影者在取景构图时,最好能够寻找一定的物体来作为前景,以此增强画面的整体效果。风景摄影的用光技巧顺光对景物的效果顺光的利用,画面色彩鲜艳,影调明朗光圈 F7.1曝光时间 1/180s焦距 40mm 在风景摄影中,用顺光拍摄景物,能够给人明亮、清朗的感觉。但是,顺光照射在景物上过于平正、缺乏明暗之分,往往使景物主体与背景的色调融合,使景物缺乏立体感。但是顺光的利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简单,摄影者只要使用相机的评价测光模式,基本可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侧光对景物的效果侧光的利用,使画面的明暗对比加强,同时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光圈 F11曝光时间 1/60s焦距 70mm 侧光在风光摄影中是用的较多的一种形式。尤其是45度角的前侧光,不仅能够使景物具有一定的明暗反差,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画面影纹层次,同时,对画面色彩的还原也比较理想。而90度侧光,能够使景物的明暗各占一半,画面的明暗反差和立体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表现建筑等表面不平整的物体时,效果更为突出。摄影在利用侧光拍摄时,要注意尽量对画面的明亮处进行测光,避免产生画面高光局部的曝光过度。逆光对景物的效果逆光条件下,被呈放射状光线照射的海峡和岩石,产生浓重的阴影,整个海面营造出一种寂寥感光圈 F6.3 曝光时间 1/160s焦距 80mm感光度 100 逆光是风光摄影中最有个性的光线。逆光是指阳光从相机的对面照射过来,景物被光线照射的部分都会产生光亮的轮廓,主体与背景得以明显的分开。逆光最适合表现前后层次较多的景物,在每一景物背后都勾勒出一条条精美的轮廓光,使前后景物之间产生较强烈的空间距离和良好的透视效果。拍摄逆光景物时,画面往往会因阳光的照射和景物的光亮轮廓而造成曝光不足。因此,摄影者在拍摄逆光景物时,最好以景物的阴暗部分来确定曝光时间,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景物的层次。如果摄影者想得到剪影的效果,那么拍摄时以亮部为准即可。高光(顶光)对景物的效果高光照射下的山石,影调十分硬朗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250s焦距 44mm 高光一般是指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太阳在空中几乎垂直照射到地面的光线。高光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会给画面造成很深的阴影。同时,高光具有一定的垂直性,除了表现从上到下的阴影层次外,并不利于表现物体的质感。所以,这种光线并不很适合表现风景题材。散射光对景物的效果散射光条件下的梯田景象,影调平淡,色彩柔和鲜明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25s焦距 40mm 散射光一般是指在阴天等太阳光线被薄云层遮挡所散发的光线。在这种光线下拍摄,被摄物体没有明暗的线条界线,也不会产生阴影,而只能表现出平淡的物体影像和阴沉的气氛。因此,当摄影者处于阴天的散射光情况下,需要尽可能缩小景物范围,采取较近距离的中景或局部场面来进行拍摄,才可获得比较清晰的效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用较大的光圈或者增加一定的曝光补偿量,可以避免阴天光线引起的曝光不足。风景摄影的季节应对春之生机勃勃被春雨洗刷后的绿叶,显得格外绿意盎然光圈 F9 曝光时间 1/320s 焦距 90mm 春天阳光明媚、花草复苏、虫鸣鸟跃,可以说,春天对于摄影者来说是个适合旅游拍摄的季节。要拍摄春天,最重要的是捕捉春天的感觉。很多摄影者喜欢通过花花草草的特写来展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这确实是描写春天最有利的对象。 要拍摄春天的花草,要注意时间的选择,摄影者最好选择清晨沾有水露的花草,或者利用傍晚时分柔和的光线,然后加逆光的效果来展示春天柔和的一面。在镜头的选择上,摄影者既可以通过广角镜头加小光圈,以得到大景深的效果,来展现春天的生机盎然的气息;也可以通过长焦镜头或者微距镜头加大光圈,来对春天的小生物进行特写。夏之枝繁叶茂夏天荷花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大片的荷叶,着实给人一种纯洁无暇之感光圈 F5 曝光时间 1/1000s 焦距 105mm 夏季是个炎热的季节,也是植物最旺盛、昆虫最活跃的季节。这时,摄影者可以通过中景、远景等拍摄来完全展现夏天枝繁叶茂的景象。在选择拍摄地点时,摄影者可以考虑公园、山林、庭院等多处地方,而荷花、莲花等就成为夏天最热门的拍摄对象。 由于夏天气温高、阳光照射强,景物容易受光照的影响而造成过高的明暗反差,同时也会影响画面整体的曝光。