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毕业论文 (二?一一届)毕业论文 题 目: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姓 名: 学 院: 商 学 院专 业: 经 济 学 班 级: 经 济 学 号:指导教师: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教 务 处 制年 月 日诚 信 声 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的是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主要从产业结构变动入手,探讨嘉兴经济增长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了解嘉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收集与整理相关数据,运用有关理论和计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通过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目前,嘉兴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而第三产业正在不断壮大。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嘉兴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出优化嘉兴产业结构的建议,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此来促进嘉兴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bout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to Jiaxing economic growth. Its analysis is mainly fr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focuses on discussing about the economic growth in Jiaxing and analyzing the three major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Jiaxing. First,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al changes in Jiaxing. On this basis, we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data. Then we analyze and process the data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 we found that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Currently, the main industry in Jiaxing is the second industry and the third industry is growing. Under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we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Jiaxing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In particular, we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Jiaxing.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economical growth, analysis 目 录 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一、文献综述回顾1 (一)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1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2二、嘉兴产业结构变动基本情况及特点3 (一)嘉兴产业结构的演进3 (二)工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5三、实证分析6 (一)模型建立及数据分析6 (二)平稳性检验6 (三)协整分析7 (四)实证总结9四、优化嘉兴产业结构的建议9 (一)嘉兴三次产业的发展定位10 (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10 (三)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11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11参考文献14附 录16致 谢17 引 言 产业结构变动既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地域经济成长的关键,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决定着地域经济及其发展的前景。产业结构不合理将会导致地区经济效益不高、发展活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各国逐渐意识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的巨大影响。目前,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情况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影响可以分析三大产业分别对嘉兴经济的的贡献度,找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通过分析,为嘉兴寻求合理化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嘉兴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文献综述回顾 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争论主要为两种,一种是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而另一种则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一)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 国内学者帕西内蒂将一个经济系统视作为一系列“纵向联合的部门”之和,这些“纵向联合的部门”在生产方面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对整个系统的贡献主要依赖于本部门的技术效率和产出需求。在对此系统进行了这些假设的前提下,帕西内蒂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大多数的经济增长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 库兹尼茨Kuznets,1949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钱纳里Chenery,1989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一般性规律: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完成后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处于上升,但在工业化初期变化较慢;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优化升级必然会推动经济增长。国内学者蒋振声、周英章(2002)样本区间选为1952?199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52?1999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我国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二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林善炜(2006)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总量增长;二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王琳(2008)采取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吕铁通过采用资源再配置效应模型,考察了中国改革以来1979?1996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得出三次产业结构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04%,反映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汪茂泰、钱龙(2010)采用1992?2007年度的IO表,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具体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是能够最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赵春艳(2010)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各省1996?2005年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模型拟合,结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显著,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国内外学者通过无数的研究,大多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经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只要研究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个人认为,它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历年来不同的学者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而部分则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甚小。但是,多数的学者都在研究中证实了产业机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此前学者的基础上,以嘉兴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 二、嘉兴产业结构变动基本情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之初,嘉兴经济发展呈现出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三次产业结构呈“一二三”排序,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份额,1978年农业经济占整个经济总量达到49.8%左右。经济发展到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4%。全市有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752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3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035.31亿元,增长39.1%。第三产业增加值827.58亿元,增长12.5%。可以说,近几年,嘉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一)嘉兴产业结构的演进 1.嘉兴产业结构经历的两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飞跃,三次产业构成从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顺利过渡到工业化城市中后期。1980年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其构成为39.1:42.5:18.4,呈“二一三”排序。