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试试 论论 设 立设 立 袭 警 罪袭 警 罪 导导 师 朱建华师 朱建华 教授教授 作作 者 曾者 曾 灵灵 中国中国 重庆重庆 二二 八年九月八年九月 1 中文摘要 人民警察 是国家与社会安定的保护神 是横亘在人民群众与黑恶势 力之间的钢铁长城 是现代和谐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警察代表 国家行使执法权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需要国家法律授予不可侵犯的权威 并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敬重和支持 然而 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遭受袭击 的情况却多有发生 建国以来 全国公安机关共有 9000 多名民警因公牺 牲 10 多万名人民警察光荣负伤 特别是近 20 年来 全国因公牺牲的民 警就达 6000 多名 警察受袭不仅成为当前影响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 的突出问题 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问题 自 2003 年王午鼎等 35 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建议在 刑法 中增加对袭警犯罪的处罚条款 以来 社会各界就是否应该设立 袭警罪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尤其是最近 一段时间 关于袭警案件的发生 呈现出出现时间更频繁 暴力程度更高 参与人员更多的趋势 这不仅影响到警察自身的安全 同时也危及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 更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如何有效遏制暴力袭警案 件的进一步上升 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怎样保护警察权 保护法律的威严呢 笔者认为 从立法角度上看 对妨碍警察执法甚至暴力袭击警察的行为如何进行明确的界定 防范和打 击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虽然有相关规定 但是并不是十分明确 而在实 际的操作过程中 其对警察的保护力度也是不够的 可以说 现有的法律 规定无法很好的遏制袭警情况的发生 因此 设立 袭警罪 对相关法律 进行修改是势在必行的 笔者对我国的袭警行为的现状和主要原因进行了 分析 并对在刑法中应当设立 袭警罪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加以论证 同时 对反对设立袭警罪的几个主要观点进行了辩驳 在借鉴国外关于袭警行为 的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 对我国 袭警罪 的设立及其构成要件进行了构 想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约三万余字 第一部分 我国袭警状况的概述 本部分通过目前我国袭警行为的相 关数据及典型案例 指出我国现阶段袭警状况的严峻形势 同时 对袭警 行为的特点和危害进行了分析 阐述 认为袭警行为不仅仅是对警察自身 权益的侵害 也是对国家权威的挑战 长此以往 会使公民的安全感和对 社会的认同感逐渐降低 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这就为设立 袭警罪 提供了现实基础 2 第二部分 暴力袭警行为形成的原因 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暴力袭警行 为形成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其中着重论述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足 是导致暴力袭警案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 刑法第 277 条界定 不清 保护对象范围狭窄 行为方式规定不够全面 法律威慑力不够 而 其他配套的法律规范也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瑕疵 如 关于人民警察执 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 对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与公民正当防 卫的性质认识不清 对警察的要求过于严苛 而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 器条例 对警察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条件规定不明确 实际操作难度大 效果差等 从而论证了修改现行法律规定 增设 袭警罪 是势在必行的 第三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必要性 可能性及对反对意见的辩驳 本 部分首先分析了 袭警罪 设立的必要性 认为设立 袭警罪 是由目前我国 严重的袭警状况 警察执法战斗性质和我国警察执法面临的现实所决定 的 同时 设立 袭警罪 是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 恢复公共法律秩序的必 然要求 也是对 破窗 理论及 零容忍 政策的良好诠释 其次 笔者认为 从立法角度上讲 袭警罪 的设立也是完全符合立法规律和要求的 它具 有明确目的性 惩罚性和预防性 符合刑法中罪名的设立原则 也符合罪 责 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惩戒作用 再次 针对 有些学者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质疑 笔者也进行了分析 辩驳 认为袭警行 为不仅仅是侵犯了警察的生命 健康权利 同时还侵犯了警察代表国家依 法执行职务活动的权利 警察的职业特性决定其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即执法难度更大 对抗性更强 更加容易受到暴力袭 击 设立袭警罪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警察依法进行职务行为 打击的对象主 要是针对那些蔑视警察权威和人身权利 明知法律禁止而铤而走险的少数 犯罪分子 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等 从而论证了设立 袭警罪 的合理性 第四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立法构想 本部分首先对世界各国 袭警 罪 及相关罪名的设立进行了分析 并且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作了对比 研究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设立 