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pdf_第1页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pdf_第2页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pdf_第3页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pdf_第4页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考试录用制度 是通过公开竞争性考试选拔公务员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 作 为公务员制度的显著标志和基本特征 考试录用制度为国家公务员的招聘和管理注 入了平等参与 公平效率 竞争择优以及民主法制等新的价值观念 现代意义上的 考试录用制度的始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随后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 也逐步建立起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但是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 我国的考试录用制 度虽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因此 论文对中西方公 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考试录用制度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 论文撰写采用了文献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 访谈法 等写作方法 论文首先对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所处的概况及背景进行总体比较 其次对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进行逐一比较 内容包括对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原 则 适用范围 主管机关 报考者的资格条件 录用程序和周期 考试的内容 方 法 以及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中西比较并进行了小结 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近年来 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析 并在前面比较的借鉴的 基础上 对当前我国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考录制的法制化建设不到位 考官 队伍不合理 考录的歧视现象 考试本身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组织机关不独立等 进行了分析 接着论文从健全考录制的法制建设 合理组合考官队伍 逐步扩大考 任制的范围 追求考试内容 方法和测评技术的科学和高效 完善监督体系等方面 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法制化 科学 电子招录 ii abstract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is various general conduct code for civil service selection through open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 as the significant sig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bring the values of equal participation equity and efficiency competitive selection and new democratic and legal into 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recruitment and management modern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began in the british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subsequently opened to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china also has gradually built up th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comparing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has produced some degree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imperfections therefore the thesis on comparative study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betwe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has great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our nation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thesis writing has been applied many writ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historical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so on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about the overall survey and the background comparison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betwe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ntent comparison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betwe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one by one which includes the basic recruitment principles scope authority the qualifications of applicants hiring procedures and cycles the examination contents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pplying in addition the summary comes after each contents contrast iii the third part is exploring the reform tendency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of the major wester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 of current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system the unreasonable examiner team constitution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through examination unscientific examination content and methods independence of the organizations finally the thesis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key word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recruitment system legalization scientific e recruitment 引言 1 引 言 研究意义 考试录用制度 是通过公开竞争性考试选拔公务员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 