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mf份额与投票权改革中的困境及其对策 摘 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置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根本原因是其不公平的份额与投票权制度。只有实质性地改革其份额与投票权制度,才能恢复其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筹资渠道,扩大筹资渠道,完善基本投票权制度,改革加权投票机制,修改份额公式,以避免被边缘化的危险。 关 键 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投票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3-0011-09 2008年由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使各国经济深陷衰退泥沼,同时也对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其中,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此次危机中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诟病尤多。由于imf份额与投票权机制是其核心,本文重点剖析其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提出改革建议。 一、imf份额与投票权机制面临的困境 imf的份额相当于各成员国在imf中所持有的“股份”。各成员国缴纳份额的多少反映了其经济实力的大小。一国经济实力越强,份额也越多。比如,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imf里拥有最大的份额。 1 imf实行的是加权投票制,成员国有750个基本投票权 2 ,每增加10万个特别提款权即增加一个投票权(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2条第5部分a项)。 两者相加的数量决定了成员国家的最终投票权。所以,份额与投票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份额决定投票权的大小,投票权的大小反过来影响份额以及份额公式的改革,决定着以后份额的增加的大小。 30年以来,从1992年开始的英镑危机,继而出现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东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卢布贬值和长期债务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最后到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imf一直出钱出力,设法挽救世界经济,然而收效甚微,imf从成立伊始拥有的三重角色,即“危机防范者”、“危机管理者”和“危机贷款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3 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平等。一方面,少数发达国家在imf中拥有过多的份额与投票权, 如美国就拥有超过15%的投票权,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拥有否决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imf的有效性、 合理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明显增强,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与腾飞的“领头羊”。2006年以来,中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印度在第二三名, 紧随中国之后(见表1)。所以,发展中国家会不满自身在imf中的地位,寻求改革。imf份额与投票权存在如下几个弊端: (一)资金总规模不足 imf日常运作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各成员国认缴的份额,25%用特别提款权(sdr)或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缴纳。剩余的75%用本国的货币缴纳。2008年imf份额与治理改革一揽子计划 4 (简称imf2008年改革)生效之前,imf所掌握的金融资源约有2500亿美元, 其中包括约2000亿美元现金,以及两个常设借款协议(gab和nab)能吸引到的约500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爆发,imf连续向冰岛、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借出资金,imf金融资源面临枯竭。虽然2008年改革生效后,资金总规模达到4768亿特别提款权(7200亿美元), 5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危机才刚刚过去,欧债危机还远未解决,不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急需资金支持,增资后总规模还是严重不足。imf需要加大筹资力度,拓展筹资渠道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 (二)份额分配不均衡 份额对于成员国来说意义重大,它与基本投票权一起决定了成员国在机构政策决定中的投票权。当前少数发达国家在份额分配中比重过大,投票权过于集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声音(见表2) 6 。2008年改革生效前,七国集团总共拥有份额45.2%,投票权44.3%;“金砖五国”份额共仅有10.6%,投票权10.4%。在2008年改革生效 7 后,七国集团总共拥有份额45.3%,投票权43.0%;“金砖五国”份额共仅有11.5%,投票权11.0%。如果2010年imf份额与治理改革(简称imf2010年改革) 8 生效后,七国集团总共拥有份额43.4%,投票权41.2%;而“金砖五国”份额共仅有14.2%,投票权14.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imf具有垄断地位,对需要70%特别多数票通过的事项和85%特别多数票通过的事项具有否决权,而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无能为力。投票权过于集中将导致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还值得注意的是, 少数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巩固其投票权的垄断地位, 以应对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对其投票权的威胁,通过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增加特别多数通过的事项。如imf成立之初,规定需要特别多数方能做出决策的条款共9项;第一次修订增加至18项,第二次修订后增加至39项。