袭警罪 在世界各国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借鉴其他国家的 先进经验 笔者拟对 袭警罪 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认为 袭警罪 是以暴力 威胁等方法拒绝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或因警察合法的职务行为而 引发的以暴力方法故意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 同时 笔者对 袭警罪 的构 成要件及定罪处罚也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3 第五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综合衡量 本部分重点论述了对于 袭警 罪 不应当只是单独的看待 而应当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 在设立 袭警 罪 的同时 还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套工程 如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提高民 警自身素质 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认同感和信 任度等 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更好的体现设立 袭警罪 的立法意图 袭 警罪 也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保护警察人身安全和国家权威的同时 也能够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 关键词 警察保护 袭警罪 设立 综合考量 1 abstract the police are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fighting against crime defending the people and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however these years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are happening frequently in carrying out their duties since 1949 more than 9 000 police have sacrificed on their duty more than 100 thousands police have wounded gloriously especially the past 20 years 6 thousands police have sacrificed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affect not only public security work but also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so this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by the whole community in 2003 npc deputies had put forward the motion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the criminal law it had launche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whether we should set up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officers on the whole community especially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attacking polic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how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police and the dignity of the law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from the view of a legislative point the definition of attacking police is not clear the protection of police is not enough in practice and the legal norms are imperfect so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law does not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ttacking police so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should be set up as soon as possible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then he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setting up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the criminal law third he criticized a few of main points which oppos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at last the author created the element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which about more than 30 000 words part i overview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this section pointed out the grim situation of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at this stage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of it the author also thinks that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have violated not only the lives of police but also the authority of the