作为公务员制度的显著标志和基本特征 考试录用制度为国家公务员的招聘和管 理注入了平等参与 公平效率 竞争择优以及民主法制等新的价值观念 同时它已 被实践证明是公务员录用以及干部录用人事制度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 考试录用制 度自建立并实施以来 受到人民群众 广大报考者以及招录机关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意义显著 首先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录用制 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务员的任 用和选拔基本采用考试的方式 遵从 凡进必考 的原则来招聘和选拔公务员 公 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 入口环节 极大的影响着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 尚贤者 政之本也 一个国家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 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这样如何保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升公务 员录用考试的可信度 真正公平合理的选拔出优秀的公务员队伍来为党和国家服务 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考试录用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其次 结合 目前实际来看 虽然我国的考试录用制度在继改革开放之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 录用考试方式改革也显著有了进步 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 譬如我国的录 用制度的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考试内容不够科学 考试方法不够高效和灵活 考试 录用制度的监督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从而极大的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英美等西方 发达国家近 150 多年的改革和实践 其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设较为全面 录用考试的 内容和方式发展较科学和高效 笔者认为 结合我国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和实践经 验 理性借鉴西方等其它国家录用考试制度的完善的内容和改革趋势尤其是高效录 用考试方式的变革 对于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极具指导意义 国内研究概况 回顾近几年来 随着各国考试录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 国内学者们 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层出不穷 典型如下 一 在考试录用办法和技术应用方面 赵阳的 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改 革与创新 王凯的 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的几点思考 等阐述我国公务员的理 想模式应当是 通才 专才 型人才 要坚持分级分类考录原则 采取不同内容和难 林弋 公务员法立法研究 中国人事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 2006 110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2 度试卷进行考试 组织考试 提升专业科目考试的地位 客观公正考察考生能力与 其所报岗位的匹配度 许鸽在 我国公务员录用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提出了他对我 国公务员录用素质测评体系的构想 进行了测评方法的履历分析 对如何进行一般 的素质测试 知识测验 能力测验 心理测验和综合测验 等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 和专业素质测试进行了思考 以及对评价中心技术 角色扮演 无领导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文件筐测验 面谈等在考试测评的科学应用发表了论者的看法 孙宏丽 的 对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探讨 的论文除了分级分类考试外还提到加快科学命 题的研究和提升面试的效度 以及如何折算测评总成绩比例等内容 胡伟论文 公 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电子化研究 从如何构建电子政府的角度 广泛利用网络技术的 发展来解决目前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的筛选量大和费用高等问题 提出了应构建 公务员考试录用电子化平台 张楚筠在 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 提出了国 家应统一进行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等 二 对西方发达国家考试录用制度的现代化改革的学习和研究 赵洪俊 刘 晔华 吴瀚飞的 美国高级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和考试测评方法 对美国职业高级 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的特点包括其明确的任职条件标准 条件和职位分析 录用原 则 程序 试题库的建设等等做了详细的阐释 周洁的 英国公务员培训与招考改 革 一文中对英国自公共管理运动以来公务员的培训和招考改革的特点做了较为详 细的介绍 李和中对法国的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改革做了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对韩 国 日本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研究等等 近年来 对中外国家考试录用制度的比较研究也成为了中国学者的热点课题研究之一 然而 相对于西方学者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研究 我国在该方面的科研相 对滞后 虽然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公务员考试的方法和技术 但是没有结合我国的实 际情况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法技术系统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诸如各种考 试尤其是面试方案的设计 试题的编制 评价标准的确立 考试方法和测评技术的 信度和效度等 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薄弱的录用技术系统不仅制约着整个考试体 系的科学化水平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录用制度的公平性 国外研究动态 自西方公务员 又名文官 制度确立起 西方各国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研究 就层出不穷 近年来 随着西方掀起了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的热潮 国外学者更加 倾向于对公务员录用考试内容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关注 许鸽 我国公务员录用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51 引言 3 综合国外学者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 注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录用考试招聘的高效性研究 如 英国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长蒂姆伯尔 tim burr 的 有效的录用公务员 文章 通过对英国六大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的追踪调查和研究 重点从政府录用公务员的 时间 成本和考试方法是否得当且高效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务 