9 多年来,需要特别多数通过的事项已经超过50项 10 ,任何影响美国切身利益的提议都有可能被美国“一票否决”,严重影响了imf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三)基本投票权的作用受阻 在imf创立之初, 各国拥有250个基本投票权,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能够体现国家主权平等;二是为了避免其像公司一样决策的坏印象。imf2008年改革生效前,基本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比例从imf成立之初的11.3%,到20世纪90年代的顶峰15%,再跌落至2.1%,使得其严重被稀释,在投票决策时几乎发挥不了作用,违背了其初衷,因此对其诟病甚多。 11 2008年改革生效后, 基本投票权增加至750个,把比例从2.1%增至5.5%,imf承诺创立一个机构以确保基本投票权与总投票权的比例不变。 然而如何保持比例不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 基本投票权在总投票权中的比例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切实维护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还有争议;其次,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机构去维持也是一个问题;最后,关于前面两点都达成共识,把措施应用于实践又是一个问题。 有关基本投票权的另一个问题是,5.5%的基本投票权比例在投票表决事项时几乎起不到作用,况且,占总投票权5.5%的基本投票权是分别分配给所有国家,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在投票表决时,分配给每个国家的基本投票权,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仍然无法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研究指出,即使把现有基本投票权比例恢复到imf创立时的11.3%,仍然只是一个感觉良好的解决方案,并且代价高昂。 12 因为,首先,这需要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其次,非洲投票权最大的24个国家也只是从1.99%上升到2.81%。对这些非洲国家来说,提高基本投票权的比例对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这个方面看,这仍然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在imf投票表决中的尴尬地位。 (四)份额公式不合理 份额公式就是计算各成员国在imf中份额的标准与依据。 合理的份额公式是要正确反映各个国家在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与比重, 尤其是有活力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自1944年以来,imf一共有6个份额公式。前5个份额公式由于复杂并且缺乏透明度,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批评。第6个公式也即现行的公式(见表3),由于简便透明,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沿用至今。 表3展示了现行的份额计算公式,包括四个变量,用比重表示,即gdp、开放度、波动性和储备,权重分别为50%、30%、15%和5%。 其中gdp变量是60%按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和4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混合。这几个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弊端仍然存在。 作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gdp不仅能体现一国经济实力和贡献能力,显示出各国相对的经济地位,而且能反映未来潜在的资金需求,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综合指标。购买力平价是评估一个经济体真正大小的正确方式。因为,它能体现一国货币的真正价值,体现一国的长期汇率,且更具有稳定性。相反,用市场汇率计算gdp会造成价格偏差,波动性大,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gdp被低估,发达国家相对被高估,不能真正体现各国经济实力。然而在此公式中,gdp的60%是按市场汇率计算的, 这需要改变。份额公式中的开放度变量在实际中可能会造成成员国为了获得更多的imf份额而给予出口商品补贴或对进口商品增加关税,助推了贸易保护主义,产生了不正当竞争,同时还会忽略那些在全球经济稳定中享有重大利益的相对不开放的经济体 13 ,这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份额公式仍然不够简单透明,各成员国较难根据本国数据确定本国应有的份额。尤其广受发展中国家反对的是,公式排除了一国人口数量、发展中国家对imf资金的需求程度等份额公式应该考虑的经济指标。 (五)2010年份额与治理改革难以得到执行 2006年新加坡年会决定的份额与治理改革和imf2008年改革生效后都得到了imf理事会和各国的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份额总规模增加了一倍, 向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转移了可观的份额与投票权,维护了最不发达国家的相应份额。 与前两次改革相比,被称为“大翻修” 14 的imf2010年改革更具革命性。如果生效, 会转移6%的份额给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从代表性过高的成员国转移6%的份额给代表性过低的成员国, 金砖五国中的四国进入份额排名前十,中国将居第三位。 这三次改革加起来一共转移了5.3%的份额给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然而, 由于在2012年10月imf东京年会之前,美国政府没有把imf2010年改革提交国会批准,导致改革至今仍未生效,似乎进入了死胡同。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提升。 再加上生效前正当美国大选, 奥巴马政府的注意力中心在美国国内, 也不愿意因为此次改革而丧失选票, 也无心说服国会马上批准改革方案。所以imf2010改革至今还未生效。 二、资金充足:imf正常运转的前提 目前imf通过三种途径获得资金: 份额认缴,出卖黄金的溢价款,向其他国家或机构借款。 15 份额认缴是imf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黄金的买卖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借款安排包括从多个国家筹资的多边借款安排(主要是扩大的新借款安排和总借款安排)和双边借款安排。 16 然而现有的三种获取资金的途径无法满足imf履行其职能的需要。 