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ppt_第1页
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ppt_第2页
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ppt_第3页
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ppt_第4页
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TheUnitedStatesofAmerica),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领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人口31,000万2010年GDP为14.65万亿美元,人均47283美元,1776年独立时,美国还是一个以中小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19世纪的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工业化发展快速发展,到1894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但目前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地图,HistoryofEconomicGrowth,第一节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总体特征:高度发达、自由度比大、国家干预比较少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私人财产所有权“任何人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自由创办和经营企业政府不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第一节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限制垄断,保护自由竞争反托拉斯法谢尔曼法(1890年)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实行有限度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收入差距悬殊,美国高收入人群占总收入比例(资本收益除外),克鲁格曼认为:今天美国收入在一小群精英手中的集中程度与20世纪20年代相当.奥巴马就职演说提到:,Thiscrisishasremindedusthatwithoutawatchfuleye,themarketcanspinoutofcontrol-andthatanationcannotprosperlongwhenitfavorsonlytheprosperous.Thesuccessofoureconomyhasalwaysdependednotjustonthesizeofourgrossdomesticproduct,butonthereachofourprosperity,第一节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二、美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提供基本经济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稳定与增长)对产业的支持、促进及管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网及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第一节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三、背景政治背景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牵制与平衡、地方自治独立宣言(1776):“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让渡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等权利,为了确实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了政府,它们的权力是由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产生出来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碍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除它;人们有权力建立新政府,它必须建立在最能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原则上,其政权组织的形式也要以此为准则”。约翰洛克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thatth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unalienableRights,thatamongtheseareLife,LibertyandthepursuitofHappiness.Thattosecuretheserights,GovernmentsareinstitutedamongMen,derivingtheirjustpowersfromtheconsentofthegoverned,ThatwheneveranyFormofGovernmentbecomesdestructiveoftheseends,itistheRightofthePeopletoalterortoabolishit,andtoinstitutenewGovernment,layingitsfoundationonsuchprinciplesandorganizingitspowersinsuchform,astothemshallseemmostlikelytoeffecttheirSafetyandHappiness,第一节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历史背景1607年,第一个英属殖民地,陆续建立十三个殖民地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1812-1815第二次对英战争1861-1865南北战争西进运动,领土扩张,早期美国国旗,文化背景移民的文化:西欧文明在美国的创新“大熔炉”和“色拉碗”共同价值观自由、平等、民主、天赋人权竞争、冒险、自立,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一、总统制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审查权二、联邦、州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联邦政府职能州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职能,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三、政府机构的组成是以总统行政办公室(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为核心、包括政府内阁各部门以及独立机构在内的一个复杂、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统,HomelandSecurity,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总统行政办公室白宫办公室WhiteHouseOffice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fficeofManagementandBudget(OMB)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ofEconomicAdvisers国家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政策发展办公室科技政策办公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环境质量委员会行政管理办公室,WhiteHouseOffice,第一夫人,总统,副总统,政策制定与协调NationalSecurityAffairsEconomicAffairsDomesticpolicyLegislativeAffairsCounselsOfficePresidentialPersonnelHomelandSecurity,外部协调CommunicationSpeechWritingandResearchPressSecretaryPublicLiaisonIntergovernmentalAffairsPoliticalAffairsGlobalCommunication,内部协调ChiefofStaffStaffSecretaryCabinetAffairsManagementandAdministrationMilitaryOfficeSchedulingandAdvance,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联邦行政机构(ExecutiveAgency)国务院DepartmentofState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财政部DepartmentoftheTreasury管理联邦财政征集所有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的税收生产邮票、货币管理美国政府账户和美国国债监督国民银行以及储蓄机构对美国金融、货币、商业、税收以及财政政策提供建议。执行联邦金融及税收法律调查并检举逃税、造假币等商务部、农业部,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独立机构:独立管制机构:根据国会的“授权法案”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组织。对总统负责,但不受政府行政上的干预。如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环境保护署、行政或事务性独立机构:如美国新闻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农业信贷管理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与总统及行政机构的关系,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四、利益集团与政府经济决策美国社会的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立场、共同利益的个人或组织组成,活跃在社会生活中并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集团。利益集团与行政、独立管制机构的关系利益集团与立法司法机构利益集团与行政机构利益集团与管制机构,第二节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与机构,五、美国智库与政府“旋转门”(Revolvingdoor)-BrookingsInstitution-RandCorporation-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HooverInstitution-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一、罗斯福新政(NewDeal),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背景:大萧条(GreatDepression)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到1933年3月,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全国有28的人口无法维持生计。