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提升品質改善能力訓練 有效QC新舊改善手法 2 課程目的 瞭解有效品質新舊改善手法的基本概念認知有效改善手法活用要點 3 改善手法 4 QCC手法 5 常用統計手法介紹 新舊QC 1 查檢表2 柏拉圖3 特性要因圖4 散佈圖5 直方圖6 管制圖7 層別法 1 親和圖法 KJ法 2 關連圖法3 系統圖法4 矩陣圖法5 PDPC法6 箭形圖法7 矩陣數據分析法 6 什麼是新舊QC七大手法 新舊QC七大手法是近來常被應用在品質管理領域上的管理工具 這七大手法是由日本科技連盟 JUSE 石川馨與納谷嘉信博士所開發而整理發表新QC七大手法是專門用來整理語言型資料的工具 而QC七手法則是主要運用於整理數據型資料 7 資料與手法應用的關係圖 8 新QC七大手法運用於問題的時機 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時機如下 1 親和圖 也稱KJ法 適用於從模糊不清中 理出問題點 2 關連圖法 適用於從糾纏不清中 理出頭緒 3 系統圖法 適用於有系統的展開 發展解決問題的手段 4 矩陣圖法 適用於多元化考慮 指出問題或關係的重點 5 PDPC法 適用於定量地分析複雜矩陣圖 6 箭形圖法 適用於指出細部工作順序與日程重點 7 矩陣數據解析法 的目的在建立事先預防系統以免出差錯 9 何謂親和圖法 KJ法 所謂親和圖法 就是針對不很清楚的問題 從渾沌狀態中將所收集到的語言資料 寫在一張張卡片上 根據資料之間的類似性 親和性加以編寫大 中 小群 然後圖解說明 最後根據圖解來考慮 討論分析 以獲得概念或創意 將問題明確化 親和圖的適用時機及範圍用於認清事實用於構思以討論未曾經驗之問題 用於突破現況 針對以往不太注意的問題 從新的角度來重新評估 整理出新的想法 用於參與計劃的組織 討論未來問題 10 如何製作親和圖 親和圖的製作步驟大致可以歸納為底下八個步驟 1 決定主題 2 利用類似腦力激盪等手法 針對主題來進行語言資料的收集 3 重新確認 修正語言資料 4 語言資料卡片化 5 卡片的彙集及分群 6 製作親和卡 7 卡片的配置排列 8 完成親和圖 11 卡片的配置排列 12 例題練習 所謂具有魅力與信賴感的公司令員工滿意的公司食堂 13 1 確保高度市場占有率2 以身為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3 比其他公司早一步開發新產品4 在同行間 技術居領導地位5 積極的參與文化事業活動6 品牌為社會要人所喜愛7 在設計上 考慮消費者的負擔8 控制成本 以將總成本降低到最少的程度9 薪水高於其他同業公司10 廣受雜誌與報紙的好評11 當地居民表示友善的態度12 在設計上 推出領先時代的產品13 具有多項有效專利權14 實踐賣方與買方十原則15 協力廠商具有優秀的專業技術 14 16 正確的評估能力17 大量銷售利潤高的產品18 積極的投資於產品開發與機器設備19 業務員的靈活度高20 和其他公司比較起來品質更好21 研究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使用方法22 不使消費者有要求培賞的麻煩與困擾23 熱心培養協力廠商24 站在使用者的立場 來推動業務活動25 型錄上的標示真實無偽26 達成每一期的獲利目標27 實行出色的利潤管理28 以自己的產品為傲29 很多顧客指名購買30 企業的目的並不只是在於追求利潤而已 15 31 對協力廠商的方針 首尾一貫32 經常用心去發掘潛在客戶33 具有一貫的產品概念34 品牌廣為年輕人所熟知35 產品設計獨特杰出36 很多學生都渴望能進入公司工作37 每年的年終獎金十分優厚38 具有很多福利設施39 積極推行管理部門的效率化40 公司大樓寬敞氣派41 公司名稱簡潔且容易稱呼 廣為好評42 具有完善的防止公害設備43 正確地評估工作成果44 能夠發揮各人的個性45 全體員工都關心公害問題 16 46 具有專任的環境管理員47 積極的參與當地的活動48 熱烈地進行降低成本的活動49 資本額高50 充滿了挑戰的機會51 徹底實行有關PL的教育訓練52 全體員工都完全了解PL 17 整理過的卡片 18 親和圖的形成 以身為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 每年的年終獎金十分優厚 具有很多福利設施 薪水高於其他同業公司 員工待遇優厚 身為公司的一份子能夠充滿自信心的從事工作 