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 m u ltis im 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仿真陆明洲 1 ,菊 2何( 1. 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 , 江苏 南京210032; 2. 南京中医药大学 信息技术学院 , 江苏 南京210029 )摘 要 : 提出了基于 m u ltisim 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实验的思路 , 探索了一种更适合于当前教学的实验方法 , 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实验效果 。介绍了 m u ltisim2001仿真系统的概况 , 通过运算器实验仿真实例说明了 仿真方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应用 , 最后分析了仿真实验结果 。关键词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m u ltisim; 实验仿真文章编号 : 1002 24956 ( 2007) 1220094205中图分类号 : tp391. 9; tp301文献标识码 : aexperiment simulation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p rincip le based on multisimlu m ing2 zhou1 , h e j u2( 1. enginee ring co llege, n an jing a gricu ltu re u n ive rsity, n an jing 210032, ch ina; 2. info rm a tion techno logy co l2lege, n an jing u n ive rsity of ch ine se m ed ic ine, n an jing 210029, ch ina)a b stra c t: th is p ap e r p u ts fo rwa rd a new way to do exp e rim en ts fo r p rinc ip le of comp u te r o rgan iza tion, and inve sti2 ga te s a k ind of exp e rim en t m e thod wh ich is mo re su itab le fo r cu rren t teach ing . th is m e thod can imp rove the re su lt of the exp e rim en t effec tive ly. the gene ra l situa tion of m u ltisim2001 is in troduced. the app lica tion of the sim u la tive m e thod in the exp e rim en t can be exp la ined th rough the in stance of the exp e rim en t of alu. f ina lly, the re su lt of thesim u la tive exp e rim en t can be ana lyzed.key word s: p rinc ip le of comp u te r o rgan iza tion; m u ltisim;exp e rim en t sim u la tion重 ;( 2 ) 由于实验箱系统的硬件结构固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是计算机 、电气化以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 是学好计算机硬件 的关键课程 。由于计算机类课程的特殊性 , 学生的 动手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通 过实验 , 可以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提高 他们的设计创新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般是采用专用的 实验箱 , 我校采用的是 tec - 2000以及 tec - 4 实 验箱 , 但通过前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 , 实验箱有着 许多不足 : ( 1 ) 实验方法与先行硬件课程存在脱 节现象 , 各门硬件课程之间本来有着紧密的联系 , 但由于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实验箱系统 , 在实验 环节中很难在各 门课 程 中建 立联 系 , 脱 节 现象 严学生的主要工作仅仅是在相应硬件模块间插接连线 , 因此实验箱系统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 , 学生不能自己 设计模块 , 所有的实验很难突破实验箱的限制 , 因此 ,解 ,实验不能很好的加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 3 ) 实验箱套数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了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 , 实验室的硬件投资往往比较大 , 在资金不足 、学生规模不断增长的情( 4 ) 由于实验箱的特殊况下 , 实验箱套数不足 ;性 , 一旦系统出现故障 , 一般情况下就是整台实验箱报废 、浪费严重 , 不利于实验室的维护 。