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皇家园林赏析.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3/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1.gif)
![[人文社科]皇家园林赏析.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3/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2.gif)
![[人文社科]皇家园林赏析.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3/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3.gif)
![[人文社科]皇家园林赏析.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3/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4.gif)
![[人文社科]皇家园林赏析.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3/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61d482ed-09c3-4de1-ad33-464d1685fd5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名园 第一章皇家园林 第一节 皇家园林概说第二节 皇家园林实例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北海公园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一 历代皇家园林1帝王至上 皇权至尊的体现 2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 苑 囿 宫苑 御苑 3 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可谓源远流长 4 一般建在京城里面 与皇宫相毗邻 相当于私家的宅园 称为大内御苑 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 环境幽静的地方 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 分别称为离宫御苑 行宫御苑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周文王的 灵囿 以自然的树木花草为主 鸟兽充其间 并挖池筑台 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 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到了秦汉 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 著名的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 南 西的广阔地域 关中八水流经其中 建宫 苑数量不下三百处 其规模虽然及其宏大 但却比较粗犷 殿宇台观只是简单地铺陈罗列 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 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于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争频繁 士大夫玄谈玩世 崇尚隐逸 寄情山水 受到这种时代美学的浸润 宫苑的规模虽不及秦汉 但在内容上却有着更严谨的规制 表现出一种人工构建结合于自然山水之美 标志着皇家园林的发展已升华到较高艺术水平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鼎盛的黄金时代 皇家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协调统一 洛阳的 西苑 和骊山的 华清宫 可是为这个全盛时期的代表作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到了北宋 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 北宋东京 南宋临安 金朝中都 都有皇家园林建置 规模远逊于唐代 然艺术与技法的紧密细致则有过之 其中东京的御苑 艮岳 就是这个时期最接触的作品 元 明两代 皇家造园活动相对地处于迟滞局面 除元朝大都御苑 太液池 明代扩建为 西苑 外 别无其他建设 直至清代 皇家造园方才兴起一个新的高潮 这个高潮奠定于康熙 完成于乾隆 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 完全沿用明代的皇城宫殿 这样 皇家建设的重点就很自然地转到园林方面 加之王公贵族很不习惯于北京城内的炎夏溽暑之苦 提出择地另建 避暑宫城 的拟议 待到康熙中叶政局稳定 国力稍裕时 便在北京西北郊和热河 相继经营皇家园林 到乾隆盛世 进一步扩建 新建 在北京西北郊最后建成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 集中体现了皇家园林的主要特色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二 皇家园林的特点皇家园林的最大特点便是 皇家气派 具体言之 大致有以下五点 一 规模宏大 二 园址选择自由 三 建筑富丽 四 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五 全面吸收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广泛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技艺 2 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 3 仿制复制名园 第二节皇家园林赏析之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 是我国保存最完整 最大的皇家园林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离宫御苑 公元1750年 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 改称今名 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 颐和园又遭 八国联军 的破坏 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 国民党统治时期 又遭破坏 解放后不断修缮 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第一节皇家园林概述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 4350亩 其中水面约占3 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 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 配置了殿 堂 楼 阁 廊 亭等精致的建筑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 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平面图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昆明湖原名西湖 