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致 病 菌 限 量 标 准 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 8号)规定,切实做好食品中致病菌食品安全基础标准清理工作,卫生部组织起草了2010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并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制定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卫生、农业、质检等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代表组成标准起草专家组。标准的制定遵循“ 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 的原则 ,根据我国的国情,参考国际通行标准,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二、起草过程2010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召开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研讨会,确定了标准起草原则和工作内容。2010年5月,完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欧盟、澳新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的相关标准研究、与我国标准的比较,并起草标准初稿。2010年6月,专家组对食品分类、指标和限量的设定、格式及标准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2010年8月,专家组研究并形成标准草案。2010年9月,专家组再次根据相关方面意见对标准进行2了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三、标准制定与起草原则(一)优先解决的主要矛盾。本次工作重点是优先解决目前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间重复交叉问题。(二)标准的清理完善既要和国际通用原则接轨,又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完善。(三)标准中涉及的食品分类尽可能与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分类协调一致。四、主要内容和依据(一)参考国际和相关国家标准,包括 ICMSF、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参考 ICMFS (1996)中各种致病菌的生物学特征(表 1,供参考),分析致病菌对各类食品可能产生的风险,采用 n、c、m、M 形式表述方法。同时结合我国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和致病菌的风险分析,对致病菌指标进行了限定。(二)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的食品分类原则上和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分类协调一致。考虑到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风险性,对食品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改,并对相应的致病菌限量进行了规定:1.原GB2760 中的04.0 中豆类制品、加工水果、藻类制品分别单独作为一类进行致病菌指标的清理。32.根据加工工艺及食品特性,将GB2760中的07.0焙烤食品和16.05油炸食品合并。3.根据食品特性和加工工艺,GB2760中的16.01果冻无法归入大类,均单独作为一类进行致病菌指标的清理。4.为了增加标准的覆盖范围和适用性,增加即食食品的通用要求。5.由于各大类食品中均有采用罐头工艺加工生产的食品,统一以“罐 头工艺生 产的应符合商业无菌 ”进行描述。表 1 致病菌生物学特征描述(供参考)沙门氏菌 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杆菌,兼性厌氧。可引起胃肠炎,潜伏期 5 小时到 5 天,发病通常自摄取污染食物后 12-36 小时开始。症状为腹泻,恶 心,腹痛,中等程度发烧,畏寒等,病程 2-5 天。可引起伤寒,潜伏期 7-28 天,症状为头痛,持续高烧,腹痛,浑身酸痛,乏力等,病程 1-8 周。可引起菌血症,血液中存在此菌,传播扩散到环境中。传播源是人、家禽、猪、牛和其他动物。普遍来自环境,肉,蛋,奶和农产品。该菌热敏感。生长的水分活度为 0.94。志贺氏菌 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杆菌。引发疾病的特点是突然腹部痉挛,腹泻和发烧,潜伏期1-4 天。已从不同的食物中分离出来此菌(土豆,金枪鱼,沙拉,牛奶,干酪,生蔬菜等),不涉及预包装食品。可经水污染。人和灵长类是该菌的适宜宿主。 主要通过人、手的接触,土壤, 粪便,苍蝇传染。降低水分活度该菌可慢慢死亡。4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串状球菌,兼性厌氧。引发疾病通常发生在摄取被污染食品后 1-7 小时。常 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和腹泻等,病程通常为两天。致病菌毒素热稳定。该菌普遍存在,多数在温血动物的黏膜和皮肤表面发现。该菌热敏感。生长的水分活度为 0.85。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无鞭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该菌抵抗力不强,6030 分钟即被杀死。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等。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副溶血性弧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引发急性胃肠的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潜伏期为 8-20 小时,平均 12 小时,病程较短,一般 2-3 天。易被污染的食物包括蟹,牡蛎,虾及龙虾等,可能是食品加热不够或储存不当污染引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杆菌。 3-42生长(最佳为 30-35),pH 值为 5.0-9.0(最低为 4.4),水分活性0.92。该菌可在 10%盐浓度的环境中生长。可引发新生儿及成人脑膜炎和/或败血症。李斯特氏病在很大比例上都是食源性的。通常传播的食物包括生乳、软干酪、肉酱、猪舌 冻、生的蔬菜及凉拌卷心菜。空肠弯曲菌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弯曲或螺旋状的运动型杆菌,对氧敏感(在二氧化碳中低氧水平下生长最好)。最佳 pH值为 6.5-7.5,最佳生长温度为 42-45,28-30以下不能生长。对热、 盐、pH 水平的降低(0.92。芽孢适度耐热,在冷冻和干燥的情况下可以生存。一些菌株需要在热激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