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一些弊端以及就如何高效招录公务员提出了几点方案 德国作者 萨宾 kuhlmann 和曼弗雷德罗伯特 sabine kuhlmann and manfred r ber 在 介 于压缩式管理与现代化管理之间的德国公务员 一文中就德国公务员制度的背景 立法框架和结构 申请公务员职位的应聘者所需要的知识 所需接受的培训 应聘 公务员相应岗位的资格条件 以及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改革等做了探索 布莱恩安 德鲁斯发表的 征聘和选用爱尔兰公务员 论文中对公务员人才的招聘程序 爱尔 兰公务员的招聘原则 以及公务员录用的报考条件 公务员录用招聘的方法等做了 探索 二 关注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的改革和录用考试方式的多样化 西方发达国家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对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如法国在新一 轮的改革中 对公务员考试测查重点从文化知识转向素质和能力 以更直观地了解 应试者的综合水平和潜能 包括增加面试比重 便于考查应试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在职公务员内部竞争考试等改革 英国也适当改变了以前的笔试就知识测验较 多的现象 加入了如 数字和文字逻辑测试和能力测试 等内容 美国对公务员考 试加入了心理学的内容 如人格测验 内容有 命令与顺从反映测验 精神测验 等 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普遍重视对应试者 特别是对重要和特殊的岗位应试者进行个 性 心理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而这点正是我们国家所欠缺的 主张录用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考试形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 先进 行笔试 之后才是面试 尤其是美国 开始倾向于对不同层级和不同职位的人才采 取不同的测试方式 有的可能免于笔试 有的可能直接在高校和私企中挖有能力有 潜力胜任美国文官职务的人 与此同时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考试形式开始呈现出 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使用笔试形式以外 还使用了多种形式 如非集中考试 tim burr recruiting civil servants efficiently 13 february 2009 sabine kuhlmann and manfred r ber civil service in germany between cutback management and modernization mr bryan andrews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in the irish civil service march 2006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4 unassembled examinations 面试考试 interviews 行为测试 performance tests 口试考试 oral examinations 评估中心测试 assessment centers 等多 种形式 其它发达国家也都不断的丰富和开发公务员考试方法的各种形式 三 积极发展公务员录用考试测评技术的电子化 西方学者注意探讨考试测评技术的科学化和电子化 从而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 的效率 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在考试录用的方法上进行改革 积极探索既能节约成本 又能高效的录用文官考试 如布莱恩 安德鲁斯 bryan andrews 在 征聘和选用爱 尔兰公务员 中提出了爱尔兰公务员考试录用首先采用在线测试的 on line testing 和在线问卷 on line questionnaires 等办法作为公务员录用的筛选方 法来提高公务员录用的效率 主要是主张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和测评技术的科学化 英国考试录用引入了电话技巧 telephone skills 情景评估 the use of scenarios 和电子测试等众多高效的方式 网上自我评估测试 就是被开发出来 的很有效的办法之一 加拿大最早使用了情景模拟法 丰富了公务员考试的形式 笔试 面试者均须通过该情景模拟 针对高级职位的应聘者使用该情景法进行面试 特别有效 此外 加拿大政府还使用了 360 度全景监控设备 用于跟踪考察应试者的 行为举止 实施了 电子招录计划 e recruitment initiatives 等一系列 测评手段 美国也开发了计算机考试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s 系统 即对公 务员录用前的大批报考者进行测试并筛选 这种考试由考试委员会通过计算机来自 动控制考试过程 写作方法和论文结构 论文撰写采用了文献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 访谈法 等写作方法 论文首先对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所处的概况及背景进行总体比较 其次对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进行逐一比较 内容包括对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原 则 适用范围 主管机关 报考者的资格条件 录用程序和周期 考试的内容 方 法 以及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中西比较并进行了小结 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近年来 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析 并在前面比较的借鉴的 基础上 对当前我国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考录制的法制化建设不到位 考官 队伍不合理 考录的歧视现象 考试本身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组织机关不独立等 进行了分析 接着论文从健全考录制的法制建设 合理组合考官队伍 逐步扩大考 mr bryan andrews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in the irish civil service march 2006 引言 5 任制的范围 追求考试内容 方法和测评技术的科学和高效 完善监督体系等方面 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 本文致力于结合近几年来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改革内容 趋势和发展动态 以及影响考试录用制度的各国不同的政治 社会文化因素 就中 西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比较 论文打破了以往列举 的框架 从对中西方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进行逐个比较 并探索了今年来西方公务 员考试录用的改革趋势 通过学习 借鉴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从而起到完善 和发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目的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6 第一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产生背景及概况比较 研究考试录用制度 首先要了解其发展历史以及其产生的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 考试录用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采取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 其建立与发展受 中国隋唐时期建立和之后经明清时期日趋发展完善的科举制度的影响 西方国家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效仿科举制并发展出了较为成熟和公平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因此 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然受到西方文官制度的极大影 