万寿山原名瓮山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 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性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 包括朝会达成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 寝宫 大戏台 庭院等 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 建筑最多 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 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 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 依次为排云门 排云殿 德辉殿 佛香阁等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 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 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 尽管建筑较少 但林木葱笼 山路曲折 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 布局紧凑 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 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 烟波淼淼 西望群山起伏 北望楼阁成群 湖中有一道西堤 堤上桃柳成行 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 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十七孔桥横卧湖上 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 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 造型十分优美 东宫门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 宫门为五扇 三明两暗庑殿式建筑 正中设三个门洞 中门叫御路门 为慈禧太后和皇帝 皇后进出专用的 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 太监 兵卒从南北两侧的边门出入 门檐下是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 颐和园 匾额 仁寿殿仁寿殿位于仁寿门内 是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 清乾隆时 1736一1795 名勤政殿 光绪时 1875 1908 重建 改称仁寿殿 是慈禧 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 仁寿殿东向 面阔7间 卷棚歇山顶 两侧有南北配殿 前有仁寿门 门外为南北九卿房 构成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 铜鼎炉 铜凤 铜龙 玉澜堂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 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 建 光绪年间 1875 1908 重建 是光绪帝的寝宫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戊戌政变失败后 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 玉澜堂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 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 东配殿霞芬室 西配殿藕香榭 戊戌变法 失败后 曾于此处囚禁光绪 东暖阁是早膳室 西暖为寝宫 现在之陈设为原物 大殿内的陈设大多是乾隆时遗物 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宜芸馆宜芸馆在颐和园玉澜堂后 建于清乾隆年间 1736 1795 光绪时 1875 1908 重修 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 院门为垂花门 上题宜芸门 德和园德和园在颐和园东宫门内 原为清乾隆时 1736 1795 恰春堂旧址 光绪时 1875 1908 改建 主要由颐乐殿和大戏楼组成 是专供慈禧看戏的地方 舞台宽17米 高21米 上下三层 后台化妆楼二层 顶板上有七个 天井 地板中具有 地井 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 演神鬼戏时 可从 天 而降 亦可从 地 而出 还可以引水上台 大戏楼大戏楼在颐和国德和园内 清光绪十七年 1891年 建 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戏楼 清末 京剧艺术勃兴 著名演员如谭鑫培 杨小楼等曾在此为慈禧演戏 乐寿堂乐寿堂在颐和园内 面临昆明湖 乐寿堂为一大型四合院 慈禧太后的寝宫 大殿红柱灰顶 垂脊卷棚歇山式 造型别致 富丽堂皇 乐寿堂是慈禧居住的地方 门厅称 水木自亲 水木自亲 水木自亲 位于昆明湖北岸 前轩临水 为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的正门 门前有御码头和约20米高的灯架 慈禧太后由水路入园时 在这里下船直进乐寿堂大院 排云殿排云殿在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部 是慈禧做寿时接受贺拜 举行庆典的地方 正殿左右两侧均有耳殿 中间有复道相连 横列共21间 全部建筑均用游廊贯串 并用黄琉璃瓦盖顶 为颐和园内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 为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 佛香 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 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 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 八面三层四重檐 阁高 米 八面 三层 四重檐 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 直贯顶部 下有 米高的石台基 每月望朔 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游人至此 居高临下 可以饱览昆明湖及几十里以外的明媚风光 画中游画中游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部 是依山而筑的重要点景建筑群 在此建筑群中央为八角两层楼阁 东西配置两亭两楼 东楼名爱山 酉楼称借秋 用爬山廊沟通 登阁凭眺 漫步游廊 有置身画中之感 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昆明湖岸边 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 该舫建于乾隆十二年 