正確地評估工作成果 能夠發揮個人的能力和個性 正確地評估工作能力 能夠發揮出各人的個性 滿足員工人性的需求 確保員工的福利 19 何謂矩陣圖法 所謂的矩陣圖法 是由問題的事項中找尋相對的要素 以其交點表示各要素是否有相關聯 通常指利用二元性的排列 找出相對的原因 探索問題所在和問題的形態 在圖中行與列之配置 其交點表示各原因的關連程度 由二元配置中去探求問題之所在及問題形態 由二元之關係中得到解決問題之著眼點 藉由此交點而得到 著眼點 進而達到解決問題之效果 著眼點 20 矩陣圖的類型 矩陣圖的類形依所需的不同可分為L型 T型 Y型 X型 C型等類 L型 任務分擔之矩陣圖 21 T型 不良原因尋求之矩陣圖 原因 現象 對策 22 X型 矩陣圖 原因1 現象 對策 原因2 23 如何製作矩陣圖 矩陣圖的製作步驟可分為以下六個 1 首先決定各事象的組合 選擇有不同角度 必須組合起來思考並檢討是否適當之事項 常用不同角度之思考方式 要求品質 代用特性保證特性 工程管理項目保證特性 試驗測定項目特性 要因不良原因 工程 管理機能 業務機能產品機能 工程機能硬體功能 軟體功能主管方針 實施結果之反省事項不良原因 對策 24 如何製作矩陣圖 2 決定要使用那一類型的矩陣圖3 決定行與列之各組的要素 並將要素分別填入4 表示出有無關連及關聯程度 1 三階段評价關連程度 強 中 弱 2 四階段評价關連程度 強 中上 中下 弱 3 五階段評价關連程度強 中上 中 中下 弱 25 如何製作矩陣圖 5 取得著眼點 在行與列之交叉點 給予適當之關聯評价 1 在行與列之交叉點評价 a b 26 如何製作矩陣圖 2 在行與列之統計結果取得著眼點 a b a b a b 著眼點 著眼點 著眼點 著眼點 27 應用例 1 產量品質績效標準 品質 產量 2 產量品質績效管理表 品質 產量 28 應用例 3 部門職責管理表 29 例題練習 公司食堂的改善著眼點問題 30 例題練習 儘供參考 31 層別法 何謂層別法 所謂層別法是指將數據或資料 按照某些共同的特徵加以分類 統計的一種分析方法 一般常用的區分方式是以4M1E來加以區分 當然 亦可採用任何認為有意義的區分方式 人 MAN 機械 MACHINE 材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環境 ENVIRONMENT 32 管理工作上也應該活用層別法 例如在做營業分析時 如下例 33 層別法的使用 在蒐集數據之前就應使用層別法 以避免數據中含有非相關 其他變因 運用QC手法時應該特別注意與層別法搭配使用 例如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圖 查檢表 散佈圖 直方圖和管制圖都必須以發現的問題或原因來作層別法 34 特性要因圖 何謂特性要因圖 一個問題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響時 我們將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為有相互關係而且有條理的圖形 這個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 問題的特性是由許多要因造成的 要因 要因 要因 要因 要因 要因 問題特性 35 將這些要因分群成為大 中 小要因 可繪製成特性要因圖 因其像魚骨故又稱魚骨圖 36 特性要因圖製作的步驟 步驟一 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性 為什麼延遲交貨 特性 37 步驟二 決定大要因4M1E 人 Men 機器 Machine 材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和環境 Environment 38 步驟三 決定中 小要因 可利用親和圖法來將中 小要因區分出來 步驟四 討論影響問題點的主要原因 步驟五 填上製作目的 日期及製作者等資料 39 特性要因圖的使用 尋找對策 特性要因圖也可用來做對策整理用 這時魚頭的方向會剛好相反過來 又稱為反轉 大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如何做 40 41 42 何謂系統圖法 系統圖法是為了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 以 目的一手段 的方式做有系統的展開 