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申请人:王亚红学科(专业):护理学指导教师:雷静2015年02月 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专业班级护理学1209层次 专升本 姓名 王亚红 学号12016122002005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4年12月1日起至2015年3月20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 2背景及意义清楚展现 3文献查阅充分 4书写有一定的逻辑性,全文结构文排合理 5讨论围绕全文重点,应用相应的参考文献 6推论及建议有超出研究范围 7论文基本数8000字以上 8书写符合字述文章的写作及具有可继性及科学性 指导教师:雷静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成员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论文题目: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科(专业):护理学申请人:王亚红指导教师:雷静摘 要目的:通过人性关爱护理,探索一种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14例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则实施针对性关爱护理活动包括对产妇进行评估,针对性给予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等支持,关心、安慰、鼓励产妇,使产妇树立信心,然后通过示范、讲解、实例参观,使产妇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于出院前进行统计,统计内容有对婴儿疾病恢复有信心率,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通过关爱护理活动的实施,实验组母婴分离的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91.07%,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8.21%,对护理服务满意率1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表明关爱护理活动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结论: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关 键 词:产科;护理;母婴分离论文类型:应用基础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目 录1前言10 1.1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目的及目标2 1.3关键词及定义2 1.4文献回顾22研究方法4 2.1研究设计4 2.2研究对象4 2.3研究工具5 2.4研究步骤6 2.5统计学方法63.研究结果7 3.1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状态焦虑程度比较7 3.2实验组与对照租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比较7 3.3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新生儿疾病恢复信心及产妇掌握知识情况84结论95推论及建议11 5.1推论11 5.2建议11致 谢12参考文献13附录15附件20声 明1.前 言1.1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在产科病房中有一群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产妇,由于新生儿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使母婴暂时分离。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自己刚刚经历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要经历“痛苦喜悦担心”这种心情的辗转,这一切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1。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障碍2。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尽早采取护理干预,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妈妈们。有关资料显示2,产后妇女第一位的心理需要是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如果分娩后母亲迫切见到自己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新生儿疾病对产妇造成危机感,产妇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意外的精神创伤性事件3,需要面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问题,担心新生儿的转归。因此,母婴分离的产妇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如无助、恐惧、失败感、失望等,这些情绪反应会导致产妇自信心降低、焦虑、抑郁等4。由于母婴分离所造成的精神创伤与压力以及产后乳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乳房胀痛加重,会阴部切口痛或剖宫手术切口痛,而出现产后焦虑、抑郁。另外,研究证实5婴儿健康状况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预测因子。母亲产后抑郁不仅影响哺乳而且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6,7。关爱母婴分离产妇这一弱势群体,加强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使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因此,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2研究目的及目标目的:通过人性关爱护理,探索一种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的最佳方式。目标:本研究旨在为照顾母婴分离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关爱护理服务1.3关键词及定义母婴分离(mother baby separation):本研究中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转入NICU治疗,造成母亲和新生儿分离。2 产科:原代治疗妇女生产疾病的医学专科。护理: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1.4文献回顾正常分娩过程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系列的身心应激过程。正常情况下,产后母婴安排在同一间病房。而当新生儿需要转入NICU进行治疗时,母婴之间的正常联系被破坏,不能与孩子接触,导致母婴感情建立延迟。一般情况下,产后安排母婴在同一间病房,新生儿出生后,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己经确立,积极的进入母亲角色对母婴关系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当早产儿需要温箱保暖,新生儿需要蓝光照射治疗或需要转入NICU进行治疗时,母婴之间的正常联系被破坏,不能与孩子接触,导致母婴感情建立延迟。Feldman8发现,母婴分离的产妇会产生很高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母婴情感的发展。与健康婴儿的产妇相比,母婴分离的产妇在母亲角色转换过程中会经历更多的困难。她们感到失去了对孩子的最初照顾,感觉母亲角色消失,这使她们出现焦虑9,10。母婴分离的产妇是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带着悲伤、震惊等复杂的情绪开始进行转型的,这些矛盾的情绪会一直持续到婴儿出院11。然而对于一些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甚至在孩子出生3个月后,仍感到很难胜任照顾孩子的母亲角色12。母亲身份确立延迟是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转换的特点13。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转换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的过程,最终可使产妇过渡到母亲角色当中。然而没有适当的干预,母亲角色转换会在边缘徘徊,从而延迟母婴感情的建立。国内有研究14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达到减轻产妇因不良心理应激而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母亲角色适应,提高母乳喂养率等目的。信息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种形式,指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指导除了关爱护理外,有效的家庭支持特别是那些能够从其伴侣那里获得亲密支持的产妇,可以更好的进行母婴之间的交流。通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丈夫可以使产妇作为照顾者的责任感增强。家庭成员在母婴分离早期给予产妇积极连续的支持,有助于减轻产妇的负性情绪。可见,母婴分离易对产妇造成身心健康的影响,延迟母亲角色的确立,阻碍母婴依附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新生儿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发育。因此,及早进行预防性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对母亲的危害以及对婴儿潜在的损伤。