笔者认为,为了维持imf资金的充足率,以预防和克服经济衰退,imf可以创设一个常设机构,由独立评审部门(ieo)领导,通过g20的多边评审程序(map)每季度观察分析世界和各国经济数据,以确定是否需要增资,包括等比例增资和特别增资。由于imf增资需要得到所有国家的批准,通过与g20的合作可以增加imf增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使得增资计划更好地通过,充实imf资金。黄金的使用受到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协定的严格限制,只有得到85%投票权的通过才能作为成员国买卖黄金的支付手段,此外不能买卖和进行其他有关黄金的交易。黄金买卖与份额缴纳和借款安排不同,既可以大大补充imf的资金,还可以减少政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为了获得可用资金,imf可以在征询各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协定,适度放开黄金的买卖。一方面,把成员国作为支付手段的黄金买卖的投票权从85%调整到70%,避开美国的事实否决权;另一方面,规定只要85%的投票权通过, 即准许黄金的自由买卖和其他交易, 以满足imf对资金的紧急需求。imf如今的借款安排涉及的都是国家,因此需要加强imf与各承诺借款国的协作,保证资金短缺时,imf能及时从成员国得到借款,帮助处于困境的其他成员国。 由于imf是独立法人,除了以上已有的三种筹资方式,笔者建议其可以从事一定的金融活动,使现有资金保值增值。如,可以购买具有较高信誉度的国际机构或国家的短期债券,通过分析市场行情进行套期保值,购买期权期货等等。但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第一, 只能拿出现有资金的一部分比例进行投资;第二,对投资的期限进行限定,一年到两年以内最合适;第三,遵循透明简便原则与保值为基础、增值为目标原则。如果此方法可行性得到证实,imf可以指定现有的一个或多个机构,或者新设特别机构专门进行投资,投资活动受到成员国监督,并且每半年、每年向执行董事会报告最新投资收益情况;执行董事会每半年、每年向理事会报告投资损益情况,以满足各成员国的知情权, 对下一年的投资安排做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以真正达到资金的保值增值。imf向国际私人资本市场融资是解决其资金充足的另一个途径。 与份额增加和借款安排的扩大相比, 向国际私人资本市场融资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不需要修改基金协定,并且避开了美国事实否决权的影响;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他承诺借款国的负担;最后,私人部门的加入增加了imf在金融运营中更大的透明度和更多的责任感。 17 如今的国际私人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活跃,imf在融资中加入市场要素对其资金充实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imf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三、投票权制度:imf获得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核心 (一)完善基本投票权制度 2008年份额与治理改革生效后,基本投票权增加到750个, 占总投票数的5.5%,imf还承诺创设一个独立机构保持此比例不变。 在改革基本投票权制度中, 最重要的是提高和保持其在总投票权中的比例。 然而如何确定其比例的大小还存在争论。有学者建议, 根据imf创立之初基本投票权比例的11.3%类比到现在。在创立之初,一共有44个成员国,基本投票权比例为11.3%,那么每个成员国在imf中拥有0.2568%的基本投票权。 如今imf有188个成员国,类比到现在,基本投票权在总投票权中的比例为:0.2568%188=48.28%, 占总投票权的近一半。 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案,但是不实用,因为拥有否决权的美国不会同意此种方案。还有学者建议,如前所述,把投票权比例恢复到原来的11.3%,但是,这存在两方面的缺陷: 第一, 需要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第二, 非洲投票权最大的24个国家仅从1.99%上升到2.81%, 18 意义不大。还有学者建议,采用亚洲发展银行的做法, 把基本投票权的比例设定为20%,并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但这与前一种方案没有实质区别。 在美国拥有否决权的情况下, 任何增加基本投票权比例的方案如果威胁到了美国的垄断地位都会被美国否决, 而如果仅仅是象征性地增加, 基本投票权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为“鸡肋”的基本投票权制度是应该废除还是保留又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废弃基本投票权是把发展中国家极力争取到的5.5%的基本投票权比例的努力付之东流,并且只会更加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得不偿失。所以保留应是主旋律, 如何提高并保持基本投票权比例是核心。在这方面,imf可以加强与g20合作,通过其每年定期召开的领导人峰会和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把基本投票权问题设定为固定议题,每年设定不同的阶段性任务。 还可以邀请包括imf、 世界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联合国、wto和在货币金融有专长的非政府组织、 商业领袖等其他机构和个人提供意见与建议, 以增加议题讨论的广泛性与彻底性, 加快基本投票权解决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议程, 促使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下, 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更快地解决基本投票权问题。 (二)改革加权投票制度 imf投票表决是基于加权表决、 以多数票原则的表决方式。多数票制度包括51%的简单多数、70%的特别多数和85%的特别多数三种。一般的事项只需要简单多数通过即可。 某些特别事项的决定需要特别多数通过,如份额的增加、协定及其附则的修订等需要85%的特别多数通过。现在遇到的改革瓶颈是美国在imf中拥有16.5%的事实否决权,联合日、英、德、法任何一国就可以对任何需要特别多数通过的决议实施否决。 基本投票权如前所述, 在现阶段暂时发挥不了作用, 而以份额为依据的投票权在反映成员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会导致“丛林法则”的产生,强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弱国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这严重损害了imf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可靠性,使其失去了相关性,越来越被边缘化。 关于改革加权投票权的建议有很多, 其中最典型的是引进双重多数表决机制。 双重多数表决机制有两种。 