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学案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举 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一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 背景 1 1924年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2 苏联是一个落后的 2 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 3 方针提出 1925年12月 联共 布 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的方针 农业国 民族独立 物质技术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 学习探究区 4 特点 优先发展 5 结果 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 世界 苏联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 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6 弊端 形成了重工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等等 重工业 第一 第二 学习探究区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 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 归纳比较 学习探究区 苏联为何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 增强国防力量 维护民族独立 需要发展军事工业 2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 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 农业 4 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重工业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画苏联的重要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 学习探究区 1 与西方国家工业化相比 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一下苏联的工业化 答案评价 一方面 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 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农 轻 重比例失调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学习探究区 材料二见下图 漫画 片面的经济 学习探究区 1 漫画中人物两腿一个粗壮 一个萎缩 分别代表什么 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有何弊端 答案以军事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和落后的农业 轻工业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弊端 形成了农 轻 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2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答案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高积累政策 农民的贡献 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学习探究区 二 农业全盘集体化1 背景 落后的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2 提出 1927年联共 布 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 目的 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4 进程 1929年下半年开始 1937年实现 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小农经济 全盘集体化 学习探究区 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它违背了变革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 其消极作用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1 积极性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 原料 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 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苏联实现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2 消极性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 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 从而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 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 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深化探究 有关集体农庄的宣传画 学习探究区 1 分析苏联推行集体农庄的原因 答案原因 由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农业生产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 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学习探究区 2 毛泽东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问题 农业全盘集体化是为了配合工业化 损害了农民利益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3 苏联的这一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经验教训 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 必须把发展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和中心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 正确处理好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 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学习探究区 三 斯大林模式1 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苏联通过了 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 特点 1 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模式 排斥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2 政治方面 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计划 市场调节 学习探究区 3 思想文化方面 个人崇拜盛行 用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3 影响 1 经济方面积极 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 从长远来看 这种模式长期片面优先发展 影响了农业 轻工业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行政 反法西斯 重工业 学习探究区 2 政治方面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 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 破坏民主和法制 3 思想文化方面 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习探究区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党政不分 忽视民主法制 缺少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1 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既要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又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 要充分发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尊重价值规律 使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 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归纳总结 学习探究区 3 要注重改善民生 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 4 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反对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 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 学习探究区 材料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 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 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 他们相信 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 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苏 罗 亚 麦德维杰夫 让历史来审判 1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现象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 成为一股社会风潮 深化探究 学习探究区 2 斯大林所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利与弊 答案利 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使苏联在工业化建立的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弊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农 轻 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后来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学习探究区 3 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 谈谈如何克服这些弊端 答案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着手 必须改革这种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 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 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 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继续这种尝试的主要是 A 列宁B 斯大林C 赫鲁晓夫D 戈尔巴乔夫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要大力发展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 以此全力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 在后来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斯大林的做法最符合上述特点 故选B项 答案B 反馈训练区 2 1930年冬季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 抄家 流放和处决成为寻常的事 恐怖冬天 的来临是因为苏联 俄 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工业化D 农业集体化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解答时注意题干的信息 1930年 及 苏联 俄 联系所学知识 采用排除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 排除A项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 排除B项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1924年 排除C项 故选D项 答案D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3 在 斯大林模式 下 全国是一个统一的 大工厂 而企业只是这座 大工厂 中的一个 生产车间 甚至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 斯大林模式 A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故B项正确 苏联实行的是 指令性 计划而不是 指导性 计划 故A项错误 C 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 答案B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4 右图为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B 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 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片面发展轻工业 忽视农业的发展D 片面发展重工业 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解析从图表中可知 该图表反映的是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 B两项没有完整地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而C项表述错误 故选D项 答案D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5 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 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 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 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 极其浪费 但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重庆电力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练:二力平衡(基础练)
- 重庆市公招教育类课件
- 重庆小面培训课件教学
-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与练(人教版选择性)
- 重卡销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老年人的娱乐与休闲课件
- 《英语精读3》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跨文化交际》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题(含答案)
- GB/T 10609.3-19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PPT全套课件
-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 房建满堂脚手架专项验算书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非线性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北京工业地产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