nation at last 2 this part provided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setting up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the criminal law part ii formation of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this part analyzed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behaviors of attacking police the author point out that it is the legal shortcoming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continuing of assaulting police officers so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should be set up as soon as possible part iii the necessity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rebuttal of objec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first of all this par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decided not only by the nature of the police enforcement battle but also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which the police faced to secondl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from the view of a legislative point it is entirely consistent with the law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legislation that setting up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t has a clear purpose and is punitive and preventive it can als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it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crime it will not on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police but also can be important legal weap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 s authority the main purpose of it is to protect the duties of the police which 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e main against targets is a small number of criminals not the ordinary people so at last the paper demonstrate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part iv the idea of legisl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this part firstly the author visited the situations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n he contrasted it with the relevant law of our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it has a precedent to follow and can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at setting up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secondly the author clearly defined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it is the behavior that obstructed the police official carrying out duties according to law in violent or threatening methods it could be defined as the behavior that assaulted the police in violence which caused by carrying out duties of the 3 police according to law part v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we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not individual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with the setting of it we must als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projects only use a variety of methods can we better reflect its true legislative intention and also can we play a better role of i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the author hopes that it can be useful for not only the actual combat of police work but also the people s vital interests keywords the police protection the crime of assaulting police set up consideration 1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部分 我国袭警状况的概述 2 一 我国袭警状况的相关数据及典型案例 2 一 暴力袭警相关数据 2 二 典型的暴力袭警案例 2 