为此 , 结合专 业 特点 与现 代 电 子 系 统 设 计 方 法 , 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引进了 eda 技 术 , 使得实验能够 通过 计 算机 仿真 来 完成 功能 设计 、逻辑设计 、性能分析和功能测试 , 最后生成指收稿日期 : 2007 203 223作者简介 : 陆 明 洲 ( 1981 ) , 男 , 江 苏 省 泰 州 市 人 , 硕 士 , 教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所有单元实验 ,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 , 实验的成功率和学生的动 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 实验仿真实施方案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整机思想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 cpu 整机概念 , 因此 , 该实1 m u lt is im 2001 仿真系统简介m u ltisim 2001 是 一 个 用 于 电 路 设 计 和 仿 真 的 eda 工具软件 , 它是加拿大 in te rac tive im age tech2 no logie s ( iit) 公司于 1988 年推出的电子线路仿真 和设计 eda 软件 ewb 的升级版 。m u ltisim 2001 与 ewb 相比在功能上有了较大的改进 , 提供了标准 的实际元 (器 ) 件库 、 r f 库 、功能强大品种齐全 的仿真仪器和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分析方法 。它的十 多种分析方法可自动完成对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 、 混合电路和 r f 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 完全取代了以 手工为主的繁锁计算过程 。虚拟的数字万用表 、信 号发生器 、逻辑分析仪 、示波器 、频谱仪等常用实 验设备在 m u ltisim 2001 中应 有尽 有 , 其 操 作使 用 与现实中的设备非常相似 , 极大地丰富了实验的调 试方法和手段 。m u ltisim 2001 仿真系统最大特点的是高度的系 统集成化 、图形化 , 简单易用 、形象直观 。电路的 原理图输入 /建立 、仿真 、分析和结果显示 /输出均 在同一个环境中完成 , 不必在不同的应用程序间来 回切换 。m u ltisim 2001的各种元器件形象直观 , 电 路结构和形式与教科书完全相同 , 整个软件系统的 操作过程较为简便 , 学习和使用很方便 , 我们在不 增加额外实验学时的情况下 , 只需要稍加讲解和演 示 , 学生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个功能强大的 eda 工 具完成实验 。其次 , m u ltisim 2001仿真系统支持电路的模块 化设计 , 由此可以把复杂的电路分解为相对独立的 子电路 , 我们可以用已有的一些基本的元器件来实 现具有这些子电路功能的模块 , 然后进行封装 , 这 就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 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 , 这些模块可以在实验中 多次应用 。这个特点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具有 一定功能模块的能力 , 这比传统的实验箱实验方法 更具优势 。总之 , m u ltisim 2001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电子系 统设计训练工具 , 它使传统实验摆脱了对元器件和 实验设备的过多依赖 , 以及元器件和实验设备对传 统实验的局限性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的改 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验比其先行课程诸如数字电路的实验要复杂得多 。结合 m u ltisim 2001 和 组 成 原 理 这 门 课 程 的 特 点 ,我们对实验作了必要的分解 , 根据不同的功能 , 设 计了时序电路实验 、运算器实验 、存储部件实验和总线传输实验 , 每个实验都设计出相应的子电路模 块 。这些模块都是 cpu 整机实验的一个部分 , 它 们的有机组合可以实现整机实验的思想 。每个模块 的芯片数量都在十片左右 , 其复杂度适中 。同时每 个模块的实现方案多样 , 学生可以自己创新设计出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电路模块 。下面我们以运算器 实验模块为例说明基于 m u ltisim 2001 的组成原理 实验仿真的实现 。运算器实 验 系 统 如 图 1 所 示 , 图 中 bcla 加 法器是 4 位 alu , 是一种多功能函数发生器 , 可执行多 种 算 术 逻 辑 运 算 , 可 以 直 接 调 用 m u ltisim2001 的 74l s181 芯片来进行仿真 。 cla 电路又称 为先行进位发生器 , 它接收各 bcla 加 法器 的 gi 和 pi 以 及 初 始 进 位 信 号 c0 , 从 而 同 时 产 生 各 bcla 加 法 器 的 低 位 进 位 信 号 ( c4 、 c8 、 c12 ) , 因此各个 bcla 加 法器 可 以同 时运 算 , 同 时 产 生 运算结果 , 这就是所谓的组内并行 进 位组 间并 行 进位的并行加法器 , 其速度比串行 进 位加 法器 以 及组内并行组间串行进位的加 法器 要快 很 多 。然 而 , cla 电路在 m u ltisim 2001 种并没有现成的芯 片仿真 ,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 cla 电路的功能 , 自 行设计电路并利用 m u ltisim 2001 进行封装 , 从而 实现图示电路仿真 。