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的基本概念.doc_第1页
安全注射的基本概念.doc_第2页
安全注射的基本概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林市疾控中心2009年免疫规划业务骨干培训班讲义安全注射的相关知识主讲人:温馨 2009年9月27日一、安全注射的概念:对疫苗和药物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即称安全注射。二、 安全注射的三要素1、对接受注射者无害;2、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3、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众带来危害。三、预防安全注射的概念目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以下含义:1、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2、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书上岗;3、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4、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5、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的回收、销毁。 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一)n 传播血源性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 HIV/AIDS乙型肝炎:30%-50%肝炎归因与非安全注射;非安全注射的危害中国肝炎-证据之一中国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9.75% (4.5%-17.9)中国乙肝核心抗原流行率:31.94% (1-14岁 53.32%)中国乙肝总感染率:57.63%中国已成为肝炎大国实验证据n 有人曾观察注射后注射器残留液的感染性:n 注射后留在针尖上的第一滴液体,在39次中有17次发现红细胞,红细胞从针尖处转移到注射器内的液体中,只要45秒。n 注射0.00004ml 1:10 补体结合滴度的HBsAg血浆,可引起显性感染。n 有人曾观察注射后注射器残留液的感染性:n 注射后留在针尖上的第一滴液体,在39次中有17次发现红细胞,红细胞从针尖处转移到注射器内的液体中,只要45秒。n 注射0.00004ml 1:10 补体结合滴度的HBsAg血浆,可引起显性感染。n 丙型肝炎n 接受多次注射者丙肝感染率是未接受注射的2倍。n 注射吸毒者丙肝感染率为92.2%,而口吸者为10%。n 一项观察发现:丙肝抗体阴性的医学院校学生实习一年后丙肝感染率为0.42%,工作一年后为4.13%。其中有医源性损伤者为7.28%,无损伤者仅为1.19%。肝癌n 中国癌症死亡第一病n 乙肝阳性比阴性者肝癌率高 1000倍n 百分之95 的肝癌是因为慢性乙肝n 百分之25 的慢性乙肝会变成肝癌n 肝癌高峰期n 艾滋病(AIDS1988年,俄罗斯南部一家医院因使用不消毒的注射器,使27名幼儿和4名幼儿的母亲感染了HIV。n 1989-1990年罗马尼亚三家医院和孤儿院中由不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传播引起HIV感染爆发。n 据报道,近年美国有27.7%、意大利有62.8%,西班牙有66.1%的HIV感染是由于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而受感染的。n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二)n 不洁器材或消毒不严导致的化脓性感染 接种部位的脓肿(臀部、受臂等部位)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三)n 不正确的注射操作造成的损害n 注射部位不当或针头过长可能直接刺伤神经导致麻痹;n 接种差错:用错疫苗、接种对象、途径、部位、剂量等造成的反应。(卡介苗注射至皮下或肌肉或注射剂量过大,可引起局部的严重反应或淋巴结化脓破溃)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四)n 注射物不合格引起的损害n 使用劣质疫苗、过期疫苗、曾冻结的乙肝疫苗或百白破疫苗; 注射物质中含有其它物质可直接引起局部的严重反应或间接造成过敏等不良反应n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五)n 意外刺伤 在卫生工作者中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险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处理不当,导致儿童刺伤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n 感染HIV机率:3-5/1000次刺伤n 感染HBV机率:300/1000次刺伤n 感染HCV机率:20-50/1000次刺伤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措施和要求 (1)选择无菌的注射器: 原则 :无论在预防接种中选用何种注射器均必须达到无菌的要求。一次性注射器: (1)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并通过计量认证)。 (2)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且在接种前才打开包装。 (3)坚决杜绝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针管的重复使用。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措施和要求(2) 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接种 为实现安全注射,必须在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均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1)疫苗的进货途径要规范。 (2丢弃所有有疑问的,包括名称或有效期标识不清的疫苗或稀释剂。 (3)DPT、DP及乙肝疫苗冻结后应丢弃。 (4)按瓶开启后,活疫苗超过30分钟、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后应废弃。2、安全地稀释疫苗 疫苗必须用厂家推荐的稀释剂进行稀释,不同疫苗的稀释剂间不能混用,否则可能导致接受注射者的死亡。 、严格掌握各种疫苗的注射剂量和途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措施和要求(3)注射器使用后处理程序: 1、毁型(或放入安全盒或防刺容器中) 2、消毒液浸泡消毒 3、集中回收到指定回收单位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