第一种即通过决策时需要成员国数量和份额的多数。这很好地平衡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考虑了成员国经济地位的需要。如同美国的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 经过两院做出来的决定更加具有代表性,更稳定,更容易得到执行。在此制度下,可以废除基本投票权,因为一方面基本投票权比例的提高与维持还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决策的通过需要成员国数量的多数,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主权平等。另一种是把国家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 决策需要两个集团分别表决。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界别还没有定论;哪些国家应该加入发展中国家集团,哪些国家应该加入发达国家集团还没有达成共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这种非此即彼的集团划分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所以,第一种双重多数表决机制比第二种机制更清晰,更具有逻辑性,更能平衡南北国家间的冲突,更容易达成协调。 其实第一种双重多数表决机制的提出是有其源头的。第一个源头是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lity)。 它是全球最大的环境保护基金,有182个成员国, 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 此基金采取两种表决方式:第一种是协商一致表决;第二种是60%的接受国与60%的捐赠国双重多数通过。20 另一个源头是国际海底管理局。它是一个管理国际海底区域的投资、开放和科学研究等活动的自治国际组织。 21 它采取五重表决机制,即一项事项需要通过需要消费国、投资国、生产国、 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公平分配的国家这五个部分批准。 22 所以,放弃加权投票表决机制,采用双重多数表决机制已有先例,具有可行性,是有例可循的。而以上两个组织的经验与教训imf可资借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规定,只有修改协定需要双重多数表决:60%的成员国与85%的投票权通过。为了给予较小成员国更多的发言权,我们可以尝试把此种表决方式扩大。imf自己也支持这种双重表决机制, 并且要求把85%的投票权降低为70%到75%,以让美国不具有“一票否决权”。23 现在最具可行性的双重多数表决机制是:60%的成员国通过比例保持不变, 把85%的投票权下调为80%。此方案优势是,如果表决事项不是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不公的话,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可以争取到60%的成员国通过的;美国丧失了“一票否决权”, 但并没有完全丧失其在imf中的主导地位, 它可以联合任何一个g7国家轻松达到否决需要特别多数通过的事项的目的。 其他主要国家可以与美国协商, 提请其注意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及其可能采取在imf之外建立具有对抗性的区域金融货币组织的可能与可行性, 以及不加快改革将使imf失去合法性、有效性与相关性的现实情况。还可以给予美国45年的时间批准双重多数表决, 让其给予国内政府机构与民众一个交代的过程。淡化美国的“一票否决权”是大势所趋,美国政府也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三)引进分类表决制 笔者认为, 还可以在imf中创设分类表决机制。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赋予imf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监管者双重属性,即一方面,imf像一个股份公司,各成员国像股东,一成员国如果份额越多,其投票权相应就越大;另一方面,imf像国际公法人,具有独立人格,需要遵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imf作为金融监管者使其具有类似国家层面的宏观管理的职能。然而,imf成立之初却只有一套与股份公司相配套的投票表决机制加权表决机制,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拥有更多的份额比例, 继而拥有更多的投票权甚至有控股权或否决权或垄断权,如美国的超过15%的投票权。其作为公法人职能实施的投票表决机制却没有独立出来,导致出现了用一套制度搭配公私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职能的困境。那么我们可以把imf中现存的表决制度一分为二:一种是已有的加权表决制度,另一种是一国一票表决制度。 对于有关金融贷款方面带有经营性的事项,则按照加权投票表决。对于有关汇率稳定、金融监督等公法行政管理性质的事项,则按照一国一票表决。 这样既维护了缴纳份额多、 对imf贡献大的国家利益, 又深切关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国家主权平等的需求,符合imf改革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要求,容易得到通过与执行。 四、份额公式:imf份额与投票权改革的关键 份额公式决定这一国的份额大小和投票权大小, 进而决定一国在imf决策中影响力的大小。所以,修改份额公式,以反映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不断上升的重要性,对于提高imf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确定指导原则 在涉及具体的公式变量之前, 确定修改份额公式的指导原则意义重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初期, 份额公式的指导原则是:“一个公式能够对一国经济的相对大小提供全面的测量,考虑到国家间经济结构的重大不同。” 24 由于成立之初,经济政治形势与现在不同,最明显的是“二战”刚过,百废待兴,科学技术和全球金融市场没有如今发达,所以公式的指导原则比较简单且模糊不确定。后来经过两次修改,出现了5个公式,都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满意。1999年,imf委托了一个独立的外部专家组来对公式进行审查, 以提供能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新的份额公式。 25 这个专家组被要求遵守“合理反映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和他们对于imf金融资源的相对需求和贡献, 考虑到市场不断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转变”。可以看出此时的指导原则已经开始显现出复杂性与多元化,新份额公式也将更合理。然而公式过于复杂,将导致大部分国家, 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由此公式计算出来的各个国家的份额不太信任, 总觉得有“暗箱操作”。 