2. 1 实现 cl a 电路的芯片设计cla 电 路的 主要 功 能是 接收 bcla 加 法 器 的gi和 pi以 及 初 始 进 位 信 号 cin , 从 而 同 时 产 生 各bcla 加法器的低位进位信号 ( c4 、 c8 、 c12 ) 。假设 4 片 bcla 加法器的先行进为输出依次是 p1 g1 、p2 g2 、 p3 g3 、 p4 g4 , 那么 :cn + xcn + ycn + z= g1= g2= g3+ p1 cin ,+ p2 cn + x+ p3 cn + y= g2 + g1 p2= g3 + g2 p3+ p1 p2 cin ,+gp p + p p p c ,12 3 1 2 3 incn +4= g4+ p4 cn + z= g4 + g3 p4+ g2 p3 p4 +g1 p2 p3 p4 + p1 p2 p3 p4 cin.现令图 1运算器实验系统逻辑图3根据上述一系列进位产生公式 , 可以在 m u lti2p= p1= g4p2 p3 p4 ,+ g3 p4 + g23sim 2001 利用 ttl 工具箱中 74 系列提供的工具创gp3 p4+ g1 p2p3p4 ,建 cla 电路 ,实现图如图 2 所示 。则33cn +4= g+ pcin.图 2cl a 电路在 m u lt is im 2001中的实现其中 , 具有 两个 输 入端 的与 门 、或 非 门都 是ttl 工具箱中 74 系列提供的工具 , 而具有 3 个输 入端和 4个输入端的与门 、或非门的实现方法有多 种 , 可由学 生发 挥自 身 创造 力 , 自 己提 出 解决 方 案 。此处是使用 m u ltisim 2001 中对 已有 元 器件 的 编辑功能实现的 , 从双输入的与门和或非门编辑改 造而来 。要对上述 cla 电路进行封装 , 以便其可以作 为一个芯片模块使用 。m u ltisim 2001创建一个新元 件并不容易 , 不仅 需要 一定 的 元件 建模 方 面的 知说创建一个仿真器件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输入元件名称 、厂商名称 、元件类型等的元件信息 ; 其次是定义元件外形 , 这里需要指定元件外形名称 , 该名称必须符合 pcb 软件所要求的定义名称 , 在 这个步骤里还需要说明元件是单一包装还是复合包 装 , 不管哪一种包装我们都需要指定引脚数 ; 再次 是设置元件符号信息 , 这一步中需要对元件图形进行编辑 ; 然后是定义元件符号与元件外形的对应关 系 ; 最后是说明元件的模型信息 。经过这些步骤 , 我们完成了对图 2 中电路进行的芯片封装 , 按照计74l s182。 74l s182 共有 16 个引脚 , 其中 , 8 号引脚和 16 号 引 脚 分 别 为 接 地 和 电 源 , 在 m u ltisim2001中封装芯片时 , 可以隐藏这 2 个引脚 ; 1、 2、3、 4、 5、 6、 14和 15 号引脚分别为 74l s182 输入 端 g2 p2 、 g1 p1 、 g4 p4 、 g3 p3 ; 13号引脚为输入端仿真时 , 需要做一些适合于仿真的改进 。图 3显示的是仿真电路的部分 , 篇幅关系 , 省去了一些重复的和辅助作用的电路连接 , 仅对主要部分作说明 。图 3 是 16位二进制数运算的实现 , 每个 74181 实现 4 位运算 , 其中 , a、b 操作数的输入由数字电 源 vdd 和接地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提供 , 图 3 中仅cin ; 12、 11、 9 号引脚分别为输出端cn + x 、 cn + y 、33画出了最高一级 74181 ( u5 ) 的 a 操作数输入 ,以及其他 74181操作数提供方式与此类似 。bcn + z ;10、 7号引脚分别为 g 和 p 。2. 2 m u lt isim 2001 中运算器的仿真图 1所示的运算器逻辑图具体到 m u ltisim 2001图 3 m u lt is im 2001中运算器的仿真电路仿真过程中 , 运算结果是通过指示器件库中的灯泡表示的 , 图 3也仅对最高一级的 74181 的输出f作了连接 , 若灯泡亮 , 表示此位输出为 1 , 否则 为 0。当然 , 在学生自己动手使用 m u ltisim 2001 仿真运算器实验时 , 也可以将诸如利用 vdd 和接地 ,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提供操作数等电路部分封装成单大进位延迟时间 。我们还可以比较串行进位和并行进位的时间延 迟差异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应对图 3 电路作以下 修改 : 加入三个二选一电路 74157芯片 , 其作用是 选择组间进位是串行方式还是并行方式 , 以图 3 中 u5 (最高一级 74181 ) 为例 (其余两个 74157 芯片 接入仿真电路的方法类似 ) , 在 u5 和 u1 之间添加 一个 74157 , u1 的 cn + z和 u4 的 cn + 4作为 74157 的 输入 , 74157的输出端连到 u5 的 cn , 这样 , u5 的 低位来的 进位 信 号就 可以 通 过 74157 在 74182 的元电路 (独立芯片 ) ,路的复杂度 。2. 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中 , 实验目的有两个 ,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仿真电一是掌握 16 位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 二是观察 16 位并行进位运算器的延迟时间比较 。图 3已经能达到第 一个实验目的 。