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几年之后,三次产业结构再次发生新的变化,1993年三次产业构成为18.4:59.1:22.5,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呈“二三一”,到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5.5:58.5:36.0,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看,1980?2010年嘉兴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幅度较大。另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2009年为5.5%,比1980年下降了3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从1980年的42.5%上升到2010年的58.5%;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稳步上升态势,从1980年的18.4%上升至2010年的36.0%,上升了17.6个百分点。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据统计资料显示,嘉兴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是:(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1.84%,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30.52个百分点;(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上升,2009年该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0.69%,比1994年提高了20.17个百分点;(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提高,从1994年的17.12%上升至2009年的27.47%,提高了10.35个百分点。如下表1所示为1990?2009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情况表。 表1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情况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49.33 34.99 15.68 199148.61 35.40 15.99 199251.35 33.89 14.76 199342.63 40.27 17.10 199442.36 40.52 17.12 199539.20 41.60 19.20 199637.98 42.15 19.87 199738.50 40.78 20.72 199839.03 39.69 21.27 199937.61 34.00 22.39 200033.60 43.08 23.32 200131.48 44.96 23.56 200228.50 47.34 24.16 200324.64 50.12 25.24 200417.17 59.42 23.41 200516.06 59.82 24.12 200615.13 61.06 23.81 200713.66 62.55 23.79 200812.44 59.82 27.74 200911.84 60.69 27.47 数据来源:嘉兴统计年鉴2010(二)工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嘉兴工业一直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轻纺类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大,一直维持在65%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在近几年内有所回升,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以下为嘉兴工业发展呈现出的两大特点。 1.产业结构转换总体缓慢,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嘉兴工业努力克服市场约束,抓住机遇,着力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尤其是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典型的“浙北现象”,其中服装、木材加工、化工、化纤、能源等是结构调整中亮点。但是,嘉兴产业结构转换总体上比较缓慢,传统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较低。 2.轻工业比重较大,呈现轻型化特征 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数据,2009年,嘉兴工业总产值3876.39亿元,重工业产值1827.28亿元,增长2.7%,轻工业产值2049.11亿元,增长4.7%。嘉兴市的轻、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2.9%和47.0%。与往年相比,重工业有所发展,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但是,嘉兴的轻工业所占比值依然较高,说明重工业仍需加快发展步伐。(三)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市第三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16.7%,2009年嘉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98.01亿元,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劳动就业的主体。 1.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嘉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由1995年的25.1%提高到2009年的36.4%,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不断增长,从1999年起地方税收超过第二产业。 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大 第三产业是容纳劳动力较多的基础行业之一。据统计,1995年嘉兴市一、二、三产从业人员构成比为39.2:41.6:19.2,到2009年已变为11.8:60.7:27.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提高8.3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近年来,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事业等新兴行业有了较快发展。同时,传统的流通行业也有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交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增加值62.3亿元,比2004年增加19.4亿元,年均增长9.0%;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17.79亿元,比2004年增加108.8亿元,年均增长20.0%。 从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进程看,全市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产业不断改进,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组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专业市场在整合和创新中得到发展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软件、信息、会展、社区服务等迅速发展,成为我市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使第三产业中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步成为发展较快的产业。 三、实证分析(一)模型建立及数据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增长情况一般用GDP作为指标,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则是选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来作为指标的。所以,本文选取1978?2010年共33年嘉兴统计年鉴数据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三大产业增加值来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如附录表2所示。用Y表示GDP,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于是问题就转化为与之间的关系。为消除异方差,我们需要对数据采用对数形式,即。(二)平稳性检验 若是我们直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很容易造成“伪回归”,这样会影响回归分析的有效性,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查看数据是否平稳。若平稳,则可进行回归分析;若不平稳,则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本文采用ADF检验, ADF检验的一般形式为: Yt+t+Yt-1+i Yt-i+t 原假设为H0: 0,若原假设成立,则该时间序列有单位根,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根据该方法,本文运用ADF检验首先对变量的水平值做单位根检验。借助Eviews 6.0软件,检验结果如下:表3ADF检验结果变量检验形式ADF检验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c, t, k)统计量LogY(c, t, 0)-1.455621-4.273277-3.557759-3.212361非平稳LogY(c, 0, 0)-3.23692-3.661661-2.960411-2.61916平稳2LogY(c, 0, 0)-5.439456-3.67017-2.963972-2.621007平稳LogX1(c, t, 0)-1.603308-4.273277-3.557759-3.212361非平稳LogX1(c, 0, 0)-5.284694-3.661661-2.960411-2.61916平稳2LogX1(c, 0, 0)-9.12301-3.670170 -2.963972-2.621007平稳LogX2(c, t, 0)-1.429023-4.273277-3.557759-3.212361非平稳LogX2(c, 0, 0)-3.353464-3.661661-2.960411-2.61916平稳2LogX2(c, 0, 0)-5.712454-3.67017-2.963972-2.621007平稳LogX3(c, t, 0)-1.073151-4.273277-3.557759-3.212361非平稳LogX3(c, 0, 0)-2.839672-3.661661-2.960411-2.61916平稳2LogX3(c, 0, 0)-5.175019-3.67017-2.963972-2.621007平稳 注:检验形式中,c代表截距项,t代表趋势项,k代表滞后阶数,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 2表示变量的二阶差分。 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在1%、5%和10%的置信水平下,所有变量的ADF值大于各种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即表明序列有单位根,从而的对数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四个变量二阶差分后,ADF值分别小于各种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所以拒绝有单位根的零假设,四个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单位根的结果说明了1978年至2010年的国民收入(Y)、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二阶平稳序列。由此,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三)协整分析 如果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该组合不具有随机趋势,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积的,这个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目前,协整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E-G两步法,即基于回归残差的平稳性检验;二是Johansen和Juselius的似然比检验方法,简称Johansen协整。