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跃盛模具加工项目环评表_第1页
潍坊跃盛模具加工项目环评表_第2页
潍坊跃盛模具加工项目环评表_第3页
潍坊跃盛模具加工项目环评表_第4页
潍坊跃盛模具加工项目环评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 模具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潍坊跃盛模具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边界距离等。 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模具加工项目建设单位潍坊跃盛模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桂桂联系人刘桂桂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261000建设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立项审批部门潍城区发改局批准文号2019-370702-33-03-026800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3329其他金属工具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15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简介潍坊跃盛模具有限公司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建设模具加工项目,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精密模具及配件;销售:五金产品、钢材、机械设备,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车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办公室100平方米。新购置加工中心、钻床、磨床、铣床等设备共10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10000件模具的生产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该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1号 ),该项目属于“二十二、金属制品业”“第67金属制品加工制造 其他”,应编制环评报告表。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潍坊跃盛模具有限公司模具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 项目性质和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东经119.023900,北纬36.7438900。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厂区南侧为工业一街,西侧为其他企业厂房,东侧为其他企业厂房,北侧为空地,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租赁厂房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车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办公室100平方米。新购置加工中心、钻床、磨床、铣床等设备共10台(套),本项目组成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序号类别名称规模备 注1主体工程生产车间1座,建筑面积1400租赁2辅助工程办公区及附属用房1层,建筑面积100租赁3环保工程隔声、降噪设施建筑隔声、设备基础减震等废水处理设施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外运农田施肥废气处理设施项目钻孔、打磨等机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自由沉降,厂房密闭;新建固废处置设施分别设置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所新建,位于生产车间内5公用工程供 电年用电量18.44万kWh依托供电管网系统供 水年用水量90t供水管网排 水无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外运农田施肥;雨污分流,清污分流4 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该项目不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的鼓励类、限制类与淘汰类,属于允许建设的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 与环保“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对照分析本项目地块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项目所在地不在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30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不属于“三线一单”中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项目具体生态保护见附图4。(2) 环境质量底线对照分析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良好,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后,项目污染物均能够稳定达标排放,且污染物排放量少,将能较好的维持环境质量现状,满足改善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3)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分析根据上述分析以及环境影响分析等内容,本项目建设选址与规划相符,建设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与产业政策相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满足“三线”要求,能够维持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之列。(4) 资源利用上线:项目所用资源为水、电,新鲜水来源于自备井,用水量为90m3/a;供电由当地电网统一提供,年用电量为18.44万kWh。项目资源利用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6 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分析 “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通知”中规定,凡列入禁止目录和限制目录第一至第十类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目录第十一至第十四类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目录规定条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凡采用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或者生产明令淘汰产品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经核查,本项目不属于用地限批或禁批的范围。7 选址可行性本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按照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布局;且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适宜项目建设。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选址合理。 8项目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办公室分布于厂区南侧,其余为生产车间,仓库分布于厂区生产车间,规划便捷合理。厂区布置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符合物料走向,便于卸料加工,又利于成品储藏。总体而言,此布局中各功能区设置相对独立,便于生产和管理。本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9主要设备及原辅材料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表2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数量单位1加工中心广东佳铁高科3-750I3台2钻床ZC8503台3铣床XC6302台4磨床MC3802台合计-10台表3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 年用量用途1铝材/50T原料10产品方案及工作制度项目产品为模具,产品明细详见表4。表4 本项目产品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量(套/a)1模具-10000该项目劳动定员6人,均自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招聘。全厂采用一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年生产天数300天。11 公用工程11.1 给排水(一)给水工程该项目用水由潍坊市自来水公司提供,本项目无生产用水。主要用水为职工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本厂区不设有食堂及宿舍,根据规范要求,该项目生活用水定额按50L/人天,全厂劳动定员6人,年生产300天,则生活用水量为90m3/a。