以尋找出最適當的手段方法 其思考的邏輯是類似下圖 每個目的後面都展開一個以上的手段或對策 而每個對策與手段本身又成為另一個階段的目的 目標 根據該對策 手段另外再展開更細一層的手段方策 43 系統圖法 以樹根往上樹幹 樹支的分枝方式構成 44 系統圖的二種型態 依照使用的目的系統圖又可分為對策展開型與構成要素分析型兩種型態 一 對策展開型的目的是為了求得解決問題的對策 而將目標及對策有系統地展開 45 二 構成要素分析型 是為了分析問題的原因要素 而將構成問題對象的原因要素 有系統地一一展開 使它們之間的關係明確化 46 如何製作系統圖 一般而言 系統圖的製作步驟有六個 1 設定問題或目標 以粗字寫在卡片上 2 記入所設定目標的限制條件 3 第一次展開 討論出達成目的的手段 4 第二次展開 再討論出達成目的的手段 一般展開至第三 第四階 5 根據最後一階的方策手段製作實施可行性的評價表 6 作成系統圖 將卡片與評價表貼在大紙上並確認關係 47 完成系統圖的範例如圖所示 48 查檢表 何謂查檢表 查檢表是將原始收集到的數據用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圖形表格 並記上檢查記號 或加以統計整理 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核對檢查用 查檢表的種類 記錄用查檢表 目的在收集數據型的資料 做進一步統計整理用 點檢用查檢表 目的主要在檢查事物 機械 等的運作狀況 或檢查問題用 49 東西未歸定位查檢表 記錄用查檢表 第一季 合計 客廳 飯廳 男主人 女主人 女主人 其他 合計 42 9 83 15 74 62 男主人 臥室 17 18 7 3 2 4 13 7 9 28 25 30 5 4 6 8 6 8 64 200 22 29 第二季 第三季 50 汽車定期保養點檢表 點檢用查檢表 10000KM時定期保養 顧客名 日期 車牌號碼 車種 行駛公里 作業者 電瓶液量水箱胎壓火星塞風扇皮帶 註 檢查 調整X更換 空氣濾淨器機油分電盤蓋化油器 51 查檢表的製作要點 Step1 決定所要蒐集的數據及希望把握的項目Step2 決定查檢表的格式Step3 決定記錄形式Step4 決定蒐集數據的方法注意 查檢表的格式及內容 要讓使用者最方便使用及最易記錄為最高原則 52 統計圖表 1 曲線圖 折線圖 趨勢圖 2 圓形圖 Chart 3 條形圖 Bar ColumnPlots 4 雷達圖 Radar 53 柏拉圖 何謂柏拉圖 所謂柏拉圖是根據所蒐集的數據 依據不良原因 不良狀況 不良發生位置或客戶抱怨的種類 安全事故等不同區分標準 找出比率最大的項目或原因 並且將所構成的項目依照大小順序排列 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以作為改善的優先順序 54 柏拉圖的製作方法 Step1 決定不良的分類項目 藉由結果別分類藉由原因別分類 注意 最好不要超過6項 Step2 決定數據蒐集期間 並且按照分類項目蒐集數據 決定一天 一周 一個月 一季或一年為期間 Step3 記入圖表紙並且依據大小排列畫出柱形 Step4 點上累計值並且用線連結 累計比率 各項累計數 總數 100 Step5 記入柏拉圖的主題及相關資料 55 掌握問題點發現原因效果確認 使用時機 注意要點 發生頻率高不一定代表影響程度大 亦即並非立即要進行對策 經由不同的衡量標準來確認最重要的問題 分析不同類別的數據 範圍太廣的項目 應再分成較細的類別 以免分析不易 柏拉圖的使用時機及注意要點 56 柏拉圖的錯誤指正實作 57 柏拉圖繪製實例 以某家庭之某月支出查檢表為例 其柏拉圖繪製過程如下 58 59 家庭之某月支出的柏拉圖 60 散佈圖 何謂散佈圖 以縱軸表示結果 以橫軸表示原因 用點表示出分佈形態 根據分佈的形態判斷對應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圖型 稱為散佈圖 其相對應之方法為相關係數之計算 61 散佈圖製作的五個步驟 步驟一 蒐集相對應數據 至少三十組以上 並且整理寫到數據表上 如下表 步驟二 找出數據之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原因 結果 62 步驟三 畫出縱軸與橫軸刻度 計算組距 時數的組距 59 42 17原因的組距 890 810 80 步驟四 將各組對應數據標示在座標上 63 步驟五 記入必要事項 品名 單位 執行者 日期 