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摘要:在文献综述这门课上,同学们的PPT讲解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在这里我挑了一个我感兴趣的问题,找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献,很多文章综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起源及演进,接着总结归纳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全球价值链的二元驱动机制,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客观的评价了现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最后就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二元驱动机制 研究现状 展望一、理论的起源及演进价值链(Value Chain)。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 ichae l Porter) 在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指出: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即价值链。价值链管理强调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 而不是片面追求单项业务活动的优化, 通过对价值链各个环节加以协调, 增强整个企业的业绩水平。在竞争优势中, 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 提出了价值系统( value system )概念, 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 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 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 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 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寇伽特认为, 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空间配置的时候, 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 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凯普林斯在波特价值链模型基础之上进行了扩展, 他把公司间的联系也考虑进去。即所谓的产业间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显现和发展, 波特将视角扩展到不同公司之间的经济交往, 提出了价值体系( value chain system) 这一概念, 与现在统一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比较接近。克鲁格曼进而对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使得价值链中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成为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价值链切片”( f ragment )、“外包化生产”、“产品内分工”、“垂直专业化”等概念纷纷涌现, 来描述全球化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 价值链片断化和价值链重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二、全球价值链的二元驱动机制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关于它的动力模式。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动力的研究,基本延续了Gereffi (1994) 等在全球商品链研究中给出的全球商品链运行的生产者驱动型( producer-driven)和采购者驱动型( buyer- driven)两种模式, 认为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基本来自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等是在生产者或者采购者的推动下完成的。Henderson( 1998)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后指出生产者驱动, 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网络来组织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外包和海外投资等产业前后向联系最终形成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 如汽车、飞机制造、计算机、半导体和装备制造等, 大多属于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在这类全球价值链中, 大型跨国制造企业 (如波音、GM 等)发挥着主导作用。采购者驱动,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经济体通过全球采购和贴牌加工( OEM ) 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 它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服装、鞋类、玩具、自行车、农产品、家具、食品、陶瓷等大多属于这种价值链, 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参与这种类型的价值链。三、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态势1. 国外研究态势目前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以美国rochefeller基金会资助的项目组和英国 institute of develo pment studies为两大研究中心。从2000- 2004年,在roch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关GVC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举行了5 次。IDS在网站上总结全球价值链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着力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产业升级问题;二是选取有效的案例, 做实证研究以不断完善和拓展理论体系, 从而达到更好为实践服务的目的。国外研究的特点主要如下:第一, 研究团队强大。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团队跨学科、多背景,学者的理论研究和来自实践与工作一线的政策制定者、公司企业相结合, 共同研讨, 这一点可以从列次会议的情况得出。形成全球性的研究团队和网络, 并且研究以全球化为背景, 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 以就业、减少贫困和发展为中心。第二, 整体上呈互相吸收,纵向积累之势。与当前很多新兴概念的在国际上的初期发展不同, 尽管也有争论, 但总的来讲,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成果认可度比较高。比如,很快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界定趋于一致。第三,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些理论尚不成熟,尤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方面, 上文所提的五种治理模式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成果,而对于案例的研究, 绝大部分发布于消费品领域,五金机械产业方面几乎空白。2. 国内研究态势在研究的主要内容方面。截至2007 年2 月, 以“全球价值链”为题中字眼在中国中文期刊网共收录88 篇文章, 最早的论文出现在2004 年5 月, 在这88篇文章题目中包括“升级” 二字的有记录数42 条,包括“集群”二字的记录数39 条, 同时包括“集群”、“升级”二词的记录数就有25 条。不难发现, 近一两年来, 经济地理学在研究“ 产业集群”这一全球性的区域发展模式时, 把全球价值链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重要理论工具, 并由此推动了国内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新理论浪潮。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中又主要围绕“产业集群的升级”为主要方向。对全球价值链理论本身的研究, 张辉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动力机制、治理结构、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概括性探究, 以及对由此引发的我国如何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和竞争提供了诸多看法。四、总结和展望现有文献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类型、特征和治理模式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 但不得不承认,关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一) 研究范畴 首先, 目前主要研究的是生产商和销售商的治理, 而忽略了其它治理主体。