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doc_第1页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doc_第2页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doc_第3页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谢明璐摘 要: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理念与现实脱节、制度滞后、内容空泛、手段单一、评价欠科学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道德发展。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学校必须通过科学顶层设计德育理念、建立健全德育制度、创新实施学校德育载体、扎实推进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德育评价手段创新等措施来完善德育工作,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Summary: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fiel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such as the concept of touch with reality, institutional lag, content empty, single means less scientific evaluation, all of which affect and restrict th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must be scientific top design school of moral philosophy, and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moral education team construction, pay attention to moral evaluation means innov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问题;路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校德育工作前进的方向,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也是我们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首要职责。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得以确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德育工作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不少高校的德育很大程度上遵循着传统的方式,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德育甚至有边缘化的倾向,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局面任重道远。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对策,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推动高校德育工作。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德育理念构建与现实脱节构建科学的德育理念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保证。一是部分高校倡导的德育理念不科学。有些高校的德育理念仅仅是口号式、标语式,存在“高大上” 的美丽外表,德育理念定位在理想化的境界(如某大学:完美人性;承华夏传统,纳四海文明),不贴近校情、学情,缺乏鲜活的时代内涵元素。二是部分高校德育理念难执行。“难”在学校主要领导思想上存在着“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等错误认识,导致行动上迟缓或无推进措施;“难”在无抓手,寻找不到合适的实践德育理念突破口、配套措施;“难”在部分教师对本校的德育理念知情不详,因德育理念的解释权在少数制定人头脑中,德育理念的认可度低,导致部分职业倦怠的教师思想上漠视,情绪上抵制,行动上忽视。(二)德育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新的形势下,学校需要科学合理的德育制度规范学生,需要完善各项德育制度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对德育制度和德育观点的尊重。目前,高校德育制度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德育制度不健全。部分高校在制定德育制度方面随意性大,未能从学校德育工作整体层面进行规划,缺乏全面性、完整性与延续性。二是德育制度成摆设。部分高校许多制度常常束之高阁,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规范、约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或者是仅制定制度,却缺失执行、督查、考核、反馈、整改等关键环节,导致德育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三是德育制度更新慢。部分高校德育制度内容陈旧,未能与新时期的德育要求相匹配,时效性差;未能及时对德育制度内容存在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未能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三)德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增长速度未跟上学生规模的扩张,导致专职德育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显得相对欠缺。一是德育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未按规定要求配齐配足专兼职德育工作机构与人员,且专职人员偏少,兼职偏多。二是德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新形势下,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德育工作者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无心教改,不能将学校当前德育工作与当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难解学生之惑。三是德育队伍不稳定。由于在评先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落实到位,德育人员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四)德育评价方法单一,可操作性差德育评价是判断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是整个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高校德育评价以下几个倾向值得关注。一是重定性评价,轻定量评价。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德育评价以定性评价为特色,而忽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印象和经验为依据,往往不能把握评价对象道德状况的特点和本质,不能准确概括学生道德差异,容易造成德育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得不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二是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许多高校比较注重对德育结果的评价,往往把德育评价看作是学校德育的“终结者”,从现有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德育状况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但对德育过程的评价并不那么重视,缺乏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动态考查。三是重抽象评价,轻具体评价。由于当下高校德育目标往往过于抽象、空泛、统一,目标与目标间缺乏适当的层次性,而且不符合学生和学校德育的实际,很难反映学校德育的个性和学生思想品德的特色,显得抽象有余,具体不足。二、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一)科学顶层设计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南。一要有时代性。目前高校学生对高校德育所倡导的以个人或群体为本位的道德理念缺乏认同,在道德方面出现了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体现时代精神的、合理的德育理念。现代德育理念应该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崇尚贴近生活的德育。这种德育理念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这种道德,才能被高校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的目的。二要接地气。德育理念的顶层设计要能体现出学校自身长期积淀下来传统的优秀历史元素,要能体现出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职教独特元素,还要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生活德育元素。这种德育理念的确立后要对全校师生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引领全校性德育工作,渗透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过程中。(二)建立健全德育制度建设德育制度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一是要澄清现有制度。学校中大量的德育制度是长期传承下来的,部分内容甚至属于土办法,与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规律存在矛盾。学校应该对现有德育制度(包括成文的制度与不成文的制度、一些“行之有效”的习惯做法)进行梳理、审视、分析,保留和完善其中的合理因素,清除和改造不合理的内容。二是要健全德育制度体系。德育制度包括基础制度、实施制度和监督制度。基础制度是在学校总体工作中保障德育地位的制度,实施制度是在学校中依据现代德育理念开展德育的制度,监督制度是为了确保基础制度和实施制度能够有效运行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如何保障监督制度能够有效地行使监督职能,既是学校德育改革能否落实的关键,也是德育制度设计和建设中最难的部分。三是要定期更新相关制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学校德育制度切实符合德育需要和德育规律,贴切时代社会要求,贴近学生成长需要。(三)扎实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德育队伍的建设水平。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热爱德育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校德育队伍。一是要注重扩充德育队伍容量与质量。在选配德育工作人员时要重点考虑部门职数、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要考虑分工专兼职结合,合理搭配,从而优化整体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二是要注重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如在加强德育工作人员的职业理想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健全激励机制,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健全班主任队伍培养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等。三是要注重整合社会教育力量。高校要真正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职能,定期开展活动;鼓励行业、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先进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德育辅导员”,积极开展活动。(四)重视德育评价手段创新科学的德育评价不仅能为德育目标的确立、德育内容与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提供依据,而且还能够外化德育效果与价值。一是并重组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既要看到定性的长处,也要看到定量的不足。好的定性评价可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准确把握评价对象道德状况的本质;不良的定量评价不但不利于学校德育工作,反而以“科学”装点门面,让人们不知所措。二是并重组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不能只看到德育结果,还注重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要看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学校德育的潜力,不能只看到学生和学校的现有表现,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学校德育的改善。三是避免德育评价空洞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目标要以现实为基础,贴近现实又高于现实,既要重视德育评价的理想取向,又要重视德育评价的现实取向,充实具有时代精神的评价目标,避免德育评价空洞化。 高校德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是一个多维庞大的复杂系统。新形势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来指导和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紧紧把握以生为本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