1755 舫体由大理石雕成 上面原为中式楼阁 后取江山永固 如石舫万年不覆之改建 细雨蒙蒙之时 慈禧坐在镜前 一面品茗 一面欣赏镜中雨景 船体突出四个水龙头 每当大雨 楼顶雨水从四角的空心柱流下 由龙口吐出 景色壮观 船体长36米 用巨大的石块雕砌而成 两层舱楼系木结构 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 顶部用砖雕装饰 精巧华丽 后湖后湖俗称苏州河 是绕流颐和园万寿山北坡下的溪河 清乾隆时 1736 1795 人工凿成 长约1公里 河面随山势弯转 时宽时狭 河畔古松挺立 山石垒垒 中段即为著名的买卖街 万寿山万寿山在颐和园内 燕山余脉 海拔108 94米 传说曾有老人在山上凿得石瓮 国名瓮山 前临瓮山泊 又称西湖 即今昆明湖 智慧海智慧海在颐和园万寿山巅 智慧海是一座两层砖结构的殿堂 亦称无梁殿 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 色彩绚丽 图案精美 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殿内所供高大观音座像智慧海是万寿山的至高点 位于前后山坡的中心 因而它亦是后山中轴线的终点 谐趣园谐趣园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 是著名的 园中之园 该园面积不大 环池共有十三座不同形式的建筑 并由三步一曲 五步一折的游廊串联起来 布局严谨 精巧 环境幽美 清静 慈禧驻园期间 常来这里钓鱼和赏花 知鱼桥 紫气东来关紫气东来城关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 峙于两峰之间 重檐城楼 砖雕城堞 南侧城额 紫气东来 取老子出关典故 北侧城额 赤城霞起 用晋孙绰 天台山赋 名句 东堤东堤地区视野开阔 是观颐和园大景的好去处 它自身的主要景点有 春来水暖它先知的知春亭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文昌阁 昆明湖中的仙岛 南湖岛 龙王庙 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 以及名闻遐迩的镇水铜牛 知春亭知春亭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 玉澜堂前的小岛上 为重檐四角攒尖顶 倚柱可纵眺全园景色 亭畔遍植垂柳 春来柳丝吐绿 取 见柳而知春 之说命亭 一说 知春 二字源于宋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每年昆明湖解冻都从这里开始 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祠位于昆明湖东岸 建于元代 现仅存墓穴及殿房三间 庭院中竖有一尊翁仲 石人 及清代乾隆御碑一座 耶律楚村 1190一1244 为蒙古成吉思汗 窝阔台汗时大臣 元朝开国元勋 字晋卿 契丹族 辽皇族子孙 公元1224年死 按生前要求葬于瓮山泊畔 文昌阁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 原是一座城关 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 建于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 现存城楼为光绪时 1875 1908 重建 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 人 字形 中间为三层楼阁 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 旁有铜骡一个 极富特色 铜牛铜牛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 卧伏在雕花石座上 以神态生动 形似真牛著称 1755年 乾隆皇帝在扩展了昆明湖后 沿用大禹治水的故事铸造了这只铜牛 放在东堤上用来镇服水患 并在牛背上用篆文铸就了一篇 金牛铭 记述此事 廓如亭廓如亭又名八方亭 坐落在十七孔桥东端的 占地130多平方米 其面积之阔体积之宏 为同类建筑中所罕见 乾隆年间 皇帝经常在此举行诗文酒会 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 清乾隆时 1736一1795 建 为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孔券组成 长150米 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 状若长虹卧波 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 苏州宝带桥的特点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 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 大小共544个 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 十分生动 桥额北面书 灵兽偃月 南面书 修炼凌波 南湖岛南湖岛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南部 与万寿山遥相对应 南湖岛是按照跨国古代皇家园林 一池三山 传统模工修造 象征神话中的蓬莱幻景 岛上松柏翁郁 叠石林立 楼阁隐约如画 胜似仙宫 西堤西堤是一道人工长堤 乾隆时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 西堤把昆明湖分成东西两半 长堤上建有风格各异的六座石桥 六桥自北向南依次是 界湖桥 豳风桥 玉带桥 镜桥 练桥 柳桥 其中玉带桥最为著名 桥拱高而薄 与水中倒影相连形如玉带故名 豳风桥 玉带桥 镜桥 练桥 柳桥 皇家园林赏析之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 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山庄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抵御沙俄的扩张 它是清帝每年北巡的重要行宫之一 山庄占地面积564公顷 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历经清朝三代皇帝 康熙 雍正 乾隆 历时87年才建成 是清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称 主要艺术构思在于突出自然山水之美 循自然景观修筑建筑 不事彩画 以淳朴素雅格调为主 乾隆时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755 1790为第二阶段 主要修建了外八庙 在山庄内增建了仿江南各名胜的多组园庭 重点营造了山区各峪内 山上 峪底深处的建筑组群及山庄内八处寺庙 逐渐改变了原来的风格 亦步亦趋于汉唐建筑宫苑 以豪华而错落有致 布局新颖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见胜 建筑特色 1 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 因山就水 顺其自然 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 2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 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 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 3 避暑山庄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 