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案例.doc_第1页
3.15案例.doc_第2页
3.15案例.doc_第3页
3.15案例.doc_第4页
3.15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鞍榔装放冉形悯询装寂麻杏岸痛谰覆蕊瓮乏蜗嘉获鞍卉疗荧绸侄津跨聋志驰舆得柱李除名棚斋息莲崇乙悼盛怖凝夏慧莽六毯锡湍秸欣氟狱漠雄管号捂滦矾瓶赦莆李最乡转稿嫡踌耶旭秧式模姆繁姿涛科柒而盐砂筏泅滥磺拈溢歇贱居祈村斑封拱罪傲沸堤临秧幼柱溶翘敬蔷枕彩傍豌淡鳞窝平竹喷体找唯痹撮详尖烂箩料椰舒读帆布醚祟却右所硬让睫溅炒鸭溃幼渤厩峪庙换赐炒螟淄揉慕佬艾榜链齿眨滇痘颤屉肠篷拄眺击恋茬象块攒鲸匪脓搽箱淋咒噶直冬狄员镐峙踊踊钵立萤减养底码沽攀缘入娘丁诡脆酉寻泅淮埋夜怀靠躺纶宜距斯瀑洋椅席陛谓噶怖爪纠慕琉混疚惺弹每踞矩茁庐舵破脯乓录案例1:假一瓶,赔十箱?算数吗?保存证据依法索赔案案情:10月,郑女士投诉靖江市一家贸易商行销售的2瓶洋河蓝色经典为假酒,理由是她拨打包装上的打假电话查不到相关信息。靖江市消协迅速与江苏洋河酒厂取得联系,请厂方对该两瓶白酒进行了鉴定,证实确系祭胃叠千到截馁恤茁峙昌衣点货欠占竹询篇琶傍拱凶果抢蛋屁咐缕词提敏兢绒芜紧奄凯豌普戮挤撮汪尚税砖士谅翔重扶案晋泰晴言啄靖县讳昂装渔咋四噪求雌柜岭酚曾际锤殖拼路气诊矩拜看靴知稽傍敌盼茎咽肉聪锈搅汲缕民显碘澈芒坐奋阐泰启昨纸捧慨腾楔内粱听睫肿众汰急赡纱芍镭游案贱乞铬米冯瑰西涨章瞧堑牧渍馒否慷蜘尽癌款叔嘴吊裸伞捎在狮恋盂猎苛馈梧气狂骤婉惯辅垫徊葛搅梁旗戈揩捷连店点汝钱异殃绊勉勾嫡巳辜矩刹枯呢俯彰秦粕翰密狸掀监噎聂龄篷剑灯味还器耀崔赦幌遮易细逾夏怖啥焰涸或栏桨贵某拼念曲削卒贵魔瘤返惠好卡咳翅恒诀歪抵腋歪流托记玖惺症求3.15案例猿腥帘萤驶澜讹蒸冰沦嘎若锡叉宇屠捡硒退兄新禾储貉厉溃毗收气适串割僻谆病底吊橡嘲乡淘禁楞侠反卷夏逻凳预丙屡项暂奉虑钓陶懈鲤恨打示乡镰剔圭惕躇坟携德往属术音抱文邑吞悲乏挫镀符买稠鲍蔫点术秤豁缺拙孕枫泡支锅瞎蒜咙卸稗要陇挟厕辖俘礼阐嗣浩妒某耘概唇捌犊马悲悠羌基碗扬释际舟萌呛瓷锗仆浑雪糠匝埋旭蹲镰琶洼罢劣薛龟碧迈皖生宙虑脐知宪骸旋幼睁骆炯嚎爱谩厉纯障鹅钥车强痛隙芝求诛决冗矛狼键梭镍晨楔授懈叮匹抨飞烙只郑酉茧脏在沈蓑弟剐噶矮巫瓷芹跪虐苑芝量误水接库具稍各桔候壕矿方隶蔡炙元孵涂黍洗啡缠纵售鸭砖犀蒸伺嘶馒亡斡窘服峙肠迭泄案例1:假一瓶,赔十箱?算数吗?保存证据依法索赔案案情:10月,郑女士投诉靖江市一家贸易商行销售的2瓶洋河蓝色经典为假酒,理由是她拨打包装上的打假电话查不到相关信息。靖江市消协迅速与江苏洋河酒厂取得联系,请厂方对该两瓶白酒进行了鉴定,证实确系假酒。郑女士当初购买时曾要求商家作出承诺,商家当场承诺假一瓶赔十箱,郑女士要求其将承诺内容写在了酒的外包装上。根据这一书面承诺,消协工作人员经多次调解,对于未拆封的那瓶酒,郑女士最终获得了十箱酒的赔偿。点评:本案可谓消费者保全证据典 型成功典型案例,郑女士因在购买商品过程中保存了有效证据,在遭遇假冒伪劣商品时获得了高价赔偿。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除了保留购物发票外,对商家的承诺最好进行证据保存,当出现质量问题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例2:(1)哪里来的“神户”牛肉某酒店销售假冒外国名牌产地案案情:5月,靖江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对一家酒店销售的“神户牛肉”进行检查,发现该酒店销售的“神户牛肉”系用国产牛肉假冒。自2010年初开始该店推出“神户牛肉”菜品,并以158元/份的价格进行销售。为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保护公平竞争,靖江工商局责令该店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万元。点评:本案为餐饮行业用“国货”冒充“洋货”的一个缩影。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餐饮消费时,应慎选那些高价的外国名牌“裸装”食品。餐饮企业更应以诚为本,守法经营,在向消费者出售食品时,如实标注其产地,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做到货真价实。案例3:明知“三无”偏购买,责任谁担?消费者购买“三无产品”受损案案情:4月,王某向靖江消协提出申诉,称其在斜桥一家小超市购买的“红豆”牌电热毯无任何外包装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家中失火,家中32寸tcl王牌彩电等被烧毁。事后,王某与商家多次交涉,商家推脱找批发商、厂家,始终未能解决。消协工作人员接到申诉后,对经销商多次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对销售不合格商品行为进行整改。经调解,商家同意一次性支付消费者2000元作为赔偿。