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工程方案书_第1页
EPON工程方案书_第2页
EPON工程方案书_第3页
EPON工程方案书_第4页
EPON工程方案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PON 工 程方案书目 录1 EPON技术介绍. 41.1 PON技术发展. 41.2 EPON 基本原理2 .EPON光网络设计规范2.1 OLT/ONU光发射、接收模块基本参数2.2 光分路器2.3 光路设计2.3.1 干线、支线光缆设计2.3.2 光点设计2.3.3 光分路器设计3. EPON光网络工程线路施工3.1 施工内容3.1.1 光缆敷设3.1.2 五类线敷设3.1.3 光缆接续3.2 线路工程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3.2.1 光缆施工3.3 施工准备3.3.1 施工组织措施3.3.2 施工方案3.3.3 光缆搬迁及敷设中的要点3.3.4 五类双绞线的施工4. EPON设备安装4.1 设备安装规范4.2 设备安装具体要求4.3 设备安装前准备4.4 设备安装质量保证5. EPON系统调试5.1 系统配置环境5.1.1 配置环境的搭建5.1.2 配置电缆的连接5.1.3 设置终端参数5.2 设备上电启动5.2.1 设备上电前检查5.2.2 设备上电5.2.3 设备启动界面6. EPON网络测试及业务开通6.1 EPON工程测试内容6.1.1 光缆子系统的测试6.1.2 安装设备子系统的测试6.2 EPON业务的实现6.2.1 A类OLT的业务承载6.2.2 C类OLT的业务承载6.2.3 业务开通中出现的问题7. EPON的技术优点总结. 71. EPON技术介绍1.1 EPON技术发展目前,宽带接入逐渐成为电信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由于EPON与以太网有很好的兼容性,并具有高带宽,传输距离远,设备之间没有有源器件,低成本等优点,EPON可以作为一种很好宽带接入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我们认为EPON的应用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 光纤到路边的模式,无源分光器位于户外,ONU位于路边。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普通住宅小区,由于OLT到ONU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公里,一套OLT可以覆盖大量用户。一般在ONU下使用二层交换机或VDSL设备分享带宽,从而降低每个用户的接入成本。因为EPON系统可以平滑升级,有利于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布放节点,从而保护运营商的初期投资。光纤到楼层的模式,无源分光器位于楼内,ONU位于楼层。这种方式一般可以用于高档写字楼,为商业大厦的商务用户提供可靠、高速的宽带接入。OLT可以放在某个中心机房,通过PON口光纤的星状组网,延伸到附近的多栋大楼。通过ONU直接将带宽分配给多个用户终端,也可以在ONU下使用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组成局域网。为了保证每个商务用户的数据安全,可以通过对每个用户设定不同的VLAN的方法来实现。针对商务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可以为其设置高优先级、和高带宽保证,保证在系统繁忙下,用户仍有一定的QoS(服务质量;指报文传送的吞吐量、时延、时延抖动、丢失率等性能)保证。 光纤到桌面的模式,无源分光器位于楼内,ONU位于每个用户的桌面。这种模式主要用于高档别墅和小区实现光纤到户(FTTH),用户可以享受100M宽带接入因特网。OLT可以放在某个中心机房,通过PON口光纤的星状组网延伸到附近的多栋高档别墅和小区,ONU直接放在用户的家中。这种应用模式要求ONU的功能尽量简单,只需要为用户提供10/100M以太网接入就可以了。因为光纤到户提升了房地产价值,具有广告效应,考虑到有些地区房地产界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所以房地产商也有可能对设备投资进行分担。 在以上这几种模式中,用户可享用的带宽从低到高,所需的费用也是从低到高。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同时混合使用多种模式。最后,采用EPON技术可以分步实现FTTH。 在宽带接入业务起步阶段,EPON与ADSL、VDSL技术相结合的组网结构,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ADSL、VDSL的全覆盖,满足普通用户对于高速上网的简单宽带需求,又可以很经济地利用ONU直接将商业用户连接到宽带网,实现FTTB和FTTO。随着万兆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当设备成本下降、用户对FTTH的需求旺盛时,目前的千兆EPON系统可以通过升级到万兆。