二 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 危害 4 一 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 4 二 暴力袭警行为的危害 5 第二部分 暴力袭警行为形成的原因 8 一 客观原因 8 一 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8 二 公民守法意识淡薄 8 三 警察职权复杂化导致矛盾加剧 9 四 现有规定的法律保护不足 9 二 主观原因 14 一 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14 二 警察技战术水平不高 14 三 执法行为不规范 14 四 警力严重不足 15 第三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必要性 可能性及对反对意见的辩驳 16 一 设立 袭警罪 的必要性 16 一 目前我国严重的袭警状况所决定 16 二 警察执法战斗性质所决定 16 三 我国警察执法面临的现实所决定 17 四 设立 袭警罪 是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 恢复公共法律秩序 的必然要求 18 2 五 设立 袭警罪 是对 破窗 理论及 零容忍 政策的良好诠释 18 二 袭警罪 设立的立法可能性 19 一 设立 袭警罪 具有明确目的性 惩罚性和预防性 19 二 设立 袭警罪 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20 三 设立 袭警罪 符合罪 责 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20 四 设立 袭警罪 符合刑法中罪名的设立原则 21 三 是否应当设立 袭警罪 的争议与辩驳 21 一 主要的反对意见 21 二 对反对意见的辩驳 22 第四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立法构想 25 一 世界各国 袭警罪 及相关罪名的设立和对比 25 二 袭警罪 的立法构想 26 一 袭警罪 的设置 26 二 袭警罪 的构成要件 26 三 关于对 袭警罪 的处罚 31 第五部分 设立 袭警罪 的综合衡量 33 一 相关法律的继续完善 33 二 警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34 三 社会舆论的支持 34 四 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的提高 35 参考文献 36 1 引 言 袭警 作为一种严重侵犯警察人身权利的行为 不仅是对社会公共 秩序的粗暴践踏 更是对国家和法律权威的蔑视与亵渎 如果这种行为得 不到必要的 应有的惩罚 那么法律的权威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也将荡然 无存 近年来 暴力袭警案件频发 这使得警察的权威 法律的威严受到 了严峻的挑战 对警察权益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人民警察所承受的职业风险将会更大 所承担的 社会责任将会更重 如果警察在遭遇人身袭击方面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 那么其所导致的后果是国家权威必将随着警察被打事件的增多而最终丧 失殆尽 社会的和谐 安宁也就会丧失最基本的保护 在我国 警察维权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这一方面不仅表现为法治的进 步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社会理念的进步 我们除了要对警察权力进行必要 的限制 更要对警察权益进行必要的保护 以保证警察有效地履行职责 应当正视警察的正当合法权益 充分认识到警察代表的是国家权威 一旦 这种权威被公然挑衅 受到严重损害 国家的法律将面临无法执行 名存 实亡的危险 整个社会就有可能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针对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袭警行为的立法缺陷 为了维护法律权威和 公共利益 惩治和预防袭警行为 必须从完善立法入手 才符合罪刑法定 原则的要求 笔者建议应当单独设立 袭警罪 理直气壮地对警察执法提 供足够的法律保护 2 第一部分 我国袭警状况的概述 一 我国袭警状况的相关数据及典型案例一 我国袭警状况的相关数据及典型案例 一一 暴力袭警相关数据 暴力袭警相关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 2001 年 全国有 68 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 击英勇牺牲 3429 人受伤 2002 年 全国有 75 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 暴力袭击牺牲 3663 人受伤 2003 年 全国有 84 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 受暴力袭击牺牲 4000 人受伤 2004 年有 48 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 力袭击牺牲 3786 人受伤 2005 年 全国有 27 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 1932 人受伤 2006 年 1 月至 5 月 全国共发生阻碍执法 暴力袭警案 事 件 1545 起 月均发案 300 余起 共造成 11 名民警牺牲 164 名民警重伤 1733 名民警轻伤 1可以说袭警行为造成民警 月月有牺牲 天天在流血 警察成为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 二二 典型的暴力袭警案 典型的暴力袭警案例例 根据暴力程度的逐级上升 我们来看一看以下四个典型案例 1 典型案例一 德惠交警被打耳光 2006 年 4 月 19 日 8 时许 在吉林省德惠市 交警曲佳松在松柏路 执勤时 发现一杨姓女司机不能提供行车证 按规定要暂扣车辆 女司机 同意后表示自己驾车去停车场 在距离西五道街与松柏路交会处 200 米 时 她的丈夫开车赶来 下车就让曲佳松接电话想私了 曲不接 女司机 的丈夫开始大骂 并让妻子开车走 还说 谁挡撞谁 闻讯赶来的交警 王兴盛急忙拦在车前 没想到女司机竟发动车将他顶个跟头 王兴盛爬起 来又站在车前 杨某下车过来就是一顿耳光 两手左右开弓 足足打了二 十多下 随后 杨某又开始殴打曲佳松 曲也被打了二十多个耳光 在此 期间 两名交警始终没有还手 据医生诊断 两名交警面部红肿 并有轻 微脑震荡 2 典型案例二 扬州暴力袭警 2008 年 6 月 18 日凌晨 扬州一男子将私家车堵在小区门口 严重影 响居民出行 派出所值班民警詹朝龙接警后前去劝止 不料这位自称 新 1 王淑波 维护警察权益的思考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3 加坡投资商 的男子却大施拳脚 因为只是一般的矛盾纠纷 为防止事态 扩大 特种兵 出身 曾两获全国散打大赛亚军的詹警官保持高度克制 在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凶恶男子面前始终未还手 