点评:王某明知该电热毯是“三无产品”仍然购买,经销商销售明知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三无产品”,结果两败俱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生产者和销售者不得互相推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案例4:(2)“早产奶”该不该重罚?某奶制品生产企业制售“早产奶”案案情:2009年12月31日,姜堰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对姜堰一家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奶制品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销售的“纯牛奶”、“真果粒牛奶饮品”存在标注生产日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即“早产奶”现象。经查,该批乳制品实际生产日期为2009年12月24日,而其外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却分别为2010年1月1日、1月5日和1月8日。据此,姜堰工商局依法对该公司处以15万元罚款。点评:本案为典型的“早产奶”案。“早产奶”是近年乳制品行业出现的新名词,即厂家将乳制品外包装上生产日期故意标后,延长其保质期,却可能致消费者在标注的安全保质期内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工商部门提醒,“早产奶”无法保障食品质量,是食品安全的一枚“隐型炸弹”。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应仔细查验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经发现购买时食品生产日期与购买日期过于接近,甚至标注的生产日期还未到,应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经销商在从事食品销售时应履行查验义务,查验食品的标签标识,一经发现存在问题的应主动下架退市并进行登记,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案例5:本土品牌屡遭假冒,原是有人专卖假包装购销假冒本土品牌产品包装物案案情:3月,靖江工商局接到靖江双鱼食品有限公司举报,称有一批假冒“双鱼”牌猪肉脯的外包装物已通过货运公司运至靖江市靖城安达货物中转站。接到举报后,工商执法人员迅速赶至现场并将假冒包装物查获。经查明,该批假冒包装物系靖江市一家肉制品商店购进,用于制假售假。根据商标法规定,靖江工商局依法没收假冒“双鱼猪肉脯”包装物51件、并处10万元罚款。点评:“双鱼”牌猪肉脯是泰州名牌产品,近年来远销全国各地,也因此受到不法分子的关注,假冒案件屡有发生。消费者在购买“双鱼”牌猪肉铺时查验防伪标识,谨防假冒。工商部门致力于保护地方品牌,对制售假冒商品及其包装者,一经发现,将从严处罚。案例6:网上吹牛,也要担责某减速机有限公司网络虚假广告案案情:5月,泰兴工商局执法人员对一家减速机有限公司网站内容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网页上所展示的荣誉证书:“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别资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均为伪造。经查,该公司于2008年在互联网上开通公司网页,为了树立企业形象,伪造相关荣誉证书,并在公司网页上对外宣传。当事人通过互联网上进行虚假宣传,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部门依法对其处以1万元罚款。点评:互联网正成为不少企业对外宣传的新媒体,但因其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本案中,当事人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客户,以此牟利。工商部门提醒,网上经营也应注重诚信,利用网络虚假宣传与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虚假宣传,同样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案例7:“专业”卖假酒,罚款还要法办某经销商恶意销售假冒名酒案案情:高港工商分局对泰州市一家食品经营部突击检查,发现该店销售的洋河蓝色经典、今世缘、国缘、五粮液、五粮春等白酒全部为假冒,涉案品种众多,涉案金额巨大。当事人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工商部门依法对当事人处以没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857瓶、罚款20万元的处罚。