对于光照强烈的场景,摄影者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和较快的快门来进行拍摄;对于某些处于阴暗位置的特殊场景,进行较精确的点测光;初学者如果对某个场景测光拿捏不准,还可以采取安全系数较大的评价测光模式。但摄影者要尽可能避开夏日阳光强烈的中午,同时在拍摄蓝天白云或者水面等景物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偏光镜,从而减轻画面的反光。秋之秋高气爽蓝色天空下,泛黄的植物被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加之不远处小风车的点缀,切实给人一种悠闲自得、诗情画意的美感光圈 F13 曝光时间 1/320s焦距 36mm 感光度 100 秋天,天气晴朗、可见度高,大部分植物开始泛黄。摄影者往往喜欢利用大自然的这一特点,来展现秋天的感觉。当泛黄的树叶在逆光情况下,被光线打透,摄影者利用相机的点测光模式拍摄,能够展现其优美的轮廓。此外,菊花也是摄影者们喜欢拍摄的题材。利用手中的长焦或者微距镜头,可以表现其婀娜多姿的身段,或者表现其风霜傲骨的精神。 另外,秋天的天空也不失魅力。美景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足以让人为之沉醉。但摄影者要注意,尽量避免由于测光问题而导致的天空曝光过度,从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摄影者可以考虑对景物进行测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曝光量,从而保证天空的曝光正常,以突显蓝天白云的效果。冬之白雪皑皑被冬雪覆盖的城市,安静祥和光圈 F3.5 曝光时间 1/1000s 焦距 18mm 冬天的拍摄对象相比其他季节,就比较单一了。冬天的风景,主要是通过对雪的描写来进行表现。所以,如何拍摄雪景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关于雪景的拍摄技,另外有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白雪外,房屋上的冰棱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焦点,尤其是多条冰凌同时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壮观的场面不言而喻。摄影者可以通过光线的照射来展现其晶莹剔透的一面。通过利用精确的点测光,来避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造成的曝光过度。另外,摄影者还可以通过表现树枝、房屋上的积雪或者在雪中依然坚强生存的花朵、小草等,来加强人们对冰雪的感受。风景摄影的器材搭配摄影者在外出进行风景摄影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便携的摄影器材。对于风景摄影来说,摄影者往往需要跋山涉水, 并且一旦出发,再返回取器材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摄影者要十分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相机 在风光摄影过程中,摄影者千万不要忽略数码单反相机自身功能的发挥,这对于数码单反初学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数码单反相机不论从画幅还是分辨率上,都能将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数码单反的实用场景模式中,摄影者可以尝试运用风光模式,此模式对于大场面的风光摄影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在拍摄过程中,尤其是在外拍摄风光的摄影者,可以从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来观察拍摄的画面,可以通过显示屏的显示来决定照片的取舍,这对于风光摄影后期的照片存储和空间清理是非常方便的。 另外,数码单反相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更换镜头,摄影者可以根据需要来变换镜头。不管是自动还是手动功能都很强大,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曝光、测光、对焦方式、画质等等。这极大的满足了摄影者对于不同风光旅游摄影的需求。镜头利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海边风光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80s 焦距 18mm 感光度 100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广角镜头是必不可少的。用广角镜头表现自然的磅礴、全景的美感,可以带给观赏者大自然无与伦比的魅力震撼。