(二)排水工程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办公生活产生废水按用水量(90m/a)的80%计算,产生的污水量为72m3/a,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通过城镇污水管网排入潍坊城西污水处理厂。项目用水平衡图见下图。图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生活用水化粪池稳定处理损耗1872外运农田施肥新鲜水907211.2 供电该项目用电负荷主要为生产设备、照明用电等,主要用电设备中断供电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根据电气负荷等级划分规范要求,用电负荷等级均为三级。项目年耗电18.44万kWh。12环保投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为10万元,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6.6%,主要用于化粪池、高噪声设备减震设施、固废暂存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5 环保投资一览表污染源治理对象主要设施投资(万元)废水生活污水化粪池3噪声主要高噪声设备墙壁隔声、减震底座等4固废固废堆场各种固体废物厂区暂存3合计1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处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邻港口城市青岛、烟台,南接新兴港口城市日照,西连重工业城市淄博,北临渤海莱州湾。与省会济南直线距离为183 km。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该地块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建设条件较为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潍坊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岭区;中部向北系大片波状平原,缓丘、洼地点缀其间;北部为地势低平、宽广、微向海岸倾斜的海积平原和滨海低洼地,自然坡度在0.2 %左右,地面标高在25.96 26.90米之间。潍坊市地形属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多为褐土。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我国东部华夏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地层发育以新生界玄武岩及各种松散沉积物为主。该区地震烈度为7度。三、气候、气象该区域属北温带季风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春季温暖而干燥,风大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凉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2.5 ,极端最高气温40.1 ,极端最低气温 -18 。年平均气压101.0 kPa,年平均相对湿度64 %,年平均日照时数2508.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36.5 mm,最大积雪深度为20 cm。全年盛行南风,频率为15 %,年平均风速3.7 m/s;冬季西北风频率最高,占10 %。四、水文该区域属于冲积平原,岩性变化复杂,含水层互相叠置。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水,其性质多为潜水和微承压水,透水性强;含水层厚度一般为6.530米,平均为13.5米。地下水总体流向为西南到东北。潍坊市境内共有六条河流,它们是小清河、北胶新河、潍河、弥河、白浪河和虞河。除小清河常年有水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河流。大多数小河均先后泄入这几条河流,再自南向北注入渤海莱州湾。河流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雨季涨水,枯季断流,地表径流的径流量多年平均为30.67亿立方米,占大气降水总数的26.1%。五、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潍坊市城区植物受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长期影响,已无地带性自然植物优势群落的存在,代之于人工栽培或次生植物群落的广泛分布。总体而言,项目区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在该系统中人工生态群落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它们普遍表现为结构简单、物种贫乏的基本特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范围内自然草灌木生态群落在评价区分布相对狭小,且无珍稀濒危物种存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根据监测资料显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情况如下:1、 环境空气质量据2019年3月环境监测站在潍城区政府例行监测点的环境监测资料表明:环境空气质量SO2、NO2、PM10、PM2.5日均浓度值分别为0.029mg/m3、0.046mg/m3、0.115mg/m3、0.059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2、 水环境本项目距离最近地表水为白浪河的支流,根据2018年山东省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发布的“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白浪河柳疃桥控制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白浪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并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标准。3、地下水根据潍坊市环境监测站2018年监测资料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要求。4、声环境根据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8年的监测资料,该区域昼间监测值为55.3dB(A),夜间监测值为42.2dB(A),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由此可见,该区域声环境质量尚好。5、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区内植物受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长期影响,已无地带性自然植物有事群落的存在,代之与人工栽培或次生植物群落的广泛分布,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内主要植物物种有小麦、高粱等各类粮食作物,自然草灌木生态群落在评价区分布相对狭小,且无珍稀濒危物种存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营运期1、环境空气:项目区内及周围地区的居民区,保护级别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地表水保护级别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要求。3、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4、声环境:主要保护本项目周围居民区、商店等,保护级别要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该项目所在地范围内无矿床、文物古迹和军事设施,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没有各类列入国家保护目录的动植物资源,没有风景名胜古迹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报告确定本项目所在地居民为主要环境保护对象。表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敏感目标相对方位距离(m)规模(人)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挂角子NE310.65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二级标准河崖头SW460.5640考西村SE489.7232大考家SE677355杏杭村NW735.7265考东村SE858.2234小河崖头SE1101195冯家村NE1241234地表水白浪河E23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地下水周围1km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声环境姚家村NE8061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7。表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表(单位: g/N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SO2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PM1024小时平均150PM2.524小时平均752、地表水白浪河地表水环境质量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标准值见表8。