直至被打得昏倒在地 目 击者称 郭某殴打民警长达 18 分钟之久 打累了竟然还说 我歇会儿再 打 用穿着皮鞋的脚踹詹警官 并用膝盖猛顶其头部 詹朝龙浑身是血 当场昏厥 随后 郭某被前来增援的民警制服 经诊断 詹朝龙的鼻腔 口腔出血超过 100 毫升 左侧中切牙 侧切牙连根脱落 全身多处软组织 挫伤 左眼受伤后视力明显下降 并伴有脑震荡 3 典型案例三 西安袭警抢人案 2005 年 9 月 5 日晚 陕西省西安市发生一起严重暴力袭警事件 两 名身着警服的值班民警 在出警现场带走打架的双方当事人时 被一群手 持刀 斧 木棍等凶器的男子砍伤 此前曾打架的同伙也被抢走 当晚 9 时 04 分 西安市新城分局长乐中路派出所接到西安市公安局 110 指挥中 心指令 称西安市东郊长乐中路东城加油站门口有人打架 要求出警 该 派出所值班民警王军亮 王锋 均穿警服 带领协警员陈某 吉某驾驶一 辆警车 开警灯 赶到现场 经调查发现 一名青年男子王某以及另一名 男子 与王某同行 在骚扰该加油站一名女工作人员时 双方发生纠纷 就在民警将该女子和王某以及同行的另一男子带上警车 准备回派出所进 一步盘问处理时 两辆汽车疾驶而来 挡住警车的去路 接着从车上冲下 来七八名男子 他们分别手持斧头 菜刀 木棍叫嚣着 谁把人带走 就砍谁 并挥舞凶器砍向民警王军亮 之后将王军亮拉下车殴打 另一 名民警王锋劝阻时也被砍伤 随后 歹徒与王某驾车逃离现场 当晚 两 名民警被送到医院紧急治疗 经诊断 民警王军亮左肩胛骨处被斧头砍伤 另一民警王锋背部 头部被歹徒砍伤多达 12 处 而在此案中 主要犯罪 嫌疑人周某袭警的理由竟是 听到有人喊 打警察 我就上去打 其言语和 行为之中对警察没有一点尊重和敬畏之情 2 4 典型案例四 上海闸北杨佳暴力袭警案 2007 年 10 月 5 日晚 杨佳骑一辆无牌无证自行车途经闸北区芷江西 路普善路口时 闸北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巡逻民警盘查 因其拒绝出示身 份证件和提供所骑自行车来源证明 造成市民围观 影响交通 被带至派 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在查清杨佳真实身份及自行车系租用等情况后 尽管 2 司仲鹏 从警民关系的视角看袭警现象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4 杨在盘查询问过程中一直不予配合 且多次辱骂民警 阻碍民警正常执法 但民警还是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后予以放行 事后 杨多次通过信访件 电 子邮件等形式 向市公安局和闸北公安分局督察部门投诉 并提出开除相 关民警公职 赔偿其精神损失费的无理要求 闸北分局督察支队经过认真 核查 认为民警执法依法有据 无不当之处 督察支队两次赴京对杨佳进 行法制宣传和疏导劝解工作 但杨均不予置理 还决定采取极端手段报复 闸北公安分局民警 2008 年 7 月 1 日上午 9 时 40 分许 杨佳携带燃烧瓶 和催泪瓦斯 喷雾剂 单刃刀具 榔头 登山杖 防尘面具 橡胶手套 打火机等物作案工具 窜至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 实施了故意杀人犯罪行 为 致 6 名公安民警牺牲 3 名民警和 1 名保安员受伤 杨佳对以上犯罪 事实供认不讳 据其交代 他点燃燃烧瓶的目的是 想把此事的社会影响 搞大 戴上防尘面具和橡胶手套是为了防止催泪瓦斯伤到自己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暴力袭警案件人员结构复 杂 手段多样 不仅严重的阻碍了人民警察正常执行职务 造成了人员伤 亡 而且对国家权威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 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 危害二 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 危害 一 一 暴力袭警行为的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特点 一是被袭对象主要是基层一线民警 比如派出所的民警 刑事警察 交通警察 治安警察 巡逻警察 他们在执行职务 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 的过程中容易同违法犯罪分子直接进行身体接触 而当前也出现了一些新 的情况 比如上海闸北杨佳袭警案 其袭击的目标就是机关民警 并造成 了严重的伤亡 此案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成为暴力 袭警案件的一个新情况 二是违法犯罪分子气焰非常嚣张 手段残忍 甚至是持枪袭警 2001 年到 2003 年 犯罪分子使用棍棒 斧头 刀具 枪支 爆炸物袭击 造 成民警牺牲的人数分别为 68 人 20 人 25 人 如在吉林的长春市 110 接到报警说某一个地方发生了打架斗殴 民警骑摩托车赶往出事地点 在 马路上遇到爆炸 车刚好经过时 即发生了爆炸 时间掐得相当准 结果 几名警察全部被炸身亡 经调查 这是报复警察的行为 知道警察要经过 这个地方 预先埋好了爆炸物 警车一到 就引爆了爆炸物 这反映了犯 5 罪分子气焰非常嚣张 手段十分残忍 三是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遭遇暴力袭警的情况也非常突出 处置群体 性事件时的暴力袭警已经成为民警伤亡的重要因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有民警在处置类似事件的方法问题 也有个别违法犯 罪分子藐视国家法律 公然向国家权威挑战 同时也存在着公民个人意识 的增强与守法意识的下降之间的反差 四是采用暴力手段聚众袭警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仅 2001 年到 2003 年 民警在执法的过程中遭遇不法分子群体围攻伤亡的人数就分别为 1517 人 964 人 947 人 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公安民警的生命 健康 安全 侵害民警执法 的权利 挫伤公安民警严格执法的积极性 影响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内 部稳定 而且直接损害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权威 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 二 暴力袭警行为的暴力袭警行为的危害危害 1 导致国家权威性 法律权威性丧失 警察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需要国家法律授予不 可侵犯的权威 并得到公民的敬重 对警察的敬重 实质上是对国家的尊 重 对法律的敬畏 袭警事件频发 表明一些人对国家执法权和公共秩序 的蔑视 严重妨害了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 是一种挑衅国家法制权 威的行为 暴力袭警是对国家法律和公然藐视和对社会的敌视 破坏的是 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执法环境 妨害的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 