光纤接入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年,实验室首先发明了技术;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它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可节省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目前基于PON的实用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等几种,其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图1 PON的两个主要标准体系APON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ITU和全业务接入网论坛(FSAN)标准化的PON技术,FSAN在2001年底又将APON更名为BPON,APON的最高速率为622Mbps,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因此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问题,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为更好适应IP业务,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在2001年初提出了在二层用以太网取代ATM的EPON技术,IEEE 802.3ah工作小组对其进行了标准化,EPON可以支持1.25Gbps对称速率,随着光器件的进一步成熟,将来速率还能升级到10Gbps。由于其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完美结合,因此成为了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对于Gbps速率的EPON系统也常被称为GEPON。100M的EPON与1G的EPON的不同在速率上的差异,在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技术,是一致的,目前业界主要推广的是GEPON,百兆位的EPON也有不多的一些应用。在后面文档中提到的EPON,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千兆位的GEPON。EPON是几种最佳的技术和网络结构的结合。E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在以太网上提供多种业务。目前,IP/Ethernet应用占到整个局域网通信的95%以上,EPON由于使用上述经济而高效的结构,从而成为连接接入网最终用户的一种最有效的通信方法。10Gbps以太主干和城域环的出现也将使EPON成为未来全光网中最佳的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在一个EPON中,不需任何复杂的协议,光信号就能准确地传送到最终用户,来自最终用户的数据也能被集中传送到中心网络。在物理层,EPON使用1000BASE的以太PHY,同时在PON的传输机制上,通过新增加的MAC控制命令来控制和优化各光网络单元(ONU)与光线路终端(OLT)之间突发性数据通信和实时的TDM通信,在协议的第二层,EPON采用成熟的全双工以太技术,使用TDM,由于ONU在自己的时隙内发送数据报,因此没有碰撞,不需CDMA/CD,从而充分利用带宽。另外,EPON通过在MAC层中实现802.1p来提供与APON/GPON类似的QoS。在EFMA提出EPON概念的同时,FSAN又提出了GPON,FSAN与ITU对其进行了标准化,其技术特色是在二层采用ITU-T定义的GFP(通用成帧规程)对Ethernet、TDM、ATM等多种业务进行封装映射,能提供1.25Gbps和2.5Gbps下行速率,和155M、622M、1.25Gbps、2.5Gbps几种上行速率,并具有较强的OAM功能。如果不考虑EPON可以看得到的不久将提升到10Gbps速率(10G以太网已经成熟),当前在高速率和支持多业务方面,GPON有优势,但技术的复杂和成本目前要高于EPON,产品的成熟性也逊于EPON。光纤接入从90年代初就走上了舞台,总的说来是一种“说得多,做得少”的技术。PON系统无疑是其中佼佼者,EPON与GPON,两种技术各有千秋,无论是EPON技术还是GPON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光纤接入成本的快速降低和业务需求,而价格则是最核心因素,ADSL的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现全光纤的FTTH是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但是实现全部的光纤接入,需要一个过程。设备、光纤、工程成本和应用的业务需求,都是其广泛推广与使用的关键因素。第一步从FTTB开始,充分利用PON的技术,和现有的以太网的优势(成本底、使用广),然后逐步过渡到FTTH是一条比较合理的选择。