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跟大家聊一段历史。大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和着忧伤的音乐观看一组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分子肆意轰炸、屠杀、焚烧的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3000万人流离失所。 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其中法国也是受害者。一天夜里,法国一个小镇上,伯瑙德夫人的家里发生了一场虽不见硝烟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斗争,让我们一块回到战争中的那一天。 【板书课题,指导生齐读课题。】 【怎么理解“生死攸关”】 【生死攸关怎么会和蜡烛扯上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开的谜。】 二、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 【刚才声情并茂的读书,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师:谁能说说围绕着烛光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呢?【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绝妙、绝密、严密】【危急、危机、厄运】2. 你能“厄运”这个词的理解吗?3. 同桌合作、自主学习,找出文中表现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三次同敌军争夺、保护蜡烛的六个重点词语吗?(板书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走、熄灭) 三、教师板画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办法还存在什么隐患?) (1)“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抓住“绝密”一词理解,让学生与“秘密”、“机密”进行比较。明白到这几个词语都有保密的意思,但程度不同,进而感受到保护这份情报的意义之重大。)师:既然这份情报这么重要,那伯瑙德夫人想出了哪些方法来隐藏情报呢?这次她又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办法?(绝妙) (2)“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引导学生理解:“绝妙”的意思。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个“绝妙”的方法?它究竟“妙”何处?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敌人。妙就“妙”在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令敌人意想不到,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师:从藏情报来看,伯瑙德夫人可谓是煞费苦心。尽管她想出了如此绝妙的办法,但也并非万无一失的。一天晚上,伯瑙德夫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德国军官点燃了那只装有情报的蜡烛。在这紧急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与敌人进行巧妙周旋的?4、 读悟品质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故事中发生了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要求: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2、 组织交流。A、先看看伯瑙德夫人的表现?(1)当德国军官把蜡烛点燃时,伯瑙德夫人的表现如何?谁能读读有关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2)出示句子,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瑙德夫人表现怎么样?(3)指名汇报。生1: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从轻轻吹这个动作。(你能轻轻吹吗?)为什么要轻吹?生2:机智。(从哪个重点词看出?)从急忙取灯、吹熄。生3:她迫切想把蜡烛吹熄。(从哪里看出?)从她的语言看出。(4)指导朗读。师:从伯瑙德夫人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体会到她的急中生智。假如你就是伯瑙德夫人,面对着三位德国军官,面对着脸色苍白的儿女,你能通过朗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吗?哪位同学愿意试试?(指名读)真是外表镇定,内心焦急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伯瑙德夫人的心情吧!(齐读)(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小结:中尉点燃蜡烛,一家人的心都被揪紧了。尽管情况危急,伯瑙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这不正是她热爱祖国的表现吗?蜡烛熄灭了,危机似乎过去,但万万没有想到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紧张,恐怖)。从哪里感受出来,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这里提到的“不堪设想”如何理解?(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1)“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会是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为开头,来说说后果有多“不堪设想”。(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盟军的斗争将遭受重大损失;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情报里的地下工作人员将被屠杀) (3)引导学生感受“不堪设想” 师:这太可怕的,可怕得让人不敢想,因为一旦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母子三人的性命将告结束,后果是(不堪设想) 师:一旦绝密情报落入敌人的手中,后果是(不堪设想) 师: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盟军的斗争将遭受重大损失,后果是(不堪设想)师:由此可以看得出当时真的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B、交流雅克的表现。(1)谁来汇报雅克怎样做呢?(指名读)出示句子: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从雅克的做法你体会到什么?(2)指名汇报。生1:机智。(从哪个重点词看出?)(天真冷)(从语言中看出他马上想出计策,借搬柴之机要取走蜡烛)生2: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慢慢站、端、从这些动作中看出。为什么能这样?(3)指导朗读。师:是啊,雅克一个十二岁的男孩,正和你们同龄,面对着三个凶恶的德国军官他没有被吓破胆,而是表现得如此从容机智。可以说是妈妈对祖国的热爱,是妈妈的镇定机智影响了他。所以雅克能镇定机智地端起了蜡烛,再平了一波(板书|端起)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齐读)C、交流杰奎琳的表现(1)过渡:然而雅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中尉又夺走了蜡烛,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谁说)(出示句子)体会到什么?生1;镇定。(从哪个重点词看出?)生2:可爱。(从哪个重点词看出?)娇声。为什么要娇声?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假如你是杰奎琳怎样才能打动军官,谁来读读杰奎琳的话。(多么可爱的女孩,多么稚嫩的声音,让少校想了自己的女儿,因此)(2)师生合作读: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杰奎林镇定的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上楼去了。(3)师: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慢慢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四、设疑讨论,拓展延伸。1、师: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瑙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把这枚奖章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2、指名汇报。生1:你想发给杰奎琳(最终化解危机)生2:你想发给雅克(镇定机智)师点评: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赞成他的意见吗?(有反对意见吗)在这场与敌人的战斗中,什么是制胜的法宝?同学们请思考是谁起到最重要的作用?3、师点评:同学们不管想把奖章发给谁,可不要忽视伯瑙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所产生的灾难性结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首先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情绪,使雅克和杰奎琳在紧要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保护装有重要情报的半截蜡烛和一家人的生命。所以这枚勋章应该发给伯瑙德夫人。小结: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 如果杰奎琳没想出办法,或者是再迟疑一会,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大胆想象,进行交流)师:这的确是(指着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总结: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请把我埋得浅一下是孩子们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罪恶,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我们要珍爱和平,热爱祖国! 推荐几部二战期间的影片结束教学。教学反思: 高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的,本篇课文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学生读过一两篇后,普遍能了解大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以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氛围,如:在读到“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我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