响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下面对中西方公 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概况和特征做一简单概述和比较 1 1 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历史渊源以及改革背景 1 1 1 历史渊源 现代意义上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既受我国悠久的古代选官制度的影 响 还深受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研究我国公务员录 用考试制度首先不能忽视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这一历史渊源的研究 我国古代的选 官制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世官制 察举制 和科举制 世官制形成于夏 商周时代的 也叫世卿世禄制 由国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来分封侯 卿 大夫等 而这些侯 卿 大夫等要么是父死子继 要么兄终弟及 世袭其职 世受 其禄 察举制最早出现于汉朝 是主要通过推荐和征召的形式来举荐人才选拔官员 的一种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察举的辅助形式和补充方式的 策试 具有特殊 的意义 策试首先引入了考试的办法 策试分为 对策 和 射策 对策类似于 现在的命题考试 射策类似于现在的抽签考试 这既对我国现代公务员录用考 试中申论科目的设置 又对通过笔试者进入第二轮的考生 由抽签来决定面试顺序 有着极大的启发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的选官制始于隋朝 废止于清朝光绪皇帝执政 期间 科举制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古代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它区别于以 往官员主要采用各种形式的推荐办法 所谓的科举制就是设科取士 即通过设置分 门别类的考试 把考试成绩定为确定官员人选的首要标准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历史 的一个伟大的创举 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独特的通过考试来选拔任用官吏的体制 科举 制的出现对近代意义上的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和当代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 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 科举制强调 投牒自进 也就是说科举制度允许读书 人自由报名且不受官员喜好的影响和干预 不用考虑报考人的家庭出身 财产多寡 林弋主编 公务员法立法研究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6 111 第一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产生背景及概况比较 7 保证了有志之士均有平等的参考机会 体现了 平等 的原则 其次 科举考试强 调 一切以呈文为去留 完全以考试成绩来决定考生是否能被入选入选 提倡人人 平等的考试 改变了以往朝代只重门第 不重才能的状况 这点是 竞争 的原则 的体现 最后 科举制强调只能参加考试后才能有被授予官衔的权利 可谓 择优 因此 科举制强调 平等竞争 择优入仕 的精神无论是对西方现代意义上的 文官制度还是对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中通过平等竞争选拔人才都奠定了基 础 1 1 2 改革背景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在我国干部录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 初期 我国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体制 经济上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 当 时干部的录用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首先 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之后 由国家统一安 排单位 各机关被动接受 其次 相关组织相互调配 安置退役军人 最后 招募 社会上符合条件的人员 这种形式虽与当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相适应 且在当时 起到了一定的正面效果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种统管统分的人才 分配制度在实践中也日渐暴露了很大的弊端 一是这种人才分配制度缺乏竞争激励 机制 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当时许多考生认为只要考入了大中专院校 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向就衣食无忧了 从而削弱了学习的热情和竞争的积极性 二是政府选才视野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且缺乏任用选人的标准 年轻的优秀人才难 以脱颖而出 真正被分配到适合的岗位 甚至出现被分配者的才能和其岗位不相匹 配 不能才尽其用 三是选人用人缺乏客观统一的参考标准 程序也极其不规范 负责人主观随意性较大 这就给用人的不正之风制造了可乘之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各项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迫在眉睫 我国人才分配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政府机关对人才的选拔改革也被提上 了日程 1980 年 8 月 邓小平同志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一文中明确提出 要 打破老框框 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 人事制度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 展 还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 新方法 将来很多职务 职 称 只要是考试合格 就应当录用或者授予 等一连串重要思想 为我国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 1 3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鉴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统包统配和个别选调的方法的弊端日益明显 党和国家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节选自 邓小平文选 1983 7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8 开始尝试着对干部选拔的改革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在干部录用 中选用考试手段 择优录用 1987 年在党的十三大开始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88 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 提出 要依照 国家公务员条例 来确定了考试机制 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各级公务 员 1989 年考试录用制度开始在我国实施 当年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联合实践 了通过考试录用机关人员 从而任用了第一批国家行政机关的补充工作人员 至此 考试录用方式进入了实验阶段 同时也为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全面推广 积累了 经验 1993 年通过的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明确提出了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概念 并规定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录用范围和录用的标准 以及考核办法等 这标志着国家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开始步入规范化 