现行的份额公式指导原则更加简单透明,考虑到份额多重功能的需要,希望会指导产生一个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份额公式。 26 这对以后的份额公式修改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 在imf份额公式以后的修改过程中,要防止过于简单化,尽量减少相关性。过于简单的公式不能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因为在基本规则与具体情况之间有一定量的不符合。最需要考虑的是一个变量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同含义与作用。比如,资本流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量上不同,而且在质上也有很大不同。对于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人文风情,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在选择公式变量上要谨慎和有远见。 不能以过度简单化来牺牲公平与效率。 一个公式还要尽量减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因为一个公式的变量选择是注重其能代表一定范围的经济内容。 如,gdp能代表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能力。 但不能重复代表。 如果gdp被选入公式,那么国民收入就不能入选,因为其与gdp的作用与意义相关性太高,没有入选的必要。这是以后公式修改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当然每个变量或多或少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 我们在以后的公式修改中要尽量减少相关性, 产生一个更合理有效的份额公式。 (二)调整现有变量 现行份额公式的第一个重要变量是gdp,权重为50%, 包括60%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和40%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笔者认为,gdp是份额公式中最重要的变量,扩大其权重是必然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大多数经济学家同意用购买力平价而不是市场汇率计算gdp是更合理的方式。用市场汇率无法计算一国经济的大小, 因为在不同国家的同一批货物的共同货币价格有很大的不同。 27 并且如果用市场汇率来把国民收入与产品数量转化成共同的货币单位,相对于高收入国家的生活水平,低收入国家的生活水平会被低估,产生估算上的不公平。 28因此在经济意义上来说, 应该更多地在份额公式中用购买力平价计算gdp, 甚至全部用其计算gdp。其实, 在运用现有公式与现有经济数据,把gdp100%由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总体新增比例也只有4.8%。 29 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影响不大。笔者认为, 在以后修改公式中应逐渐加大购买力平价在计算gdp中的比重,这既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不会过多地触动发达国家的利益,因而是合理可行的。 份额公式的第二个变量是开放度。 开放度在以前的公式中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战后存在贸易壁垒与贸易干预的情况下。因为当时还是固定汇率,各国为了保持名义上的固定汇率只能提高出口或降低进口。然而,如今的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到目前为止,有158个国家是wto的成员国 30 ,剩下的国家有兴趣或努力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此形势下,开放度已经成为了“鸡肋”,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并且,开放度跟gdp的关联性很高,而且是对gdp出口方面的重复计算, 31 这两种变量只能保留其中一个。由于弊大于利,笔者建议删除开放度变量。最近,希望金融开放度选入份额公式的呼声越来越高 32 ,然而有两点现实不得不考虑。 一方面是各国金融数据不容易获得,且获取也不及时。金融数据可以说是关乎一国的经济安全, 各国对有关国家安全的金融数据予以保密, 而对于哪些是有关国家安全的金融数据各国却标准不一, 因此经常出现了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金融数据不公开。 即使各国主动提交金融数据给imf以便其充分行使监督管理权,从金融数据的收集到整理再到提交imf,最后到imf做出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判断,耗时过长,对于变化迅速的当今世界来说, 可能只能起到事后判断与救火的作用。 况且, 各国对imf的职能定位还存争议,对imf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充满质疑,imf对各国经济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得存在难题。 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经历了好几次破坏力巨大的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显示,不受管制的或缺乏管制的金融流动会产生金融泡沫,跨境交易的异常起伏,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实体产生摧毁性的影响。这些外部性会通过征收关税与反报措施内部化,对这些具有外溢效益的国家分配高的份额,无疑是不合理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把金融开放度加入份额公式也不合时宜。 第三个变量是官方储备。国际储备作为成员国金融实力的一个指标确实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浮动汇率的出现和各成员国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储备的作用越来越弱。并且把储备加入份额公式可能会导致各国为增加本国份额恶意进行储备竞赛。 33 并且,一国储备的高低与其能实际贷款给imf没有关系。 34 与其保留,不如废除以人口因素替代。 第四个变量是经济波动性。由于没有发现其与各成员国对imf资金的潜在需求的关系,imf大部分执行董事都倾向于删除此变量。笔者也赞成此观点。 (三)增加人口变量 imf自成立以来的一贯态度是:“人口与国际货币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35 然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情况出发,不考虑人口因素是有欠妥当的。人口与一国在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演进有着直接关系。劳动力供应与就业是经济表现的关键部分。