1.2 EPON的基本原理与其它PON技术一样,E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用户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光纤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全业务接入的目的。图2 EPON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一个典型的Ethernet over PON系统由OLT、ONU、POS组成。OLT(Optical Line Terminal)放在中心机房,ONU(Optical Network Unit)放在用户设备端附近或与其合为一体。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是无源光纤分支器,是一个连接OLT和ONU的无源设备,它的功能是分发下行数据,并集中上行数据。EPON中使用单芯光纤,在一根芯上转送上下行两个波(上行波长:1310nm,下行波长:1490nm,另外还可以在这个芯上下行叠加1550nm的波长,来传递模拟电视信号)。OLT既是一个交换机或路由器,又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它提供面向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PON接口)。根据以太网向城域和广域发展的趋势,OLT上将提供多个1 Gbps和10Gbps的以太接口,可以支持WDM传输。OLT还支持ATM、FR以及OC31248192等速率的SONET的连接。如果需要支持传统的TDM话音,普通电话线(POTS)和其他类型的TDM通信(T1E1)可以被复用连接到出接口,OLT除了提供网络集中和接入的功能外,还可以针对用户的QoSSLA的不同要求进行带宽分配,网络安全和管理配置。OLT根据需要可以配置多块OLC(Optical Line Card),OLC与多个ONU通过POS(无源分光器)连接,POS是一个简单设备,它不需要电源,可以置于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一般一个POS的分光比为8、16、32、64,并可以多级连接,一个OLT PON端口下最多可以连接的ONU数量与设备密切相关,一般是固定的。在EPON中系统,OLT到ONU间的距离最大可达20km。 在下行方向,IP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由位于中心局的OLT,采用广播方式,通过ODN中的1:N无源分光器分配到PON上的所有ONU单元。在上行方向,来自各个ONU的多种业务信息互不干扰地通过ODN中的1:N无源分光器耦合到同一根光纤,最终送到位于局端OLT接收端。根据ONU在所处位置的不同,EPON的应用模式又可分为FTTC(光纤到路边)、FTTB(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光纤到家(FTTH)等多种类型。在FTTC结构中,ONU放置在路边或电线杆的分线盒边,从ONU到各个用户之间采用双绞线铜缆;传送宽带图像业务,则采用同轴电缆。FTTC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到用户家里面部分仍可采用现有的铜缆设施,可以推迟入户的光纤投资。从目前来看,FTTC在提供2 Mbps以下窄带业务时是OAN(称光纤接入网)中最现实、最经济的方案,但如需提供窄带与宽带的综合业务,则这一结构不甚理想。在FTTB结构中,ONU被直接放到楼内, 光纤到大楼后可以采用ADSL、Cable、LAN,即FTTB+ADSL、FTTB+Cable和FTTB+LAN等方式接入用户家中。FTTB与FTTC相比,光纤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因而更适用于高密度以及需提供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的用户区。FTTO和FTTH结构均在路边设置无源分光器,并将ONU移至用户的办公室或家中,是真正全透明的光纤网络,它们不受任何传输制式、带宽、波长和传输技术的约束,是光纤接入网络发展的理想模式和长远目标。2.EPON光网络设计规范2.1 OLT/ONU光发射、接收模块的基本参数: EPON系统是采用双波长单纤双向的方式进行通讯,OLT至ONU使用1490nm波长,ONU至OLT使用1310nm波长。 根据相关标准,每个OLT最多能够支持32个ONU。EPON的上、下行速率均为1Gb/s(由于其物理层编码方式为8B/10B码,其线路码速率为1.25Gb/s),所以每个ONU平均可用带宽是32Mb/s。 在光网络设计中,OLT/ONU的技术参数是网络设计的基础数据。一般情况下,各生产厂家的产品分为10KM和20KM两种,有不同的发射功率和接收范围,而且由于采用的光器件不同,各指标有有所变化:14dBm27dBm14dBm32dBm发射光功率3dBm6dBm3dBm1dBm接收饱和度24dBm27dBm24dBm24dBm接收灵敏度20KMONU光模块典型值20KMOLT光模块典型值10KMONU光模块典型值10KMOLT光模块典型值参数项目2.2 光分路器 分路器是EPON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光纤分支器件。