64 散佈圖的研判 D 非顯著性負相關 散佈圖可以呈現如下幾種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 A 正相關 B 弱正相關 C 負相關 E 無相關 F 曲線相關 0 85 r 1 0 7 r 0 85 1 r 0 85 0 85 r 0 7 0 4 r 0 4 65 使用散佈圖時應注意事項 注意是否有異常點的存在 亦即該點和其他點相距很遠 是否有假相關 雖然數據顯示具相關性 但是亦有其他文獻或經驗認為此二者不具相關性 此時需在深入探討 是否有必要加以層別 亦即由數據看是具有相關 但將數據分群後卻發現不相關 反之亦然 因此一個相關與否的散佈圖需要放入單純 必要 的數據 66 何謂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 CorrealationAnalysis 藉由計算自變數 和應變數 之相關性 以了解 及 是否具有關係及是何種關係 相關係數之公式 67 相關分析 68 相關分析的判讀 相關係數r會介於 1 1之間 以0 707 1稱為正相關 亦即此二者會有同時變大或變小的關係 包含線性及非線性 以 0 707 1稱為負相關 亦即此二者會有呈現相反的變大或變小的關係 包含線性及非線性 介於 0 4 0 4稱為不相關 亦即此二者不具備相關性 69 次數直方圖 次數直方圖一般又稱直方圖 它通常用於 其平均值是否在中央判斷數據是否為鐘形曲線製程能力能否符合規定直方圖適合用於做製程後的分析 不適合作為監控正在生產的產品 70 次數直方圖 繪製次數直方圖Step1收集量測數據 假設為了調查SiO2之薄膜製程 因此每天收集一片量測五點膜厚 71 次數直方圖 Step2找各組中最大及最小值 找出每組之最大 最小之數據 並標註符號 72 次數直方圖 Step3找全部中最大及最小值 找出所有數據之最大 最小 並標註符號 73 次數直方圖 Step4計算量測值之全距 Range 計算量測值之全距 Range 亦即最大和最小的差距Range 0 6 0 41 0 19 74 Step5決定條狀圖的區間 亦稱為組距 為了使每一個圖形之寬度都相等 因此有必要將數據區分為數個組 為使圖形能正確 選擇適當之組數是相當重要 太少之組數將造成資訊不足 極端的說在此例將所有數據皆分為一組 其結果是一堆數字而已 至於太多組數將造成每一組之個數皆相等 例如將本例分為25組則各組將各有一個數據 最多一組2 3個而已 決定組數的準則樣本數組數小於505 750 1006 10101 1507 12大於15010 12 次數直方圖 75 Step6決定組距的組界及組中點 在本例中 由於樣本個數為50因此決定使用7組 而在Step4所算出之全距為0 19 因此將0 19 7 0 0271 由於數據之有效位數為0 01 因此組距寬度設到小數點下二位即可 所以令為0 03 至於如何決定組界呢 為使同一點不至於在2個組出現 而造成區分上之困擾 所以組界一般是採用數據有效位數的下一位 亦即0 005 各組的組距 組中點與組界組距組中點組界0 39 0 420 4050 395 0 4250 42 0 450 4350 425 0 4550 45 0 480 4650 455 0 4850 48 0 510 4950 485 0 5150 51 0 540 5250 515 0 5450 54 0 570 5550 545 0 5750 57 0 600 5850 575 0 605 次數直方圖 76 Step7計算各組出現之個數 配合Step6所作出的表計算各組出現之個數其結果如下 次數直方圖 各組的組距 組中點與組界及次數組距組中點組界次數0 39 0 420 4050 395 0 42540 42 0 450 4350 425 0 455100 45 0 480 4650 455 0 485120 48 0 510 4950 485 0 51580 51 0 540 5250 515 0 54530 54 0 570 5550 545 0 57580 57 0 600 5850 575 0 6055 77 Step8繪製次數直方圖 繪製次數直方圖 其原則如下 敘述資料的緣由 容易閱讀縱 橫座標的尺度及標示 次數直方圖 78 次數直方圖透露出何種訊息 在本例中可看出很明顯為2個山峰 經過調閱生產記錄得知 2 5日有進行新配方之試作研究 而在2 8及2 10日再次進行 因此可看出此三日之平均值高於一般 若捨棄此三日之數據其結果如下 可看出為一個偏下限之常態分配圖 次數直方圖 