5 2 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本文为类实验性研究。以母婴分离的产妇为对象,于产后1天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评估。获得基线资料后,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给予关爱性护理采取个别指导和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给予包括心理指导、信息支持、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运用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母婴分离对于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对护理干预缓解母婴分离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应用关爱性护理对改善此类产妇身心状态的有效性及影响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母婴分离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性护理措施。2.2 研究对象我院2012年2014年产科分娩或剖宫产的母婴分离产妇共114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岁,初小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对照组为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56例,实验组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58例。纳入标准:1) 年龄2032岁,初小以上文化程度,己婚,既往无精神心理障碍。2) 无产后合并症或医疗纠纷。3) 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 新生儿住院时间超过6周。2) 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或转院。样本量计算:样本量估计方法:根据实验研究中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取=0.05(双侧),=0.10(单测),Z=1.96,Z=1.28,=8.45(常模的标准差),d=3.82(预实验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的均值之差),计算得到n=103例按照10%的失访率,n取114,实验组56例,对照组58例。 公式(l)该公式中: :为估计的标准差;d:为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Z:为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Z:为1-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讨论2.3 研究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婚龄、既往孕产史、此次是否计划妊娠、产前检查、高危因素:新生儿性别、出生时的孕周、出生体重、出生即刻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转入NICU原因等。(2)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测量。Spielberger等人15研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曾经过2000项研究,1980年修订版开始应用。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含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部分,以区别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状态焦虑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性的;特质焦虑则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Al),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境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第21-40项为特质焦虑量表(T-Al),主要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一项进行1-4级评分,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体验选出最合适的分值。分别计算S-Al和T-Al的累积分,反映状态或特质焦虑的程度,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2.4 研究步骤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2012年-2014年母婴分离产妇,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符合条件者按研究时间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婴分离产妇只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则实施针对性关爱护理活动包括对产妇进行评估,针对性给予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等支持,关心、安慰、鼓励产妇,使产妇树立信心,然后通过示范、讲解、实例参观,使产妇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于出院前进行统计,统计内容有对婴儿疾病恢复有信心率,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2.5 研究方法对实验组研究对象,于剖宫产后术后1天,基线调查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研究者一对一地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护理干预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剖宫产术后1天术后7天(产妇住院期间)主动与产妇交流,认真聆听产妇的倾诉,给予心理疏导。(2)介绍NICU环境,解释新生儿疾病及预后情况。(3)讲解乳胀的原因,示范乳房护理方法。(4)发放出院指导手册、新生儿沐浴及母乳喂养的图文照片。第二阶段:剖宫产术后8天术后6周(产妇出院后)研究者将电话号码留给产妇,便于有问题随时咨询,同时研究者每周电话随访一次,询问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如新生儿未出院则介绍近期的状况。(2)心理护理支持性心理干预,首先与病人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情况,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情感支持,有取舍地告之产妇情况;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运用倾听技巧了解产妇所关心的事情,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然后进行疏导、安慰、解释、建议、指导等。每日1次,每次1530min。(3)信息支持根据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信息需求,由研究者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并制作信息手册提供相关信息,包括新生儿身体状况及NICU病房医疗环境等资料,与医生采用一致的病情解释并给予支持,提供给产妇以增加她们对NICU病房的了解,减少臆测与焦虑。同时,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知识、NICU患儿出院指导以及产妇产褥期健康指导、产后情绪调控指导和母乳喂养指导等信息。(4)乳房护理研究者讲解并示范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热敷:先热敷双侧乳房5分钟,毛巾温度40,将长毛巾折成“一”字形,以两手各持“一”字形毛巾两端,并将中间下垂部分浸入盆内干净热水中,将毛巾自水中取出,再以左右两手握持毛巾两端,反向扭转将水拧干。将毛巾一角轻触乳房,以测热度是否可忍受,将毛巾环形裹住乳房并露出乳头。毛巾冷却后(约12分钟)重复上述步骤,共持续510分钟。(2)按摩: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时间为5分钟。(3)挤奶: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乳晕两侧,朝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放,挤压乳晕的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的动作,以免损伤乳房皮肤,挤奶的时间2030分钟次。2.6 统计学分析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Mann-WitneyU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9 3 研究结果3.1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1天、产后7天、产后6周状态焦虑程度比较本研究对同一研究对象的状态焦虑在产后1天、7天、6周三个时间点上进行测量,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的观察值之间有相关性,故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三个时间点间F=16.862,P=0.00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F=23.678,P=0.0000.01。