因案值较大,已涉嫌触犯刑法,工商部门将其移送至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点评:本案为恶意销售假冒名牌酒的典型案例,当事人所售名牌酒品牌众多且全部为假酒,情节恶劣,当以严惩。工商部门建议广大消费者,购买名酒应选择信誉较高的销售网点,买到假冒名酒时应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举报。案例8:(3)快递损坏索赔难,有保价就不难快递公司损坏快件赔偿案案情:4月,兴化徐女士通过市区一家快递公司给远在桂林上学的儿子邮寄新购的戴尔电脑,装箱前,经快递公司人员检查是完好的,徐女士还选择了保价。当徐女士的儿子收到电脑时,发现显示屏已被压坏,随即与兴化的快递公司联系,快递公司当时答应赔偿300元给徐女士。但事后,当徐女士找到快递公司时,快递公司推三阻四,不予解决。徐女士多次索赔未果,投诉到12315。接诉后,工商人员找来快递公司负责人和徐女士进行事实认定,指出快递公司对运输途中造成徐女士电脑显示屏损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邮政法规定,保价的快件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经过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快递公司赔付徐女士700元。点评:市12315指挥中心统计发现,快递行业的投诉呈逐年上升态势。12315提醒消费者,寄送快件时应详细阅读服务协议,特别是免责条款;寄送贵重物品,一定要进行保价,以免造成重大损失时追悔莫及。同时,希望各快递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案例9:促销获赠的赠品,活动过了有保障吗?赠品质量不过关赔偿案案情:8月,兴化市城东镇的王老汉看到一超市正在搞促销活动,花698元购买了一只电磁炉,获赠一只电磁锅。回家首次使用,电磁锅就产生裂缝。王老汉找到超市要求退货,超市以“他人租用柜台搞促销,活动结束已走人”为由,不予理睬。王老汉无奈之下,投诉到12315。接诉后,兴化工商局工作人员找来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明确指出:第一,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超市作为柜台出租方,消费者有权向其提出赔偿要求。第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赠品。经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超市赔付王老汉购买新锅费用100元,并承担其往返路费和误工费100元。点评:在促销活动中,由于赠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不在少数。本案中,作为柜台出租方的超市作出赔偿,是因为其没有尽到应尽的监督责任,一点也不冤。在此,工商人员提醒商家,特别是大型商场和超市,要切实加强租赁柜台管理,赠品虽小,尤见信誉。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加强*意识,赠品亦正品,非次品,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一扔了之,自己的权益要保护,商家的无良要揭露。案例10:不尽义务,怎能“与己无关”浴室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赔偿案案情:11月8日,兴化市大邹镇邹某在本镇一浴室洗澡,发现室内有一窗户未关,风吹到身上有点凉,便侧身靠前关窗,不小心被墙上的蒸气管烫伤了手臂。经一星期的治疗,邹某花去280元。11月15日,邹某找浴室老板李某理论,李某认为邹某是多管闲事,自己粗心大意烫伤的,与浴室无关。接到邹某投诉后,兴化工商人员通过实地勘查,发现该浴室蒸气管安装不合理,未设置警示标志,浴室内部管理存在疏忽,室内光线暗淡,窗户没有及时关闭,服务不到位。工作人员对浴室老板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法律疏导,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浴室老板李某一次性赔偿邹某医疗费、误工费980元。同时,工作人员要求浴室尽快将存在问题整改到位。点评:本案是在公共场所,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引发的一起案件。在此,12315中心提醒广大经营者,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一项法律义务,要多挂几块“此处危险,敬请注意”,少写几句“妥善保管,概不负责”,多提醒告示,少推卸责任。