200万人到处流浪。在这次大萧条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UnderstandingtheGreatDepression,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胡佛总统“自由放任”政策罗斯福“新政”主题: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实现这些目标,罗斯福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新政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和1935-1939年。第一阶段着重复兴与调整,第二阶段着重改革,救济则贯彻始终。,新政主要立法(罗斯福第一届政府),新政主要立法(罗斯福第一届政府)(续),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内容颁布紧急银行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改革银行制度,整顿金融秩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节颁布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干预劳工与社会保障政策,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作用直接结果:扩大了就业机会,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长远的实践启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干预的起点。理论意义:丰富并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成熟思考:罗斯福“新政”对当前金融危机治理有何启示?,EconomicFluctuations,HistoryofInflation,美国经济周期表,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二、战后到60年代末的宏观经济政策杜鲁门(19451953)和艾森豪威尔(19531961)时期1946年就业法以“充分就业”为目标谨慎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肯尼迪(19611963)和约翰逊(19631969)时期以“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为目标“新边疆”与“伟大的社会”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约翰逊“伟大的社会”立法,60年代美国经济概况,6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劳动力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企业利润增长和投资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石油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三、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宏观经济政策70年代的滞胀(Stagflation)长期推行扩张政策、越南战争科技进步放慢石油危机环境危机,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70年代的政策尼克松(19691974)政策的窘境在“反通胀”与“就业”之间左右为难新联邦主义:把一部分联邦政府的权力和政府岁入交给地方政府,减轻联邦政府的负担1971年的“新经济政策”冻结工资、物价和房租90天削减联邦开支减征10%的新设备投资税暂停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再次实施冻结物价工资政策,福特(19741977)、卡特(19771981)的无奈卡特通过“自愿”(工人和企业)自愿原则反通胀1978年减税减除管制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的开始,1978-1982:主要的解制法令,70年代美国经济概况,扩张政策和收入政策为何失灵?滞胀的复杂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收入管制政策的局限性,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四、80年代里根经济学的实践理论依据: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内容:减税,加速资本折旧,刺激投资削减政府开支削减财政赤字放松管制:大幅度削减管制预算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效果经济在经历80年代初期的严重衰退后逐步回升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稳定高财政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贸易赤字收入分配恶化,80年代美国经济概况,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五、90年代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及美国“新经济”理论依据的变化:政府干预功能的变化:从弥补缺陷到开拓未来政府干预理论变化:凯恩斯主义和保守主义融合,新经济理论“第三条道路”,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克林顿经济政策的内容平衡的财政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结构政策自由贸易政策,90年代美国经济概况,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新经济”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低赤字经济活动与网络和数字化相联系经济周期的消失,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新经济”的表现“一高两低”波动幅度减小,增长周期拉长“新经济”产生的原因技术革命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政府外部因素,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新经济”为什么会衰退?信息通讯领域的过度投资,供求失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互联网泡沫恐怖袭击和外部经济的不稳定,第三节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以减税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2001经济增长和减税法案2003就业和增长减税调节法案扩大军费开支适时调整的货币政策,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概况,美国财政赤字(百万美元)(来源:OMB),美国国家债务(百万美元)(来源:OMB),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次贷危机,背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类:优质贷款(Prime)中级贷款(Alter-A)次级贷款(Subprime),美国按揭贷款市场的三个层次,美国住房贷款模式,证券化与风险转移,次贷危机的发生:导火线: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贷违约率上升传导机制:,利率上升房价下跌,违约率提高,MBS、CDO价格下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减持资产,信贷紧缩,投资消费下降,实体经济衰退,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发展第一波冲击始于2007年、月份。危机开始集中显现,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第二波则是年低到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次贷危机,第三波则是年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个基点。年月,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则昭示着次贷危机第四波的到来次贷危机第五波风暴席卷而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于年9月14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危机原因美国国内金融风险累积房地产市场扩张,次贷比例上升多重环节利益链条监管不力与过度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把风险扩散到全球:美国次贷,全球买单危机根源美国经济的失衡:收入差距悬殊,高消费、高负债全球经济体系的失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美国政府的反危机对策注入流动性,稳定金融机构降息、公开市场操作收购问题资产国有化推出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2月,1680亿美元减税2008年10月布什推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购买问题资产、帮助金融机构注资)2009年2月奥巴马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金融监管改革,次贷危机,影响美国房地产陷入衰退美国股市陷入低迷美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衰退调整也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为中长期的经济稳定奠定基础问题: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第四节美国的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一、美国的财政体制美国的三级财政制度三级预算的内容三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分税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美国联邦2009年财政支出结构,第四节美国的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美国的财政预算体制预算制度的发展1921年之前,国会负责1921预算与审计法案,总统权力有所扩大1939年罗斯福加强对预算的控制1974年国会预算与扣款控制法案,加强国会对预算的控制预算程序:新财年开始前18个月开始准备(3月-次年1月编制预算)1月-9月国会审议10月-次年9月执行预算,行政管理与预算局编制预算(财政部等参加),国会审查,两院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办公室,总统签署,国会、OMB和财政部执行,政府问责办公室,否决,监督,2/3通过,第四节美国的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二、美国的财政政策早期