当然,广角镜头的选择也就十分重要了。摄影者要尽量选择广角焦距范围大的镜头,大自然的多变,有时即使是28mm的广角也无法满足摄影者的需求,这时就需要焦距更短、视角范围更广的超广角镜头。利用长焦镜头刻画的小风景光圈 F4.5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124mm 对于喜欢拍摄风光全景的摄影者来说,虽然利用广角镜头有利于表现自然美景的大气,但是在表现摄影者的自我风格和思想方面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广角镜头之外,摄影者还需要长焦镜头,而长焦镜头却是与广角镜头恰恰相反的。如果说广角镜头容易表现自然风光的磅礴与不拘小节,那么长焦镜头则容易刻画风光小景或充满细腻情调的一面。而这种对小景的刻画,摄影者则需要利用手中的长焦镜头。附件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附件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风光旅游摄影需要携带大量的镜头,尤其是到比较崎岖或者不平坦的摄影场地,器材的保护相当的重要。此时,摄影者就需要选择坚固耐用的摄影包来保护相机器材。同时,携带稳定、轻便的三脚架,更有助于摄影者的拍摄。利用偏振镜拍摄的风景照片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20mm 感光度 100 另外,对摄影基础知识稍有了解的摄影者,都知道滤色镜在风光摄影和艺术摄影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欣赏一些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时,人们往往会惊叹于作品中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或者似血的残阳,并猜想该图片的摄影师使用了何种高档器材,运用了何种超高的拍摄技巧。其实并不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只不过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巧妙地使用了滤色镜罢了。在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偏振镜可以消除反光,有利于清晰地拍出水中的景物,还可以增加画面的饱和度,进一步加强比如蓝天白云、绿叶红花的色彩,使风光照片颜色更加饱和、画面更清晰。所以,如果摄影者有条件的话,滤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附件之一。大师解读风光摄影技巧 作者:路易卡斯特涅达来源:南方网责任编辑:dplee日期:2009年10月13日当你欣赏一幅照片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这个可能很容易拍到,你所看到的可能是很单纯的角度,其实风光摄影也和其他摄影一样,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我第一次在美国拍摄风景时就犯了个错误。当时我跟一个摄影师同行,他随身带着一本一位著名风光摄影师的书,我们完全按照书中的图片提示来拍摄,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参考,人们说模仿是胜出的最便捷的途径,但在这里,摄影师没有注意到更加重要的因素,如拍摄时的天气,季节等等。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运气,另外就是耐心了,再有就是锲而不舍。在技术方面,一个稳定的三脚架与一只恰当的镜头同样重要,另外别忘了用一条好的结实的快门线(现代数码相机的话,就是带上你的遥控器编注),我喜欢用布裹着的那种,我觉得塑料外壳的那种有时会引起振动。一般情况下,偏振镜是很重要的附件,对于消除由于光线折射造成的薄雾很有帮助。我经常把它跟一片淡绿色滤镜一起使用来拍摄黑白风光照片,这样既可以使天空中的云彩突显出来,又可以增加植物的影调。与传统的黄色滤镜比较,我更加喜欢偏振镜和绿色滤镜的结合,黄色滤镜可以突出云彩,但它也影响了画面的其它景物,尤其是植物,另外一方面,绿色是黄和蓝的结合,绿滤镜中也包含了黄色的效果。怎样合理使用滤镜是风光摄影师要掌握的基本功,不管是拍摄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彩色滤镜可以帮助还原室外的某些色彩。比如日出日落时太阳色温较低,照片会太饱和色彩偏红。当你在超过海拔1000米的地方,UV镜对于消除紫外线造成的偏蓝色调非常有效(指使用传统彩色胶片摄影)。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但对风光摄影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彩色照片。使用滤镜拍黑白照片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