人口趋势,比如人口老龄化被广泛地承认为医疗和更广义上的经济表现的关键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人口意味着人力资本。 推动着一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归根结底是人; 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前进的归根结底也是人。知识技术需要依附于人力资本上,因此“人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讲,人口越多的国家,拥有更多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增长越快,拥有的贡献能力越强,因此将人口列入公式合情合理。 从社会发展大势来看,将人口列入公式也有利于消除民主赤字,提高imf的合法性。我们现在都知道,国内人大代表的选举是一人一票的原则,世界其他各国的政府主要公职人员的选举也遵循这个原则。然而在19世纪,只有有一定财产的人才有资格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因为当时认为只有有了财产的人才会对自己与社会负责。过了几十年,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慢慢扩展到了所有的男人。认为,不同于女人,男人对社会的运转享有更大的利益,对政治机构与社会的运转贡献更大, 只有男人才能谨慎地行使选举权。再过几十年,不分性别,女人与男人享有同样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类比于imf份额公式,把人口列入公式是对人的价值的极大尊重。份额公式的计算,imf的存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舍弃人口因素考虑份额公式不啻于舍本逐末, 违反了最根本的原则。 从现在起往后推50、100年,imf难道还只会把对经济有直接贡献的变量纳入份额公式吗? 难道一点也不会给予人口这个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最根本作用的变量纳入份额公式的可能吗?imf在修改份额公式时遵循从代表性过高的国家转移给代表性过低的国家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和保护最不发达国家的份额与投票权的原则, 那么把人口因素纳入份额公式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回应,是合理的。但由于人口因素加入公式,对发达国家来说影响颇大,所以暂时把人口因素的权重限定在10%上下,以后慢慢增加其权重才是最易被接受与最易被实行的方案。 (四)重启份额公式评审小组 笔者认为,imf执行董事会可以重新委托一个外部专家组new quota formula review group (nqfrg),其主要职责是对份额公式进行独立评估,并处理与份额相关内容的研究。该研究小组应该由英、美、法、日、德和“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十国构成。nqfrg根据imf最新的会议精神每年对份额公式进行评估, 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确定份额公式的指导原则,选出最能代表各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更多反映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变量,合理确定其权重,并向执行董事会提交年度评估报告, 执行董事会再向理事会提交年度报告。在每年的份额公式评估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国都要有对份额公式提出自己意见的机会,杜绝发达国家在其中的发言垄断权,报告的撰写由小组所有成员达成共识一致通过。 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对于有争议的部分,分别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过半数通过才能写入报告。 并且imf可以制定有关nqfrg的行为准则, 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国都能对份额公式评估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nqfrg由最能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五个国家和最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五个国家构成, 并且有规则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国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所以这个新的份额公式评估小组与1999年成立的份额评估小组(qfrg)相比更具有代表性,在变量选取方面更加平衡,并且也不会出现qfrg得出的份额公式使发达国家的份额不降反增的尴尬局面。 五、结论 份额与投票权机制是imf的核心机制,相应的,份额与投票权机制的改革是imf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顺应世界大势,修改份额公式,改革加权投票机制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imf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应做出适当妥协, 应促进2010年改革尽快生效,让利于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肩负起其应有的责任,联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推动imf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维护世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imf.quotas.http:/www.imf.org/external/about/quotas.htm(accessed february 6,2013). 2imf. important milestone reached to reinforce imf legitimacy. imf survey online.(march 3,2011)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 / ft / survey / so / 2011 / new030411a . htm (accessed february 6, 2013). 3李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制改革与中国的进路分析j.法学论坛,2010(2):86. 4imf. directors back reforms to overhual imf quota and voice. imf survey online. (march 28,2008)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 / ft / survey / so / 2008 / new032808a . htm(accessed february 6, 2013). 