平衡的财政政策60-80年代的赤字政策:充分就业预算肯尼迪、约翰逊的减税政策尼克松、福特、卡特的赤字政策里根经济学与赤字克林顿平衡预算政策削减开支,削减赤字对富人增税保证重要的公共投资,布什赤字预算政策减税扩大军费开支奥巴马赤字政策经济复苏压到一切金融稳定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房主负担能力和稳定性计划关于财政赤字前景的两种观点:乐观派与悲观派,美国2010预算,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一、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联邦储备体系theFederalReserveSystem建立的背景“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体系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建立全国清算体系的需要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30年代大危机后,加强了联储的调节作用70年代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联邦储备体系的构成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ofGovernors7名委员组成,任期14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12名委员组成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ReserveBanks12家,分别设在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地顾问委员会AdvisoryCommittees会员银行MemberBanks,联邦储备银行分布,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7名委员的任命与任期规定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由银行董事会任命资金来源自给自足与国会的关系对财政赤字融资不承担责任,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联邦储备体系的功能制定货币政策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监督管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和团体利益财政部的银行向银行和存款机构提供服务,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主要工具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决策根据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规定:联储的目标是:有效促进最大限度就业、稳定物价和维持适度的长期利率把握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第五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联储买入政府债券增加银行体系的资金供应量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增加银行的信贷能力刺激经济法定准备率贴现率道德规劝,第四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联邦基金利率货币供应量3个月国库券利率三、美联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见图示),GDP增长率,通胀率,货币供应量,美元汇率,联邦储备理事会,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出指令,公开市场操作,影响银行的储备水平,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第四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三、战后货币政策的演变50-70年代的货币政策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以利率为中介目标从谨慎到放松保尔.沃尔克(19791986年)时期的货币政策货币学派的影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紧缩的货币政策,第四节美国的金融管理体系与货币政策,格林斯潘时期(1987-2006)的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泰勒”规则,以利率为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了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敏感度渐进主义和前瞻性、透明度对房地产泡沫的漠视,伯南克(2006-)次贷危机中货币政策:FED的目标已从控制通胀为主转向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大幅快速降息创新工具增加市场流动性直接救助金融机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通过大规模购买长期证券、特别是国债、机构抵押贷款来支持证券和机构负债,从而降低国债和抵押贷款利率等长期利率,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Changeandlevel,1990topresent,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一、关于产业政策概念的争论及美国产业政策演进关于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异议“国家正式宣布的、全方位影响产业部门发展的所有政策总称”国家产业政策是政府影响产业部门发展的总方案或设想“是政府为提高特定产业的影响力所采取的措施”,大体上产业政策可分为两类,选择赢家(pickingwinner)或挽救衰退产业。,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美国产业政策的演进1791年财政部长Hamilton提交给国会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887-1917)的镀金时代(GildedAge)产业促进:补贴、税收豁免、给企业提供低息优惠贷款、政府保险、政府建设合同、促进研究与开发产业管制:设定生产与服务的标准、执照、价格控制、对生产的限制,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战后-70年代产业政策没有引起特别关注80年代初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Bingham认为1976-1996美国产业政策集中在以下方面:对大企业的挽救贸易促进政策对城市房地产支持国防研究(DARPA的作用)技术商业化,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美国产业政策的走向及面临的问题新式产业政策: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对市场功能的补充和拓展,通过政府与私人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克服信息问题和协调问题产业政策的对象不是针对某些特定产业,而是聚焦于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匹配赢家”而非“选择赢家”问题多重机构管理,缺乏协调产业政策的长远效果与短期政治利益矛盾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不是长久之计,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二、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强调研究与开发智力密集政策背景70年代美国经济的衰退70年代科技发展放慢日本、欧洲的挑战,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80年代的行动成立“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放松规制税收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合作研究:1984年国家合作研究法研究联合体半导体制造技术(Sematech)推动高新技术小企业创新成长,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90年代以来的政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技进步,美国等国研发开支占GDP的比重(),促进官产学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NSF全国技术倡议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信息技术设施行动计划(NII)1993全球信息技术设施行动计划(GII)1994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993国家合作研究与生产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1998数字化千年著作权法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1994年美国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启蒙法案200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要点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基础研究强调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宽松的绿卡政策,吸引科技人才,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二、美国的农业政策美国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特点农业比重低,但地位非常重要。以高度商业化家庭农场为基础农业专业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很高农业高度产业化农产品过剩,依赖国际市场农场主利益集团活跃,农业补贴巨大,美国农业带分布,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农业管理农业部的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农场服务,促进农产品出口负责营养教育和培训保护土地、动植物资源农产品销售和检验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的研究及成果推广,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农业政策的目标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稳定性;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安全保护农业资源,第五节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调控,农业政策的发展及内容美国农业政策的发展战后到90年代农业政策内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