它把由光纤输入的光信号按比例将功率分配到若干输出用户线光纤上,一般有1分2、1分4、1分8、1分16、1分32五种分支比。对于1分2的分支比,功率会有平均分配(50:50)和非平均分配(5:95、40:60、25:75)多种类型。而对于其他分支比,功率会平均分配到若干输出用户光纤去。对于上行传输,分光器把用户线光纤上传光信号耦合到馈线光纤并传输至光线路终端(OLT)。 分光器不需要外部能源,会增加光功率损耗,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对入射光进行分光,分割了输入(下行)功率的缘故。这种损耗称为分光器损耗或分束比,通常以dB 表示,并且主要由输出端口的数量决定。运营商可按照组网不同采用不同规格的分光器。下面是几种分路器的基本参数:参数熔融拉锥型分路器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工作波长范围1310(1550)40nm12601650nm功率分配比例可变,不等分均分最大插入损耗(dB)14 7.218 10.5116 14.0132 17.514 7.218 10.5116 13.5132 16.5插入损耗均匀性(dB)14 1.618 1.8116 2.4132 3.014 0.618 0.8116 1.2132 1.7PDL(dB)0.30.2外形尺寸多通道体积很大(132:19012018mm)很小(132:4750mm)波长敏感度高低价格低分路价格低,总体价格高低分路价格高,总体价格低2.3 光路的设计2.3.1 干线、支干线光缆设计OLT一般放置在分前端机房。光缆的路由选择可以基本按照原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原则,光分路器的位置应在需要接入用户的中心位置,以便使用等分比的分路器。由于EPON本身的技术特点,干线并不需要很多的光芯,干线的芯数与ONU的数量是成若干倍的收敛。如:同一路由上的A、B二个住宅区,每个区计划建设16个ONU,则,进每个小区的支干线光缆最少需要1芯,1分2分路器之前的光缆最少需要1芯。如果每个区建设32个ONU,则干线光缆至少2芯才能满足要求。干线光缆的设计还要根据下面几个方面考虑:a、衰减:由于ONU的上行波长为1310nm,与下行1490nm相比,在光纤中传输损耗较大,而光分路器损耗、连接器件损耗、熔接损耗与波长关系不大,所以,在计算每个ONU光链路衰减时,可以按照1310nm来计算整个链路,以此确定设计是否合理。根据OLT的接收灵敏度为-27dBm,ONU的发射功率按照0dBm计算,则每个ONU链路衰减应控制在25dB之内(2dB的余量)。主要几个参数:1490nm衰减: 0.3dB/km 1310nm衰减:0.35dB/km 熔接损耗 : 0.1dB/点 活动接头损耗:0.25dB/个b、用户、带宽的扩展:1个OLT支持32个ONU,则每个ONU带宽为32M,如果1个OLT支持16个ONU时,ONU的带宽增加一倍。当某小区用户,原有ONU带宽无法满足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每个OLT所支持的ONU数量来增加带宽。上例:A小区每个ONU的用户增多,或者EPON上承载的业务流量增加,造成带宽紧张时,我们可以将AB两个小区的1:2分路器取消,直接用2个OLT分别支持A、B两个小区的ONU。这样,干线光缆所需芯数将增加。如果是由于A小区建筑增多,原有ONU无法覆盖时,则要在小区内增加一个1:n的分路器,同时在前端增加一个OLT端口。如果增加的ONU数量不多,每用户分摊的OLT成本就很高,造成浪费,所以在计划ONU数量时,一定要考虑周全。c、双路由保护: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以对OLT至分路器之间的干线进行双路由保护,如下图:为了减少OLT投资,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以,在设计OLT至第一个光分路器之间的光缆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双路由保护。工作光纤所在光缆预留合适的芯数,保护光缆可以适当减少。d、集团用户、大面积的监控、IP电话、视频会议、光纤至家庭等的接入:当用户有必要采取光纤至家庭或者光纤至办公室时,就需要预留部分光纤至合适的位置,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2.3.2 光点设计:在使用EPON系统提供数据传输时,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式,第一是有线电视与EPON相对独立,分别占用不同的光纤。第二是使用1550nm波长传输有线电视,并用波分复用器与EPON共纤传输,在接收端单独取出1550nm供光接收机输入。在第一种情况下,每个有线电视光点覆盖的用户虽然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加装放大器增加覆盖范围。