损害 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最终直接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自由 3 可以说 对袭警行为打击是否得力 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稳 定的大局 2 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人民警察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 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是社会安定 和谐的保护者 民警被害 与一般社会人员被害相比具有更大的潜在社会负效应 更容易造成恶劣的 影响 一些袭警者公然叫嚣 警察有什么了不起 打的就是警察 此 时 那些曾经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人与平时就对警察带有不满情绪的 3 徐天合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 6 6 人往往会伙同起哄 有的甚至参与围攻 殴打 使事态扩大 一些人闹了 打了趁乱开溜 最后或因 法不责众 或因无法取证而不能追究责任 便 自以为是地扬言 不打白不打 打了也白打 打警察没什么 大不了赔 点钱 而有的人甚至认为不打一两个警察 不把事情闹大 事情反而得 不到解决 如果袭警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打击 势必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 气焰 使之更加肆无忌惮 前不久发生在上海闸北的暴力袭警案就是一个 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3 群众的安全感和认同感降低 由于种种袭警行为被网络 报刊频频披露 警察的权威性自然会受到 损害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就会对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产生怀疑 警察 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还怎么保护人民群众 于是群众的安全感就会降低 而诸如 警察太无能了 警察是干什么吃的 这样的事情都无法处理 反而还会被打 等声音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样群众对警察的认同感也会进 一步降低 对人民警察也就越来越不信任 进而会对国家法制失去信心 对国家公权力失去信心 而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黑恶势力的抬头 所以现 在社会上流传着有问题找 光头帮 比找警察管用的说法 所谓光头帮是 指一群剃着光头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 这里代指社会上的黑恶势力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可以想象 如果群众有困难不找警察而是找黑 社会 那国家如何发展 社会的和谐又从何谈起 4 挫伤了基层民警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减损了执法效果 犯罪分子暴力阻碍人民警察执行公务 袭击人民警察的情况不断增多 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面对在执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随时可能遭到的 袭击 民警不得不一直绷紧神经 长时间处于警惕状态而又得不到群众的 支持会给民警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使他们感到困惑 担忧 一定程 度上导致了不愿主动有效执法 不敢理直气壮执法 如何才能既认真履行 职责又有效保护自己 如何才能既维护职业尊严又防止冲突升级 一些 警察感慨地说 我们警察现在都成了弱势群体了 2005 年 9 月 河北 省石家庄市一名防暴警察在遭到歹徒袭击时 向围观者大呼求救报警 但 没有一个人帮忙报警 事后 民警说 心里的伤比身上的伤更疼 4袭警 事件频发 大大减损了执法效果 影响了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弱 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尊严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影响了对违 4 李慎波 冲突背后的警民 生态 法制早报 2005 10 24 7 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弱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尊严 对于频发的袭警和 暴力抗法事件 不少民警已经习以为常了 甚至在一些民警中出现了多一 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经受过袭警案件的民警普遍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 一位基层民警说 很多有过被袭经历的警察事发后都像变了个人 蔫蔫 的 执法也心有余悸了 不敢像以前一样生龙活虎地往前冲了 当警察 的执法氛围在受到如此的挤压和歪曲 这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盲从和群体性 放纵 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想象的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人民警察所 承受的职业风险会更大 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会更重 如果警察在人身袭击 方面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 国家权威必将随着警察被打事件的增多而最终 丧失殆尽 社会的安全 公正就会丧失最基本的保护 5 将人民警察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综合上述几种情况 我们有理由担忧 就目前的情况趋势来看 袭警 行为的出现会越来越多 而且暴力程度会越来越高 如果犯罪分子继续猖 狂的进行袭警行为 而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得不到法律强有 力的保护 无疑将会使警察的人身安全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而警察的权威 性和国家的强制力也必将受到极大的考验 8 第二部分 暴力袭警行为形成的原因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所说 袭警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 