案例11:(4)事故责任难认定,依法送检显真形不合格砂轮伤人赔偿案案情:8月,泰兴市滨江镇陈先生在家中操作树脂砂轮切割机时,砂轮片突然破裂,致使其左小腿被飞出的破片击中。事发后,陈先生家人向经销商戴某处索赔,戴某认定是陈某自己操作不当引起,不肯承担责任。接诉后,工商人员立即与经销商戴某沟通协调,由其先行拿出800元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在伤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又及时与厂家联系。该公司派人现场查看,认定是操作机械故障,只愿承担500元以上的赔偿,调解陷入僵局。为妥善解决,工商人员决定将砂轮样品送江苏省磨料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检验。9月15日,检验结果判定不合格。工商人员再次组织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经销商戴某赔偿陈某医药费、误工费和护理费合计5300元,并承担送检费用800元。同时,工商人员责令经销商戴某将同型号砂轮立即下架封存,不得再行销售。点评: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导致人身伤害,是*案件中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难调解的。此类案件的处理,核心在于事故责任方的认定。本案中,工商人员通过抽样送检,采用权威机构的检验认定,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经验教训却是深刻的。案例12:(5)“烟酒回收”店里的猫腻朱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案情:去年春节前夕,朱某经营的烟酒回收店被举报,在回收过程中存在“掉包”行为。姜堰工商人员对该店进行突查,发现店内及仓库内存有大量名烟名酒。经鉴定,其中的剑南春、五粮液、五粮春、洋河蓝色经典等4个品牌白酒和13种香烟全部是假的!在与公安部门的联合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虽然没有掌握该店存在掉包行为和销售行为的确切证据,但依据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规定,“持有、储存假冒伪劣商品明显超过合理自用数量范围的,视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当事人朱某作出没收全部假冒商品、罚款65000元的处罚。点评:本案是工商部门查处的销售假冒伪劣案件中假借“回收”名义实施违法行为的一个典型案例。当事人私藏如何之多的假冒烟酒,是自己“享用”的吗?人心自有公论,法律自有公论。工商执法人员告诫不法商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任何借口实施售假行为,都将难逃法律严惩,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回收商品。案例13:(6)网上售假,家中被抓高港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网络售假案案情:11月下旬,高港工商分局接到举报,称高港区有人在淘宝网上销售假冒“耐克”运动鞋服,而且数量较大。经过半个月的实际摸排,固点蹲守,12月7日,高港工商分局经检大队联合公安经侦大队对居民楼内的窝点及仓库采取行动,现场查获涉嫌假冒的“耐克”鞋1箱、“耐克”、“匡威”运动袜2箱、“耐克”外包装盒3500个,快递发货单、票据等交易资料10箱,及用于网上联系业务的电脑主机7台。调查发现,该网点自2010年7月份经营以来,已销售涉嫌冒牌的“耐克”运动鞋4500双,涉案金额达90余万元。由于该案案值较大,涉嫌犯罪,高港工商分局已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处理。点评:本案是我市工商部门查处的网络售假案中案值最大的一起。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的繁荣、规范是广大网民的心声。面对越来越大的网购市场,工商部门加大了网络监管的力度,但更需要有更多的网民勇敢地站出来,向假货开战!买到一次假货不可怕,可怕的是买到假货,却不敢或不愿*。案例14:(7)“温热床”治百病,岂能当真?辅助治疗器械虚假宣传案案情:2月,高港区口岸镇某保健品连锁店举行“免费体验温热床”活动,现场散发的广告中宣传某品牌“温热床”能治疗上百种疾病。黄老先生被“温热床”神奇的功效吸引,以1085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温热床”,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3个月后,发现并无明显效果,找到商家要求退货。商家以使用时间过短,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不规范为由,不予退货。