但是,要考虑以下情况:EPON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双向改造提供回传通道和VOD的下行带宽(当然,VOD也可以采用IPQAM的方式在HFC网络传输),所以每个有线电视的光点覆盖的用户的回传和数据接入是限制其用户数量和位置的条件,即: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能够使用双绞线或EOC技术与最近的ONU连接。注:EOC技术不能跨过放大器(或者跨接会增加设备和成本);在第二种情况时,ONU位置与光点位置重合,综合二者情况,可以采用低接收功率的光接收机(-3-9dBm),电平输出保证进每个楼道的电平在85 dBV左右,当用户较少时,每个ONU可以考虑覆盖100户左右(按每楼6层4个单元计算,2座楼),但光纤按照每楼一个ONU设计。每个ONU处2芯光纤至上一级分路器处。2.3.3 光分路器设计:EPOM系统采用两个波长的光信号,如果希望将有线电视信号共同传输,则要使用1550nm的波长和波分复用器,所以设计分路器时要考虑支持多波长,即,使用PLC光分路器。另外考虑到器件的互换性、可维护性、分光精度、温度稳定性,以及在10km范围内光链路衰减的主要方面是连接器件和光分路器衰减,所以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等光分比的PLC光分路器。如果在ONU的服务半径内少于32个用户,每用户分摊的OLT成本就很高。如果在ONU的服务半径内多于32个用户,仅仅为了支持第33个用户,就需要增加OLT端口,结果导致每用户分摊的OLT成本陡增。如果在现有的ONU服务区域以外有新用户,就要增加一个OLT端口,结果导致每用户分摊的OLT成本非常高。如果在OLT的20km服务半径以外有新客户,就需要在一个新地点安装一个完整的OLT设备,结果导致每用户分摊的OLT成本非常高。 因此,在规划设计EPON网络的时候,一定要预先将网络覆盖的用户合理地按1:32/64进行分配,使其不出现上述情况。3EPON光网络工程线路施工3.1施工内容包括:3.1.1 光缆敷设由小区千兆交换机架空或管道敷设光缆至各住宅楼的楼宇百兆交换机;3.1.2 五类线敷设楼宇百兆光交换机到级联百兆电交换机敷设五类线,单元之间电缆交接箱敷设大对数电缆,各机箱内电缆接续。3.1.3 光缆接续光缆分路焊接点的熔接。3.2 线路工程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3.2.1 光缆的施工 光缆的户外施工:较长距离的光缆敷设最重要的是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及地理环境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这里不一定最短的路径就是最好的,还要注意土地的使用权,架设的或地埋的可能性等。按照施工设计和施工图纸合理施工。施工中要时时注意不要使光缆受到重压或被坚硬的物体扎伤。光缆转弯时,其转弯半径要大于光缆自身直径的20倍。(1) 户外架空光缆施工采用吊线托挂架空方式,包括挂钩加挂、整理。(2) 户外管道光缆施工:A. 施工前应核对管道占用情况,清洗、安放塑料子管,同时放入牵引线。B. 计算好布放长度,一定要有足够的预留长度。详见下表: 自然弯曲增加长度(m/km)人孔内拐弯增加长度(m/孔)接头重叠长度(m/侧)局内预留度(m)备注50.518101520其它余留安设计预留C. 一次布放长度不要太长(一般2KM),布线时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牵引。D. 布缆牵引力一般不大于120kg,而且应牵引光缆的加强心部分,并作好光缆头部的防水加强处理。E. 光缆引入和引出处须加顺引装置,不可直接拖地。F. 管道光缆也要注意可靠接地。(3) 直接地埋光缆的敷设:A. 直埋光缆沟深度要按标准进行挖掘,标准见下表:B. 不能挖沟的地方可以架空或钻孔预埋管道敷设。C. 沟底应保正平缓坚固,需要时可预填一部分沙子、水泥或支撑物。D. 敷设时可用人工或机械牵引,但要注意导向和润滑。E. 敷设完成后,应尽快回土覆盖并夯实。直埋光缆埋深标准 敷设地段或土质埋 深 (m)备 注普通土(硬土)1.2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1.0全石质0.8从沟底加垫10cm细土或沙土流沙0.8市郊、村镇1.2市内人行道1.0穿越铁路、公路1.2距道渣底或距路面沟、渠、塘1.2农田排水沟0.8(4 ) 建筑物内光缆的敷设:A. 垂直敷设时,应特别注意光缆的承重问题,一般每两层要将光缆固定一次。B. 光缆穿墙或穿楼层时,要加带护口的保护用塑料管,并且要用阻燃的填充物将管子填满。C. 在建筑物内也可以预先敷设一定量的塑料管道,待以后要敷射光缆时再用牵引或真空法布光缆。3.3 施工准备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措施。3.3.1 施工组织措施:设定总指挥、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施工班成员,线路需停电和输工作标由安全员负责,施工班接到安全员工作许可通知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3.3.2 施工方案:(1)采用张力放线和紧线。(2)先放牵引绳,再将光缆牵引。(3)施工班对负责地段的施工工具和杆塔夹具提前做好准备。