法治化轨道 接着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 规定 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录用制度中 凡进必考 的原则 同时更加明确 和详细的规范了考试录用的相关程序 200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以下 简称 公务员法 颁布 明确规定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 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采取公开考试 严格考察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的办法 从此 公务员考试录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 2 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推广 世界上很多国家推行的公务员制度 都是以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为标志 现代 意义上的考试选官制度始于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官考任制 德国和英国是其产生 的发源地 之后在欧美等国家相继推广开来 西方国家采用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开始于 18 世纪的德国 威廉一世时 期 普鲁士军队中首先采用了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军事法官 书记官 到了腓特烈统 治时期 所有到政府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考试后 才有权利被授予官职 以后 德国的考任制经过了几次较大的改革 直到 20 世纪才基本定型 英国建立公务员考任制始于东印度公司 在 1853 年 议会鉴于当时东印度公司 的特许状期满 为改进人事制度 议会委派麦考莱三人委员会负责提出方案 麦考 莱委员会建议以公开竞争考试的方式为东印度公司选拔人才 这一方案启发了英国 政府 当时的英国选官制度 个人恩赐制 使得官场上任人唯亲 卖官卖爵的腐败 现象严重 英国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委派两名爵士就英国的公务员制度状况做了彻底 的调研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意见 1854 年 英国通过了 诺斯科特 屈威廉 报告 报告认为 英国当时的个人恩赐制与政党分肥制不能为政府吸引优秀人才 第一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产生背景及概况比较 9 报告要求确立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择优录用 把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 从事类型不同 则考试方法不同 应成立公务员事务委员会 对公务员实行统一管 理等 该报告作为 关于英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性文件 提出借鉴东印度公司 的人事改革的经验 凡新任的文官都应通过竞争考试后才可以被任用 奠定了英 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之后又通过了第一道和第二道枢密令来设定了独立且不受任 何党派干预的文官事务委员会 规定了所任公务员必须有公务员事务委员会颁发的 已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合格证书等来加以规范和管理这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 德国和英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 极大的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从 而对其它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欧美各国开始纷纷效仿这一考试制度 19世纪美 国鉴于政党分肥制弊端的严重暴露 1883年通过了 彭德尔顿法 设立了公务员委 员会 建立了考试制度 确定了竞争择优的录用原则 明确提出并规定文职人员必 须通过公开考试选拔 这标志着美国以考试录用为核心的择优任用制度的正式确立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尤其是在1978 年 美国 又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并通过了 公务员制度改革法 其中重要的内 容主张为人才竞争提供公平发展的环境 强调公务员录用以能力 知识和技术为前 提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虽然经过了多次重大改革 但公开考试 择优录取的原则不 仅没有被削弱 反而得到了加强 如今 美国现任政府工作人员中90 9 都经过考试 录用 通过考试的考生 美国多采用聘任制 这就形成了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的雇佣 与被雇佣关系 强化了公务员的服务意识 有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 之后在西方其 它国家及亚洲得到了推广 1 3 影响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特征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然都是为克服各国当时的人才任用制度的弊端而 产生的 都遵循 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 的原则 但又因受到各国独特的经济 发展状况 社会背景 国家性质 政党制度等总体概况的不同而相互区别开来 论 文认为中西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较大区别就是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奉行 党管 干部 的原则 而西方公务员录用坚持 政治中立 political impartiality 党管干部 和 政治中立 中国的国体和政党制度规定和制约了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坚持 党管干 部 的原则 首先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性质决定这一原则 因为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即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10 这一国体决定了我国的政体制度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作为政治制度的组成部 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也应反映和体现这点 另外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制 较西方的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稳定 我国的 2005 年通过的 公 务员法 总则第四条明确规定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作为公务员制度的一部分 自然也需遵守党管干部的原则 西方的政党制度决定了其考试录用的文官报考者必须保持 政治中立 西方国 家多数是多党轮流执政的体制 频繁的党派的上任执政和下野是西方国家的政党制 度的一大特点 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公务员工作的高效 西方国家需要一些常任 稳定的文官 也就是说这些常任稳定的文官需要在其职位上保持 政治中立 具体 来说 英国文官法则规定文官政治上保持中立 即要求他们首先不管自己的政治信 仰如何 不管其有什么样的政治见解 他们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政治上的 公正 遵循守则规定的要求来为政府服务 其次 他们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既能赢 得现任部长的信任 又能和他未来有可能服务的政府拉好并建立友好的关系 第三 他们必须保证自己不去参加法规规定限制的一些政府活动 此外 法则中也明令一 些禁止行为的规定 即他们不得受政党政治的影响来行事 或者利用政府办公资源 为政党谋利 不能由个人政治意见的来影响和支配你的工作的建议和行动 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中 期 英美国家鉴于当时的选官制度 