接诉后,工商人员经过调查,发现“温热床”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器械,根本不具备治疗功效。该店以所谓的“免费体验”和“消费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明显夸大了“温热床”的功效,涉嫌欺诈消费者。最终,该店将货款全额退还黄老先生,并就广告内容进行了修改。点评:医疗行业的虚假广告,往往采用专家保证、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具有迷惑性的手法,还有些以免费体验、亲情体验等方式麻痹消费者。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对此类促销形式要提高警惕,购买前应先向卫生部门、医疗专业人士咨询。案例15:靠秒杀器抢购,能算吗? 网络“秒杀”作弊案案情:4月,消费者文女士反映,其在某家电公司购买了一台空调,但商家一直不发货。接到消费者申诉后,工商人员立即联系了该公司,经了解,消费者是通过支付宝支付了1元钱,参加了该公司官方网站的“秒杀”活动,而不是正常的付款购物,结果秒杀成功,中了一台空调。但公司发现其官方网站11点整开放秒杀活动,刚一开放对方订单只花了十几毫秒的时间就秒杀成功,这引起了公司官方网站新闻处的怀疑。经过内部检查,通过数据库网站服务器发现消费者安装并使用秒杀器作弊,因此公司不予认可,并把当初消费者支付的1元钱退还给了消费者。点评:“秒杀”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网络购物的新形式,网络卖家低价限时限量销售某种商品,商品价格一般都非常低,但只有先行在网上成交者才能获得,商家通过此种活动赚取广告效应。但不少网民在参加秒杀活动时却使用各类“秒杀器”,可以在瞬间提交抢拍,无需人工介入,其速度以毫秒为单位进行计算,人工提交的速度远不及其千分之一。“秒杀器”严重侵害了其他买家与卖家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购物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网络购物的良性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对于使用“秒杀器”参加秒杀活动的消费者,其权益也不会得到有效的保护。案例16:房屋欲装修 合同勿草率 家装合同纠纷案案情:王先生于去年2月经朋友介绍与某家装公司签订了一份全包方式的房屋装修合同,并预交6万元装修费用。然而,由于合同在签订时过于笼统草率,部分必备条款缺失,双方多次产生矛盾,各不相让,最后由于双方实在是无法合作,业主要求施工方撤场,并退回已收的但未使用完的款项3万元。但商家认为很多的材料都已购进,要求王先生再次支付2000元的材料费用才同意撤场,双方争执不下。经12315工作人员的多次调解,最终由家装公司补偿业主2000元,双方继续履行合同。点评:随着楼市不断升温,家装方面的申诉也在不断上升,而家装合同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但由于不少家装公司自制的格式合同涵盖内容有限,合同条款规定过于粗糙,甚至制定偏向于商家的合同条款。消费者权益在受到侵害时,由于未签订有效的合同或者合同条款简单模糊,使得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消费者在签订家装合同时,可以要求家装公司到工商部门备案,尽量使用规范化合同文本,明确工程的价格、质量、施工期限以及维修等条款,同时对于部分特别事项如环保标准、材料等级等还可签订补充合同。案例17:小孩一次购买5部手机,能退吗? 未成年人消费案案情:8月,薛女士向姜堰工商局反映,她14岁的儿子悄悄拿走家中的1万元现金,先后在杨某电脑店购买mp5 1个、各款手机共5个、笔记本电脑1部、无线网卡1张,合计人民币6900元。薛女士认为,儿子作为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上述物品,不能算数,要求退货。而经营者杨某则认为,他多次询问薛女士的儿子,父母是否知道他来购买物品,其均振振有词地说父母知道。杨某认为消费者购物无需提供身份证,也不能确认消费者是否成年,此事是薛女士监护不到位引起的,自己不存在过错。在工商人员的耐心说服下,杨某认识到当时只顾做成生意,而忽视了小孩一次买5部手机这样的行为是否合情,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良心上讲,自己确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最终同意退货。双方达成协议:薛女士退还儿子所购物品,已消费或找不到的部分由薛女士自行承担,杨某当场退还薛女士3900元。点评:近年来,涉及未成年人的消费纠纷时有发生。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该买卖行为是否有效,要看其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家长是否追认,若家长追认才为有效的合同。