说明产后3个时间点状态焦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状态焦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后1天、7天、6周状态焦虑程度比较产后1天(s)产后7天(s)产后6周(s)组间F组间P实验组(n=56)43.416.7536.126.2032.086.37对照组(n=58)44.188.0941.727.8838.728.8916.8620.000不同时间点F23.678不同时间点P0.0003.2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后1天、7天、6周抑郁程度比较本研究对同一研究对象的抑郁情况在产后1天、7天、6周三个时间点上进行测量,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的观察值之间有相关性,故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三个时间点间F=9.183,P=0.00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F=5.882,P=0.0160.05。说明产后3个时间点抑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抑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后1天、7天、6周抑郁程度比较产后1天(s)产后7天(s)产后6周(s)组间F组间P实验组(n=56)10.164.268.083.036.383.37对照组(n=58)10.288.0910.104.458.182.895.8820.016不同时间点F9.183不同时间点P0.0003.3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对新生儿疾病恢复信心率,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新生儿疾病恢复信心情况(S)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S)实验组(N=56)对照组(N=58)51405545根据公式:X表示百分率,X=SN100%。实验组母婴分离的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91.07%,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8.21%。对照组母婴分离的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68.97%,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77.59%。如图。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4讨论4.1母婴分离产妇的心理状态国外报道中16,大约10%左右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进入NICU进行监护治疗,住院时间由几小时到几个月不等。新生儿送往NICU治疗造成产后母婴分离,加之部分高危妊娠产妇伴随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这一系列应激因素阻碍着产妇产褥期的恢复及身心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母婴分离产妇的身心状态,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进一步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进行干预,以下针对调查结果及护理干预效果展开讨论。心理应激是指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如果刺激需要人作出较大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入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就会引起机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对于母婴分离产妇,母婴分离作为较强的应激源诱发产妇机体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反应和行为异常,继而诱发生理、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异常。焦虑和抑郁是由不良应激源引发的由紧张、焦急、担心、优虑和恐慌等多种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是有关。母婴分离后母亲迫切想见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安慰,从而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本研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爱T堡产后抑郁量表挣作为测量母娶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强度的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分值明显高于我国正常女性人群;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达到57.9%,远高于国内外使EPDS所调查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10%15%。说明母婴分离产妇存在较离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母婴分离产妇的调查干预过程中,发现新生儿因各种原因需要至lCU诊疗,产妇对患几的疾病及预后产生恐惧,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担心母婴分离后是否护理到位,母乳喂养中断等相关问题,从而出现或加重原有的情绪低落,容易出现哭泣、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悲伤、失眠等症状。准妈妈通常形成了一个观念,就是即将成为真正的母亲。她们为母亲角色做着准备,并且与孩子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依存关系。然而,当一些未预知的事情突然发生时,新生儿就需要特殊的照顾,这种情况使得她们感到母亲角色以及与孩子的联系被破坏了。母婴分离产妇对于产后的并发状况多数没有准备,分娩的结果与她们预期的不同,看到其他母亲和健康的宝宝在一起,她们感到痛苦和不公平。同时,由于母婴被安置在不同的病房,自身身体状况以及NICU的规定使得产妇不能去探视,加之对于NICU环境的陌生以及新生儿病情的不确定性,产妇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以及想见到孩子的强烈愿望。本研究中约有25%的产妇诉说“经常哭泣,晚上睡眠困难,不想吃东西,想和孩子在一起。”同时80%以上的产妇表示“我希望有人能来和我说说话,告诉我,我的孩子在什么样的病房里,现在怎么样了”。这些都提示,母婴分离产妇希望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以及对信息支持的强烈需求。国外多项研究也强调了护理人员与母婴分离产妇建立亲密关系和交流的重要性。4.2 护理干预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母婴分离产妇常常陷于严重的情感压力之中。她们一方面在经历痛苦的分娩后感到精疲力竭,另一方又因不能亲自照颈孩子两感到自责。冲突的加剧以及心理应激强度的无限度增高可对患者造成一系列身心损害,及时抑制心理应激的发震和降低心理应激强度是护理干预的目的。本研究中,产妇们都表达了急切需要从医护人员那获取支持的愿望。一些研究中也指出护士对住院婴儿的父母可起到很大程度的帮助作用,强调护理人员与家属的密切联系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大量的灌输信心和希望的观念,是人类关系学教育学说中激发生命潜能的一项基本、最佳的方法,它能够减轻痛苦并将痛苦转化为动力,从而增加勇气和信心。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针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身心状态,按照整体纯护理的要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采取个别指导和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给予干预组对象包括心理干预、信息支持、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以及产后6周内电话随访在内的护理干预。通过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后1天、7天、6周状态焦虑、抑郁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7天实验组抑郁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抑郁发生率48.3%;产后六周实验组抑郁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抑郁发生率41.4%,两组在术后7天、术后6周抑郁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对实验组产妇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向产妇提供的环境、新生儿病情及转归,产妇产褥期自我保健,乳房护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的应对方法等信息支持。有利于产妇的负性情绪得以宣泄,更好地接受母婴分离的事实.实验组母婴分离的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91.07%,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8.21%。为母婴分离产妇提供关爱性护理模式,依整体化护理模式,针对其需求给予心理疏导,信息支持,母婴分离期间的乳房护理以及随访在内的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身心状态,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5 推论及建议5.1推论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病人的疾病感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13。