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 的腐败和负面影响 资产阶级同时提出了创立科学高效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愿望和要求 建立了公务员考 试录用制度 但更大的意义则是为西方公务员的选拔开辟了一条平等竞争 高效择 优录用的道路 如今 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10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的改革和日 益完善 值得我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借鉴 civil service code civil service values june 2006 第二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比较 11 第二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比较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语 为政之道 要在 得人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一个国家的机关能否招聘到符合职位要求的优秀人才来 提高工作的质量 效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制度的 进口 环节 即公务员 的考试录用制度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由考试录用原则 考试录用的主管部门 考试录用的范围 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的内容 考试的资 格条件 考试录用程序等多个内容 下面我们就中西方在这些内容上的差异做一简 单的比较 从而对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异同点做一系统的了解 2 1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录用基本原则比较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录用的基本原则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 相似之处 如各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基本都本着信息公开 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的基本原则来 选择合适岗位的申请人员 当然 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是考试录用制度的精髓 但 是一个国家的某种制度的形成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个国家的政治 经济 历史 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中西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录用原则也因 各国政治制度 历史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如中国对公务员的录用中坚持了 德 才兼备 的原则 而西方文官录用考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以英国的 通才 原则 一种是 美国 的任人唯才的原则 无疑 这些原则都深深的受到各国历史 文化的影响 2 1 1 相似的录用基本原则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公务员的录用中都本着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的原 则来组织和指导公务员的录用 自上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对其文官考试录用制度进 行了极大程度上的改革和完善 但不管怎么变化 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的 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指导者各国公务员的录用 我国 公务员法 的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了 公务员的管理 坚持公平 平等 竞争 择优的原则 考试录用制度作为公务员管理的入口环节 理应遵循这些原则 具体到考试录用制度 公开就是指录用公务员时必须面向社会 公开招考 即准备招 录公务员的职位和录用计划 资格条件 职位要求 考试成绩 录用结果等都要通 过一定形式如国家人事考试网 网络 报纸等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开 这有利于扩大 考试录用信息的阳光性 吸引社会上符合条件的广泛的优秀人才 提升考试录用的 透明度 平等即公民报考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平等 凡是符合法定报考条件的我国国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12 民 不管其性别 民族 家庭出身等均具有平等的报名考试参与权 具有依法被录 用为公务员的平等的政治权利 竞争指公务员录用严格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排列名 次 并考察报考者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通过竞争 优胜劣汰 单环节的竞 争越激烈 最终筛选出的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就越强 择优是指机关确定录用人选 需根据报考者的考试成绩和考察结果的优劣 层层筛选 真正录用符合职位要求且 素质优秀的人才 西方国家就公务员录用制度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了公开 平等的竞 争 以及择优的原则 美国对中级和高级公务员的招聘都明确规定了这项基本原则 如美国于 1979 年 生效的 公务员制度改革法 中的头两条规定明确提出公务员考试录用要公开和平 等 第一保证所有的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经过公开公平的考试 按其相关的能 力 知识 和技术录用和晋升 二是所有雇员和求职者 不论党籍 种族 宗教信 仰 性别 婚姻状况 年龄 身体缺陷等基本条件 都应当在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 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并且适当的尊重他们的宪法权利和个人隐私权利 为此 美 国政府机关还设置了触摸式电脑 供感兴趣的市民上网查询并获得相关的答复 考 试成绩也必须公布 如果出现不公平问题 如录取了低分者 高分者可以控告 由 各级政府公务员公平委员会负责处理 如德国的 基本法 明确规定 所有公民都 有按照其能力与成就 依法享有担任官职的权利 这样以法律赋予了公民平等的申 请文官职位的权利 2 1 2 不同的录用取才标准 中西方在考试录用制度上除了都遵循 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的 的基本原 则之外 还在具体选拔人才上的着重点即衡量报考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考察依据上随 着各国的文化底蕴和习惯而不同 如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规定了必须遵守 德 才 兼备的任用原则 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录用考试中的任用原则基本上分为两种 一种以英国为代表的 通才 原则 一种是美国的 任人唯才 的原则 这些任用 原则的不同直接影响和导致了中西各个国家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察内容 范围等 内容的不同 中国在公务员的录用和招聘中必须遵守德才兼备原则 如我国2005年4月通过 的 公务员法 总则第七条规定 公务员的任用 坚持任人唯贤 德才兼备的原则 注重工作实绩 德才兼备原则要求我国人事部门在录用工作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 赵长红 李如海 试论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 2004 年 1 月 第二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比较 13 录用公务员 不仅要考虑报考者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竞争力 而且还要重点考 核报考者的政治条件 思想品德 