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单位: mg/L)项目CODBOD5总氮总磷氨氮类40102.00.42.03、地下水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的要求,标准值见表9。表9 地下水质量标准限值表(单位: mg/L)项目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类4500.2200.022504、声环境厂界周边200m范围内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限值,标准值见表10。表10 环境噪声限值名称单位时段噪声限值来源声环境等效声级(dB(A))昼间6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夜间50污染物排放标准1、 项目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2、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表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表2类昼间 夜间60 dB(A)50 dB(A)3、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采用空调供暖,无燃煤废气产生,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用于农田堆肥,无需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施工期本项目租赁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无原有污染,施工期污染主要进行设备安装等,施工量较小,环境影响较小,随施工期结束而消除。(2) 营运期模具生产工艺:粉尘、下脚料、噪声加工中心、钻床、铣床铝板成品 图2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1) 将铝板按照成品要求,利用加工中心、钻床、铣床进行加工最后得到成品。 主要污染工序据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和工艺特点,其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识别见表12。表12 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识别表污染物污染来源污染因子废 气加工工序金属粉尘废 水生活污水CODCr、NH3-N等噪 声生产设备噪声固体废物办公、生活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一般固废:下脚料、金属碎屑1 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1)金属粉尘:项目钻孔、打磨等机加工过程会产生金属粉尘,经类比同行业,该过程粉尘产生量按原料的千分之一计,本项目原料用量为50t/a,则金属粉尘产生量为0.05t/a,由于金属粉尘颗粒直径较大,所以90%的金属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在地面上,只有10%的粉尘自由沉降,则该项目粉尘排放量为0.005t/a。2 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员工用水量按50L/人d计,全年生活用水量为90m3/a,排放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为72m3/a,经类比一般生活污水水质浓度,确定本项目生活污水水质COD产生浓度为350mg/L,NH3-N产生浓度为30mg/L,则COD产生量为0.0546t/a,NH3-N为0.0046t/a。3 固废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自由沉降的金属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1)生活垃圾产量以0.5kg/人天计,产生量约1.95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及沉降的金属碎屑产生量约为0.5t/a,统一收集后外售处理。4 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由机加工等设备运转产生,通过对噪声的隔声降噪和厂区距离衰减,厂界外噪声控制在4550dB(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量及产生浓度(单位)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单位)大气污染物加工工序金属粉尘0.00302t/a无组织0.00302t/a水污染物办公、生活污水废水量CODcrNH3-N废水量:72m/a350mg/L,0.0546t/a30mg/L,0.0046t/a0固体废物办公生活生活垃圾1.95t/a0一般固废下脚料、金属碎屑0.5t/a0噪声机加工等设备运转所产生的噪声。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用地符合规划用地要求,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较简单,生物资源较为单一,无名贵珍稀动植物,因此项目对所在区域大的生态系统影响不大。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1)金属粉尘:项目钻孔、打磨等机加工过程会产生金属粉尘,经类比同行业,该过程粉尘产生量按原料的千分之一计,本项目原料用量为50t/a,则金属粉尘产生量为0.05t/a,由于金属粉尘颗粒直径较大,所以90%的金属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在地面上,只有10%的粉尘自由沉降,则该项目粉尘排放量为0.005t/a,则金属粉尘无组织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浓度。2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生产用水,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员工用水量按50L/人d计,全年生活用水量为90m3/a,排放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年产生量约为72m3/a,经类比一般生活污水水质浓度,确定本项目生活污水水质COD产生浓度为350mg/L,NH3-N产生浓度为30mg/L,则COD产生量为0.0546t/a,NH3-N为0.0046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用于农田堆肥,对环境影响较小。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610-2016),该项目属于“I金属制品-53金属制品加工制造”中“其他”为类项目,无需开展地下水影响分析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分析。3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自由沉降的金属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1)生活垃圾产量以0.5kg/人天计,产生量约1.95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及沉降的金属碎屑产生量约为0.5t/a,统一收集后外售处理。企业须在厂房内设置专门的固废临时储存场所,将固废分类集中储存,并及时清运,不在厂内长期储存。设置生活垃圾周转储存容器,所有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投入到垃圾箱中,并做好严格的防雨、防渗、防泄漏措施,最终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和统一集中处置,保证不在厂区长期集中堆放。 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4 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机加工运转产生,噪声值约6080dB(A)。(1)噪声影响预测分析预测模式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 Lpe =10lg式中:Lpe叠加后总声级,dB(A)。 Lpii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级,dB(A)。 n噪声源数目。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噪声源点至基准预测点的总声压级,然后以基准预测点的噪声强度为工程噪声源强。噪声源至某一预测点的计算公式Lp=L0Lp=L0-20lg()-(r-r0)式中:Lp距离基准声源r米处的声压级,dB(A)。 L0距离声源为r0米处的声压级,dB(A)。 衰减常数,dB(A)/m。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2) 预测结果表13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单位:dB(A))位置昼间夜间备注东厂界51.342.3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南厂界52.141.7北厂界48.241.3西厂界51.742.5为减轻该项目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和敏感点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 合理布设生产车间,使高噪声的设备放置在远离边界的位置,并设立相对独立隔离的区间;(2) 选用低噪声的生产设备,并对其采取减振、隔声等治理措施;(3) 避免夜间作业,只安排在白天生产。经上述措施处理和厂房的阻隔和距离衰减后,项目厂界噪声排放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不会对周边敏感点和外界环境造成影响。