79 繪製次數直方圖的注意事項 使用等寬的組距 不等寬的組距將造成視覺上的差異 因此儘可能採用等寬的組距 不要使用跳蛙式座標的繪圖 在某個數據組中 由於個數過多常看到此一繪圖方式 建議發生此一情形可改用對數座標或再次審核數據 組距不要採用開放式 開放式常會令人無法得知其界限到底為多少 組距不可太少或太多 不要將多個數據資訊放在一張圖表上 如此將造成閱讀上的困難 次數直方圖 80 記錄 接腳強度 調查日期為其數值如下 7 1 7 4日 每日量測10個 一個 量測一點 一隻腳 其數據如下 7 17 27 37 4715131910129121413131611141414131016121117131515141516131714151614151215131416 次數直方圖實作題目 81 何謂關連圖法 所謂關連圖是當問題的因果之關係複雜時 使用箭頭的進 出來將幾個問題點與其要因之間的複雜因果關係表示出來 並據以判定何者為問題點及原因 82 關連圖的略圖及實施型態 如概念圖 問題點1有三個原因5 6 7 所以有三個箭頭指向它 標示6的項目 有三個箭頭入 一個箭頭出 表示它既是造成問題1的原因 也是其它原因的問題結果 活用這種圖 做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之方法就叫做關連圖法 83 探索原因型的關連圖 84 如何製作關連圖 一般而言 關連圖的製作可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 確認目的2 問題探討3 製作關連圖 1 製作原因卡 2 排列卡 3 決定一次原因 4 訂出卡片之因果關係 5 製作關連圖 6 看關連圖4 修正圖形5 圈出重要問題及原因項目 85 展開對策手段型的關連圖 86 問題結構型的關連圖 87 關連圖的適用時機及範圍 在公司管理上 關連圖常使用於下列幾種時機 1 分析 找出製造工程的不良對策 2 分析 找出市場的抱怨對策 3 分析業務改善對策 4 QA QC的方針展開 88 何謂箭形圖法 箭形圖又叫PERT圖 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 通常用在複雜且相關配合工作繁多之計劃中 例如 交通建設 新建廠房等 如何決定 確保 最適完工日程計劃之方法 89 一般而言 製作箭形圖法可細分為底下七個步驟 1 決定主題 2 列舉必要作業及實施事項 3 將各作業卡片化 4 將卡片做先行 並行 後續之時間順序排列 如有必要可增減卡片 5 作網路圖 6 計算結點日程 7 繪出關鍵路線 箭形圖的製作步驟 90 1 2 4 6 準備 配管 土木砌牆 外電配置 電信配線 室內油漆 室內配置 分機測試 完成 配電箱製作 3 9 8 5 7 10 2 3 7 6 2 2 1 3 3 1 時程訂定實例 1 完工總工期為多少天 2 假使土木砌牆能加緊趕工 而能在4天完成 則此一工程將提前多久 91 以ProjectforWindows為例 92 時程評估時注意事項 專案完成日期及任務日期 關鍵任務與要徑 延遲時間 任務順序 關聯性及限制 資源及成本 93 何謂要徑暨時程訂定方法 要徑是只在一組任務順序中 其相加之總時間正足以代表完成專案之最長時間 而在要徑上之任務特稱為關鍵任務 CriticalTask 要徑是一條從專案開始到結束中不具緩衝時間之路徑 因此專案經理應該專注此要徑上之任務 目的 在於改善以往訂定時程之技巧功效 定義了專案中所有關鍵任務 CriticalTask 亦即要準時完成整個專案所需準時完成之任務 然後計算依據此些關鍵任務在專案中開始及結束日期 依任務之期限 Duration 及任務間之相對關係進行計算 94 何謂數據解析法 數據解析法又稱為主成份分析法 是多變量解析法中的一個方法 其概念是對於矩陣圖中所排列的大量數值資料 藉由定量化各要素間的相關性 並取出數個代表特性 主成份 以期望能代表全體 主要用途在於從很多原因中找出代表性的數個 如 三個 原因作為描述該物件 產品特性 特性的參考 例如 如何用三個描述 陳先生 的外貌 95 數據解析法的使用步驟 由於數據解析法一般必須使用電腦協助計算 下列僅略述其步驟 1 將資料整理成矩陣 2 配合技術要求計算行間或列間之相關係數 3 依據相關係數的大小 判定主要成份 並據以確定推估成效 96 數據解析法的執行步驟 Step1 收集數據 假設有p個特性其代號為X1 Xp 而每一個特性有n個數據 Step2 正規化 分別求出特性X1 Xp的n個數據之平均值及標準偏差 