(4)施工工具、牵引绳、光缆由施工班组织运往工地。(5)光缆金具、附件、材料由专人负责。(6)沿线跨越带电线路及障碍采用吊线滑轮组牵引过滑轮。3.3.3 光缆搬运及敷设中的技术要点 (1) 光缆在搬运及储存时应保持缆盘竖立,严禁将缆盘平放或叠放,以免造成光缆排线混乱或受损。 (2)短距离滚动光缆盘,应严格按缆盘上标明的箭头方向滚动,并注意地面平滑,以免损坏保护板而伤及光缆。光缆禁止长距离滚动。(3)光缆在装卸时宜用叉车或起重设备进行,严禁直接从车上滚下或抛下,以免损坏光缆。 (4) 敷设时应严格控制光缆所受拉力和侧压力,必要时应询问光缆相关机械强度指标。(5) 敷设时应严格控制光缆的弯曲半径,施工中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允许的动态弯曲半径。定位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允许的静态弯曲半径。(6)光缆穿管或分段施放时应严格控制光缆扭曲,必要时宜采用倒“8”字方法,使光缆始终处于无扭状态,以去除扭绞应力,确保光缆的使用寿命。(7) 光缆接续前应剪去一段长度,确保接续部分没有受到机械损伤。(8)光缆接续过程应采用OTDR检测,对接续损耗的测量,应采用OTDR双向测量取算术平均值方法计算3.3.4 光缆接续与终端(1)光缆分路焊接点的连接采用永久性光纤连接(熔接)。这种连接是用放电的方法将连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其主要特点是连接衰减在所有的连接方法中最低,典型值为0.010.03dB/点。但连接时,需要专用设备(熔接机)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且连接点也需要专用容器保护起来。(2)光纤接续后应排列整齐、布置合理,将光纤接头固定、光纤余长盘放一致、松紧适度,无扭绞受压现象,其光纤余留长度不应小于1.2m。(3)光缆接头套管的封合若采用热可缩套管时,应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封合后应测试和检查有无问题,并作记录备查。(4)光缆终端接头或设备的布置应合理有序,安装位置须安全稳定,其附近不应有可能损害它的外界设施,例如热源和易燃物质等。(5)从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巴光缆或单芯光缆的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插入光配线架上的连接部件中。如暂时不用的连接器可不插接,但应套上塑料帽,以保证其不受污染,便于今后连接。(6)在机架或设备(如光纤接头盒)内,应对光纤和光纤接头加以保护,光纤盘绕方向要一致,要有足够的空间和符合规定的曲率半径。(7)屋外光缆的光纤接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光纤芯径与连接器接头中心位置的同心度偏差要求如下:多模光纤同心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3m;单模光纤同心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1m。凡达不到规定指标,尤其超过光纤接续损耗时,不得使用。应剪掉接头重新接续,务必经测试合格才准使用。(8)光缆中的铜导线、金属屏蔽层、金属加强心和金属铠装层均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终端连接和接地,并要求检查和测试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如有问题必须补救纠正。(9)光缆传输系统中的光纤跳线或光纤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或耦合器前,应用丙醇酒精棉签擦拭连接器插头和适配器内部,要求清洁干净后才能插接,插接必须紧密、牢固可靠。(10)光纤终端连接处均应设有醒目标志,其标志内容应正确无误,清楚完整(如光纤序号和用途等)。3.4 五类双绞线的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双绞线采用墙内穿管和室外明线敷设两种施工方式,管内穿线应将讲究穿线方法及对标号和余长的处理,以及穿线过程中的保护电缆的。室外明线敷设应在双绞线外穿上PVC管,以保护线缆以防遭到破坏。双绞线的安装应三人一组,线路过长必须接力安装,敷设中应注意减轻线的拉力,以防止绞线损伤。所有线路敷设完毕,必须在两端用强力不干胶做好标记。敷设缆线应采用人工牵引,单根大对数的电缆可直接牵引不需拉绳。敷设多根小对数(如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缆线时,应组成缆束,采用拉绳牵引敷设。牵引速度要慢,不宜猛拉紧拽,以防止缆线外护套发生被磨、刮、蹭、拖等损伤。必要时在缆线路由中间和出入口处设置保护措施或支撑装置,也可由专人负责照料或帮助。4. 设备安装4.1 设备安装及设备电源线的敷设按照国家有关安装标准进行,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应讲究美观。4.1.1 机架、设备的排列位置和设备朝向都应按设计安装,并符合实际测定后的机房平面布置图的要求。