文化 制度方面的因素 也有场景问题 既 有共性原因 也有个体原因 5透视我国袭警案件的情况 笔者认为造成 我国袭警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一 一 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一 一 社会治安社会治安形势形势严峻严峻 由于我国现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 的调整 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 例如 在处理企业破产改制 安置下岗失 业人员 调节贫富差距 医疗与教育改革等方面 由于群众享受到的改革 成果与心理预期值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而导致一些人的不满情绪与日俱 增 而在如城市改造 房屋拆迁 土地买卖 市容整治等活动中 触及了 一些群众或正当或不正当的利益 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 再加上市场 经济的发展 一些原有的组织人 单位人逐渐变成了自由人 基层组织控 制力弱化 把大量的人和事推向社会 加上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造成社 会治安日益恶化 犯罪活动有增无减 由于警察职业和公安工作职能的要 求 公安机关总是处于各种矛盾的风口上 而这些日益积累的矛盾被错误 的集中偏转到了警察身上 从而导致了袭警事件的频频发生 二 二 公民守法意识淡薄公民守法意识淡薄 近几年 随着国家普法活动的开展 公民个人对法律法规有了或多或 少的认识 公众普遍增强了个人的法律意识 但是 公民的守法意识却没 有得以增强 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一些人在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只想享 受权利却不愿承担义务 只要求民警为其提供服务与保护 而不愿意接受 管制 进而形成蔑视国家权威 蔑视法律的不良社会心态和行为 公安部 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认为 社会个人意识增长过快 拒不服从管理 围攻 殴打 暴力威胁 伤害民警 这是对公共权利的一种蔑视 6 5 是否要设立袭警罪 袭警 法律应如何应对 访问时间 2008 年 7 月 6 孙春龙 探访袭警背后原因 东方周刊 2005 43 9 三 三 警察职权复杂化导致矛盾加剧警察职权复杂化导致矛盾加剧 根据 人民警察法 第二条的规定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 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保 护公共财产 预防 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据此 我们可以将人民 警察定位为 社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维护者 而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 治安 警察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进行了广泛的介入 在现实中 许多的 非 警务 也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有关部门滥用警力 将本来不该 警察处理的事情交由警察处理 而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执法不当 错误使 用强制措施 造成了对群众的伤害 这些都导致警察职权的复杂化 进一 步激化了警民矛盾 造成了人民群众的对警察的不满 四 四 现有规定的法律保护不足现有规定的法律保护不足 如前所述 暴力袭警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足是袭警行为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 现行的主要法律规定及不足 1 现行的主要法律规定 现在对袭警行为主要是根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和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来进行处理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的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处警告 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 五百元以下罚款 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 命令的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 救护车 工程抢险车 警车等车辆通 行的 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 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 从重处罚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 以暴力 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管制或者罚金 除此以外 当暴力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 还可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 人罪对其进行刑法处罚 2 上述规定的不足之处 10 首先 忽视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 我国 刑法 第 277 条第 1 款规定 以暴力 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管制或者罚金 我国的学理解释普遍认为 所 谓 暴力 是指行为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人大代 表和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实施殴打 捆绑或者其他人身 强制行为 所谓 威胁 是指行为人对前述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强制 如以 杀害 伤害相威胁 或者以毁坏财产 破坏名誉等相恐吓 迫使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 人大代表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放弃职守或者无法履行职责 7如果 出现了对警察的人身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结果 根据我国刑法是依照竞合 犯择一重罪论处的做法 