我们知道, 消费是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几乎所有关于价值链治理的文献中却都忽略了消费环节, 在价值链的治理者中, 不仅仅是生产商和销售商, 在许多价值链中, 用户( 如中国移动) 也是重要的治理者, 用户通过制定规则( 如特殊质量和规格要求、供货的及时性和频度等) 和监督激励措施( 如降低价格, 减少订单甚至停止交易) 等对价值链进行治理。此外, 价值链作为经济社会中一种企业间组织, 除了价值链内部关系的协调和管理外( 内部治理),必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外部治理,如文化习俗、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劳工标准、政府政策、国际规则的影响。如近年来流行的ISO9000质量标准, ISO14000环境标准、SA8000劳工标准等都属于外部治理。外部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 如WTO) 、非政府组织( 如国际人权组织,环保组织等) 。其次, 目前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和特征方面, 多数研究仅仅以解释和判断价值链的模式为目的, 缺乏对价值链之间竞争优势的比较, 即不同价值链的绩效问题的研究。只研究治理而不研究经济绩效显然是不全面的,治理仅仅是手段, 绩效才是目的。经济全球化把企业间竞争转变为系统竞争( 即全球价值链的竞争) , 在高度分工和生产全球分布的条件下, 价值链中任何一环的非效率都会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和绩效。要研究全球价值链的绩效问题, 就必须考虑其治理模式、产业特征和文化禀赋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高级模式,不同的生产网络之间不但有竞争, 还存在供应商的重叠和共享, 这些关系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三, 以治理模式为主的研究虽然比较模型化, 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过度的抽象损害了其对现实的解释力。随着全球化和分工的发展,价值链的链节( node) 越来越多, 构造更趋复杂, 很难用几种模型来概括。这就需要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 前面提到的Kaplinsky和Morris (2000) 的三权分立( 立法, 执行和监督) 治理分析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该理论认为, 在价值链中, 也存在立法治理、执行治理和监督治理。与政治体制不同的是, 价值链中的治理并不是三权分立的, 当然也不像有些价值链模式(如领导型全球价值链) 中所描述的那样似乎某一个主体拥有全部治理权。这也是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复杂所在, 但是该分析框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二) 研究方法首先, 微观的组织分析和量化分析不够深入, 定性分析、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还处于主导地位。目前从事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是一些社会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 因此经济学方法的应用较少, 理论体系不够严谨和系统。如前文所述, 即使在格里菲的治理范式中也存在变量的设置等诸多问题。其次, 尽管提出了价值链的动态问题, 但静态和比较静态的研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价值链的动态性和价值链的升级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品的复杂程度、分工程度、跨国程度都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产品的接口问题, 全球价值链趋向模块化、标准化; 同时, 随着科技创新速度的加大, 产品结构、甚至产业结构的变化都在加速, 标准化和创新作为一对矛盾, 影响着价值联的动态变化。然而, 影响价值链动态变化的不仅仅是标准化和创新,显然还有其他的动力机制。目前, 全球价值链动态发展的动力机制、路径都还很不清楚,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解释。参考文献:张辉.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集群转型和升级M 1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8 31吴建新, 刘德学. 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 J 1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 8): 9 14.包 卿, 陈 雄. 国内外全球价值链研究的简要述评与展望 J .特区经济.2006( 6):346-3471刘林青, 谭力文.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 ) )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思考 J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2) : 37- 441黄永明, 聂鸣.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国外文献研究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 0 0 6 (2 ): 6 一1 0 .Po rter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1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 25 29. 2 Kogut, B.: Design ing g lobal stra汪斌,侯茂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J 1 国际贸易问题,2007, ( 3): 22 28.张辉.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J 1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 5):38 46G E R E FFI G . In t e r n a tio n a l T r a d e a n d In d u s t ria lU p g ra d in g inth e A p p a r e l C o m m o dity C ha in s J . Jo u r n a l o f In t e r national Eeonomies ,1999 , 4 ,8黄永明, 聂鸣.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国外文献研究综述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 0 0 6 (2 ) : 6 一1 0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 al u e 一added Chains J. S lo a n Manage ment Review , 1 9 8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济南历城区义轩小学招聘小学教师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正版授权】 ISO/IEC 2395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3D printing and scanning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data protection of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ervice platform A
- 2025年柏拉图的试题及答案
- 2025杭州市景芳中学编外教师招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佳木斯铁路运输检察院招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华罗庚复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七台河职业技师学院公开招聘编外生活辅导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头疗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赤峰林西县招聘社区工作者7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心理学基础(第2版) 课件 第7章 学习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 ktv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
- 心内科出科汇报
- 生成式人工智能课件
- 2025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范本(四)
- 房屋征收公司管理制度
- 油罐车出租合同协议书
- 艾滋病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及标准
- 2025至2030中国避雷器市场销售规模及发展潜力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