4.1.2 机架、设备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应符合厂家规定,若无规定时,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均不应大于3mm。要求机架和设备安装牢固可靠,如有抗震要求时,必须按抗震标准要求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和损坏,机架没有晃动现象。4.1.3为便于施工和维护,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m的过道,其背面距墙面应大于0.8m。相邻机架和设备应互相靠近,机面排列平齐。4.2 设备安装具体要求4.2.1 要求施工人员遵守业主的各项管理制度。4.2.2 要求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指标和国家标准,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4.2.3要按期完工。4.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3.1 根据相关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有关要求,合理组织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4.3.2 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备设计图纸,了解设备技术要求,切实作好技术会审工作。4.3.3 进一步学习有关设备安装规范和技术标准。4.3.4 对设备安装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采取预防措施。4.4 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证4.4.1 设置设备安装质量监督组,切实负责设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4.4.2对设备安装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工艺操作规程。4.4.3加强对有关设备安装人员的施工工序管理工作,施工质量要经过设计部门的检查。4.4.5对各专业设备安装较为复杂的部位要预先组织技术会审,同时作好协调工作,避免出现安装后拆除返工现象。4.4.6作好设备安装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对现场成品进行巡护。4.4.7作好安装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流入。4.4.8对已安装完工分项、分部工程,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报请评定和验收,合格后再覆盖,不留隐患。4.4.9加强与其它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各系统的施工质量。5. EPON系统调试5.1 系统配置环境5.1.1 配置环境搭建l终端(本例为一PC)通过配置口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相连。图5-1 交换机配置组网图5.1.2 配置电缆的连接第一步:将配置口电缆的DB-9孔式插头接到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微机或终端的串口上。第二步:将配置电缆的RJ-45一端连到交换机的配置口(Console)上。5.1.3 设置终端参数参数要求: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奇偶校验为无,停止位为1,流量控制为无,选择终端仿真为VT100。下面以PC上运行Windows XP超级终端为例,介绍终端参数的设置。第一步:打开PC,在PC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3.1的Terminal,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2000/Windows NT/Windows XP/Windows ME的超级终端)。第二步:设置Windows XP超级终端参数。参数要求: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奇偶校验为无,停止位为1,流量控制为无,选择终端仿真为VT100。具体方法如下:(1)单击“开始”-“程序”/“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进入超级终端窗口,建立新的连接,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连接说明界面。图5-2 超级终端连接说明界面(2)在连接说明界面中键入新连接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图,在连接时使用一栏中选择连接使用的串口。