即将报考者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的做全面的平 衡比较 既要有德 又要有才 两者不可偏废 这一原则体现在我国在公务员录用 考试时不仅要对其知识和能力进行考试 在其进入候选者环节之后 我国相关的人 事负责部门还要成立考察委员组到候选者的家乡 学校及其成长的环境就其政治思 想和能力进行认真的考察并打分 然后决定是否录用其为公务员 西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通常受到两种文化观的影响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 通才 标准 和以 美国 为代表的 任用唯才 或 专才 的标准 英国公务员选拔深受该国家崇尚和提倡 绅士 的文化和重视教育的思想 坚 持 通才 标准 即注重对被选拔对象所接受的教育 具备的知识和文化素养以 及其综合的判断及推理能力 而不是狭隘的专门知识 具体体现在英国文官的组织 委员会在对职位申请者进行考核和选拔时 立足于对职位申请者的十个方面的素质 和能力的考察 简述如下 申请者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实际处理人际关系能 力 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是否能高效率工作能力 领导和管理下属的能力 计划 与组织能力 宏观能力 以及是否有崇尚服务对象的意识 组织意识 和全局愈识 其考察范围之广泛和复杂程度占各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之首 曾有英国学者对英国六 大部门的招聘公务员做了跟踪调查 调查表明英国国家用来招聘和录用文官的考试 的周期太长 和成本太高 英国的 通才观念 始终指导者英国行政类官员的初 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的考试中 欧洲国家选拔公务员普遍遵循 通 才 标准 而美国遵循 任人唯才 的标准 这与美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相关联 美 国在独立之前 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 而美国国家的自独立以后也仅有两三百年的 历史 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求美国政府必须高效的运转 因此 美国慢慢的形 成了文官任用的 专才 标准 广泛的收集和吸引各种人才来为政府所用 所谓 专 才 标准则注重应考人所具有的职务上的专业技艺 强调个人的一技之长 而并不 重视其整体素质 重视专家的地位和作用 并经常吸收专家学者参加领导工作 尤 其是在高级公务员的招聘当中 有的仅仅通过面试 有的则根据招聘和评估委员会 的推荐来任用人才 据统计 美国总统从罗斯福到肯尼迪短短三十多年中 在800多 名部长助理中 就有一半人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对其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均有精深 the civil service commissioners recruitment code civil service commissioners http www civilservicecommissioners org reference documents recruitment code reference tim burr recruiting civil servants efficiently 13 february 2009 中西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比较研究 14 的造诣 譬如美国的政府机关经常会破格录用一些拥有某种技术资格的人像律师 会计等来做公务员 有时甚至不对这些人进行考试 法国同美国类似 在录用和任用公务员方面 强调 人才主义 原则 其核心 原则是通过笔试和面试等各种方法择优录用和选拔出类拔萃的人才为政府提供高效 的服务和支持 经比较发现 中西方公务员在考试录用制度的原则方面 基本的原则如 公平 平等 竞争 择优 方面基本类似 但受国家的文化和国情的影响 各国在考试录 用的取才标准上各有差异 在 德 方面 我国对于候选者 德 方面的考察正是 我国的考试录用原则的特色之一 德 的考察则意味着要对公务员的考察者的政治 方向 是否拥护党的纲领或者其家属有没有严重的政治问题等进行考察 笔者认为 我国在考察 德 方面的内容太过局限 而且相关考察部门在完成这项工作都流于 形式只对被考察者的政治方向 是否拥护党的纲领或者其家属有没有严重的政治问 题等进行考察 缺乏对考生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 而且考察的方式 多数是访谈等 且并无相关法律细则来严格规定 德 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符 合国家公务员的标准 这点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同时 我们可借鉴古汉时朝的 察 举征辟 的细则如 忠孝涕廉 等 明察 暗访等多种形式来考察候选人的 德 丰富 德 的考察内容 在 才 的考察上 各国又受到各国的社会文化和习惯的 影响 在 才 方面无定论 各国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2 2 公务员考试录用方式的适用范围比较 论文认为要了解各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适用范围 首先要了解各国的分级分 类制度 这样讨论更方便 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各国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的使用范 围上的差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各国公务员的分级分类制度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 比较 依照 公务员法 我国的公务员职位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 特点和管理需要 划分为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公务员法 规定了公务员录 用适用范围包括 一是担任综合管理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二是担 任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等相当于主任科员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 也就是说我 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些非领导职务 而我国的领导职务 都是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依据其成绩 资格等各种因素来晋升的 而西方公务员制度自创建以来 实现 两官分途 的人事制度 即西方各国的 第二章 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容比较 15 政务官 和 事务官 分离 如英国的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 政务 官包括各部大臣 副大臣和政务次官 他们负责制定政策 通常由执政党的主要人 物担任 随政党竞选的胜败和内阁的变更而进退 事务官包括常务次官 副常务次 官及以下各级官员 他们负责执行政策 不受党派之争的影响 不与内阁共进退 政务官一般由选任制诞生 而事务官一般采取考任制来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 英国 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 公务员职位的官员基本分为初级 中级 高级等几个等级 当然各国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如法国公务员可分为公务员可分为 a 高级公务员 高级公务员集团 承担拟定政策 起草法规 组织管理等工作 b 中级公务员 承担执行性质的工作 具体在 a 类公务员领导下工作 c 初级公务员 初级公务 员 承担具体工作 在 a b 类领导下负责执行法规 具体方案的实施 d 低级公 务员 常指干勤杂事务的 德国的公务员可以划分为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四个级别 美国的公务员可以初步划分为 初级公务员 中级公务员 高级公务员 当然各级公务员在其能力和建设上也有不同的要求 这直接影响了美 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方法和内容 因为对各级公务员的能力要求因其职位的层次的 不同而不同 其他国家如爱尔兰 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相近的分类等级 综上所述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