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一切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14。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本研究前期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15。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乳房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通过模型示范、讲解、实例参观(征得其他产妇允许),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16。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其特殊状况,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通过针对性的关爱护理活动,让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同时通过关爱护理活动的实施,提高了产妇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我们护理人员本身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护理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发展。5.2建议建议医院能够建立开通的出院后健康咨询热线,随时帮助她们解决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还可根据婴儿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家访,并发展多种服务方式,满足不同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18致 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雷静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参考文献1 苏应宽.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 郭永松,李丽萍,阮芝芳.非母婴同室产妇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査与分析 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6(3): 359-360.3 Affleck G,Tenncn H: The effect of newborn intensive care on par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 Childrens Health Care,2010,20:6-14.4 M.S., &Holditch-Davis, D. Parenting the prematurely born child: Pathways of influence J.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2010,21(3):254-266.5 谢日华,罗阳产后抑郁症病因研究及防止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 5(4): 305-30.6 Singer LT. Matern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arenting Stress after the birth of a very low-birth-weight infant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0,281 (9):799-800.7 蔡国华,蔡雷,顾平.产后抑郁症综述J.现代护理,2011,9(3):178-180.8 Feldman R, Weller A? Leckman JF,et al .The nature of the mothers tie to her infant: Maternal bonding under conditions of proximity, separation and potential loss J.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0,40:929-939.9 Holditch-Davis DH. Miles MS. Mothers stories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Neonatal Network: Journal of Neonatal Nursing,2010,19(3): 13-21.10Kim TI.A study on the perceived stress level of mother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of Child Health Nursing, 2010, 6(2): 224-239.11Hyunjeong Shin,Rosemary Whitc-Traut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transition to motherhood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Jan Theoretical Paper,2013:90-98.12Fongcum Tilokskulchai, Sopida Phatthanasiriwethin, Kannikar Vichitsukon,et al. Attachment Behaviors in Mothers of Premature Infants: A Descriptive Study in Thai Mothers J.J Perinat Neonat Nurs 2011, 16(3):69-83.13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等.护理是什么?诠释植根中国文化的护理概念J.中华护理杂志,2012,39(1):4.14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病人观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2,39(9):643.15周红.影响护士与产妇沟通的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18(5):813.16郑晓蓉.由微笑行动感悟护理真谛j.中华护理杂志,2011,39(4):318.附 录状态焦虑量表(S-AI)指导语:下面列出的是一些人们常常用来描述他们自己的陈述,请阅读每一个陈述,然后在右边适当的圈上打勾来表示你现在最恰当的感觉(也就是你此时此刻最恰当的感觉)。没有对或错的回答,不要对任何一个陈述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但所给的回答应该是你现在最恰当的感觉。序号内容完全没有有些中等程度非常明显*1我感到心情平静*2我感到安全3我是紧张的4我感到被限制*5我感到安逸6我感致烦乱7我正在为可能发生的不幸而烦恼8我感到满意9我感到害怕*10我想到舒适*11我有自信心12我感到神经过敏13我极度紧张不安14我忧柔寡断*15我是轻松的*16我感到心满意足17我是烦恼的18我感到慌乱*19找感到镇定*20我感到愉快特质焦虑量表(T-Al)指导语:下面列出的是一些人们常常用来描述他们自己的陈述,请阅读每一个陈述,然后在右边适当的圈上打勾来表示你经赏的感觉(即王旦或二鱼的感觉)。没有对或错的回答,不要对任何一个陈述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但所给的回答应该是你平常所感觉到的。序号内容几乎没有有些经常 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中物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与模拟题集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法律法规模拟题及答案
- 信息化教学课堂课件
- 2025年职业考试指南护士执业资格考进阶攻略篇
- 202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部分高分指南
- 2025年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研发岗位笔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机械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模拟试题集
- 2025年物资储备行业信息技术知识深度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炼钢工艺高级知识自测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行政助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详解
- 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00吨双孢蘑菇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GF-2025-2614)
- 2025上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1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EPPEA 5002-2019 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教师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
- 意向金协议书范本
- 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 机关公文写作课件
- 手术病例书写规范
- 对标一流-2025年国央企风控合规案例白皮书
- 《心律失常了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