对罪犯一般只能以普通的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 罪论处 这无疑是将代表政府执法的人民警察与普通公民等而视之 在政 府与警察个人同样遭受损害的情况下 最终只能选择以侵犯警察的公民个 人人身权利的罪名来加以论处 显然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8 其次 保护对象范围狭窄 刑法 277 条仅仅是针对 以暴力威胁方法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 与警察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 适应 人民警察法 19 条规定 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到其职责范围内 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法律要求警察在任何时间都要承担打击犯罪 的职责 但没有在相应的时间给民警提供与其承担的职责相一致的保护 也就是说 只有警察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受到了暴力袭击才能够按 妨碍公 务罪 进行处罚 实践中 民警在非执行公务中受到不法犯罪分子报复伤 害的案件也是经常发生 我们看到 很多故意报复袭击民警的行为不是基 于对民警的个人恩怨 而往往是出于对法律 对社会的仇视和报复 例如 2005 年 8 月 31 日中午 12 时 05 分 宁夏池盐县公安局纪检督察室副主任 魏斌在下班回家途中 遭到早已埋伏在此的犯罪嫌疑人赵德宏的偷袭 搏 斗中 犯罪嫌疑人抽出匕首 朝魏斌右肋和心脏部位连捅两刀 犯罪嫌疑 人准备逃跑时被盐池县公安局民警当场抓获 魏斌后经盐池县人民医院抢 救无效 壮烈牺牲 经突击审查 犯罪嫌疑人赵德宏是魏斌等 4 名民警 1994 年主办的一起流氓 强奸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之一 赵德宏刑满释 放后 一直对民警魏斌等 4 人怀恨在心 长期伺机报复 2005 年 7 月 他从市场购买了匕首 预谋杀害魏斌等 4 名政法干警 因此 笔者认为 7 高铭暄 马克昌 刑法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534 页 8 胡彬 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犯罪研究 2004 3 11 无论民警是不是在执行职务 对袭警的行为都应当不同于一般的伤害 杀 害的行为来处理 要给予更严厉的打击 再次 法律威慑力不够 目前 刑法 没有把暴力袭警的行为单独 列罪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 如果袭击民警造成民警伤亡的 司法机关往往 是依照刑法第 232 条故意杀人罪或第 234 条故意伤害罪处罚 这无疑是将 代表政府执法的人民警察与普通公民等而视之 在国家和警察个人同样遭 受损害的情况之下 最终只能选择以侵犯民警 公民 人身权利的罪名加以 论处 其法律威慑力明显不够 如果袭警未造成民警伤亡的 大多依据 刑 法 第 277 条妨害公务罪处罚 而此罪的量刑明显过轻 从法理上分析 妨害公务罪所侵犯的是简单客体 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公务 活动的权利 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侵害的是普通公民的生命 健康权 利 而袭警行为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既侵犯了警察的生命 健康权利 同 时又侵犯了警察代表国家依法执行职务公务活动的权利 单纯以妨碍公务 罪或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对袭警行为进行处理 无法体现被侵害客体 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也显然缺乏足够的法律威慑力 一旦警察执法权威屡 屡被公然挑战并受到损害 法律将面临无法执行 名存实亡的危险 正是由于妨害公务罪的条文规定过粗 操作性不强的缺陷既没有考虑 警察执法活动的特殊性 同时其量刑明显偏轻使得袭警行为成本过低 特 别是对一些暴力袭警案件 出现 够罪不捕 或判处 缓刑 等现象 这对严 重藐视国家公权 挑战警察权威的袭警行为 难以起到刑罚的惩戒作用 9 2 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及不足 1 关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 中的规 定存在瑕疵 对人民警察的保护不够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发布 实施的 关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 以下简称 规定 依据 刑法 对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 对人民警察实行 停止 正当防卫的法定情形以及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法律责任 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事实上 警察的执法行为与普通公民的正当防卫有很 大的区别 警察执法行动具有依法代表国家行使权力 又具有履行法定职 责 恪守法定义务的双重属性 不允许逃避执法行动 擅自放弃 而普通 公民正当防卫 其性质要简单得多 它纯粹是公民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的行 9 张立新 警察执法中的权益保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 2 12 为 既与权力有别 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与商户共建共享协议书4篇
- 社会包容与技术-洞察及研究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云计算促进产业协同-洞察及研究
-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部门网络安全员培训内容课件
- 部门安全培训台账课件
- 车险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料药供应链溯源体系构建
- 基于DFT计算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与生物毒性相关性研究
- GB/T 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 GB/T 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标准教程HSK5上》第1课《爱的细节》课件
- 经纬度基础知识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高职)成本核算与管理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