为了验证并行进位比串行进位延迟时间短 , 可在仿真电路中加入示波器 , 同时将最低进位输入 cin接连续脉冲 , 将 a 组数据全置 1 , b 组数据 全 置 0 , 或 反 之 , 将 74181 的 m、 s3 、 s2 、 s1 、 s0置为 01001 , 使 74181执行带进位 “f = a 加b ”功能 , 于是 , 在运算器输出端 cou t可得到连续 脉冲的相移 , 滞后时间 t便是此 16 位运算器的最cn + z和u4的 cn + 4中选择 , 若选前者 , 则为并行进位 , 若选后者 , 则为串行进位 , 分别用示波器观察cin 、 cou t的时间延迟 。可以发现 , 组间串行进位的 延迟要比并行进位的时间延迟大 , 这正与我们的理 论课的研究一致 。3 结束语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可以较为方便地引入 m u ltisim 2001 仿真系统 ,理 , 2005 , 22 ( 4 ) : 73 275. 2 陈丽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j . 实验技术 与管理 , 2005 , 22 ( 8 ) : 97 298. 3 蒋卓勤. m u ltisim 2001 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m .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3. 4 赵 志 英.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实 验 m . 上 海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 1996. 5 徐晨. 应用 eda 技术改革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 j . 电气 电子教学学报 , 2004 , 24: 66 269. 6 白 中 英.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m . 3 版. 北 京 :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0.该系统的引入 , 丰富了实验内容 、方法和手段 , 与以往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 ,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 节省大量的接线时间 , 把重点放在模型计算机的设计和仿真 、验证上 , 使本实践环节更好地达到教学 目的 。仿真系统的引入 , 也是学生接触到了现代电 子设计的新方法 、新手段 ,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 使整个课程实验的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 r efe rence s) : 1 王玉华.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虚拟实验方案 j . 实验技术与管(上接第 90 页 )码具有延迟 。观察整体仿真波形 , 可知基带系统的设计是正确的 。图 7 ppm 基带系统仿真波形在 ppm 解调电路里没有涉及同步电路的设计 ,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课题的扩展部分实现 。另外 , 上述的方案设计所采用的信码是一个 m 序列 , 对 于伪随机序列可以利用其尖锐的相关特性来进行检 测 , 因此数字相关器的设计也可以作为课题的提高 部分供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实现 。能力的目的 , 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 r efe rence s) : 1 l ing ge r, gaglia rd i r. slo t synch ron iza tion in op tica l ppm comm u2n ica tion s j . ieee tran s comm 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安全常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化工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答案与解析
- 多语言布局优化方法-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新闻类综合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真题模拟训练
- 2025年青海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
- 项目预算编制及成本管控工具包
- 恒大足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网上教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国考大庆市行政执法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数学二-专升本)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消化内科临床科室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
- Revit参数化族课件
- 民间借贷法律知识讲座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插花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
- 供货周期保证措施
-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
- 麻醉气道痉挛处理
- 学前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