求該特性的變異數V及兩個特性間的共變異數V及相關係數r 分別作成共變異矩陣及相關矩陣Step3 抽出主成份Z 抽出m個主要成份 97 其抽取準則如下 先只對於Z1 由於它要能儘可能的表現X1 Xp之情報 因此藉由Z1及每個X特性的相關係數之平方和最大 而決定Z1係數 L11 L1p 如下式 其中l及 L11 L12 L1p 分別為相關係數矩陣的特徵值及特徵向量 令l p為貢獻率再針對和Z1無相關的項目Z2 做相同的計算 一直到m為止 一般累積到80 的成份 稱為主要成份 計算 因子負荷量 即r Xj Z1 以X1 Z1為例 98 Step4 判讀 在此一個案中可知到達第三項時 在各科目的累積貢獻率皆以達到95 以上 因此此三項特性將足以代表 該群數據 一般取前兩項以足夠 Z1軸可視為理科及文科的軸 X2 X4 及 X3 X5 是相反 亦即當 理科 好則 文科 會不好 反之亦然 由Z2看出雖然 X1 X5 皆為正 但以X1最大可代表此一軸 99 例 就男女別 年齡別對100種食品嗜好之程度加以評價 1 9 的平均值 其數據為10 100 1000個數據所組成矩陣圖 能否明確了解男女別 年齡別之差異何在嗎 100 主成份分析法概要 步驟1各數據Xiji 1 2 3 10j 1 2 3 100I為評價者組別 j為食品 步驟2求出各觀測者組間之相關系數做成表it 其中 r ZijZij Zij Xij Xi Vi Xij Xi Vi Xij Xi 2 n 100 101 各組間之相關行列 對角為1 右上半部因對稱而省略 102 步驟3根據相關行列用電腦求出固有值及固有向量值 TTL 0 934 103 104 105 管制圖 管制圖的分類 管制圖分兩種 計量值管制圖 又分X R平均值及全距管制圖 中位值及全距管制圖 個別值及全距管制圖 計數值管制圖 又分P百分不良率管制圖 nP不良個數管制圖 C缺點數管制圖 計量管制圖適用的狀況是 資料是可量測的 且數據形式是連續性的 計數管制圖則適用於資料大半只能判定為良或不良 數據不為連續量的狀況 一般常用於外觀檢查 106 管制圖用途 判斷未來之數據是否會超出規格其平均值是否和目標值相吻合何時需要進行對策的找尋何時可以延長檢查間隔何時可以不需注意 管制 此特性值數據適合作為監控正在生產的產品製作管制圖的注意事項 正確選擇管制點 以免發現問題卻無法反應 訂定合理之管制界限 以免產品或製程條件超出規格 訂定適當的檢查間隔 以免造成資源 人力 浪費或者不良品發生而不知道 對於製程持續加以監控 以期在問題未發生前進行對策的處理 107 SPC SPC是統計過程管制 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的縮寫 108 SPC SPC是用以研究變異的一種基本工具 它使用統計信號監測生產過程是否處於控制狀態 可以區分變異是由偶然原因引起的還是系統原因引起的 並改善過程績效 重點放在過程特徵管制 109 管制圖表是以統計的方式 隨著時間跟蹤過程和産品參數的方法 管制圖表中包括反映過程質量特性上下管制界限 其界限不應與顧客規格界限相比較 質量特性 UCL LCL CL 樣本組號 管制圖表 110 管制圖表現 管制圖表現 管制界限之外 管制界限之內 隨機型和非隨機型 非統計控制狀態 如果點子落在兩管制界線之外 或在兩管制界線之內其排列是非隨機型 則表明生產過程中有系統性原因引起的變異改變了過程 處於非統計控制狀態 我們應及時採取措施來矯正Process 使其恢復正常處於統計控制狀態 這是成功使用SPC的關鍵 111 管制圖與過程改善 過程 量測 輸入 輸出 偵測到有特殊原因 驗證並監測 實施矯正措施 鑑別出根本原因 管制圖 112 管制圖3 原理 以量測的產品質量特性值Y或X爲基礎來建立 3 管制界限 在 u 3 u 3 之外概率0 27 u 3 u u 3 113 管制圖的組成 管制下限 管制界限與顧客規格界限不同 管制上限 中心線 114 X R管制圖X S管制圖製程能力 CP CPK Z 分佈圖 計量管制圖介紹 115 X R控制圖 應用範圍 計量值控制圖 X R控制圖是x控制圖與R控制圖並用的形式運用 X控制圖主要用於觀察分析平均值x的變化 R控制圖主要用於觀察分析各組的離散波動變化 常用於控制尺寸 重量 時間 溫度 強度等計量值 使用 1 先建立製程用之管制圖 2 將製程變得穩定3 然後再評估製程的能力 116 作法步驟 X R管制圖 A 收集足夠資料 最好能得到製程全部變化數據 第一階段需50個讀值 第二階段需25個讀值 第三階段需25個讀值 B 依數據與公式計算出自然管制界限與相關參數 