图5-3 超级终端连接使用串口设置(3)串口选择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连接串口参数设置界面,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奇偶校验为无,停止位为1,流量控制为无。图5-4 串口参数设置(4) 串口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如下图所示的超级终端界面。图5-5 超级终端窗口在超级终端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属性一项,进入属性窗口。单击属性窗口中的设置条,进入属性设置窗口(如下图),在其中选择终端仿真为VT100,选择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图5-6 属性设置窗口中终端仿真的设置5.2 设备上电启动5.2.1 设备上电前的检查在上电之前要对设备的安装进行检查:a. 设备是否安放牢固。b. 所有单板安装正确。c. 所有通信电缆、光纤以及电源线和地线连接正确。d. 供电电压是否与设备的要求一致。e. 配置电缆连接正确,配置用微机或终端已经打开,终端参数设置完毕。5.2.2 设备上电a. 打开设备供电电源开关。b.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5.2.3 启动界面在设备上电启动的同时,配置终端上会有如下的信息输出:下面的信息会随交换机型号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 * * H3C S7506 BOOTROM, Version 530 * *Copyright(c) 2004-2007 Hangzhou H3C Tech. Co., Ltd.Creation date : Apr 20 2007, 14:48:52CPU type : MPC8245CPU Clock Speed : 300MhzBUS Clock Speed : 33MhzBOOT_FLASH type : M29W040BFlash Size : 32MBMemory Size : 256MBS7506 main board self testing.SDRAM Data lines Selftest.OK!SDRAM Address lines Selftest.OK!SDRAM fast selftest.OK!Please check LEDs.LEDs selftest finished!CPLD selftest.OK!FPGA selftest.OK!The switch Mac address is .0000.0309.0004Press Ctrl+B to enter Boot Menu. 5Auto-booting.Auto booting file is srpuprj.appDecompress Image.OK!Starting at 0x60000.User interface Aux0/0 is available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上面的提示信息出现后,标志着交换机自动启动的完成。回车后,终端屏幕显示如下,此时,用户可以开始对交换机进行配置:6. EPON的网络测试及业务开通6.1 EPON工程中测试的内容EPON工程主要由二个子系统组成:光缆子系统和安装设备子系统。EPON中的光缆子系统和传统光缆建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光缆不同的节点上根据需要安装相应分光比的分光器,中区电信主要采用1:8和1:32的分光器:1:8用于PON+DSL+POTS;1:32用于FTTO/FTTH。6.1.1.光缆子系统的测试EPON网络是一个单纤双向的光传输系统,即OLT与ONU之间只通过一芯光纤进行光传输,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复用选址)方式。特别是在EPON网络中,可叠加1550nm传输第三方波长,用于承载CATV(有线电视)业务。因此,运营商对光回损应有足够的关注。EPON网络使用三个波长传输光信号:1490nm波长用于下行数据业务的传输;1310nm用于上行数据的传输;1550nm波长用于CATV的传输。这就要求在工程验收时工程人员必须对上述波长进行测试。测试人员要使用专门针对FTTx/PON网络的光功率计,它具备触发光功率的能力。在测试中测试人员将该光功率计串在光分与ONU之间,就能测出OLT下发的光功率和ONU上行的光功率。OLT光功率的参数指标为:输出光功率为2dbm7dbm;接受灵敏度优于-27dbm;损耗门限4dbm(最大)。ONU光功率的参数指标为:输出光功率为-1dbm4dbm;接受灵敏度优于-26.5dbm;损耗门限2dbm(最大)。如果测试数据不在上述范围内,测试人员就必须查找故障点,根据施工统计,故障点主要在NOU光收发板上或光跳纤没插紧。6.1.2 安装设备子系统测试设备系统测试主要有两部分组成:OLT的测试和ONU的测试。OLT设备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