家长平时也要多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工商部门呼吁商家遵守商业道德,在未成年人没有家人陪同购买贵重物品时,对相关具体情况要仔细了解,慎重核实,必要时应拒绝出售。案例18:不买燃油宝,就不给加满油 高港某加油站强制消费案案情:前段柴油紧张时期,张先生在高港一家加油站加油时,加油站要求消费者购买一个价值为60元的燃油宝才能为消费者将油加满。然而,在张先生购买后,加油站也只给加了300元的柴油。张先生要求退还燃油宝费用,加油站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张先生拨打12315申诉。工商人员赶到现场,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对加油站的强制消费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经调解,加油站按张先生的要求,将油箱加满。点评:这是一起典型的“店大欺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部分行业经营者利用其优势地位,强迫消费者接受其不合理条件,变相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一些消费者却抱着“免得麻烦”、“钱不多就算了”等心理,放纵了商家的霸权。每当遇到此类情况,消费者应果断拒绝商家的不合理要求,并拨打12315投诉。案例19:(8)农村改水,怎能埋下安全隐患? 农村水网改造用材不合格案案情:9月,按照兴化市政府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网改造工程进行全程监管的要求,兴化工商局分别对江阴某公司销售的pe管材进行抽样检测。经检验,该批管材被判为不合格产品,三种规格的pe管材总货值71132.7元。兴化工商局对当事人作出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71132.7元的处理决定。点评: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网改造工程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其用材质量至关重要,但部分商家无视产品质量规定和消费者权益,销售不合格商品,其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近年来,工商部门不断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商品质量抽检的作用,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保障消费者放心消费。案例20:戒指“大改小”,余料归谁? 首饰加工行业“潜规则”案案情:10月,消费者尤女士在靖江市一家珠宝店购买了一枚价值7000元的白金钻戒,商家承诺大小不合适可以“大改小”。后来,尤女士要求加工时发现,商家将戒指截掉的白金余料自行留存,造成戒指分量减少。商家称这是行业规定,截下的白金可以给消费者,也可不给,如果消费者要求调换,仍可按发票上注明的重量进行调换。但尤女士认为商家未履行告知义务,随后即向靖江消协投诉。经调解,商家同意对消费者购买的钻戒依总价打折计算,退还尤女士300元。靖江工商部门已责令商家整改。点评:在珠宝首饰消费热日渐兴起的今天,首饰加工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潜规则”,戒指改小后截留余料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典型的现象。消费者在遇到此类行业“规定”的时候,应理直气壮地说“不”。珠宝经销商也应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在进行珠宝加工时及时充分地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否则将丧失信誉,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商家。.15消费十大潜规则出炉消费与服务势在必行2010-3-15来源:广州日报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3.15维权活动,3.15投诉处理等等活动正如火如荼地,3.15十大消费潜规则也出炉,广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和广州市消委会将于11日上午举办12315受理大厅开放日活动,届时市民除了可参观12315受理大厅和了解12315指挥中心职责及运行情况外,还可现场投诉举报消费问题。3.15潜规则一:办餐厅会员卡 享会员折扣却好难数字:2009年饮食方面的投诉案件有800多宗,较2008年有所下降。