在多个变量的协整分析中,更常用的是Johansen协整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在Stock and Watson1988、Johansen(1988、1991、1994、1995)以及Johansen and Juselius1990的研究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的。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可用来判断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主要用来分析多个变量组成的VAR系统,它较E-G两步协整检验法而言检验的功效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估计和检验多重协整关系。考虑到本文中存在四个变量,可能会存在多重协整关系,因此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 1.确定最优协整滞后阶数 首先根据无约束VAR模型来确定最优协整滞后阶数,结合AIC和SC信息量取最小的准则及样本自身数量的限制来确定最优协整滞后阶数,选择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从3依次降至1阶来选择最优滞后阶数。根据Eviews运行的结果见表4,可以看到AIC和SC准则值,选使AIC值和SC最小的滞后阶数,因此,从表4的结果选择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则Johansen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表4 滞后阶数的选取?LagLogLLRFPEAICSCHQ054.89125NA 3.95E-07-3.39275-3.205923-3.3329821227.8484288.26191.14e-11*-13.85656 -12.92243* -13.55772*2237.302213.235271.88E-11-13.472014-11.73871-12.882243261.007626.86618*1.33E-11 -13.93384*-11.50510 -13.15687 2.协整检验 按照二阶滞后的协整关系检验,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时假定协整方程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和截距但序列无时间趋势项。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零假设开始逐步分析,结果见表5。表5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Hypothesized Trace0.05 No. of CEsEigenvalueStatisticCritical ValueProb.*None *?0.744829?75.58117?47.85613?0.0000At most 1 *?0.506116?34.60649?29.79707?0.0129At most 2?0.357270?13.44287?15.49471?0.0995At most 3?0.006047?0.181948?3.841466?0.6697 由表5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方程,并且显示嘉兴市国内生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选择标准化协整方程如下: (3.1) 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嘉兴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正面影响。当第一产业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7%;当第二产业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8%;当第三产业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1%。 3.误差修正 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简记为ECM)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它的主要形式是由Davidson、 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常称为DHSY模型。传统的经济模型通常表述的是变量之间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因此,建模时需要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理论的长期均衡过程。利用协整方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令其等于VEC,应用计量软件Eviews6.0对模型进行操作,得到误差修正方程如下:(3.2) 由上述误差修正方程可以得知,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其值为-0.6528。通过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项,可以看出嘉兴经济增长的方程中第三产业向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系数为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正,并且绝对值越大系统的自我修正功能越强:即系统能迅速地从短期失衡的状态恢复到长期均衡的状态。通过误差修正项系数来看,其调整系数-0.6528?0,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一结果说明了在每一年中,嘉兴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值和它长期均衡值的差距约有65.28%得到修正。第t期的GDP主要受t-1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t-1期的第三产业的影响,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1894、0.5927、0.1673,可见在短期内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变动率的影响最大,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变动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四)实证总结 上述实证分析首先通过ADF检验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取得实证结果。此外,本文还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后,由实证分析的结果主要得到以下几点: 1.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通过协整分析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存在着正面影响。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嘉兴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同时,第三产业对嘉兴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较大,正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是基础,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定不移地发展,服务业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发展。由嘉兴1978年至2010年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得知,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能更快地推进嘉兴经济的增长。所以,嘉兴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嘉兴市应该统筹发展三大产业,积极推动嘉兴经济的增长。 2.第二产业保持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崛起,第一产业衰落 产业结构变动对嘉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说明嘉兴现阶段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当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8%。工业是GDP的主要构成,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嘉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相反,第三产业较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可是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稳步上升。第一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主要构成部分转变为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优化嘉兴产业结构的建议 嘉兴三大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一产业趋于平稳,第三产业逐步发展。由以上实证分析得知,目前嘉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当第二产业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8%。第三产业对嘉兴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第二产业,当第三产业增加1%时,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1%。而第一产业对嘉兴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较小。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嘉兴经济,嘉兴市应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一)嘉兴三次产业的发展定位 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嘉兴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当立足于现有基础及资源。在保证一产、二产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使嘉兴经济发展水平继续保持较前的地位。同时要通过不断的摸索创新,找到一条适合嘉兴第三产业发展并且具有嘉兴第三产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由实证分析可知,目前嘉兴第二产业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对GDP的拉动作用最明显,所以,嘉兴应该继续保持对第二产业的投入。而嘉兴第三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正在逐步超过第一二产业,所以嘉兴应该创造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环境,引导和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一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是特别大的,但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嘉兴应在了解目前三大产业结构特点的前提下合理地调整嘉兴市的产业结构,以此来促进嘉兴经济快速增长。(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虽然农业对嘉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但它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必不可少。所以,嘉兴市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它对经济的贡献能力。 1.科教兴农 嘉兴农业在三大产业中发展最为缓慢,并且科技水平较低。目前,嘉兴的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小规模低回报这种粗放式的模式为主。嘉兴应该加大科技含量的投入,从而改善农业科技水平低的现状。