5 防护距离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1)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该模式是基于SCREEN3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版本发布日期2009年2月5日,更新日期2009年8月31日)。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10.1要求,经软件计算该项目各车间污染物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14。表14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物质面积(m2)排放源强(t/a)空气质量标准(mg/m3)计算距离(m)粉尘3500.0050.9厂界无超标点 由上可见,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不需要设置大气防护距离。6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遵照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为指导,通过对本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后果计算等风险评价内容,提出本项目减缓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1、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粉尘危害、操作失误漏电等情况引发的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雷击和静电;主要有害因素为:火灾烟气危害。各危险因素的识别结果下表。表15 环境风险识别结果部位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有害物质生产车间原料仓库引发的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火灾、触电、雷击火灾烟气配电间火灾、触电、雷击火灾烟气2、重大风险源辨识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可知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评价等级的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下表。表16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经判断,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处于非环境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应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4、防范措施尽管环境风险的客观存在无法改变,但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操作和管理,可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减缓、防范措施,因此,本环评根据以上分析,从风险防范方面提出本项目应采用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根据消防及安全评价要求,加强对用电线路、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厂区实行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和定点吸烟制度,吸烟点应远离生产场所等防火重点区域,并设置防火标示牌和危险品防护标志。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制定消防灭火应急预案,建立自动灭火系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一切消防器材不准挪动、乱用,并要定期检查。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和对工人进行培训上岗,使其熟知灭火器材使用及防范应急措施。 5、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预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但也应有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处置是否得当,关系到事故蔓延的范围和损失大小。工程建成后,应建立健全本工程事故应急救援网络。本评价要求企业要和本工程在重大事故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周边企业组成联合事故应急网络,抢险用具配置、急救方案确定中均要求同时考虑,在进行各种演习中必须有周边环境敏感点居民共同参加。本报告列出预案框架,以供企业在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时作参考。(1)预案制定前的准备制定危险源及其潜在的危险危害。主要包括危险特征、工艺流程,发生事故时的可能途径、事故性质、危害范围、发生频率、危险等级,并确定一般、重大灾害事故危险源。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计划区对厂区平面布置进行介绍,详细说明厂区布置,确定应急计划区并给出分布图。指挥机构及人员主要包括指挥人员的名单、职责、临时替代者,不同事故时的不同指挥地点,常规值班表。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根据工程特征,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应急求援保障规定并明确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并落实专人管理。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主要包括事故报警电话号码、通讯、联络方法、较远距离的信号联络,突发停电、雷电暴雨等特殊情况下的报警、通讯、联络。应急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应急检测、防护措施,包括事故现场、临近区域及控制防火区域,明确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制定不同事故时不同救援方案和程序(例如火灾爆炸应急方案和程序、停水、电、气应急措施等),并配有清晰的图示,明确职工自救、互救方法,规定伤员转运途中的医护技术要求,制定医护人员的常规值班表、详细地址和联络途径,确定现场急救点并设置明显标志。人员撤离计划包括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及撤离组织计划,明确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域、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制定医疗救护程序。详细规定本厂事故情况下紧急集结点及周边居民区的紧急集结点,确定紧急事故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提出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和恢复措施及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应急计划制定后,要定期安排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必要时包括附近的居民。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根据本项目环境风险分析的结果,对于该项目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纲要建议见下表。根据本项目环境风险分析的结果,对于该项目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纲要建议见下表。表17 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总则说明应急预案制定的原则2危险源情况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3应急计划区办公区、生产区4应急组织本厂:由厂内专人负责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处理临近地区:由厂内专人负责负责厂址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5应急状态分类、应急响应程序规定环境风险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状态分类,以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生产区:防火灾事故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或低压蒸汽幕、喷淋设备、防毒服和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厂区:烧伤、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7应急通讯通告与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等事项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人员对环境风险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所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教训免再次发生事故,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及需使用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发展,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临近地区:划分影响区域,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措施及相应的设备配备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保护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制定有害废气的应急剂量、现场及临近装置人员的撤离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临近地区:制定受事故影响的临近地区内人员对有害废气的应急剂量、公众的疏散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11应急状态中止恢复措施事故现场: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秩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生产措施;临近地区:解除事故警戒、公众返回和善后恢复措施12人员培训与演习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事故处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演习;对厂内工人进行安全卫生教育13公众教育 