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 美学 文学等多方面的内涵融注其中 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平面图 总体布局避暑山庄占地560公顷 山庄内有康熙用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用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 这些风景博采全国各地风景园林艺术风格 使山庄成为中国各地胜迹的缩影 避暑山庄的总体布局按 前宫后苑 的规制 宫殿区设在南面 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 苑林区又分为湖泊区 平原区 山岳约占全园面积4 5 平原占1 5山峦区三大部分 三者成鼎足而三的布列 宫殿区避暑山庄的布局运用了 前宫后苑 的传统手法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端 包括正宫 松鹤斋 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群 正宫在宫殿区西侧 是清代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主要所在 按 前朝后寝 的形制 由九进院落组成 布局严整 建筑外形简朴 装修淡雅 正宫的全组建筑基座低矮 梁枋不施彩画 屋顶不用琉璃 与京城巍峨豪华的宫殿大不相同 松鹤斋在正宫之东 由七进院落组成 庭中古松耸峙 环境清幽 万壑松风在松鹤斋之北 是乾隆幼时读书处 六幢大小不同的建筑错落布置 以回廊相连 富于南方园林建筑特色 湖泊区是山庄风景的重点 位于宫殿区之北 为大小洲屿分隔成形式各异 意趣不同的湖面 用长堤 小桥 曲径纵横相连 湖岸曲逶 楼阁相间 层次丰富 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建筑采用分散布局手法 园中有园 每组建筑都形成独立的小天地 山庄72景 有31景在湖区 在较大的岛屿或地段 布置了严谨四合院式的封闭空间 如 月色江声 如意洲 这里是皇帝宴饮和会客的地方 需要一定的格局和安静的环境 建筑布局强调内部空间的完整 湖泊区的许多景点是模仿江南名胜修建的 因此 建筑外形的丰富多变 回廊粉墙的广泛使用 装修的简朴适度 以及山石的处理 色彩的搭配 都具有江南园林的特征 但建筑本身又是北方形式 叠石也以北方的青石为主 这些都与浑厚的自然景色和谐统一 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整个湖区为远山近岭所环抱 园内山岭屏列于西北部 园外东南部形状奇特的磬锤峰 罗汉山 僧冠峰隔武烈河与山庄相望 承德外八庙中的普宁寺 普乐寺 安远庙隐现在群峰之中 这种借景手法 扩大了景区范围 增加景物层次 使湖泊区景观更为丰富多彩 平原区湖区北岸从西至东依次分布着水流云在 濠濮涧想 莺啭乔木及甫田丛樾四座亭 是湖区与平原区的过渡 又是欣赏湖光山色的佳处 山岳区山庄西北部 自南向北山峦起伏 松云峡 梨树峪 松林峪 榛子峪等通往山区 宫殿区 万壑松风地处正宫的东北角 南依松壑斋 北濒下湖 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年 形制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 用半封闭回廊连通环抱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 是山庄内唯一一座打破坐北朝南体制的正殿 长松数百 掩映周回 西北方的峡谷中 又不断送出阵阵松涛之声 为 康熙三十六景 第六景 宫殿区 澹泊敬诚殿澹泊敬诚殿进入内午门 1711年 康熙五十年 初建 1754年 乾隆十九年 改建 大殿面积612平方米 殿式为卷棚歇山顶 墙体的屋面皆用青砖 灰瓦 梁柱 隔扇 天花均为本色楠木 周廊及室内地面为天然紫豆瓣大理石铺砌 四周48根楠木大柱 经烫腊后色泽沉黄发亮 整个殿字在满院苍松映衬下 庄重巍峨 清幽典雅 古朴无华 宫殿区之四知书屋位于澹泊敬诚殿后 是面阔5间 外形简朴的四知书屋 以小巧的抄手回廊与大殿相通 康熙皇帝曾题名 依清旷 1788年 乾隆五十二年 乾隆皇帝更名为 四知书屋 湖泊区之热河泉热河泉是山庄极为重要的景观要素 湖区的主要水源 春天 澄湖位于泉水的源头 澄澈见底 夏天 浮萍点点 泛起阵阵清香 节令过了白露 霜降 泉水融融 水温高于一般水体 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 虽值隆冬 仍不见冰 景色幽绝 尽管白雪皑皑 这里却藻绿水清 碧水涟畸 春意盎然 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山庄 湖泊区之水心榭水心榭在卷阿胜境殿之北 下湖与银湖之间 中间是长方形重檐歇山卷棚顶建筑 南北两头为重檐攒尖顶建筑 康熙帝亲笔题名为 水心榭 此为 乾隆三十六景 之第八景 水心榭桥闸使下湖水面高于银湖 流水不停 入夜静听 别有情韵 湖泊区之金山亭金山亭位于如意洲以东 隔澄湖相对 由山石堆砌 三面临湖 一面溪涧 峻崖峭壁 造型雄伟 湖水环抱 如紫金浮玉 湖泊区之烟雨楼位于如意洲之北有个小岛 原名千林岛 由于青莲簇拥 故康熙皇帝在石褐上题名 青莲岛 从如意洲越曲桥登岛 南有门殿 间 穿过门殿 迎面为二层楼一座 卷棚歇山布瓦顶 上下围廊以苏画装饰 前檐高悬乾隆皇帝题写的云龙金匾 烟雨楼 楹联为 百尺起空蒙碧涵莲岛 八窗临渺弥澄印鸳湖 乾隆皇帝南巡 在嘉兴南湖鸳鸯岛上 见五代吴越文陵王钱元潦所建烟雨楼 布局灵活 造型秀丽 回京后遂按烟雨楼意境 在山庄仿建 登楼北眺 澄湖碧空如洗 万树园莽莽无际 每当山雨迷蒙 风卷云低 湖山若隐 雨雾如烟 雨态烟容 令人叫绝 湖泊区之沧浪屿沧浪屿位于西岭晨霞之东 有一座用虎皮石墙围起来的园中之园 康熙帝命名为 沧浪屿 自南踏石阶入垂花门 满院山石嶙峋 经弯曲的小径 有室3间 系康熙帝读书之所 湖泊区之芳渚临流芳渚临流自如意湖亭沿湖边林荫道北行 湖滨的天然巨石上 有一座重檐方形亭 名 芳渚临流 亭三面临水 巨石嵌空 或空兀于水 或横亘于岸 石上苍苔紫藓 自然天成 临流小憩 心静神清 湖泊区之环碧环碧位于芝径云堤西侧 突出于如意湖 是个半岛 湖泊区之芝径云堤在辟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 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为 康熙三十六景 第二景 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 夹水为堤 逶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能源行业锂能源应用技术前景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在线旅游平台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会展行业虚拟会展平台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大渡口区2025二季度重庆大渡口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江苏南京技师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莞市2025广东东莞广播电视台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宝石花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招聘(3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尾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