同时应该培养优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及制度建设;加强主导农产品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等。 2.加大公共政策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环境。公共政策能够为农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农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嘉兴市应该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管理服务、有序推进农民跨区域集聚和身份转换、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3.提升农业品牌力度 积极依托嘉兴现有特色产业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营销策划为手段,创立自己的品牌农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行动,创建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在打响特色农产品的绿色、有机品牌的同时,积极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嘉兴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举办、参加各类农产品展洽会,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三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它是目前嘉兴GDP的主要构成部分。近几年来,工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工业的发展速度正在减缓,它的主导地位也开始动摇。因此,嘉兴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寻找出合理的结构促进嘉兴经济发展。 1.调整和完善嘉兴工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 目前影响嘉兴工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紧缺,如能源、土地资源等,所以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嘉兴工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嘉兴应该继续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其次,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的地区分布,使得嘉兴的工业布局合理、有序。然后,重点抓好有利于嘉兴经济规模扩大、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的大项目引进和推进工作,限制社会管理成本较高、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最后,需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来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引导和发展优势骨干企业 大型企业集团具有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它们对于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具有资金、人才和市场优势,可以有效地带动与之配套协作的一大批中小企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嘉兴企业主要以服装、机电、医药类为主,所以,嘉兴应该重点引导和发展这些优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资本运营,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提高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标准。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档次、规模、水平以及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方面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是要把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着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产品。(四)大力发展服务业 目前,嘉兴市服务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发展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它可以深入到农业和工业。所以,嘉兴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为经济社会提高更多的服务,使得嘉兴更好地发展。 1.发展农业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嘉兴是传统农业大市,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缓慢等问题。近年来,嘉兴市一直不断地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在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和市场化上实现突破发展。 为了给农业生产提供便捷服务,嘉兴应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底全市已成立527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所以,嘉兴应该继续发展各种合作社,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嘉兴也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此外,嘉兴努力发展新型农技服务、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拓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近年来,嘉兴农业科技服务规模有了整体性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嘉兴拓展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等流通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等产业内部分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是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工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所以,嘉兴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时需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嘉兴市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首先,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科技转化中心等科技服务载体,大力发展嘉兴科技服务业。利用嘉兴良好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如秀洲区启动的嘉兴现代物流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将为浙北乃至华东地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快专业市场创新,引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嘉兴具有较多的专业市场,它们对嘉兴经济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嘉兴皮革、羊毛衫等大型专业市场应该加快功能创新,加强信息、研发、物流、会展等功能建设,引导制造企业向品牌化、信息化、技术化转型升级。 3.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潜力、竞争力以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快速发展催生的“楼宇经济”,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占地少、效益好、无污染的优势。嘉兴在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同时,还应加快培育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科技城等一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嘉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中港城等一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重点储备安排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公共服务、新型服务业5大类项目。嘉兴市应该努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服务业集聚;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提高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1?于丹凤.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研究J.西方经济学,2008(05):77?892?余江、叶林.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和技术进步?一个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5):7?93?许冬梅、刘璐禄.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3):47?504?王迪.能源效率、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2009(09):9?135?胡琦.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理论演进与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03):11?166?段利民、杜跃平.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4):117?1187?周英章、蒋振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146?1518?林善炜.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换?兼析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J.宁夏党校学报,2006(01):55?599?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统计数据J.江淮论坛,2008(04):18?2310?汪茂泰、钱龙.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02):16?1911?赵春艳.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03):487?49212?葛新元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43?4813?陶良虎,周明.湖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03):39?4214?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5?王秀芳.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01):4?716?袁建文、李红佳.台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03):105?11017?王伶.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502):36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