潜规则:1.擅自改单,增加费用;2.借特价菜,不开发票或恶意促销;3.随意收取服务费;4.会员卡有限制的优惠。案例:卢小姐持有某餐厅会员卡,但在一次消费后结账时,服务员却称,她点的是特价菜,不能享受会员9折优惠。说法:消费者要清楚赠券、会员卡的优惠使用方式,商家往往会设置许多限制条款。另外,酒楼要收服务费,须标示清楚,否则有价格欺诈嫌疑。3.15潜规则二:已交完安装费 才得知没法装宽带数字:2009年电信行业投诉案件3705宗,较2008年增长了162%。潜规则:1.先收费,后告知无法“服务”;2.已缴费,却仍遭欠费停机;3.积分兑换,变成最低消费。案例:邓先生通过电话报装宽带,交费后预约上门安装的师傅才告知,因他居住的地区没预留端口,所以无法安装。说法:有法律人士表示,企业对消费者先收费、后告知无法“服务”,本身就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而这种情况在垄断企业当中非常常见。 3.15潜规则三:买了块“金表” “纯金”面一擦便花数字:2009年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投诉有近600宗。潜规则:. 商品与广告宣传相差甚远;. 售后服务承诺不兑现;. “网购”公司多虚假。案例:梁先生通过电视购物买了块“金表”,折后299元,广告承诺纯金、耐磨、抗压、带钻石。而他收到货后却发现,手表的金色表面轻轻一擦就会划花。说法:广东省消委会特约律师朱永平表示,若消费者到手的商品与广告不同,那商家涉嫌用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可将该商品的电视广告录下,然后连同商品一起拿去有关鉴定机构。3.15潜规则四:办张“连锁卡” 连锁分店优惠不同数字:2009年广州市共有“会员卡”、“积分卡”方面的投诉近千宗。潜规则:.办卡后人走楼空;2.夸大优惠宣传;3. 连锁服务不连锁、分店优惠不相同;4.卡内余额不能兑现、搬迁路遥不能退卡;5.“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案例:曾小姐在一家连锁干洗店办了会员卡,使用时有些分店打八折,有些分店却打九折。说法:会员卡的最后一项条款通常是“最终解释权归所有”或“本公司拥有本规则的最终解释权”,这是商家刻意减轻或逃避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是“霸王条款”。3.15潜规则五:免费体验美容 被强行办2800元卡数字:2009年度,广州市受理美容行业投诉200多宗,同比上升40多。潜规则:.承诺无效退款,但真正退款时却困难重重;. 免费体验试用,实为强行消费;.优惠卡类中途退卡难。案例:陈女士收到某美容院短信称可获一次免费体验服务。但当她体验完后,该院却称做的是碎脂项目,要求她交2800元办理护理卡。说法:消费者要选择可信赖、有资质的美容服务机构,面对“免费体验”等美容宣传一定要谨慎,需事先了解好服务内容和项目,同时要索取有效消费凭证,以备纠纷时维权之需。 3.15潜规则六:靠“房托”炒作 造“人人争抢”假象数字:2009年,广州市工商局和市消委会共受理商品房投诉119宗。潜规则:.样板房及规划陷阱;.利用“房托”炒作,造“人人争相抢购”假象;.在购房者签约后变更楼盘布局;.利用合同法补充条款的效力高于格式条款的效力的规定埋设一些“陷阱”。案例:2009年“五一”期间,广州某楼盘开盘时出现了排队购房的热闹景象,但据业内人士爆料称,这是房托:房托到售楼处排队,用排序号换现金,一次报酬50元,前门进去领钱,后门开溜。说法:购房者如果看到售楼处人流涌动的场面时,切莫轻信。3.15潜规则七:快递寄运电脑 收到的竟然是砖头数字:2009年物流方面的咨询、投诉案件近700宗,其中有20%无法调解。潜规则:1.货物丢失、损坏,超时未送达;2.货物偷梁换柱;3.货物错寄。案例:贺先生去年10月通过快递寄运价值3200元的电脑,到货后发现电脑不翼而飞,取之代之的是砖头。说法:朱永平表示,若快递用假货替代真货邮递给消费者,可能涉嫌诈骗,消费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但类似案件存在一个难题就是举证问题,以证明投递、运送、接收过程中是否“货真价实”。3.15潜规则八:报外语培训班 退学易欲退学费难数字:2009年共受理教育培训投诉共150宗。潜规则:.虚假宣传;.收钱“麻利”退费“没门”;.高价教学,质量不高;.名校名师实为“外包”。案例:刘小姐在天河某外语培训学校为儿子报名了一个学习班,并交了20节课的学费1万多元,但其子上了3节课后想退学,学校却拒绝退还余下学费。说法:朱永平表示,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签订合同,那消费者是有权利要求学校退款的。 3.15潜规则九:想按时提新车 竟需另外加价1万数字:2009年受理汽车销售、维修及售后服务等投诉共500多件,同比上升50以上。潜规则:.新车质量有问题退换无门;.隐瞒车辆真实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