信息发布对厂址临近地区公众开展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教育、应急知识培训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立档案和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负责管理15附件准备并形成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有关的附件材料项目建设单位应按上述应急预案纲要详细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实行有效的管理。6、结论从危险有害分析结果可知,该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车间库房引起的火灾因素。经评价分析,建设项目区域地质、水文条件良好,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较小,具备建厂条件。厂区总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建构筑物之间、电气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间距符合防火要求,厂内道路符合要求通畅,该项目厂址选择和厂区平面布置基本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安全要求。在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详细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后,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7、项目验收三同时为保证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得到落实,切实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在项目整改完后应开展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验收要点见表18。表18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项目污染物治理措施验收指标验收标准备注废气金属粉尘车间实行完全密闭1.0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mg/m3)治理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同时投产、同时验收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化粪池符合标准的防渗-噪声机械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基础,噪声设备安装于车间内,车间墙壁进行隔声处理,安装隔声门窗厂界:昼间60dB(A);夜间50dB(A)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箱无固废乱堆乱放和随意丢弃现象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下脚料、金属碎屑一般固废暂存场所,统一收集后外售处理9.污染物排放清单表19 建项目污染物排放一览表项目污染工序污染因子环保措施排放量及排放浓度执行标准总量指标工程组成该项目租赁厂房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车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办公室100平方米。新购置加工中心、钻床、磨床、铣床等设备共10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10000件模具的生产能力。原辅材料项目主要原材料50T大气污染物生产过程金属粉尘车间实行完全密闭无组织0.005t/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mg/m3)/水污染物生活废水CODNH3-N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农田施肥废水量:72m3/a350mg/L,0.0546t/a30mg/L,0.0046t/a/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0一般固废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生产过程一般固废金属碎屑及下脚料统一收集后综合外售处理噪声机加工等设备Leq基础减振、隔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风险/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内容:项目名称、组成、建设内容、建设进度、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加工工序颗粒物车间实行完全密闭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crNH3-N化粪池稳定处理后外运农田施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办公生活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按时清运一般固废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生产过程一般固废下脚料、金属碎屑收集后外售处理噪声机加工等噪声房间隔声,设备减震、消音,距离衰减等。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用地符合规划用地要求,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较简单,生物资源较为单一,无名贵珍稀动植物,因此项目对所在区域大的生态系统影响不大。一、结论(一)项目概况该项目租赁厂房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车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办公室100平方米。新购置加工中心、钻床、磨床、铣床等设备共10台(套),可达到年加工10000套模具的规模。(二)五项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项目为模具加工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项目不属于第一类“鼓励类”、 第二类“限制类”,亦不属于第三类“淘汰类”,应属国家产业政策中的允许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选址的合理性该项目位于山东省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街1071号(利用德泰塑业原生产车间)。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3)清洁生产的符合性本项目产生污染物经治理后污染物均达标排放,项目的实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4)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只要切实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的各种污染物能做到达标排放。(5)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根据项目建设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项目营运后的影响评价,污染物经处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当地环境仍能维持现状。(三)环境质量现状潍城区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质量标准要求。白浪河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的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四)环境影响分析结论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机加工工序产生的金属粉尘。(1)金属粉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