5imf. imf board approves far-reaching governance reforms. imf survey online.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survey/so/2010/new110510b.htm(accessed february 6,2013). 6imf. the imfs 2008 quota and voice reforms take effect. press release no.11/64. (march 3,2011)http:/www.imf.org/external/np/sec/pr/2011/pr1164.htm(accessed february 6,2013). 7imf. reform of imf quotas and voice: responding to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y,issues brief,issue 01/08. april 2008. 8imf finance,legal,and strategy,policy,and review department. imf quota and governance reforme-lements of agreement. (october 31,2010)http:/www.imf.org/external/pp/longres.aspx?id=4501(accessed february 6,2013). 9william n. gianaris. weighted vo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 bank.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l 14,issue 4. 1990:920. 10david rapkin,jonathan r. strand. refroming the imfs weighted voting system. the world economy. volume 29. issue 3. march 2006:317. 11james m. boughton and domenico lombardi. finance,development and the im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ne,25 2009. p.249. 12edwin m. trum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reform: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eptember 23,2005:37. 13imf. quota formula reviewadditional considerations. imf policy papers. september 4,2012:5. 14imf. imf executive broad approves major overhaul of quotas and governance,(november 5,2010).http:/www.imf.org/external/np/sec/pr/2010/pr10418.htm(accessed february 6,2013). 15imf finances. http:/www.imf.org/external/fin.htm(accessed feb-ruary 6,2013). 16imf. where the imf get its money. (august 24,2012)http:/www. imf . org / external / np / exr / facts / finfac . htm (accessed february 6, 2013). 17desmond lachman. how should imf resources be expanded? in reforming the imf for the 21st century ed. edwin m. truman. washington: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6:478. 18edwin m. truman. reforming the imf for the 21st centur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pecial report 19. april 2006:75. 19what is the gef. (december 1,2011). http://gef/whatisgef (accessed february 6,2013). 20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http:/www. thegef . org / gef / archived/country _ su. pportprogram/140 (accessed february 6,2013). 21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http:/.jm/en/about(acc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SLAM回环检测特征匹配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CHCC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医院暖通系统的节能之路
- 社区团购2025年运营管理与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深度报告
- 电商行业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 保障性租赁住房智能家居实施方案
- 装配式建筑标准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 航运业绿色转型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预防校园欺凌制度
- 如何加强尿毒症患者的随访与关怀提高服务质量
- 如何应对心理障碍与个人成长
- FZ/T 64012.2-2001水刺法非织造布第2部分:卫生用卷材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课程机器人技术课程大作业
-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5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202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三套考试题
- (施工方案)二期混凝土施工方案
- 钢结构简支梁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习题集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简爱》课本剧剧本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肿瘤科实习生入科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