117 X R管制圖 自然管制上限 UCL CL A2xR 自然管制下限 LCL CL A2xR 118 R管制圖公式 自然管制上限 UCL D4xR自然管制下限 LCL D3xR 119 Xbar R 及s的管制因子 120 其中X 樣本平均數S 樣本標準差A3 B3 B4參數值須查表 值之大小依樣品數目決定 適用於樣本大小n較大 如n 10或12 X管制圖公式 UCL X A3SCL XLCL X A3S UCL B4SCL SLCL B3S S管制圖公式 X管制圖公式 S管制圖公式 121 Xbar R 及s的管制因子 122 計數管制圖的四個主要類型 不合格品數Pn管制圖 用以跟蹤不合格品件數比例 不良零件的百分比 的簡單管制圖 樣本大小固定 P管制圖 用以跟蹤每個批量或分組中不合格品件數比例 不良零件的百分比 的簡單管制圖 無論樣本大小是否固定都可使用P制圖 缺點數C管制圖 用以跟蹤每個元件缺點數 不是不良件數百分比 的簡單管制圖 樣本大小固定 U管制圖 用以跟蹤每個元件缺點數 不是不良件數百分比 的簡單管制圖 無論樣本大小是否固定 都可使用U管制圖 123 p管制圖 不良件 樣本大小不同時也可使用還可用以比較兩個或多個類似的過程n 樣本大小np 發現的不符合件的數量p 母體的不良件比例p np nUCLp p 3p 1 p nLCLp p 3p 1 p n註 嘗試使用固定的樣本大小 如果分組樣本比平均數大或小25 就需要計算新的管制界限p n1p1 n2p2 nkpk n1 n2 nk p稱爲過程平均 124 u管制圖 缺點數 如果出現缺點數的機率因批量大小 運行時間等而有變化 則使用u管制圖 分組間樣本大小不需要一致 u c n這裡C是發現的不符合數 n是分組的樣本大小每個單元的過程平均不符合數 u u u1 u2 uk n1 n2 nk 這裡u1 u2 與n1 n2 分別是各個K分組的不符合數及樣本大小 UCLu u 3u nLCLl u 3u n這裡n是平均樣本大小 125 管制圖的分析 1 管制狀態 制程僅受偶然因素的影響 其產品質量特性分布以平均值和標準偏差表示 基本上不隨時間而變化的狀態 I 管制圖上的點子不超過控制界限即在控制範圍內 A 連續25點以上處於控制界限B 連續35點中僅有1點超出控制界限C 連續100點中不多於2點超出控制界限II 管制圖上的點子排列分步無缺陷 126 管制圖的分析 2 非管制狀態 控制圖上的點子超過管制界限即在控制範圍外 OutofControl II 控制圖上的點子排列分布有缺陷即出現異常狀態 主要指 鏈狀 偏離 傾向 周期 接近 等情況 127 管制圖的分析 2 1鏈狀 點子連續出現在中心線一側 a 當連續出現5點在中心線一側應注意其發展狀況 出現6點時應開始調查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汽车运输事故理赔合同范本及流程
- 2025版餐饮业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合同
- 2025房产证抵押贷款借条合同纠纷调解协议
- 2025版水电安装与设备检修合同
- 2025版施工安全教育培训与认证服务合同
- 2025版山皮石矿山至工地专用运输合同
- 2025版制造业劳动法培训及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三方协议附加服务保障协议书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租赁物丢失与赔偿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合同
- 2025年小学五年体育试题及答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编制说明
- 养老院房屋租赁合同
- 《酿造工艺教程》课件
- 《社会治理概论》教学大纲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
- 《捷众电梯推介书》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标志规范》
-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
- 糖尿病处方点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